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經濟論文

淺析新形勢下城市商業銀行發展現狀及對策

城市商業銀行在我國金融體系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我國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隨着國際和國內金融環境的不斷變化發展,尤其近年來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逐步推進,發展驅動也將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在各項金融改革逐步落實推進的大環境下,城市商業銀行生存空間的問題就逐漸凸顯出來。本文將從宏觀角度淺析城市商業銀行目前面臨的發展的瓶頸及原因,並提出相應的對策。

淺析新形勢下城市商業銀行發展現狀及對策

城市商業銀行發展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城市商業銀行傳統的收入承壓變大。

1.隨着利率市場化的深入,導致城市商業銀行息差收窄。WIND數據顯示,僅2016年上半年,中農工建交五大國有商業銀行淨息差分別下滑了22BP、35BP、26BP、31BP、25BP。息差收入是銀行利潤主要組成部分之一,然而隨着銀行存貸款利率基本放開,不少城市商業銀行只能通過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貸款利率來促進資金的投放。而由此導致的息差縮水使城市商業銀行的利息淨收入明顯降低。

2.金融監管的逐步加強使得銀行相關業務規模逐漸壓縮。2018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佈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在7月13日召開的2018年兩岸暨港澳銀行業財富管理論壇上表示,資管新規發佈後,商業銀行財富管理進入了新的規範調整期,迴歸了資管業務的本源。事實上,隨着上半年各項金融監管政策陸續出臺,在另一個方面也使得中小商行尤其是城市商業銀行在相關業務規模上出現了一定“縮表”現象。

3.國際及國內金融氣候的不確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當前,全球經濟復甦進程緩慢,各國經濟發展都進入一個相對的滯緩期,加之美國頻頻揮舞關稅大棒向各國發難,影響經濟發展的局部衝突和動盪頻發,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從國內看,隨着結構性去槓桿逐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化,過剩產能行業加速出清,部分企業經營困難的局面難以迅速逆轉,城市商業銀行面臨的不良資產風險,流動性風險,外部衝擊風險,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在一定程度上持續暴露。

二、互聯網金融的迅速崛起,城市商業銀行傳統業務模塊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1.客戶羣體基礎受到動搖。大多數城市商業銀行受制於傳統的風險管理模式,產品固定、單一且同質化嚴重,准入門檻較高,參與者的普及程度與大衆化遠遠沒有覆蓋主體經濟人羣。反觀互聯網金融,以其產品的個性化、多樣化、靈活性等優勢後來居上,吸納了諸多社會經濟資源,一些被傳統商業銀行高門檻所忽略的小微企業,涉農羣體等客戶羣體也轉而投向互聯網金融服務的懷抱。這對於大多以小額信貸爲盈利增長點的城市商業銀行來說,無疑損失了較多分散的、潛在的客戶資源。

2.服務效率收到巨大挑戰。傳統城市商業銀行經營模式依然依靠實體營業網點,通過櫃檯人員或客戶經理產品營銷,很多客戶依然需要親自到銀行辦理業務,產品宣傳推廣較爲被動,業務拓展受到地理範圍的限制,服務效率較爲低下。而互聯網金融業務從客戶信息的蒐集、分析、處理到業務宣傳及辦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代替人工進行風險分析管控,業務辦理便捷高效。

3.金融脫媒影響逐漸顯現。“脫媒”指供求雙方在交易時跳過中間人,直接進行交易,“金融脫媒”指在金融管制下,資金供給直接供給需求方、融資者,繞開商業銀行體系,完成資金體外循環,因此又叫“金融非中介化”。現如今,資本經濟發展迅速,金融脫媒已然成爲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商業銀行也因此受到挑戰,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影響資金來源總量,其負債結構也呈現出短期化趨勢;優質客戶不斷分流,商業銀行若想增加貸款就要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投入力度,這對商業銀行風險控制力的要求更上一個層次;以金融脫媒爲背景,商業銀行傳統優質客戶貸款被資本市場分流,大中型企業的銀行貸款力度減弱。

適應新形勢發展需要,城市商業銀行轉型創新的策略

一、貫徹金融改革政策,調整業務重點發展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7月份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城市商業銀行未來的發展要回歸業務本源,全力支持併爲實體經濟服務,合理規範表外業務,避免不合規的套利行爲,降低槓桿率,解決資金脫實向虛的問題。同時要全面貫徹落實並服務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紮實推進普惠金融服務,擴大對小微企業,涉農項目,精準扶貧等項目的支持力度。

二、加大信息科技投入,力促經營方式向信息化轉型。隨着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互聯網金融正逐步擠佔傳統商業銀行業務市場,並大有取代城市商業銀行部分基礎業務固有地位的態勢。未來銀行業的客戶體驗將取決於最先進的技術與人的力量是否能夠完美結合。銀行需要不斷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重塑平臺、重塑數據、重塑服務,實現從滿足自身經營需要到滿足外部市場競爭和客戶需求的轉變,從藉助技術手段實現業務到挖掘信息、創造價值的轉變,提高金融服務的精準性和高效性,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

三、金融風險防控工作也要與時俱進,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金融風險防控工作是銀行金融業務工作的重中之重,打好金融風險防控攻堅戰事關國家經濟安全,關乎到金融改革發展穩定全局,更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保證。銀行各部門要密切配合,加強協作,按照統一部署紮實推進金融風險防控工作。運用各種指標監控相關行爲,運用各種權益機制制約重要的決策和投資行爲,運用現代電子技術手段及時掌握各種行爲的動向和市場的其他信息。另外,可以根據需要,對有關行爲和指標作具體細微的劃分,並設立對應的監控機制,使各種監控活動落實到市場運作的每個方面、每個環節和每個行爲中,從而實現全面的金融風險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