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關於共青團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關於共青團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關於共青團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縣地處關中北部,西接**,北鄰**,是**市唯一的山區縣,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縣總面積986平方公里,總人口30萬。全縣有14個鄉鎮團委,25個基層團委,97個團總支,425個團支部;35歲以下青年有5.9萬人,28歲以下青年有3.1萬人,團員1.4萬人。

按照團省委對駐點工作的要求,我利用下鄉調研以及開展活動等機會,通過座談會、聽彙報、走訪農村青年創業示範戶、實地瞭解等方式,就上半年**縣共青團情況、鄉鎮和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情況以及農村青年創業需求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2010年上半年**縣共青團工作基本情況

圍繞全縣“幹部作風優化、政府效能提升”年活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紮實有效。每週開闢專門學習時間,組織團縣委機關全體幹部深入學習了《廉政準則》、《鏡鑑》讀本、《團委工作細節管理全鑑》等書籍,機關幹部的廉政意識和工作能力進一步增強。在全縣少先隊組織中開展“爭當四好少年”主題教育和“三月文明禮貌月”活動,按照“五個一”(即:組織看一部反映雷鋒同志事蹟的主題片,寫一篇感想文章,出一期專題黑板報,組織一次主題班會,做一件學雷鋒的事)的要求,各學校團隊組織開展了學雷鋒活動、幫助後進生、少兒才藝大賽、打掃街道衛生、清掃社區亂貼亂畫以及“給父母一封信”互動交流活動。成功舉辦了以“弘揚五四精神、彰顯青春風采”爲主題的迎五四大型聯歡晚會,進一步提升了團組織的影響力。組織“知心姐姐”巡回報告會3場,共有6000多名學生6287名家長聆聽了報告,對團員和隊員進行感恩和心理健康教育,促進了**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加強自身建設,堅持黨建帶團建,團組織凝聚力不斷提升。一是健全各級團委班子,與縣委組織部、各鄉鎮黨委聯繫,進一步健全了農村基層團組織;二是制定了《2010年目標責任制考覈制度》、《信息工作制度》、《會議制度》等相關制度,做到以制度規範團組織、以制度促進團組織發展;三是以抓典型帶落後爲突破口,確定馮雷鎮團委、北井頭鄉團委作爲鄉鎮團組織格局創新試點單位,爲基層團委間相互學習搭建了平臺。四是藉助現代網絡優勢,積極探索覆蓋和影響青年的網絡建團的新路子,建立了團縣委QQ聯繫交流羣,縮短了工作週期,提高了工作效率。五是將全縣團員的基本信息錄入到“共青團基層組織團員信息採集系統”,爲下一步網上建團奠定了基礎。

深入開展保護母親河、植綠護綠活動。圍繞縣委、縣政府建設“綠色**、生態宜居新**”目標,一是組織團縣委全體幹部和500餘名志願者在**林皋湖旅遊專線栽植樹木,建立“青字林”,爲全縣的植綠護綠開了好頭;二是倡議開展樹木認領活動,將樹木的日常管護以愛心認領的方式落實到青年志願者名下,建立起植綠與護綠相結合的長效機制

切實抓好服務青年工作。會同縣扶貧辦、郵政儲蓄銀行就今年繼續在全縣範圍內實施農村青年創業就業貼息小額貸款工作進行安排,按照5%的利率進行貼息,目前已收到來自全縣不同行業的貸款申請百餘份,信用評定、擔保方式等有關貸款的前期準備工作正在進行當中。依據年初對全縣農村青年科技需求進行摸底調查的情況,確定了農業現代化、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創業理念培訓、金融知識培訓四各方面的培訓內容,做好農村青年技能培訓的前期準備工作。圍繞全縣創建省級衛生城市、模範環保城市等重點工作,在蔡倫路段打掃衛生3次,塗白240餘平米,設垃圾筒2個,並在全縣中國小中廣泛開展“革除陋習,崇尚文明”主題教育,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講究衛生,愛護環境,維護社會公德,養成文明習慣,創造優美環境。

二、當前農村共青團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是團員青年流失日漸嚴重。在我國的農業和農村工作實現了從自然經濟到計劃經濟再到市場經濟的兩次飛躍後,農村青年在就業中呈現出流向多元、流量多變的特點,部分學生團員在畢業返鄉後不能主動、正常地進行組織轉接,使得農村團組織難以掌握團員隊伍的現狀,也間接地導致了學生團員在畢業返鄉後自動脫離團組織的現象,加之**縣大批團員青年外出到發達地區務工,長年不回家,農村青年數量甚少。而目前的初高中畢業生除一部分升到更高一級的學校外,一出校門就外出打工,給農村團組織吸收、補充新鮮血液造成困難。另一方面,隨着新經濟組織在農村中的迅速發展,農村青年在新經濟組織裏相對集中而且數量逐年增加。但是,農村新經濟組織的負責人和成員普遍年齡偏大,因而建團率較低,團組織的覆蓋面相對不高。

二是農村基層團組織凝聚力日漸減弱。主要原因有:一是大批團員青年長期外出打工,農村青年人數嚴重減少,使得農村團組織工作難以開展,沒有工作對象又處於長期被忽視狀態,不少團支部已長期未開展活動。二是農村經濟及財力狀況普遍較差,爲節省開支,一方面壓縮一般性支出,另一方面壓縮幹部人數,對平時看起來好象不太重要的部門職位儘量實行兼任,造成鄉、鎮團幹部兼職多、年齡大,幹本行時間少的狀況,而村級在家、外出團支部書記則屬“義務”,沒有報酬。鄉鎮一級團委的每年經費除“五四”等重要節日、會議憑計劃有少量撥款外,其它經費無法保證。在村一級團組織中,因無活動經費而制約工作開展的有相當比例。

三是團組織功能日漸弱化。從農村基層團組織的設置來看,農村一般由學校、鄉鎮、企業和村級團組織等幾部分組成。學校團組織是培養團員青年的重要陣地,但由於在校學生年齡較小,流動性較大,在學校主要還是學習,真正發揮先鋒帶頭作用還是在企業和農村;企業內青工人數較爲穩定,但隨着企業改制,團組織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削弱;村級團組織團員分散而且難以集中的特點使得其團組織開展工作極爲困難。由於團員外出打工多、經費無着落、村委會不重視等原因,有些村團支部組織制度較健全但不能正常開展活動。

四是團員隊伍日漸萎縮。在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今天,農村有相當一部分青年紛紛走出家門,外出務工經商,而外出務工的團員青年成爲團員流失的重要渠道,開展活動召集不到團員,而留在村裏的青年則大多已經超齡。此外,由於部分支部不重視自身建設和發展,缺乏對青年人的吸引力,青年人不願加入團組織,從而使團員隊伍日漸萎縮。

三、對策及建議

(一)加強思想教育是農村團組織建設的關健。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有希望,未來的發展就有希望。”農村的希望在青年,農村青年的出路,一定意義上就是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出路。因此,樹立憂患意識和超前意識,用敏銳的政治眼光和高度的戰略觀點,及時、準確地把握農村團員青年的思想脈搏,並予以正確引導和教育,這應是農村團組織的首要任務。首先,要結合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進一步加強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的學習。各級團幹部要提高認識,帶頭學習,並通過辦團刊、簡報、板報、專欄等教育陣地主動地做好學習宣傳工作。其次,要因地制宜,揚長避短,針對青年的特點開展青年喜聞樂見的教育活動,融教育於活動中,深入淺出地進行思想教育。如各級團組織樹立農村青年科技致富帶頭人、青年星火帶頭人、青年創業示範蘋果園等,發揮他們的帶頭示範作用。在**大地震、**羅敷河決堤等自然災害事件發生後,各級團組織開展的獻愛心捐款活動,發動廣大青年對災區羣衆的支援,形成一定的社會影響,在潛移默化中增強青年的社會責任感,從而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

(二)爭取黨組織重視是農村團組織建設的保證。團的建設離不開各級黨組織的重視和支持。各級團組織都要更加積極地爭取黨組織的領導,認真紮實地落實黨團共建的工作原則。要進一步提高對團的工作重要性認識,把抓好團的工作放到培養“四有”接班人、保持經濟和社會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戰略高度來進行綜合考慮。要注意維護青少年的整體利益,爲共青團工作的改革與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各級團組織要緊緊抓住農村黨建“升級進檔”契機,積極主動爭取團建於黨建的有效銜接,努力把團的建設列入黨的建設的整體工作之中,做到安排有團建、落實有團建、檢查有團建。要逐步增加對團組織建設的投入,努力加強各種文化體育設施建設,爲團組織活動開展創造必要的物質條件。

(三)深化團員管理是重點。首先本着“優化結構、增加數量、保證質量”的原則,加大團員發展力度,不斷壯大團員隊伍。其次,要切實加強流動團員的管理。一是強化農村團組織的組織觀念,認真做好農村中學畢業回鄉團員組織關係轉接工作,杜絕中學畢業回鄉團員流失。二是加大外出務工團員的管理力度。要積極探索網絡建團的方式方法,確保團員流動到哪裏,團組織就建到那裏,有效防止外出打工團員的流失。再次,要做好新經濟組織的建團工作,各級團組織要根據具體情況,爭取黨組織的支持,做好新經濟組織的建團工作,努力減少無團組織的“空白點”。

(四)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是出路。根據農村特點,利用農閒時節、農村習俗、氣候節令、農作物生長週期等組織開展團的各項活動,增強團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工作職能上,農村團組織包括縣一級團組織要結合當地農業特色,邀請省市知名學者、專家、教授就農業相關產業進行講解、指導,比如生豬養殖的市場規律,多少年是一個週期,現在處在什麼階段,如果是谷底就應當避免。再比如,可以請統計局、農業局的專家向青年農民就全縣的蘋果栽植情況進行通報,並進行分析,從而幫助青年農民在農作物種植、動物養殖方面做出科學合理的決策。也就是說,農村共青團組織要能夠給青年農民提供一些切實可行、有價值的、實實在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信息。要通過組建青年突擊隊、青年服務隊、青年科技隊等青年志願者隊伍,根據動植物的生長收穫的各個環節,進行適時的病蟲害防治等志願服務活動;通過在團員中廣泛開展“學科技、用科技、作貢獻”活動,來建設自己美好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