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某鎮易地扶貧搬遷的調研報告(共2篇)

某鎮易地扶貧搬遷的調研報告(第1篇)

某鎮易地扶貧搬遷的調研報告(共2篇)

上唐鎮人民政府綜治辦主任   許斌

根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體教育活動要求,爲了進一步提升我鎮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質量和成效,鎮扶貧辦對德溪村、上烏石村2個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情況進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搬遷安置點基本情況

我鎮共有2個易地搬遷安置點,分別爲德溪村丁坊組安置點5戶16人和山烏石村安置點5戶18人。德溪村5戶貧困戶於2017年1月搬遷入住,上烏石村5戶貧困戶於2017年12月搬遷入住。

二、工作開展基本情況

1、規劃年度計劃執行情況

2016年初,按照上級文件規定,我鎮通過上戶調查覈實最終確定德溪村5戶16人爲異地搬遷對象。2017年初,按照上級文件規定,我鎮通過上戶調查覈實最終確定上烏石村村5戶18人爲異地搬遷對象。該兩處異地搬遷項目嚴格按圖施工實施。

2、安置點項目的工程建設情況和資金使用情況

(1)德溪村安置點5戶:鄭豹根家房屋50平方米、吳長仔家房屋75平方米、江浪家房屋75平方米、吳細根家房屋125平方米、肖敏旺家房屋50平方米,按人均2萬元建房標準實施,共計項目資金32萬元。

(2)上烏石村安置點5戶:肖春旺家房屋100平方米、吳建華家75平方米、遊細巧家房屋50平方米、遊金明家50平方米、肖榮孫家房屋50平方米,按人均2萬元建房標準實施,共計項目資金36萬元。

資金使用情況:兩處安置點項目資金68萬元,均按照施工進度和要求審計驗收合格後全部撥付到位。

3、後續幫扶措施落實情況

一是兩個安置點全部安置了太陽能路燈;二是兩個安置點都安裝安裝了自來水,通了電,接通了戶戶通電視;三是在2018年底對該10戶搬遷戶房子內地面刷防滑漆,衛生間牆面貼瓷磚;四是爲貧困戶安排了公益性崗位;五是鼓勵搬遷戶發展產業,德溪村5戶納入太陽能光伏合作社,每年分紅約2000元,德溪村5戶納入青青生態農業合作社,發展香菇種植,每年分紅約1000元;七是繼續完善保障、教育、醫療等相關扶貧政策落實,使他們能夠在搬遷地安得穩、留得住、有發展。

4拆舊復墾工作進展情況

(1)德溪村5戶情況

江浪,家庭人口3人。2016年12月安置房交付江浪使用。易地搬遷安置房爲江浪唯一住房,其原有住房爲危房,已拆除。

鄭豹根,家庭人口2人。鄭豹根家中無房,生活困難,2016年12月安置房交付鄭豹根使用。

吳長仔,家庭人口3人。吳長仔家中無房,生活困難,在上唐租住民房,2016年12月安置房交付吳長仔使用。

肖敏旺,家庭人口2人。肖敏旺家中無房,在上唐租房子住,2016年12月安置房交付肖敏旺使用。

吳細根,家庭人口6人。吳細根原住房屬危房,無法居住,2016年12月安置房交付吳細根使用。其原有住房爲危房,已拆除。

(2)上烏石村5戶情況

肖春旺,家庭人口6人。2017年10月安置房交付肖春旺使用。其原有住房爲危房,是移民搬遷安置住房,與其他移民共有,無法拆除。

吳建華,家庭人口4人。2017年10月安置房交付吳建華使用。其原有住房爲危房,與其他村民共有,無法拆除。

遊細巧,家庭人口2人。2017年10月安置房交付遊細巧使用。其原有住房爲危房,是移民搬遷安置住房,與其他移民共有,無法拆除。

遊金明,家庭人口3人。2017年10月安置房交付遊金明使用。其原有住房爲危房,是移民搬遷安置住房,與其他移民共有,無法拆除。

肖榮孫,家庭人口3人。2017年10月安置房交付肖榮孫使用。其原有住房爲危房,與其他村民共有,無法拆除。

三、存在問題

1、易地搬遷戶常住率低

由於德溪村和上烏石村地處深山、交通不便,村民大都搬至上唐鎮集鎮或者縣城居住,村裏現住人口較少。部分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因外出務工或者帶小孩讀書等原因不經常在安置房居住,只有過節過年纔會回家居住。

2、安置點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不齊全

德溪村和上烏石村地處偏僻,都沒有村小,也沒有幼兒園,離集鎮較爲偏遠,搬遷羣衆辦理業務、就學等存在困難。

3、舊房拆除工作緩慢

有許多搬遷安置戶的舊房子是與其他村民公用的,導致舊房子無法拆除。如上烏石村許多搬遷戶都是上世紀60、70年代做的移民安置房,都是幾戶人家共用一套房子,其他住戶不願意拆除,導致搬遷戶的也無法拆除。

六、意見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一是建議政府鼓勵貧困戶因地制宜,到德溪村和上烏石村發展適宜的產業,搬回搬遷安置房常住。二是做通舊房其他住戶的思想工作,拆除危舊房,解決安全隱患。三是加快解決安置點配套服務設施。

某鎮易地扶貧搬遷的調研報告(第2篇)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的重要推進年,是全面完成2016年度計劃任務和落實2018年6月底前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保障清零工作承上啓下的關鍵年。爲進一步全面真實客觀分析掌握我鎮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進展情況,切實將搬遷各項工作落到實處,鎮人大主席團組織專人組成調研組,於9月底對全鎮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12月1日,鎮人大主席團率部分縣鎮人大代表,對全鎮“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進行專題視察評議。聽取了鎮政府及搬遷辦的工作彙報,視察組成員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建議,現將這次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貧困現狀

饒峯鎮現有農業人口3835戶11396人,7個重點貧困村,5個非重點貧困村,十三五貧困人口932戶2067人,其中一般貧困戶483戶1001人,低保戶180戶447人,五保戶269戶285人。貧困發生率15.54%。急需解決安全住房的有588戶1458人,無安全住房的比例達63%。也就是說,在六個一批脫貧戰略中,一半以上的貧困戶都需要通過住房安置解決脫貧,任務非常艱鉅,貧困程度較高。

二、工作狀況

針對鎮160平方公里和人口分佈情況,應該說是山大人稀,大多數貧困羣衆居住環境惡劣,生產生活條件較差,不利於農業發展,適應不了社會發展。鎮政府從以下四個方面,解決好貧困羣衆的安全住房問題。

(一)緊盯扶貧政策,實施興村佈局

1、堅持離窩不離村。大部分羣衆都是在本鄉本土生活了幾十年,已經紮根在本地,形成了多年的生活習慣,他們不願遠離故土。面對這種情況,鎮政府用活移民搬遷政策, 在充分徵求搬遷對象意願的基礎上,通過在本村興建集中安置點和在本組新建分散安置點的方式,既順應了羣衆意願,又能讓貧困羣衆脫離窮窩,住上安全的房子。近兩年,鎮政府在9個村規劃佈局了10個集中安置點,13個小型分散安置點,500多戶貧困羣衆告別了居住幾十年的土房子,住進了安全整潔的磚房子。

2、堅持離窩不離土。羣衆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幾十年,對土地有了深深的感情。大部分羣衆離開了窮窩,卻離不開土地,沒有土地心裏無着落閒心慌。針對困難羣衆住上新房無產業、無項目、心裏慌的兩難心態,鎮政府堅持讓羣衆離窩不離土,採用反租倒包等形式,解決了羣衆有土安置,有業安置的問題,讓他們搬得下,穩定住,有產業,能致富。

3、堅持離窩不離根。通過搬遷,羣衆雖然挪了窮窩,甚至離開了農村,但勤勞、儉樸、忠義、厚道廣大羣衆的根仍然在農村不能丟了,羣衆致富的希望仍然在農村,要想發展農村,振興農村,就要穩定農民,培育新農民,貧困戶脫貧致富步入小康纔不是夢才靠的實。一方面牢記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生活。另一方面全面實施以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主題的新民風建設。實施產業與扶志並重,輸血與造血並重。全面推動產業富民、產業興鎮戰略,全力攻克貧困,全力賦予織根於民,織耕於農,致富產業、全力奠定小康路。

一是宣傳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催發強根國家要強大,社會要穩定,個人要富裕,要靠黨的領導,要靠黨的核心領導,帶領貧困羣衆走社會主義特色道路,才能真正地站起來,減少貧窮富起來,實現共產主義的中國夢而強起來,這個根斷不了。二是全面實施村規民約把根留住家規家訓把根紮下。村民委員會是我國最前沿的羣衆自治組織也是第一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一個村域經濟發展的好不好關鍵在民風。一個村的村容村貌變化的快不快關鍵在民風。村風正,民風順。制定一個符合本地區羣衆行爲規範的村規民約迫在眉睫。這是鎮政府實現依法治國第一關口。村規民約是鎮政府治理社會,推動平安建設的法寶。實施村規民約,不論貧困羣衆走到哪裏,住在何處,創業何方,不至於退變,更顯農民本色。三是全面推薦家訓家規,把根牢牢紮下。古人講,子不孝父之過,是因爲老根亂了沒發育新根,言傳身教走邪了,子孫後代正不了。所以說,原件不硬,複印件硬不起來。倡導誠孝儉勤和,樹立新民風,實施育治帶導,樹立新榜樣。推行紅黑榜,催生新典型。用身邊的人講身邊的事,誘發新動力。開展羣衆文化進農村,引領農村新風尚。看似從日常過生這件小事抓起,但它代表羣衆背後的事不小,體現的是社會文明的大事。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活動,讓饒峯人生活有尊嚴,外出受人尊重,就業受尊崇。把勤勞淳樸的這個根扎的更緊,根深蒂固。

(二)緊盯羣衆有安全住房,實施安居工程

1、堅持拆舊換新,改善農村民居風貌。大力實施舊房改造工程,兩年來完成舊房改造86戶, 不但改善了貧困戶的居住條件,實現了貧困戶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時也改善了農村民居風貌。

2、堅持統規統建,集中安置。實施政府主體建設,統籌羣衆安置;迴避地質災害,配套公共設施;尊重羣衆意願,合理選址定點。房子是羣衆的大事之一,更是鎮政府的良心工程。本着成本不賺一分,質量合格,合理夠住;保障供給,公平分配;出入方便,殘老優先的原則,實現了村村建安置房,整齊規範,把羣衆安置在了當地,更重要的是把羣衆的心留在農村。

3、堅持羣衆意願,統規自建,分散安置。鎮政府結合各村實際和羣衆意願,搶抓機遇,廣泛發動,啓動實施了5戶以上聯建的小型分散安置點13個,解決了92戶300餘人的安全住房。實現了羣衆就地安身,就近興業。

4、堅持羣衆受益,應搬盡搬。部分搬遷對象有一定經濟基礎,通過政府補貼能夠搬出去,還有相當一部分羣衆應搬卻無錢搬遷。針對這種情況,鎮政府爭取實施了交鑰匙工程,安置349戶1200人,讓家庭十分困難無房的貧困戶不交一分錢也能住上新樓房。讓鎮政府的貧困羣衆不能因爲貧窮,而住不起房子,也不能因爲一時的落後而住不起房子,有了房子,羣衆便安心了,何愁不脫貧。

(三)緊盯羣衆住得下,實施宜居工程

1、堅持安置區小區化管理。安置點建成了,羣衆住上了新房子,但是長期單家獨戶居住形成了各自的生活習慣,集中居住在一起,怎麼才能和諧相處,環境衛生哪個來管?爲此,鎮政府探索實行農村安置區小區化管理,比如132戶的牛羊河安置區,選出了小區主任,落實了樓長制管理,小區管理的井井有條,成了搬遷羣衆的和諧家園、幸福家園。

2、堅持小區城鎮化配套。鎮政府按照城鎮小區標準,完善了小區配套設施,配置公共照明,硬化小區道路,設置健身廣場,配置體育器材,實施綠化點綴,配齊環衛設施,使農村的夜晚亮起來,小區畫龍點睛活起來,文化活動用起來,強身健體動起來,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3、堅持小區建在哪,兩室一場就靠近哪。堅持把村活動室、衛生室、健身廣場靠近小區修建,完善了安置小區的公共服務功能。讓羣衆能夠享受更便捷的公共服務。

4、堅持哪裏有安置區,哪裏就有新民風。結合脫貧攻堅“扶志”和新民風建設,推進新民風進農村進家庭進社區,在安置區開展了新民風宣講、設立紅黑榜等,倡導“誠、孝、儉、勤、和”。努力打造農村新型社區。

(四)緊盯羣衆脫得了貧,實施“三業”工程

1、就地利用產業實施 “山下建社區,山上建園區”利用豐富的農村土地資源,大力推動以核桃爲主的山林經濟,緊緊抓住羣衆熟悉的以辣椒黃花爲主的特色經濟,以及烤煙,蠶桑爲主的羣衆認可的傳統產業,以勝利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發展農村旅遊這一新興產業。實現房搬了,地還在,人走了,地沒荒。產業興村逐步推進。

2、反租倒包交產業圍繞“交房子,交產業,交技術”實施有業安置,按照統一流轉土地,統一規劃產業。圍繞貧困羣衆,再返包管理,實現貧者有其業的新“井田制”,按照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實現了訂單農業,讓農民的產業到產品走向市場變成商品有了銷售保障,吃上了定心丸。

3、就業安置當員工開展招商引資、壯大龍頭企業,培育家庭農場,參與脫貧攻堅。促使企業與貧困戶簽訂用工合同,增加收入,完成農民向產業工人的轉變。實現市場主體公司與脫貧攻堅有效對接,解決貧困戶脫貧難題。

4、帶資入企變股東:落實小額貧困貸款政策,鼓勵貧困羣衆帶資入社入企當股東。鼓勵羣衆用地、林地等,少用資金參股。企業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三變改革”,讓羣衆坐在家裏就能享受紅利。

5、培育能人做業主堅持鼓勵能人創業、大戶帶動、典型引領,落實產業獎補政策,激勵引導羣衆自主創業、發展產業、爭做業主,積極培育產業大戶和家庭農場,用脫貧致富的典型把其他貧困戶引上致富路,把精力轉移到發展產業上,轉移到勤奮上,弘揚正能量,決戰在小康路上。

一年來,通過鎮村幹部羣衆的努力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我鎮的脫貧攻堅取得了明顯成效。全鎮搬遷570戶1900餘人,舊房改造86戶,羣衆居住環境有了前所未有的大變化,達到脫貧退出標準的貧困戶825戶2123人。 一大批水、路、橋項目的實施,極大的改善了羣衆生產生活條件,生產成本降低,生產效率提高,爲穩步增收奔小康打下了基礎。

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易地扶貧搬遷改善了羣衆的生產、生活條件,受到羣衆的熱烈歡迎,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着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搬遷人口動態變化,規劃設計難以匹配“十三五”期間國家對易地扶貧搬遷作出明確規定,易地扶貧搬遷人均住宅面積不超過25㎡,上級在安排搬遷補助資金方面是嚴格按照年初(本年度上報下一年度計劃)上報計劃數下達;我鎮在建設搬遷房時,基本上都是按照年初下達搬遷目標數規劃設計。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搬遷對象家庭成員自然增減現象時有發生,導致計劃相應搬遷戶數中的實際人數與原安排資金數和設計面積不一致,例如:某戶2017年初家中4人,定爲扶貧搬遷戶,應分配面積100㎡住房,而到了2017年底,此戶又添1口人,變成了5口之家,但由於年初確定的搬遷房面積及配套資金已經下達,若對其分配125㎡住房不符合當初規劃及資金分配,而分配100㎡住房又造成其實際需要面積與人口不匹配;再者搬遷戶中有適齡婚嫁或短期內面臨生子添孫的羣衆,搬遷後一到兩年內家庭成員即將增加,馬上面臨着住房不夠用的實際困難。爲此在解決該類問題上沒有具體政策措施,影響了一些搬遷羣衆的積極性。

)原宅基地復墾難,羣衆猶豫觀望按規定,易地搬遷貧困戶原有住房必須收回,由當地政府組織對其宅基地實施土地復墾、生態修復、規模養殖、鄉村旅遊等多種形式的開發利用,形成的資產和收益歸集體所有。該規定對搬遷戶原有住房必須收回的規定比較明確,對其原有住房是拆還是保留仍不明朗。一是部分貧困戶存有僥倖心理,幻想兩頭占房子,認爲在搬遷之前舊房不能拆除,否則其將無法居住;而搬遷之後就找各種理由拖延拆除或者拒不拆除原有住房。二是羣衆的責任田、林地林坡都在原居住地,若實施舊房拆除,羣衆的農具、耕具等諸多生產資料無處放置,每逢春耕秋收無處安身,給生產帶來諸多不便。

四、意見建議

預留住房面積,滿足羣衆所需對近兩年有可能增加人口的貧困戶進行摸底排查,區分對待。將預增加人口計算在安置面積內,但不享受上級扶持資金,也不收取貧困戶多餘資金,待實際人口增加後,將超出安置面積部分按照建設成本單價購買所有權。

土地復墾價值不高,拆舊政策區別對待我鎮爲山區鎮,搬遷羣衆大多是深山獨居戶、居住偏遠戶,原住房佔地小、位置偏,不同於平原地區,土地復墾價值不大。再者羣衆的責任田、林地林坡都在原居住地,若實施舊房拆除,羣衆的農具、耕具等諸多生產資料無處放置,春耕秋收無處安身,給生產帶來諸多不便。鑑於我鎮特殊地理條件,建議對原有舊宅進行保留,不予拆除,作羣衆生產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