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關於農村教育現狀及農村教師心態的調研報告

目錄

關於農村教育現狀及農村教師心態的調研報告
第一篇:關於農村教育現狀及農村教師心態的調研報告第二篇:關於農村教育現狀及農村教師心態的調研報告第三篇:關於農村教育現狀及農村教師心態的調研報告第四篇:當前農村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調查報告)第五篇:關於農村教育現狀及問題的調查報告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關於農村教育現狀及農村教師心態的調研報告

農村教育是當代中國教育的重點,是佔中國教育的絕大部分,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響全國普及教育和基礎教育的實現程度,直接決定了提高人口素質及人均文化水平的程度,大力發展農村教育是教育發展的長期長遠,作爲農村教育中的主體――教師,身上擔負着任重而道遠的任務。

然而,隨着時下市場經濟時代大潮的洶涌澎湃,許許多多的教師對自己的職業產生了一種“審美疲勞”,對自己的事也失去了應該有的信心,儘管大多數人把自己從事的教育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業,可還是被種種現實境遇所困惑。教師也是人,有個人的家庭生活、情感,有跟其他人一樣的發展願望,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心願,有自己的理想和潛能和表現欲。基於對這一問題的關心,我們最近我們對本鎮中國小,從農村教育現狀和教師心態的角度,對各個學校的班主任、教師、學生以及社會羣衆,進行了爲期一個月的調查走訪。在近一個月的時間內,調查走訪了本鎮的16所中國小校,與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及羣衆100餘人進行了交流訪談,帶回了300多頁的調查筆記。

一、基本情況

1 調查對象: 本次調研涉及的對象主要是全鎮16所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及社會各界人士。年紀從幾歲到60歲不等。

2 調查方式: 調查採用問卷調查爲主、走訪座談、個案分析、資料分析爲輔的方式,使調查具有代表性和真實性。調查的時間在2014年10月。

3 調查內容: 教師的生活及家庭情況、教師的思想情況、教師的身體狀況以及生病遭受坎坷時的救助情況、教師的工作狀況、教師的子女生活現狀,教師的福利狀況、教師的心理反應形成的心理疾病、教師遷移變化的動機、農村教師的現狀、對農村教育的意見、社會各界對教師的看法及理解等。

二、農村教育現狀及農村教師心態的調查結果分析

1 問卷調查的結果統計:

本次調查共下發問卷50餘份,回收31份。其中男性佔57%;女性佔32%;學生佔11%,青年佔26%,中年佔58%,老年佔16%;領導佔25%,教師佔62%,其他人士佔13%;

2 農村教育現狀的基本特徵

(一)師資力量薄弱教師工作量大

調查中很多的學校領導表示學校的師資力量薄弱,沒有一個優質的教師團隊,這直接影響到教師的工作量、和工作投入及態度,從而影響了教育的質量。通過問卷調查顯示,一週有20節以上的課的老師佔65%,15節以上的只佔23%剩下的12%就在10到15節之間。我們還發現。75%以上的老師一般上的是2門課,有些學校教師要代三門以上的科目。在村級國小,有15%的老師還在上覆式班。擔任班主任的老師。除了教學工作外。還有更多的班務工作需要處理,另外還要完成每學期教育局佈置的相關校本研修和相關的心得體會等等。上課前得寫教案,詳細的備好課,上完課後得批改作業、研究學生、家訪,所有的工作都要做相關的記錄。繁重的工作不僅體現在這些具體的事務上,還有中國小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思想的壓力甚至超過了身體的壓力。除作業外,還要對付各種名目繁多的考試。還要接受很多形式的學習培訓,教師繁重的教學任務還包括對學生的管理。複雜的學生問題,讓許多教師心理勞累是不言而喻的。沉重的心理負擔在教師全天候的工作之外無形中延續着,這是其它任何一個職業所不具有的。繁重的教學任務,超負荷的工作量,讓許多教師身心疲憊,好的教師都想着調換環境,造成優質師資的流失,師資力量的薄弱造成教師工作量大,影響了工作熱情,進而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二)硬件設施投入不足

目前的農村學校,教學軟件上的資源相對是平穩的。然而,在硬件設施上,農村學校和城區的學校不可相提並論。許多學校沒有多媒體設備,有的學校最多有幾臺錄音機,音樂課上沒有鋼琴、風琴……教師上音樂課就用嗓子幹吼,體育課沒有孩子玩的東西,上體育課就是學生自由活動的時候。而且,由於師資力量的不足,很多教師代的是非專業的課程,有些科目就由班主任代上。硬件設施落後是目前農村教育一個最普遍的現狀。

(三)“留守與學困兒童”現象

由於本鎮特殊的地理環境,外出務工人員很多,把孩子交給年邁的父母,這些跟隨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被稱作“留守兒童”。農村教育的對象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在我們的調查中,65%的學校反應留守兒童現象嚴重。面對這個特殊的羣體,教師有着無以言狀的苦衷。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孩子的爺爺奶奶的教育觀點和方法與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方法很大的差別,很多家長認爲自己把孩子送到學校,一切責任就在學校了,根本不懂的配合學校和教師去教育孩子。他們不聞不管,一旦孩子有什麼事,或者學習成績不好,他們就會抱怨學校和教師,管理上時常會引起家長和學校教師的矛盾,甚至到校吵鬧。留守兒童由於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性格孤僻、偏執,難以溝通。目前,留守兒童現象已經成爲社會問題,應該引起廣泛的關注

(四)教師福利待遇低

據我們的問卷調查結果統計,待遇上覺得可以的只佔13%,47%的老師認爲基本沒福利待遇,40%的老師覺得根本沒有;在我們的走訪中。90%的老師說的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福利問題。調查瞭解,由於現在的管理政策,學校在教師節和元旦這兩個對於教師很重要的節日都沒有任何慰問和福利了,在調查中75%的老師認爲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作爲農村教師,繁重的教學任務和超負荷工作量也許都不是問題的根本,更重要的是要獲得認可和尊重。

在這次的調查中瞭解到,各校爲了搞好雙創和義務教育的很多工作,很多學校負債嚴重,使得學校運轉艱難;而義務教育經費管理機制對於學校負債也沒有可行的解決政策,鄉鎮對教育的投入幾乎沒有,學校的教學基礎設施及維修全靠學校承擔;社會救助、捐資辦學體系在農村基本沒有。在這種情況下又怎麼可能給老師發放福利待遇呢?

(五)教師精神壓力大身體健康狀況堪憂

調查顯示,80%以上的老師覺得精神壓力大。通過調查有近12%的老師因爲精神壓力而導致身體的不健康!有11%的教師因爲身體原因長期請假。精神壓力是很多教師精神狀態處於崩潰的邊緣,根本無法上好課。農村教師的健康問題成了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教師精神上的壓力主要來自於以下幾個方面

1 學生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學生個體的素質直接影響着老師的工作,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和留守兒童,加上現在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方式的影響,孩子們從小就接受了貪玩好逸惡勞,心理脆弱,意志力薄弱,這讓老師不知道如何去把握寬和嚴的尺度標準。越來越多的孩子動不動就鬧離家出走,一不留神就鬧自殺,一不順心就不讀書,處在這樣的環境中,教師怎麼會沒有壓力呢?

2 家長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着孩子的一生,很多的家長本身文化素質不高,對教育的認識不夠深刻,認爲成績好一切都好,成績不好老師難辭其咎,特別是農村的家長,根本不會管你什麼素質教育,只要孩子成績好,其他的全都不重要,很多家長沒有教育的理智,根本不願接受教師對學生的批評和嚴格教育,素質教育這麼多年,從某種角度上講,老師是沒有目標的,怎麼做不清楚,評價體系不到位。

3 學校和上級部門

來自於學校和上級部門的壓力對於教師來說也是很大的,每學期這樣那樣的檢查,名目繁多,這樣那樣的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應接不暇,各種各樣的教研培訓活動、每個節日的慶祝活動、會議記錄、安全問題、學習問題、生源問題等等,不僅讓老師覺得經濟上吃不消、更多的是精神上吃不消。在我們的問卷調查中80%的老師覺得精神緊張。擔心上級檢查不合格、年度考覈不合格、學生成績不好、很多的老師長期處於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

4 社會

自古以來,教師在人們心目中都是神聖而偉大的,把教育事業比作辛勤的園丁。教師就是無私奉獻的,是辛辛苦苦的付出而不求回報的,是甘守清貧而無怨無悔的……然而,教師也是一個普通的人,特別是現今社會對教師職業更是有着多重的要求,既是學生羣體的領導者和管理者,具有指導管理學生的權威,他們又在一定時間是學生家長的代理人,要負責照顧學生,他們還是學生的朋友,需要與學生平等交流思想和情感。此外,還要協調與任課教師、學生家長、學校領導、自己家庭生活的多重關係,這種多元化的不同性質的角色,很容易造成教師精神勞累和思想衝突,公衆卻認爲教師本該如此,他們大多認爲教室就是每天上一兩節課而已,玩的時間太多,每年還有寒暑假,是很多人無意之中產生對教師的心理上的討厭和憎恨,教師的正常工作往往得不到家長和羣衆的理解,有點風吹草動就馬上絕對的認爲教師是完全的過錯,這樣的社會環境和工作環境如何能給教師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舞臺,這樣農村教師更迷茫了和無助。

三、農村教師的心態及其形成原因

根據以上幾種現狀,我們把農村教師的心態歸納爲以下幾種:

1、積極心態

(一)“無私奉獻”的決心

自古以年來,教師在人們心目中都是神聖而偉大的“春蠶到死絲方盡,焟蚷成灰淚始幹”,把教育事業視作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就是無私奉獻的,是辛辛苦苦的付出而不求回報的,是甘守清貧而無怨無悔的……許許多多的老師就是帶着這樣的“無私奉獻”的決心在農村的工作崗位上堅守一生!這樣的心態佔絕大多數。

(二)“回報社會”的感恩心

很多的老師,特別是六七十年代的老師,他們曾經艱苦生活的磨礪,知道珍惜這來自不易的安穩生活,當他們走進課堂,他們就格外的珍惜自己曾經失去的東西,他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黨的教育事業,不計較報酬,不受消極和不良情緒的影響,不追求回報,無怨無悔!

2、消極心態

(一)物慾的膨脹,精神的淪喪。社會價值觀的改變影響着教師的心態。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大多數的人通過各種途徑走上了讓人羨慕的工作崗位。這些人,工資待遇高,生活水平高,而且工作輕鬆,連許多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似乎也淘到了金。回過頭看看我們的老師,固守於三尺講臺,一個月幾百元的收入,買不起名牌,衣服永遠是最便宜的,生活是清貧的,不管買什麼都是想了又想……終其一生,教師都是寒酸的。物質上的清貧,但是工作卻是起早貪黑,嘔心瀝血,讓許多老師對自己的職業產生了懷疑,消極的情緒由此而來,但是卻又不捨得放棄。久而久之,許多的老師就有了混日子的打算,失去工作的動力和積極性。

(二)浮躁時代動搖了很多老師“無私奉獻”的決心

許許多多的老師在三尺講臺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一輩子,但是面對現在的孩子不知所措了。關心帶來誤解、認真視爲呆板,負責卻認爲多事。曾經有一位朋友對我談起過這樣一件事,他說讀書的時候,教師對他是恨鐵不成鋼,經常對他冷潮熱諷,說他只有賣氣力吃飯的份兒,他很恨這位教師,某一天,當他與老師重逢的時候,恰好這位老師有求於他,他顯得很冷淡,雖然最終他幫了這個老師的忙,但他也對老師說了這樣一句話:“當年你說我很笨,只有賣氣力的份,是這樣說的嗎?”教師無語。聽到這兒的時候,我爲我們的教育者們感到心疼,覺得心寒,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每一個學生能成才,恨鐵不成鋼,在教育方法上,或許有着許多的不同,但出發點都是希望學生好,然而,又有幾個學生能真正懂得教師的付出呢?辛辛苦苦的工作換來的卻是這樣的不被理解,難怪我們的教師灰心了。時下市場經濟大潮中,這樣的例子更多,導致一向安於清貧“無私奉獻”的教師開始動搖了!

(三)理想與現實差距大

誠然,許多的老師在剛走上講臺時也曾有過壯志宏圖,決心紮根農村,爲教育事業奉獻一生,成爲一代名師。但現實和理想差距太遠了。現實的具體體現在

(1)農村教師被不公正待遇長期困擾着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很多的老師對於農村學校和城區學校的福利待遇覺得很不公正,同樣的付出勞動和心血,甚至農村教師付出的還多得多,可是得到的回報卻大有出入,很多的人瞧不起農村老師,社會、家長在對待老師的問題上,對城區學校和農村學校的老師的差別也是顯而易見的,教學環境的惡劣、家庭生活的困難、教師的住房問題等等長期困擾着我們的農村教師。

(2)農村孩子素質無法和城市孩子比

學習上,城裏的孩子的學習家長極爲重視,家長的素質也很高可以給孩子很有效的輔導,很多家長會從小就給孩子報很多補習班,而農村孩子你就得花數倍努力,家長也幫不上忙,所以城裏學校的教學上更易出成績;家長對待教育的觀念也有所不同,農村的家長越來越多的向孩子灌輸新的 “讀書無用論”、讀書沒前途,不如出去打工掙錢等等。而城市裏的孩子卻更能明白只有依靠知識才能有未來的觀點。

3、觀望心態

這次調查我們發現,更大一部分老師對於目前的農村教育其實是抱着很大的觀望心態的。具體表現在工作上出工不出力。這種心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一直以來,政府和社會都在呼籲“尊師重教”,相應地也不斷出臺了相關改善教師待遇的政策,(包括一些光喊口號不落到實處的),特別是最近幾年。改善農村教育條、改變農村教育環境、提高農村教師福利、已經慢慢的落實到行動上。這讓我們的農村教師看到了很大的希望,但是這個時代社會發展太快,這邊條件還沒改善或者正在改善,生活成本早已超速前進了一大截。許多的老師就抱着一種觀望的態度對待工作。完成自己該做的事。做到問心無愧就算可以了。也很滿足目前的生活狀況。

四、思考與對策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人類靈魂工程師”,從古至今,教師這一職業一直被人們仰慕爲崇高的職業。很多的人把教師看作只思奉獻不思回報的“神”,面對農村教育的現狀和農村教師這麼複雜的心態。如何改變農村教育現狀。端正農村教師心態已經成爲社會關注和重視的一大課題。 政府和社會應該多從“教師也是人”的角度和從我國農村教育現狀的實際出發,多思考行之有效的改善辦法,從軟、硬環境上給農村教師和農村教育一個公平的空間。改變農村教學現狀、改善教學設施、完善教學管理模式,提高農村教師福利待遇,推動農村教育大力發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要想完成鄉村教育的使命,屬於什麼計劃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過一切的條件是看同志們肯不肯把整個的心獻給鄉村人民和兒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要想做到心心相印的教育,農村教師們更需要整個社會的關注,我想只要教師在各方面都受到關注,不再有以上的矛盾和問題,農村教育是會有一個美好的明天的!

第二篇:關於農村教育現狀及農村教師心態的調研報告

一、大中專學生暑期社會調研主要參考題目

1.關於農村教育現狀及農村教師心態的調研報告

2.當代城市學生社會人格狀況調查報告

3.社會安全感現狀和原因調查分析

4.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與生活滿意度的調查分析

5.社會誠信度現狀及其影響調查與研究

6.當前人們就業方式、就業觀念變化調查與研究

7.城市社區服務問題調查與研究

8.基層民主建設狀況調查(重點調查村民委員會制度、居民委員會制度或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發展狀況)。

9.老年人家庭贍養問題調查與研究

10.婦女地位調查研究

11.目前職業的社會聲望調查研究。

12.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指數調查與分析

13.城鄉貧富差距的調查

14.非城鎮人口的醫療保障體系現狀及分析

15.新城鎮醫療改革成效及問題研究。

16.城市弱勢羣體的生活現狀及心態調查。

17.民營企業的發展經驗或制度障礙。

18.國際性金融危機對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影響研究

19.某地特色旅遊發展現狀

20.失地農民或城鎮拆遷戶生存狀況調查

21.城市大拆遷及其帶來的問題調查與研究

23.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問題研究。

24.新興文化與傳統文化的較量與融合

25.大衆傳媒中表達的價值觀對受衆的影響調查。

26.中國傳統文化或某地民風民俗文化調研

27.宗教等民間信仰調查與分析

28.區域性婚禮文化的差異

29.地震災區重建的法律體制與經濟規模的調研報告

30.農村環境污染狀況及可持續發展狀況調研

31.經濟發展與水資源開發有效配置的調研

32.當前體育教育教學模式的優點與弊端

33.當前農村基礎教育現狀調研

34.農村社會保障現狀的調查與探索。

35.村民自治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36.關於農民工子女的生活環境問題調查

37.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現狀及研究

38.淺談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特徵對在學校表現的影響

39.留守兒童學習行爲(或交往行爲、道德行爲)的調查報告

40.留守兒童安全問題調查報告

41、某地留守兒童身心健康情況調查分析

42、留守兒童家庭(學校)教育問題調查報告

43、農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狀況調查與分析

44、當代中國農村家庭結構與功能變遷調查

45、關於農民民主法制意識的調查報告——以xx市(縣/鎮/鄉/村)周邊農村爲例

46、農村居民健康狀況調查

47、農民工生活、工作、健康狀況調查。

48、農民工的法制觀念和維權意識調研。

49、農民工返鄉創業狀況及對當地經濟的影響。

50、對大學生就業心理障礙問題研究。

51、大學生村官對新農村建設促進作用的調研

52、高校學生社團文化研究

53.某地地域優勢與投資環境問題的調研

54.你家所在村(或社區)人口老齡化及養老方式情況調研》

二、社會調查方法

如何做調查

(一)明確調查目標

(二)設計調查方案

一個完善的調查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2.1 調查目的要求

根據調查目標,在調查方案中列出本次調查的具體目的要求。

2.2 調查對象

2.3 調查內容

調查內容是收集資料的依據,是爲實現調查目標服務的,可根據調查的目的確定具體的調查內容。調查內容的確定要全面、具體,條理清晰、簡練,避免面面俱到,內容過多,過於繁瑣,避免把與調查目的無關的內容列入其中。

2.4 調查表

調查表是調查的基本工具,調查表的設計質量直接影響到調查的質量。設計調查表要注意以下幾點:(1)調查表的設計要與調查主題密切相關,重點突出,避免可有可無的問題;(2)調查表中的問題要容易讓被調查者接受,避免出現被調查者不願回答、或令被調查者難堪的問題;(3)調查表中的問題次序要條理清楚,順理成章,符合邏輯順序,一般可遵循容易回答的問題放在前面,較難回答的問題放在中間,敏感性問題放在最後,封閉式問題在前,開放式問題在後;(4)調查表的內容要簡明、儘量使用簡單、直接、無偏見的詞彙,保證被調查者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調查表。

2.5 調查地區範圍

當在某一城市做調查時,調查範圍應爲整個城市,但由於調查樣本數量有限,調查範圍不可能遍及城市的每一個地方,一般可根據城市的人口分佈情況,主要考慮人口特徵中收入、文化程度等因素,在城市中劃定若干個小範圍調查區域,劃分原則是使各區域內的綜合情況與城市的總體情況分佈一致,將總樣本按比例分配到各個區域,在各個區域內實施訪問調查。這樣可相對縮小調查範圍,減少實地訪問工作量,提高調查工作效率,減少費用。

2.6 樣本的投取

調查樣本要在調查對象中抽取,由於調查對象分佈範圍較廣,應制定一個抽樣方案,以保證抽取的樣本能反映總體情況。

(三)撰寫調查報告階段

三、調查報告格式

1.標題

大中專學生社會實踐報告的標題有單標題和雙標題兩類。所謂單標題,就是一個標題。其中又有公文式標題和文章式標題兩種。公文標題爲“事由+文種”構成,如《浙江省農村中學語文教學情況的大中專學生社會實踐報告》。文章式標題,如《××市的校辦企業》;其二是標明作者通過調查所得到的觀點的標題,如《調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所謂雙標題,就是兩個標題,即一個正題、一個副題。如《爲了造福子孫後代--××縣封山育林大中專學生社會實踐報告》。

2.導語

導語又稱引言。它是大中專學生社會實踐報告的前言,簡潔明瞭地介紹有關調查的情況,或提出全文的引子,爲正文寫作做好鋪墊。常見的導語有: ①簡介式導語。對調查的課題、對象、時間、地點、方式、經過等作簡明的介紹; ②概括式導語。對大中專學生社會實踐報告的內容(包括課題、對象、調查內容、調查結果和分析的結論等)作概括的說明; ③交代式導語。即對課題產生的由來作簡明的介紹和說明。

3.正文

正文是大中專學生社會實踐報告的主體。它對調查得來的事實和有關材料進行敘述,對所做出的分析、綜合進行議論,對調查研究的結果和結論進行說明。正文的結構有不同的框架。 ①根據邏輯關係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縱式結構、橫式結構、縱橫式結構。這三種結構,以縱橫式結構常爲人們採用。 ②按照內容表達的層次組成的框架有:“情況--成果--問題--建議”式結構,多用於反映基本情況的大中專學生社會實踐報告;“成果--具體做法--經驗”式結構,多用於介紹經驗的大中專學生社會實踐報告;“問題--原因--意見或建議”式結構,多用於揭露問題的大中專學生社會實踐報告;“事件過程--事件性質結論--處理意見”式結構,多用於揭示案件是非的大中專學生社會實踐報告。

也可按照以下模式:

——研究背景與概況

——調查對象

——調查方式

——調查內容

——研究的內容及結論

4.結尾

結尾的內容大多是調查者對問題的看法和建議,這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必然結果。大中專學生社會實踐報告的結尾方式主要有補充式、深化式、建議式、激發式等。

5.落款

大中專學生社會實踐報告的落款要寫明調查者單位名稱和個人姓名,以及完稿時間。如果標題下面已註明調查者,則落款時可省略。

第三篇:關於農村教育現狀及農村教師心態的調研報告

關於農村教育現狀及農村教師心態的調研報告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從古到今,教師就是被人們稱作“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一崇高的職業爲人們所敬仰。然而,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洶涌澎湃,許許多多的教師對自己的職業 產生了一種審美疲勞和倦怠感,儘管大多數人把自己從事的教育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業,可從我們的行爲看與社會所期望的還有一段距離。教師也是人,有個人的生活空間和經驗,有自己的情感和個性,具有發展的願望和潛能,有自己的理解和創造能力,當然也就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健康”的因素。而農村 教育是四川教育的“重中之重。農村教師作爲農村教育的主體,更值得關注。

現今,農村教育主要存在以下現狀:

一、師資力量薄弱

農村教育是中國改革和發展的重點,是中國教育的主要部份,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響全國普及教育和基礎教育的實現程度,大力發展農村教育是教育發展的重要目標,作爲農村教育中的主體――教師,身上擔負着任重而道遠的責任。然而,農村師資力量的薄弱卻直接影響着農村教育有效的實施,而導致這一因素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幾點:

1、繁重的教學任務,超負荷的工作量

據調查,每位農村教師的周平均課時均在20節以上,平均每天要上四節課,如果是寄宿制的學校,算上早晚自習,一天上到7節課是很正常的事。有人說,短短几節課有什麼,上了不就完了嗎?可是很多人不懂幾節課背後需要超出幾節課幾倍的備課、寫教案。上完課還得有時間批改作業,研究學生,許多的教師真的是披星戴月的工作。繁重的工作不僅體現在上課時間上,中國小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大多數搞大量的機械作業,回家的家庭作業,教師還檢查批改主。除卻作業,還有各種名目繁多的考試,考試好像成了體現教師工作價值的唯一方法。考試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教師繁重工作的過程:出題、監考、看卷,分析,着實忙!教師繁重的教學任務還包括對學生的管理。複雜的學生問題,讓許多教師心理勞累不言而喻。沉重的心理負擔無形延續着教師全天候的工作,這是其它任何一

個職業所不具備的,繁重的教學任務,超負荷的工作量,讓許多教師都紛紛把目光投向城區學校,想盡一切法調動工作,好的教師都流向了城區學校,堅守的只有那一小部份人。

2、城鄉教師教育待遇的不等,讓農村師資流失

作爲農村教師,繁重的教學任務和超負荷工作量也許都不是問題的根本,待遇上的問題或許纔是師資流失的重要原因。據瞭解,一個農村教師每月的工資就是工資卡上的錢,獎金什麼的基本沒有,一年下來,也領不了幾個錢,而城區學校每個月加上課時津貼、班主任費等 ,每個月多領好幾百元錢,農村學校的教師過教師節最多領100元,而城區學校最少就是500元。待遇上的差別,讓許多教師都把前途放在城區,考調,調動等 ,想盡一切辦法走向城區學校造農村師資大量流失。

二、硬件設施投入不足

目前的農村學校,教學軟件上的資源相對是平穩的。然而,在硬件設施上,農村學校存在着嚴重的不足,許多學校沒有多媒體設備,有的學校最多有幾臺錄音機,音樂課上沒有鋼琴、風琴??教師上音樂課就用嗓子幹吼。體育課沒有孩子玩的東西,上體育課就是學生自由活動的時候。而且,由於師資力量的不足,大多數都是由班主任上的。配件設施投入不足是目前農村教育一個最普遍的現狀。

三、“留守兒童”現象

90年代中後期,大批的農民工涌向城市,把孩子交給年邁的父母,這些跟隨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被稱作“留守兒童”。農村教育的對象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面對這個特殊的羣體,教師有着無以言狀的苦楚,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爺爺奶奶的教育觀點與方法和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本質的衝突,更多的家長認爲自己把孩子送到學校,一切責任就在學校了。他們不聞不管,一旦孩子有什麼事,或者學習成績不好,他們就會到學校吵鬧,久而久之,矛盾就突顯出來了,留守孩子由於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性格孤僻、偏執,難以溝通,目前,留守兒童現象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四、教師工資待遇低

據調查瞭解,剛走上工作崗位的農村教師,每個月的工資不到500元,有的教師說,

98年出來參加工作的時候,工資一個月只有285元,教了8年多的書,現在一個月的工資也不到700元,大部份的農村教師都是一個人的工資養活全家:上有老人要供養,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要撫養。人際交往也得要錢,這一個月的工資到了月中就見光了。有的教師說:“,農村 一個泥水匠一個月還1000多元呢?人家還不勞心。我們這樣辛苦的工作到底是爲了什麼?”。付出與回報的不成正比,讓許多教師消極無奈,成爲農村 教師的一種普遍現象。

根據以上幾種現狀,我們把農村教師的心態歸納爲以下幾種:

心態一:市場經濟的產物

(一)物慾的膨脹,精神的淪喪。社會價值觀的改變影響着教師的心態。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大多數的人通過各種途徑走上了讓人羨慕的工作崗位。這些人,工資待遇高,生活水平高。而且工作輕鬆。就連許多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似乎也淘到了金。回過頭看看我們的老師,固守於三尺講臺,一個月幾百元的收入,衣服永遠是最便宜的。買不起名牌。生活是清貧的。不管買什麼都是想了又想。終其一生。教師都是寒酸的,物質上的清貧,讓許多老師多自己的職業產生了懷疑。消極的情緒由此而來。但是卻又不捨得放棄。如許多老師所說,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二)市場經濟時代形成的浮躁心理大氣候動搖了很多老師“無私奉獻”的決心許許多多的老師在三尺講臺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一輩子,但是面對現在的孩子不知所措了。關心帶來誤解、認真視爲呆板,負責卻認爲多事,曾經有一位朋友對我談起過這一件事。他說,讀書的時候,教師對他是恨鐵不成鋼,經常對他冷潮熱諷,說他只有賣氣力吃飯的份兒,他很恨這位教師,某一天,當他與教師重逢的時候,恰好教師有求於他,他顯得很冷淡,雖然,他幫教師的忙,但他也對教師說了這樣一句話:“當年,你說我很笨,只有賣氣力的份,是這樣說的嗎?”教師無語,聽到這兒的時候,我爲我們的教育者們感到心疼,覺得心寒,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每一個學生能成才,恨鐵不成鋼,在教育方法上,或許有着許多的不同,但出發點都是希望學生好的,然而,又有幾個學生能真正懂得教師的付出呢?辛辛苦苦的工作換來的卻是這樣的不被理解,難怪我們的教師灰心了。無私奉獻成了殺害學生的利劍!

心態二:農村教師還有一種心態表現爲“理想與現實差距大”

誠然,許多的老師在剛走上講臺時也曾有過壯志宏圖,有的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學校領導,有的想通過自己的拼搏成爲一代名師。但隨着時間的推移,許多人的雄心沒有了,壯志消失了,更多的老師對自己的前途感到失望,每天教室、家裏、辦公室三點一線的生活,讓許多老師喪失了激情。更多的老師認爲在僻遠的鄉村教一輩子書。很難實現人生抱負,也無法獲得更高的收入,久而久之,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就視而不見了,對工作的熱忱也沒有,這種理想與現實巨大的反差讓許多老師悲觀失望。

心態三:農村教師的心態還表現爲,公衆對教師“無私奉獻”精神的述求,將農村教師推向迷茫。

千百年來,教師在人們心目中都是神聖而偉大的“春蠶到死絲方盡,焟蚷成灰淚始幹”人們把教師奉爲至高無上的神,把教育事業視作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就是無私奉獻的,辛辛苦苦的付出而不求回報,甘守清貧而無怨無悔,然而,教師也是一個普通的人,特別是現今社會對教師職業更是有着多重的要求,既是學生羣體的領導 者和管理者,具有指導管理 學生的權威,在一定時間他們又是學生家長的代理人,要負責照顧學生,他們還是學生的朋友,需要與學生平等交流思想和情感。此外,還要協調與任課教師、學生家長、學校領導、自己家庭生活的多重關係,這種多元化的不同性質的角色,很容易造成教師思想矛盾與衝突,公衆這種對教師“無私奉獻”精神的述求,將農村教師推向了迷茫。

五、關注農村教育,也要關注農村教師

據我們的調查分析,農村教師也已加入到社會低層的弱勢羣體中來了,是什麼原因造成如此局面的?一直以來,政府和社會都在呼籲“尊師重教”,相應地也不斷出臺了相關改善教師待遇的政策,(包括一些光喊口號不落到實處的),但是這個時代社會發展太快,這邊條件還沒改善或者正在改善,生活成本早已超速前進了一大截。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要想完成鄉村教育的使命,屬於什麼計劃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過一切的條件是看同志們肯不肯把整個的心獻給鄉村人民和兒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要想做到心心相印的教育,農村教師們更需要整個社會的關注,我想只要教師在各方面都受到關注,不再有以上的矛盾和問題,農村教育是會有一個美好的明天的!

第四篇:當前農村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調查報告)

當前農村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思想有了極大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對江夏區幾個鄉鎮村採訪調查的過程中,我們瞭解到,80%的家庭將孩子的教育費用作爲自己未來幾年內的最重要支出。在資金比過去有了保障之後,我們支持農村教育以不僅僅是財力上的幫助,還應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觀念上的幫助。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同樣需要做人的道理、適應時代發展的觀念和大局觀。我們作爲新時代的大學生,有責任有義務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支持農村的教育事業!通過走訪調查,我們發現當地教育存在的問題有很多,這些問題存在的同時,也決定了農村教育的發展。

一、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結構失調,教學質量嚴重滑坡。

我所調查的幾個學校, 20歲—25歲的老師佔總比例的25%,28歲—45歲的已婚老師佔總比例的55%,臨進退休的老教師佔總比例的20%。民辦教師佔總比例的80%,正規師範院校畢業的老師還不到總比例的20%。絕大部分教師不會英語,不懂微機操作,帶來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學手段等方面的老化,很多學校不能按照教學大綱的規定全面開課,教育質量得不到保證。

我還發現,他們幾乎是不說普通話的,就連上課回答問題都是用家鄉話,我問他們老師上課時說的是什麼時?他們告訴我,很少有老師說普通話。我們在進行培訓時,他們學校正好有一名英語老師在給一些學生進行補課。那個老師在進行英語發音時竟然也是一口的鄉音!

農村中國小教師隊伍老化有着極其複雜的歷史背景和現實原因,主要有教師隊伍的進口、教育經費的投入、教師的待遇、現行教育用人機制、經濟社會的發展等問題。

目前,我國城鄉教育差距不斷擴大。由於農村教師的工資、待遇比城市教師低,工作條件也比城市差,因此,有文憑、素質高的教師都奔向大城市,致使農村中青年優秀教師流失嚴重。中青年優秀教師的外流直接導致農村教師隊伍結構失調,具體表現爲民辦教師、教師年齡偏大的比重較大,正規師範類院校畢業生不多。這種現象在當地學校中表現得尤爲突出。由於民辦教師、老教師知識層次低,缺乏一定 1

的專業基礎知識和相應的教育理論知識,這使得他們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只能“照本宣科”,所傳授的知識也明顯跟不上學生的實際需要和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正因爲如此,纔會有50%的村民把本地農村教育問題歸結於教師素質差。

(二)教育消費負擔過重,兒童失學仍然存在

通過走訪調查我們得知,當地村民的平均年收入在2000元左右,目前教育消費已成爲一些農村家庭的最大負擔。調查顯示,除有極少數的家庭無人上學外,有40%的人表示佔到了家庭純收入的26%?50%,有50%的表示佔到了家庭純收入的51%以上。而在教育支出佔到了家庭純收入51%以上的家庭中,有10%的家庭超過了100%,也就是說,這種家庭爲了支付孩子的教育費用必須靠親戚朋友資助或借債。農村家庭教育消費負擔過重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近年來,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農業生產資料價格高,農村家庭實際可支配收入相當少。二是教育費用有明顯增加趨勢。我們在當地村民訪談時,一位退休的老教師告訴我們,不少孩子才國中畢業,因家庭負擔不起學費,早早地出去賺錢謀生了。而且,這種現象在農村比較普遍。

(三)教學設施落後,辦學條件較差。

從調查中我們得知至少有一半的村民認爲農村教育問題主要在於學校教學條件差。的確,從整體上看,(推薦打開範文網)農村國小的硬件設施建設相對滯後。不少農村中國小既沒有電腦、語音教室等先進的教學設備,也沒有圖書館和實驗室等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場所。雖然全國國小統一都要開設外語課和計算機課,但很多農村學校因爲缺乏師資或者設備不齊全,這些課程基本都是形同虛設,即使開設了這些課程,也只是走走形式。在我們給孩子們上課時,孩子們既然告訴我們,他們從小到大從來就沒有接觸過音樂、美術、舞蹈、電腦這些課程。這些在我們看來非常普通的課程,卻是農村孩子的心裏唯一的嚮往。

但即便如此,農民們告訴我們對下一代的智力投資是必不可少的。很明顯,這投資也是有在讀子女的農民的主要負擔。從調查可以看出,粗略估算一下,就可知道培養一個高中文憑的畢業生要3萬多元,這對於當前這個村子的農民來說,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幾年的汗水都不一定換得到。 但他們並沒有埋怨,他們表示:就算教育費用再高,他們也一定要讓子女完成學業。因爲他們深知沒有知識(或者說沒有文憑)在如今的社會是越來越行不通了。就像他們自己,大多是國小文化程度,

外出打工好一點的工作都找不到,只能到工地、礦井當勞工,這些地方的勞動條件很差,生活很艱苦。雖然他們自己不說,可家人都知道,他們在那些地方幹活是拼了命的。在這種環境下,他們的期望是什麼?很簡單,子女能好好學習,將來學有所成。雖然他們自己的生活並不容易,甚至可以說很艱難。但對於子女的要求,他們大多都給予滿足。被問及爲什麼要這樣做時,他們毫不猶豫地回答:現在的困難只是暫時的,等孩子們完成了學業後情況就會改觀了。這短短數語聽起得如此輕鬆,可知他們流了多少的汗水?而這一切,作爲子女的又有幾人能真正瞭解呢?

在和孩子們的交流中我瞭解到,他們都很想成爲大學生成爲科學家,對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憧憬。但當我問他們以後回不回來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許是還是學生的他們尚未明白我這個問題的含義,也許是一直以來伴隨他們左右的"考大學,去大城市"的話影響着他們。沒有一個孩子表示自己將回到自己的家鄉。

孩子們的想法和做法並非出自自己思考,而大部分都來源於家長和老師的言傳身教。在和一位老大爺的聊天當中,老人告訴我們他有兩個兒子去了城市,小兒子和小兒媳婦在武漢教書,在談到孫子時,老人很自豪的告訴我們,他的大孫子剛在一所省重點高會考了前十名,以後考大學,考名牌大學,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讓我感受到了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心情。我問老人想沒想過讓兒子、兒媳或者孫子回家鄉支援家鄉建設,老人說:村子裏太苦,能到外面去,幹嘛回來。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過點好日子!

聽到這件事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沉重的。我國城鄉的巨大差異造成了教育觀念上一個極其偏激的錯誤。農村的孩子迫於自己農村戶口及生活環境的壓力,幾乎用盡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學習考大學,以此來擺脫落後的環境,實現自己美好生活的夢想。但當這些村裏的驕傲考出去成爲大學生以後呢?他們中有幾個回到自己那還不富裕的家鄉,投身其中的建設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這本無可厚非,但村裏留下的是什麼?幾個大學生的名字,一個虛幻的榮譽而已。人才依舊缺乏,生活依舊貧困。這種人才流向並非只存在於農村和城市之間,也同樣存在於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間,落後地區和發達地區之間,以至於我國的西部和東部之間及國內和國外之間。

二、解決的途徑

(一)完善農村義務教育制,改善農村教學環境,提高農村整體素質. 這對減輕農

民負擔,培養農村人才,發展農村經濟,實現農村小康具有長遠意義。

(二)統籌城鄉文化發展,推進農村網絡化、信息化.

城市擁有信息、科技、文化等無形資源的優勢,而這些城市先進文明,目前沒有充分輻射到廣大的農村,造成了農村信息資源的匱乏,使農民難以增收,制約着農村的發展。統籌城鄉文化發展,關鍵在於推進農村網絡化、信息化,極力架設城鄉信息“高速公路”,實現城鄉信息資源共享,弘揚民族文化,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在城鄉信息“高速公路”的帶領下,繁榮農村文化,促進農村發展。

(三)從源頭上拓寬教師入口渠道,逐步淘汰現有不稱職教師,建立合理的教師交流、輪崗機制,真正做到事業留人,待遇留人。

要始終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爲落實“科教興區”戰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基礎工程來抓,積極培養高水平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建設一支符合新世紀發展的合格的教師隊伍。從選拔、培養、保障、管理、激勵等方面,建立一套確保師資隊伍建設順利推進的工作機制。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教育上去了,就大有希望。教育是現代文明的基石。提高國民素質,增強綜合國力,必須大力發展教育事業。農村教育影響廣泛,關係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這同教育特別是農村教育的發展密不可分。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解放了生產力。農業先進實用技術之所以能得到大面積推廣,鄉鎮企業之所以能異軍突起,農村富餘勞動力之所以能大量向沿海地區和城鎮轉移,其中一個根本原因,就是有數以億計受過義務教育的農村勞動力作爲基礎和支撐,農村普及義務教育有很大成績,功不可沒。當前,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正處在關鍵的發展階段,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的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擴大,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等,都迫切需要全面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興起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推進,對廣大農村人口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沒有農村全面“普九”,沒有農民素質的全面提高,就很難實現全面小康。農村教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

第五篇:關於農村教育現狀及問題的調查報告

關於農村教育現狀及問題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背景 :利用寒假閒暇的時間,我參加了關於農村教育的調查工作。通過調查,我發現農村教育情況不容樂觀,有些家長對教育不太重視,一些世俗的觀念根深蒂固。再者,由於我們濮城鎮的經濟不太發達,政府對教育資金的投入不足,這導致教育的質量偏低。透過現象看本質,這不僅僅是我們鎮教育存在的問題,這也是全社會的一個縮影。農村教育不容忽視,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二、調查目的:深入瞭解 農村教育現狀, 分析問題的根源所在, 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並積極地反饋給市級及省級政府,解決問題,真正的普及農村教育。

三、調查的主要內容:

(一)農村教育現狀

隨着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加。教育仍舊是提高全民素質的頭等大事。我國的農村人口占全國人數的絕大數比例,農村教育的發展與提高直接關係到全民素質的提高,因此農村教育問題不容忽視。通過對我們鎮將近200人的採訪調查,我發現了一些問題。例如農村義務教育的情況,教育質量及教育設備的情況,師資力量的情況,還有教育觀念和學生接受教育的態度情況等等,這些問題都是影響教育發展的關鍵因素。農村教育雖然迅速發展, 但農村教育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矛盾日益凸顯。我認爲主要是經濟的不發達導致教育的滯後性。但量變的積累會引起質的飛躍,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因此教育的積累至關重要,我們不能忽視農村教育的問題。教育質量提不上去,農村經濟就會陷入死循環。

(二)農村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

1、 陳舊的教育觀念根深蒂固,管理觀念落後。

(1)學校教育目標不明確,大多數學校只是注重知識的傳授,過於注重應試教育。不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將培養出一批沒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大學生。

(2)通過同學的反映,我發現諸多問題,比如學校管理理念落後,管理方法和手段過於老套,不能適應教育發展的要求。

2、由於我們鎮經濟落後,導致教育經費短缺,辦學條件差。

(1)由於教育經費短缺,導致一些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差。據調查,城鎮有一座國小樓房已經很破舊不堪,校舍有倒塌的可能性。

(2)由於農村教育經費短缺,教師待遇低,而且又沒有保障,致使教師隊伍不穩定,嚴重影響了農村地區的教育水平和教學質量。

(3)學校的教學設備落後,老師通過傳統的黑板授課。據調查的同學反映,黑板式教學效率較低,同學不能完全吸收課堂上的知識。

3、據調查統計,我們鎮輟學現象較爲嚴重。

近年來,學生的輟學率上升。一些孩子甚至連九年義務教育都沒完成。我想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學資源貧乏,教育教學質量差, 再者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導致學生學習困難、成績差,使他們產生了悲觀心理和厭學情緒從而導致輟學。二是家庭經濟狀況不好,家庭無法承擔昂貴的學費。三是學生家長的觀念比較落後,他們崇信“上學無用論”,認爲上學其實沒什麼用,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的例子比比皆是。而那些沒有上過學的人也可以成功,而且可以爲家庭節省大量的教育費。這些缺乏遠見的觀點灌輸到孩子的頭腦裏,使他們產生厭學的情緒,最終導致輟學。

4、師資隊伍問題嚴重

教師素質偏低, 教師隊伍年齡結構不合理。據同學說,有的老師思想腐朽,呆板,他們無法和老師真正的溝通交流。而且師資數量不足,有的老師一人負責幾個班,導致老師精力不充沛,講課效率低。農村教師在最基層、最艱苦的地方教書育人,待遇與城市教師相差甚遠。我們鎮農村幼兒教師月工資在600元以下的佔37.3%,800元以上的僅佔23.4%,其中僅有4.4%的辦理了社會養老保險。這大大影響了教師從事農村教育的積極性和使命感,造成農村教師隊伍的極不穩定。農村教師的工資較低,工作環境惡劣,缺乏完善的社會醫療保障,這大大削弱了農村的師資力量。素質高的老師都不願意下鄉任教,師資隊伍逐漸縮小。沒有好的老師,自然也不會教育出太多優秀的學生。

5、農村教育發展不均衡

農村、城鎮教育發展不平衡。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相對於城鎮來說比較落後,農民收入少,地方財政困難,國家經費投入不足導致了我國教育在城鄉之間發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現在教育經費、教育設施設備以及教師隊伍的數量與素質等幾個方面。

(1) 城鄉教育經費投入的不平衡

長久以來,我國教育經費的分配,一直都是城市高於農村。目前,不少貧困的農村地區爲了使“普九”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負債累累;有很多農村學校由於缺乏經費,義務教育基礎設施設備非常差,校舍、課桌椅破舊,連基本的教學條件都無法保障,更不用說體育設施、實驗室、圖書館、計算機房等的配備了;甚至還有一些學校因缺少資金,無法維持學校的正常運轉。

(2)農村適齡兒童中男女受教育機會的不平衡

目前,在農村地區,特別是老、少、邊、窮地區,受某些觀念的影響,重男輕女現象仍很嚴重。家長讓男孩去上學,女孩在家做農活兒,人爲導致女童受教育的機會遠遠低於男童。因此,造成農村地區男女受教育機會的不平衡。

四、對農村教育的改革措施

鄧小平曾經說過“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教育問題則是重中之重。農村教育存在一些問題,我們要積極地面對,採取措施去解決問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切從實際出發”,本着這一科學態度,通過認真分析我們鎮及周邊村莊的教育問題,我想到一些改革措施。

首先,國家要加大對農村教育資金的投入,政府不能只空喊口號而不付出實際行動。然後,要縮小農村與城鎮教育發展的差距,建立農村教育經費的保障機制。農村教育比城鎮教育發展滯後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爲農村教育經費不足所致。因此,怎樣建立一套完善的農村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是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保證教育的公平性,實現其協調發展的關鍵。其次,提高農村師資質量,國家採取必要措施,鼓勵高等師範院校畢業生到農村學校任教,同時解決農村教師向城市單向流動的問題。加強農村在職教師的再培訓,注重提高教師的教育素養和教學水平,全面提高農村教育教學質量。我們要解決拖欠教師工資的問題保障農村教師基本社會保障和合理的工資待遇。我認爲,可以採取中央和省級財政部門加大扶持力度的辦法:由中央財政負擔國家級貧困縣,省級財政部門負擔該省省級貧困縣教師工資中超出當地財政支付能力的那一部分;而對於經濟發展最薄弱、人口稀少的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的工資,則可採取全部由中央和省級兩個部門共同負擔的辦法。這樣,農村教師工資拖欠問題纔有可能徹底解決。再次,國家投入一定資金, 建立較爲完善的農村中國小校舍及教學設施設備維護、改造和建設保障機制。比如,按規定給學校劃撥擴建、新建校舍所必須的土地,將專款專用的資金及時足額地發放下去,以保證農村學校硬件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

五、調查總結

通過將近一個月的調查採訪,我對農村教育現狀有了一定的瞭解。毛澤東曾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對於農村教育我們不能只看表面現象,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雖然 中國基本普及了九年制義務教育, 大多數農村孩子背上了書包,農村教育問題得到一定的解決。但是透過表面的"達標"我們不難發現,農村的教育狀況並沒有登上一個"新的臺階"。由於貧富差距,地區差距,一些上學難的問題並沒有徹底地根除,舊問題的殘留遇上教育的改革,一些問題似乎更突出的表現出來了,只是形式不同於以往。"基本普及"這一含糊的語義背後所隱藏的問題是, 對於人口大國的中國來說,農村人數佔絕大數比例,這也就意味着每年有數百萬少年兒童難以充分享受他們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將來他們會是新一代的社會文盲。由於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不太發達,農村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生產力與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相矛盾,中國教育體制仍需繼續完善。 教育的步調要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否則在這個充斥着物質利益的社會裏人們的精神生活極易空虛。加大教育的力度是提高國家綜合國力的關鍵,也是提高全民素質的關鍵。農村擁有中國絕大數人口,農村教育的發展是重中之重。如果農村教育滯後,農村經濟就不能又好又快的發展,這將成爲農村的一個怪圈,農村人被圍困在裏面,中國也不會很好的發展。

六、調查對象和調查範圍:

1、對象:在以下地區的國小生,中學生及大學生

2、範圍: 河南省濮陽市濮城鎮及周邊的村莊

七、調查的方法: 問卷調查法和採訪記錄法

(一)發放調查問卷200份:按照家長學歷的情況,不同層次的發放100份,不同階段的學生髮放100份,收回調查問卷190份。根據調查問卷的情況認真分析問題。

(二)採訪不同學歷和受教育程度的家長及學生

八、調查時間:2014年2月

本網向您推薦更多精彩內容:

農村五保戶生活現狀及有關情況的調研報告

農村五保戶生活現狀及有關情況的調研報告

農村環境污染現狀及建議-調研報告

農村教師的生活與心態調查報告

農村教育問題的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