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農村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現狀和對策

農村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現狀和對策

農村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現狀和對策

摘要  我國絕大部分的農村國小雖然在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但是由於缺乏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的科學認識,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門人才和缺乏科學合理的操作體系,存在着形式化、學科化、德育化等問題。這就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樹立科學的教學理念和指導思想,全面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並設置科學合理的操作方案。

關鍵詞 農村國小   心理健康教育   活動課   形式化    操作方案   

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開設的比較晚,起步較低,雖然經過各方面的努力使其有了較大的發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下面談談自己對當前農村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思考。

一、農村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現狀

我國絕大部分的農村國小也都在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但由於信息的閉塞、師資力量的薄弱和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的影響以及所處環境的落後,農村國小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方面,出現了以下的現象:

現象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上,兼任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數學老師先簡單地講一講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幾分鐘後對同學們說:“拿出數學書,準備上新課。”

現象之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上,兼任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語文老師對學生說:“把我這剛纔講的重點內容在課本上劃一下,在筆記本上抄一次,認真複習,下週五考試。”

現象之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上,兼任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該班班主任對某一學生說:“你怎麼這麼笨!真是沒救了!我班的成績都被你一個人拉下來了!”這個學生低着頭,忍受着教師的指責和全班同學投來的“怨怒”的目光。

現象之四: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上,兼任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德育主任對反駁自己的學生說:“你這是什麼態度?竟敢和老師頂嘴?你還想不想念書了?!”在老師的呵斥中,學生滿腹委屈但不再講話。

……

這些都是筆者所耳聞目睹的真實事件。在農村國小,這些現象可謂見怪不怪,大家都“習以爲常”了。

二、農村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們大力推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這一教學形式,並看到它熱熱鬧鬧地開展起來。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在當前農村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開展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

1.形式化

(1)課程設置的形式化。有些農村國小雖然名義上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配備了任課教師,但是由於忽視教育者自身思想觀念的轉變和更新,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大多是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其它學科教師或行政人員或德育工作者,他們的教學方式老套,不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要求,無法突顯其特色。有的學校甚至只是爲滿足一時之需,如應付檢查、評比、達標等活動,如無以上特殊情況,心理健康課往往讓位於語、數、外等主科課程,或成爲學生自習的固定時段。

(2)課程內容的形式化、簡單化。有的農村國小片面追求氛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以其別開生面的形式深受學生喜愛,所以現場的效果十分好。精心設計的活動、熱熱鬧鬧的遊戲、同學們高漲的熱情都讓人興致盎然。許多對這一教學形式接觸不多的教師都很驚訝於其新穎的課堂氣氛,許多任課教師也陶醉於熱烈的現場效果中。但是,除了這些具有表面色彩的現場效果外,留給學生的是什麼呢?“某農村國小曾上過一節題爲《考試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從學生傾訴自己的焦慮體驗引入,課堂氣氛極爲活躍,可惜的是,教師沒有在此基礎上給學生傳授緩解考試焦慮的方法,而是引導學生抨擊現行的考試製度,輔導課在學生對社會、學校和家長的‘憤怒聲討’中結束。這節課完全轉移了輔導課題,迴避了學生需要解決的內在問題,助長了學生對考試的非理性態度。無怪乎學生說,這節課‘上得舒服,可還是沒有解決我的考試緊張問題’。”[1]學生只是記住了課上熱烈的氣氛甚至只是高漲的情緒,而應有的感悟和認識及行爲的改善卻所得甚少。

2.學科化

有些農村國小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到學校的正規課程中,當作一門學科來對待,在課堂上系統地講述心理學的概念、理論、方式單調、乏味,學生在課本上勾勾劃劃,課下認真背書,完成作業,更有甚者,還安排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課的考試。殊不知,心理健康教育課是爲了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人際關係等方面的煩惱,以及出現的諸多不適應的發展傾向,幫助他們減輕心理負擔,讓他們輕輕鬆鬆的學習。但是由於考試的壓力,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受到損害出現了適得其反的結果。一味地追求學科化,無法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3.德育化

有的農村國小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品德教育混爲一談,從而使心理健康教育課也染上了德育化的色彩。在內容上,強調學生思想行爲要符合規範,如有偏差,就冠之以心理有問題或心理不健康等之名。在方式上,實行封閉的、獨裁的、單向的德育程序,採用單一的、說教的教育方式。在人員安排上,心理健康教師大都是德育教師或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以至於在心理教育課時,教師以教育者的身份自居,整堂課說教、教育學生,強制性要求學生改掉所謂的不健康的毛病,導致學生心理緊張,不敢與其交談、接近,更不用說朋友,這樣心理健康課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二) 原因分析

1.缺乏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的科學認識

不少教師甚至領導對“素質教育”理解不透,錯誤地認爲素質教育特別是心理健康教育僅僅是形式,升學率纔是根本,認爲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佔用了所謂主課的時間,影響了主課的教學質量,把心理健康教育課與教學質量對立起來,因而只開設了形式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課,以備一時之需。有的農村國小主觀上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課,但由於沒有這方面的指導機構,對心理健康教育課一知半解,結果使心理健康教育課出現了形式化、學科化、德育化等不良傾向。

2.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門人才

(1)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知識紮實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首先要有高素質的教師。目前雖然經過短期培訓,培養了一批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但依然數量很少,力量單薄,使得有些學校因缺乏這方面的人才而不得不放棄心理健康教育課,或安排其他教師兼任。

(2)忽視了心理健康課任課教師自身的個人修養。有的教師在對待學生態度上存在很大問題,如對學生的偏見、猜疑、侮辱等,這嚴重影響了和諧、融洽、信任的師生關係的建立;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散漫、不專心或呆板,講的不深不透,表現出厭煩等,這都不利於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開展,導致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的畸形發展。

3.缺乏科學合理的操作體系

(1)沒有適用性、發展性強的課程內容體系。心理健康教育課呆板、老套,主要是教材功能上的缺乏。一些教材只是停留在實現防治性目標的層次上,滿足於少部分學生心理障礙問題行爲矯治,缺乏發展性,根本沒涉及到或較少涉及到“學生應如何”的問題,使得大部分學生一無所獲。

(2)缺乏系統的課程評價體系。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的評價,往往被掩蓋在其表面的現場效果下,僅滿足於一時的表面效果。而對於課程能不能產生長期效果,如何評價長期的效果卻沒有一個標準,以致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片面追求現場效果,而忽視了“這樣的教學是否有利於學生提高”此類問題,嚴重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開展。

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效果的對策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開展是一個新的教育實踐,要使其取得理想的效果,達到設想的目的,我認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一)樹立和明確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的教育理念及指導思想

1.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中心任務是學生的發展

一方面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的設置是爲了幫助學生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目標的制定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心理髮展水平,不但要符合一般學生的發展水平,而且也要符合個別學生的個別差異。另一方面,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目標是學生的發展而不是掌握知識,它不同於其他學科課程。它注重學生的體驗,注重經驗,不能將知識傳授作爲目的。在教學過程中,要強調學生的投入,積極主動地參加活動過程。

2.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活動模式是他助——互助——自助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是以學生爲主、以學生爲本,它需要師生、同學之間積極的人際互助。在活動中,學生既是受助者,又是助人者。作爲受助者,他可以得到他人的幫助和教益;作爲助人者,他可以用自己的情感、思想與行動幫助別人。在交流中,學生從中不自覺地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增強體驗,達到自助。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創設良好的和諧的民主的氛圍,充分開發蘊藏在每個學生心靈深處的潛在的教育資源,確保這種良性機制的形成。

(二)提高任課教師的業務素質

1.應該準確地把握心理健康教師應具備的人格特徵。作爲心理健康教師在人格特徵和個性修養方面必須有嚴格要求。成功的心理活動輔導者必須具備:(1)良好的人格特質(有勇氣和自信心,關心他人,平易近人,熱情開朗,不自我防衛,充分的想象力和判斷力,有幽默感,真誠、坦率、友善待人)。(2)對心理輔導理論有充分理解(瞭解各種理論、學派的觀點以及獨特之處,並能擇取精華、融會貫通成爲自己的東西)。(3)具備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對學生信任、理解,創設尊重和自由的團體氛圍,接納每個人)。(4)掌握基本的領導才能與專業技巧(善於運用支持、指導、鼓勵等技巧參與、影響團體發展,接受到專業訓練)。(5)豐富的諮詢經驗。(6)遵守職業道德。

這些人格特徵正是對我們從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教學的教師的要求和自我提高的標準,教師應嚴格按照以上標準豐富自己、不斷提高自己。

2.應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專業素質培訓。

(1)開展“六個一”活動。就是每學期,要求教師做到:讀一本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書;做一節優質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寫一篇高質量的教學設計;做一個有成效的教育案例;寫一篇較深刻的活動課反思;發表一篇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2)校本培訓。學校採用集中、分層、以會代訓等多種方式,對廣大教師進行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培訓。如學習《教師要以積極的心態對待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轉變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增強教師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工作的積極性及工作效率。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基本模式》一書,則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和指導性,可切實提高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認識,並使教師從中掌握科學的方法與技巧,學會科學的工作,對提高教師素質,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走出去,請進來。走出去,就是選派教師外出學習考察,不放過每一次學習機會。每個選派教師回來後,必須寫一篇學習心得或體會,並在全體教師會上介紹學習情況,傳遞學習信息。這種方式的信息傳遞,教師易於接受,效果非常好。請進來,聘請教研室等教育專家到校做專題講座,使教師們對心理健康教育等有個比較全面的瞭解,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對教育教學的重要性。

(4)印發學習材料。採取以年級組爲單位或個人自學等分散的學習方式,學校定期爲教師提供學習資料。

(三)設置科學合理、操作性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設計方案

1.確立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目標設置

(1)要側重於發展性目標,促使學生健康成長。輔導活動的目的在於預防學生的心理疾病,使學生學會正確地看待自我、調整情緒、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培養良好的個性,創造性地解決學習方面的問題,促使學生健康成長。因此,心理輔導活動目標的設置應幫助學生解決在成長中出現的問題,如自我意識、情緒困擾、人際關係問題、學習問題等,這些問題是從個體問題出發,要具有矯治性。

(2)目標要具體化。心理輔導活動一般應有總目標、中間目標和具體目標。心理活動的總目標就是幫助學生培養健康的心理及健全人格。而中間目標即是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或要發展學生的一些品質而設置的,它可以包括多個方面,例如使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等。在每一個單元裏,又有非常具體的目標。

(3)目標要得到學生的認同。教師在設計活動方案時,首先要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他們希望從活動中學到什麼,想解決什麼問題。在此基礎上,與學生磋商可能形成和達到目標。大家探討出來的目標較容易被學生理解和認同,這樣才更容易達成心理輔導活動的目標,解決自己遺留在心裏的問題,促使學生健康活潑地成長與發展。

2.設計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內容與形式

活動項目和活動單元的選擇與劃分要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具體內容設計可參考我國臺灣地區的黃月霞根據心理輔導專門活動的目標而設置的五個單元的活動內容即溝通及解決問題技巧、鼓勵開放及彼此信任、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要求、目標及期望、增加學生對價值的覺察。每一個單元又包括14—22個核心活動以及一些選擇性的活動,而教師和學生間的良好關係就是通過一連串共同的活動來實現的。(可參閱劉華山主編的《學校心理輔導》第114頁)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活動形式很多,一般有辯論、角色扮演、演講等方式,大多時候需綜合運用。

3.制定合理、規範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效果評估體系

(1)班級狀況

主要是指班級目標達到的情況。即通過活動,班級整體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如班級整體問題是否有所改觀?班級的凝聚力是否增強?

(2)學生個人狀況

一是學生是否對本課程感興趣。表現爲愛上這門課,積極參加本門課程的活動等;二是學生自身的心理狀況是否發生了變化,包括學生的自我認識、自信心、人際關係等各方面的變化。這些可通過與學生的交談、觀察等方法來評估。

(3)活動設計的質量

一是活動有無科學性錯誤;二是活動的主題和目標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問題應該是學生要解決的;三是活動設計得情景是否生動、有趣、是否受學生歡迎。

(4)教師的表現

一是教師的角色是否到位(包括組織引導者的角色、知己的角色、心理輔導者的角色);二是教師的情感是否投入,情緒是否樂觀、開朗,能否通過自己的語言和非語言行爲給學生以感染力;三是教師是否有創造性。

對於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這一新興學科,我們可以通過以上標準對其進行評估,時刻把握心理健康教育課開展的進度和功效,促進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進一步昇華。

[註釋]

[1]王文: 《“難得糊塗”:心理健康教育的誤區[J]》, 湖北師範學院心理健康教育讀本內部資料(一)。

[參考文獻]

[1]姚本先: 《當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極傾向與發展趨向》, 中國教育學刊出版社,2000年,2000年版。

[2]賈曉波,陳世平: 《學校心理輔導使用教程[M]》, 天津出版社,2001年,2001年版。

[3] 劉維良,齊建芳: 《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M]》華文出版社,2000年,

2000年版。

[4]馬利文: 《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現實意義[J]》, 教育實踐與研究出版社,2001年,2001年版。

[5]王希永 田萬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程[G]》,  開明出版社,2003年,

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