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創建綠色學校工作總結

以“綠色工程”建設爲切入點創建溫馨校園

創建綠色學校工作總結

——創建綠色學校工作總結

“綠色教育”是基於學校創辦過程中積澱下來的各種文化、課程建設等的集大成的原生態的教育,它的根本出發點是在黨建工作的指引下形成綠色文化來“創辦促進人民幸福教育”。近年來,辛興國中以深化創建“綠色教育”爲切入點,緊緊圍繞 “立德樹人”這一中心,努力開展了以打造“溫馨校園”爲目標、以深化“綠色教研”爲主陣地、以完善“綠色課程”爲有效補充、以抓好“綠色德育”爲有效途徑、以實施“綠色評價”爲促進手段的“綠色工程”建設。從而打造出了一條以“綠色工程”爲載體,以德育教育活動爲主線的全方位立德樹人育人教育模式。

一、努力打造“綠色校園”,營造全方位綠色育人氛圍。

我校非常注重綠色文化建設,認真開展“辦學爲了誰”集體大討論,積極組織校委會成員撰寫治校育人論文,及時參與網絡研修和外出學習提升行動,及時反思總結並開展行動研究,達到“學中做、做中學”的目標。

校園文化建設:在樓道和教室的牆壁上到處張貼着閱讀宣傳版面、黨建文化、名人勵志版面、好書推介版面等,在校園大路兩邊製作了精美的黨務工作公開欄、讀書之星宣傳欄、書香家庭宣傳欄、四德標兵展示欄等。現在我校真正構建起了“每面牆壁都說話,每個角落都育人,黨建處處引領”的綠色文化氛圍,讓整個校園“佈滿綠色、充滿活力、溢滿生機”,讓師生每天沐浴在綠色氛圍中,提升了師生的責任感、幸福感。

我校同時積極爭取中心校的關心支持,加大資金投入促進校園美化綠化建設,鋪設了高標準塑膠跑道、栽培了綠草如茵的的足球場、在空閒位置巧妙栽種了多處四季常青的園林苗木……每當春暖花開,校園裏花團錦簇、香氣襲人、蜂飛蝶舞、綠樹成蔭……這一切無不顯示着花園式校園的優美宜人。

二、努力構建“綠色教研”,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我校以“雙改行動”爲契機,以實施“名師打造工程”爲切入點,常態化組織“半日教研”活動,努力打造“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工程,在不斷提升教師業務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過程中,使教師們心中形成了“綠色教育”理念。

學校牢牢把握“教研科研,是學校發展的助推器”這一宗旨,努力將學科研討課落到實處。每學期初學校都要制訂各科“展示課”計劃,全員參與;同時學校教科室、教研室隨機組織聽推門課活動;學校還把週三上午作爲課堂開放日,屆時全校所有課堂一致開放,讓家長、兄弟學校教師走進課堂,現場觀看教師授課,並積極聽取家長和同仁們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共同探討教育學生的有效途徑。爲進一步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學校定期組織課改論壇,把教學經驗交流常態化,在教研實踐、課堂展示、評課改善、形成特色的綠色學習氛圍中打造出一批批市級教學能手、業務骨幹。

注重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打造個性教學法。經過幾年來的持續推進,我校已初步形成了以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爲理念的課堂教學特色,並將“導學、導悟”與“特色課堂”無縫鏈接,不斷提升課堂教學的自主性、生成性、開放性。本學期,“國中語文三段六環節單元教學法”、“ “說思路、曬解法、強訓練”國中數學教學法”兩個優秀教學法在通過了教育局展示被評委諸城市優秀教學法。

課題研究,抓實抓細。我校着力抓細抓實課題研究的每個環節,從而保證課題研究的實效性。教科室爲教師提供及時周到的服務,收到了明顯的成效。在小課題展示中,《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性評價策略研究》、《提高國中英語口語的對策研究》、《國中數學導、練、評、展日記教學法》《讓經典的陽光照耀學生的心靈》、《文史結合,創新歷史教學新模式》成功結題。

三、完善“綠色課程”,凸顯學校辦學特色。

學校以新課程改革爲背景,注重課程計劃研製能力、教師課程執行能力、校本課程開發能力,科學規劃學校發展願景和課改方案,建立健全學校課程開發組織,引發教師內在動機,倡導組建合作、高效、有執行力的課改團隊,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全面提升校本課程開發與教學領導力。

(一)開發高效海量閱讀課程,打造書香校園。

新教育的倡導者和踐行者朱永新教授說:“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爲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落實“閱讀生活化,學習終身化”的教育理念,打造書香校園,我校一直在全校師生中開展高效海量閱讀活動。“備齊海量閱讀書籍、安排海量閱讀時間、開展海量閱讀活動”, 以“讓讀書成爲習慣,讓書香飄滿校園”,這是我們對高效海量閱讀活動的目標。學校開展海量閱讀的經驗做法《讓讀書成爲習慣,讓書香飄滿校園》在濰坊市閱讀工程簡報上交流展示,連續幾年來一直獲得“愛國主義讀書徵文優秀組織單位”、“新華杯”徵文優秀組織獎、學生日記評選優秀組織單位等,去年11月份開展的第五屆讀書節“圖書大集”活動效果良好,現場視頻在諸城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播出,深受社會好評。

(二)開發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呵護學生健康成長。

讓每個孩子心理健康,心靈充滿陽光,這是我們教育的崇高目標。學校開發了《走在陽光下》、《心靈對話》等校本教材,排解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難與障礙。開展文體活動,培養陽光少年。開展“手拉手”互助活動,加強心理溝通。在全體教師特別是班主任中普及心理健康常識。加強教師心理諮詢師培訓,投資建設了濰坊市級達標心理諮詢活動室,形成了“人人知心理健康,人人學心理健康,人人護心理健康”的良好局面,促進了學生健康成長。

(三)創新家校課程模式,多舉措搭建家校溝通的橋樑。

學校每學年建立三級家委會、與家長多渠道實時溝通,組織萬名教師訪萬家,提升家長滿意指數。設立“家長開放日”,爲讓家長深入瞭解學校,定期聘請家教專家舉辦“父母大講堂”提升家長家教水平,變大規模家長課程與小規模分批次家長座談會相結合。學校以年級爲整體,以班級爲單位,按照學生的學習成績、在校表現等情況把學生家長分成幾組,每組不超過十個家長,分批次小規模的組織家長座談會,這樣更有利於老師和家長的深度交流,有利於家長與各任課教師個別溝通,從而大大提升了家長會的效果,增強了家長和老師對學生的深入瞭解,爲共同制定適合每個學生的教育策略搭建了平臺。學校的小規模家長座談會的創新做法在《大衆日報》上被宣傳報道。

四、抓好“綠色德育”,提升綜合素質,助力學生成長。

學校建立健全了校、室、班三級管理網絡,成立了由校長、團委、少先隊總輔導員、班主任組成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從校長到基層的班級,形成一種垂直的聯繫,使學校的德育工作從組織系統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聯繫密切,指揮靈活,步調一致,信息暢通,充分發揮德育管理的效能,保證了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施。

(一)抓好行爲規範養成訓練,實施常規育人。學校注重宣傳教育,利用板報、校刊等載體向學生展現行爲規範養成的重要性及意義,利用國旗下講話、早會課、班隊課等機會向學生講解訓練的內容,讓學生在耳聞目染中受到潛移默化的薰陶。我校在活動中,循序漸進,指導學生從細微處入手,從學習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使學生體驗到養成良好行爲規範的重要及意義,樹立信心,積極參與訓練活動。如:開展“美化校園、淨化心靈”、“感謝勞動者,珍惜勞動果實”、“做好學習主人”等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二)堅持規範的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和黨在心中宣傳活動。拓展育人空間,拓寬德育力量的渠道。各年級加強了課堂滲透德育的力量,積極開發德育課程,充分挖掘各學科與黨建相結合的“育人點”,讓黨建、德育有機地滲透到各學科的教學中,發揮其德育功能,現已形成一批紅色教育的特色課程。加強班隊會主題教育,積極開展德育活動,通過班隊會積極開展黨在心中、紅色體會等豐富多彩主題教育,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立德樹人教育。

五、實施“綠色評價”,打造公平競爭平臺,調動師生積極性。

我校積極改革學生評價激勵機制,優化評價方式,推動建立了“四位一體”——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家長參評、教師總評的多元評價體系。在重視終結性評價的基礎上,更加註重過程性評價,形成靜態評價與動態評議相結合、階段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補充、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依存、自評組評與學校終評相結合的全方位綜合評價機制。多元評價讓學生在寬鬆、融洽的氣氛中,享受學習的成功和快樂,學校的綠色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曾在市教育局綜合素質評價專題會議上展示交流,並被推廣。

爲保證“綠色評價”的公平、公正,學校創新了各項管理、考覈制度建設,不斷完善《縣管校聘實施方案》、《自主辦學實施方案》、《師德考覈方案》《教師量化方案》、《班級團隊管理成員工作績效考覈辦法》等方案,學校依法辦學,嚴格按照既定製度方案評先樹優,黨內外監督貫穿始終,激發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了師生的幸福感。

我校實施“綠色工程”建設以來,提升了學校文化底蘊,初步構建起了充滿活力、可持續發展的學生成長樂園,從而最終實現“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真正創辦了人民幸福的教育。

標籤: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