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畢業論文

行政管理畢業論文總結

行政管理畢業論文總結

行政管理畢業論文總結1

一、工商管理部門在企業轉型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1、能夠爲企業轉型提供良好的環境

企業轉型在迎來更多發展機遇的同時,還面臨着更大的挑戰,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促使企業管理者要不斷創新和改進發展戰略,才能夠促進企業發展,另外,部分企業爲了在市場競爭中獲取更多利益,不擇手段進行惡性競爭,破壞市場平衡機制,由此可見,優化企業轉型環境十分重要,而工商管理部門能夠爲企業發展提供完善的法律制度,規範市場主體行爲,營造良好的氛圍,加大對違法分子的懲罰力度,保障企業健康轉型。

2、能夠爲企業轉型提供指導方向

工商管理部門是工商政策制定者,能夠結合市場情況,瞭解並掌握市場主體面臨的瓶頸及影響市場穩定發展因素,找到針對性解決策略,爲迷茫企業指明發展方向,幫助企業順利轉型,例如,人力資源管理作爲企業的重中之重,傳統管理模式不能夠調動員工積極性,可以組織企業學習柔性管理、外包管理等方面知識,從而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有效性。

另外,工商管理部門提供的政策優惠,能夠促使企業逐漸朝着行業規範發展。

3、能夠爲企業轉型提供保障

企業轉型期間遇到問題和困難是在所難免的,而工商管理部門能夠爲企業提供全面、系統的服務,爲企業轉型提供有力保障,幫助企業突破重圍,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部門通過對國內外企業轉型成功案例進行調研,將有效經驗提供給需要的企業,爲企業轉型提供捷徑,並將轉型階段的各類資源進行優化重組,爲企業未來發展提供參考,不僅如此,在整理經驗過程中,部門還能夠及時發現企業轉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不足,並採取針對性措施積極應對,從而推動我國企業轉型成功。

二、工商管理部門在企業轉型發展中發揮作用的有效策略

1、加強人才培養,建立高素質隊伍

工作人員作爲管理部門順利開展工作的基礎,其綜合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工作質量和效率。

因此,工商管理部門要加強人才培養,結合市場發展情況對人員進行調整和優化,首先,要加強對優秀人才的引進,不斷注入新鮮血液,增加人才儲備力量;其次,加強對現有工作人員的培訓和教育,採取多樣化形式,例如,進修、學習等方式,促使工作人員能夠了解和掌握市場動態,並結合相關制度規定,及時給予企業轉型支持和幫助,發揮積極地促進作用;最後,還需要引導工作人員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不僅要加強工商管理等方面知識的學習,還需要側重提高自身服務意識,從而推動企業轉型進一步發展。

2、加大內部管理力度,滿足市場發展需求

爲了能夠在企業轉型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工商管理部門還需要加強對內部進行有效管理,明確自身職責,履行自己的義務,以此來滿足市場發展需求,積極實施責任制,將每一項工作細化到工作人員身上,調動員工積極性,從而更好地完成各項工作。

加強部門內部管理,不僅能夠有效避免交叉執法,促使權責任命,還能夠協調各部門之間的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在實際工作中,發揮執法和行政能力,爲企業轉型保駕護航。

3、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加大執法力度

規章制度是企業轉型的根本依據,規章制度不完善,勢必會影響企業轉型效果。

因此,工商管理部門要結合實際情況,找到每一處薄弱點,積極完善相關規章制度,並將其落實到實處,針對企業轉型,不僅要關注其硬件方面,更要加強對軟件方面的管理,只有保證軟硬件都能夠達到一定標準時,才能夠支持其進行轉型。

前者主要是企業生產設備等,後者則是企業經營理念等內容,加強對相關規章制度的完善,並加大執法力度,在規範企業競爭行爲的同時,還能夠不斷改善自身管理方式和方法,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從而爲企業轉型貢獻一份力量。

除此之外,工商管理部門還需要定期組織企業參與講座等學習和培訓,促使企業能夠了解當前市場情況,幫助企業全面、多角度制定轉型方案。

三、結論

根據上文所述,工商管理部門作爲企業轉型的關鍵,在推動企業發展等方面佔據舉足輕重的位置。

因此,工商管理部門要明確自身的重要性,立足於市場實際情況,加強人才培訓,建立高素質人才隊伍,加大內部管理,完善相關制度規定,提高管理水平,切實爲企業轉型提供有效支持,進而推動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行政管理畢業論文總結2

工商管理對企業的生產運營至關重要,是企業運營的組織和計劃的主導,是企業運營內部協調和控制的依據,是企業營運活動各職能的主體。

企業要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在正規化道路上迅速發展,工商管理的調控必不可少。

工商管理在我國國情的影響下,實施的過程中依然存在着問題,基於工商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問題分析,並提出加強企業工商管理的策略。

一、企業工商管理的詮釋

工商管理主要研究企業經濟的管理方法和基礎理論,培養從事工商管理的專業人才,進行企業內部管理和製作經營戰略。

工商管理作爲企業管理的重要部份,影響着企業的常規運營。

工商管理主要對企業的項目、技術、質量、財務、運作以及人力資源的調配與管理方面實施管理。

有效的運用企業工商管理有助於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

二、企業工商管理的現狀

1、企業工商管理中企業經營模式的適應性不強

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下,盲目的生產產品,而忽略了市場的真正需求,造成量的堆積,質卻沒有得到提高,企業生產與市場需求沒有達成一致,企業用了大量的資金卻沒有獲得滿意的經濟效益。

企業市場部不能掌握市場的真實需求,企業生產部對生產的產品沒有改革和創新,生產的產品銷量低,貨品在倉庫大量堆積,造成企業經濟的虧損。

2、企業工商管理目標不明確

部門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只顧追求產品給強企業帶來的利益,忽視了對企業文化傳播和企業的管理目標。

在新時期經濟體制不斷變化,工商管理在企業管理中也需要的到改革和完善,企業應該具備社會責任,不能收集整理盲目的追求自身利益,而忽略社會與公衆的利益。

把企業生產和黨的思想緊密的結合,是企業在收穫利益的同時,樹立誠信,積極主動的承擔社會責任。

企業應該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企業管理進行管理,自覺遵循法律法規,明確企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3、企業發展模式存在的問題

我國部門企業仍然實施的是傳統的管理模式或效仿一些成功企業的管理模式,沒有自己獨立的管理模式,對傳統的管理模式也沒有加以改革和創新,導致企業在新時期的市場競爭中穩步不前,嚴重的影響企業的利益,阻礙企業的長遠發展。

企業工商管理應該以知識理論爲基礎,把工商管理知識與企業實踐相結合,加強企業工商管理的管理模式,爲提高企業的經濟利益奠定基礎。

4、品牌化意識在企業沒有得到重視

社會經濟的突飛猛進,使我國的市場經濟也在不斷的變化和發展,企業之間的約束和管理也逐漸削弱,產品樣式在地域之間變得模糊起來,企業在生產產品的結構和模式上進行改革和創新,這就需要企業在管理上有自身獨特的管理模式。

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脫穎而出,就應該有屬於自身的品牌形象,來穩固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地位。

但部門企業樹立品牌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略了品牌對企業效益的深遠影響和企業長遠發展的影響。

三、提高我國企業工商管理的對策

1、企業工商管理向國際化趨勢發展

我國企業在市場經濟競爭中,綜合實力的不斷加強和國際地位的日益上升,中國企業在國際的知名度也隨之提高。

企業樹立品牌化形象有利於在國際市場上打響我國企業的知名度,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創建屬於具有我國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

我國火企業工商管理要實現國際化,就需要有廣闊的國際意識和理念來實行企業實踐和管理。

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和合作中推動我國企業的發展。

2、加強我國工商管理的監管制度

合理的監管機制對企業工商管理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企業管理者而言,員工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市場的重要,企也的成功有優秀的員工的付出和努力,企業工商管理的制度是利、權、責的合體,也作爲激勵與懲罰的有效依據。

企業管理應該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確保實施管理時有據可循,方便企業人才管理和推動企業的進步。

3、企業工商管理應注重培養專業的管理人才

人才是企業成功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企業的長期發展需要培養大量的人才進行不斷的維護。

企業工商管理的管理人才可以幫助企業進行營銷、規劃和管理。

能準確及時的分析企業中存在的利與弊,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和企業未來發展的前景。

企業應加強對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增加企業市場競爭的薄弱環節,增強企業的經濟效益。

四、總結

綜上所述,企業要在當今社會經濟體系中立於不敗之地,就應該提高提高管理水平,不斷的增強競爭力,制定科學完善的管理體制和培養更加專業的工商管理人才。

同時企業需要加強自身的企業文化,調整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革新和發展,跟上世界市場經濟的步伐。

行政管理畢業論文總結3

隨着我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工商管理部門所擔負的任務與責任也與日俱增,而且再加上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夠完善,這就給工商管理部門提出了更多難題。

因此,我國目前的管理體制還很難滿足新形勢下發展的需求,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商管理部門對市場經濟管理的能力和效力。

因此,爲了能夠給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應儘快提高公司管理工作的水平,使其能夠適應經濟與時代的發展要求。

一、我國工商管理體制的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工商管理體制還存在很多不足,有些問題亟需解決,具體表現在工商管理人才不專業,工商管理制度不完善等。

1、缺乏專業的工商管理人才

現代市場經濟建立的基礎是知識的生產、分配和消費,而我國目前所從事工商管理的人員還不具備與之相適應的知識結構,對中國的經濟現狀特別是經濟改革形勢的足夠了解,而使得經濟管理狀況並不理想。

就目前的狀況而言,工商管理工作中主要缺乏中高級人才,而且我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過程只注重理論,而忽視實踐,而使得人才缺乏這一情況更加突出。

具體來說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是由於工商管理的專業培養方式和培養途徑過於單一,第二是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能力的考察方式不完善,不能如實反映學生的真實能力,而導致人才的大量缺乏。

2、缺乏完善的工商管理制度

不論是在市場經濟體系中,還是在社會管理體系中,工商管理機關所發揮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除了要對市場調節的經濟活動進行調節,同時還要監督宏觀調控指導計劃的實現。

但是,我國現行的工商管理制度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例如難以擺脫被當做地方保護主義工具的角色,具體來說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由於工商管理部門的只能部門較多,有些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有些單位甚至沒有相關部門;第二是由於工商管理部門的內部審計機構不健全,使得工商管理不能充分發揮經濟監督的職能,嚴重影響了工商管理部門開展工作。

3、缺乏統一的管理

有些地方政府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經常要擔負各種壓力,以至於不能秉公執法,甚至存在着在打擊販私、製售假冒僞劣商品等發活動案件時,只差遠,不查近的情況。

另外,對己輕處、對外重罰。對內從寬、對外從嚴,一法兩制等情況更是屢見不鮮,而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國家工商行政管理職能的統一性和完整性。

二、解決當前工商管理問題的對策

只有有針對性的將我國工商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逐一解決,才能進一步加強我國的工商管理水平,具體來說可以從加強培養工商管理人才、完善工商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

1、加強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

人才培養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當然也不例外,因此必須以社會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需求爲導向,不斷探索培養創新型工商管理人才的模式,以滿足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需求。

新時期的工商管理人員,除了要立足於基本國情,同時還必須具有高度的國際競爭意識,而且要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給予高度重視,在人才培養方面注重創新能力的提高,使新時期的公司管理人才能夠滿足當代社會對生產、建設、管理所提出的要求與標準,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和市場經濟觀念的人才,從而更好的爲我國的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2、完善工商管理體制

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市場經濟將不再是單一的地域與國家的市場,而是含有越來越豐富的經濟元素的市場。

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我們不得不努力完善工商管理制度,使其充分發揮工商管理機構的職能。

1)完善統一的工商管理體制的建立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監督管理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有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發展步伐,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因此工商管理制度需要不斷的改革與完善,加強工商管理體制的統一性,而其所具有的效力能夠得到更好的發揮。

另外,還應該在全社會數量工商管理機構的威信,提高管理水平,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秩序。

2)與時俱進改革工商行政管理體制服務

就目前我國的經濟形勢而言,工商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已經勢在必行。

隨着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主體日益多元化,原有的地域性和侷限性已經不復存在,工商行政管理的任務會越來越繁重,相應的責任也就更大。

隨着各種市場主體的增加,市場經濟的發展有關立法也會相應增加,而且隨着我國愈加頻繁的參與國際經濟活動,使得工商管理部門也必須與國外有關部門和企業保持良好的溝通,爲了能夠良好的解決今後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必須對工商行政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從而更好的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三、前景

雖然我國的工商管理髮展至今仍然存在着這樣活那樣的問題,但是隨着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我們應該相信工商管理無論是在制度改革方面還是人才培養方面都會取得明顯的進步,從而更好的爲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提供支持。

行政管理畢業論文總結4

營銷渠道的建立首先是選擇渠道成員,然後是爭取渠道成員,而爭取渠道成員的基本原理是根據渠道成員由短期利潤、預期利潤和風險計算期望利潤,並根據人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對稱與不充分的原理影響他們的決策。而對營銷渠道進行管理和控制的目標是爭取渠道成員的合作與支持、掌握渠道主動權,其基本手段是:溝通、利潤控制、庫存控制和營銷方案控制、掌握儘可能多的下一級中間商等。另外要通過對營銷渠道的設計和改進以加強對營銷渠道的控制,即對原來的渠道成員的地位和作用進行調整。

關鍵詞:營銷渠道中間商期望利潤有限理性主動權

營銷渠道是一個製造商的產品流向消費者的渠道,製造商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和控制力度的大小,對該產品的市場佔有率的提高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每一個製造商必須加強這一方面的工作,特別是隨着加入世貿組織後外資企業的貿易權和分銷權的取得,營銷渠道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一、在營銷渠道的設計既定的情況下,對營銷渠道的建立與控制

(一)建立營銷渠道

(1)渠道成員的選擇

選擇渠道成員應該有一定的標準:如經營規模、管理水平、經營理念、對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合作精神、對顧客的服務水平、其下游客戶的數量以及發展潛力等。

(2)爭取渠道成員的基本原理:

1)計算期望利潤

良好的中間商是各大製造商爭取的目標,他們一般正經營着某些競爭性品牌的產品。中間商是否經營一種產品主要考慮期望利潤的大小,而期望利潤又由以下因素決定:短期利潤、預期利潤、風險。

短期利潤:主要指經營該產品的毛利,毛利=單位商品的差價×銷量。一般來說,製造商剛開始經營目標市場渠道時,必須要給中間商以高的差價,因爲這時的銷量是不確定的。日後,隨着銷量的上升,可以逐漸降低單位商品的差價。

預期利潤:當期的利潤並不是中間商決定是否加入渠道的唯一因素。中間商還要考慮製造商未來的發展狀況,即自己若成爲該製造商的渠道成員後的預期利潤的大小。如果中間商認爲未來會有大的銷量或高的利潤,即使短期利潤不高,他也可能會考慮加入。

風險:這也是中間商主要考慮的因素之一。利潤高,但風險高,中間商不一定加入。利潤低,但風險低,中間商也有可能加入。

因此,我們可以獲得一個公式:期望利潤=f(短期利潤,預期利潤,風險),短期利潤、預期利潤與期望利潤正相關,風險與其負相關。

2)影響期望利潤的各因素分析

短期利潤:中間商計算短期利潤時主要考慮差價的大小。差價的大小主要由製造商來制定,但應由如下幾個因素所決定:A、競爭對手的價差:一般不能低於競爭對手的價差。B、可能的銷量:而可能的銷量又要受競爭品的銷量,與競爭產品相比之下的優缺點,包括產品、價格、促銷、分銷,以及中間商所瞭解的該產品在其他地方的銷量、中間商對銷售該產品的信心等因素的影響。可能的銷量大,其價差可以小。製造商要確定一個合理的差價。

預期利潤:預期利潤是建立在製造商的經營管理水平、其他產品或該產品在其他市場的盈利能力、對中間商的扶持和優惠政策、信譽以及其業務代表的風貌、業務發展前景等基礎之上。當然,預期利潤的大小還與中間商的自身條件有關。

風險:風險要去降低。風險有兩方面的風險:一方面是市場風險,一方面是製造商政策風險和信譽風險。市場風險是指這種產品的盈利如何,是否存在產品向下遊客戶或消費者傳遞時的阻塞。製造商的政策風險是指製造商促分銷政策的設計是否有利於減少市場風險,如飲料製造商怎樣處理即期品,如何處理品種不適銷對路問題。若承諾可以調換貨,則無疑降低了客戶的風險。製造商的信譽風險是指製造商對中間商的政策承諾能否兌現。市場風險不是由單個製造商所能決定的,而製造商的信譽風險和政策風險卻是由其自身決定的。

(3)爭取渠道成員的方法

由以上可知,中間商要根據製造商和市場其他方面的信息進行決策,而這些信息又有很多是製造商及其業務代表提供的。根據人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充分和不對稱的原理,製造商及其業務代表要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宣傳以上各種有利於中間商加入銷售渠道的各種信息,影響中間商的決策,促使其加入營銷渠道。

(二)對營銷渠道的控制方法和策略:

渠道控制的目標應是:渠道成員的合作與支持,在渠道控制中擁有主動權。其基本手段是:溝通、利潤控制、庫存控制和營銷方案控制、掌握儘可能多的下一級中間商等。

溝通:是指製造商的業務代表或其他成員要經常對中間商特別是對直接供貨的中間商拜訪。很多大製造商的成功的一個經驗就是定期拜訪中間商,其作用之一是加深了私人感情、中間商與製造商的感情,作用之二是使中間商對製造商的政策更爲理解,減少對一些問題的分歧,並通過中間商瞭解市場信息,作用之三是對中間商進行業務指導,作用之四就是增大中間商進入其他製造商銷售渠道的壁壘。中國是一個受儒教影響很深的國家,普通人對人情看得較重,製造商與中間商保持良好的關係、業務代表與中間商的良好的私人關係,有助於在業務方面的合作與支持。但是業務代表又不可能與中間商保持太密切的關係,否則要損害製造商的計劃執行與利益,這也是應該注意的。而我國的中間商大都由個體戶發展而來,自身文化素質不高,管理水平比較落後。隨着市場競爭的激烈,他們迫切需要提高自己的文化和管理水平,大製造商有這一方面的優勢,可讓業務代表不斷對其進行輔導,運用專家力量增強對其影響力和控制力。

利潤控制:利潤取決於銷量和差價,並且與這兩項正相關。若該中間商加入該銷售渠道時,當時既沒有社會平均利潤率又沒有高的預期利潤,那麼它就會有怨言,長期下去有可能會選擇退出渠道。因此最重要的應是想辦法擴大其銷量。而銷量小的原因有可能是中間商重視程度不夠即營銷資源投向別的產品,還有可能是經營不得法,還有可能就是沒有信心。對此一般有兩類辦法,一類是製造商幫助其分銷產品,如製造商可以幫助其發展下游客戶,另一類就是動員中間商的銷售積極性和提高其銷售能力,如製造商可以幫助其制定分銷方案等等。

庫存控制和促銷方案控制:一箇中間商一般經營很多品牌的產品,其把資金投入某製造商產品的水平,反映了其對該製造商的重視程度和積極性程度。而反映資金投入大小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庫存的大小,增大其庫存,就會促使其把更多的資源投入本製造商的產品,而這樣做的結果一方面促使其擴大銷售量,另一方面增大其退出該營銷渠道或加入競爭廠商的營銷渠道的壁壘。而庫存的多少又與促銷方案、銷售季節、中間商的庫存成本等因素有關。促銷方案力度大、市場銷售旺季、中間商的庫存成本低都會促使其擴大庫存,而其中促銷方案力度的大小是主要的。促銷方案力度大,中間商銷售積極性高,就會使商品週轉較快,在新的促銷方案的作用下,又會使其更加增大其庫存,這樣周而復始,就會使該中間商的庫存越來越大。當然,如果處於市場淡季,應儘量減少中間商的庫存,因爲這時商品週轉慢,庫存成本很高,不利於發展製造商與中間商的關係。但是如果製造商爲中間商較大的庫存進行一定的補償,這時增大其庫存又是可行的。如雀巢製造商在入冬之前,就把大量的庫存轉向經銷商,但是這個時候的進貨價格特別低,另外還給予其他方面的優惠。總之,對庫存的適當控制,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中間商,但是要以儘量不損害中間商利益爲前提。

掌握儘量多的下游中間商甚至於零售商:目前中國的法律不健全,通過合同契約根本無法約束中間商,因此製造商若想爭取主動,必須掌握愈來愈多的下游中間商,以及未來的可替代該中間商的其他多箇中間商,這樣當遇到特殊情況時可以對其更換,而不會受其制約。因爲渠道越長,可控性越差,如大的中間商對製造商的一些促銷資源發放不到位,政策執行時有折扣等,且向製造商索要的代價越高,同時有可能改旗易幟,加入競爭對手的渠道。如果掌握下游中間商,若該中間商對製造商的合作與支持達不到要求,由於下游中間商都是該中間商的客戶,是該中間商的利潤之源,同時製造商又掌握了其他的可替代的中間商,那麼從中選擇一個可替代的中間商就很容易。因此,一方面掌握下游中間商,另一方面掌握可替代的其他中間商,就會在渠道管理和控制上佔有主動地位。而掌握下游中間商的方法主要靠該中間商的市場開發,當然製造商也可以去自主開發,而對可替代的中間商當然要靠製造商的開發。

當然,對渠道成員進行控制的方法還有很多,其中有一種就是對中間商的負激勵,如果中間商達不到對製造商的合作與支持要求,製造商可提出如中止合作、延遲發貨、減少折扣等,但本人認爲這些手段一般不能使用,因爲其負作用極大,甚至於使日後的合作破裂,根本達不到製造商的要求。

二、爲達到對營銷渠道管理和控制的目的,還要根據市場條件和製造商市場地位的變化,對營銷渠道不斷進行合理的設計和改進,爭取渠道主動權和控制權。

隨着時間的變化,製造商的市場地位以及市場條件都會發生變化,適應這些變化,就必須對營銷渠道進行合理的改進和設計,達到對中間商管理和控制的目的。作爲一個製造商,它理想的情況應是爭取在與渠道成員的談判中,自身地位上升,而中間商的地位下降。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不可能平等的,平等只不過是一種暫時或表面的現象。一般製造商剛進入一個目標市場進行銷售時,主要依靠當地經銷商的力量去銷售,隨着市場佔有率的不斷提高,該經銷商感覺自身地位的不斷提高,就有可能達不到與製造商合作與支持的要求。而這時如果該製造商通過該經銷商掌握了衆多的下游中間商或由於商品的品牌力的提升吸引更多的各級中間商加入銷售渠道,就可以縮短營銷渠道或建立多級營銷渠道。如頂新集團頂津公司,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從1998年開始,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內,對營銷渠道進行數次改進和設計,最後牢牢的掌握了渠道控制權,並奠定了在飲料業中的競爭地位。即先是搞經銷制,即建立製造商→經銷商→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的三級渠道,後又搞二級渠道即製造商→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以後又搞多渠道,即二級渠道與三級渠道、零級渠道並存。

行政管理畢業論文總結5

淺析如何讓人力資源成爲人力資本

摘要:在當今社會,人力資源已成爲時髦並被廣泛接受的名詞,原來的人事部已紛紛改稱人力資源部。然而,僅將人力作爲資源還不夠,還應將人力變爲資本,使其成爲企業的財富,讓其爲企業所用,並不斷增值,給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關鍵字:分析招聘使用

一、資源和資本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卻有着本質的區別。首先,資源是自然形成、未經開發的,而資本卻經過精心的開發和籌劃,成爲企業產生利潤的基礎。其次,資源和資本在使用上考慮的角度完全不同,如果要資源,人人都想要最好的,錢越多越好,技術越先進越好,人越能幹越好,但作爲資本,人們就會更多地考慮投入與產出的關係,會在乎成本,會考慮利潤。第三、提到資源人們多考慮尋求與擁有,而提到資本人們會更多地考慮如何使其增值生利,資源是未經開發的資本,資本是開發利用了的資源。1、在人才招募上:如果我們正在找工作,我們讀十份招聘廣告,會發現可能有一半以上的內容十分雷同:35歲以下,本科以上學歷,三年以上相關工作經歷,能流利地使用英語等等,難道有這麼多公司對人才的需求是一樣的嗎?

我曾聽一個年長朋友抱怨過,他工作的公司在招聘時要求能流利地用英語交流,那時,這個要求很普遍,爲了找工作,他在應聘前還真在口語上下了不少功夫,應聘面試時與考官侃侃而談,順利過關,結果工作快半年了,除了"Hello"之類的就沒說過什麼英文。還有的公司,招聘話務員,要什麼:"本科以上學歷,英語四級以上,能用關於交流。"本不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公司,從來沒有做過對外貿易,資源浪費啊!也許他們是爲了長久之計吧!

上述的招聘就是將人作爲資源,只片面地追求好,不論是否需要,都要求本科以上學歷,流利的英語等,只要別人要求,我就要求。這種招聘方式,或者會爲企業增加不必要的人力成本,或者成爲員工隊伍不穩定的根源。終將回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我們可以分析一下,一個人的能力不同,其對薪金和發展前景的要求就會不同,一個不太會講英語的人和一個能流利地進行英語聽說讀寫的人對薪酬的期望會有很大差別,同樣,一個營銷專業畢業的大專生和一個MBA或EMBA對薪酬的要求更會大不相同,一個人具備了更多的知識和技能,社會就爲他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機會,使其容易不穩定,同時,由於他們投入了大量成本才成爲了較爲稀缺的人才,社會提供給他的報酬水平也會較高,一個企業如果想招募並留住這樣的人才,只能按社會標準付給他較高的薪酬,這就意味着我們增加了成本。如果,我們將人力看作資本,這是我們會很自然地考慮一個問題:我們多付的成本能否給我們帶來收益?假設一個企業只做國內貿易,估計在一年之內都不會與國外公司打交道,如果招聘時非要求良好的英語水平,這對企業來說只會帶來兩種結果:

(1)增加工資成本。本來銷售部的工資成本可能是15000元/月,由於要滿足高素質員工的薪金要求,使工資成本增加至30000元/月,而增加的15000元成本並不給企業帶來任何價值。這樣做不是白白浪費嗎?

(2)造成流動,增加招聘培訓成本。如果公司不能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招來的員工在瞭解到他們的收入狀況後會產生不滿,然後另謀高就,這樣,不僅使公司已支出的招聘培訓費打了水漂,還得不斷再去"浪費"招聘培訓費用,以維持公司在人才上的高要求,而這些增加的成本也不能給企業帶來價值。2、在人才的使用上:一個公司招募了一個新員工,在招聘時其條件完全符合公司要求,但試用期結束時,該員工卻未能完成公司的工作,因而被解聘,這是誰的過錯?公司?員工?

我們很難說這完全是一方面的過錯,但我們知道,對同一個員工來說,將其視爲資本或視爲資源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果。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孫先生的故事。孫先生大學畢業後應聘到甲公司做銷售員,三個月過後,被炒了魷魚,於是,孫先生又來到乙公司,銷售業績卻很不錯,不到一年,就被提升爲銷售主管,同樣一個人,爲什麼會有如此不同的表現?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在招聘過後,甲、乙公司都做了些什麼。孫先生來到甲公司後,人力資源部讓他填寫了各種表格,然後,就讓他到銷售部上班。銷售經理將一摞產品和公司的介紹資料給了他,安排他去行政部領了筆、本等用具,向他介紹了部門的其他同事,最後,給他下達了銷售指標,並讓他坐到辦公桌旁開始工作。孫先生沒有銷售經驗,由於拿到的資料是公司發給客戶的宣傳資料,對產品的介紹很簡單,孫先生對產品是什麼也不甚瞭解,只能自己瞎闖,結果三個月過去了,仍是一頭霧水,不要說完成銷售任務,根本就沒開張,結果被炒了魷魚。在乙公司孫先生有着不同的經歷,到人力資源部報到後,人力資源部對他們進行了關於公司文化、公司發展史、公司規章制度等方面的培訓,使孫先生對公司有了全面的瞭解,到了銷售部,又受到產品知識、銷售技巧等方面的培訓,隨後銷售經理親自帶他到銷售現場觀摩其銷售過程,在這之後,才讓他獨立進行工作。在每週的銷售例會上,銷售經理還會不斷組織大家對銷售中的疑難問題進行討論,幫助大家解決問題,不斷提高。孫先生不笨不傻,在這種周到的訓練和輔導下,很快就入了門,加上孫先生勤奮敬業,銷售業績迅速上升,漸漸成爲銷售員中的佼佼者,很快就被提升了。甲、乙公司對人才不同的處理方式反應了不同的人才觀,甲公司將人才僅視爲資源,只要招進來,就算完成任務,而乙公司將人才視爲資本,根據企業的需要不斷對其進行經營開發,使其升值,成爲企業的利潤來源。兩種做法導致的結果可想而知:甲公司在感嘆"人才難求",一直忙於苦苦尋找好的"人力資源",乙公司卻人才濟濟,經濟效益不斷提高,而實際上他們擁有同樣的資源,就像他們都招聘過孫先生一樣。現在,我們瞭解了將人力作爲"資源"和"資本"的不同做法和不同結果,我們知道只有將人力視爲資本,才能最經濟地擁有人才,並擁有充足的人才,並使人才不斷成長,爲企業帶來源源不斷的利潤,那麼,我們應如何將"人力資源"變成"人力資本"?二、人才招聘1、招聘前進行規劃:現在許多企業尚無能力做全面的人力資源規劃,但起碼在招聘前應有一個針對本次招聘的規劃,這個規劃應包括如下內容:。招聘的目的:爲什麼要招這個人?。應聘者的工作任務:招進來的人將完成哪些工作。對應聘者要求:爲完成上述工作,應聘人需要具備哪些知識和技能2、追求"門當戶對"

農夫娶到公主當然是美事一樁,但如果日後因農夫養不起公主而遭公主拋棄,那還不如開始就娶個村姑,白頭偕老,和和美美過一生。招聘人才也是這樣,不要一味追求水平高,而要追求經濟適用……根據企業的需要確定招聘條件。在前面我們已經分析過,過高的要求將造成人力成本增加或人員流動頻繁……增加透明度,充分確認合作意向。人力資源部應該盡力爲企業吸引人才,但吸引人才應靠有競爭力的人力資源政策,而不要僅靠招聘技巧。"騙"進門,留不住,不如當初就不讓進門,因此,在招聘時應與招聘者充分溝通,首先,應讓應聘者瞭解他到公司後將要完成什麼工作任務,需要具備哪些技能,以使應聘者能判斷自己是否喜歡並勝任這份工作,其次,應該向應聘者客觀地介紹公司能提供的待遇和發展機會,這樣,雖然損失一些人才,但願意進入公司的人會相對穩定地爲公司工作,從而減少因人才流動造成的招聘和培養等費用的損失。三、人才使用1、人才開發:

(1)人才開發的目的:使社會人才成爲企業人才。雖然我們在招聘時對應聘者的基本素質做了基本的規定和審覈,但要想使應聘者的能力能充分爲我所用,還需要我們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培訓。例如:當我們招聘一名銷售代表時可能會要求他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但如果我們不對他進行有關公司和產品知識的培訓,他還是不能很好地向客戶介紹我們的公司和產品,只有提供相應的支持,員工的才能纔會被開發利用,從而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使人才適應企業的變化和發展。隨着市場的變化,企業也會不斷髮展和變化,因此,對人才的要求也會不斷變化和提高,而企業不可能靠頻繁地換人來適應這種變化,唯一可行的方法是根據企業的需求不斷爲員工提供學習提升的機會,使員工的能力不斷增長,以適應企業的發展。從而降低人才成本,爲公司節約資金,變相的爲公司企業增加利潤。(2)人才開發的主要方法:人才開發的主要方法是培訓,培訓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即可以是參加培訓課程,也可以是在工作崗位上的輔導和訓練,還可以用鼓勵員工自學的方式使員工自己通過讀書、上學、進修等方法來進行自我培訓,因爲是以爲企業開發人才爲目的,因此,無論採用哪種方式,都應從企業對人才知識技能的需求出發,鼓勵員工按企業的要求去不斷提高自己。2、人才使用:恰當地使用人才,能調動員工積極性,使其爲企業創造更多價值,並能引導員工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從而對企業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人力資本與其他資本相比有其獨特性,即其創造利潤的能力有很大的彈性,一個工人可以每天生產20件產品,也可以每天生產50件產品,一個銷售員可以每年帶來10萬元利潤,也可以每年帶來40萬元利潤,這關鍵看企業如何去使用員工。從人力資本開發的角度來講,員工的合理使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提供良好的工作條件:要想使人才創造最大價值,就要爲員工提供工作所需的各種支持,包括相關的培訓、相應的辦公設備、其他部門的配合等等,這樣,員工的工作才能得心應手,保持較高的工作效率,從而爲企業帶來更大效益。(2)激勵:

激勵的作用:激勵一方面可以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其能爲企業做更多的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對員工進行引導,鼓勵員工去做正確的事,使員工素質有所提高,從而使人才增值。激勵的方法:激勵可以通過滿足員工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兩種方法去實現,滿足物質需求可以通過工資、獎金、福利等多種方式實現,滿足精神需求可以通過提供晉升或發展機會、感情關懷、工作成績認可等方式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