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德育論文

大學德育論文【多篇】

大學德育論文【多篇】

學生道德教育論文 篇一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爲核心,深入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而道德信仰處於理想信念教育的最高層次,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體系中終極的和最具整合力的部分。因爲道德信仰既是人們的精神支柱與價值依託,又是置於人們內心世界的信息過濾器,它指導着人們對外部世界信息的接受與處理,規範着人們的行爲選擇。是人們理性信念體系的拱頂石。

反思當前大學生道德教育實效性問題是擺在我國高校德育理論和實踐工作的重要問題。正如有人所評論的,當代大學生“有智商沒有智慧,有前途沒有狀態,有文化沒有教育,有知識沒有思想,有青春沒有熱血,有個性沒有品行,有理想沒有實踐”。而這恰恰是當代大學生道德信仰缺失所必然造成的後果。因爲如學者所指出的,“克服目前德育危機的出路在於確認信仰教育與道德教育的內在聯繫,從信仰教育的高度構建新的德育理念。”本文試圖釐定道德信仰對於大學生道德教育及其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梳理當代大學生道德信仰缺失的表現,分析其原因,爲開闢重塑大學生道德信仰的路徑提供理論準備。

一大學生道德信仰及其意義

當代社會的“道德失範”問題,究其根源,乃是道德信仰缺失。因爲道德信仰是關乎到應該做個什麼樣的人的問題,是對道德理想人格的設定,它表現爲對高尚道德價值及道德終極目標的認同和服膺,並以此來範導我們的行爲。因此,道德教育必須涉及對終極價值和意義的思考,必須具有對“人之爲人”的超越性理想目標的價值想象,否則將消解道德的超越性意義而僅僅淪爲“被規訓”的動物。

那麼,究竟什麼是信仰和道德信仰呢?信仰在不同的歷史文化中被賦予不同的文化內涵。但嚴格來說,它是人對精神層面追求的堅定與執着,並以限定的方式規範着人的行爲。正如萬俊人所指出的,信仰是指特定社會文化羣體和生活於該社羣文化條件下的個體,基於一種共同價值目標期待之基礎上,所共同分享或選擇的價值理想或價值承諾。其最根本的特徵乃在於其理想目的性以及對這種價值理想的堅定承諾。仰對個體的言行有着支配性和決定性的影響。而道德信仰作爲人道德活動的前提,它內在的要求必須以對道德的信仰爲基礎,以對善的終極追求爲目標,實現人之爲人的價值追求。也就是說,道德信仰是對道德理想目標的確認和篤信,是對“應該做什麼樣人”的設定,即對道德理想人格的追求,從而實現生物意義上的人向社會人、道德人的轉變。賀麟先生曾對道德信仰作了解釋,他說:“對人生和人性的信仰,相信人生之有意義,相信人性之善;對於良心或道德法律的信仰,相信道德法律的效準、權威和尊嚴。又如相信德福終可合一,相信善人終可戰勝惡人,相信公理必能戰勝強權等,均屬道德信仰”。由此可見,道德信仰是對道德理想及其價值依據的篤信和奉行,是人們基於道德對於人的必然本質的價值認知,以及道德理想與道德現實的張力推動而產生的對道德的篤信和崇敬,並以此設定人生目標和付諸道德行動的特殊情感。從個體層面來看,道德信仰的本質是人對其自然本性的超越,因爲信仰從其本質上看並不是來源於某種物質慾望的需求,而是個體的精神需要,對世界終極解釋的需要和尋找自我精神家園的需要,而道德價值的實現則體現了人的本質意義的自由。“人類信仰的本質就是自由自覺的主體力圖自覺地對現實關係的積極的創造性克服,它不僅是適應世界而且是改造世界,不僅是趨利避害有效有用,而且是合法合理盡善盡美。”

從功能的角度來看,道德信仰對於當前大學生的道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爲道德信仰危機必然引發道德危機,道德危機實質上是道德信仰危機的必然反應。道德信仰一方面使個體對社會核心價值堅信不疑,從而爲社會或國家的秩序穩定和有序運作提供倫理價值和政治價值共識、共享的價值基礎;另一方面,它無疑又是個體價值和意義的有效保障。而且,道德信仰具有價值整合功能,它能夠反思個體價值追求的合理性,從而擔保了個體性價值與社會性價值的一致性。道德信仰包含着社會對道德的理性推崇、寄託着現代人們對道德的終極關切及道德人的全部理想與情感。道德信仰的培養可以使大學生產生強烈的道德情感,戰勝現實的不良影響,養成堅強的道德意志,做一個道德完善之人。因爲我不僅要成爲具有獨特個性之“我”,還要成爲具有價值分享能力之“我們”的一員,承擔着重要的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而從個體性之“我”到社會性之“我們”溝通的精神紐帶只有通過道德信仰纔可確立,舍此別無他途。

當代大學生道德信仰缺失的主要表現

道德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依然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並有相當的課程支撐,比如“兩課”,但收效卻令人堪憂。如北京大學錢理羣教授所說,我們的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大批“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道,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我們正在培養大批這樣的“有毒的罌粟花”。其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大學生道德信仰的缺失。

當前大學生道德信仰危機則是指大學生對既有道德價值信仰體系的懷疑、動搖,乃至缺失的精神狀態。其具體可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精神危機。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經濟價值成爲了人們追求唯一的目標,“它傾向於把豐富多彩的、有深刻的和有意義的生活空虛化……沒留下任何能夠給生活以深刻而又強有力的目的感的東西;激情失落了……生活中除了。可憐而又可鄙的舒適’,沒有留下任何渴望。”這種把精神價值世俗化的做法實際上是放逐了精神追求。信仰就是關乎人的精神的,是人對生命生活的終極價值的思考,沒有對精神價值的追求就無從談信仰以及道德信仰了。這也突出地反映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即只注重專業課或對於今後求職“有用”的課程的學習,而對於“無用”的人文科學不再有熱情。“兩課”的學習也僅限於通過考試,馬克思主義的人文關懷和價值訴求則在大學生的視野之外。對於我要成爲一個怎樣的人以及生活的意義問題缺乏必要的反思。

其二,價值觀的衝突。隨着傳統社會價值的解構,市場經濟催生的多樣性的追求,以及全球化的浪潮,各種互競的價值觀——特別是西方自由主義的價值中立原則——衝擊着價值秩序在大學生心靈中的生成。大學生把價值觀的問題完全主觀化,相信“存在即是合理”。對於社會和網絡中流行的各種價值觀念缺乏批判,善惡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不清,以至於對一些庸俗的價值觀不加反思地接受。而在生活中人際間的價值衝突面前無所適從,同學間的小摩擦甚至演變成大沖突。

其三,情感冷漠。道德情感上的冷漠和麻木表現在人只關注一己之私利,而忽略了自己對他人和社會的道德責任。當代大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家庭中“唯我獨尊”的意識帶人大學生活。“以自我爲中心”的價值觀念使個人的“小我”逐漸膨脹爲衡量社會“大我”的基本圭臬,“個人權利神聖不可侵犯”成爲最根本的信條,這也使得大學生缺乏與人溝通的情感能力以及對社會性價值的認同。對同學缺乏包容,對師長缺乏尊重,對弱者缺乏關懷的現象隨處可見。而且這種情感的冷漠使得個人處於自己狹小的封閉空間,從而缺乏走進他人,走向社會的決心和勇氣。這實際上是“對人性的否定,或者說是人性的墮落。任何一個人都不是孤懸於世的生命,而是融於他人於自身的關係性存在,是‘與他人共在’、‘爲他人而在’的”。

最後,對道德認同感降低和行爲失範。人們不再認同和敬畏道德的善舉,甚至覺得道德就意味着“吃虧”、“傻”。如在大學生中出現對“黑客”的崇拜,對投機取巧的推崇,而對講原則的人貶低現象。論文作假、考試舞弊等失範行爲,只要不被發現,即可謂“聰明”之舉。

總之,伴隨着道德信仰的缺失,一部分大學生陷人道德人格分裂的深淵,本應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卻猶如一盤散沙,找不到可以統攝整個生活的核心精神。於是沉溺於網絡遊戲中找些許安慰,但隨之而來的失落感、孤獨感和空虛感充斥着這些年輕的靈魂。

三當代大學生道德信仰缺失的原因分析

當代大學生道德信仰缺失,既有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又有當前高等教育中道德教育本身的弊病。

首先,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一個社會基本的價值觀念和倫理道德,是社會經濟關係的反映,歸根到底是建立在現實的經濟生活基礎之上,並由這種社會經濟生活決定社會倫理道德的基本形態。市場經濟作爲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徵之一,其運行發展的內在邏輯與意義世界的價值信仰截然相反。在一定意義上,現代市場經濟內在特質和經濟理性的過度膨脹,是現代社會信仰危機的重要根源之一。市場經濟的世俗性和功利性的內在特徵,使得社會主體以“經濟人”的形式存在,其唯一的目的就是在市場自由競爭中尋找利益的最大化。市場經濟的負面因素,極容易誘發一些大學生的拜金主義、消費主義和享樂主義思想,激發一些大學生的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貪得無厭的慾望,從而動搖大學生的道德信仰。

其次,政治化的道德信仰消解了道德的超越性本質。長期以來,政治信仰與道德信仰混而不分,甚至以政治信仰取代道德信仰,特別在改革開放之前特別明顯。而政治信仰實又仰賴於領導者的個人意志,“這樣,政黨國家就承擔着社會倫理的正當性的證據負擔。一旦黨的意識形態發生變化,社會倫理秩序就會出現失序。近10年來的情形正是:政黨對其意識形態的修改和改善,使由政黨國家負擔的社會倫理的證據資源出現虧空。”政治激情的消退連帶着信仰本身的消解。而當代大學生就是生活在“去政治化信仰”後遺症當中。

再次,社會的轉型。隨着經濟改革、政治改革的推進,社會層面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社會不公平問題愈來愈嚴重,德福不一致削弱了人們對道德的想象。而且原本承擔社會教化的倫理共同體被瓦解,正如麥金太爾所指出的,由單子化的個體所組成的現代社會失去了整合社會認同的可能,“碎片化”的社會便成爲不可避免的現代性後果。社會信仰得以確立的前提是某一特定社會或文化共同體成員的社會認同或價值認同,失去後者,前者就不可能。市場經濟“經濟理性”的價值邏輯肆虐社會各個層面,使得我們的社會成爲一個市場社會。

最後,文化的娛樂化進一步消解了人的超越性價值追求。雖然網絡社會給予了當代人巨大的文化消費空間,但世俗趣味的高漲以及感官視覺的享受放逐了人的價值追求。特別是當傳統文化已經失落,而外來文化中的極端個人主義、無政府主義、享樂主義等一些腐朽的觀念被接受之後,讓人無法判斷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原本嚴肅的價值衝突被娛樂心態所支解。

此外,高校長期以來的科學主義取向和實用主義觀念,使得德育在與專業知識教育中顯得微不足道,造成了道德教化功能的削弱和人文精神的流失。更有甚者,即使在德育中也簡單套用知識教學的模式,最典型的做法是以灌輸的方式來實施,這就割裂人作爲知、情、信、意、行等方面的道德結構中的統一性,同時也脫離了與人的現實生活的聯繫,無視學生內在精神信仰的形成,無視學生作爲人的超越性需要。而且,在德育目標的定位上也存在着重要的失誤。正如有專家所指出的那樣,現在高校的德育目標定位上“取法乎下”的策略,使節節後退的德育目標已經退到了教育目標的最低極限了。似乎只要行爲符合底線和規範就是有德的行爲了。由於德育目標的節節後退沒有對信仰危機引起足夠的重視,使得“底線”在現實利益的誘惑面前不斷地被突破這不足爲奇了。

總之,當代大學生的道德教育貴在道德信仰教育,通過道德信仰教育確立當代大學生的道德人格,追求美好的生活。而這是一個系統工程,既需要整個社會道德生態的環境的改善,也需要教育觀念、教育方法上的革新。

大學生道德教育論文 篇二

《大學》的德育思想對當代大學生道德人格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道德人格是人在一定的道德關係和道德活動中所獲得的道德性質及其所表現的道德形象,是人格主體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習慣的有機結合。它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和物質條件下,通過教育和社會生活實踐經驗的積累,以及個人自覺鍛鍊和修養而逐步形成的,能支配和影響自己行爲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並經過長期的積累而成爲行爲整體中的穩定特徵和一貫傾向,構成特定的道德人格[1]。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著作之一,《大學》是我國古代關於道德教育的綱領性教材,是“初學入德之門也。於今可見古人爲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2](P3)。《大學》開宗明義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三綱領”詮釋了“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大學之道,指明瞭大學的首要職能是要發揚學生與生俱來的德性;《大學》認爲人的成長和完善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提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前後相續、循序漸進的條目,構築成一個由內到外、由精神追求到制度規範相統一的完整育人體系,指明瞭從“爲學”到“爲人”的的基本途徑和方法,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其道德教育的體系,既有“爲學”的程序,也有“爲人”的綱要;既有“修己”的基礎,也有“治人”的法則,對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以及當代大學生道德人格培養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一、以“明德入道”的道德信仰建構 大學生的價值觀念

價值觀念是一個人對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評價,是個體道德人格形成的基礎和邏輯起點。《大學》以“明明德”爲“大學之道”,闡述了其道德教育的宗旨和原則。“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明明德”是誠意、正心、修身的基礎。“明明德”,朱熹在《大學章句》中解釋爲:“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衆理而應萬事者也。”“明明德於天下者,使天下之人有以明其明德也。”[2](P3)朱熹將這種天生的善性、稟賦稱之爲靈明的德性,即“明德”。“明明德”於天下是要讓所有人摒棄一己私慾,把與生俱來的善性和內心光輝的品德發揚光大,這是爲學做人的第一步,也是教育的出發點。朱熹將“明德”內在化,是“內聖”的過程,強調自我啓蒙。《大學》把“德”作爲核心價值理念,注重對人才內在道德品質的培養,正所謂“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必先成“人”繼而才能成“才”。秉持“明明德”的價值指引,這不僅是對中國優良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也是積極響應和貫徹黨的“十七大”所提出的“育人爲本,德育爲先”以及“十八大”把“立德樹人作爲教育的根本任務”的表現和實踐。對於現代大學而言,“明明德”既是大學生命的本體,也是大學生命發展的邏輯起點,意味着要“明確大學的學術特質,以人才培養爲根本”[3];對大學生道德人格培養來說,“明明德”是要秉持提高人的內在修養和道德品質的核心價值理念。我們需要秉承“明德入道”的道德法則,重振“大學之道”,着重培養高尚道德修養和理想的人格品質。

朱熹說:“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衆理而應萬事者也。但爲氣稟所拘,人慾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故學者當因其所發而遂明之,以復其初也。”[2](P3)即“明德”是一種來自於天的品性,但雖然人的德性是與生俱來的,但卻具有“虛靈不昧”、“具衆理”和“應萬事”的特徵,所以有時候難免受氣質的影響,因爲人的氣質有好有壞、有剛有柔,如果不加節制任由其隨意發展,必定會受到外界的功名、榮耀、利慾、聲色的引誘而喪失其靈明的德性,需要後天的教化使其美好的的品德再顯露出來。因此,大學生要克服外在因素的干擾,樹立“明德入道”的價值觀念,堅守內心“明明德”的信念,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以彰顯“明德”的品德和情操。那如何才能形成這種價值觀念呢?朱熹雲:“蓋自天降生民,則既莫不與之以仁義禮智之性矣。然其氣質之稟或不能齊,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聰明睿智能盡其性者出於其閒,則天必命之以爲億兆之君師,使之治而教之,以復其性。”[2](序)朱熹不僅爲我們指明瞭“明德入道”的方向:仁、義、理、智、信,而且指明瞭其培養方法是要“知其性”“全其性”“復其性”[3]。“知其性”是指要對人與生俱來的天賦稟性有所認知,“全其性”指要完全地保有自己的“天命之性”並充分展現出來;“復其性”指當“天命之性”受到“氣質之性”的影響時,能及時摒棄這種影響,恢復其本性。因此,“明明德”作爲崇高的道德法則,它時刻提醒大學生要排除外在環境的干擾以及內心的私慾雜念的誘導,進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二、以“親民”的道德行爲陶冶大學生的愛人之心

仁者愛人的品格和大公無私的的精神是道德人格的基本標誌。《大學》以“親民”爲重要綱領,強調推己及人的重要性,爲現代大學道德教育和道德人格培養指明瞭方向。“親民”,朱熹在《大學章句》裏說:“新者,革其舊之謂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當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舊染之污也。”[2](P3)“親”也作“新”,有更新、創新、革新的意思,意思是要發動人民羣衆共同顯明內在的德性,不能僅自己昭明其明德,要把個人的善性推己及人、轉化爲他人的善性,感化更多的人民,使他們摒棄“舊染之污”,臻於善的境界。這種推己及人的道德行爲是儒家所倡導的實現和諧人際關係的重要途徑,如孔子所倡導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孟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更近一步看,“親民”更加側重於對仁愛精神的推廣,主張把個體善的行爲和情感推及他人,在人際交往中體現出主體“仁者愛人”的行爲和精神,即儒家所倡導的“仁愛”精神,這對當代大學生道德人格的塑造具有永恆的精神價值,“仁者愛人”、“仁者人也”,只有具備愛人之心才能培養道德人格,才能成爲真正意義上的“人”,才能達到“安人”和“親民”的目的。

“親民”作爲繼“明明德”的大學之道後的第二綱領,是從明己之德的內在個人修養走向外化的道德行爲的表現,即“親民”是“外王”過程,是用個人的崇高德性去影響他人,這種推己及人的道德行爲是一種善的行爲,讓他人去舊染之污,而明他之明德,因爲只有人人都能擁有高尚的品德、都能與人爲善,我們的國家和社會才能繁榮昌盛。“由自愛產生的對他人的愛,是人類道德的正義的本原。”[4]一個自私自利,爲了個人的一己私利而損害他人和集體利益的人是沒有道德人格可言的。這種推己及人的道德行爲可以詮釋爲一種愛人之心,即“親民”就是親近、親愛人民,將“明明德”延伸到“明明德於天下”,體現了儒家以民爲本、施行仁政的思想。這也是現代大學重要功能的外在表現,大學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完善,而是意味着培養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具有從事文化和科技創新能力的社會主義新人[5]。對於大學生道德人格的培養而言,“親民”爲我們塑造了值得堅守的價值取向:一方面要“日新其德”、自我更新、推陳出新,以“推己及人”的德育思想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在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時,要站在他人的立場和角度去思考別人的外境、感悟他人的感受,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另一方面,還要樹立仁者愛人之心,以愛己之心對待他人,與人爲善、善以待人、扶困濟貧,善於關心和幫助他人,以大愛無疆的道德情操來詮釋和昇華自己的人格修養。

三、以“止於至善”的道德戒律提升 大學生的精神立場

“止於至善”是儒家尊崇的道德最高境界。“止於至善”,《大學》解釋爲“爲人君,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爲人子,止於孝;爲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止”是達到、處於的意思,是要讓每個人在扮演不同身份時都遵守倫理道德規範,做到各司其職、各守其德、盡善盡美。而“仁”“孝”“敬”“慈”“信”不僅是個體外在的人倫行爲,也表徵出個體行爲所遵循的道德戒律和道德規範以及背後所蘊涵的精神立場。朱熹《大學章句》雲:“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言明明德、新民,皆當至於至善之地而不遷。蓋必其有以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慾之私也。”[2](P3)“止”可以理解爲,人立志於達到最高的善和最完美的境地,不達到理想的狀態和極爲高妙的境界就不能停止追求,即使達到了良好的境界也要繼續精益求精。這是一種對個人修養極高的要求,需要做到進退有度、知悉利害、去除雜念私慾、有所爲而有所不爲[6](P152-168)。“至善”是“善”的最高境界,體現了儒家最高的道德戒律和道德目標。“至善”也是永無止境的,很難達到而且沒有具體的標準,只有達到很高的道德教養後才能做到“知止”,但卻是我們不斷努力追求和超越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

作爲最高道德目標的“止於至善”,對主體的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爲具有引導和統攝作用,是“明明德”和“親民”二綱領發展的歸宿,也是二者發展的最終目標和要求。它要求我們在“明明德”實踐過程當中,將其內在修爲和“新民”的外在表現的主動性發揮到頂點[7],從而使主體的外在行爲準則和內在道德修養結合起來,達到“至善”的道德最高境界。如朱熹說:“明明德、新民,皆當止於至善之地而不遷。”[2](P3)“止於至善”是相對於“明明德”(內聖)和“新民”(外王)而言的,“內聖”和“外王”都要止於至善,達到“聖人之域”。“止於至善”體現真善美的精神境界,成爲“明明德”和“新民”,即內聖和外王兩種實踐的內在評價標準。“三綱領”體現了從內聖到外王的全過程,《大學》因此變成以內在而超越的天理的顯明、外推和最大程度的實現爲終極目標,變成先內聖再外王,以內聖決定和統攝外王,或從內聖推向外王的形態[8]。“三綱領”由“明明德”到“親民”到“止於至善”是一個層層遞進的體系和不斷進取的過程,而且是一個要求由低到高、內涵由簡單到複雜、活動由自身到他人乃至社會羣體的過程,“止於至善”要以“明明德”和“親民”爲前提,而唯有“止於至善”,“明明德”和“親民”的價值才能真正實現[9]。因此,“大學之道在於育人,而非制器”,要我們“精益求精,善更求善”,達到於理無所不窮、於事無所不盡,萬物能各得其所,千古而不易其道,毫無一己私慾的至善至美的境地[10]。“止於至善”作爲大學終極目標和道德的最高境界,也成爲規範大學生外在行爲的道德戒律。“止於至善”有着極其深刻的人類主義意義和價值,是作爲人應該堅守的內在尺度。對於大學生的道德人格培養而言,意味着要以“止於至善”爲道德戒律嚴格貫徹於人格培養的全過程,要堅守人倫禮節和道德戒律,具有堅定的意志力和清醒的判斷力,知道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不斷提升自身的精神立場。

四、以“格物致知”的道德智慧引領大學生的“爲學之道”

精深的專業造詣是當代大學生的首要基本素質。我們應以“格物致知”的道德智慧來引領大學生的“爲學之道”,進而培育人才紮實的專業基礎和精深的專業造詣。格物致知是“大學始教”,也是“爲學次第”的第一步。“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始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格物”就是要“窮究物理”,去除事物表面虛僞混濁的雜質,深入接觸客觀事物進而徹底認清世界的本質和事物的真理,沒有任何疑惑。朱熹《大學章句》以“致知在格物”爲中心展開,“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人心之靈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2](P4)。在朱熹看來,“格物”即推究事物的原理,能認識到萬事萬物的本來之理;“致知”指要去掉矇昧無知,儘可能地將外在的各方面知識轉化爲自己的內在智慧進而增進自己的知識、充實自己的智慧,達到知無不盡、無所不明。格物與致知是認識的不同階段,既相互區別,又相互統一,格物致知就是將知識推廣致極而形成自己的智慧,每格得一物,窮至一物之理。

基於“格物致知”的道德智慧是培養大學生道德人格的關鍵。格物致知不僅是理論上的道德知識,也是一種應用性很強的知行結合的道德智慧,它以反思人類道德生活經驗的多元性、零散性、不合理性爲起點,以引領人類從道德、倫理的關係框架來認識、理解和把握人類道德生活的本質和真諦爲至高點,以批判地反觀和評判人類道德生活能力和道德生活狀況爲終點,進而彰顯理論性與實踐性的融合與統一,是理論性道德智慧與實踐性道德智慧的統一[11]。換句話說,對事物的認知不能停留於認識論層面,還需要深入實踐,在親身實踐探究中發現事物的客觀規律。正如中國傳統文化雖然重視知識教育、人文教育,但卻具有明顯的實踐品格和特徵,如《中庸》講:“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知識教育的目的是教人爲學和爲人,也是內聖和外王的統一,始終是與育人結合在一起的,因此,實質上是爲學與爲人、知與行相統一的實踐。對於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而言,格物致知就是要培養人才的道德智慧,不斷提高其道德認知、道德判斷、道德評價、道德選擇的水平和能力,也要儘量提供豐富多樣的道德實踐活動,培養其道德實踐能力,促進“知德”與“行德”、“知道”與“躬行”的融匯貫通,培養出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

五、以“誠意正心修身”的道德自覺 涵養大學生的內在品質

道德教育是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脊樑,內在品格修養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大學》之書,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法也。”《大學》是古代用來教育人的法則綱領,闡述了許多成“人”的道理。首先,《大學》教人養成表裏如一的誠意精神和“慎獨”精神。“所謂誠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要誠意就不能自欺欺人,不違心,愛吾所愛,恨吾所恨;獨自一個人時最容易放鬆對自己的要求,產生惡念,甚至做出邪惡的行爲。“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故君子必慎其獨也”,需要養成“慎獨”精神,即使在獨處的時候也要彰顯自己的德行,不爲非作歹,不存僥倖心理。其次,誠意可能爲個人的喜怒哀樂等情感和外在的功名利祿所控制,必須要正其心來駕馭這些情感。正心就是要端正自己的道德情感、去除私心雜念。朱熹《大學章句》:“意誠,則真無惡而實有善矣,所以能存是心以檢其身。然或但知誠意,而不能密察此心之存否,則又無以直內而修身也。”[2](P7)它能夠控制和支配人的意念和行爲,要求人不要被外在的功名利祿、經濟利益、人際關係等矇蔽了雙眼,而應該把關注點放在道德修爲、品格塑造和責任擔當上,高尚的品德才能淨化人的心靈,只有“誠於心”才能“形於外”而後“正於身”。最後,通過修身來提高自我的道德修養水平。修身是主體自覺地加強自我道德修養。《大學》雲:“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從國家領導人到一般的平民百姓都應該把修身養德作爲爲人處事的根本。修身是由內及外、由己及人,由“明明德”到“親民”的轉折點,是人的一種綜合修養過程,是人品質的全面養成;作爲一種學習,修身不再侷限於個人內心的自省和自律,而是開始走出自我,在與他人的相互關係中再認識、要求和提高自我[9],即,修身不只是內在修養,而是從內到外的表現。

基於“誠意正心修身”的道德自覺是培養大學生道德人格的核心。“道德自覺是指道德主體對於時代的倫理使命和教化責任要有一個自覺的擔當和深切的認同”[12],具有主體自覺性、自主性、自控性和自律性等特徵。《大學》雲:“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意思是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和不想做什麼內心才能安定,安定之後內心才能清靜。“定”“靜”“安”“慮”“得”都是一種表現在精神層面和意志力層面的內在規範和秩序,強調去掉雜念,彰明本心,尋得定力,然後思慮周詳,最後達到完善境界[6](P152-168)。基於“誠意正心修身”的道德自覺則是指道德主體對自身的倫理使命和教化責任有深切的認同和自覺的責任擔當。其一,要讓道德成爲人的一種內在需求,才能引發自覺的道德行爲、激發頑強的道德意志,“將修己,必先厚重以自持。厚重知學,德乃進而不固矣”[13],即必須將“以德修身”、“以德正身”作爲自我的內在需求,才能“修己治人”,實現從“修身”到“德教”的飛躍。其二,“君子慎其獨”,必須要自我警戒,做到“慎獨”,即使在獨處獨居、沒有人監督的時候也要像“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一樣小心謹慎,嚴格要求自己,也就是要求自始至終表現出由內到外、表裏如一的高尚品德,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地。其三,“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意誠”作爲一種特殊的道德自覺,是要體察自己內心的訴求,傾聽內心的聲音,不要做違心、違德之事。“格物者,知之始也;誠意者,行之始也。”[14]內心清澈澄明才能正確引導外在的言行。

六、以“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情懷 踐履大學生的責任擔當

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以天下爲己任的責任擔當是當代大學生的必備品質,也是“立德樹人”的內在要求。“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大學》最高的理想追求,也是其道德思想付諸實踐的具體表徵。“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衆也。”齊家即以“孝”“弟”“慈”的原則維護家庭和睦,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治國是要以“仁政”“仁德”爲原則治理好國家;平天下是要建構天下安居樂業的“大同”世界。儒家的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是與個人修養結合在一起的,“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所有的正心、修身、治己都爲了最終“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謂“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齊家以下,新民之事也”[2](P5),即以個人道德的自我完善爲基礎,進而承擔起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責任。“齊家治平天下”既是一種道德實踐、道德行爲修養,更是一種道德情懷的表達,一種以社會責任和使命擔當爲己任的理想信念,是個人對家國責任由衷的認同與悅納,它能夠引領和規範人的道德行爲和道德實踐。

基於“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情懷是培養大學生道德人格的核心,也是將人格上升和擴大到更高層次“國格”的體現。道德情懷是一種心懷家國天下的強大精神力量。這種道德情懷是對“什麼樣的人格纔是高尚”的本質規定,體現在整合了國家目標、社會理想與個人修養,是個體成功、社會進步與國家富強的統一;還體現在排除教育的工具性與功利性,既關注學生個體的生命成長、個體尊嚴與價值意義,又將學生長期的個體發展與社會和國家的發展相結合[15]。對於大學生道德人格的培養而言,“齊家治國平天下”是要培養人才的道德情懷,一種爲全人類、全民族的利益和福祉而奉獻、服務的普世情懷,也就是要樹立爲人民服務的社會責任感,由個人上升到家國人民、由“修己”走向“治人”,也是從“內聖”到“外王”的過程,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大學》及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人才的培養理念,充滿了對道德情操、社會責任、倫理關懷等人文氣息的追求,如“憂天下人之憂,樂天下人之樂”、“公而忘私,國而忘家”、“苟利天下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現代大學生是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堅力量,肩負着振興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把個人的命運同家國的命運緊密相連,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負責。當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威脅時,要自覺承擔於國、於家、於人民的責任擔當,必要時要捨己爲國,全力捍衛國家和人民的正當利益。從這個意義上講,以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爲追求的道德情懷是大學生道德人格培養的核心,也應該是現代大學教育的精神追求。

德育論文 篇三

題目:淺談和諧師生關係建立

師生關係是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溝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徑。師生關係直接影響着教育教學的效果,從某種意義上講:“師生關係就是教育質量”。學生要發展,教育質量是關鍵。實踐表明,師生之間關係如何,直接影響教育效果。

我從教已經十多年了,我深知和諧師生關係對於教學的重要性,我緊記於心並付諸行動中,我把真愛帶給我的學生,我愛他們並尊重他們。而學生也看到了我做的一切,從心裏和我的距離拉近,我也漸漸感受到了學生對我的感情。得益於這種感情,我的教學成績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但是,和諧師生關係的建立也要注意一下幾點問題:

1、與學生保持適度的距離

和諧師生關係的建立,歸根到底是爲了提升教學效果,爲了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提升。與學生打成一片,可以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親和力,喜歡上某位老師從而喜歡上某種科目,提升教學效果。可是如果和學生走的太近,沒有一點距離的話,結果會背道而馳。不能只做慈母,同時還要做嚴師。我就深深體會到了這一點。由於剛接手一個新的班級,我想盡最大努力和學生搞好關係,因而從某些程度上縱容了學生。比如我的課上,我從不要求他們端端正正規規矩矩做好,只要他們認真聽課,坐不坐正我覺得無所謂,還有如果我在課堂講到難題,他們討論我也能接受。剛開學時,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很高,課上都能保證認真聽講。可當一個學期過去了,學生開始浮躁,有人做小動作或者由討論問題演變成了說閒話。這個時候我再去管理,就有些難度了,不是他們不服管教,而是他們認爲和我的關係好,不害怕我,即使是我在訓他們的時候,他們也覺得像在開玩笑好玩。而我心裏也有了障礙,因爲這羣孩子們對我的感情很真摯,平時對我很好,有時候課間會主動和我談談家裏的事,談談自己的心裏話,有什麼煩心事也跑來和我交流。所以到本該狠狠批評他們的時候,我卻有點不好意思把話說太重,而批評的輕了他們不以爲意。所以我意識到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必須與學生保持適度的距離,要嚴慈相濟,嚴中有愛,這是一種純粹的愛,科學的愛,理智的愛。

2、德高爲師,堅持原則性

我認爲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必須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我要從道德上對自己嚴格要求,做一個道德典範,這樣管教起來學生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遇到比較刺頭的學生要堅持自己的原則性,和他“鬥爭”到底。比如說發現學生上網玩遊戲,即使他在家玩,也要管到底,只要老師堅持學生纔會妥協。還有一次,我正在上課,有個同學來晚了,“砰”的一聲推開教室的門,然後大搖大擺地進來了。我強壓住怒火,說道:“誰讓你進來的?請出去。”他瞪了我一眼,我瞪着他,有半分鐘,他妥協了,最後出去了,又從前門喊了個報告進來了,我鬆了一口氣,這場鬥爭我贏了,爲我以後在班裏進行有效的管理打下了基礎。不然以後在班裏,老師再想管理就難了。所以我認爲老師先修身,然後堅持自己的原則,和諧的師生關係才能建立起來,然後“天下”才能好治一點。

教育專家說,一個成功的老師就是一個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於是我覺得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從教師角度來說,和諧的師生關係能使學生尊敬、依賴並且喜愛教師,這對教師是一種鼓勵和鞭策。所以,如果教師能夠和學生建立一種友好合作的關係,而且共同擔負任務和解決問題,學生的行爲就會傾向維護這種關係,這樣相互間的交往就會促進學習,在良好的心理氛圍中,學生尊敬、信賴教師,就比較容易接受教師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和批評意見,從而避免由於人際關係而影響學生學習情緒和教師教學態度的事件發生。

德育論文 篇四

摘要:當前在音樂教育中加入德育教育,其主要方法有歌曲滲透與欣賞滲透等,而我們還可以進一步研究探索,實現多方面、多角度的德育滲透,以使音樂課教學更加豐富多彩,所起的效果更加突出。

關鍵詞:教育方法 音樂課 品德滲透

音樂教育在教會學生音樂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審美觀與高尚的道德情操,比如新音樂課程標準裏面,便明確指出了音樂教學應當具有培養學生對祖國山河、人文歷史、社會發展的熱愛意識作用,應當具有培養學生優良行爲習慣與集體精神的作用,把音樂課裏面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做好,是音樂教師所義不容辭的責任。

1、歌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比如黃河船伕曲這首歌曲較爲生動地描述出了黃河船伕穿過激流灘的豪邁氣概,從另一個側面展現了抗日戰爭時期我國人民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第一步要教會學生演唱該歌曲,待學會歌曲演唱之後,再給學生播放與之相關的舞蹈史詩“保衛黃河”與“松花江上”片段。同學們可以聽到並真切感受到當時那段激揚抗爭的歲月,並將這種激情帶到音樂學習中來,有了形成激情的基礎,同時也少不了技巧的科學表達,可以說技巧是滿足思想感情表達的方法途徑。於是課堂教學進行到藝術加工與磨鍊的過程,此時需要注意幾個方面的問題,其一是速度:授課速度準確與否,同音樂本身感情表達得充分與否有直接關係,如果授課節奏太快,則體現活躍有餘而體現雄偉不足,如果授課節奏太慢,則學生接受有餘而生氣不足。兩者不用說達到德育教育目標,就是音樂教育自身的目標也很難完成。

還有一個是相關愛國歌曲的滲透問題,黃河船伕曲是課堂主要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從這個主體引申開來,給同學們介紹其他類型同時代歌曲,並順勢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現在的中國更加強大,更加富饒,已經躋身於世界強國之林,早在國慶60週年閱兵的時候,國家所展示的自制先進武器就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以後不管誰侵略我們國家的一寸土地、殘殺我們國家的一名同胞,大家就要同他血戰到底,我們愛好和平,但是卻會把侵略者全部都殺掉。這首歌可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而相應的,其他歌曲也無不蘊含着這樣那樣的精神食糧,教師完全可以把其中的精髓提取出來,供學生咀嚼掌握。

2、欣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讓世界充滿愛這首首,以愛爲基本線索,學生學習本首歌以後,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心靈同音樂間的無障礙溝通,瞭解愛對生命的重要意義,也可以深切領悟音樂本身的無窮魅力。在學習讓世界充滿愛這首歌的時候,可以先要求學生飽含深情地演唱,在自我演唱中領悟歌曲的魅力與境界。整節音樂課以欣賞、演唱、感悟作主線進行連接,在感悟拓展的環節,可以適當插入PPT課件,用相關的溫情音樂當作背景,給同學們展示出大量的具有震撼力的愛心照片,在不同人物角度中使同學們感悟到愛在生活中的珍貴,幫助同學們用更加新穎獨到的眼光觀察身邊的人與事,並把所思所感形成文字寫出來,組織成語言表達出來,使學生們在教學過程中得到關懷關愛的思想品德教育。通過課件欣賞教學,同學們能夠很好地體驗出愛的偉大,受到強烈的情感薰陶,並會將這種情感帶到課下的生活中去。

3、探索德育滲透的新方法

教學改革是持續向前發展的,這給多種教學方法的利用提供了方便,原來單一化的教學模式被打破,給德育教育滲透帶來更加廣闊的展示平臺。

(1)根據教材目標講述音樂故事。

在音樂課上,教師可以把古今中外的音樂趣聞、音樂家故事、作品見聞等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學生知道,或者是預先使學生做好準備,然後在課堂上做自主講述,這樣學生的心裏便可以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形成不可小視的教學效果。比如,在欣賞學習古曲“高山流水”的時候,根據教學內容,給同學們講解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逢知音這個故事,一方面能夠利於學生對樂曲達到深刻理解;另一方面也回顧了古代歷史中的相關記載,加強了大家的古代音樂認知,對於全面提升文學素養,養成民族自豪感是有利的。

(2)與音樂有關的遊戲。

遊戲對於學生的吸引力是無窮的,年齡段越小,遊戲的魅力越大,它能夠讓學生充分表現自我個性,培養其堅毅好勝、團結友愛的精神與互相幫助的美好品質。比如,在學習音樂情景劇陽關三疊、音樂遊戲西遊記等部分課程時,教師就完全可以在輕鬆愉快的音樂氛圍裏,同學生們一起進行遊戲,讓音樂和遊戲同時培養相關的思想品德知識。

(3)適當的競賽。

按照教學課程標準要求,組織學生實現適當節奏創編、歌詞創編一類的競賽,以達到思維智慧的交流碰撞,這不僅可以對學生的開拓創新精神產生積極影響,同時,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競爭方面的意識。

(4)增加多媒體技術的使用率。

使用聲音、圖象、動畫等多媒體技術進行情境創設可以將學生更好地吸引到教學內容中來,如在欣賞配樂詩朗誦“春之歌”的時候,便可將多媒體技術發揮到極致,展現出優美的青山、鮮花、草地、流水,展現出和諧的詩朗誦效果,學生們一邊看一邊聽,從而感受到自然的無窮魅力,讓學生意識到自然同生活間的密切關聯,使學生增強對藝術魅力的體悟與認知能力,並受到潛移默化的珍惜時間意識薰陶。

4、結語

教師的主要職責是教書育人,教師只有具備強烈爲學生負責的意識,才能培養出適應未來國家發展需要的人才,在音樂課堂內外加入德育教育內容,其現實意義是十分重大的,未來教師應當更加註意德育教育的意義,給學生的音樂知識水平造就素質的土壤。

參考文獻

[1] 張佩茹。國中音樂課中的德育教育[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19)。

[2] 熊斌。在音樂課教學中培養學生素質[J]。湖北中國小實驗室,2002(5):25—26。

[3] 趙素珍。音樂教育對學生髮展的影響[J]。中國音樂教育,2005(12):39。

[4] 文靜。淺析在音樂教學中如何滲透愛國主義教育[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8):98。

[5] 任永紅。讓孩子在藝術的殿堂中快樂成長―― 校園文化藝術節有感[J]。音樂時空,2011(9):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