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大學心理課論文(精品多篇)

大學心理課論文(精品多篇)

學生心理學論文 篇一

摘 要:教育心理學化是基於人的自然發展規律,以契合學生內在需求開展教學,並遵從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心理學理論。通過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教育觀念、內容、方式、途徑等方面的問題,從我國大學生現有思想問題出發,探索在教育心理學化視角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策略如下:教育視角實現由“功利化教學”向“需求式教學”的轉變;教育內容實現由“注重知識傳輸”向“滿足學生內需”的轉變;教育方式實現由“羣體教育”向“個體教育”的轉變;教育途徑實現由“直接灌輸”向“循序漸進”的轉變。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研究

在經濟全球化與高校專業領域國際化的背景下,國內外思想文化交鋒愈演愈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對着諸多難題,如何將有效的、科學的、符合大學生心理特點的我國思政教育的核心理念植入大學生的靈魂成爲重要研究領域,探索教育心理化視角下將心理學元素有機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深刻的嘗試。

近年來,關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學理論應用的研究成爲重點研究領域,本研究通過對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20xx-2015”年收錄的有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學”的研究文獻進行整理和分析,筆者發現:一是近十年有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學”相結合的研究趨勢逐年增加,說明心理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二是目前與本課題相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關於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關於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教育思想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關於認知心理學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關於心理健康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等方面。這些研究從理論上探討了心理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揮的作用。上述研究從不同方面已獲得一些成果,但所研究內容大都停留在理論層面,對心理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碎片化,缺乏整體性、發展性的問題。本研究力圖從教育心理學化這一新視角着手,結合大學生思想政治問題的心理學分析,聯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實際,深刻剖析大學生思想教育在融入心理學元素方面存在的不足,探尋在教育心理學化視角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學元素髮揮作用的實現路徑和長期有效的運行機制。

一、教育心理學化思想的闡釋

教育心理學化在西方教育史上具有深遠的思想淵源,它的興起和提出開啓了重要教育運動和教育思潮。早在柏拉圖、盧梭等人爲代表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中已出現心理學的萌芽,但在西方教育學史上正式地第一次明確提出“教育心理學化”的理念和主張的是裴斯泰洛齊,他在 1800 年撰寫的《方法》的報告中提出:“我正在試圖將人類的教學過程心理學化,試圖把教學與我的心智的本性、我的周圍環境以及我與別人的交往協調起來”,由此也引發了19世紀在歐美影響範圍廣泛的教育心理學化運動。

裴氏所探索的教育機制是基於人本性的永恆規律,使教育和教學活動心理學化。裴氏認爲人天生都具有“心、腦、手”三種天賦的能力,只有在教學活動中注重遵循和揭示人的心理規律,才能發揮人的全部天賦和潛能,“教學才能達到它的目的--使人高貴”。 因此,從教育過程來看,教育心理學化要求教育者對於教學內容的選擇和編制、教學原則和方法的運用都需要以符合學生心理髮展機制和學習心理規律爲前提。從教育的目的來看,教育心理學化致力於通過在教學中應用心理學元素使得人潛在的天賦和能力得到最大發掘和全面和諧發展。

二、教育心理學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可行性

(一)理念相合:重視內在需求,強調人的主體性

裴氏教育心理學化的思想主要是遵循人的內在心理髮展規律開展教學,裴斯泰洛齊主張“在順應大自然普遍要求下將教育最大限度地簡明化”,即在教學內容上要簡明化,在遵循人的自然發展規律的前提下,將教學內容中最重要和最基礎的要素予以提煉和簡化,滿足人的內在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則是以特定的政治觀點、道德規範和思想觀念爲指導,對某一社會羣體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教育和影響,以使其符合特定社會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爲高校必修課,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有重要意義,將教育心理學化的思想引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在遵循大學生心理髮展路徑的基礎上不斷挖掘其個人特質,發揮自我潛能,有助於不斷提高高校教育的科學性、針對性、實效性。

(二)本質相當:致力於人的全面發展

裴氏教育心理學化注重遵循學生心理髮展路徑,開發學生的潛能,他根據學生的內在需求將教育分解爲道德、知識、身體和勞動,其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心、腦、手”全面和諧發展。“心”“腦”和“手”代表人的綜合素質即“天性”抑或“能力”。其中,“心”的教育指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腦”的教育指智力教育和思想教育;“手”的教育指體育教育和勞動教育等,教育心理學化注重三者的協調統一,使人的能力最大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也是致力於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與心理學相似,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解決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思想和道德問題,更重要的作用是通過積極正面的思想文化引導學生個體按照正向的社會道德規範發展,從而實現個人價值。教育心理學化中所指出的遵循人的心理髮展規律、激發個體潛能的觀念與思想政治教育所強調的在尊重個體的自覺能動性的基礎上加以引導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從本質上來看,兩者都致力於追求人的全面發展。

(三)功能相似:強調積極的導向作用

教育心理學化認爲教育應該着眼於“完整”的人的統一,追求人自身和諧自由的發展,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作爲個體存在和發展的統一和交融,教師應該改變端坐於學術殿堂的刻板形象,迴歸學生中去,體驗學生的價值需求和心理訴求,以心理特性作爲教育正面引導的索引,啓發學生自發地正面思考,並且主動探索自身潛能,潛移默化地將教育理念傳遞到學生內心深處,從而激發學生自我發展的熱情和意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方針也是堅持正面教育、積極引導,通過在教育實踐中引導學生積極正確地看待事物,幫助學生在面臨問題和困境時善於展現自身優秀品質及內在潛能,從而獲得成長。因此,教育心理學化所提倡的積極教育視角對於改進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啓發意義,通過遵循心理規律進行正面引導,從而挖掘大學生自身潛能與創造性,最終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從功能效用上看,二者的價值是相通的。

三、教育心理學化視角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分析

(一)教育觀念:缺乏對大學生心理的關注

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而引起的價值多元化和功利化的影響下,部分高校教育者心態浮躁,急於向學生灌輸學科知識,而忽視大學生內在品質和人格品德的塑造培養。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方式都有着重智輕德、急功近利的傾向,教學準備也主要是從學科專業 發展角度出發,往往忽略了學生內在訴求和興趣關注,因而導致教育教學實效性欠缺,矛盾和問題叢生。教育本質上來說應該是“人與人” “我與你”的對話和溝通,教育的成敗建立在是否對人的基本心理訴求、個人期望、興趣愛好、價值理念有深刻的瞭解和充分的尊重。而在很多現實情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略了學生作爲“人”這個個體的心理需求和價值訴求,教學價值觀念的顛倒和錯位導致對教育本真的漠視和曲解。

(二)教育內容:缺乏適應大學生心理的知識結構

在當前教育環境和市場經濟條件下,教學理念受“功效理性”的影響,教學內容往往偏重於實效性和實用性,大學生對於社會科學知識的掌握處於匱乏狀態,知識結構不夠健全,而大學生的經驗結構則是建立在這種不夠健全的知識結構基礎上的觀感性經驗,缺乏深刻的社會實踐經驗。在大學生羣體特有的心理特徵推動下,由於沒有形成健全積極的知識結構和經驗結構,大學生對於接受客體的認識往往容易偏激,對事物的認知和理解容易輕率和片面。而這種狀態很容易導致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接受出現兩極化: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符合其知識結構和經驗結構,或者思想政治教育者採用了符合其心理需求的傳達方式,就會產生接受動力,教與學的過程就會流暢無阻力,接受度就會很高,在一定情況下,接受甚至會變成主動索取,同化效果明顯;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沒有符合其知識結構和經驗結構,或者思想政治教育者沒有或不能採用符合其心理需求的傳達方式,就會產生阻力和反抗,教與學的過程就會出現障礙,接受度就會降低,在一定情況下,會形成排斥甚至反向思考,不但不能形成接受,還會造成繼續教育的更大障礙和阻力,形成異化。

(三)教育方式:對大學生個體潛能發掘不足

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理論性較強,多爲意識形態層面的思想凝練,與受教者的個人發展目標及自我價值實現存在一定距離,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呈現出羣體性教育,並且以受教育者被動接受教育爲主,而非主動吸取知識開發自身潛能的態勢。因此,在深層次上,大學生內在訴求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共鳴較弱、互動較差,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導大學生價值理念和開發自身潛能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教育途徑:教育途徑主要以“灌輸式”爲主

由於傳統的教育導向和理念,“灌輸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占主導地位,在只從社會需要、國家需要的角度來進行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年代,教育者很少會考慮大學生自身需求,缺乏結合大學生心理特徵循序漸進、由簡及繁的教育途徑和方式,致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淪爲一種說教。

四、教育心理學化視角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的解決途徑

(一)教育視角:實現由“功利化教學”向“需求式教學”的轉變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個體需求滿足和社會需求滿足,而傳統的教育視角往往以滿足社會需求爲重點,學生個人需求往往被忽視,但個體需求的滿足恰恰是高校思想教育有效性的起點。在教育功利化的傾向下,思想政治教育被看作爲社會政治、經濟服務的工具,把外在價值作爲教育的根本目的,把教育的內在價值作爲實現外在價值的工具和手段,然而大學生思想教育教學過程應該是教師和學生互相交流和深層次溝通的統一和融合,教師應該從學生內在訴求和情感體驗出發,注重個體的價值關照,變“功利化教學”爲“需求式教學”。

(二)教育內容:實現由“注重知識傳輸”向“滿足學生內需”的轉變

裴氏教育心理學化的實踐飽含情感與深意,通過在知識的教與學過程中運用心理學理論,在充分把握教育教學規律的基礎上,通過研究學生的內在興趣需求和心理髮展機制將教學內容與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相結合,轉變傳統的單純知識灌輸的教學方式,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定位於滿足學生的內在需求,使其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享受知識帶來的樂趣,並在獲取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形成積極、正確的價值觀以此釋放其內在潛能並獲得全面發展。

(三)教育方式:實現由“羣體教育”向“個體教育”的轉變

受教育者均以個體形式存在,心理個性不盡相同。因此,在充分了解並尊重學生性格、能力和個性差別的基礎上,將關注羣體式和諧發展教育的方式轉變爲注重學生個體成長髮展的教育模式,可以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注點和切入點放在滿足大學生個體需求上,充分尊重個體差異。在教育方式上,教師要轉變認識,樹立平等的思想,把學生看作教育教學過程中有思想、有尊嚴、有主動性和有創造性的個體,通過不斷創新日常教學方式和工作方法,不斷挖掘每個學生個體身上的潛能與力量。

(四)教育途徑:實現由“直接灌輸”向“循序漸進”的轉變

裴氏認爲教育要遵從循序漸進的原則,教育的本質就是要遵循自然規律並與之協調。教育心理學化過程如同人對於事物的認知過程:由混亂走向有序,由有序走向明白,從明白走向完全清晰。這一過程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值得深度思考,大學生思想的形成和樹立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恪守循序漸進的原則,順應大學生心理髮展邏輯順序,由簡至繁,由易到難,潛移默化地影響和塑造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正如裴氏所說:“自然的教學順序雖然緩慢,但人類的能力需要順乎自然,否則,他也只能表面看上去有才華。”

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大學階段又是一個青年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時期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大學生思想教育的成敗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否後繼有人,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否能夠順利實現,培育一代有理想、有擔當的青年,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將教育心理學化理論應用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遵循大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通過轉變教育視角、改進教學內容、轉變教育方式、優化教育途徑,對於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實效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裴斯泰洛齊。裴斯泰洛齊教育論著選[M].夏之蓮,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吳霞。裴斯泰洛齊的教育智慧:教育心理學化解讀及其實踐意蘊[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xx(3):20-22.

[3]李明德。裴斯泰洛齊與“教育心理學化”[J].教育評論,20xx(3).

[4]孫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堅持“以人爲本”的價值理念[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xx,14(5):78-81.

[5]江雲鳳。裴斯泰洛齊與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實踐及比較[D]. 福州:福建師範大學, 20xx.

[6]陳明霞。裴斯泰洛齊論教育的人性化和心理學化[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 20xx, 6(7):44-47.

[7]丁鵬。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J]. 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版, 20xx(7):38-39.

[8]朱小根。以心理健康教育爲抓手增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J].教育與職業, 20xx(6):61-62.

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篇二

【摘要】音樂無處不在,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無論是在你痛苦、失落時,還是在你開心、激動時,音樂都是最好的陪伴。音樂影響着人們,也改變着人們。它不僅能陶冶人們的情操,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而且也改變着人們的性格、態度,甚至價值觀和人生觀,進而影響着我們的人生進程。

【關鍵詞】音樂;審美欣賞;大學生;心理健康

大學生是最具年輕、有活力的一族,是一個看似輕鬆卻承擔着巨大壓力的羣體。這些壓力來自學業、生活、家庭、感情以及就業等方方面面。近年來,因大學生心理問題休學、退學的現象逐步攀升,自殺、兇殺等不良事件屢見不鮮,一個個血淋淋的事實在不斷的警示我們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告急,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刻不容緩。

一、大學生不良心理現狀

1.1情緒控制、抗挫能力差。當代大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從小就活在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生活環境中,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上基本都是一帆風順,幾乎沒有受一點委屈和苦難。這就使得他們缺乏獨立自主、經受挫折及良好的解決問題的能力[1]。上大學後,有的學生要遠離父母,獨自學習和生活,沒有了父母的庇護,一旦遇到什麼困難,他們就開始產生負面情緒,加上就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他們對前途十分迷茫,遇到挫折便會出現焦慮、抑鬱等不良心理,甚至情緒失控,做出過激行爲。

1.2人際交往能力差。上面提到目前很多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獨處時間較多,步入大學後要面對新的同學和新的環境,他們難以適應。加上在與人交往中缺乏技巧,便產生交往恐懼,對人自私、冷漠。另外,由於大學大多是開放的校園,大學生身心基本偏向成熟,他們有的開始談戀愛,但是往往會在戀愛、性方面出現心理與行爲的偏差,一些學生難以把握住自己,一旦出現問題便走向極端。

1.3自我認知能力差。所有大學生步入大學生活前都覺得大學生活是豐富多彩、輕鬆愜意的,但現實與理想總有一定的差距[2]。進入大學後,由於學習生活、環境的轉變,加上受學業、社會經驗、人際交往、感情及就業等方面壓力的影響,導致有的大學生由於壓力過大而承受力低下,便逃避現實,沉浸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中,或依賴互聯網等虛擬世界,通過玩樂、放縱麻痹自己的心靈,發泄對現實的不滿,久而久之出現消沉、頹廢、苦悶、抑鬱等不良心態,甚至滋生自殺傾向等嚴重心理問題。

二、音樂審美欣賞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2.1培養學生認識美、發現美的能力。音樂是一門特殊的藝術。在所有藝術形式中,音樂最能撥人心絃、最擅長抒發情感,並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音樂是人抒發情感、寄託情感的藝術語言。音樂家在創作音樂時,充分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他們將音樂美分爲六類,分別是:優美、壯美、歡樂美、悲劇美、崇高美和喜劇美。學生通過音樂欣賞,能喚起內心深處的美好,並從中獲得精神和心理上的愉悅和滿足,獲得美的感受。

2.2調節不良情緒。人有悲歡離合,也有喜怒哀樂。音樂也是如此,有的音樂輕快歡樂,有的音樂悲傷萬分,有的音樂鼓舞人心,有的音樂催人淚下。不同的場景下創作出不同的音樂,不同的心理下也要聆聽不同的音樂,這樣纔能有效的控制並調節人的不良情緒。大學生由於受各種因素及壓力的影響,難免會有不良的情緒。當憂鬱、煩悶時,可以聆聽《彩雲追月》、《金蛇狂舞》等清新、明快的樂曲;當自卑、情緒低落時,可以聆聽軍歌、進行曲等具有號召力和鼓動性的音樂,從而激發學生們的鬥志,讓他們找到自信,形成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

2.3培養大學生高尚的情操。大學時期是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受不良風氣及不良誘惑的影響,當代很多大學生對感情觀以及思想觀存在一定的誤區,不能理性的對待情感。通過音樂審美欣賞,學生們能在音樂家譜寫的音符及樂曲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併產生共鳴,有效培養大學生高尚的情操。

三、結語

大學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棟樑之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關係着他們的成長和祖國未來的發展。音樂不僅能陶冶人們的情操,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而且也改變着人們的性格、態度,甚至價值觀和人生觀,進而影響着我們的人生進程。因此,教師在大學教學中要擅於應用音樂欣賞,從而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質。

參考文獻:

[1]孔傑。音樂審美欣賞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分析[J]。音樂時空,2015,08:183.

[2]朱燕聰。在音樂欣賞中培養大學生的健康心理[J]。音樂時空,2014,09:115-116.

大學生心理論文 篇三

【內容摘要】

長期以來由於受傳統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模式的影響,學校管理心理學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仍然侷限於灌輸知識、講解理論,雖然學術味道十足,卻忽略了本學科自身的性質、特點。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影響了知識傳授的效果也忽視了學生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的培養,限制了學生個性的健全發展。爲了培養出具有現代化教育觀念和教育能力的,能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的管理人才,必須對學校管理心理學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進行改革與發展。

【關鍵詞】 學校管理心理學 教學方法 教學手段 創新精神

學校管理心理學作爲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專業必修課,是研究學校管理活動中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本學科具有邊緣性和應用性的學科性質,通過本學科的教學旨在使學生掌握學校管理中的心理要素與心理制約機制,爲學生將來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充分調動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學校的管理效能提供心理科學的依據。然而,長期以來由於受傳統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模式的影響,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仍然侷限於灌輸知識、講解理論,雖然學術味道十足,卻忽略了本學科自身的性質、特點。

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影響了知識傳授的效果也忽視了學生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的培養,限制了學生個性的健全發展。更不可能培養出具有現代化教育觀念和教育能力的,能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的管理人才。因此,本文擬就學校管理心理學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進行改革與發展,提出自己的粗淺的見解。

1 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弊端

1、1 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影響了創新與創造能力的培養長期以來由於受傳統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把學生視作被動接受的對象,放在被動和從屬的地位。我們的教學模式一直是“填鴨式”的“一言堂”。教師把向學生灌輸知識視爲教學的基本任務,把考試作爲衡量人才的標準,主要採用講授的方法教學,通過講解完成教學任務。

學生是通過聽、記、抄、背的形式被動的完成學習過程的。用學生們誇張的語言來描繪這樣的教學是“上課記筆記,下課抄筆記,考試背筆記,畢業扔筆記。”他們就象是複印機、打字機,把教師所講的統統記下來,就算完成任務了。

學習是爲了考試,對於講的什麼內容、有什麼意義、能不能領會理解並不重視,因爲有了筆記就能通過死記硬背去應付考試。不可否認這種方法在短時間裏能幫助學生理清教材知識體系,掌握大量的書本知識,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學生的應試需要。但是,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能力性,無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未給學生參與的機會,使其長期處於被動之中,必然導致學生自覺意識淡漠,順從依附心態明顯,他們習慣於接受書本已有的結論或定論的東西,缺乏質疑、批判和創新精神。這樣的教學形式單調、呆板、死氣沉沉,毫無科學性與藝術性可言,只會造成學生單向、刻板、片面的知識結構,根本談不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造能力。

1、2 理論與實踐相脫離,不能“學以致用”學校管理心理學以往的教學大致有兩種講授方式:一是每個章節進行逐字、逐句、逐段的分析解釋,撒胡椒麪式的詳細講授,一是“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是把一個章節分成幾大塊,抽出幾個問題“抓大棄小”式的教學。一般在時間充分、問題較難理解時用第一種教學方式,而在時間較緊張、內容又不太難懂的情況下用第二種方式。

但不論哪一種方式,教學內容都是侷限於理論的闡述和概念的解釋,不能用理論來分析學校管理的具體問題,表現出重理論、輕實踐、重學術、輕實用的傾向,嚴重脫離學校管理的具體實際。而理論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樹纔會常青。

由於學生缺乏必要的實踐經驗作爲理解學科的知識背景,學與用又不能結合起來,學生的積極性難以發揮,必使教學陷入枯燥乏味之中缺乏生機和活力,直接影響教學效果,而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也必然導致培養的學生雖然滿腹經綸,卻只能紙上談兵,缺少動手實踐的能力。有調查表明,我國目前大學生中95%以上人的創新力資源並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他們在畢業後的較長一段時期難以進行各種創造發明活動。而這種只會死讀書本、不能學以致用的學生,是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的。因此,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積極推行創新教育已是勢在必行。

1、3 教學手段落後,缺乏現代化教學工具的運用由於教學觀念相對滯後,沒有充分認識到利用現代化教學工具對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也由於缺乏適應教學需要的各種資料、課件,再加上有部分教師還不能很好的掌握使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提供的各種先進教學手段的技術,如:電視教學、多媒體教學等。所以,教學中仍然是採用黑板+粉筆的古老的教學方式,手段比較落後。這樣的教育手段是不可能培養出適應現代教育的管理人才的。

2 學校管理心理學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改革爲了使學校管理心理學走出困境,我們做了大膽的嘗試,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

2.1 變被動教育爲主動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教育的根本目標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是爲學服務的,學生纔是教育的主體。爲了調動學生的主體積極性,我們在教學中採用了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把講授法、提問法、討論法等多種方法結合起來,讓學生廣泛地參與到教學中,變過去的“一言堂”爲現在的“羣言堂”,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變爲主動的吸取知識、探索知識。徹底改變以考分和掌握知識的多少作爲衡量教育質量和學習成果的標準的觀念。

把教育的重點放在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上。

首先,我們根據學校管理心理學是一門多基礎的學科,學生在學習本學科之前已經積累了大量心理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對本學科同樣適用的實際情況,進行了提問式教學。每次上課前都要求學生,預習下一節的內容並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去理解,然後在課堂上用教師和學生互相提問的方式完成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既可以採用自己提問自己回答方式來引起學生注意;也可以通過老師問,請同學來回答,給學生提供創造性思維活動的機會;還可以鼓勵學生提問,由老師或同學回答。這樣的教學既可以互相取長補短,也可以培養學生敢於提出問題、善於提出問題、勇於獨立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使他們在不斷試圖提出問題、努力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科學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

其次,對一些有爭議、重要的、或者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在運用講授法講清基本的理論觀點之後,往往採用討論的方式讓大家各抒己見,積極參與,達到互相教育,共同提高的效果。這就改變了過去灌輸式教學中,學生往往被教師牽着鼻子走,教師講什麼,學生就記什麼,教師說怎麼做,學生就怎麼做的。被動的學習方式。在這裏,教師的任務就是誘導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闡述問題;激發學生去主動學習、主動探索、主動創新。所以教師只給學生提供思路,提供指導思想,具體學什麼,學多少,怎麼學都交給學生,由學生自己做主,所以學生自始至終必須以主人翁的姿態投入到學習中。

而學生一旦從心理上被動學習的定位上解放出來,他們的求知慾望和參與精神就大大增強,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就激發起來,許多學生也就逐漸養成了平時多積累、多觀察、多思考,帶着問題聽課的習慣,他們學習的主體積極性大大提高,由原來的“要我學”轉變爲“我要學”。

第三,在講授中注重啓發,變過去只注重傳授知識不注重培養能力的傾向,爲注重教會學生學習,全面的培養學生的能力。我們正處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更新週期越來越短,信息傳遞的速度越來越快。在這樣的時代裏,企圖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裏去接受無限的知識既不可能,也無必要。俗話說“授人一魚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享用不盡”。

過去那種僅限於傳授已有知識的“再現型”教育,已經難以應付知識經濟時代瞬息萬變的知識和增長的局面,學校教育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全部知識教給學生,重要的是把最基本的最先進的知識教給他們,教給他們思維的方法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能夠一反三,善於探索新知識。所以,爲了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我們把學重點放在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上,變傳授知識爲培養能力,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掌握獲得知識和創新知識的方法,即讓學生學會學習。

我們不僅培養學生敢於質疑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拘泥於教材上或老師所講的結論能提出獨到新穎的觀點和方法;還注重啓發學生富於想象,進行創新學習,使其在分析問題時,能通過自己獨立思考和探索,另闢蹊徑,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也注意教給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方法。如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閱讀有關資料、查閱相關文獻、進行深入的思考,然後形成自己的觀點進行理論的創新,寫出小論文。再經過交流、討論、辯論,就可以使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最後,教師針對同學們的觀點進行總結,幫助大家進一步提高認識,使其把知識真正融會貫通,進入“自奮其力、自至其知”的境界,這就完全實現了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過渡。學生從只會順着老師和書本的思路學習,發展爲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觀點,甚至能發現老師講課、書本和文獻中的不妥之處,並提出自己的看法,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主體積極性,也培養了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

正如《學會生存》中所指出“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的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的激勵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職能以外,他將越來越成爲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在真理的人。”我們的教學正向此目標努力,力求讓學生“學會學習知識,學會做人,學會做事”,歸根到底是使學生處於主體地位,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以便將來在競爭日益加劇的社會中處於主導地位和有利地位。

2、2 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提高教學的實用性、操作性。學校管理心理學是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中如何將理論觀點和實際應用結合起來是必須重視的一個問題。

爲此,我們注重了對學生早期科學研究和實踐能力的訓練。我們主要採取了三種方式來解決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的問題。其一,在教學中進行案例分析,通過具體事例引導學生把握理論,掌握方法;其二,讓學生走出校門到學校管理中去調查訪問進行社會考察,瞭解學校管理的實際問題,在獲得感性知識的基礎上,探索規律,檢驗理論;其三,請專家、學者及學校管理者圍繞學校管理中的熱點問題報告講學,展理論指導實踐的成功經驗,使學生加深對現實問題的思考,提高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這些活動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也進一步提高了學生應用學校管理心理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優化了學生的素質結構。

另外,爲了改變落後的教學手段,我們在教學中嘗試採用現代化的教學儀器和教學設備,利用計算機等各種先進的技術進行教學手段改革。

總之,我們經過了幾年的教學探索,在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活動後,學校管理心理學的教學已經取得了明顯效果,從畢業生反饋回來的信息可以看出,新的教學模式對他們在實際的教育教學管理實踐十分有效,並可操作。這說明了學校管理心理學教學改革的成功。

參考文獻:

[ 1 ]王磊,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創新人才[ J ]。 教育研究, 1999(7)。

[ 2 ] [美]吉爾福特JP著,唐小杰等譯。 創造力與創造性思維新論[ J ]。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科版) , 1990, (4)。

[ 3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編著:學會生存一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 ]。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 1996:188.

[ 4 ]林崇德。 創造性人才。 創造性教育。 創造性學習[ J ]。 中國教育學刊, 20xx, (1)。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 篇四

心理學本科生心理諮詢技能提升探析

摘要:針對目前高校應用心理學本科生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案例督導工作坊實踐教學模式,通過“教、學、做、評、思”五個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和提升應用心理學本科生的心理諮詢技能和實際應用能力。

關鍵詞:應用心理學;本科生;心理諮詢技能;實踐教學模式

隨着時代和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急速的社會變遷也引發各種社會心理問題,人們對心理學專業也越來越重視,自從1998年應用心理學專業被列入本科專業之後,全國有230多所本科院校開設心理學專業。但是從社會對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的需求來看,學校的培養目標與社會的需求間還存在巨大差距。以某重點高校應用心理學專業就業情況爲例,就業率保持在百分之八十到九十,雖然只有少數學生畢業後沒有就業,但是有將近百分之四十的學生找到的工作與所學專業關係不大。這樣的現狀使得應用心理學專業發展處境非常尷尬。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的畢業去向一般爲中國小心理教師、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監獄、醫院和企事業人力資源管理,但是用人單位認爲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不夠,初入職場的畢業生則認爲是在學校的學習中缺少實踐教學的環節。而應用心理學專職教師也一致認爲理論與實踐脫節,缺少心理諮詢的實戰技能,是目前心理學學科發展面臨的困境。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是人才培養的薄弱環節,這一短板也直接制約專業的發展,因此,要提升應用心理學專業的教學質量,必須改進實踐教學的模式,以便培養受社會歡迎的專業型人才。

一應用心理學本科生實踐技能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應用心理學本科生的實踐教學在各高校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有的高校也形成自己的一些特色。比如浙江大學採用導師制與核心課程相結合的核心能力培養模式,北京師範大學“6+1”培養模式以及瀋陽師範大學採取國小期實踐教學的方式[1]。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第一,各個實踐教學環節的過程不夠深入,一般都傾向於形式化;第二,學校內的實訓基地的真實度不夠,和校外的基地合作流於形式,沒有讓學生進行長期的實踐,沒有“走出去”的實戰演練。第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分離,以學習心理諮詢技術爲例,學生學習諮詢心理學和心理治療學的各個理論流派,也熟記每個流派的方法,但是不能將所學的知識點融會貫通地運用,還是不能解決實際問題,這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主要難題之一;第四,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差,教師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很多學生採取消極的態度對待教學實踐環節,不能主動學習,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追求創新的精神,習慣於老師的灌輸式學習,面對老師佈置的任務,不能自覺開動腦筋。

二“案例督導工作坊”實踐教學模式的提出

工作坊教學模式是實踐性非常強的教學模式,它最初起源於德國,在20世紀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產生。其主要特色是在一個互助的小團體中形成輕鬆的、有趣的氛圍,每次活動設定一個專題內容,圍繞主題內容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互動活動。通過心理體驗活動學習理論知識、增加體驗領悟。本文主要以“表達性繪畫藝術案例督導工作坊”爲例,從“教、學、做、評、思”五個環節來闡述如何通過心理輔導和體驗互動解決應用心理學本科生心理諮詢技能提升遇到的瓶頸,目標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心理諮詢專業技能。

(一)“寓教於樂”的教學思想

“教”指的是在工作坊模式下教師教授參加者關於工作坊主題的相關知識,當然這些知識的講授並非傳統的認知教學模式。傳統的認知教學模式是以心理學理論知識的掌握和考覈爲主,而工作坊教學模式下的教師的“教”教的是心理諮詢的技術和方法。以“表達性繪畫藝術案例督導工作坊”爲例,在工作坊開始前採用自願報名的原則,在系統學習過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基礎課程的應用心理學專業本科生中選取20名對繪畫心理治療感興趣並有意願參加課外實踐教學活動的學生,參加每週一次,每次2.5小時的表達性繪畫藝術工作坊活動,“表達性繪畫藝術督導工作坊”分爲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爲理論講授的主題是:(1)第一單元:繪畫治療總論;(2)第二單元:線條顏色繪畫心理分析;(3)第三單元:樹木測驗與心理疾病篩查;(4)第四單元:人物測驗與自我認識;(5)第五單元:房樹人測驗繪畫分析;(6)第六單元:五維畫測驗;第二階段爲以小組爲單位的團體繪畫心理活動體驗階段:(1)第一單元:畫出你心中的自己;(2)第二單元:相親相愛一家人;(3)第三單元:心中曼陀羅;(4)第四單元:我的家庭圖;(5)第五單元:風景構成法;(6)第六單元:離別和祝福。相對於傳統教學模式,案例督導工作坊的教學模式是開放的、嶄新的、活潑的,不拘泥於講授形式的,在每個單元課程內容開始前,教師會帶領學生做一個熱身活動,以便將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並活躍團體氛圍,會選擇有趣的心理活動,如“大風吹”“松鼠和大樹”“進化論”“輕揉體操”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角色也發生重要轉變[2]:教師不再是知識傳播者而是活動的設計者、參與者、引導者,教師與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在工作坊教學模式下,教師與學生一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作用是啓發學生思考對活動的感悟,對自我的發現和對人生的理解。

(二)“在做中學”的學習策略

美國教育家泰勒[3]認爲:“學生學到什麼取決於他做什麼,而不是教師教什麼。”在做中學是有效的學習策略之一。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和實踐教學活動的實施是高等學校培養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表達性繪畫藝術工作坊”爲例,學生的理論學習和體驗活動是和去福利院基地實習一起進行的,講授完一個單元內容,參加的學生們就去福利院給孩子們做相應的心理繪畫體驗活動,再將收集的福利院兒童的畫作在下一週工作坊的時間進行小組分析討論和教師講解,根據每一位孩子的畫作特點(如色彩、畫作內容、表達心情等)進行心理學解讀,明確心理干預方向。所以案例督導工作坊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有以下優勢,第一,在“做”中學習掌握繪畫心理諮詢的技巧,學會繪畫技術應用於心理輔導工作[4]。學生一邊實習一邊進行理論學習。第二,在“做”中學會運用理論知識,提升對理論學習的自信心,能夠獲得學習的成就感,提升學習興趣。第三,在“做”中學會團隊合作,解小組成員的需求和願望,能夠形成凝聚力。例如在“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單元教師讓以小組爲單位進行沒有語言交流的團體繪畫,每人每輪畫一筆,然後經過十幾輪過後,形成一幅整體的畫作,再給畫作命名,並以小組爲單位全班展示。整個過程既是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又是心理諮詢技術的運用,增進小組的成員的榮譽感和自豪感,培養互助合作的精神。第四,在“做”中學會探索,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發現能力。探索自己的內心深處的同時,體察他人的內心世界。比如“畫出你心中的自己”這個單元,教師涉及課程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繪畫的形式發覺自己的性格特點,更加解自己,增進自我認識。同時也會安排以小組爲單位的互相討論,就小組成員的性格特點進行分析。

(三)“互動評價”的教學活動

在案例督導工作坊中,互動討論是工作坊的重要環節,以“心中曼陀羅”活動爲例,參加者在創作完曼陀羅作品後,說出自己對畫作的感知和理解,同時小組成員也會參與到討論之中,與創作者一起討論畫作反應的心理內涵。再如在福利院兒童的畫作中,房樹人繪畫測驗不同的人會看到不同的內容,通過同伴的討論,開闊眼界,更好的學習繪畫心理諮詢的技術,既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又有利於掌握技術的精髓,所以“互動評價”這一環節在案例督導工作坊教學模式中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質疑的良好品質,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同時聯繫表達溝通的能力。

(四)“反思提升”的訓練方法

“反思提升”中的“思”包括以下兩點,第一,是學生在實踐教學環節結束後收穫的反思。在案例督導工作坊中,每次工作坊活動結束前,教師會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每位小組成員用一句話來表達今天參與活動的感受,這也是反思提升的訓練。第二,學生在整個實踐教學環節結束後收穫的反思。在案例督導工作坊中,教師會對參加福利院社會實踐的應用心理學本科生布置家庭作業,每個學生每次去福利院後要形成當天的工作記錄,在整個12次志願服務工作結束後,結合老師同學的案例分析,也要撰寫一份整體的案例報告,案例報告的撰寫過程就是實踐反思的過程。另外,學生的“思”主要是對自己從“教、學、做、評”方面實踐教學訓練狀況進行反思。而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也要定期反思,這樣纔有益於學生的成長,達到提升內涵的效果。這樣教與學的雙方經過課後的“反思提升”實現學會反省自己,有益於促進學生的個人成長,將實踐教學落到實處[5]。

三小結

結合福利院社會實踐基地的效果,我們就以下幾個方面對“案例督導工作坊”實踐教學效果予以評價,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掌握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使其具有從事心理諮詢或人力資源相關行業的基本職業素質和能力。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學生的認識能力顯著增強,學生能夠通過案例督導工作坊活動更加客觀,準確地認識自己,擴大自我意識範圍,開闊眼界,更客觀地評價他人和周圍環境;其次,學生的專業能力顯著提高,活動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在實踐過程中進行重新體會,針對實踐中的案例教師予以及時準確地指導,實際接觸真實的心理輔導工作,增加學生對專業的熱愛,能夠穩固樹立專業思想;再次,學生的實踐能力迅速提升,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中,邊學邊做,在做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開拓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培養積極性;最後,學生的綜合能力有所提高,綜合能力包括溝通能力、組織能力、自我認識能力等綜合素質,在整個實踐過程中學生的創新能力獲得提升,進而使得學生的就業信心顯著增強。

參考文獻

[1]歐賢才,劉惠珍,楊曉玲。應用心理學專業“345”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xx,1(129):139-144.

[2]黃越。工作坊教學模式下的大學教師角色—以翻譯課堂教學爲例[J].大學教育科學,20xx,6(130):56-60.

[3]周永紅。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J].中國電力教育,20xx,15:122-123.

[4]曾金霞。工作坊教學模式下的大學生心理諮詢技能訓練策略[J].廣西教育,20xx,8:112-114,122.

大學生心理論文 篇五

摘要:心理彈性影響着學生的諸多方面,如人際關係、生活困惑、戀愛、職場選擇,借鑑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思想,從自卑感及補償、生活風格、社會興趣、創造性自我方面提出了優化學生心理彈性的策略。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彈性;個體心理學

大學生是社會建設、發展的中堅力量,他們的道德品質、文化素質及心理素質是實現中華復興的重要保障。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4]16號)、《教育部衛生部共青團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教社政[25]1號)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1-22年)》精神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教育中不可忽視的力量,要求各高校必須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人才培養體系,健全校、院、班級三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規範心理健康教育和諮詢機構的管理,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心理健康活動。同時要求各高校配備不少於兩名專職心理健康教育老師,依據各高校學生的數量可以配備兼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基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管理與評價的複雜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發展的動態性及社會、家長、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瞭解的深入性等特點。本文在借鑑西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阿德勒個體心理學運用的基礎上,從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應用角度提出優化學生心理韌性的相關策略。

一、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主要理論

阿德勒作爲第一個與弗洛伊德觀點產生分歧並分裂出來的精神分析心理學家,他反對弗洛伊德過度重視潛意識,提出應該關注意識,人們應該活在當下,與過去的經歷相比,未來的生活目標更影響人的行爲,因此他提出了以下理論:

1、自卑感及補償

“自卑情結”是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理論,他認爲自卑感是個體自身內在的一種感覺,自卑促使人們努力去克服,追求成功,成爲人格發展的動力,若是被自卑主宰,則產生自卑情緒,導致神經症人格,抑鬱、悲觀、消沉。阿德勒認爲,補償是彌補自卑的最好方法,某方面缺失,可以通過另外的途徑或者額外的付出獲得內心的平衡,降低自卑感。補償的最終目標是追求優越,阿德勒把追求優越看成是人生的主導動機。

2、生活風格

阿德勒在分享自卑感及補償的過程中,提出了“生活風格”,他認爲個體因環境不同會形成專屬於自己的生活風格,特別強調家庭環境對一個人人格形成的決定性影響,學校的氛圍、老師的教育方式也會對一個人人格的形成及完善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社會環境會促進個體形成優良的生活習慣,激發個體分享這種生活風格、影響周圍的人羣,淨化不良風氣。阿德勒認爲個體基本上有四種生活風格,分別是支配-統治型(Dominant-ruling);索取型(Getting type);迴避型(Avoiding type);社會利益型(Social useful type)。

3、社會興趣

阿德勒說:“社會興趣不僅是一種情感,也是一種對生活的評價態度,一種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的能力。”每個人天生都具有與別人和諧相處的需要,這種需求只有在社會生活中才能得到發展,而且個體必須認識到這種潛能,才能更好的發展自我,如果一個人無法認識這種潛能,他的世界會變得糟糕凌亂,會產生諸多心理問題,嚴重者可能成爲精神病患者。阿德勒認爲,個體一生中需要完成三大重要任務——職業選擇、社會任務及愛情婚姻。

4、創造性自我

阿德勒認爲人類不是環境或者遺傳影響的簡單消極的接受者,而是能夠自由的、創造性的與環境發生作用,按照自己認爲合適的方式組合起來,適應自己的生活。一些人對社會有益,一些人對社會有害,阿德勒看來其差別在於選擇,他認爲遺傳和環境只提供了“個人按照自己‘創造’的方式用於建造生活態度的磚塊而已,正是他應用磚塊的獨特方式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個性”。

二、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視野下大學生心理彈性優化策略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事關大學生心理健康,成人成才,事關社會發展的動態過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視野下大學生心理彈性優化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積極補償,克服自卑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每個人因成長環境各異,優缺點也各異,阿德勒用補償告訴我們,缺點不可怕,也無需自卑,重要的是要擁有克服自卑的勇氣及信心。學生生活較單純,處於心態成熟與未成熟的階段,成人感越來越強烈,雖然大部分時間能協調處理自己的學習、生活,但也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如學業挫折、戀愛挫折、人際交往障礙及求職失敗等。補償教育有利於大學生直面自身的不足和失敗,調整認知、情感以及行爲,追求心中的優越,以達到補償的效果。如享譽世界的NBA退役球星喬丹,熱愛籃球,卻因身高問題被拒之門外,這種挫折並沒有讓他放棄,而是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懇求教練讓他作爲一個球隊的雜役人員,憑着堅毅的等候,他終於得到教練的認可,成爲一代巨星。喬丹用積極努力的態度補償了身高的不足,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控制力、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及抗挫耐受力等方式幫助大學生進行補償,提升他們的心理彈性。

(1)個體意志品質的培養。青年時期是意志品質逐漸穩定的定型時期,又具有較大的可塑性,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培養他們的意志力。意志力是指從事某一件事或者活動持久的耐心、毅力。從日常生活方面來說,可以讓學生自我挑戰,培養恆心和毅力。從野外拓展而言,要定期組織學生參與野外心理成長訓練,克服內心的恐懼、不自信,直面失敗,磨練個人的心理品質。

(2)培養自控能力、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個體在心理髮展的歷程中,需許多外界力量的援助及支持,自控力是個體成熟的特徵之一。自控力是指個體面對困境和挑戰時的一種控制能力,它能增強個體邊界意識,增強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優化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能激發個體內在力量,整合資源,優化心理品質。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自控能力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一是反省。個體每做一件事情,都需用一定的時間來反思、總結。二是加強邊界意識。個體之間對事物及人的看法態度有差異,我們不能把自己的主觀想法強加給他人,造成他人的痛苦,需求同存異,尊重他人的觀念及做法。三是合理表達情緒,委婉措詞。我們需清楚的意識到任何一個人都不是別人的垃圾處理器,個體之間是平等、互助、尊重的關係,表達情緒時需評估他人的心理狀態、接受程度以及對他人造成的傷害程度。四是挖掘自身優勢、發現外界事物及他人的閃光點。五是多關注事物的積極面,勿用放大鏡、顯微鏡去觀察事物的消極面。積極思維有利於人充滿鬥志,滿懷希望,消極思維會使人患得患失,錯失機遇,不利於個體的身心健康。

(3)提高抗挫耐受力。挫折是人生常態,合理的應對方法可以避免類似挫折重演,更好的適應生活。首先要學會傾聽,吸收他人經驗爲己所用。挫折雖然各異,但解決問題的方法卻相通。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吸收各類問題的解決方法,遇事不亂,胸有成竹。其次要正確歸因。韋納把努力、能力、運氣、任務難度等因素歸爲穩定-不穩定、內控-外控、可控-不可控。要善於把握穩定、可控的因素,對挫折正確歸因,分析其中可以調整的因素,最大可能的改變挫折情境。最後要自我模擬一些挫折情境,用心理劇的表演方式加強抗挫能力。心理劇是一種用舞臺表現心理衝突的方式,可以讓個體在其中去體會他人的心理衝突,達到壓力釋放、自我調整的效果。

2、優化生活風格,提升心理品質

阿德勒提出的四種生活風格中,只有社會利益型是健康的,其餘三種都需優化。隨着社會的轉型,物質財富日益劇增,精神生活卻無法與物質接軌,滋生諸多違背社會主流文化的現象。面對需要優化的生活風格,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法進行優化。

第一,普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心理教育在家庭中未受到高度重視,一方面因人口衆多,文化水平差異巨大,難以讓低文化素質的家庭理解和運用心理學知識;另一方面封建思想殘餘,尤其偏遠山區,重男輕女,對女孩的關注遠低於男孩。普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有助於家長了解子女的心理成長曆程,依據發展階段有的放矢的進行合理的引導訓練,增強子女的心理品質。

第二,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學校環境是學生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完善的重要途徑。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採用心理知識競賽、心理知識展播、心理遊戲、心理拓展、情境模擬、團體輔導、個別訪談等形式靈活進行。

第三,淨化社會環境,提升學生在外的安全性。社會是一間染色紡,大學生作爲一個成年人,身體已具備成熟的條件,但是心理卻還處於過渡期,能辨別一定的是非觀念,但略顯稚嫩。我們需要整治不良社會風氣,讓大學生的理念與社會合理的接軌。

第四,自我教育。家庭教育提供給幼兒一個成長的風向標、學校教育提供給幼兒自我完善的途徑、社會教育提供給幼兒檢驗自我的空間。但個體還需具備自我教育、自我檢查的能力,無論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還是社會教育都屬於引導性的教育,而自我教育是一種檢查性的終生教育,它可以讓個體不斷的在自我檢查中調整自我、完善自我,促進社會和諧。

3、發展良好的社會興趣

阿德勒認爲社會興趣是個體心理健康與否的標尺。大學生正值青春活力的年齡,人際需求旺盛的階段,高校社團衆多,大學生應積極加入自己喜歡的社團,主動與人交流,互惠互利,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避免出現孤芳自賞的優越情結及自怨自艾的自卑情結。增強人際交流技巧的方法有:一是傾聽,理解之後適當發言。傾聽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讓別人認爲你在乎他,能理解他人的情感和內心,非常願意和你交談,併成爲朋友。二是主動關注,但不逾越自己的界限。個體都有脆弱的時候,有的人喜歡傾訴,有的人喜歡默默承受,我們需要依據不同的情況進行主動關注,並徵得對方同意之後再表達你的關心。三是互惠互利。人與人之間不是單方面的付出和索取,人際關係猶如天平,付出大於索取,會認爲接受者欠自己太多,滋生埋怨和仇恨,付出小於索取,會認爲得到的是應該的,付出者天生就該如此,當他不付出時,就會認爲他人品不好、性格怪異。因此人際交往中,需要互惠互利,才能友誼長久。四是懂得包容和謙讓。個體之間因個性差異,難免會在認知、情感及行爲上發生摩擦,當矛盾出現的時候,需懂得容納他人的個性,不能爭鋒相對,彼此傷害。

當代大學生雖然擁有良好的教育環境,豐富的知識,但總體來說心理成熟有待加強,人生觀、世界觀也有待逐步完善。在社會競爭中,他們雖然擁有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但也面臨巨大的職場壓力及生活的各種困惑。因此,增強大學生的心理彈性,提升他們的抗挫能力,歷練他們的意志品質,發掘自己的社會興趣,幫助他們完善自我,融入社會,是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重要任務,也是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思想留給後世的精神財富。

總結:心理學論文: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視野下大學生心理彈性優化策略到這裏就全部結束了。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 篇六

宿舍是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場所。中共中央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高度重視學生生活社區、宿舍等學生組織的思想政治工作。針對90後大學生的新特點,從羣體心理學角度,把宿舍作爲一個宿舍羣體來看待,針對其特點有的放矢,將有助於大學生宿舍的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進行。

一、宿舍羣體及其形成過程

(一)羣體的概念

在日常詞彙中,“羣體”是相對於“個體”而言,是指聚集在一起的個人,無論他們屬於什麼民族、職業或性別,或是什麼事情讓他們走到了一起。而本文所指的羣體,是從心理學角度定義的羣體。形成羣體的人們,他們各自原來的個性全部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集體心理,無論是感情還是思想都會朝着一個方向發展。這些聚集羣的人們形成了一種狀態,形成了一個心理羣體。

(二)宿舍羣體及其形成過程

宿舍是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場所。然而隨着互聯網的影響,高校後勤對宿舍的管理的更加科學化、人性化,大學生入校宿舍的分配不再是完全按照傳統的模式,由院系指定安排宿舍,而是可以由學生在一定範圍內自由選擇宿舍。這就使得宿舍又有了非正式組織的功能,成員的形成更加多元化,更加具有開放性,同時也大大增加了宿舍管理的難度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

隨着時間的推移和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絕大多數的宿舍成員見能夠形成上文所描述的心理羣體,我們這裏姑且稱爲宿舍羣體。宿舍羣體的形成可分爲五個階段。

1、散亂期

此階段爲剛剛入學時期,宿舍成員剛剛組合在一起。由於各個成員來自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家庭環境,甚至不同的民族,存在着文化差異,在行爲習慣、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等方面存在着差別。此時,成員間的交流僅僅侷限於禮貌性的問候和事務性的傳達,此時每個人的交流重點還在於老鄉和以前所熟悉的同學之間,彼此在心理上都被化爲陌生人。此階段大概發生在大一的第一學期。

2、宿舍羣體形成初期

經過三個月左右的散亂期,宿舍成員之間對彼此的生活習慣以及性格特點方面都有了大體的認識,彼此都在試探着進行深層次的交流。此時,伴隨着輔導員以及學長學姐們的教育引導,以及集體活動的舉辦,宿舍成員之間的凝聚力在不斷地增加。在行爲準則,生活習慣,心理認同方面也在不斷地趨同,此時宿舍羣體逐漸形成。此階段,宿舍成員之間會逐漸形成彼此共同的愛好,寢室之間共同交流的話題也會逐漸增加。

3、分化期

經過大一第一學年的交往和磨合,寢室成員對彼此間的性格、優缺點、價值觀都有了較清晰地認識。此時,成員間就會出現分化的情況,一方面是寢室內部的分化,性格更加相投,興趣愛好更加接近的幾個成員可能關係會更加緊密,會一起吃飯、上課、出去玩。這樣,就會出現寢室有若干小團體的局面。另一方面,寢室成員的交際範圍或者生活重心會從大一期間的以寢室爲重心逐漸轉移到寢室外部,寢室成員會有更多同寢室以外的朋友。這就造成了宿舍成員之間的生活節奏不太同步的問題,特別是有了男女朋友之後,會更加的脫離宿舍的生活節奏。此階段,在寢室中,跟更多成員之間有交流的,將會成爲寢室的羣衆領袖。

4、矛盾爆發期

經歷過半學年左右的分化期,寢室開始進入矛盾爆發期。由於當前的“90後”大都是獨生子女,以自我爲中心的特點比較普遍,他們很多人都把寢室作爲自己價值實現的場所,都希望寢室其他成員能夠順從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爲習慣。另外,此階段,彼此成長環境的不同和價值觀的不同造成的矛盾就凸顯出來,會因爲一些小事,比如寢室衛生打掃,水電費的收繳,公共設施的使用等使矛盾激化,甚至出現宿舍內部打架等現象。在這個階段,處理學生宿舍人際關係問題成爲了輔導員重點關注的方向。這個時期,又會出現一批要求調宿舍的同學,與散亂期不同的是,此階段的同學情緒大都比較激動,但是調宿舍的念頭大都屬於氣頭的話,態度不堅決,經過輔導員的教育勸說都會打消念頭,把注意力轉移到增強人際交往能力,緩和宿舍矛盾方面,這是因爲這個時期的宿舍羣體已進一步形成,集體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

5、融合期

經過分化期和矛盾爆發期,一般在大三左右就會進入融合期。經歷過前一階段的正向衝突和輔導員的教育,以及各自的反省,寢室成員彼此之間的瞭解更加深刻,相互之間的認同感以及寢室羣體的凝聚力進一步加強。寢室羣體正式形成,到畢業前期,寢室羣體的心理認同感會達到頂峯。此時寢室之間的關係更加穩定,輔導員的工作重心也從宿舍人際交往專向了黨建、就業創業等其他方面。

(三)宿舍羣體的特點

首先,自覺個性的消失。在一個宿舍羣體內,無論原來各個成員的生活方式、家庭環境、生活習慣相同還是不同,他們變成一個集體這個事實,使得他們獲得了一種集體心理。其次,易於接受暗示。在一個宿舍羣體內,每種感情和行動都有傳染性,這是因爲宿舍羣體中的個人實際上處於一種催眠狀態。最後,宿舍羣體還具有匿名性。

三、針對宿舍羣體特點,加強大學生宿舍管理

(一)加大新生宿舍管理力度,促進新生良好習慣養成。

開學前兩個月正是新生宿舍羣體的混亂期,宿舍的羣體心理都在剛剛開始融化的時候,這個時候輔導員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宿舍良好習慣養成的引導上,做好寢室同學之間感情的粘合劑,可以通過主題班會、新生宿舍展示等活動,快速增加宿舍成員之間的凝聚力,加速宿舍成員之間的融合,快速度過混亂期,增強新生對集體生活的適應能力,減少調宿舍事件的發生比率。

(二)注重宿舍文化建設,營造良好寢室氛圍

首先,做好宿舍文化的制度化建設,即制定好寢室相配套的各種制度規定,使寢室成員必須服從於寢室管理規定。其次,要把各種寢室規定外化於行,比如,要讓寢室每個成員意識到主動打掃寢室衛生,不影響他人休息,不沉迷於遊戲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最後,要把寢室文化內化於心,形成寢室羣體的集體認同感。此階段可舉辦“宿舍文化節”系列活動加速優秀宿舍文化的形成和羣體心理的形成。

(三)加強宿舍長隊伍建設

一名合格優秀的宿舍長對於宿舍羣體的形成,對於優良宿舍文化的建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他的意志是羣體形成意見並取得一致的核心。在選拔宿舍長的時候,我們要把善於交流,堅持原則,自制力強作爲主要因素。此外,在每學期獎學金評定過程中,要對宿舍長給予一定的加分,以增強其工作的積極主動性。

(四)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聯動機制,及時給予學生心理疏導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都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環節。在做好“校—院—班級”心理健康教育三級聯動的基礎上,還要儘可能的將心理疏導細化到每個寢室,特別是在宿舍羣體的分化期和矛盾爆發期,一定要對於性格內向的同學提供合理的心理壓力宣泄途徑,發現思想出現波動的時間要及時的給予談心談話,進行心理疏導。

大學生心理論文 篇七

一、心理健康的內涵和標準

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共同構成健康的完整概念。所謂心理健康,是指“在一定社會環境中的個體,在高級神經功能正常的情況下,智力正常,情緒穩定,行爲適度,具有協調關係和適應環境的能力及性格”。[1]心理健康的標準與內涵有着內在一致性。根據當今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實際情況,大致可以從如下五個方面衡量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一是正常的智力,包括觀察力敏銳、記憶力良好、思考力靈活、想象力豐富等方面;二是健康、穩定的情緒,身心處於積極向上、充滿希望的樂觀狀態;三是人格完整,行爲協調,能有效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爲,且行爲的內在反映與外在表現相一致;四是人際關係良好、和諧,樂於同老師、同學等他人交往;五是堅強的意志品質,具備達到目的的信念和持之以恆的行爲,並在遭受困難、挫折時能採取合理的應對方式。[2]

二、當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分析

在當今社會日新月異、高速運轉和我國高等教育飛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的大背景下,大學生羣體早已失去了曾經的“天之驕子”的光環,取而代之的是來自學校、社會、家庭等方方面面的重重壓力。當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首先,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總人數比例上升,表現爲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個體面臨着心理健康問題的困擾;其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涉及大學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大學生羣體飽受着抑鬱、焦慮、自卑、恐懼、偏執、強迫、緊張等心理問題的折磨;最後,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負面影響擴大,處理難度不斷增加。之所以造成這樣的狀況,既有大學生自身的內部性原因,也有來自學校、社會、家庭等的外部性原因。內部性原因主要是指大學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均處於一個從不成熟到逐漸成熟的變化時期,“心理年齡滯後於生理年齡,閱歷淺,社會經驗不足,獨立生活能力差,自制力差,易受到社會上各種思潮的衝擊和影響,因而較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和衝突”[3]。外部性因素,學校方面包括學業負擔重、生活適應能力差、人際關係協調困難、生活中遭遇挫折與不順等;社會方面表現在社會競爭激烈,就業壓力大,導致大學生在擇業與就業過程中容易出現攀比心理、自卑心理、從衆心理等,並進而產生諸多心理困惑;家庭方面或因家庭成長環境與大學學習生活環境之間的強烈反差,或因父母親戚寄予的過高期望,或因家庭經濟拮据、貧困等,使他們在心理上產生不適,精神方面也有諸多壓力。除上述原因之外,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涵的理解模糊、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夠認識、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的認識評估存在偏差等[4]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原因。

三、高校體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高校體育作爲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學目標的動態性、身體活動的實踐性、組織操作的複雜性、人際交往的頻繁性、心理體驗的複合性等特點[5],正是由於這些特點,使高校體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發揮着積極的影響作用。

(一)高校體育可以促進大學生智力發展,有益於智力水平的提升

在大學繁雜而充滿壓力的學習生活中,大腦多處於疲勞和緊張的狀態,這就需要使它得到適時的休息和調整。大學生堅持參加體育鍛煉和體育活動,不僅可以讓大腦獲得充足的氧氣供應,使腦力得到快速恢復,而且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促進注意力、觀察力、思維分析能力的健康發展,對於保證智力的正常發育及大腦潛力的開發有着積極作用。概括而言,高校體育對大學生智力發展的促進作用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一是促進大腦的開發和利用,增強神經系統的功能;二是減緩應激反應,提升大腦的工作效率;三是能有效消除腦力勞動引起的疲勞。具體來說,高校體育對智力的影響基於這樣一個過程: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於長時間寫字讀書以及低頭彎腰使流向大腦的血液受到限制並不斷減少,這直接影響到大腦的營養供給,進而引起腦脹、頭暈,使學習效率下降。這時通過體育鍛煉,可以使體育活動與腦力活動合理交替,導致運動中樞神經興奮,有助於加快腦部的血液循環,使大腦獲取更多的營養供應,從而有助於消除腦力勞動產生的疲勞,提高大腦的學習效率,並進一步促進大腦智力的發展和智力水平的提升。

(二)高校體育可以促進大學生情緒穩定,幫助緩解緊張情緒和消除心理疾病

在高度競爭的社會,身處大學校園的大學生也會面臨精神空虛、學習生活焦慮,情緒壓抑、緊張的問題,從而極容易導致悲觀、孤獨等心理障礙。而經常參加體育運動,可以降低、減輕甚至消除這種焦慮,穩定情緒。因爲高校體育活動具有組織性和羣體性,通過各異的組織形式和不同的活動內容,不僅容易發現大學生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而且有助於大學生消除緊張情緒,發泄內心的不滿情緒和意識,解除內心的枯燥和煩悶,提高主動性、自信心和成就感,並滿足相互交往的需要。另一方面,大學生通過參加體育教學中開展的多種多樣的活動,在鍛鍊身體的同時調節情緒,並得以保持健康、穩定的心態。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士分析指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顯著地鬆弛緊張的神經,改善人們的自我感覺,消除失落和沮喪情緒,是保持和增進心理健康、消除心理疾病的一個重要方法。總之,高校體育對形成大學生穩定、健康的情緒發揮着重要促進作用,對幫助緩解緊張情緒和消除心理疾病的產生有着積極影響。

(三)高校體育可以促進大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心理與行爲的協調性

健全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內在要求,也是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作爲高校教育的目標,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必然離不開健全的心理機制,必然要求具備健全的人格。所謂健全人格,就是指心理和行爲和諧統一的人格。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學生應該以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作爲自己人格的核心,並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爲。高校體育對自我意識的形成有巨大影響,不僅可以幫助大學生在情感上實現相互溝通和交流,而且可以發展他們人際交往的能力,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融洽發展。具體表現爲:在體育教育過程中,大學生可以通過表現勇敢的品質、挑戰新的成績、努力克服困難等外在行爲與自我觀念、自我要求保持協調與一致性,如此逐漸使大學生自我意識受到體育教育的影響,使其在心理上不斷表現出樂於交往、能客觀評價自我與他人、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培養自制和穩定的心理狀態等傾向和能力,在行爲上表現出果斷、堅韌、自制和毅力,身心均處於積極向上、充滿希望的良好狀態,心理與行爲的協調性不斷得到提高,這無疑對健全人格的形成產生着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高校體育可以促進大學生協調人際關係,發展人際交往能力

處於大學階段的大學生,相比之前的初高中階段,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都發生了較大變化,這容易造成大學生相互之間關係冷漠,彼此缺乏感情交流的狀況。面臨複雜的人際關係網,大學生進而容易產生孤獨、抑鬱等心理問題。而高校體育在改善這方面的問題發揮着獨特的功能和作用。體育運動能把體育運動愛好一致、志趣相投的個體聚集起來,通過在一起平等、友好、和諧的比賽或鍛鍊,使他們彼此之間產生親切感,併爲他們進一步相互認識和結交創造了極爲有利的條件。大學生通過參加各種體育活動,既可以增強自身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而且幾乎在每一項體育運動中,都可以與認識或不認識的人結成隊友或形成競爭關係,並在比賽、練習的過程中發生互相接觸、切磋、合作、對抗等這樣一個密切交流和交往的過程。並且在這其中,還可以培養大學生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以及處理與他人關係的多種能力,這無疑對發展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協調人際關係的能力提供諸多機會與實踐。

(五)高校體育可以促進大學生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形成積極的進取精神

堅強的意志品質和積極的進取精神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標準的重要內容,也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體現。競爭日益加劇的當今社會,不僅要求大學生成爲社會有用人才,同時要求大學生具備過硬的心理素質和堅強的意志品質以接受這種競爭的考驗。高校體育有助於培養大學生這一品質。高校體育具有顯著的實踐性、激烈的對抗性和明顯的競爭性等重要特徵,它要求其主要參與主體———大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敢於以堅定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去克服和戰勝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在具體的體育運動過程中,或者遭受肢體疲勞、疼痛導致的考驗,或者感受成功、勝利帶來的喜悅,或者承受失敗造成的心理打擊,都無一不是培養和鍛鍊大學生意志品質的有益經歷。同時,在體育活動中,有助於培養大學生堅持不懈、吃苦耐勞、克服困難、勇敢頑強等品質。可以說,高校體育的過程就是克服困難和障礙的過程,就是培養大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和積極主動的進取精神的過程。由此,積極利用高校體育必將對大學生堅強意志品質和積極進取精神的形成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和影響。

四、結語

高校體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促進作用,產生着廣泛而豐富的積極影響。通過高校體育,具體可以促進大學生的智力發展、情緒穩定、人格健全、人際關係協調和意志品質堅強等良性品質,從而在整體上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面對不容樂觀甚至嚴峻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社會各界應該充分認識到高校體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產生的作用與影響,並視高校體育爲破解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途徑。在此基礎上,融高校體育於全面的實踐中去,並積極創造出各種有利條件以真正促進和實現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大學生心理論文 篇八

就性別這一社會因素而言,現有的研究所給予女大學生的關注遠遠不夠。有研究表明,在1985—20xx這15年中,西方大學校園壓力無明顯變化,研究者認爲這種穩定性在於這歸因於在過去的15年中西方高等教育體制沒明顯變化[1]。這說明時代背景與大學生的壓力感息息相關。然而近20年來,中國的時代背景與人們對女性的定位卻發生了一定改變。現實生活競爭日益激烈,相比男大學,她們生面臨着更爲複雜的機遇和環境,一方面她們受傳統文化所營造的環境氛圍的束縛,在與現代意識間的矛盾中加劇了內心的衝突;另一方面,在面對文化的動盪,社會的變革及價值觀的變化時,女大學生爲躋身於生存空間的競爭和拼搏,又必須理性的進行思考,掙脫各種羈絆。同時,她們的心理壓力也隨之增加,心理矛盾增多,她們內心的各種矛盾、衝突和失衡顯得複雜,強烈和隱蔽[1]。女大學生表現在能力、性格、需要、動機、理想、價值觀和體質等方面的與男性的根本差異說明,她們在認知的內部傾向性和獨立的心理特徵上有着固有特徵[2]。故此,探討和分析女大學生心理壓力的基本特徵,實有必要。

作爲美國心理學界興起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利用心理學目前已經比較完善和有效的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積極心理學在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個心理學思潮[3]。它一改傳統病理性的心理學在研究方向上的側重點,主要研究個人的積極情緒、研究積極特質(其中最主要的是優勢和美德)以及研究積極組織系統[4],進而爲心理學的研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正因積極心理學的理論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謀而合,因而在積極心理學的應用方向上,國內的更多的研究者已經開始探討將積極心理學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的方法,並對傳統病理性的心理學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進行比較分析,確定了開展校園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應用前景[5]。

1忽視認知因素的影響

在現有的關於大學生壓力基本特徵的研究領域裏,前人的研究成果頗豐,如車文博等人發現,大學生羣體的心理壓力感的主要來源爲學校環境壓力、學業壓力、情緒壓力擇業壓力和人際壓力[6],張林等人對全國13所代表性高校20xx名大學生的大一學生進行測查的研究結果發現,大一學生的防禦方式和調整情緒的心理調節機制是外部求助和壓抑、幻想,大二、三學生以總結經驗和自我防禦方式主,大四學生的應對方式則更多采用心理調節機制;城市學生在家庭、擇業和學校環境方面的壓力感顯著低於來自鄉村的學生;非獨生子女在家庭、擇業、學校環境和學業壓力感方面顯著高於獨生子女[7]。李虹與梅錦榮對北京1295名大學生的研究發現,學習煩擾、個人煩擾和生活消極事件構成大學校園的主要煩惱,以日常煩擾所產生的壓力爲主要壓力是大學校園煩擾的主要特點,而突發性消極事件並非大學生的主要壓力源[8],等等。現有的有關大學生壓力基本特點的研究重在調查壓力的來源與發展趨勢,並對造成壓力感的社會因素(如性別、是否獨生子女等)進行了分析,但該類研究卻忽略了大學生自身的認知因素,並未顧及個體對壓力的評估態度對壓力感的影響。就現有研究結果來看,研究者將壓力情景下的認知因素主要歸爲個人的認知評價和認知傾向兩個方面。

從Lazarus的認知-評價理論來看,認知評價在人們的壓力調節上其實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人們在情緒活動中不斷的評價刺激事件與自身的關係,可以降低壓力感,並相應地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爲反應,達到更好的適應。已有相關研究[9]證明了這一點,壓力作爲一種外在刺激,並不直接決定負性情緒的產生。大學生的抑鬱、焦慮等負性情緒隨着嚴厲的增大呈現增多的一般趨勢,但並非較高壓力必然伴隨着較多的負性情緒體驗,二者的關係與認知評價的內在調節作用有關。負性情緒體驗隨個體降低對外界壓力事件威脅性的評估而減少;如果個體判斷外界壓力事件的威脅性有偏差,則負性情緒體驗可能會增加。

認知傾向則在情緒反應與壓力情境之間發揮着重要的調節或中介作用。研究指出,顯著差異存在於認知傾向不同的個體在負性情緒體驗上。樂觀認知傾向的個體則相對較少,悲觀認知傾向的個體負性情緒體驗較多。對於女性大學生而言,個人的認知傾向對調節壓力感的影響,則較男性更爲突出。這是因爲女大學生的年齡處於17~25之間,正處於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或同一性危機的矛盾期,由於對事物認知不穩定,缺乏完整把握,進而造成她們的思維方式容易輕易肯定或否定,造成自卑,形成心理壓力和挫折感,進而造成情緒、自信心、壓力與挫折應對方面的問題[10]。在性別的差異上,認知傾向也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參考角度。從某種意義上講,女生相對樂觀的認知傾向具有一定的保護性作用,男性中相對悲觀的認知傾向導致了相對較多的負性情緒體驗,認知傾向的影響作用主要表現在較低的壓力水平下。

關於認知因素是否包含於壓力基本特徵之中的問題中,學界存在一些爭論。一部分學者通過實驗發現:一般結果期待傾,也即一般認知評價傾向(個體對於與自己有關的時間發展趨勢及後果的信念和評價傾向,主要包括樂觀和悲觀兩類)與控制點、歸因等人格特徵具有概念上的聯繫,它們在內容、指向方面存在明顯不同但與個體與環境互動中的效能有關,實證研究往往會發現它們具有雖然顯著但卻較低的相關,可見認知評價對人們壓力感未必存在直接聯繫[11]。然而,另一部分研究者的研究結果卻表明,負性情緒體驗在較高壓力情境下,持有樂觀認知傾向的個體不比持有悲觀認知傾向的個體在較低壓力情境下的多,甚至傾向於略少,這表明認知評價傾向在負性情緒產生中發揮着相當重要作用[12]。對於這類狀況,可以嘗試以積極心理學視角來重新審視大學生壓力基本特點研究。因爲積極心理學的理論核心就建立在個體積極認知對其自身心理過程有着決定性影響的前提上。因此,以假設形式將認知因素考慮在壓力基本特點當中,並嘗試以自設問卷的形式來驗證二者是否存在相關。如能證明某一認知因素對壓力感具有顯著高的影響效果,則說明個體認知因素亦屬大學生心理壓力基本特點範疇。

2缺乏專適用於主流大學生的心理量表

儘管這些研究都是建立在各自的理論基礎之上通過嚴謹的實驗而得出的結論,但是它們都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即便是在以正常大學生爲研究對象的研究中,在測量個體壓力感或與之相關的負性情緒、行爲時,這些研究中使用得最多的量表爲《症狀自評量表》(SCL-90)、《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鬱自評量表》(SDS)和《生活事件調查問卷》(LES),這些量表的編制大部分不是專門針對青年大學生這一特殊羣體[13],且這些量表多用於檢測被測者是否存在心理問題,而對於那些心理健康處於正常水平的被試來說,這些量表的作用令人懷疑。

首先,在研究壓力的領域,國內目前尚無已經被普遍投入使用的,具有我國當代大學生羣體特色的測量心理健康的量表,而今大學生研究領域中,依據性別分類的典型量表也很少有。很多知名專家,例如:Vaillant等在經過比較研究心理健康量化工具後特別強調,在工具的適用性上,重視人口統計學變量的因素,心理健康的評價工具應該針對不同對象羣體的特徵來開發和使用[14]。所以,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是設計並推行一套具有我國文化特色、針對大學生這一特殊羣體,選取有代表性的研究對象,且能有效評估他們心理健康的量化工具。

其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量的表實證效度的探索尚顯不足。目前國內所使用的評價心理健康的量表很少有對其實證效度的探索。不能單純使用SCL-90來判斷人的心理健康水平[15],儘管在正常人羣中的施測結果表明它的信度較高,但實證效度很低。原因就在於SCL-90完全忽視個人的美德、品質對於壓力來源、壓力發展趨勢等基本特徵的影響。在心理健康的評價標準上,國內外研究者都指出,應該從多角度、多方面來綜合評價心理健康的不同層次,還應注意有效地區分和結合適應與發展、狀態與特質,在使用心理健康評價工具上,研究者不能一味只重傳統心理學的測量指標[16]。

最後,現有有關大學生適應的研究往往是圍繞對大學新生適應的問題而展開的,而大學適應並非只在大學第一年纔會出現,應該是大學整個階段的問題[17];所以,各種評價量表和工具在理論構思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大學生適應的方面的測查存有很大的不同;現有評估量表評價大學生的適應更多地是從問題的角度出發,很少從積極的角度來評價大學生的適應,而是強調的是適應中出現的問題,等等。

此外,使用國外的量表研究和評價國內大學生適應情況較多,忽視了較大的中西方文化差異。從大學生學習和生活方面來看,西方大學更強調個人而中國大學更強調集體,國內研究在量表的本土化上做得還不夠[18]。

當然,以上指出的關於壓力基本特徵研究領域的這些問題並不是要否定已有研究的價值,因爲不管是從學術的嚴謹程度來看還是從現有的應用結果來看,對女大學生壓力基本特徵領域的理論進行驗證和發展都是一種必要和必然。該領域在當前的發展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但這類問題的研究意義是不可否認的,只要按照科學的理性精神進行探索,就必然能夠達成諸位研究者的初衷——造就更加美好和健康的學生個體與社會環境。

大學生心理論文 篇九

1現有的教育心理學課程的現狀

1.1教學目標的不明確與對象範疇的狹隘

目前許多高校將心理學這一課程作爲公共基礎課程,本意是希望讓學生學習心理學的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等。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由於學校的重視程度不好,教學的要求很低,理論與實際的脫離,缺乏了針對性等各種原因,令公共心理學的作用於價值不能很好的體現出來。在另一方面,現今的公共心理學課程大多是針對師範與教育類的學生,承載了許多教育教學相關的知識技能。而心理學探討的是人類心理行爲發生的規律,其適用範圍遠不止學校教育心理。將公共心理學教學的對象範疇擴大,能讓更多的學生學習到關於人、關於自身的知識,充分發掘與利用個人資源,在未來的生活與工作中實踐成功的人生。

1.2教材的不完善

我國《心理學》教材存在:對心理學原理和理論進行哲學式闡述多,操作性的闡述少;對一般意義上的心理現象進行描述的知識多,對大學生心理現象進行解釋、診斷和調控的操作性知識少。理論色彩和普教色彩過濃,實際操作的案例過少,無論體系還是內容都可視爲對《普通心理學》的簡單模仿,缺少非專業特色和應用操作性。

1.3教學難以滿足大學生的需求

“緒論課”是《心理學》課程與學生的首次相識,教學效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學生以後對改課程的學習態度。當老師和學生在認知和判斷時,往往只從局部出發,擴散而得出整體印象,常常以偏概全。學生本來對心理學的學習寄予厚望,希望心理學課“心理化”,神祕的談心理,真實的講自己,實用的指導生活。但是,教材中的不足嚴重的影響了學生對心理學神祕的好奇感和輕鬆的興趣,被缺乏“心理化”的慣例緒論模式忽視了。

1.4考覈的不足

心理學考成的考覈分爲兩種方式:一種式眼科的閉卷考試一種是相對寬鬆的論文檢查;不論是哪一種的考覈,現在的教師只是注重理論而忽視實踐。當心理課程學完之後,學生在面對考試的時候,就很難排解焦慮緊張;面對緊張的人際關係,不能妥善的處理;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沒有足夠的挑戰能力。

2高校開設公共心理學課程的必要性

2.1大學生的心理特點

大學生正處於青年中期,雖然已脫離孩子的羣體,但尚不能履行成人的責任和義務,因此常被排斥於成人行列之外。其典型的心理表現是內心矛盾、抱負水平不確定和易採取極端立場。下面從思維、情緒、性格等方面來分析大學生的心理特點。

2.1.1思緒

雖然大學生的思緒能力達到較高的水品,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更加增強,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顯著提高;但是,大學生的辯證邏輯思維的基礎不夠深厚,因此在觀察、分析事物特別是複雜的社會現象時,容易出現脫離現實、主觀、片面、固執、過於自信等。

2.1.2情緒

當代大學生的情緒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而變化,人際變化、學習成績的好壞都會引起大學生的情緒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有的大學生的情緒還具有內隱性慾外顯性並存的特點。但是,由於大學生的思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及社會適應力的增強,在某些環境因素影響下,大學生會表現出與內心體驗不一致的外部行爲。有的大學生還會有愛情的體驗,由於自身的心理髮展水平、家庭、畢業分配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這部分大學生大多有過愛情的煩惱。

2.1.3性格

大學生的性格已相對穩定和成熟,但仍有一定的可塑性。有人認爲,我國大學生表現出三個突出的性格特點。一是聰慧好強,喜歡錶現;二是恃才傲物;這是第一個特點的極端表現。三是緊張困惑,虛假老成;由於學習、生活壓力及與人際關係有關的問題,很多大學生常常產生緊張感和困惑感。另外,爲避免給別人造成幼稚的印象,大學生傾向於追求成熟、老練,但由於本身經驗不足,所以表現出虛假成。

2.2大學生的心理問題

健康是人類生活、學習、工作得以正常進行的條件,它不僅包括生理健康,而且包括心理健康。隨着社會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競爭日趨激烈,置身於“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常常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不少研究者指出,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羣體,社會要求高,家長期望高,個人成才慾望強烈,但由於心理髮展處於尚未成熟階段,缺乏社會經驗,加之在激烈的大學聯考競爭中取勝,幾乎全身心投入學習,因此心理比較脆弱,適應能力差,情緒不穩定,心理失衡常常發生,是心理障礙高發易發羣體。

3教學改革的探討

3.1心理學課程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掌握心理學研究的基本原則與方法,系統地瞭解、掌握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與基本規律,爲學生學習其它心理學和教育學課程奠定基礎,並使學生初步具有運用心理學知識,分析問題與結合實際進行研究的能力。

3.2教學方法

心理學的教學應根據具體內容的特點,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有的可以採用課堂講授,教師講、學生聽;有的可以讓學生課後自學,課堂上教師提問並進一步總結、歸納;有的可以採用試教法,在教師的具體指導下,讓學生扮演教師走上講臺進行教學;有的可以採用討論法、團體活動法教學,如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採用活動課的形式;有的可以開展心理實驗,包括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操作實驗……。不同教學方法的運用應符合不同教學內容的特點,達到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目的。現代科技的發展對人類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心理學的教學應充分利用現代科技的成果,改變單一的黑板、粉筆、教科書的教學手段,利用投影片、幻燈片、錄像、多媒體等進行教學。有人在心理學教學中嘗試運用多媒體技術,結果發現,多媒體教學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充分發揮了教學的雙邊互動。現代教學媒體的運用可以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感受到教學內容的生動、直觀、形象,而且可以重複使用,對教學效果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3.3改變考覈方式

逐漸改進傳統的考覈方式,建立多樣化的考覈方式,突出實際心理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如果課程成績評定按百分制覈算,可分爲20%案例分析報告或深度訪談報告、30%實訓表現和50%課程考試三大模塊。案例分析報告主要是對相應案例進行深度分析;深度訪談報告則是圍繞某一心理話題對一個或多個個體的深度訪談記錄;實訓表現則由小組共同評定;課程考試以真實教學案例的材料分析和綜合性的論述題爲主。

4心理學教學完善人才

心理學教學研究和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心理學教學工作中的問題在於:現代社會對高層次人才的心理素質的要求與日益增長的大學生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高校心理學教學工作現狀的差距,這種差距反映了社會對人才培養的客觀要求,亦反映了當代大學生成長髮展的主觀願望和內在動力,從而也推動着高校進一步科學地確定心理學教學的出發點和目的以及教學內容、方法、評價標準、師資建設的定位,有助於心理學教學的規範化和科學化,不斷改善教學條件,優化教學手段,保證教學的投入和效果。然而,高校心理學從發展水平上看,處於初級階段,無論是思想觀念、理論建設、教材建設、制度建設、師資建設、教學實踐、科研水平等均存在諸多不足,這說明我國高校的心理學教學工作仍將任重道遠。

大學心理學結課論文 篇十

摘要:

隨着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高校大學生可以接收各種複雜多樣的信息,大學生更追求個人人格的獨立。在這種狀況下,高校工作的展開和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都受到巨大的阻礙。因此,正確的使用教育心理學是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本文通過對教育心理學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從而發揮教育心理學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最大作用,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關鍵詞:

教育心理學;大學生管理;思想教育

一、引言

在2008年首屆高校輔導員工作創新意識論壇上,對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提出了最新的要求和標準:思想上要開放化;方法上要多樣化;能力上要專業化;態度上要人性化。“四化”的提出,使得教育心理學在輔導員的工作中的重要性顯現的日益明顯。

二、教育心理學的基本理論

第一,動機理論。任何人的舉動都有一個原始的出發點,人們將這個出發點稱之爲“動機”。大學生的熱情在大學聯考結束後已經消失殆盡,在這個時候,如果提供給大學生一個學習動機,就會很好地改善大學生的消極玩樂心理。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學習引導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輔導員的關心和支持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大學生的學習動機,推動大學生建立最新的學習目標、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社會動機培養和成就動機培養是現今培養大學生學習動機的主要途徑。經過對教育心理學案例的研究發現,大學生學習動機的的強弱決定着大學生是否能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第二,遷移理論。大學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大學生從大學生生涯更好地過渡到社會實踐生涯中,這個過程就是遷移的過程。高校輔導員如果能在這一遷移過程中給大學生提供相應的指導,就會在大學生遷移能力的培養上起積極作用。

三、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運用教育心理學方法的意義

第一,有利於輔導員工作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當代高校學管工作中,爲了更好地開展大學生工作,輔導員靈活運用心理學知識引導教育大學生具有重要意義。因爲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互聯網的出現,大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在很大的程度上被各種各樣的信息影響,這些信息有時會跟中國的傳統文化形成強烈的反差,因此很多大學生都會根據自己的想法來思考做事,且不計後果。所以現在的高校輔導員要在以前的方法上突破創新意識,做到審時度勢、做到與時俱進。那麼在高校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2]利用教育心理學的相關方法來對大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溝通引導就顯得無比重要。第二,有利於增強大學生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在對大學生進行管理時,高校輔導員運用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知識,不但可以讓大學生得到心理疏導,還能對他們的學習起到幫助。因爲教育心理學提供的疏導方法可以增強學管工作的科學性,可以提高管理的實際效果。在人們自主開展大學生工作時,無論處理任何問題都可以行之有效地運用心理學知識,不單單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輔助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變大學生對事物的看法,從而端正三觀。第三,有利於提高大學生的積極性。當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碰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會去跟輔導員交流溝通。這就要求輔導員必須蹲下來傾聽大學生的心聲,並且適時地運用教育心理學方法,多傾聽,切重點,示理解,努力讓大學生豁然開朗,調整狀態,充分調動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積極性,提高大學生的學習樂趣、生活情趣。現在屢見高校大學生因爲心理問題而出現的各種自殘自殺等憾事新聞,足見教育心理學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重要性。

四、教育心理學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應用

第一,促進班級的管理更好地進行。輔導員在對班級進行管理時,適當地制定一些大學生管理守則、制定班級目標、建立班級學分獎懲機制等班級動力系統。在這種動力系統下,大學生會自覺地對自己的行爲動作有考量,如遵守班級制度、配合班級管理等。在一個集體下,大學生行爲動作的出發點往往會跟從大流,這是由大學生不願在集體中被當作“異類”的社會心理決定的。所以,在班級管理中,還可以從此方面出發,建立健全大學生榜樣激勵機制,充分發揮榜樣對大學生綜合素質提高方面的積極作用。第二,調動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依據激勵理論,大學生的管理工作要從提高大學生需要層次、規範大學生學習行爲、設立合理的學習目標這三個方面出發,以激勵大學生學習動機爲核心。隨着年齡的增長,人的需求就越多,在此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激發大學生的學習動機。人的主觀需要是動機形成的決定因素,所以對大學生進行誘導,轉變其在滿足主觀需要時的行爲態度,促進大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強化其學習的動機,提高學習質量。第三,通過心理暗示增強心理素質。輔導員在對大學生進行管理時,要重視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增強,提高個人情緒管理的能力,提高其思想道德修養。在日常生活中,要正確地對大學生進行指導。通過心理問卷調查掌控大學生的心理動向;通過心理模擬實驗增強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在日常的交流談話中,將一些積極的事例或者人生道理暗示給大學生。有時心理暗示的作用會大於傳統的談話灌輸。第四,平等交流。在大學生活中,以寢室或有共同利益的大學生組成的小團體是非常常見的。但也與一些人遊離在這些團體之外,孤身一人在大學的校園裏行走。此時,輔導員應該與那些遊離與羣體之外的大學生進行心靈間的交流,打破大學生的心理防備,換位思考理解大學生,以一種平等的姿態好大學生交流,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提出合理的建議。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情況越加複雜的情況下,大學生的問題情況也就越多。因此,教育心理學在輔導員工作中的作用越加重要。輔導員在應用教育心理學時,要尊重大學生的主體作用,根據不同的人實施不同的方法,爲國家的建設創造更多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江源源,張巍。教育心理學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應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9).

[2]趙美。淺談教育心理學在輔導員工作中的應用——從行爲管理角度[J].山西青年,2016(14).

[3]周賽蘭。淺談高校輔導員如何運用基礎心理學開展大學生管理工作[J].明日風尚,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