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大學生就業創業論文【多篇】

大學生就業創業論文【多篇】

學生創業論文 篇一

大學生就業現狀

目前大學生就業現狀的總體形勢相當嚴峻,2009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總數達611萬人。截至 7月1日統計,已有415萬高校畢業生落實去向,與去年同期相比人數

增加44萬人;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68%,同比基本持平。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副司長張浩明說:“大學生就業現狀在金融危機給我國經濟和就業帶來不利影響的情況下,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在社會針對高校畢業生的崗位需求出現同比下降的情況下,2009年高校畢業生總數比2008年增加52萬,同時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畢業生就業面臨前所未有

的壓力和挑戰。

當高等教育進入大衆化階段,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大衆化趨勢也就不可避免,大學畢業生就業方式也必然走向大衆化,在中國這個轉變過程與經濟轉軌、社會轉型和就業人

口高峯交織在一起,從而使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顯得格外突出。

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的特點是:壓力與機遇共存

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衆化的轉變,是社會發展和國民素質提高的要求和重要標誌之

一。與此相應,大學畢業生在就業方式和就業格局上也必然要經歷一個由精英化向大衆化轉變的過程,即作爲一個普通社會成員去求職和就業。因此,大學生有必要消除自己的主觀理想預期與社會客觀實際之間的差距,主動地轉變就業觀念、調整自身素

質,以充分適應社會。

首先,正確認識就業形勢與擇業困難之間的關係並理性地作出擇業意向。在一個社會中,如果就業適齡人口的數量大於社會所能提供的就業崗位數量,這種情況對於該社會而言便構成了就業絕對困難情境。可以說,就業絕對困難主要存在於社會層面。實際上,由於社會所能提供的就業崗位數量基本上是一種趨勢性估算、而且主要是以常規化就業崗位計算的,所以,對社會就業結構中的“彈性”係數以及對個體化就業崗位數量,一般很難做出精確的預測,其結果勢必導致對就業絕對困難係數的計算難以達到高度精確。這便爲社會爭取從就業絕對困難向相對困難的轉變留下可能的空間。

基於這一緣由,處在現實社會背景下的個人,擇業時對自身就業意向的恰當定位和及時調整,將會有助於促進其就業難度的減小。具體而言,在擇業的同一個時間段上,如果人們在擇業標準中對就業地區、從業機構、職業類型等的選擇都過於集中化,那麼,勢必導致在這些就業地區、從業機構、職業類型上的集中競爭,形成就業絕對困難情境並加大就業絕對困難係數。相反,如果面對這種情勢而及時進行調整,選擇目

前被暫時忽視或“冷落”的就業地區、從業機構、職業類型等,實際上等於主動選擇了一種就業相對困難、甚至減小了就業相對困難係數,換言之,這種調整便可能意味

着就業機會的形成。

其次,中國大學生就業現狀以自主創業,可以成爲個人層面上減少就業難度的一種主動性的現實選擇方案。在個人層面上,減少就業難度的方法大致有兩類:一是被動選擇,如對自己原先的就業意願進行調整。具體而言,降低擇業標準,就可能意味着獲得就業機會。二是主動選擇,如自主創業。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就業形式經歷了幾種重要轉變:第一,從最初主要是體制內就業,到出現了更多的體制外就業;第二,從原先主要是機構化就業,到出現了更多的個體化就業;第三,從最初主要是佔據現有的就業崗位,到出現了更多的創造就業崗位。這種變化與體制改革和市場經濟進程是一致的。後期出現的就業形式,對個體自主性的要求越來越高。自主創業則是這一方面的集中體現,它成爲個體在解決就業問題上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重要形式。

自主創業,一方面需要以個體自身的素質和實力爲基礎;另一方面中國大學生就業現狀則需要社會建立有效的導向機制和保障機制。雖然政府相繼出臺了有關政策,鼓勵和幫助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然而,我們還必須不斷推出新的和完善原有的就業政策以及加大戶籍管理、人事管理、社會保障等領域改革與創新的力度。

大學生創業特點

(一)積極性高,但實際創業比例低

自從大學生接觸並瞭解大學生創業以來,我國大學生的創業激情逐漸增長,創業的速度、人數增加迅速。我國大學生創業慾望強烈,但實際參與創業的比例還是很低的。

(二)科技轉化率低

在國內創業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是從事家教、零售、服務業等技術含量低的行業,即使涉及網絡的創業者也都集中於一些不必進行產品設計、開發、生產的網站維

護。

(三)創業的社會文化基礎薄弱

客觀上講,大學生創業的道路有開創性、現實性、多樣性、艱鉅性和風險性等特點。在我國,大學生創業時間比歐美國家晚了數十年,屬於開創性工作創業是人生學問中最無法傳授、也根本無需別人指教的一件事。別人的路對你來說,只是起一個借鑑、參考的作用,因此具有開創性;創業者只擁有創業的熱情是遠遠不夠的,要想開闢新的天地,必須冷靜、理性、客觀地分析一切可能的現實因素,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去開拓,因此具有現實性;創業道路是屬於自己的,最適合自己的創業道路只有一條。只要我們不拘泥於傳統觀念、不守舊,而又恪守自己穩定發展的認識系統,並善於根據事物變化的規律採用正確思想、假設、辦法和方案,那麼我們就會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來,因此具有多樣性;創業不同於就業,選擇了創業,就等於選擇了挑戰。創業這條道路,絕不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條筆直的、寬闊的、暢通無阻的大道,因此具有艱鉅性;創業沒有有效的方法可套用。因此,創業道路不可能每次都成功,不可能每個人都成功,有時可能會毫無成效,有時會造成重大損失,因此具有很大的

風險性。

有關大學生創業的政策

(一)大學畢業生在畢業後兩年內自主創業,到創業實體所在地的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註冊資金(本)在50萬元以下的,允許分期到位,首期到位資金不低於註冊資本的10%(出資額不低於3萬元),1年內實繳註冊資本追加到50%以上,餘款可在3

年內分期到位。

(二)大學畢業生新辦諮詢業、信息業、技術服務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經稅務部門批准,免徵企業所得稅兩年;新辦從事交通運輸、郵電通訊的企業或經營單位,經稅務部門批准,第一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二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新辦從事公用事業、商業、物資業、對外貿易業、旅遊業、物流業、倉儲業、居民服務業、飲食業、教育文化事業、衛生事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經稅務部門批准,免徵企業所得稅一年。

(三)各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有條件的城市信用社要爲自主創業的畢業生提供小額貸款,並簡化程序,提供開戶和結算便利,貸款額度在2萬元左右。貸款期限最長爲兩年,到期確定需延長的,可申請延期一次。貸款利息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貸款利率確定,擔保最高限額爲擔保基金的 5倍,期限與貸款期限

相同。

(四)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所屬的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免費爲自主創業畢業生保管人事檔案(包括代辦社保、職稱、檔案工資等有關手續)2年;提供免費查詢人才、勞動力供求信息,免費發佈招聘廣告等服務;適當減免參加人才集市或人才勞務交流活動收費;

優惠爲創辦企業的員工提供一次培訓、測評服務。

以上優惠政策是國家針對所有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所制定的,各地政府爲了扶持當地大學生創業,也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法規,而且更加細化,更貼近實際。瞭解這些優惠政

策,會讓大學生感受到國家和政府的支持力度,更加堅定創業的決心。

從省人事廳、財政廳及省工商局等相關部門瞭解到,爲全面推進全民創業,河北省下半年在人事、財政和企業註冊等多方面推出系列優惠政策,以鼓勵、引導河北人民積

極開展自主創業,實現河北經濟的全面發展。

創業大學生受“照顧”

照顧一:減免人事代理費

根據河北省人事廳出臺的《關於促進全民創業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省各級人事部門將爲在河北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全方位人事代理服務。對2008年

及以後畢業的高校畢業生免收2年人事代理費用,5年內免費求職登記。

照顧二:創業期也算工齡

對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按規定通過人事部門辦理了人事代理手續,參加社會保險、交納養老保險的年限,在評定專業技術職務時,可計算爲工作年限,被黨政機關、事

業單位錄用和聘用後,交納養老保險費期間工齡連續計算。

照顧三:公務員招錄有優惠

凡到基層創業的“三支一扶”畢業生、到村任職畢業生、西部青年志願者服務期滿後

報考公務員,在資格條件的設定、錄用考試等方面提供優惠政策。

專業技術人才得“方便”

方便一:可領補貼和經費

《措施》規定,專業技術人員自主創業業績突出的,可納入省政府特殊津貼、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以及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選拔範圍,併爲其開通申報評審渠道。凡通過評審的人員,將納入人事部門管理服務範圍,按規定發放生活補貼或給

予相應資助經費。

方便二:評職稱免考外語

自主創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可兼職兼業,從事第二職業期間取得的技術成果,在本單位晉升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申報中,可作爲工作業績。在高新技術成果引進轉化推廣工作中取得重大經濟社會效益的高級經營管理者以及引進的急需特殊人才,在職稱晉

升中符合相應專業破格晉升條件的,免外語考試。

自主創業可享“財政支持”

支持一:享受減稅、免稅政策

根據省財政廳出臺的《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全民創業財稅政策措施的意見》,所創企業凡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所得;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的所

得,均可免徵、減徵企業所得稅。

支持二:獲得小額貸款及貼息

對符合貸款條件的主創業人員,貸款額度由原來的最高2萬元提高到不超過5萬元;對符合條件從事個體經營(國家限制的行業除外)的個人和勞動密集型小企業,在貸款

期內均給予全額貼息,貸款期滿後,可展期一年,展期內不貼息。

不再審驗註冊資本金

據省工商局下發的《關於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促進全民創業的意見》規定,即日起在全省範圍內,凡申辦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取消最低註冊資本金限制,且無需審驗註冊資本金。

大學生創業 篇二

(一)、大學生就業

我國大學擴招七年以來,大學在校人數,大學畢業生都大幅度增加。1998年,擴招前一年,大學招生107萬。1999年,擴招的頭一年就多招了50萬。2006年大學畢業生的數量將達到413萬人,從1998年到2006年的八年裏招生人數增加了四倍,年均增加22%,大大超過人口、經濟、基礎教育等的增長速度。

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2005年,官方公佈的該年大學生就業率是84%,即使以這個數字來計算,當年一畢業就失業的大學生人數達40萬之衆,這還不包括那些立志來年考研的考研專業戶、將戶口遷回原籍掛靠單位的事實失業者,以及爲數衆多的工作不穩定,無法平穩度過職業生涯中第一個三個月適用期的漂泊者

(二)、大學生創業分析

在吉林省“全民創業促就業”系列活動“五個一”總體要求和《吉林省“大學生青春創業行動”實施方案》的具體安排,團省委組織開展了“全省大學生青春創業”等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生創業分析的帶動下,大學生掀起了創業高潮。可是大學生創業存在很多問題:

(1)單打獨鬥。在強調團體合作的今天,大學生單打獨鬥創業的成功率僅2%~3%。團體精神已成爲不可或缺的創業素質,

(2)心態問題。據調查,有70%多的學生有創業願望,其“動手”創業的不到10%,不動手的原因只是簡單填寫了條件不成熟。創業首先要有“風險意識”,能夠承受住風險和失敗,還要有責任感,務實精神必不可少,必須踏實做事。

(三)、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

1、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且在工商部門註冊登記日期在其畢業後兩年以內的,自其在工商部門登記註冊之日起,3年內免交有關登記類、證照類和管理類收費;

2、從事個體經營的高校畢業生免交的收費項目包括:工商部門收取的個體工商戶註冊登記費、個體工商戶管理費、集貿市場管理費、經濟合同鑑證費、經濟合同示範文本工本費;稅務部門收取的稅務登記證工本費;衛生部門收取的行政執法衛生監測費、衛生質量檢驗費、預防性體檢費、衛生許可證工本費;民政部門收取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費(含證書費);勞動保障部門收取的勞動合同鑑證費、職業資格證書工本費。

1、程序更簡化。

凡高校畢業生(畢業後兩年內,下同)申請從事個體經營或申辦私營企業的,可通過各級工商部門註冊大廳“綠色通道”優先登記註冊。其經營範圍除國家明令禁止的行業和商品外,一律放開覈准經營。對限制性、專項性經營項目,允許其邊申請邊補辦專項審批手續。對在科技園區、高新技術園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經濟特區申請設立個私企業的,特事特辦,除了涉及必須前置審批的項目外,試行“承諾登記制”。申請人提交登記申請書、驗資報告等主要登記材料,可先予頒發營業執照,讓其在3個月內按規定補齊相關材料。凡申請設立有限責任公司,以高校畢業生的人力資本、智力成果、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作爲投資的,允許抵充40%的註冊資本。

2、減免各類費用。

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工商部門自批准其經營之日起1年內免收其個體工商戶登記費(包括註冊登記、變更登記、補照費)、個體工商戶管理費和各種證書費。對參加個私協會的,免收其1年會員費。對高校畢業生申辦高新技術企業(含有限責任公司)的,其註冊資本最低限額爲10萬元,如資金確有困難,允許其分期到位;申請的名稱可以“高新技術”、“新技

術”、“高科技”作爲行業予以覈准。高校畢業生從事社區服務等活動的,經居委會報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備案後,1年內免予辦理工商註冊登記,免收各項工商管理費用。

提醒:據工商局個體處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有關政策已經執行,大學畢業生在辦理自主創業的有關手續時,除帶齊規定的材料,提出有關申請外,還要帶上大學畢業生就業推薦表、畢業證書等有關資料。

對初創的風險企業來說,創業計劃書的作用尤爲重要,一個醞釀中的項目,往往很模糊,通過制訂創業計劃書,把正反理由都書寫下來。見後再逐條推敲。創業者這樣就能對這一項目有更清晰的認識。可以這樣說,創業計劃書首先是把計劃中要創立的企業推銷給了創業者自己。

其次,創業計劃書還能幫助把計劃中的風險企業推銷給風險投資家,公司創業計劃書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爲了籌集資金。因此,創業計劃書必須要說明:

(1)創辦企業的目的——爲什麼要冒風險,花精力、時間、資源、資金去創辦風險企業?

(2)創辦企業所需多少資金?爲什麼要這麼多的錢?爲什麼投資人值得爲此注入資金?對已建的風險企業來說,創業計劃書可以爲企業的發展定下比較具體的方向和重點,從而使員工瞭解企業的經營目標,並激勵他們爲共同的目標而努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企業的出資者以及供應商、銷售商等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經營目標,說服出資者(原有的或新來的)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資金。

(一)、大學生就業

我國大學擴招七年以來,大學在校人數,大學畢業生都大幅度增加。1998年,擴招前一年,大學招生107萬。1999年,擴招的頭一年就多招了50萬。2006年大學畢業生的數量將達到413萬人,從1998年到2006年的八年裏招生人數增加了四倍,年均增加22%,大大超過人口、經濟、基礎教育等的增長速度。

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2005年,官方公佈的該年大學生就業率是84%,即使以這個數字來計算,當年一畢業就失業的大學生人數達40萬之衆,這還不包括那些立志來年考研的考研專業戶、將戶口遷回原籍掛靠單位的事實失業者,以及爲數衆多的工作不穩定,無法平穩度過職業生涯中第一個三個月適用期的漂泊者

(二)、大學生創業分析

在吉林省“全民創業促就業”系列活動“五個一”總體要求和《吉林省“大學生青春創業行動”實施方案》的具體安排,團省委組織開展了“全省大學生青春創業”等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生創業分析的帶動下,大學生掀起了創業高潮。可是大學生創業存在很多問題:

(1)單打獨鬥。在強調團體合作的今天,大學生單打獨鬥創業的成功率僅2%~3%。團體精神已成爲不可或缺的創業素質,

(2)心態問題。據調查,有70%多的學生有創業願望,其“動手”創業的不到10%,不動手的原因只是簡單填寫了條件不成熟。創業首先要有“風險意識”,能夠承受住風險和失敗,還要有責任感,務實精神必不可少,必須踏實做事。

(三)、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

1、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且在工商部門註冊登記日期在其畢業後兩年以內的,自其在工商部門登記註冊之日起,3年內免交有關登記類、證照類和管理類收費;

2、從事個體經營的高校畢業生免交的收費項目包括:工商部門收取的個體工商戶註冊登記費、個體工商戶管理費、集貿市場管理費、經濟合同鑑證費、經濟合同示範文本工本費;稅務部門收取的稅務登記證工本費;衛生部門收取的行政執法衛生監測費、衛生質量檢驗費、預防性體檢費、衛生許可證工本費;民政部門收取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費(含證書費);勞動保障部門收取的勞動合同鑑證費、職業資格證書工本費。

1、程序更簡化。

凡高校畢業生(畢業後兩年內,下同)申請從事個體經營或申辦私營企業的,可通過各級工商部門註冊大廳“綠色通道”優先登記註冊。其經營範圍除國家明令禁止的行業和商品外,一律放開覈准經營。對限制性、專項性經營項目,允許其邊申請邊補辦專項審批手續。對在科技園區、高新技術園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經濟特區申請設立個私企業的,特事特辦,除了涉及必須前置審批的項目外,試行“承諾登記制”。申請人提交登記申請書、驗資報告等主要登記材料,可先予頒發營業執照,讓其在3個月內按規定補齊相關材料。凡申請設立有限責任公司,以高校畢業生的人力資本、智力成果、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作爲投資的,允許抵充40%的註冊資本。

2、減免各類費用。

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工商部門自批准其經營之日起1年內免收其個體工商戶登記費(包括註冊登記、變更登記、補照費)、個體工商戶管理費和各種證書費。對參加個私協會的,免收其1年會員費。對高校畢業生申辦高新技術企業(含有限責任公司)的,其註冊資本最低限額爲10萬元,如資金確有困難,允許其分期到位;申請的名稱可以“高新技術”、“新技術”、“高科技”作爲行業予以覈准。高校畢業生從事社區服務等活動的,經居委會報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備案後,1年內免予辦理工商註冊登記,免收各項工商管理費用。

提醒:據工商局個體處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有關政策已經執行,大學畢業生在辦理自主創業的有關手續時,除帶齊規定的材料,提出有關申請外,還要帶上大學畢業生就業推薦表、畢業證書等有關資料。

對初創的風險企業來說,創業計劃書的作用尤爲重要,一個醞釀中的項目,往往很模糊,通過制訂創業計劃書,把正反理由都書寫下來。見後再逐條推敲。創業者這樣就能對這一項目有更清晰的認識。可以這樣說,創業計劃書首先是把計劃中要創立的企業推銷給了創業者自己。

其次,創業計劃書還能幫助把計劃中的風險企業推銷給風險投資家,公司創業計劃書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爲了籌集資金。因此,創業計劃書必須要說明:

(1)創辦企業的目的——爲什麼要冒風險,花精力、時間、資源、資金去創辦風險企業?

(2)創辦企業所需多少資金?爲什麼要這麼多的錢?爲什麼投資人值得爲此注入資金?對已建的風險企業來說,創業計劃書可以爲企業的發展定下比較具體的方向和重點,從而使員工瞭解企業的經營目標,並激勵他們爲共同的目標而努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企業的出資者以及供應商、銷售商等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經營目標,說服出資者(原有的或新來的)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資金。

大學生就業創業論文 篇三

大學生創業

自1998年的高校“並軌”、擴大招生開始,可以說我國邁入了空前的跨越式發展階段。高等教育產業化已成爲不爭的事實。大學生畢業,能否順利進入社會、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即畢業生就業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每年特定時間都會成爲各大媒體的焦點。大學畢業生就業不僅關係到每個學生的前途,還直接影響到高校的可持續發展,更是關係到我國社會人力資源和經濟發展狀況的一件大事。

1 大學生就業難原因何在

1.1 認識有誤區

(1)擴招惹的禍。2003年是高校擴招後的第一個畢業生高峯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從2002年的145萬猛增至212萬人,2004年再增68萬,達280萬人,到2005年,進入就業市場的高校畢業生可能將突破340萬,畢業生就業形勢的一年緊過一年。於是,許多家長和學生抱怨:都是擴招惹的禍!

我國大學毛入學率雖已接近國際公認的高等教育大衆化15%的起點指標,但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仍只佔總人口的5%左右,與發達國家高等教育毛入學率40%~50%以及從業人口中高學歷比例1/3相比,中國的大學畢業生遠未到過剩的程度,我國大學畢業生的飽和性失業是不存在的。教育部對部分高校6 000多名畢業生擇業行爲的調查顯示,期望在沿海開放城市就業的學生高達66.67%,僅有6.37%和2.59%的人選擇內地省會城市和中小城市,至於鄉鎮、農村及邊遠地區幾乎沒有人願去。可見畢業生就業難、人才過剩只是相對過剩,相對人才集中的大城市、大企業和大公司而已,在廣大農村地區和西部地區,則是絕對不足。

(2)大學畢業必然是精英。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高等教育正在實現幾十來的精英教育向大衆教育的轉變,越來越趨近大衆化。而廣大學生及其家長對畢業生就業的看法依然停留在十幾年前精英教育階段的觀念上:只要大學畢業,就意味着是“精英”,一定得有一個體面的工作。因此,畢業生及其家長十分強調單位的性質、行政級別(或企業規模)、中心地理位置及起點待遇等。所以觀念不能及時革新,思想不能與時俱進,是畢業生就業難的癥結所在。剛畢業的大學生從各方面來看創造出的價值都是有限的,因此應理性地給自己一個較爲準確的定位。

(3)高學歷等於高就業能力。這是目前我們社會的普遍誤區。用人單位人才高消費,學生和家長盲目追求高學歷,誤以爲高學歷等於高的工作能力。事實上,知識是頭腦中的經驗系統。能力是與活動要求相符合並影響活動效果的個性心理特徵的綜合,是個體固定下來的概括的心理活動系統。二者的發展並不一致,知識與就業能力、學歷與就業能力之間不能劃等號。

高等教育是學術性、專業性教育,既可以是學術性的專業教育,也可以是職業性的專業教育。我國高校長期以來形成了過分偏重學術性專業教育的特點,因此這種教育下的高校畢業生更容易出現知識與能力發展的不平衡。就業需要的是相關的職業素質和能力。將所學知識轉化爲職業能力,這些顯然是相當一部分一心只讀聖賢書的畢業生所缺乏的。

1.2 整個社會就業現狀差強人意

失業是一個社會問題,主要與一個國家就業需求狀況以及產業結構調整、國家經濟政策失調有關。我國正處於轉型期,政府機構改革和經濟體制轉軌迫使國有單位減員增效,吸納能力大幅下降。整個社會就業形勢日趨嚴峻,中國的勞動力市場目前面臨來自約1 400萬國企下崗失業人員、1.5億農村富餘勞力和近1 000萬城鎮新增勞力的巨大壓力。政府一直在努力通過發展服務業等多種途徑緩解壓力,但據權威預測,中國未來3~5年,每年城鎮需安排2 200~2 300萬人就業,即使經濟保持7%~8%的增長率,仍會出現每年上千萬的“工

作缺口”。在社會就業市場的吸納能力沒有相應增長的背景下,我國高校大規模擴招後的本科生相繼畢業,一年多於一年。因此,畢業生就業問題顯得更加突出,引人注目。

1.3 高等教育本身存在問題

我國高校招生缺乏自主性,計劃經濟痕跡依然濃重,沒有與市場“零距離”接觸。首先高校培養層次比例與市場需求不相適應,各層次就業率與同期招生數層次結構呈反向,研究生供小於求,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專科生供大於求。其次,高校現有學科專業結構存在問題。學科專業供求錯位,專業設置趨同化、集中化,這樣勢必造成課程結構的僵化,閉門造車,脫離實際。學校不能以市場需要、知識結構需要爲導向,學科專業結構、課程結構急需調整。第三,重學術教育輕職業教育。不管什麼類型、什麼層次的高校都一味向綜合性研究型大學靠攏。畢業生多數要走向生產第一線,而學校辦學的指導思想和課程設置都偏重學術性,忽視學生就業所需的職業技能培養,學校教育與市場要求的嚴重脫節。

2 大學生就業與創業對策思考

2.1 政府:創造良好的就業創業

首先,政府應加快經濟發展,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其次政府需繼續重視和推進社會就業,進一步理順畢業生就業體制,始終堅持市場取向,提高勞動力市場的流動性。淡化戶口對勞動力市場供需雙方自主選擇的約束,淡化單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戶口、檔案管理和勞動保險等方面給予相應配套的社會保障。同時提供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和西部地區就業,鼓勵自主創業。大學畢業生不應該僅是社會現有崗位的競爭者,擠佔就業機會,而更應該是新崗位的開拓者,爲社會帶來就業的機會。政府應出臺鼓勵各種資本對畢業生新創高科技實體進行投資的傾斜政策;設立大學生創業基地,併爲創業大學生提供專業指導、法律諮詢、市場分析等服務;對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在審批手續、金融貸款、工商登記、稅收等予以特殊優惠。

2.2 社會:觀念與時俱進,服務實在周到

我國社會對大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勢在必行,必須徹底擺脫長期以來固存於人們頭腦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級等封建思想的束縛,真正認同勞動者無高低貴賤之分的觀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會意識。同時實實在在地爲畢業生就業提供更多的服務。

畢業生更應當根據人才市場供求狀況適當調整自己的就業預期。大學既培養社會精英,也培養普通的社會勞動者,“北大才子賣肉”很正常。經濟發達地區和熱門行業畢竟是少數,其吸納畢業生的能力有限,而相當一部分不被大學生看好的地方和行業,卻對大學生有着巨大的需求。

同時建議建立全國性的就業信息網絡,加強社會需求預測研究和報告,真正爲畢業生提供細緻周到的就業服務。

2.3 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刻不容緩

(1)畢業生就業情況已成爲衡量高校辦學成效的重要標誌。教育部每年公佈的各大高校就業率必然給學校施以壓力和動力,學校只顧教育不管就業行不通了。

(2)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職業能力之縫誰來填?目前情況下高校得擔此大任。高校教學改革與社會發展、國家建設需要緊密結合。專業設置、課程結構要滿足市場所需;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反饋”、“高校生源報考錄取比預警”等系統,根據不同專業科學地制定擴招規模;加大社會急需專業的招生數量,控制長線專業的發展規模,對教學質量不高、專業設置不合理的專業要減少招生數量甚至停止招生。

(3)發展職業培訓機構,大膽嘗試校企聯姻。剛從學校裏出來的學生除了動手能力弱外,表達溝通能力也普遍存在問題。學校應增設職業培訓機構或增加職業素質教育課程,包括商務禮儀、心理健康、與人溝通、融入團隊等內容。將職業素質培訓與實習結合起來,真正使畢業實習起到縮小、彌合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之縫的作用。

(4)高校應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給就業指導工作重新定位,成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部分,作爲對學生的人生指導,滿足學生對於人生髮展和職業生涯設計的需求,貫穿於大學教育的始終,既彌補以前就業指導的不足,又豐富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加強就業指導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在高等院校中構建適應社會發展的就業指導體系,建立完整的就業指導目標、指導內容,形成有效的就業指導方式和手段,逐步推進在整個大學期間的就業指導,並且在就業指導的同時推進對學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學生對素質教育的認同度和參與的積極性。

(5)自主創業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體系改革的一個方向,也給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 ,學習的“第三本護照”是創業能力。重視對大學生開展創業教育並將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規化、制度化成爲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趨勢。

創業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通過各種可利用的教育方式來培養創業者的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創業技能等各種創業綜合素質,並最終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創業能力。創業教育應注重對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使學生由被動的就業觀念轉變爲主動的創業觀念,鼓勵學生將創業作爲自己職業的選擇,並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興趣特長相結合,創造出自己所期望的價值。自主創業是個體在解決就業問題上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重要形式。目前,上海市已出臺了大學生創業培訓試行方案,並首次設立了專門針對應屆畢業生的上海創業教育培訓中心,其創業培訓規劃包括入門培訓、實務與創業培訓、個性化輔導和開業跟蹤扶持。大學生創業培訓實施政府補貼,由勞動保障部門委託具有資質的創業培訓機構負責實施。有志創業的大學生可以先培訓充電、後創業實踐,雖然在畢業時自主創業的學生終究只是少數,但是對所有的大學生在大學期間進行系統的創業教育、創業訓練是必要的,努力培養他們創業的能力與素質,增強創業意識,爲他們在將來的人生道路上自主創業、崗位立業作好準備。去年年初江蘇大學成立學生創業學校。武漢大學也宣佈允許學生休學創業,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基金,並組織專家教授編寫創業課教材,在全體本科生中增設“創業課” ,教有能力的學生“做老闆”。對畢業生自主創業政策、自主創業的可能性和素質要求、實施途徑及發展趨勢等的研究,對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引導等也是高校應加強研究的課題。

綜上所述,大學生就業難的緩解和解決依賴經濟發展,也離不開體制改革和觀念更新。解決畢業生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政府、社會、學校和學生自身等各個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門、高校、社會,包括畢業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應重視研究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社會分工。繼續推進就業體制改革,明確國家、高校和勞動人事等政府部門的職責和管理權限。確立學校在學生就業過程中的地位及應承擔的權利義務。加快適合我國國情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使畢業生就業工作擺脫目前困境,走上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