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通信業論文(新版多篇)

通信業論文(新版多篇)

通信高級工程師論文 篇一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教育藝術

1.前言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管理者和組織者。[1]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班級,引導班集體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促進學生的發展,是每一位高中班主任必須思考和麪對的一個問題,也是班級工作的重中之重。[2]

2.高中班主任管理和教育藝術探析

(1)注重榜樣的力量,用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班主任的言行舉止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存在着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因此,在提高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效性的過程中,老師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嚴格要求自己,並且不斷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和促進各方面能力的發展,爲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彰顯個人的人格魅力,從而使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品質。首先,老師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嚴慈相濟,避免兩個極端,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扮演亦師亦友的形象,在學生中樹立爲人師者的威信的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慈愛的一面;其次,老師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因爲學生一直都在默默關注老師,對於老師一些不好的習慣或者細節動作都十分留心,容易模仿教師。因此,老師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課後,都應該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言行中所透露出來的個人修養,同時也要注意語言表達藝術。此外,老師在班級管理中也要做到爲人師表,在遵守各項班級規章制度方面爲學生樹立良好的典範。只有老師自己說到做到,才能在學生中樹立班主任的威信,才能獲取學生的信任和依賴,而且也有利於收穫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真摯感情,促進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展開。

(2)加強班級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班級文化建設是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對於剛接手新班級的班主任來說,在抓好班級紀律的同時,更應該花一些時間摸索和加強班集體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首先,老師可以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和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生一起制訂一個明確的班級奮鬥目標,並且鼓勵每一位學生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給自己制訂在某一階段內的學習目標。其次,對於班集體各項規定和紀律的制訂,老師可以採取較爲民主的方式,通過班會的形式和學生一起制訂班級行爲公約。比如,老師可以先發動學生列出一些自身認爲有利於班級管理的規章制度,然後老師在班會課上讓學生對這些條款進行投票等。通過這樣民主方式制訂的班級行爲公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獲取學生的認可,從而使其在日常行爲過程中自覺用其約束自身。再次,老師可以充分利用班級裏的每一面牆,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最後,老師也要組織學生參加或開展豐富多彩的班集體活動,如詩歌朗誦、辯論賽等,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既提高能力,又增強班級凝聚力和榮譽感。

(3)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諧師生關係。良好的師生關係是班主任相關工作有效展開的前提。因此,在高中教學過程中,班主任要注意在課後加強與學生的精神交流,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思想動態,取得學生的信任,在學生生活中扮演亦師亦友的角色,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老師在與學生溝通交流過程中,要注重親切自然,讓學生樂於接受。在教學過程中,班主任除了要關愛學生之外,還要懂得尊重學生,理解學生。要尊重學生對問題的不同看法,尊重學生的夢想等。老師和學生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關愛,纔能有利於和諧師生關係的構建,才能使二者在融洽氛圍中相處,提高班級管理效率。

(4)增強與家長的溝通藝術,切實增強管理和教育的效果。家長在某種程度上說是班主任做好班級學生教育工作的合作伙伴。因此,在提高高中班主任管理和教育工作的效率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提高溝通藝術,從而增強班級管理的效果。比如,老師要利用課餘時間注意加強與家長的聯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每一位家長的不同情況靈活運用不同的、恰當的交流溝通技巧,真實反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及閃光點,努力使溝通雙方在交流中達成共識,互相配合,共同促進學生的發展。

3.結語

班主任管理和教育工作在高中教學中佔據重要的位置。但是它的有效性和效果的實現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老師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從而找到有效的方法,促進工作的有效展開。

參考文獻:

[1]王保軍。略論高中班主任的管理藝術[J].才智,2014(34).

通信技術畢業論文 篇二

[摘要]

通信工程在整個電信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通信工程的發展也尤爲迅速,通信工程的成本控制問題也更加引人關注,本文就會對成本的類型進行分析,對於成本控制提出合理的建議,來促進通信工程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

通信工程;成本控制;方法

引言

通信工程關注的是通信過程中的信息傳輸和信號處理的原理和應用。所以它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機械成本,傳輸媒介的成本。下面我將對四方面成本的控制和成本控制與整個通信工程發展的關係來進行研究。

1、通信工程成本控制方法

人工成本

就是指一個通信工程的實施過程中所要用到的所有人力資源的成本。對於人力資源的管理分爲幾個方面:

①招聘方面的薪資要求,要找到最合適的薪酬水平,達到既鼓勵了員工又能很好地節約成本的效果。

②在技術要求很高的通信工程領域,對於人才的培養顯得尤爲重要。

③對於人員的工作時間,激勵政策,福利效果方面也要有更好的安排,來完成對於員工積極性的激發。

材料成本

材料費包括施工過程中所耗用的構成工程實體的原材料的費用,比如一些有線傳輸通信工程中用到的主要材料(如光、電纜等)、主要的設備(如程控、數據交換設備等)、一些輔助材料、週轉材料的攤銷等等都算是材料費用的一部分。通信工程中設備材料費的支出佔通信工程成本的比重是最大的,設備材料費的這塊支出應重點分析精確的預測,設備的材料費在預算時,應分別對各項材料如主材、輔材、其他材料費進行逐項分析,對已往的供貨地點、購買廠家價格、運輸方式及裝卸費進行重新覈定,儘量選擇價格低,質量好的廠家,選擇便捷的運輸方式。確認規定的材料規格與實際採用的材料規格是否一致,杜絕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在進行一些重點的設備材料選購時,應加強採購合同的管理與控制,建立與完善設備材料採購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廉潔自律約束機制。不僅可以購買到好的材料而且可以更好的完成控制成本的目的。

機械成本

在整個通信網絡中,傳輸系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通信的本質就是傳遞信息,在傳遞信息的系統中,除了發射信號的發射端還有接受信號的接收端,位於中間的傳輸系統必不可少。傳輸就是將攜帶信息的信號通過媒體傳送到目的地的過程,這其中的機械成本不容小覷,主要包括小型電子機械的成本,以及大型信號接收儀器的成本。從機械項目準備開始到機械施工再到機械任務竣工和交付使用,這一系列的過程,我們都需要納入成本管理控制的軌道,整個項目成本的預算在整個成本管理工作中要隨着項目進展的各個階段連續進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時緊時鬆,要有條有理的進行逐項記錄,使項目成本有始至終置於有效的控制之下。

傳輸媒介的成本

通信工程歸根到底就是信息的一種傳輸。傳輸媒介是用於承載傳輸信息的物體,提供兩地之間的傳輸道路。傳輸媒介從大的分類上可以區分爲兩類:一種是電磁信號在自由空間中的傳輸,這種傳輸方式叫做無線傳輸;另一種是電磁信號在某種傳輸線上的傳輸,這種傳輸方式叫做有線傳輸。電纜,光纜,微波,衛星是不同形式的傳輸媒介或是信號載體。如果傳輸媒介是有線媒介,信號沿傳導線傳播,對應就爲有線通信。有線傳播的傳播媒介又稱爲傳播線路,它包括架空明線,對稱電纜,同軸電纜爲傳媒介質的電纜傳輸系統。無線通信是通過電磁波在空間的傳播,對應通信爲無線通信。但是在現行的媒介系統的製造使用等各方面,有線傳輸還佔有很大的優勢,因爲一貫的使用已經形成行業的慣性。無線傳輸因爲包括龐大的技術內容,還沒有達到很普遍的推廣,而且因爲無線信號的不穩定性和抗干擾性比較差等原因,實施起來對於通信工程又是一個很嚴峻的挑戰。但也不失爲一個很好的發展機遇,應該加以深化和研究。使得在無線設備更推廣,質量更高,雖然在設備使用之初會花一大筆錢但是在通信工程的任務完成中會有事倍功半的效果。

2、關於控制通信工程成本控制與全面發展通信工程相協調的研究

人員整體的調配成本問題與控制通信工程成本問題相結合

工程項目管理人員需要對機械設備和儀表正確合理地使用,並根據不同的工藝特點、測試方法、技術要求,選用合適的機械設備和儀表。正確使用、管理和保養好機械設備及儀表的校正。要健全“人機固定”制度、“操作證”制度、崗位責任制度、交接班制度、“技術保養”制度、“安全使用”制度、機械設備檢查制度等,確保機械設備處於最佳狀態。

加強環境控制

環保是現代生活中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基礎做起。首先,要大量宣傳,提高人們的覺悟與認識,加強環保意識。通信工程項目遍佈全國各地,不同的工程影響工程質量的環境因素也不盡相同,許多工程施工週期較長、流動性也比較大。要根據工程技術環境、勞動環境、工作環境等具體條件和特點,採取有效的措施來控制環境因素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尤其是施工現場,應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產的環境,杜絕“野蠻”施工和違規施工,保持器材和工料堆放有序,道路暢通。確保工程質量,爲安全施工創造良好的條件。另外,要對清潔方面作改進,使市容更整潔。不要因爲一個通信工程就破壞了市容市貌。爲了地球的明天,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努力,要好好地保護環境。於此我們提出如下建議:實行通信設備的垃圾分類袋裝化。這樣不僅能減少環衛的工作量,還能更好地起到廢物利用,減少污染,節約資源,播種綠色就是播種希望。

重視整體工程質量,樹立企業信譽

在實際的通信工程項目成本控制管理中,還需要加大成本管理工作的宣傳力度,增強全員責任成本意識。要從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優越方面來引導和深入,強化一切影響成本因素的管理範疇,形成人人關心、處處把關,層層控制的成本管理與控制局面,只有這樣通信工程中的成本才能得到有效控制,使可持續發展戰略也在通信工程中得到積極應用。

總之,對於通信工程的成本有了很好的控制纔會在通信工程的發展上面佔有先機,纔會很好的完成通信工程中的任務,推動整個通信領域的進步。進而對社會科技的發展做出貢獻,使全社會都有所發展,建設更爲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尹恰。淺談通信工程的成本管理[D].2009.

[2]張毅,郭亞民。通信工程專業概論[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

[3]王加強,嶽新,全李勇。光纖通信工程[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7.

通信技術論文 篇三

將DNC系統通信技術應用在生產製造產業中是否具備一定的可行性,這主要是看射頻信號是否在規定的時間內達到無線接收端。最初研發DNC系統通信技術的主要目標是解決辦公室以及校園網的需求,而不是將其應用在工業領域中,即使在工業製作領域中應用,其範圍也十分有限,只是在業務數據中有所應用。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爲無線通信的傳播方式與工業企業中所使用的通信傳播方式不同,無線通信中使用傳播方式有直射波或者散射波等,這種傳播方式嚴重影響了WLAN的廣泛應用。另外,因爲WLAN技術在傳輸數據時,對傳輸率的要求並不高,但是工業企業對此要求卻非常高,因此WLAN技術無法滿足現實的需求。

1.1OFDM(正交頻分複用)技術

OFDM技術也被稱爲正交多載波調製技術,它把數據流分成若干個子比特流,這樣每個子數據將具有底得多的比特流速,用這樣的低比特率形成的低速率多狀態符號再去調製相應的正交且相互重疊1/2的子載波,從而構成多個低速率符號並行發送的傳輸系統。信號在無線信道傳輸過程中,由於時間彌散引起的時延擴展,接收信號中的一個符號的波形會擴展到其他符號當中,造成符號間干擾(InterSymbolInterference,Is1),爲了避免產生ISI,應該令符號寬度遠遠大於無線信道的最大時擴展,採用多載波調製技術的子信道的符號寬度要比單載波調製技術信道的符號寬度大,所以有效的減小由時問彌散引起的ISI。

1.2使用增強技術提高數據傳輸率

目前傳輸速率最快的IEEES02.11g的標稱傳輸速率爲54Mbps,而實際它在數據鏈路層的理論傳輸速率僅爲31Mbps。而在應用層,其實際傳輸速率通常在15M~20Mbps之間,而通過對802.1lg增強技術進行實際測試,在應用層數據傳輸速率最高可以達到40Mbps以。802.1lg增強技術主要採用了突發機制、快速幀等技術。在標準的數據傳輸過程中每兩幀問都有同定等候週期。應用了幀突發之後,一旦成功傳輸完畢一幀,無線設備將會連續的傳輸以系列幀,大大減少了等待的時間,從而提高了實際的吞吐量。

2.基於WLAN的網絡

DNC系統網絡結構基於WLAN的網絡DNC系統的網絡結構,實現DNC主機與數控設備連接的無線串口服務器的作用是接收/發送RF(射頻)信號並實現TCP/IP與RS232協議的轉換。它向上接入標準無線局域網,RF收發模塊使用超外差接收機架構接收RF信號,向下連接帶有RS232串口的數控設備,使數控設備成爲WEAN中的一個節點,從而達到集中控制和管理數控設備的功能,如NC程序傳輸、加工信息採集、狀態監控等。其涉及到的關鍵技術如下:

2.1速率匹配問題

無線串口服務器向上接入無線局域網,網絡寬帶爲108Mbps,應用層有效傳輸數率在40Mbps左右,向下接入連接的數控機牀,其通信速度一般爲4800、9600、19200baud。那麼在從計算機向數控機牀傳輸數據時,由於無線串口服務器的輸入速度高,輸出速度低,這就要求所使用的無線串口服務器有一定的數據緩衝區。但是,當傳輸的文件過大,在傳輸過程中接收的數據大於空餘的緩衝區,將發生數據丟失現象,因此必須考慮一種機制來使數據緩衝區保持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即不過載也不欠載。在服務器端發送數據時將數據分包處理,循環發送各個固定長度的數據包,在發送之後通過函數調用使其等待一個固定週期再次進入下次循環,這樣就可以有效的緩解串口服務器緩存不足,通過這種機制可以有效的解決速率匹配問題。

2.2計算機斷開連接

由於串口設備到無線串口服務器數據傳輸速率遠低於無線串口服務器到計算機的傳輸速率,計算機接收數據時將因爲等待時間超出短開連接,這就要求合理設置接收的等待時間。

3.結語

通信高級工程師論文 篇四

關鍵詞:信息技術;遠程培訓管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TP393

大規模教師遠程培訓是國培計劃和省培計劃的重要培訓方式,在遠程培訓中如何做好管理工作,是培訓計劃能夠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信息技術在國培計劃和省培計劃遠程培訓管理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校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極大地提高了培訓管理工作的效率。

1 建立溝通聯繫方式

遠程培訓工作中最難的問題是培訓信息的及時準確傳達,因此,輔導教師和參培學員、縣區培訓管理員和參培學校培訓專幹之間建立有效的溝通聯繫方式是遠程培訓能否順利開展的關鍵。用信息技術手段建立多種溝通聯繫方式,能夠保證培訓信息及時準確的傳達和反饋。本區在國培計劃和省培計劃遠程培訓實施過程中,一般通過班級公告、班級論壇、班級QQ羣和飛信4種聯繫方式來進行班務管理和教學信息傳達。

1.1 班級公告

班級公告系統由遠程培訓系統提供,輔導教師和縣區培訓管理員登陸培訓系統管理平臺後,即可班級公告。班級公告是班務管理和教學信息的官方唯一地址,在班級公告時輔導教師應保證公告準確性和時效性。

1.2 班級論壇

班級論壇也由遠程培訓系統提供,是輔導教師和學員之間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同時也是學員參與培訓情況的考覈項目之一。論壇提供一塊公共電子白板,每個用戶都可以在上面書寫,可信息或提出看法。論壇是一種交互性強,內容豐富而及時的Internet電子信息服務系統,學員可以在論壇中獲得各種信息服務,如教學信息,參加教學研討等。輔導教師應培養學員參與論壇討論教學信息的習慣,把論壇作爲一個良好的在線交流工具應用於教學之中。本人在遠程培訓過程中一般都要在論壇中事先確定一個教學主題,集中時間組織一次在線研討,既增加學員的發帖數,又可以讓學員熟悉論壇這個在線交流工具是如何在教學中應用的。

1.3 班級QQ羣

在遠程培訓過程中,很多學員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一些技術性的問題需要解決,雖然可以通過論壇發帖求教,但是時效性會比較慢,這就需要我們用到即時通訊工具來解決。本人採取的方法是由輔導教師或比較積極的學員來建立班級QQ羣,學員們在羣內提出問題,並通過討論來解決問題。可以在羣內設置幾個比較活躍的學員作爲QQ羣管理員,這樣即使輔導教師不再線,也可以基本保證學員有問必答,提高了學員學習的積極性。班級QQ羣在培訓結束後也可以作爲一個教師交流的平臺保留下來,方便參培學員後期的教學和生活交流。

1.4 飛信

參加遠程培訓的學員來自多個單位,不少參培教師來自邊遠農村學校,上網條件有限,還有部分教師歲數比較大,電腦操作不太熟練,這部分參培教師通過上網獲取班務和教學信息比較困難。爲了更好地傳達班務和教學信息,順利完成遠程培訓,本人考慮到手機人手一臺,而且大部分學員是中國移動號碼,所以我通過中國移動的飛信短信把班務和教學信息實時發送的學員手機上,保障了信息及時準確地傳達。部分沒有移動號碼的學員,可以通過其提供同事或家人移動號碼的方式來解決。班級學員比較多的時候,可以通過導入的方式加入飛信。方法如下:

(1)打開Excel,建立學員信息表,至少包含兩列數據:姓名和電話號碼。

(2)在姓名列的第一行輸入“Nickname”,即飛信裏的暱稱。電話號碼列第一行輸入“MobileNo”即移動號碼。

(3)在Excel中把學員信息表另存爲“”文件。

(4)打開飛信依次點擊:飛信菜單按鈕-聯繫人-導入好友列表-從包含聯繫人信息的文件導入,然後瀏覽到剛剛生成的“”文件,即可以把本次參培學員手機號導入到自己的飛信中。

(5)最後輸入好友驗證信息,告之學員你是輔導教師,等待學員驗證即可。

2 培訓進度數據統計

遠程培訓時間較長,一般爲兩到三個月,這就要求我們對學員培訓進度有統一的要求,保障學員培訓進度一致,順利完成學業。因此我們必須對學員學習的進度數據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統計,督促落後學員及時趕上學習進度。培訓進度數據統計分爲培訓數據獲取和培訓數據統計兩個方面,一般我們用Excel來統計。

2.1 培訓數據獲取

(1)管理平臺獲取遠程。培訓系統提供了培訓數據的獲取方式,用輔導教師或縣區管理員賬號登陸培訓管理平臺,查詢培訓情況,並導出爲Excel文件即可。由於是培訓系統提供,所以是輔導教師最主要的班級培訓數據獲取方式。

(2)培訓頁面獲取。部分培訓數據由於數據量較大,或者需要對比全部參培學員,因此管理平臺上不能導出,但是培訓系統會在培訓頁面上以列表的形式列出。這就需要我們在培訓頁面上直接獲取。當然我們可以把數據直接用複製粘貼的方法,從網頁上直接粘到Excel表裏,這裏本人介紹一種更方便的方法:直接用Excel編輯網頁。方法如下:1)打開IE瀏覽器,點擊:工具-internet選項,打開程序選項卡,在HTML編輯器裏選擇MicrosoftOfficeExcel爲默認的網頁編輯器。2)用IE瀏覽器打開需要獲取培訓數據的頁面,點擊:文件-使用MicrosoftOfficeExcel編輯,培訓頁面就可以用Excel編輯了。選擇需要編輯的表格,數據就直接獲取在Excel裏了。

2.2 培訓數據統計

Excel對數據統計有強大的處理能力。可以對獲取的數據進行快速地排序、分類和彙總。我們一般用Excel生成各類統計表格,用於培訓進度情況反饋。對於Excel的使用,大多數遠程培訓輔導教師使用的都比較熟練,這裏就不再贅述。

3 培訓進度情況反饋

培訓進度數據統計好後,需要及時反饋出去才能獲得良好的培訓效果。培訓進度情況數據的反饋分爲向參培學員反饋、向參培學校專幹反饋和向培訓管理中心管理者反饋。(1)向參培學員反饋。把培訓進度情況及時反饋給廣大學員,有利於獎勤罰懶,提高學員網絡學習的積極性。數據量較大的文件如表格和圖片,用班級公告或論壇。時效性強的信息,最好用QQ羣和飛信。針對個別學員學習不積極的情況,本人通過飛信單獨發短信給這部分學員,既給這部分學員保留了面子,也促進了整個班級培訓進度的提高。(2)向參培學校專幹反饋。培訓進度數據經縣區管理員彙總後,定期通過之前建立的飛信向參培學校專幹反饋。有利於各參培學校專幹及時掌握本校參培教師培訓進度,並有利於找出部分學員學習進度落後的原因。通過各校專幹對培訓進度數據的再反饋,也有利於培訓管理中心發現培訓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處並改正之。(3)向培訓管理中心管理者反饋。培訓進度數據彙總後,應按照培訓階段向培訓管理中心管理者反饋,一般是向縣級教師進修學校業務副校長反饋。通常也已飛信方式進行反饋,便於培訓管理中心管理者實時掌握培訓情況,做好協調工作。培訓進度情況反饋中,需要有大量的表格轉化爲文本,才能通過短信形式出去。通過Excel排序、分類並彙總後,再把數據一個一個單元格複製粘貼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生成一條培訓進度情況短信,往往需要半晌時間。本人通過Excel的引用和判斷函數,讓Excel自動生成彙總短信文本,讓半晌的煩惱一鍵解決,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時,也提高了反饋的時效性。

總之,巧妙利用各種信息技術手段,把複雜的工作簡單化,就可以輕鬆管理遠程培訓。

參考文獻:

通信技術論文 篇五

爲了適應網絡發展和傳輸流量提高的需求,傳輸系統供應商都在技術開發上不懈努力。富士通公司在150km、1.3μm零色散光纖上進行了55x20Gbit/s傳輸的研究,實現了1.1Tbit/s的傳輸。NEC公司進行了132x20Gbit/s、120km傳輸的研究,實現了2.64Thit/s的傳輸。NTT公司實現了3Thit/s的傳輸。目前,以日本爲代表的發達國家,在光纖傳輸方面實現了10.96Thit/s(274xGbit/s)的實驗系統,對超長距離的傳輸已達到4000km無電中繼的技術水平。在光網絡方面,光網技術合作計劃(ONTC)、多波長光網絡(MONET)、泛歐光子傳送重疊網(PHOTON)、泛歐光網絡(OPEN)、光通信網管理(MOON)、光城域通信網(MTON)、波長捷變光傳送和接入網(WOTAN)等一系列研究項目的相繼啓動、實施與完成,爲下一代寬帶信息網絡,尤其爲承載未來IP業務的下一代光通信網絡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複用技術

光傳輸系統中,要提高光纖帶寬的利用率,必須依靠多信道系統。常用的複用方式有:時分複用(TDM)、波分複用(WDM)、頻分複用(FDM)、空分複用(SDM)和碼分複用(CDM)。目前的光通信領域中,WDM技術比較成熟,它能幾十倍上百倍地提高傳輸容量。

(二)寬帶放大器技術

摻餌光纖放大器(EDFA)是WDM技術實用化的關鍵,它具有對偏振不敏感、無串擾、噪聲接近量子噪聲極限等優點。但是普通的EDFA放大帶寬較窄,約有35nm(1530~1565nm),這就限制了能容納的波長信道數。進一步提高傳輸容量、增大光放大器帶寬的方法有:(1)摻餌氟化物光纖放大器(EDFFA),它可實現75nm的放大帶寬;(2)碲化物光纖放大器,它可實現76nm的放大帶寬;(3)控制摻餌光纖放大器與普通的EDFA組合起來,可放大帶寬約80nm;(4)拉曼光纖放大器(RFA),它可在任何波長處提供增益,將拉曼放大器與EDFA結合起來,可放大帶寬大於100nm。

(三)色散補償技術

對高速信道來說,在1550nm波段約18ps(mmokm)的色散將導致脈衝展寬而引起誤碼,限制高速信號長距離傳輸。對採用常規光纖的10Gbit/s系統來說,色散限制僅僅爲50km。因此,長距離傳輸中必須採用色散補償技術。

(四)孤子WDM傳輸技術

超大容量傳輸系統中,色散是限制傳輸距離和容量的一個主要因素。在高速光纖通信系統中,使用孤子傳輸技術的好處是可以利用光纖本身的非線性來平衡光纖的色散,因而可以顯著增加無中繼傳輸距離。孤子還有抗干擾能力強、能抑制極化模色散等優點。色散管理和孤子技術的結合,凸出了以往孤子只在長距離傳輸上具有的優勢,繼而向高速、寬帶、長距離方向發展。

(五)光纖接入技術

隨着通信業務量的增加,業務種類更加豐富。人們不僅需要語音業務,而且高速數據、高保真音樂、互動視頻等多媒體業務也已得到用戶青睞。這些業務不僅要有寬帶的主幹傳輸網絡,用戶接人部分更是關鍵。傳統的接入方式已經滿足不了需求,只有帶寬能力強的光纖接人才能將瓶頸打開,核心網和城域網的容量潛力才能真正發揮出來。光纖接入中極有優勢的PON技術早就出現了,它可與多種技術相結合,例如ATM、SDH、以太網等,分別產生APON、GPON和EPON。由於ATM技術受到IP技術的挑戰等問題,APON發展基本上停滯不前,甚至走下坡路。但有報道指出由於ATM交換在美國廣泛應用,APON將用於實現FITH方案。GPON對電路交換性的業務支持最有優勢,又可充分利用現有的SDH,但是技術比較複雜,成本偏高。EPON繼承了以太網的優勢,成本相對較低,但對TDM類業務的支持難度相對較大。所謂EPON就是把全部數據裝在以太網幀內傳送的網絡技術。現今95%的局域網都使用以太網,所以選擇以太網技術應用於對IP數據最佳的接入網是很合乎邏輯的,並且原有的以太網只限於局域網,而且MAC技術是點對點的連接,在和光傳輸技術相結合後的EPON不再只限於局域網,還可擴展到城域網,甚至廣域網,EPON衆多的MAC技術是點對多點的連接。另外光纖到戶也採用EPON技術。

二、光纖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

對光纖通信而言,超高速度、超大容量、超長距離一直都是人們追求的目標,光纖到戶和全光網絡也是人們追求的夢想。

(一)光纖到戶

現在移動通信發展速度驚人,因其帶寬有限,終端體積不可能太大,顯示屏幕受限等因素,人們依然追求陸能相對佔優的固定終端,希望實現光纖到戶。光纖到戶的魅力在於它有極大的帶寬,它是解決從互聯網主幹網到用戶桌面的“最後一公里”瓶頸現象的最佳方案。隨着技術的更新換代,光纖到戶的成本大大降低,不久可降到與DSL和HFC網相當,這使FITH的實用化成爲可能。據報道,1997年日本NTT公司就開始發展FTTH,2000年後由於成本降低而使用戶數量大增。美國在2002年前後的12個月中,FTTH的安裝數量增加了200%以上。在我國,光纖到戶也是勢在必行,光纖到戶的實驗網已在武漢、成都等市開展,預計2012年前後,我國從沿海到內地將興起光纖到戶建設高潮。可以說光纖到戶是光纖通信的一個亮點,伴隨着相應技術的成熟與實用化,成本降低到能承受的水平時,FTTH的大趨勢是不可阻擋的。

(二)全光網絡

傳統的光網絡實現了節點間的全光化,但在網絡結點處仍用電器件,限制了目前通信網幹線總容量的提高,因此真正的全光網絡成爲非常重要的課題。全光網絡以光節點代替電節點,節點之間也是全光化,信息始終以光的形式進行傳輸與交換,交換機對用戶信息的處理不再按比特進行,而是根據其波長來決定路由。全光網絡具有良好的透明性、開放性、兼容性、可靠性、可擴展性,並能提供巨大的帶寬、超大容量、極高的處理速度、較低的誤碼率,網絡結構簡單,組網非常靈活,可以隨時增加新節點而不必安裝信號的交換和處理設備。當然全光網絡的發展並不可能獨立於衆多通信技術,它必須要與因特網、ATM網、移動通信網等相融合。目前全光網絡的發展仍處於初期階段,但已顯示出良好的發展前景。從發展趨勢上看,形成一個真正的、以WDM技術與光交換技術爲主的光網絡層,建立純粹的全光網絡,消除電光瓶頸已成未來光通信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未來信息網絡的核心,也是通信技術發展的最高級別,更是理想級別。

三、結語

通信畢業論文 篇六

關鍵詞:通信工程;發展現狀;網絡安全;解決對策

1發展現狀

我國通信工程專業是源於電機系電機工程專業,並由有線電、無線通信、電子技術等專業相互滲透、相互補充而發展起來的一門綜合產業。在20世紀的初期,我國的多所大學就曾經先後建立過“無線電門”和“電訊組”,建國以後,我國高等學校在蘇聯高等教育的基礎上,對各高校的電機系和電機工程專業進行大規模的調整,爲現代通信工程技術的人才培養積蓄着雄厚的力量。

通信工程在我國真正地進入快速發展是在20世紀80年代,這個時期從美、日、英等發達國家吹過來的信息革命這股颶風。爲我國通信工程專業的發展增添了強勁的動力,也是從這時起,通信工程專業有了它現在的名稱。大量的技術成果如:晶體纖維生長與晶體光纖器件的研究,光纖高溫傳感器、光纖環形腔的細度及環形激光器的研究,窄線寬可調諧半導體激光器及相關技術等都走在了世界的前沿。

2存在的問題

隨着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人類社會經歷着一場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的深刻變革,網絡通信已廣泛地應用於政治、軍事,經濟及科學等各個領域,它改變了傳統的事務處理方式,對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起着很大的推動作用,與此同時,人們也越來越意識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因此,信息在網絡通信中的安全性、可靠性日趨受到通信網絡設計者與網絡用戶的重視。

鑑於信息安全開始對國家安全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需要準確認識信息安全的基本問題與表現方式,清晰瞭解保障信息安全所依賴的信息網絡化的客觀規律。從而做到有的放矢,以便真正發揮作用,在這裏我們着重討論通信工程中的網絡通信安全。網絡通信安全一般是指網絡信息的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實性、實用性、佔有性。從技術層面上來看,反映在物理安全、運行安全、數據安全、內容安全四個不同的層面中。而現在網絡通信的安全問題可以大體分爲;內網通信安全和網絡問信息傳播安全兩個方面。

3解決對策

3.1內網通信安全

3.1.1採用安全交換機

由於內網的信息傳輸採用廣播技術,數據包在廣播域中很容易受到監聽和截獲,因此需要使用安全交換機。利用網絡分段及VLAN的方法從物理上或邏輯上隔離網絡資源,以加強內網的安全性。

3.1.2操作系統的安全

從終端用戶的程序到服務器應用服務、以及網絡安全的很多技術,都是運行在操作系統上的。因此,保證操作系統的安全是整個安全系統的根本。除了不斷增加安全補丁之外,還需要建立一套對系統的監控系統。並建立和實施有效的用戶口令和訪問控制等制度。

3.1.3使用網關

使用網關的好處在於網絡數據包的變換不會直接在內外網絡之間進行,內部計算機必須通過網關。進而才能訪問到Internett這樣操作者便可以比較方便地在服務器上對網絡內部的計算機訪問外部網絡進行限制。公務員之家

3.1.4使用密鑰管理

在現實中,入侵者攻擊Internet目標的時候,90%會把破譯普通用戶的口令作爲第一步。以Unix系統或Linux系統爲例,先用“fjnger遠端主機名”找出主機上的用戶賬號。然後用字典窮舉法。

如果這種方法不能奏效,入侵者就會仔細地尋找目標的薄弱環節和漏洞,伺機奪取目標中存放口令的文件shad-OW或者passwd.然後用專用的破解DES加密算法的程序來解析口令。

在內網中系統管理員必須要注意所有密碼的管理。如口令的位數儘可能的要長;不要選取顯而易見的信息做口令;不要在不同系統上使用同一口令;輸入口令時應在無人的情況下進行;口令中最好要有大小寫字母、字符、數字;定期改變自己的口令:定期用破解口令程序來檢測shadow文件是安全。沒有規律的口令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3.2網絡間信息傳播安全

所謂的網絡信息傳播安全主要是指網絡信息在傳播的過程中應保持信息本身的完整性、可用性和機密性。信息網絡的通信是由通信協議堆棧完成的,通信協議大致可分爲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鏈路層和物理層,採用通信協議分層的方式對網絡通信進行安全控制可滿足信息網絡安全通信的需要,保障信息傳輸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接下來,我們就保證信息傳播安全的技術和方法進行探討。

3.2.1採用數字簽名技術

所謂“數字簽名”就是通過某種加密算法生成一系列符號及代碼組成電子密碼進行簽名,來代替書寫簽名或印章,對於這種電子式的簽名還可進行技術驗證,其驗證的準確度是一般手工簽名和圖章的驗證而無法比擬的。它能驗證出文件的原文在傳輸過程中有無變動。確保傳輸電子文件的完整性、真實性和不可抵賴性。這樣數字簽名就可用來防止有人修改信息等情況的發生,可以進一步保證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強化身份識別功能和不可抵賴性,同時數字簽名技術還可以提高交易的速度和準確性。

3.2.2數字集羣系統網絡技術

數字集羣系統的信息安全主要涉及用戶鑑權、加密、分級用戶管理、日誌管理、虛擬專網。數字集羣系統分爲專網運營和共網運營兩種方式。數字集羣網絡對於網絡的容量、通信覆蓋率、呼叫建立成功率等都有更高的要求。

數字集羣通信系統經常應用於應急通信,因此其業務量具有突發性,擁塞控制對於數字集羣通信網絡也就尤其的重要。擁塞控制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實現。數字集羣網絡的網絡結構還具備更高的抗災變能力,對於重點地區進行基站的雙覆蓋,由於數字集羣系統擔負着應急通信的重大使命。因此通常其社會效益要重於經濟效益,因此有必要投入一定的資金來提升網絡的可靠性。

3.2.3採用量子密碼信息加密技術

量子密碼術是密碼學與量子力學結合的產物,這種加密方法是用量子狀態作爲信息加密和解密的密鑰。量子的一些神奇性質是量子密碼安全性的根本保證。到目前爲止主要有三大類量子密碼實現方案:一是基於單光子量子信道中海森堡測不準原理的方案;二是基於量子相關信道中Bell原理的方案;三是基於兩個非正交量子態性質的方案。

量子密碼的研究進展順利。某些方面尤其是量子密鑰分發已經逐步趨於實用。面對未來具有超級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機,現行基於解自然對數及因子分解困難度的加密系統、數字簽章及密碼協議都將變得不安全。而量子密碼術則可達到經典密碼學所無法達到的效果。可以說,量子密碼是保障未來網絡通信安全的一種重要的技術,我們即將進入到一個量子信息時代。

通信技術論文 篇七

信息通信技術(ICT)是信息技術(IT)和通信技術(CT)相互融合後產生的一個新概念。信息技術側重於管理和處理信息的相關技術,而通信技術則主要指用於溝通交換信息的相關技術。21世紀初,八國集團在沖繩發表的《全球信息社會沖繩》中認爲:“信息通信技術是21世紀社會發展的最強有力動力之一,並將迅速成爲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目前爲止,信息通信技術的具體內涵仍具有爭議,它不僅涉及信息的管理與處理,還包括信息的交換與共享,還將繼續向智能化發展。目前ICT已經廣泛應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例如,IPTV、手機電視等,也應用於各專業領域,例如,遠程工程監控、地理信息系統等。在本文將討論的教育領域,ICT的應用也加速了進程,在學生都已掌握一定信息通信技術的前提下,大量的在線課程、在線輔導都已普遍使用。客觀地講,信息通信技術是現代社會的一種通用技術。

二、ICT在EFL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英國的教育電子期刊《課程領導》曾在2008年的頭版回顧了17項有關ICT課堂應用效果的實證研究,絕大多數研究證實了ICT的課堂應用與學生的成績表現爲正相關。有些研究更進一步表明ICT的課堂應用對學生學習的能動性、獨立性以及批判性均有促進作用。本文將重點從EFL學習者的學習環境、學習方式和學習能力三個方面討論ECT在EFL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一)ICT的應用對EFL學習環境的影響

衆所周知,語言環境對於語言學習者來說至關重要。EFL的教學特性決定了無法給學習者提供等同於母語的學習環境,讓學習者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地輸入和輸出語言。但ICT在EFL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習者提供一個廣泛而靈活的、虛擬而又真實的學習環境。正如前面提到的,由於我國的國土面積較大導致了教育資源分佈不均的問題。劉俊教授的研究發現,EFL學習者的成績表現與地緣分佈有較強的相關性。處於東部發達地區的學習者成績表現與偏遠地區的學習者表現存在顯著性差異。而ICT的應用給教師提供了遠程教學的可能性,正如Holmes和Gardner所說ICT可以“消除地理限制”。此外,ICT的課堂應用也使教師和學生在學習地點、學習節奏和學習時間上享有更多的自由,真正讓學習可以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時間實現。而我國的人口規模也造成了班級容量普遍較大的問題,在教育資源匱乏的地區,甚至有八十至九十個學生爲一個班級的情況〔〕。大容量班級造成教師很難滿足學生的差異化學習需求。將ICT應用於課堂後,教師可以爲學生提供在線單獨輔導,學生也可以通過ICT的輔助來進行獨立自主的學習,實現學習環境廣泛化和靈活化。ICT在EFL教學中的應用,可以爲語言學習者營造一個虛擬的學習環境,雖然目前還沒有實驗證明虛擬學習環境(virtuallearningenvironment,VLE)對學習者的成績表現會產生積極的影響,但其輔助作用也不容忽視。通過ICT創建的虛擬學習環境給學生提供了一個獲取信息和增加交流的平臺。學生可以瀏覽自己感興趣的英語網頁,觀看自己喜歡的視頻,從而接觸到英語爲母語國家的真實語言使用情況。而且,學習者還能進一步瞭解英語爲母語國家的價值觀、思維方式,甚至肢體語言表達習慣,這些都是確保跨文化交際有效的重要因素。這種虛擬而又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是對學生課堂學習和課本學習的必要補充。

(二)ICT的應用對EFL學習模式的影響

學習模式是一種持續的作用過程,反映出學習者的行爲動因。學生的學習模式雖然因人而異,但仍擺脫不了教師爲主導的單項模式,聽、說、讀、寫單項練習的傳統模式。ICT的應用可以激發出一系列新的學習方式,例如自主學習、混合學習、綜合學習和無意識的學習。ICT的應用能顯著改變教師與學生的角色。一方面,學生從學習的接受者變爲參與者;另一方面,教師從課堂的主導者變爲指導者、輔助者和組織者。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並控制語言學習過程是交際型語言教學、任務型教學以及學習策略培養的中心目標。我國從事EFL教學的教師絕大部分都是英語爲非母語的,因此,他們同時扮演學習者和教授者的角色。從這個角度來說,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就更爲重要。將ICT應用於EFL課堂能激發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同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調整學習地點、時間和節奏;而且ICT可以應用於整個語言學習過程,從提供信息到練習再到反饋,讓學生全程掌控自己的學習。Holmes和Gardner提出了“混合學習”這一概念,指將數字化學習與傳統學習相結合。Neumeier更進一步解釋了在語言學習情境中混合學習是指在同一個學習環境中面對面講授型學習和電腦輔助學習同時存在。ICT的應用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混合學習這一模式。ICT的應用給教學方式帶來了巨大變革,但並不意味着會貶低傳統教學的作用,相反地,兩者必須共同存在、相互作用才能實現有效教學這一最終目的。Clarke將學習分爲三類:視覺學習、聽覺學習和體驗學習,簡單地來說就是通過看、聽和實踐的三種學習方法。而EFL的學習強調的恰恰是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的培養,所以通過比較不難發現EFL的學習需要的視覺學習、聽覺學習和體驗學習的綜合使用,而ICT的應用能很好地實現綜合學習。英國東北部的蒙克西頓中學曾在1996年做過一項實驗。學校鼓勵學生與法國和德國的兩所合作學校的同年級學生進行視頻會面(videoconference)。經過五個月的試驗,九年級的五個學生在班裏十三個學生中表現突出,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包括口音、語調、流利度都有明顯改進。參與到這項實驗中的學生不僅通過視頻會面增加了詞彙量,同時聽說能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ICT的應用可以讓EFL學習者方便地進行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學習。無意識的學習也是將ICT引入課程後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副產品。有數據顯示,全球網頁有84%的應用語言爲英語,這意味着如果EFL學習者在使用英語網站檢索信息,無論初始目的是否是進行語言學習,在無意中都會提高語言能力。Vogel在2001年進行了一項研究,他隨機挑選了55名大學生作爲樣本,這些學生正在進行國際商務或跨文化的專業學習,因此外語對於他們來說也是專業學習的一個核心要素。研究結果顯示所有的研究樣本都使用網站在進行學習,當被問及他們使用網站是否是爲了進行語言學習時,回答竟然驚人得一致,學習外語並不是他們使用網站的最初目的;而且,這些樣本中沒有人會說出一個專門提供外語學習的網站名稱。隨着ICT的發展,EFL學習者在瀏覽英語網頁,觀看英文電影等休閒娛樂過程中,也能進行無意識的學習,增加了學習時間也豐富了學習內容。

(三)ICT的應用對EFL學習能力的影響

相對於傳授知識而言,教授學法更加重要,正如我國有句諺語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爲課堂爲依託的教學只是很短的一個學習階段,更長久的學習、知識更新都需要學習者自主學習來完成。衆所周知,語言的學習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所以對於EFL學習者的學習能力培養也顯得更爲重要。ICT的應用將有助於培養學習者的專業技能、批判思維、交際能力以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今ICT技能已經是學生學習和未來職業的必備能力之一。在本文之前的論證分析中着重強調了ICT應用對於語言學習的促進作用;而客觀地講,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引入ICT也促進了ICT技能的傳播和發展。如果EFL學習者要通過ICT學習語言需要掌握的基本專業技能有文字處理、交際軟件的使用、數據分析管理、演示文稿製作等。在荷蘭曾實施過一個項目旨在促進語言學習者的ICT技能。這個項目包含若干模塊,例如,使用文字處理軟件用目標語寫一封信然後通過電子郵件發給一位朋友;用目標語寫一個有關自己對荷蘭教育體系認識的報告,使用PowerPoint軟件製作演示文稿,然後在班級裏進行口頭報告,最後通過交際軟件與目標語國家的朋友分享報告。這個項目具有建設性和綜合性,讓語言學習者在學習語言的同時發展了ICT技能。批判性思維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學習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甚至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必備能力。ICT的應用讓學生可以進行自主的學習,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獲取到大量的信息,但隨之而來的是如何篩選分辨信息質量和可信度的問題。與紙質媒介相比較,數字信息需要學習者具備較強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此外,如前面所討論的,ICT的應用讓學習者可以方便地根據個人的喜好來安排學習時間、地點、內容和節奏,這也就進一步需要學習者有足夠的能力來自主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這裏所說的問題不僅僅指學習語言本身遇到的學術性問題,也指在使用ICT過程中遇到的技術性問題。交際能力對EFL學習者至關重要,而電腦輔助實現的語言交際大致可以分爲兩類:異步和同步,ICT的發展讓這兩種交際都變得十分可行,正如Snyder所說ICT讓語言交際變得“available,accessible,andusable”,從而達到提升交際能力的目的。人對人的傳統交際方式,會讓學習者在使用目的語交際的過程中缺乏自信,容易產生緊張尷尬等負面情緒,而通過ICT實現的無論是異步交際還是同步交際都會相應地減緩目的語使用者的負面情緒。例如,通過電子郵件的交際屬於異步交際,教師應鼓勵學生在這種交際過程中注重意思的表達而不是形式的準確性,何況目前的拼寫和語法檢查軟件可以輔助學生進行形式上的檢查,所以學生可以無負擔地進行有效交際能力訓練。視頻會面作爲同步交際的一種,無論從硬件、軟件需求還是交際基本原則都會比異步交際更爲複雜一些。在交際前,教師需要制定一些基本交際原則,比如機會均等、相互尊重等。通過ICT實現交際能力的提升還有網絡論壇、在線聊天等多種形式,無論採用哪種具體形式,毫無疑問都會使EFL學習者的交際能力得到提升。

三、在我國EFL課堂應用ICT存在的阻礙

雖然ICT在EFL課堂上有衆多的應用優勢,但根據我國目前的國情和教育現狀,要在EFL課堂上普及使用ICT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阻礙,例如,教育政策、教育投資、ICT技術培訓和通過ICT進行教學反饋等。

(一)國家教育政策和教育投資

國家教育政策就是教育實踐者的指南針,要將ICT引入課堂不僅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而且也需要大量的教育投資。從英國前二十年的經驗不難發現,在推廣ICT課堂應用的過程中,國家教育政策的支持尤爲重要。Williams在1999年就將英國當時的教育政策總結爲以促進ICT課堂應用爲特點,通過加大對基礎設施、硬件、在職培訓、新入職培訓的投入來實現。在基本政策的指導下,一些細節也相繼制定,例如,英國的教師資格(QualifiedTeacherStatus,QTS)標準中就有規定直接與ICT相關。標準2.5指出獲得教師資格的教師必須知道如何有效使用ICT,不僅在教學方面,也包括個人的發展方面。這種強制性的政策規定確保了教師在任教前都具備了ICT技能。有了指南針,還必須有動力才能前行,而教育投資就是實現ICT應用的直接動力。英國2005年花費與ICT課堂應用建設的投資爲7億英鎊。正是因爲擁有這樣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投入,英國的ICT課堂應用才得以發展迅速。我國的ICT課堂應用需要政府提供進一步的政策支持和投入,但由於我國的幅員遼闊和人口衆多這一現狀,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教學投資或許也是一種解決辦法。

(二)ICT技能培訓

將ICT引入課堂的前提是教師和學生都必須具備一定的ICT技能。教師在使用ICT時是否有自信心直接影響到他接受ICT的程度和使用ICT的頻度。ICT的應用是學生的學習更有自主能動性也就意味着學生會需要相應的ICT技能來實現自主學習。而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是教師和學生普遍缺乏ICT使用技能,這就需要教育政策制定者或教育領導者爲教師和學生安排定期的、持久的ICT培訓。

(三)通過ICT進行學習檢測

ICT廣泛應用於課堂後,學習檢測的方式也會發生極大的改變。傳統的檢測方式是由老師通過課堂表現或考試來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而ICT引人課堂後,電腦輔助檢測就應運而生。這種檢測的優點是可以提供即時反饋和詳細指導,但缺點是題型僅侷限於選擇題或者填空題,而開放性問題並不適用。使用ICT進行學習檢測的信度和效度也都存有爭議。一方面,教師無法掌控學生的受檢測過程,例如,學生花費多少時間完成檢測。另一方面,學生ICT技能的差異性也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檢測結果。我國的教育一直是應試型教育,如果採用ICT對學生進行學習檢測,學生便會相應地調整學習習慣,在學習中更多地使用ICT。但是如果ICT僅僅停留在課堂應用的層面,與學習成績評價沒有相應銜接,學生長久以來形成的應試學習習慣就很難改變。雖然我國通過考試來選拔人才的模式備受爭議,但目前爲止仍然沒有一個更好的替代模式產生,開始嘗試使用ICT進行學習檢測不妨爲一種辦法。

四、結語

通信業論文 篇八

論文摘要:文章試圖對通信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作一定的計量分析。爲此,首先將國內部門分爲通信產業部門和非通信產業部門,並以這兩部門的生產函數爲基礎,推出最終的計量模型,然後根據有關的數據對模型進行迴歸分析。分析結果表明,通信業對經濟增長的綜合邊際產出貢獻很高,從而說明對通信業應該繼續加大投入,引導和扶持通信產業的發展,發揮通信業的先導作用,進一步來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

引言

通信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先導性、支柱性產業。通信業的發展帶動相關產業羣發展,體現了信息經濟的發展趨勢,改變產業結構,使之更具活力;它還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改變就業結構和勞動力素質。通信業已成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當前及未來社會生產和生活的重要支撐。在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歷史性進程中,通信業的重要性只會加強,不會削弱。回顧改革開放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發現,作爲國民經濟的基礎行業,通信業從弱小到強大、從落後到先進、從曾是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到成爲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實現了質的飛躍。通信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對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拉動作用。然而,通信業與經濟增長的關係如何?通信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究竟有大?本文嘗試用計量經濟模型對此進行探討。

1計量模型分析

1.1理論模型

本文嘗試用菲德模型來分析通信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菲德模型是菲德(er)於1983年提出的一個用於測算出口對經濟增長作用的兩部門模型。該模型把社會經濟活動分爲出口和非出口兩個部門,由於出口部門面對的是國際市場,激烈的競爭促使它不斷提高其生產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非出口部門正好吸收這種由於生產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帶來的外溢效應,從而增強其自身實力。因此,出口對於GDP增長的貢獻可能要比出口本身增長所形成的GDP增量大。菲德的兩部門模型就是用來估計出口對於非出口部門外溢作用以及出口與非出口部門之間要素生產力差別的數學模型。

通信產業作爲一個部門,與經濟中其他部門的聯繫十分重要,任何希望估計通信產業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必須關注通信產業對非通信產業的外溢作用。鑑於通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直接作用和外溢作用,將借鑑菲德提出的兩部門模型來測度通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與菲德模型的思路相似,把通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作用類同於出口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將國內部門劃分爲通信產業部門和非通信產業部門。

模型建立如下:設各自的生產方程爲:

P=f(Lp,Kp)(1)

N=g(Ln,Kn,P)(2)

其中P和N分別代表通信產業部門和非通信產業部門兩部門的產出量,L和K分別代表勞動力和資本兩大生產要素,下標代表部門。(2)式生產函數假設,通信產業的產出水平P將影響非通信產業部門的產出。

勞動力(L)與資本(K)總量可以表達爲:

L=Lp+Ln(3)

K=Kp+Kn(4)

社會總產品(Y)就是兩部門產品之和,即:Y=P+N(5)

菲德模型將不同部門的勞動和資本邊際生產力的相互關係表達如下形式:

其中fl代表通信產業部門勞動力的邊際產出,fk代表通信產業部門資本的邊際產出,gl代表非通信產業部門勞動力的邊際產出,gk代表非通信產業部門資本的邊際產出,δ是兩個部門之間相對邊際生產力的差異,理論上可以大於、等於或小於零,正的δ意味着通信產業部門的相對邊際生產力高於非通信產業部門。

對(5)的兩邊求微分得:

dY=dN+dP=gkdKn+gldLn+gpdP+(1+δ)gkdKp+(1+δ)gldLp(7)

根據(3)、(4)、(5)、(6)、(7),可以推導出如下回歸方程:

(8)式中,α、β表示非通信產業部門資本和勞動力的邊際生產力;γ代表通信產業部門對經濟增長的全部作用,爲通信產業的外溢作用)分別是總產出、勞動力和通信產業產出的增長率;P/Y是通信業產出佔總產出的比例。將國內投資視同於資本存量的增量,由於資本存量的增量在統計數據中不存在,一般用固定資產投資來代替。於是(8)式可以改寫爲:

參數γ代表通信產業外溢作用與兩部門間要素生產力差異兩種作用之和。將一個常數項和一個隨機誤差項加入到方程(9)中,同時假定隨機誤差項具有零均值、同方差的特性,則方程(9)就成爲所需要的迴歸方程。

通過方程(10),對的係數γ的估計,可以得到通信產業部門對於經濟增長的全部作用;需要說明的是,該模型將整個經濟區分爲兩個部門是一種理論上的簡化。同時,非通信產業的產出不僅依賴於配置在本部門的勞動和資本要素,還取決於同一時期通信產業的產出量。因此,這裏存在着一個假設:通信產業部門對經濟中其他部門的外溢作用發生在同一時期。這個假定與現實可能不太相符,但使用時間序列數據進行迴歸分析,對分析結果影響不會太大。

1.2樣本的選擇

在本模型的計算過程中,Y用國內生產總值(GDP)來代替,GDP用當年價格計算。L用年末從業人數表示,從業人數合計指標反映了一定時期內全部勞動力資源的實際使用情況。I用歷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來代替,它包括了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個體經濟和其他經濟成分歷年的固定資產投資之和,是反映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速度、比例關係和使用方向的綜合性指標。通信產業部門的產出P用每年通信業務總量代表。樣本區間爲1998-2005年。樣本選取時間從98年開始,是因爲1998年郵電分家,通信業對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顯著。上述指標的相關數據均取自《中國統計年鑑》和《中國通信年鑑》。如表1所示:

該回歸模型採用的數據是時間序列數據,爲了消除數據的波動性,我們對數據進行了平均平滑處理。處理數據結果如下表2所示:

1.3模型迴歸結果

利用EVIEW統計軟件對方程(10)做LS迴歸,結果如表3所示:

從方程(10)的迴歸結果看,所有的迴歸係數估計值α、β和γ都通過了統計的顯著性檢驗,R2達0·671254表明了方程的擬合效果好。從方程(10)的估計結果,得到最關心的係數γ的估計值爲1·764966,γ就是通信業對國民經濟的全部作用。γ=1·764966的含義是:假設其他條件不變,通信部門每多生產出一單位的產出,國民經濟將增加1·764966單位的產出。

2結束語

通過以上的計量分析,得出的結果是:通信業對國民經濟的全部作用參數的估計值γ爲1·764966,也就是說,假定其他條件不變,通信業每多生產一單位的產出,整個國民經濟GDP將增加1·764966單位的產出。這就說明了通信業對國民經濟增長帶來的巨大作用。

通信業對國民經濟貢獻不僅包括對GDP的直接貢獻,其更大的貢獻在於對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產生的滲透作用與倍增作用,尤其是對其他產業的推動和帶動作用。隨着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增長方式改變、資源節約利用等改革需求越來越迫切,通信業作爲國民經濟的先導性、基礎性和支柱性產業,必須爲有效推進國民經濟轉型做出更新更大的貢獻。這不僅要求通信業加快自身發展,更要求通過它改變人們的經濟行爲,改造提升其他產業,提高社會的整體經濟效率。通信業的發展帶動相關產業羣發展,體現了信息經濟的發展趨勢,改變產業結構,使之更具活力;它還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改變就業結構和勞動力素質。通信業已成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當前及未來社會生產和生活的重要支撐。基於上述的計量分析結果,筆者認爲應該加快通信業的發展,在生產要素的投入上要向通信業傾斜,以發揮通信業的高效率,進而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