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新型城鎮化論文通用多篇

新型城鎮化論文通用多篇

新型城鎮化論文 篇一

(一)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安置問題

在珠海新型城鎮建設工作中最爲突出的問題就是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安置問題。在城鎮建設的重點地區珠海西部地區,其農業人口占據了珠海市總人口的8%以上。在城鎮改造完成後,這些人口中的大部分會成爲剩餘的勞動力,需要政府部門爲其提供工作崗位,保障其基本生活。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這些剩餘的勞動人口缺乏實際工作經驗。這就對政府部門安置城鎮改造後的剩餘勞動力造成了困難。

(二)新型城鎮產業結構建立中的人力資源缺乏問題

在城鎮改造完成後,在城鎮中新型產業結構的建立中缺乏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人力資源。在珠海新型城鎮建設工作中,這一問題十分突出。如在珠海西部生態新城的建設工作中,除了高科技產業人才的應用外,對具有一定職業技術水平和專業工作能力的基層人力資源的需求依然很大。但是如果依靠外聘工作人員的方式解決問題的話,其工作成本和資源建設投入都會很大。這就對新型城鎮產業結構的建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三)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問題

珠海地區的教育發展一直存在着城鄉不平均的問題。在新型城鎮的建設工作中,教育資源的建設工作的落後會對整體新型城鎮的建設工作產生一定的影響。如在九年制義務教育完成後,部分新型城鎮的學生因爲高中教學資源的缺少會面臨無學可上的問題,進而造成新型城鎮中整體的人員素質水平難以提升的問題。

(四)城鄉文化差異帶來的不穩定問題

在一份《珠海城鎮建設調查報告》中顯示,有一半以上的市民在接受調查時認爲現階段珠海的城鄉差異和城中村情況嚴重。這一數據表明了,在新型城鎮建設工作中,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城鄉差異問題,就有可能出現原有的城鎮居民和由農民轉爲的城鎮居民之間因爲原有的差異而產生的矛盾糾紛,進而產生新的不穩定情況。這種不穩定情況會對新型城鎮建設工作帶來極大的影響。

二、職業教育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作用分析

在珠海新型城鎮建設工作中,如何發揮職業教育的作用,解決新型城鎮建設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是珠海新城鎮建設工作中的重要問題,也是職業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課題。

(一)職業教育是剩餘勞動力轉型安置的保障

針對新型城鎮建設工作中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安置,職業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這是因爲職業教育的開展可以很好地爲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型安置工作提供保障。對於農村剩餘勞動力缺乏職業技能和能力的問題,職業教育可以很好地利用專業的理論和實操教育工作完成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工作能力轉型。這種轉型工作包括兩種類型的轉型。一是對農村剩餘勞動力工作技能的培養,解決了他們缺乏工作能力的問題,提高了其工作能力。二是保證了農村的剩餘勞動力對職業工作環境轉變的適應,使其可以很好地適應城鎮工作環境。

(二)職業教育是新型城鎮人力資源培養的基地

職業教育最大的作用就是爲社會各項建設提供合格的基層人力資源。在珠海新城鎮產業結構建立的過程中,職業教育可以成爲城鎮基層人力資源培養基地。職業教育工作開展的優勢包括以下幾點。一是保證了人才培養的效率和質量。在城鎮化過程中可以利用職業教育爲新城鎮產業結構提供人力資源,可以根據產業結構建立的實際情況進行專業培訓教育工作,提高培養職業人才的效率和質量。二是人才管理的成本更低。利用本地人力資源進行職業教育工作,爲當地的產業結構建立提供人力資源,這種工作辦法與外聘人力資源相比人力資源管理的成本更低。

(三)職業教育對教育資源均衡的作用

我國的職業教育一直是整體教育中對專業文化教育的重要補充。在新型城鎮建設中,針對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職業教育的開展可以成爲文化教育重要的補充。在實際的工作中,職業教育可以接受城鎮中因爲教育資源有限難以接受高中文化教育、但是又希望繼續進行學習的義務教育畢業生,避免出現失學的情況。這樣,可以很好地促進新城鎮教育資源的均衡,同時起到了促進新城鎮文化發展的作用。

(四)職業教育對縮小城鄉文化差異的作用

對於解決城鄉文化差異的問題,職業教育可以起到很好的協調作用。這主要是和職業教育中幾項工作的開展有關。首先是文化教學工作。在職業教學中,除了與職業專業相關的教學工作外,文化教學的開展也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一工作的開展可以很好地解決農業人口文化素質低的問題,爲解決城鄉文化差異問題提供保障。其次是在職業環境適應的工作中,農業人口可以切身感受到城鎮職業環境的特點,改變自身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可以更好地解決城鄉文化差異問題。

三、結語

新型城鎮化論文 篇二

新型城鎮化建設所需投入的資金時間長,具有較強的公益性特點。商業化投資只能針對可見經濟效益的項目,對於未能在短時間就見經濟效益或只能預期社會效益的項目,主要由政府來投資興建。政府投資的首要前提是能順利融資。與我國其他省份相似,過去十幾年裏,遼寧省城鎮化所需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資金來源於城司爲代表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由於我國地方政府沒有發債權,土地出讓金與銀行貸款成爲城鎮化推進過程中資金的主要來源。從未來的發展趨勢看,建設用地指標越來越緊張,國家給予的用地計劃指標下降,意味着將來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金收益來源有限。而銀行貸款由於我國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正得到決策層的關注,銀行會隨後加強對地方政府扶持項目的放貸審查,惜貸會是其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正常反應。遼寧省地方政府債務數據雖然無法從公開的官方統計數據中獲得,但王淑梅、邱菊(2004),④楊志安、閆妮(2012)⑤的研究表明,遼寧省政府的顯性債務餘額與其可支配的財力相比,已超出債務率警戒線。因此,遼寧新型城鎮化建設必然要面對這樣的問題:舊債未還又借新債。從政府融通資金的來源看:一是靠政府財政投入;二是從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獲得資金,或是取得外國政府貸款;三是從國內政策性銀行獲得開發性貸款;四是爭取國外或國內的專業投資商進行商業股本投資;五是組建上市公司,通過資本市場籌集資金;六是通過產業基金、信託、保險等經營機構向社會公衆募集資金。對於農民市民化的投入主要用於醫療保障、養老保障、子女教育、保障性住房和社會管理費用等,主要依賴政府財政投入。對於社會效益顯著的城鎮化基礎設施,爭取政府財政投入、從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貸款或取得外國政府貸款、國內政策性銀行貸款都是較爲穩妥的資金來源。這些資金來源沒有硬性的盈利性需求,貸款利率低,但審批貸款審批的時間較長,申請到審批過程中的程序性事務較爲繁瑣。對於不僅具有社會效益,還具有較爲明顯的經濟效益的城鎮化基礎設施,可以吸納商業化投資和社會閒散資金的投入。即爭取專業投資商投資或向社會公衆融資。目前,遼寧省在城鎮化推進過程中,對上述融資方式均有涉及。

二、新型城鎮化建設政府融資的風險種類

從政府角度而言,新型城鎮化建設融資的需求需要克服困難予以滿足,同時,也應對其風險加以防範。如果從項目角度而言,融資風險的來源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信用風險城鎮化基礎設施的興建和農民市民化的投入都需要多個部門的協調與合作,任何一個部門的缺位或阻礙都可能導致項目擱置、資金成本會劇增。一方面,城鎮化基礎設施興建的合作方選擇需要優先考慮資金實力雄厚、信用卓著的企業,以免項目中途擱置,由政府兜底;另一方面,農民市民化的投入中,養老保險支出是遠期支出的項目,而中短期項目的支出,主要包括教育和住房保障等。資金的籌措就需要兼顧中短期支付與長期支付的信用風險。

(二)經營風險經營性城鎮化基礎設施如供水、供電、供暖設施投資,需要正確估算市場需求,一旦市場需求結構或數量發生不可預期的變化,投資者需要承擔經營性收入不足而導致的投資回收延期的風險。如果投資者因收入不足而降低服務質量導致供需方矛盾激化,政府不能卸責。因此,在項目投融資決策過程中,政府需要憑藉其信息優勢,幫助投資方準確估計與研判可能遇到的經營風險。

(三)市場風險城鎮化基礎設施投資需要的大量資金來源可能是多渠道的,因此,各種資金來源的數量與時間配合需要專業化的設計,才能在保證資金充裕的基礎上,節約資金成本。但具體操作過程中,可能因利率、匯率政策變化或市場管制變化而導致資金鍊條斷裂,進而導致市場風險。政府在項目推動過程中,應會同投資合作方科學預估市場風險並制定預案。

(四)完工風險城鎮化基礎設施投資需要依託一定的自然地理環境,又有賴於精心設計的施工方案。項目實際投資過程中,因自然因素或人爲因素無法完工或不能按期完工、完工後無法達到預期目標的情況並不鮮見。完工風險可能導致投資回收不利或延期,從而導致融資成本驟增。政府有職責會同水文、地質、工程專家,合理預期完工風險。

(五)政策風險以上資金來源中,政府財政投入有預算約束;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爲城鎮化基礎設施的貸款需要經過嚴格的審覈;市場化的融資方式便利與否也有賴於貨幣政策的寬嚴程度,因此,城鎮化融資受政策影響較大。地方政府也需對新型城鎮化中遇到的政府策性風險預留空間。

三、新型城鎮化建設政府融資的風險傳導途徑

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儘管可以吸納較多的融資渠道資金注入,但總體來看,由於地方政府居於主導地位,因此,其風險主要還是要由地方政府來承擔。從地方政府融通資金的來源看,財政投入主要來源於國家稅收;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外國政府貸款,上述融資渠道均由政府信用在做擔保;國內政策性銀行貸款如果出現呆壞賬,需要認定覈銷,但最終還是要由地方政府來買單,因此,體現爲地方政府的直接債務。通過政府融資平臺來組織的專業投資商或吸引外商的投資,地方政府需要做出相應市場需求承諾的,體現爲政府的或有債務。通過資本市場、產業基金、信託、保險等經營機構來向社會公衆發售融資票證進而融資的,如果地方政府未做擔保,政府可以免責。但轄區內若因種種原因未能如期回饋投資者,金融領域的風險具有傳染性,融資風險可由金融領域迅速擴展到整個實體經濟領域,進而演化爲通貨膨脹風險,危及社會的穩定。由上述風險傳播鏈條看,新型城鎮化融資風險的控制源頭在於項目風險的控制。地方政府需從新型城鎮化項目的遴選入手,嚴格控制項目的規模與進度。一方面,要使項目能夠及時鋪開不誤整個新型城鎮化的進程;另一方面,要控制其風險規模,不使某個項目的擱置,對整個區域經濟發展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四、新型城鎮化建設政府融資的風險防範措施

由上分析可知,新型城鎮化建設政府融資的風險防範根源還在於對項目的審慎抉擇。目前,遼寧省正在多個城市同步推進新城區建設,沈北新城、鐵嶺新城、沈撫新城、沈本新城、燈塔新城、遼陽河東新城、鞍山達道灣新城、海西新城和營東新城等31座新型城鎮正在崛起。大量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正在建設。在此過程中,政府對項目融資風險的科學評價至關重要。從風險防範的角度而言,政府可做的選擇有風險自留、風險轉移、風險轉換和風險控制。

(一)風險自留風險自留意味着對於進城農民的社會保障、子女教育等新型城鎮化的軟性投入,以及非盈利性的公共綠地、公共道路、橋樑鋪設等公益基礎設施項目仍由政府承擔主要風險,其資金仍沿用傳統的財政撥款渠道。遼寧省在做好城鎮發展規劃的同時,可以將各新城區的多個建設子項目統一融資,分別建設,當小城鎮中的多個子項目“先批發,後零售”的投融資思路確定後,就會吸引大量的投融資機構由於規模經濟而給予遼寧省更多的關注,也有助於提高遼寧新型城鎮化的投融資效率。爲保證公益性基礎設施項目的如期完工,可在技術難度較小的傳統項目中採用代建制,通過招投標方式優中選優,以達到預期目標,合理控制融資成本。

(二)風險轉移對於經營過程中,具有顯著經濟效益如供水、供電、供暖等項目,民間資本有較強參與意願。政府可以通過契約、合同、金融工具等形式,將風險責任轉由具有更強風險控制管理水平的企業或金融機構來承擔。經過多年的發展,遼寧省的金融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投融資機構進駐瀋陽、大連等核心城市,截至2013年6月,全省共有銀行業機構143家,包括3家政策性銀行、5家國有大型銀行、11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2家域外城市商業銀行、15家城市商業銀行、29家外資銀行、11家農村商業銀行、59家村鎮銀行,郵儲銀行、省農信聯社、農村合作銀行、信託公司各1家,財務公司4家。⑥這些金融機構正在積極拓展業務,爲遼寧的新型城鎮化推進提供了良好的投融資基礎。同時,以法國水務公司爲代表的實業資本家也在積極地尋找投資機會。這爲利用公私合作方式共同投資建設城鎮基礎設施提供了可能性。從理論層面看,風險轉移可分爲全部風險轉移和部分風險轉移。全部風險轉移的主要形式爲外包、租賃、委託和出售等方式;部分轉移的主要形式常見的形式有證券化、股分化等。對於金融相對發達的瀋陽、大連兩地,新型城鎮化項目多,融資額大,收益性項目獲利的可能性大,可以優先考慮證券化融資創新;對於省內其他地區項目,金融基礎弱、收益性項目需求不足,融資規模小,可以更多地考慮使用銀行貸款的傳統模式。

(三)風險轉換風險轉換中在風險無法轉移的情況下,將風險預期值較大、風險集中的項目預案,替換成風險預期值較小或分散可控的風險預案。過去,遼寧在引進外資投資基礎設施項目時曾有過承諾外商固定投資回報率的經歷。今天看來,這種方式雖然可以增加投資建設方積極性的作用,但企業就此放棄提高服務質量、積極市場拓展的努力,政府承擔了較大的市場風險;城司發債的方式使得一任政府借,多屆政府還,可能導致債務負擔集中。在未來的融資過程中,就需以此爲戒,在大量引進社會資本參與收益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過程中,對於供水、供暖等項目中合理設定以市場價格爲基礎、因用戶數量不同而設置的階段性定價機制;合理設計城司發債的規模、頻率與還債時段等,以期將債務風險轉換爲可控風險。

(四)風險控制風險控制是指在風險客觀存在的情況下,採用資源合理配置的做法,避免風險的擴大化。例如,遼寧的沈撫新城以新材料和動力裝備爲特色;沈本新城以生物製藥爲主體,其產業化融資具有一定的優勢。新型城鎮化本身會爲產業的發展帶來良好的契機,明顯受益於城鎮化的產業會有較好的獲利空間,從這些產業入手,積極籌劃發行產業發展基金,吸引公衆投資者爲融資對象,產業與城市共同發展,就是較好的風險控制的方法。以產業發展爲依託的城鎮化實現了基礎設施“硬件”的改進與市民化的“軟件”文化及服務體系完善相匹配;城鎮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實體經濟的生產設施運轉需求相匹配;新型城鎮化融資工具創新與金融機構風險控制需求相匹配。換言之,新型城鎮化的投融資活動應既着眼於現實,又爲進一步的發展預留空間,合理控制投融資規模、地區與分佈時段。

五、結語

新型城鎮化是實施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不可或缺的部分,市場化融資⑦是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政府融資風險防範的必經之路。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要加強財政約束,化解債務危機;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對社會資金的動員,同時注重農業生態化、規模化與現代化的建設,促進城鄉產業結構優化的同時,使城鄉社會均實現和諧發展。

新型城鎮化論文 篇三

據統計,2013年南昌市城鎮化率達到69.83%,較2012年增長了1.05個百分點,在省內排位第一。雖然南昌市城鎮化水平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放眼全國省會城市仍存在着較大的差距。《中國經濟週刊》與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聯合推出的《中國城鎮化質量報告》中,2012年南昌在全國286個地級以上城市城鎮化質量排名位於第127名。從這裏不難看出,與全國發達地區甚至中部其他兄弟省會城市相比,南昌的城鎮化水平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依然處於加速追趕階段。通過認真調研,在我市城鎮化過程中,筆者認爲主要存在着以下問題:

(一)城市規模較小,佈局較爲落後。在中部省會城市中,南昌市面積最小(武漢市面積8467.11平方公里,長沙市面積11815.96平方公里,合肥市面積11408.48平方公里,鄭州市面積7446.2平方公里,南昌市7402.36平方公里),而且無論是人口總量,還是經濟規模,南昌與武漢、長沙、鄭州都差得很遠。與中部省會城市相比,南昌的城鎮發育程度較低,集聚程度較弱,成爲城市羣建設的最大制約。[2]南昌市城鎮化佈局較亂。由於歷史原因,南昌市在整體行政區劃上存在很大的不利因素,如南昌市周邊的新建縣、南昌縣,這兩個縣與南昌市僅一步之遙,但由於種種原因造成了目前的區域規劃,這對南昌市整體發展新型城鎮化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因素。除此之外,南昌市老城區整體佈局較爲混亂,生產與生活區、道路與商貿區混雜,街道狹窄,斷頭路多。這些歷史形成的佈局,一時難以改變,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型城鎮化的發展。

(二)產業支撐能力弱,輻射帶動作用不強。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離不開產業支撐,一個沒有產業支撐的城市,不僅發揮不了城鎮的應有作用,而且會拖整個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後腿。當前南昌在全國有較高知名度的大產業和企業較少,缺乏有區域影響力和全國影響力的大的支柱產業與龍頭企業。產業層次不夠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夠強,三大產業協同發展能力較弱,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當前,周邊省會城市對我省一些設區市的影響力和輻射作用大於南昌,形成了部分設區市對南昌的向心力較弱的局面,如上饒“掉頭向東”,接受浙江的輻射;萍鄉西向發展,與長珠潭聯繫緊密;贛州轉向南下,與廣東緊密配套。南昌經濟規模偏小,發展相對落後的格局,不僅難以承擔輻射周邊設區市的重任,也難以吸附本市的小城鎮,降低了城鎮化質量,延緩了城鎮化進程。

(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由於南昌市級財政資金不足,更多的財政資金需要投入到民生項目中,可用於城市建設的資金就更少,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歷年基礎設施建設欠賬較多,導致城市綜合承載力越來越大,城市承載功能逼近超負荷運轉。近幾年,我市通過拓寬融資渠道,創新融資模式等方式建設了一批以前想建而無法建設的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改善了基礎設施落後的狀況,但還有很大的差距,還不能滿足南昌市作爲特大型城市的承載功能要求。絕大多數縣域沒有足夠的財力投入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部分縣域的城鎮基礎設施是通過土地出讓換取資金進行建設。在目前不少示範鎮建設籌措資金主要採取“以地生財”、“集資建鎮”和“藉資建鎮”三種辦法。“以地生財”這種辦法在當前土地宏觀調控、以人爲本的大環境下將越來越行不通。“集資建鎮”也是小城鎮籌集資金的主要做法之一,問題是這種“集資建鎮”實際上有不少是變相的亂收費、亂攤派,比如向落戶小城鎮的農戶收取基礎設施配套費,向建築施工單位收取建築配套費等。企業主、老百姓,乃至地方幹部對此頗有意見。第三種辦法是“藉資建鎮(包括施工單位墊資開發)”,這種辦法可能一時能解決暫時的困難,但發生的債務在償還和化解方面缺乏手段。

(四)縣區綜合實力不強,城鎮化地方特色不足。我市的縣、鎮綜合實力不夠強,躋身中國百強縣只有1個(2013年全國百強縣排名,我市僅有南昌縣位列67名)、中國綜合實力500強鄉鎮只有2個,並且排名靠後,提升縣域經濟水平、打牢城鎮化基礎的任務十分艱鉅。[3]除此之外,我市的城鎮地方特色不強,很多城鎮出現“千城一面”的現象。在發展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各地出現了產業結構趨同、建築風格模仿,缺乏各自特色,造成盲目攀比、建設無序和資源浪費嚴重等現象,不能很好地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資源優勢、產業結構、人口分佈、文化特色、地理位置等有機結合。

(五)資源制約。在發展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資源短缺與利用效率低下成爲影響當前我市新型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由於現代工業化的快速推進,各類資源日益稀缺,成爲影響新型城鎮化可持續發展的巨大障礙;另一方面,由於各種條件所限,在很多地方發展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各類資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資源使用不當或技術水平落後,造成資源利用效率不高、隨意浪費的問題十分普遍,導致自然資源的嚴重損耗,從而進一步制約了城鎮化的發展。

(六)環境制約。工業化是城鎮化的基礎.城市的城鎮化建設大都建立在工業快速發展基礎上。由於工業污染和乘用車大量增加帶來的生活污染加重,加之治理污染投資相對不足、城市配套設施建設滯後.導致了污染日趨嚴重.城市生態環境趨於惡化。現代工業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但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環境污染問題,如城市空氣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噪音污染等不斷加劇;城市建築密度不斷增加,綠地減少,城市“溫室效應”時有發生。生態環境未能受到有效保護,使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受到損害,生活質量下降,人力資本的可持續發展也受到影響。

二、南昌市發展新型城鎮化的路徑探析

通過分析我市發展新型城鎮化的優勢及不利因素,借鑑其他城市的經驗,筆者認爲在發展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我市應緊緊圍繞“打造核心增長極”主題,堅持新型工業化、現代服務業、新型城鎮化“三個並重”,做到主城區發展與組團開發、新城建設與舊城改造、中心城市繁榮與中小城鎮發展“三個並舉”,激發銀行融資、招商引資、政府及全社會投資“三個並行”,大力實施新型城鎮化基礎戰略,朝着建設現代區域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文明花園英雄城市目標,按照“做優規劃、做大規模、做強功能、做細管理、做美環境”的城市建設思路,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的發展。

(一)科學規劃,合理佈局,穩妥推進。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強調優化城鎮化佈局和形態,由此可見,未來我國將更加註重城鎮化發展的質量,注重優化城市的空間佈局,走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發展道路。南昌作爲省會城市,也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城市羣核心城市,總體定位是建設現代區域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文明花園英雄城市。[4]我市應緊緊圍繞“雙核三圈五組團”城市空間佈局,聚焦紅谷灘中央商務區建設,形成發展極核;依託八一廣場和洪城大市場,打造江西最具代表性的廣域商業中心。重點推進城東、城南、蛟橋、瑤湖、紅角洲、朝陽6個城市副中心的建設。同時,圍繞軌道站點區域、南昌市國際體育中心區域、江西省奧林匹克中心區域、鳳凰洲地區、朝陽新城、艾溪湖東岸等地區不同的發展導向和功能要求,發展配套酒店、商場、商務辦公等商業服務設施建設,提升城區的公共設施服務水平。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提高城鎮化規劃水平和發展質量,遵循城鎮化發展的客觀規律,結合我市發展所處的階段,注重城市規劃與區域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重大基礎設施規劃的有機銜接,以城市爲核心統籌規劃,實施規劃全覆蓋,形成以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近期建設規劃、重大專項規劃爲重要內容的綜合規劃體系。堅持先規劃後建設、先儲備後開發的原則,以提升城市設計和建築的水平。根據規劃範圍的產業基礎、經濟結構、交通條件、資源稟賦、民風民俗和城鎮佈局,超前思維,制定出能發揮地方優勢和城市特色的發展體系,爲新型城鎮化提供持久動力。

(三)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我市的城鎮化建設基本上是政府規劃,資金來源主要是政府。對城鎮建設基礎性投資的潛在投資收益研究不足,不能有效吸引非政府資金的投入,沒有建立起有效的投融資機制,無法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對於推進城鎮化和小城鎮建設的基礎性作用,以致城鎮化建設籌資困難,無法形成“投入—產出—再投入”的良性循環。針對當前城鎮化建設資金嚴重短缺的問題,政府要牽頭進一步深化改革,逐步建立起由政府引導、金融機構支持和社會各方面參與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資體制,用“市場”之手建設城鎮。把經營意識貫穿於城鎮規劃、建設、管理、發展的全過程。結合實際積極運用市場手段包裝、拍賣、經營和盤活城市資源。一方面財政計劃要安排定量資金投入城鎮化建設,另一方面要發揮商業銀行貸款和融資功能,拓寬建設資金來源。創新舉措,建立城建投資公司、合作基金等投融資主體,構建主體多元的投融資網絡。向改革要資金,靠市場找出路,打破單一依賴財政投資的舊格局,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資新體制,解決城鎮化建設過程中融資難的一系列問題。

(四)積極扶持壯大縣城經濟,着力建設重點特色小城鎮。縣域經濟的發展,爲加快農村城鎮化提供重要支撐。縣域經濟快速發展能夠有效吸納周圍農村剩餘勞動力由農業向第二或第三產業轉移,由農村向城鎮、工業園區轉移,大大推進了城鎮化進程。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有助於爲城鎮建設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撐,有助於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實現適度規模經營,同時也有助於推動企業家、管理者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6]在城鎮化的推進過程中,注重挖掘和利用好各地發展優勢、以資源爲依託,找準發展方向,明確城鎮定位,展現特色風貌。避免城鎮化趨同劃一,努力形成內涵豐富、各具特色的小城鎮體系。進一步挖掘小城鎮發展潛力,集中打造一批文化、休閒、觀光、旅遊特色小鎮。依託南昌縣幽蘭鎮佛教旅遊,新建縣西山鎮道教及廟會、大塘坪鄉府第文化,進賢縣文港鎮華夏筆都工貿、李渡鎮古酒窖址,安義縣石鼻鎮古民居建築文化等歷史文化特色,進一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打響歷史文化品牌,打造成爲傳承南昌歷史文脈、體現南昌風土人情的歷史文化名鎮。依託新建縣溪霞鎮生態休閒農業、南磯鄉鄱湖溼地候鳥觀光,進賢縣三裏鄉(軍山湖)品蟹休閒,安義縣長埠鎮休閒度假,灣裏區梅嶺鎮休閒旅遊、太平鎮旅遊商貿街,高新區麻丘鎮濱湖歐式風情等獨特的“資源、環境、地域”優勢,突出體現原始森林、都市風情、田園風光、自然生態、珍稀野生動物和優質水產品等特點,打造成爲南昌市民和遊客生態旅遊、避暑休閒、候鳥觀光、品蟹美食、度假養生的旅遊休閒名鎮。充分利用南昌縣蔣巷鎮都市現代生態農業、黃馬鄉花卉觀光與蠶茶文化,安義縣黃洲鎮精品果蔬,灣裏區羅亭鎮花卉苗木等現代都市生態農業特色,發揮農業產業化、有機綠色農業等優勢,着力打造成爲代表我市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具有鮮明輻射帶動作用的都市現代農業休閒觀光名鎮,通過縣域經濟發展,特色小鎮打造,進一步提升我市新農村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水平。

(五)加快新型農村社區的建設農村新型社區是新型城鎮化實現的一種基本形態,同時也是改變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一體化的捷徑。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書記王文濤在全省鎮村聯動建設發展現場推進會指出:鎮村聯動建設的持續推進對於進一步提升南昌新農村建設水平、改善農村面貌、提升農民生活質量起到了強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們將圍繞六個中心環節和“十化”目標的工作部署,真抓實幹、奮力拼搏,加快實施鎮村聯動建設,加速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進程,爲我市和諧秀美鄉村建設作出更大貢獻。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紮實推進農村新型社區建設。按照“八通八有二集中”標準(通自來水、公路、電、有線電視、寬帶、郵政、有條件的爭取通天然氣、通水系,有標誌性門樓、社區綜合中心、學校〈幼兒園〉、標準化衛生院〈養老院〉、商業服務場所、文化科技活動中心、生態休閒廣場〈停車場〉、體育健身場所,垃圾集中處理、污水無害化集中處理),設立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實行以獎代補,支持一批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建設。

新型城鎮化論文 篇四

【關鍵詞】 新型城鎮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

2008年以來,德州市從合併村莊開始,到抓建設農村居住社區和產業園區(即兩區同建),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總理在2014年曾兩次在德州的新型城鎮化探索調研報告上作出批示,並親自到德州考察新型城鎮化建設。2015年3月5日,德州成爲山東省唯一獲得部級新型城鎮化和現代農業示範區“雙試點”城市,爲全國提供了樣板示範。作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建設既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重要保障和推動力量。德州市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非常注重新型城鎮化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諧發展的頂層設計和具體實踐。伴隨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不斷深入,德州市的一些地方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勇於創新,探索出一些破解發展難題的新思路、新做法,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可持續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爲新型城鎮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一、頂層設計,納入考評

榮獲“山東省社會文化先進縣”、“德州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先進縣”等稱號的齊河縣,把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作爲建設文化強縣的重要環節,組建成立社會文化工作委員會,協調和指導全縣文化工作,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制定了年度工作計劃、五年及長遠發展規劃,制定印發了《齊河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考評辦法》。同時,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列入全縣考評重要內容,分半年、年終兩次對縣、鄉(鎮)兩級領導班子進行定期考覈,形成了齊抓共管、共創文化強縣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全民共建,文化共享

如何使公共文化服務反映人民羣衆的文化權利是實現“人”的城鎮化的着力點。縣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踐行了全民共建共享的理念,逐步實現了政府和羣衆共同的文化自覺,也在豐富着新型城鎮化的文化內涵。

作爲“中國文化先進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雜技)之鄉”,寧津縣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依託豐厚的特色文化資源,加強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每年縣文化館組織的大型羣衆性文化活動均在6次以上,且增加了很多民俗文藝節目。縣文化館創辦了5家以農民藝術骨幹爲主的藝術團體,主要爲農民和社區服務。2013年以來,這些藝術團下農村進社區演出60餘場次。

三、協同創新,城鄉一體

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應着眼於“人的無差別發展”,保證城鄉居民享有同等的基本生存權和發展權,對居民提供無差別、全覆蓋的公共文化服務,爲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禹城市各鄉鎮都建有綜合文化站(含國家一級綜合文化站一個,二級站四個),建成農村文化大院875處,文體小廣場903處,文化大院和文化廣場覆蓋率均居德州前列。市、鄉、村三級文化體系初具規模,基本實現了10―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

四、市場引導,公益聯手

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引入市場機制,將政府的權威性和市場配置的高效性結合起來,有利於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和效益。但如何將公共文化服務的市場化改革和公益有效結合,禹城市辛店鎮大秦村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開啓了一個“政府扶持、村民自治、義工奉獻、百姓受惠”的文化惠民新模式―德孝鄉村一日遊。

大秦村位於辛店鎮政府駐地西北4公里處。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始祖秦玉良遷此村,故稱大秦村,已有266年曆史,現有300多人、480畝土地。近年來,大秦村藉助鄉村文明行動和鄉村連片治理項目成果,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發掘豐厚的傳統文化優勢資源,大力實施旅遊強村戰略。主要有五個特點:

一是寓教於樂。將鄉村獨特田園風光與中華傳統孝道文化有機結合,夜間由村民自發組織德孝文藝晚會,讓遊客在娛樂中瞭解民風民俗,學習儒學孝道,傳承中華文化,開啓幸福人生。

二是高度自治。大秦村村民自發成立了組織部、孝老敬親部、鄉村清潔部、後勤部、宣傳部等五個部門;仁、義、禮、智、信五支隊伍,分管德孝培訓、組織文娛活動、慰問老人、管理財物等。村民參與意識高漲,高度自治,村容村貌整潔、村風民風文明。

三是義工奉獻。活動中由來自全國各地接受孝德文化培訓的義工隊全程提供服務,講解儒學孝道、傳統禮儀。義工們奉獻精神與道德修養在舉手投足間給遊客以深深震撼。

四是設施完備。大秦村在辛店鎮黨委的領導下,高標準建成了寬敞村路、容納三百人的道德講堂、美麗舒心的厚德園等爲鄉村旅遊提供了完備的硬件設施。

五是形式多樣。一方面是羣衆表演多樣,義工團與村民合作手語表演《遊子吟》,德孝文藝團開展鄉村好聲音活動,廣場舞隊伍跳起自己編排的廣場舞;另一方面教育形式多樣,通過德孝講堂授課、誦讀《弟子規》、爲父母洗腳、遊客村民共同包水餃等多種形式,讓羣衆受教。

五、立足本地,文化在鄉

“內源式發展理論”強調發展的動力主要從地區內部產生,即“以人爲中心的內源發展”。在形式上,發展應該是從內部產生的;在目的上,發展應該是爲當地人服務的。所以“文化在鄉”意味着立足當地,依靠農民的力量發展在地文化,同時在更大程度上提供羣衆真正需要的文化成果。

禹城市的文化惠民工程紮紮實實,着力增強了羣衆的獲得感。一是市、鄉、村三級聯動抓硬件建設。市級抓完善提升,開展文化服務品牌建設年活動。鄉鎮抓規範運行,確保綜合文化站專人專幹、專款專用,明確職能,科學考覈。村級抓梯次推進,對沒有文化設施的社區、村,加強督促,加大幫扶,新建一批文化設施和活動場所;對建築簡陋、設施不健全的文化大院進行改造完善,促進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普健身、廣播電視的有效整合,將農村文化大院打造成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對建設標準高、作用發揮好的社區(村)文化大院,爭取列入省級文化設施建設資助項目,以獎勵形式獲取一定數量的文化器材。二是紮實搞好文化惠民服務。一方面繼續“送文化”下鄉,送戲下鄉、公益電影放映。另一方面,要“種文化”。利用縣文化館、縣藝術館實施公共文化輔導工程,搞好農村文藝骨幹培訓,讓他們成爲基層文化“種子”,回到鄉間遍地開花。同時着力培育廣場舞進社區、民間文藝展演等特色文化品牌,組織、吸引更多羣衆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來,使羣衆文化活動經常化、多樣化、特色化。三是“管文化”――健全文化服務網絡。建立基層文化管理員制度,在每個社區(村)設置一名文化管理員,負責本社區(村)的文化設施管理、文化活動組織及傳統文化發掘傳承等工作。形成以市文化館、鄉鎮文化站、社區(村)文化大院爲豎線,文化館專業人員、文化站長、基層文化管理員爲橫線,橫到邊、豎到底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

六、傳承遺產,特色開發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了不同民族和地區的文化內涵和精神特性,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是尊重傳統、延續文脈的題中之義,也是強化區域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的根本要求。新型城鎮化是傳承與創新相結合的城鎮化。對非遺的保護是傳承文明的要求,而對非遺進行合理開發,則是延續非遺生命力的切實需要。

寧津縣努力發掘特色傳統文化,並通過打造文化品牌,對非遺進行保護性開發。“寧津雜技”、“寧津鬥蟋”、“寧津剪紙、烙畫”分別獲得部級、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寧津雜技團十幾年來多次出國演出,成立寧津縣對外文化交流品牌項目。爲傳承雜技藝術,寧津縣雜技藝術學校不斷進行教學改革,爲社會輸送了近千名雜技人才,其中20多名學員在省級以上及國際雜技大賽中獲得金獎、銀獎。

爲傳承這些文化遺產,寧津縣文化藝術中心建設了蟋蟀文博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雜技文博館、大刀記文博館、博物館和美術作品展覽館六個特色文化展館,爲展示和傳承寧津縣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堅實平臺。

新型城鎮化論文 篇五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Arrow認爲支撐環境對區域發展有着重大影響。推進新型城鎮化,同樣存在一個支撐環境問題。新型城鎮化以“人”的城鎮化爲核心,以城市羣爲主體形態,以綜合承載能力爲保障,以新型工業化爲動力,強調在產業支撐、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等方面實現由“鄉”到“城”的真正轉變,最終達到“人的無差別發展”。基於西部地區推進新型城鎮化面臨的主要問題,本文認爲西部地區新型城鎮化的支撐環境主要體現爲制度、經濟、人才、社會支撐環境,四者通過互動共同作用於新型城鎮化。制度支撐環境和經濟支撐環境形成具有產業支撐、財力支撐的城市羣,通過加大人力資本投資、就業救助等實現人的城鎮化,通過構建服務型政府、完善社會保障爲新型城鎮化提供社會服務保障。西部地區推進新型城鎮化,應關注區域發展的可持續、社會發展的和諧、城市的競爭力等問題,加快支撐環境的建設。

二西部地區新型城鎮化支撐環境建設策略

1完善城鎮化規劃體系

調整城市結構,爲新型城鎮化提供製度支撐和空間保障根據新型城鎮化的本質要求和城鎮化發展實際,西部地區應完善城鎮化規劃體系,調整城市結構,以城市羣爲主態,走大中小城市和農村協調發展的路徑,實現“點—線—面”結合。

1.1在強化以成都、重慶和西安爲中心的西三角經濟區樞紐基礎上,推進泛西三角經濟區建設打破重慶、成都、西安的行政區劃編制,建立西三角經濟區,以其爲樞紐,形成更加完善的城市羣網絡。同時,加快以南寧爲中心的北部灣經濟區、以呼和浩特爲中心的呼—包—鄂經濟區、以昌吉和烏魯木齊爲中心的天山北坡城市羣爲基礎的泛西三角經濟區建設步伐,將其變成西部地區城市網絡的二級樞紐中心。

1.2依託交通線,發展軌道式和發散式城市羣依託蘭新線,東西走向的河西走廊式發展;依託包蘭線,以蘭州、白銀、烏海爲中心的蘭烏走廊式發展。在交通線的基礎上,以城市爲中心發展發散式城市羣,依託貴昆線、成昆線、南昆線,以昆明、貴陽、南寧爲中心的西南部城市羣,依託蘭新線、北疆線、南疆線以吉昌爲中心的天山北坡的發散式城市羣,依託蘭青線,以蘭州、白銀、西寧爲中心的蘭白西的發散式城市羣。

1.3走不均衡發展道路,建設生態型小城鎮費孝通認爲,小城鎮是一種比農村社區高一層次的社會實體,無論從地域、人口、經濟等因素看,它們都既具有與農村相異的特點,又都與農村保持着不可缺少的聯繫。西部地區缺少與大城市相匹配的有特色的小城市,大城市難以充分發揮擴散效應,形不成對其腹地尤其是農村的強有力經濟輻射。因此,西部地區要把小城鎮建設作爲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環節,依據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等,走不均衡發展道路,建設生態型小城鎮。生態型小城鎮強調發展的地方化、生態化和多元化,在城鎮化中起到承上啓下,服務農村的功能。建設中,以信息和空間的通達性爲基礎,以綠色農業爲導向,建立城鄉之間的經濟連接網絡、社區間的社會連接網絡。

1.4引導人口有序流動,形成合理的城市結構西部地區應根據城鎮化路徑,規劃人口布局,通過優惠政策和基礎設施的完善吸引人口向相應的城市、小鎮流動。加快寧夏、、青海、新疆這些一枝獨秀省區的特大城市、大城市建設步伐,填補這些省區大城市空缺。在、青海依託青藏線及延伸線,擴大格爾木、那曲、日喀則、林芝等城市的規模,依託那曲物流中心使其成爲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在新疆,依託蘭新線,發展吐魯番、阿克蘇、哈密等城市;在寧夏,進一步發展旅遊資源豐富的中衛、吳忠等城市。

2加快區域價值創造和轉移活動,爲新型城鎮化提供經濟支撐

2.1發揮比較優勢,優化產業結構,形成新型城鎮化的產業支撐一是,基於西部地區豐富和獨特的自然和文化資源,發展生態旅遊、民族旅遊等特色產業,以產業帶動城鎮、推進基礎設施的建設,加速城鎮化發展;二是,針對西部地區脆弱的生態環境發展特色優勢農業,將綠色農業作爲主導模式,進一步推進設施農業、觀光農業、循環農業發展;三是,推進以金融、物流、諮詢等爲核心的現代服務業發展,優化西部地區的產業結構;四是,依據西部地區新型城鎮化規劃,發揮其資源豐富、要素成本低等優勢,積極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推動產業升級,使工業化與新型城鎮化匹配。

2.2加大區域營銷力度,形成新型城鎮化的區域價值支撐區域營銷需綜合考慮區域的社會經濟、歷史文化等因素。西部地區一方面應依託黃河流域文化、長江流域文化、民族風情文化有針對性地對區域進行科學定位,樹立良好的區域形象,突出區域的比較優勢和核心競爭力,如雲南映象、甘肅的絲路花雨等;另一方面,依託絲綢之路,挖掘新絲綢之路交通大通道、綠色能源大通道、物流大通道的潛能,擴大對外開放度,從外部引進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實現區域資源與能力的互補。

3加大人力資本投資,爲新型城鎮化提供人才支撐

我國資源豐裕的地區經濟增長速度普遍要慢於資源貧瘠的地區,存在着“資源詛咒”效應[9]。西部地區城鎮化進程中要跳出強資源、弱發展的怪圈,打破“資源詛咒”效應,就必須加大人力資本投資,引進和培育人才。

3.1以資源和能力互補爲導向,加強高層次人才的引進、使用、培養和激勵高層次人才是地區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主導因素,是提升地區發展核心競爭力的引擎。一是,進一步優化針對西部地區的博士服務團、西部之光、、計劃、援疆計劃、援青計劃的管理體制,拓展源頭,強化激勵;二是,依據區域產業結構、人才需求,在引進人才時,注重創新型人才、技術型實用人才,優化引進人才的住房、科研、落戶等政策環境。使用高層次人才時,應實現人盡其職,職盡其能,使人才自身成長、價值實現和城市發展實現良性互動;三是,完善以知識資本化爲核心的激勵機制,積極推進技術、管理入股,建立人才柔性流動機制,讓城市尤其是城市羣中的中心城市成爲高層次人才集聚、培訓和交流中心。

3.2以就業力爲導向,加大農民工的培訓救助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實現由地域轉移的粗放式城鎮化向身份轉移、職業轉移的內涵式城鎮化的轉變,而其中的關鍵在於農民工就業力的提升。國家統計局的2013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接受過技能培訓的農民工僅佔32.7%,西部地區56.4%農民工侷限在建築業、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就業。我們必須以就業力爲導向,構建農民工就業力模型,實施分類、分層培訓,提升農民工的就業力。對於文化程度比較低、成就動機低的培訓對象,重點對其進行免費的生存能力培訓,可以在各街道辦事處、社區、鄉鎮設立就業服務中心,免費開展培訓和就業諮詢服務;對於文化程度比較高、成就動機強的農民工,可以對其進行發展能力的培訓。

3.3形成以政府爲主導的“國家+社會+企業”多元化籌資模式,加大教育、科技、培訓等人力資本投資美國西部大開發成功的經驗之一是政府主導的科技、教育、人才西部特惠政策,催生了斯坦福大學、硅谷等世界知名大學、頂尖創新創業基地。我國西部地區高層次人才存在總量偏少、分佈不合理、流失嚴重等問題,制約着城鎮化的發展。一是,發展多元化教育模式,形成國家、社會和個人共同參與教育投資的格局。在保證義務教育的基礎上,使高中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和民族地區的民族教育等並進發展。加強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的合作,改變人才培養模式,並鼓勵高校、企業、社會組織加大繼續教育和培訓力度;二是,通過稅收、金融政策傾斜和引導,鼓勵各類組織、個人投入研發,尤其是西部地區急需的節能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環保技術;三是,加大醫療衛生等健康投資,發展社區醫療服務機構。

4提高城市綜合承載力和管理效率,爲新型城鎮化提供服務支撐

4.1建設服務型政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的提供,提升管理效率積極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打破行政區劃的限制,依據城鎮化規劃建立西三角、泛西三角大經濟區指揮和協調中心,建立功能齊全的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加強對西部地區綜合信息的動態跟蹤、聯通共享,增強政府的迴應性,提升管理效率。同時,建立“國家+社會+個人”的資金籌集渠道,加大財政傾斜力度,以道路面積和長度、綠地面積、公共交通、水、氣、暖、電、交通、通信、教育等承載力爲目標,全面推進硬件設施和軟件環境建設,不斷提高公共服務能力,改善城鄉人民生產生活環境。

4.2完善對弱勢羣體尤其是農民工的社會保障,爲城鎮化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2013年全國農民工達到26894萬人,西部地區外出農民工達到5250萬,其中跨省流出2840萬人,82.7%流向東部地區。隨着新型城鎮化的推進,農民工總人數還以每年800萬左右的速度遞增。與第一代農民工的“宜城亦鄉”狀況不同,第二代農民工日益成爲“非城非鄉”的“邊緣人”,在就業過程中普遍存在着邊緣化、短工化、低待遇、低保障等現象。農民工能力的缺失導致就業排斥,而就業排斥進一步導致權力排斥(如社會保障權力)、社會空間排斥,並最終遭受社會關係排斥,從而在喧鬧的城市中成爲“孤島”。政府應健全相關的法律制度,將農民工市民化問題納入城市發展的戰略規劃中,對最低工資制度、就業保護、勞動工資協商、社會對話、收入分配製度等方面不斷改革,解決農民工的社會保險繳納、接續,心理救助、住房保障等問題。西部地區的城鎮化問題是一項系統工程,既涉及到城市本身的建設、又涉及到經濟發展、人力資源保障。西部地區必須從全局出發、統一規劃,達到天時、地利、人和,從而推進新型城鎮化戰略的實現。

新型城鎮化論文 篇六

(一)集羣園區化

1.發揮大企業龍頭作用,帶動園區發展。在發展產業園區時,運城市充分發揮大企業的龍頭作用,培育和引進一批帶動力強、規模實力大、關聯度高的大企業、大集團,通過培育產業龍頭,壯大骨幹企業,帶動配套企業,形成“大企業———大項目———產業鏈———產業羣———產業園區”的發展格局。運城市高度重視龍頭企業的培育,尤其是創新能力建設,鼓勵企業圍繞產業主攻方向,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強化企業的創新能力建設,搶佔主攻產業自主創新的“制高點”,同時政府注重本區域的創新體系建設,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

2.發揮園區聚集優勢,培育重點產業發展。園區化發展具有很強的優越性,衆多同行業企業在同一個空間集聚,實現資源、信息、公共服務的共享,集聚起規模效應,放大比較優勢。運城市將工業現代化作爲推進城鎮化的重要載體,在促進工業重點行業發展時注重園區對產業的培育作用。如,河津市新耿區以老城區和高新技術園區爲依託,重點發展商貿物流產業;龍門區以鋁工業園區爲依託,重點發展鋁深加工產業;萬春區以樊村鎮和王家嶺循環經濟園區爲依託,重點發展煤化工產業。

3.強化園區建設推動產業集聚發展。運城市把園區作爲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和招商引資的重要平臺。如,夏縣水頭工業園區充分依託產業和區位優勢,圍繞打造加工製造業基地和現代服務業基地,以現有的企業爲主體,按照“加工製造區、農副產品加工貿易區、高新技術產業區”三大產業區域,加強園區建設,建成夏縣對外開放的窗口、工業聚集的核心、項目對接的基地、產業升級的高地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新區。

(二)園區社區化

1.園區社區化促進產城融合發展。產城融合指產業發展與城市發展、社會事業發展同步推進、相互促進、互爲補充和一體化發展,以產業集聚發展實現人口集中,爲城市化提供基礎支持;以城市的服務功能爲產業發展、人口集中創造條件。園區把產業集聚起來,而產業的入駐和發展必然要增加就業崗位,一方面可以吸引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另一方面需要引進外地的高級人才,隨着產業園區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人口涌入園區,這就需要爲他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提供社區化的生活條件,尤其要做好社會公共服務,如解決進城農民的戶籍、住房、就業、養老、醫療、教育等社會身份和社會保障問題,使他們充分融入城市,真正轉化爲市民。在生產和生活配套上,一方面,完善園區基礎配套設施;另一方面,加快園區內住宅小區、學校、醫院、商場、超市等服務配套設施建設。

2.以市場化運作促進園區社區化。園區社區化的本質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因此,要充分發揮市場在產業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以市場化運作促進園區社區化。一是在城市綜合服務中心,建設以圖書館、體育館、影劇院、康復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民綜合服務中心爲先導,打造城市綜合體;二是以中國小爲依託,打造教育園區;三是加快建設商品房住宅小區,引進現代化醫療機構,培育新型商業形態,完善服務設施,進一步提高開發區的承載能力。

3.用工業園區化帶動農村社區化。農村社區化是“就地城鎮化”的戰略基礎,通過城市周邊農村新型社區建設,爲城市未來發展留下空間。農村社區化可以通過工業園區化的帶動快速形成。如,運城市稷山縣用工業園區化帶動農村社區化,投資近2億元完成“縣城低碳產業聚集區”、“西社新型煤焦化循環經濟示範區”、“翟店紙包裝文化產業園區”三大工業園區規劃建設,有效地促進了園區周邊農村的社區化發展。

(三)社區城鎮化

1.社區城鎮化促進農民向市民轉化。社區的發展推動城市交通、排水、污染處理、水電供應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公共服務水平的提高,就業、教育、醫療、住房及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產業區、生活區、商業區、娛樂區等空間佈局的優化,從而使社區發展爲新興城鎮,進而引導更多的資源要素向城鎮集聚。在這種條件下,城市建設的推進必將創造更多的生活和生產需求,推動商貿、餐飲、旅遊、金融、保險、物流、醫療、文化和服裝等生活業和生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增強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的吸引力,加快農民向市民轉化的進程。

2.城市社區的城鎮化。城市社區的城鎮化包括老城區社區的城鎮化和新城區社區的城鎮化。運城市通過對老城區進行改造促進社區城鎮化。老城區改造,通過機關、企業外遷,形成商業區和服務區,保留城市文化特質。如,平陸縣籌資8.2億元,重點實施打通新老城區的“兩街一路”(春元街東西擴及中段改造、向陽街改擴建、傅巖路南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承載力的“兩館一園”(圖書館、體育館、實驗幼兒園)、“兩個市場”(春元街蔬菜市場、太陽文體廣場)、“六大工程”(天然氣進企入戶、垃圾填埋場、星級公廁達標、天眼工程、汽車客運站、三線入地)等14個項目。特別是在“兩街一路”拓寬改造中,堅持最大程度規範程序、最大限度讓利於民,加快了新老城區的滲透與融合。運城市通過拓展建設新城區促進新城區社區的城鎮化。新城區通過工業新區建設,發展實體經濟,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產業依託。對新城區通盤考慮、整體規劃,進一步提升城市承載力和輻射帶動力。圍繞新規劃的產業集聚區建設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發展配套服務,將產業集聚區打造成新城區的增長內核,推進社區城鎮化發展。

3.農村社區的城鎮化。有序推進農村連片示範區建設。新農村集中連片示範區,即圍繞“抓典型、出精品、成規模、做示範”的工作思路,按照“一縣一區、一區10村”的要求,使集中連片示範區達到道路循環、產業相連、林網方田、設施齊全、環境美觀的標準。完善農村社區公共服務配套體系。如,垣曲縣在新農村建設上,按照“完善基礎設施、健全服務網絡和加強鄉村文明建設協調推進”方式,分類編制全縣行政村發展規劃,打破行政區劃限制,重點發展區位優勢明顯、人口相對集中、基礎條件較好的中心村,集中資金和項目,加大中心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配套、主導產業培育和人居環境改善力度,引導和吸引山莊窩鋪、空心村等居住分散區域的羣衆向中心村聚集,不斷增強農村發展活力。

(四)土地規模化

1.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土地流轉。運城市在穩定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基礎上,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通過發展設施農業,提高農業機械化率,引導土地流轉,推動農業發展走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道路,使土地向職業農民、產業帶頭人、種植大戶手中集中,讓有進城意願的農業剩餘人口逐步向城鎮集中。通過土地流轉,一方面可以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實現農業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最大限度釋放土地價值;另一方面可以淡化農民和土地的關係,讓農民不必再鄰地而居,從土地上解放出來的農民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增加經濟收入,爲農民搬入城鎮排除思想、地理、經濟上的障礙。運城市土地流轉的主要特點有:一是流轉方式多樣。呈現出轉包、轉讓、出租、互換、入股、委託、代耕代種等方式。二是流轉模式多元。有合作社+農戶、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和公司農場獨立經營等多種經營模式。三是經營主體多種。有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種植大戶和家庭農場等多種經營主體。四是土地用途廣泛。不僅用於糧棉等作物生產,還用於果蔬、花卉等農業生產和觀光農業開發。

2.調整村莊結構促進土地規模化。近年來,隨着運城市“八區聯動”的全面推進,城市框架不斷拉大,許多城郊村已變爲城中村;同時,由於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在城市安家就業,造成一些村莊形成空殼村。面對目前的村莊情況,運城市對村莊結構進行調整,進一步促進土地經營的規模化。

3.建設產權交易平臺促進土地流轉。爲實現農村生產要素的市場化,運城市通過建設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農村金融提供服務。同時,運城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搭建一個有效的對接平臺,讓農村資產、資源流動起來,激活和發展農村生產力。通過交易中心對土地流轉過程真實性、公正性、合法性的認證,維護土地流轉雙方權益,農民不怕租賃費拿不回來,企業不擔心農民反悔收回土地,這有利於促進土地順利流轉和規模化集約化經營。

(五)城鄉生態化

1.堅持生態優先的新型城鎮化道路。運城市在城鎮化發展進程中,堅持生態優先,走基於生態文明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把生態文明理念和原則全面融入城鎮化全過程,突出資源集約節約和生態環境友好,加快生態經濟發展,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運城市在產業發展上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堅持走低碳化、工業化與城鎮化協調發展之路。第一,鼓勵發展節能性環保產業,降低產業發展對能源、水資源、空氣等生態資源的消耗或破壞。第二,支持探索循環經濟模式,以更少資源創造更多經濟價值。第三,要求工業入區、入園,促進產業集羣,既可以集中處理污染,又可以使各產業分享外部經濟。第四,加強節能環保宣傳,鼓勵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節能環保。第五,加強城市綠地資源建設,提高生態環境自我淨化能力。第六,倡導綠色消費,減少消費污染。第七,重視調解資源佔用與分配、環境污染方面的矛盾、衝突,促進城鎮化與環境保護的良性互動。

2.用城鄉生態化增強城鎮吸引力。運城市的城鎮建設在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功能的基礎上,加大生態建設,通過綠化、淨化、美化提高宜居指數,增強城鎮的吸引力,讓農民嚮往進城,願意進城。保證以人爲核心的城鎮化加快步伐,深入推進。

3.城鄉生態化注重傳承和弘揚本地傳統文化。文化是城市生存的魅力和靈魂,文脈是城市發展的遠景導引,文化產業是支撐城市發展的關鍵。運城市在促進城鄉生態化、一體化發展時,既遵循歷史文化的傳承,又銜接現代氣息的植入。如,鹽湖區通過建設國家5A級鹽湖生態文化旅遊風景區,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首先打造出20平方公里的板塊,讓遊客在休閒娛樂中感知運城根祖文化、鹽文化、關公文化的博大精深,未來把鹽湖風景區打造成山水相連、林湖輝映、歷史厚重、文化發達的歷史文化風景區。

二、結語

從運城市的實踐看,工業集羣化、集羣園區化、園區社區化、社區城鎮化、土地規模化和城鄉生態化“六化一體”是實現科學發展,推動地方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的現實選擇,也是值得推廣的經驗。通過“園區化發展、集羣化招商”,衆多同行業企業在同一個空間內集聚,形成集羣化的新型工業園區,也在當地形成規模化的社區,保證就業人員吃、住、行,還要解決教育、醫療、娛樂、通信等問題,這些功能完善的過程就是城鎮化的過程。工業集羣得到發展後,更多的農民就會離開土地,到園區就業,他們有了穩定的收入和保障後,土地流轉、規模化集約種植也就成爲可能,現代化的生產生活方式又會同步推動城鄉生態化,在解決“物的城鎮化”的同時進一步解決“人的城鎮化”這一核心問題。“六化一體”是一條內在邏輯嚴密的發展路徑,讓工業新型化、農業現代化、市域城鎮化、城鄉生態化以“園區化發展、集羣化招商”爲支點,實現同步發展。

新型城鎮化論文 篇七

(一)新型城鎮化

黨的十提出了我國“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戰略,“新型城鎮化”其在人口集聚、非農產業擴大、城鎮空間擴張和城鎮觀念意識轉化四個方面與“傳統的”城鎮化概念並無顯著差異,但在實現這種過程的內涵、目標、內容與方式上卻有所區別。“新型城鎮化”的戰略重點是“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同時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推動各地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發展,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因此,“新型城鎮化”的“新”,涵蓋了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等內容,把生態文明理念和原則全面融入城鎮化過程,實現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的協調發展,實現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城鎮化。推行“新型城鎮化”,一是順應世界各國實現現代化的普遍規律,加快我國的現代化進程;二是推動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三是解決高速城鎮化帶來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將改革開放成果惠及廣大人民;四是建設包容性、和諧式城鎮,實現中國城鄉的可持續發展。

(二)城市生態安全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分工分業的擴大,人類逐步創建了城市並建立起現代城市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模式。在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對交通、能源、建築、信息等方面的需求迅速擴張的同時,城市對大氣環境、水環境影響凸顯,城市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面臨着日益嚴峻的風險,人類在享受現代城市爲自己帶來幸福生活的同時,也伴生出越來越多的生態安全問題,日趨嚴重的城市生態安全已經極大地妨礙了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生態安全,是指城市環境和生態條件(如食物、居室、大氣、水環境、交通及生物環境)對市民的身心健康、生命支持系統的繁衍、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威脅程度和風險大小。典型的環境問題爲城市的“五色效應”,即紅色的熱島效應、綠色的水華效應、灰色的霧霾效應、黃色的沙塵效應、白色的禿斑效應。此外,大多數城市的“生命線”缺乏自我保障能力,遇到自然災害,抗災、減災能力差的公共設施往往無能爲力。更有人口疏導佈局缺失、產業佈局不當造成交通擁堵引發額外化石能源消耗,停車困難出現的“人與車爭地”現象,由此而來的焦慮進一步造成公衆的身心傷害。城市生態安全受到的影響不僅表現在經濟方面,在社會發展發麪也表現突出。如盲目的城市人口擴展使城市中的中低產階級迅速壯大,中低端的醫療教育服務建設難以跟上。城鎮人口存在生態健康危機,包括環境病加劇、適應能力降低、心態脆弱與心理亞健康。城市生態風險和生態危機加劇,城市生態安全維護的形勢極其嚴峻。爲改善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城市,提高城市生態質量,維護城市生態安全刻不容緩。

二、生態安全格局構建的必要性

“生態安全格局構建”作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十報告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應該增強生態系統穩定性,以明顯改善人居環境爲核心目標;以構建國土生態安全格局爲主要途徑,並強調生態保護應該“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和“順應自然”。因此,構建生態安全格局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一)傳統的城市用地佈局規劃對生態安全極爲不利

我國傳統的城市用地佈局規劃方法主要是:在“預測城市人口規模並根據人均用地指標確定用地規模”的基礎上,編制土地利用規劃以及空間功能佈局。經過多年的城市化發展,實踐證明,這種傳統的規劃方法不能有效地解決城市生態問題,而且逐漸暴露出了諸多弊端。

(1)傳統規劃用明確的規劃界限人爲地劃分出城市、各個功能區塊的用地界線,對生態綠地景觀系統的整體性與有機聯繫性考慮欠缺,造成了區域、城市及單元地塊間的聯繫不足。

(2)城市是複雜的人工生態系統,確定城市用地規模和功能佈局的自變量(如人口等)通常較難預測,從而導致規劃的滯後和被動,或因“超前”規劃而造成大量土地閒置。不管是“滯後”還是“超前”,這都會造成城市擴張的無序和土地資源的閒置浪費等問題。

(3)綠地系統、環境保護等規劃在我國傳統的城市規劃中僅僅是後續的“點綴”,傳統規劃的本質其實是城市建設用地配置。這樣的規劃方法與理念下,自然環境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保障,也忽略了它的區域特性、功能連通性、空間易達性等生態功能。

(二)生態安全格局構建是城鎮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國大多數的城鎮建設在經濟發展的利益驅動下不斷向無序擴張。各種形式蔓延的土地開發和建設,不考慮環境與道路體系,不僅帶來了許多城市問題,還造成了城市以及周邊生態環境嚴重受損,生物多樣性面臨危機。城市的生態安全格局正由於城市的無序發展而遭到嚴重破壞。如今,人們逐漸意識生態環境對於社會、經濟以及人類自身的重要意義,“變粗放爲集約式經濟、變掠奪爲調控式資源開發”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已成爲現今乃至未來指導城市發展的重要原則之一。過去“以經濟優先原則的城鎮建設”和“以交通優先原則的城鎮建設”兩種規劃模式存在的共同問題是“缺乏對生態環境的關注和尊重,忽視了人居環境的建設”。未來城鎮的發展,決策者和規劃師必須注重人與自然的生態和諧,制定正確的、生態化的城市化發展戰略,發揮人爲因素在城市人工複合生態系統中的正面效應,加強城市生態安全的建設,以減少“切碎斑塊、異化廊道、蠶食基質”等破壞原有生態格局的開發行爲,加強城市各層次、各系統和各要素之間的建設和聯繫,改變以往城市的無序蔓延,這纔是今後城鎮發展的必由之路。

三、成都市天府新區生態安全格局構建的思考

(一)天府新區概述

建設天府新區是實施《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落實成渝經濟區發展國家戰略的關鍵內容之一,按照“再造一個產業成都”的目標,新區建設確定了“以現代製造業爲主、高端服務業集聚、宜業宜商宜居的國際化現代新城區”的總體定位。新區位於成都市主城區東南,規劃範圍1578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面積650平方公里,規劃人口600萬~650萬人,屆時成都市主城區總人口將超過1100萬人。

(二)天府新區生態基礎與城市格局

成都平原地處我國青藏高原———中部丘陵區的大生態過渡帶,而天府新區處於山地———成都平原的生態過渡區,具有典型的生態過渡帶環境,生態要素豐富多樣,相互融合。成都天府新區範圍內擁有森林、湖泊、河流、平原農耕等多種生態系統,生態資源豐富,囊括了龍泉山、牧馬山、彭祖山、龍泉湖、錦江、鹿溪河等多種生態要素,各要素交錯聯通,山水相融。《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區總體規劃(2010~2030)》確定的城市空間拓展方式爲“中心集聚,走廊拓展”。城市空間格局以成都“一核、兩區、雙中心”的整體結構爲前提,按照組合型城市理念,構建“一帶兩翼、一城六區”的新區空間結構。這樣的空間結構體現了以資源約束和生態保護爲前提,防止城市粘連發展的組團式佈局理念。

(三)城市生態安全構建模式和實現

1.帶———楔式格局。

《成都市生態系統控制規劃(2011~2030)》確定的市域生態系統格局爲“兩帶五楔、雙環多廊、九園十湖”,其中涉及天府新區的重要要素有龍泉山生態屏障帶和三聖鄉———龍泉山綠楔。《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區總體規劃(2010~2030)》提出建設“一區兩楔八帶”的生態綠地系統,其中一區指龍泉山生態服務區,兩楔指三聖鄉———龍泉山綠楔與彭祖山綠楔。上述兩個規劃把握了天府新區內的核心生態要素和資源,將龍泉山生態屏障、三聖鄉———龍泉山綠楔與彭祖山綠楔等大型生態空間確定下來,但是缺乏對綠隔地區與城市之間關係的考慮,帶和楔之間缺乏聯繫和協調。

2.掌———指式格局。

1947年哥本哈根提出了手指形態規劃,城市新區開發沿着幾條狹窄的放射狀走廊,走廊間被森林、農田和開發綠地組成的綠楔所分隔。這種間隔式的佈局,使城市的人工生態系統與鄉村的自然生態系統交錯而臨,蜿蜒曲折的空間肌理與自然開敞的生態環境協調共存。通過對成都天府新區生態本底和核心資源的梳理,可以發現存在兩隻“手掌”,龍泉山現狀自然資源豐富、植被茂密,具有突出的空氣淨化和氣候調節作用,可以作爲綠色生態源。龍泉山近年來存在生態環境的逆向發展趨勢,長期的人爲活動導致自然原始森林植被被破壞,代之而起的是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栽培的喬木林、果樹林和竹林,因此更應該進行生態修復和生態保護,發揮其生態涵養區的功能。彭祖山具有稀有的原生態之美,彭祖山風景區是國內獨有、世界唯一以長壽養生爲特色的文化旅遊風景名勝區,有“成都南後長壽宮”之稱,是天府新區周邊重要的生態資源,是天府新區的綠色生態“後花園”。分別以龍泉山和彭祖山作爲生態源,可以構建生態廊道手指狀深入城市組團,形成掌———指式生態格局。成都市生態系統控制規劃將龍泉山生態源和彭祖山生態源組織多條生態綠楔和生態廊道,並在生態源之間以及廊道之間構建有機的聯繫,將生態環境引入了城市組團,構建一個有機、穩定的生態系統網絡,形成“雙屏藏源,多廊融城”宏觀生態格局。

四、結論與建議

(一)基本結論

生態安全格局構建中的生態系統,不是一個單純的量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質的問題。爲構建高品質的生態安全格局,在“新型城鎮化”和宏觀城市空間結構下,成都天府新區的生態建設主要包含兩大舉措:一是對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塊、水面等發揮物種生存和水源涵養功能的區域進行保護和建設,促進區域生態系統穩定發展;二是通過生態綠楔、生態廊道和生態節點的建設,以水平方向的鏈接強化城鎮發展空間與生態源的有機聯繫,拓展生態源的服務功能,緩解經濟開發活動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影響和破壞,增加城鎮發展空間內部的景觀異質性。基於此,生態建設主要考慮從水系和林地兩個方面加以推進,生態保護則通過劃定生態控制線和控制生態綠隔地區內的建設用地來實現。在新型城鎮化戰略的引導下,成都天府新區未來城鎮發展將應注重生態規劃的運用,考慮將生態安全格局構建引入傳統土地利用規劃中,共同促進新型城鎮生態基礎設施用地和城市發展用地佈局的合理性和生態性。在基於生態安全格局的城市發展框架基礎上,從功能佈局、產業、交通等多個方面着手構建生態安全格局。城鎮建設和轉型將脫離原本功能單一、服務滯後的發展模式,着力構建“產業集聚化、功能多元化、環境生態化、區域協調化”的新型城鎮。

(二)對策建議

1.建設城市生態安全下的生產方式、產業結構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經濟結構實現戰略性調整是成都天府新區城市建設的重點。國際經驗表明,保護環境不會必然減緩經濟發展,而快速的經濟發展並非一定要以犧牲環境爲代價。最有效的節能減排是結構性節能減排,即對城市的經濟結構實行戰略性調整,把城市生態安全要求貫穿到生產活動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對高耗能、高污染的傳統產業進行升級改造,對傳統產業中落後的生產方式和生產工藝進行淘汰、鼓勵企業採用更爲先進的設備和技術手段,把傳統產業對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由重化工業爲主的產業結構轉變爲以現代服務業爲主的產業結構,推進天府新區區域經濟增長與高能耗、高污染“脫鉤”發展。

2.倡導城市生態安全下的的生活方式、消費觀念

生態安全下的城市既包括了城市的生產方式的轉變,也包括了消費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必須把生態安全要求貫穿到城市生活、消費的各個環節。消費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性活動,是社會再生產過程的重要環節,是市場經濟賴以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基礎。消費需求決定社會生產,消費模式的變化將引導社會生產方式的改變。一方面“居民消費結構優化,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斷提高,享有的公共服務明顯增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另一方面盲目消費、揮霍浪費卻讓我國城市消費觀念、生活方式偏離了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導致經濟發展與能源資源供應矛盾尖銳,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城市人居的生活質量下降。因此,喚起市民的生態安全意識,轉變城市的消費觀念、生活方式,代之以節約能源、適度消費、降低污染的觀念。促進城市居民從自己做起,從生活細節做起,推廣“低碳生活方式”,使“理性消費、綠色消費、低碳消費”由概念變爲每個公民的自覺行動。

3.樹立生態文明的新觀念,追求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

成都天府新區建設應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觀念,由只要“金山銀山”不要“綠水青山”轉變爲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再上升爲“綠水青山”也可以轉化爲“金山銀山”。用生態經濟化推動成都天府新區城市建設,不僅包括了生態環境的改善有利於提高城市的軟實力,改善投資環境,提高城市的市場競爭力,還包括了生態建設、生態產品的供給爲新興產業、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4.強化和改善政府對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職能

基本的城市環境質量和生態安全是政府需確保的一項最主要職能,成都天府新區政府應從以下幾方面改革、完善對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職能:一是要統籌節能減排、溫室氣體減排等國家的約束性指標,使之形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倒逼機制”和節能、環保、低碳的合力。二是把生態安全城市建設納入城市總體發展戰略,成爲對各級政府的重要的考覈指標、獎懲依據。三是要依法環評、環評信息公開和擴大公衆參與。特別是天府新區重大項目的引進和建設一定要建立健全環境評價和社會風險評價機制,切實維護市民的環境權益和從源頭預防惡性環境突發事件。四是要建立健全氣候變化下,天府新區城市生態安全的防災減災的體制機制和應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