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公文 > 公文精選

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互動發展

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互動發展,是以科學發展爲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爲主線,加快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的必然選擇。目前,**正處在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關鍵時期,面臨着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成**經濟區建設、四川“天府新區”規劃建設、自身區域協調發展、國際和沿海產業加速向內地轉移等重大戰略機遇。如何搶抓重大機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推進“兩化”互動建設,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和課題。<?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互動發展

一、科學統籌,引領“兩化”互動

工業化和城鎮化是一個辯證統一體,工業化是城鎮化的經濟支撐,城鎮化是工業化的空間依託。要正確處理工業化與城鎮化的辯證關係,要以新型工業化爲“發動機”引領城鎮化水平提升、以新型城鎮化爲“增長極”支撐工業優化升級,實現工業化城鎮化有機結合和“雙加速”發展。推進“兩化互動”,首先就要克服工業發展和城鎮建設不相銜接,各自爲陣的弊端。一是要在理念上體現互動。在制訂產業發展規劃時,要將促進城鎮化建設作爲重要內容,引導人口和產業向中心城區、縣城、重點鄉鎮聚集,從提升就業和增強帶動力等方面,爲加快城鎮化進程提供持續動力;在制訂城鎮建設規劃時,充分考慮產業發展需要,爲產業發展留足空間。二是在規劃上體現協調。不僅要從城市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基礎設施發展規劃上實現科學統籌,同時應結合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成**經濟區建設、四川“天府新區”規劃建設給全市帶來的新機遇、新變化,主動對接,及時修編,使當前的規劃變得更具科學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在佈局上體現科學。全市“七山兩丘一平”的地理特徵促使我們在推進“兩化”互動的過程中應堅持“分類指導、因地制宜,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遊則遊”的原則,實現特色發展、錯位發展、合作發展。彝區應通過政策強有力的扶持,推進扶貧攻堅,改善交通條件,培育特色農業,逐步推進工業化;通過大力實施就業培訓和輸出,促進彝區人口有序向城鎮轉移,提高城鎮化水平。山區則重點打好“生態牌”、“有機牌”,發展生態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推動山區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建設一批生態型、旅遊型、農林產品加工型小集鎮。壩區則應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以主城區爲龍頭輻射帶動城鎮集羣發展,打造**最具發展活力的中心區域。丘區可依託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產業,建設一批工貿型、農貿型、旅遊型小集鎮。

二、工業引擎,助推“兩化”互動

加快“兩化”發展,核心在工業。**工業發展具備良好的基礎,推進新型工業化,應堅持以“高端”爲切入點,朝着開放合作、創新驅動、綠色低碳的方向,突出擴大增量調結構、提升層次增效益,加快打造現代工業強市和新興產業大市。一是優化工業佈局。根據全市資源分佈特徵,逐步形成“兩江一區”工業佈局,把“兩江”建設成爲**工業發展的走廊,把“一區”建設成爲**工業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二是培育壯大產業集羣。以物聯網產業園區爲新平臺,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以太陽能和風能開發利用爲方向,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以現有機電製造企業爲基礎,大力發展現代裝備製造產業;以提升品質和延伸產業鏈爲重點,大力發展冶金建材產業;以優勢礦產資源和骨幹企業爲依託,大力發展鹽磷化工產業。三是加快園區建設。要按照“一縣一園區,一園一主業,園區有特色”的要求,突出主導產業,培育龍頭企業,用好引導資金,統籌項目管理,推動新上項目和搬遷項目有序進園,促進園區產業集中發展、集約發展、集羣發展,以產業聚集帶動城鎮發展。

三、城鎮依託,促進“兩化”互動

加快兩化發展,依託在城鎮。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應科學處理好五**系:一是新型城鎮化道路與不同地區城鎮化具體路徑選擇的關係。應做到城鎮化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相協調、城鎮功能與產業結構優化相協調、城鎮佈局規模與自然地理人口條件相協調。不同地區應根據這三個協調的要求,選擇適合自身發展要求的城鎮化路徑。二是新型城鎮化與要素利用的關係。必須努力探索各種要素高效集約利用的路徑。要推動要素有效聚集,挖掘城鎮用地潛力,促進人口有序轉化,突破城鎮化建設的投融資瓶頸。三是新型城鎮化與新型工業化的關係。要推進工業化與城鎮化的有效互動,促進城鎮功能優化;強化園區載體建設,促進城鎮產業集聚集羣發展;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保持城鎮化發展的持續動力;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打造城鎮化發展的新動力。四是新型城鎮化與文化遺產及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要強化文化遺產保護觀念,協調城鎮建設與遺產保護、文化產業發展的關係,努力建設生態宜居城鎮,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五是新型城鎮化與促進社會和諧的關係。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利益協調機制和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機制,不斷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推動區域協同發展。

四、要素保障,幸福“兩化”互動

加快“兩化”互動,以人爲本是潛在動力。實施“兩化”互動,其最終目的在於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因此,要堅持將增加GDP與提高幸福指數統一起來,着力抓好人才、土地、資金、社會等保障,努力營造工業化、城鎮化互動發展的良好環境。一是人才保障。要堅持就業與創業相結合,以失地農民就業、市民創業爲重點,制訂出臺鼓勵全民創業的政策措施,大力引進高科技人才,積極發展職業教育,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努力爲工業化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爲城鎮化提供充足的就業崗位。二是土地保障。按照“對上爭取、對內挖潛、對前創新”的思路,利用災後恢復重建、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新興產業項目優先保障用地的政策,在大力向上爭取用地指標的同時,通過深化土地改革、清理閒置用地、建立產業用地投資強度等有效措施,滿足“兩化互動”發展用地需求。三是資金保障。牢固樹立“資源資本化”的理念和“全社會融資”概念,廣泛融合民間資金,保障“兩化互動”重點項目、重點產業發展資金需求。四是能源保障。深入研究全市能源保障總體規劃,以搞好電力規劃爲基礎,統籌搞好水、氣、視、訊規劃建設。五是社會保障。要堅持以人爲本,完善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不斷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切實解決羣衆進城的後顧之憂。建立完善城鄉統籌發展機制,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推進以城帶鄉、以工哺農,促進三次產業聯動,城鄉經濟社會相融,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

 

標籤:城鎮化 工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