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有關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論文(精品多篇)

有關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論文(精品多篇)

和諧社會的論文 篇一

試論人的和諧是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

摘要:和諧社會是一個社會各階層和睦相處,社會每個成員各盡其能、各得其所的社會。在這個系統當中,人的和諧是其基本特徵。

關鍵詞:人的和諧,和諧社會

和諧社會是一個社會各階層和睦相處,社會每個成員各盡其能、各得其所的社會;是人們的聰明才智、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和全面發展的社會;是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社會。它是一個多種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統一的系統工程。這個系統,包括了人與人和諧相處、人與社會共同發展、人與自然協調的各個子系統。在這個系統當中,人的和諧是其基本特徵。人的和諧是指人的全面發展、人際和諧和人自身和諧。人的和諧既是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努力方向。

一、人的全面發展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和諧社會的標誌。和諧社會首先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人的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及其現實滿足的程度是社會發展的價值尺度。科學發展觀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爲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爲本的理念貫穿其中,成爲新的發展觀的靈魂與核心。馬克思主義認爲,社會發展的核心是人的發展,離開了人的發展就談不上社會的發展,不可能有離開人的、與人對立的、外在於人的社會。人類社會的歷史是人類自己創造的,離開了人的活動,就不可能有社會發展的歷史。而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最高目標。

《共產黨宣言》裏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裏,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①]強調發展以人爲本,就是讓每個人的創造力和價值得到充分體現。每個人都既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參加物質生產勞動,又享有充分的自由時間,並運用自由時間去自由而全面發展自己的能力。個人會在藝術、科學等方面發展自己的各種能力,把自己變成新型的全面發展的人。。

在和諧社會裏,社會經濟的發展,都是圍繞人的需求而進行的。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爲本”,突出了發展的根本目的,把發展同人的關係、發展手段同發展目的的關係辨證地統一起來,突出了建設和諧社會過程中的目的性,即一切爲了人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人的全面發展,是人的各種潛能都得到充分發展,包括體力和智力,包括德、智、體、美、勞,以及個性、能力、興趣、性格、氣質等等的充分發展;是人民的物質生活、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全面提高。人越全面發展,就越能爲社會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產品,人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有效改善,就越能促進社會的和諧;反過來,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生活水平越高,就越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二、人際和諧

人與人關係的和諧,是和諧社會的核心。社會就是在人與人的各種關係的組合下形成的。因此,人與人之間關係和諧的程度,決定着社會的質量,決定着社會發展的方向。胡錦濤同志對和諧社會作了具體描述,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胡錦濤從六個方面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任務和具體要求。這六個方面涉及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涉及到我們每個人的方方面面。其中最重要的應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

馬克思主義對人的本質作了權威概括,即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社會聯繫。人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裏,人的本質,只有在與各種人交往的關係中才能得到充分體現。社會離開了人際交往關係,很難想象還能成其爲社會,而一個社會的人際關係失去了和諧,也很難稱之爲和諧社會。個人自身的和諧只有在集體和社會中才能實現;社會各系統、各階層之間的和諧必須以個人之間的和諧爲基礎,並通過這種和諧體現出來;人和社會與自然之間的和諧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的特殊表現;社會整體的和諧更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中國有一句傳世警句“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充分說明了和諧的人際關係比什麼都重要。任何一個正常的社會不可能沒有衝突,沒有矛盾。而要化解衝突,緩和矛盾,除了政府採取措施之外,社會成員之間的寬容、理解、幫助、團結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家庭、一個單位、一個社會,做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就能產生巨大合力,就能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最大限度激發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爲各項工作提供強大的動力和支持,全方位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三、人自身和諧

個人自身內外的和諧是保證個人全面發展和人際和諧的基本前提,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容忽視的因素。

1保持社會成員的心理和諧。和諧社會說到底在於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心理上的和諧。人們的心理狀況對於和諧社會的構建有着重要的影響。。由於心理不和諧、不健康給社會和他人造成的傷害,從而影響社會和諧,這種影響力有時會帶來十分嚴重的後果。所以社會的和諧與社會每個成員的心理和諧有着密切關係,心理和諧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

研究表明,心理問題與社會變革密切相關。正在經歷社會變革的國家,精神病患者的比例相對較高。特別是處在社會和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思想觀念的碰撞導致的心理困惑與衝突、利益關係的調整使人的不平衡心理加劇、社會競爭的加劇讓人深切感受到生存壓力的增大。這些給人們造成了劇烈的“心理震盪”。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在給我國經濟社會帶來巨大發展、綜合國力大大提高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諸如社會競爭加劇、升學壓力增大、就業形勢嚴峻、貧富分化和城鄉差距拉大等社會問題。這些不和諧是造成人們心理不和諧的重要原因。再加上人們無止境地追求感官享受,致使身心失調、人格分裂,由於心理不平衡引起的精神失常、酗酒、賣淫、仇殺、自殺等,造成了自我身心的扭曲,已成爲一種社會病,嚴重地影響了社會安寧。。

人的心理和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體現。它首先表現爲個體內部心理和諧,即個體內部心理成分(認知、情感、意志、個性等)的協調統一;其次表現爲人事心理和諧,即在處理事情時冷靜、適度、樂觀;第三表現爲人際心理和諧,即人與人交流上的默契和融合。心理和諧人善於調節自己的心理,坦誠地看待外部世界和自我內心世界,能夠愉快地接納自我,承認現實,欣賞美好的事物,而且能夠大度平靜地生活和接受生活中的各種挑戰。總之,對內協調和對外適應是心理和諧的集中表現。如果心理不和諧,將會產生挫折感。對一個耐挫折能力差的人來說,就會出現悲觀、泄氣、憤懣、反抗等消極情緒,就可能產生過激或攻擊性行爲。事實上,社會上許多故意傷害他人和危害社會的攻擊性事件就常常是由心理挫折這種心理不和諧狀態所引起的。因此,和諧社會不能不重視社會成員的心理和諧問題。保持人們的心理和諧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2維持社會成員道德價值觀的和諧

和諧社會是一個以人爲本的社會,以絕大多數社會成員爲本,而且是以無數個具體的個體爲本。國家要以人的利益爲本,協調好社會整體利益和個體利益的關係。每一個人,也要協調好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的關係,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

在同一個人身上存在着市民、公民、德民三個側面。三種不同的身份有相應的三種價值觀。市民的價值觀是指市民的活動動力和目的是獲取更多的利潤,其心理根源是“情慾”、“本我”,其價值取向是追求感性慾望得到滿足後的身心愉悅。這是人自然慾望的滿足和自愛的表現。市民的這種基本規定決定了市民的價值取向是追求感性的幸福快樂。

公民的價值觀是以正義爲核心,以理性、權利、勞動等價值爲基本內容的一套觀念體系。德民的價值觀是以高尚爲核心,以誠心、信任、信譽、仁愛、利他、寬容等爲基本內容的一套觀念體系。三民價值觀具各自有存在的獨立性、合理性和衝突性。特別是衝突性在市場經濟中表現尤爲明顯。市民極力追求自己物慾的滿足,任何無關和損害自己利益的事在他看來都是“不好”的。公民追求具有相互性特徵的正義價值,堅持利己與利他的統一。

利己同市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但利他就與市民的價值相沖突了。市民在本能、心理、情感和行爲上都對正義價值持否定態度。德民價值觀與公民價值觀亦是相互否定、相互離異的。德民所追求的高尚、仁愛、利他價值是非相互性、非對等的。他只希望無私地幫助他人、愛他人,並不希圖他人對自己有所酬報。這是對公民所堅持的具有相互性特徵的正義價值的否定。德民和市民價值觀的相互否定關係是最爲明顯的。市民認爲利己、自愛是“好的”。而超功利的道德價值是虛妄、自欺的東西,毫無真實性可言。與此相反,德民則認爲高尚、仁愛、利他、普愛是最能體現人之爲人的最高價值的。

和諧社會對個體人道德素質的最高要求是樹立德民價值觀。但是並不能要求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是德民,在現實當中也是不可能的。中國傳統人文精神強調“羣”的精神,提倡寬容、理解、尊重、關心;提倡每個個體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反求諸己”,以自己自身道德實踐的自覺來參與社會生活。如果每一個人能夠擁有一顆“將心比心”的道德心,就可能將三者的衝突協調好,對建設和諧社會起到各自的作用。

[①]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頁

有關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論文 篇二

淺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哲學基礎

摘要:和諧社會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理想社會狀態,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與社會協調發展、人與人協調發展的統一,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追求。本文從和諧社會的科學內涵出發,分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以及中國傳統哲學基礎。

關鍵詞:和諧社會哲學基礎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大同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美好社會,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斷追求的政治理想和社會理想。社會和諧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目標,也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社會建設具體實踐中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的理論成果。

“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和諧社會的主要內容,也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是我們構建和諧社會要遵循的基本原則。和諧社會也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人與社會協調發展的社會,馬克思關於和諧社會的構想,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中國傳統哲學的“大同”理想都爲和諧社會建設提供了豐富的理論資源和思想基礎。

一、馬克思關於和諧社會的構想

人的全面發展問題是馬克思恩格斯思想體系的基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包括經濟社會的發展也包括人民素質的提高,社會的進步也是爲了滿足人的需求,進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說“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和諧社會是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和諧發展的有機統一,是一種良好的社會發展狀態。

人類社會是一個不斷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歷史過程,建立平等、互助、協調的和諧社會,是人類的美好追求,馬克思關於自由人聯合體和人的全面發展的表述,都是指未來高級的和諧社會的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出“以人爲本”,凸顯了對人的主體地位的肯定和尊重,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理想和價值取向。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爲了不斷實現最廣大人民的經濟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是一個合規律與合目的相統一的過程。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把人類歷史視爲自然歷史過程的同時又把人類歷史視爲人的活動的結果。歷史唯物主義認爲人民羣衆是歷史的創造者,社會發展離不開人的活動,“整個世界歷史不過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歷史必然性和現實可能性,它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要求,也體現了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願望。

二、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

普遍聯繫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一個基本特徵和基本原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構建和諧社會要求用聯繫的、全面的而不是孤立的、片面的觀點看問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客觀上要求運用唯物辯證法的普遍聯繫和辯證法發展觀作爲最一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立足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四位一體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總體佈局。

唯物辯證法認爲,矛盾無處不在,它是事物存在的普遍規律和根本原則,正如黑格爾在他的《邏輯學》中指出:“矛盾是推動整個世界的原則,矛盾是一切運動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爲自身具有矛盾,它才運動,才具有動力和活動”。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就是在妥善處理各種矛盾中不斷前進的過程,就是不斷消除不和諧因素、不斷增加和諧因素的過程。

這就要求我們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實踐中,充分認識和解決各種矛盾,構建和諧社會不是迴避矛盾,而是用積極的態度正視矛盾,解決矛盾。我們既要充分調動國內的一切積極因素,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人民豐富的創造力,推動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又要正確把握複雜的國際局勢,積極爭取世界格局的和諧發展,給我國現代化建設營造一個和諧的國際環境。

三、中國傳統哲學基礎

中國人以和爲貴,自古以來和諧的理念就有所體現,和諧被廣泛用來形容家庭關係處理融洽、國家治理太平等方面,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道釋思想分別從不同側面對“和諧”進行了大量的論述,爲我們今天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思想資源。

孔子是中國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禮運大同篇》裏“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嫉者,皆有所養”的內容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第一個對“和諧社會”的成功構想。

道家主張遵循“道”的規律,以“道”爲最高法則來實現天與人、天道與人道的和諧、自然與社會的和諧統一,要求人順應自然本性。老子也構建了“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雖老死,不相往來”的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

中國傳統思想中對理想社會制度的設計,雖然由於時代的侷限性而存在着種種缺陷,但爲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料,他們的思想對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仍然具有借鑑意義。

從哲學的角度認識和解讀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基礎,對於深化對和諧社會的本質和科學內涵的認識有着積極的意義,同時對於理解我國社會主義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理論也有重要價值。和諧社會是的提出既符合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又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理想目的,是和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經驗的總結與發展。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具體體現,是在對中國傳統思想精神借鑑基礎上的理論創新,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具體實踐,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仍然要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結合新的實踐,不斷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早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藍圖。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706

[2]餘信紅等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淵源研究》. 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0.5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5]《禮記・禮運》

[6]《老子・八十章》

有關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論文 篇三

論家庭文化建設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摘要:家庭是構成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和諧直接關係到社會和諧,文章揭示家庭文化建設的內涵,闡明瞭家庭文化建設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意義,最後對家庭文化建設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家庭文化 構建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一個國家、一個社會,沒有文化,就等於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文化因素深深地滲入其間,它爲和諧社會的發展提供思想保證、精神支撐。家庭是構成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文化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一、家庭文化建設的內涵

家庭文化是指家庭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家庭文化屬於社會科學範疇,指的是一個家庭雜世代承續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較爲穩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作風、傳統習慣、家庭道德規範以及爲人處世之道等。家庭文化是建立在家庭物質生活基礎上的家庭精神生活和倫理生活的文化體現,既包括家庭的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所體現的文化色彩,也包括文化生活、愛情生活、倫理道德等所體現的精神情操和文化色彩。

家庭文化是社會的基礎,豐富的社會文化形態都始於家庭。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家庭文化更同社區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和各類專業文化一道,構成了我國社會文化的支柱體系。

家庭文化作爲一種文化現象,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着十分豐富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家庭的組建。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成員有不同的擇偶條件。在過去,家庭主要成員的擇偶觀念對家庭成員的影響最大,甚至可以起決定性作用。隨着則時代的進步,自主擇偶已經比較普遍。我們倡導把感情建立在平等、互助和共同的理想之上,把志同道合作爲擇偶的基本條件。

2、家庭成員的關係。

一個家庭,除配偶外,還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和親屬。如何處理好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是家庭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

3、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最基礎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都將產生重要影響。

4、尊老愛幼。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自己和配偶父母的贍養、對家庭中孩子的教育也是每個家庭成員的法律義務。

5、鄰里關係。

“遠親不如近鄰”,這一直是我國的優良傳統。現在,人們的居住環境改善了,大家住進了高樓大廈,鄰里之間的交往比過去少。但是鄰里之間應該保持互相謙讓、和睦相處的優良傳統。

6、家庭氣氛。

家庭氣氛的營造,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藝術。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的。實踐證明,在一個寬鬆、和諧的家庭氣氛中長大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健康的心理和開朗隨和的性格。相反,如果家庭氣氛很緊張,不協調,孩子的性格容易變得孤僻、暴躁、多變。因此,營造和諧、寬鬆、健康的家庭氣氛,對每個家庭成員都是很重要的。

7、家庭的經濟管理。

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善於理財,才能豐衣足食。家庭經濟管理,是具有時代特色。一方面要遵循勤儉節約的原則,不要過度消費。另一方面,應該學會投資理財。

8、家庭的平等:家庭成員之間,應該平等相處,首先是男女平等。

男女平等是我們國家的基本國策,在家庭中,要形成尊重女性、保護女性的風氣,不搞大男子主義。還有家庭成員之間的平等,要互相尊重,不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有權參與家庭事務的決策,不要搞一言堂、家長作風,要充分發揚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人際關係。

二、家庭文化建設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意義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家庭文化建設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意義。

1、推進家庭文化建設活動對於提高民族文化具有重大意義

推進家庭文化建設活動,有利於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從而進一步夯實中華主流文化的思想基礎。

家庭是先進文化的基本承接單位,是開展道德啓蒙教育的第一學堂。然而,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和家庭的許多傳統美德卻受到很大沖擊,家庭的道德教化作用在減弱,一些早已絕跡的社會醜惡現象又開始滋生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沉渣泛起,道德危機嚴重地干擾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影響了改革發展的順利進行。如何在新形勢下,引導羣衆繼承傳統並樹立起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思想道德觀念,已成爲改革開放中迫切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

開展家庭文化建設活動,將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如“和”文化、禮文化,中國共產黨創建以來創造的優秀文化如創新精神、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榮辱觀,以及外國先進文化的精華,以喜聞樂見的形式滲透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必將進一步提高家庭成員整體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從而增強中華主流文化在家庭領域的主導力。

2、開展家庭文化建設活動,有利於營造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從而進一步彰顯無形文化的隱性力量

家庭文化是一種看不見、摸不着的文化形態,它刻在人們的腦海裏,銘記在人們的心目中,包括人們的精神信仰、哲學理念、道德觀念、價值取向、審美意識及人生理想等。我國改革開放帶來了經濟繁榮,使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但不可否認,許多腐朽、沒落的事物、賭博、迷信等醜惡現象也存在着。在改革開放30年的今天,僅僅只有這些滿足個人發財致富的政策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構建一種精神力量來推進我們的現代化建設,用一種文化來激勵與整合每個人對行業、對社會、對國家集體的認同,這就靠“文化”的力量。溫馨、幸福的家庭文化活動正是由於其強大的震撼力,使許多家庭成員或看書讀報,或下棋打球,或唱歌跳舞,或寫字作畫,或參加各種健身活動,家庭文化活動的“無形力量”讓家庭成員“玩得更健康快樂,活得更幸福瀟灑”,從而潛移默化地改變自己。

3、建設和諧家庭文化,有利於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家和萬事興”,和諧家庭文化是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的重要保障之一。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首先是生產力的發展,物質財富的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許多矛盾和問題的解決,都要以經濟發展爲前提,以物質文明的進步爲依託。然而物質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緊密相聯、相輔相成的。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組織細胞,好的家庭文化建設,可以有助於培育出經及社會協調發展的思想意識,使人們在關注經濟建設的同時,更加重視社會的全面發展,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從而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三、立足家庭文化建設。爲構建和諧社會奠定道德基礎

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決定》和《公民道德實施綱要》明確規範了家庭美德建設的內容,即: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要實現這些內容的要求,應做好以下工作:

1、尊老愛幼。

尊敬和贍養老人是傳統美德,是每一個家庭成員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準則和行爲規範。我們要依照法律規定和道德規範的要求,倡導尊老、助老、養老,愛老,盡力滿足老人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使老人安享晚年。要保護老人在家庭中的合法權益。孩子是祖國的未來,要大力提倡父母科學的孕育、撫養、教育子女,使其身心健康成長。要教育子女從國小會做人、做事、求知,把他們培養成爲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的有用之才。

2、男女平等。

要在全社會倡導家庭成員樹立男女平等的文明進步的觀念,增強法律意識,保障婦女在政治、經濟、教育、就業、家庭等社會生活中享有與男子同等的權利義務和法律地位,營造尊重婦女、愛護婦女、保護婦女的家庭氛圍。

3、夫妻和睦。

夫妻是家庭關係中的核心,堅持自主婚姻,以愛情爲基礎,是維繫婚姻關係乃至整個家庭穩定的關鍵。夫妻雙方要忠誠,要共同協商家庭事務,共同分擔家務勞動,建立和諧溫馨的家庭生活環境,鞏固以愛情爲基礎的婚姻家庭關係。

4、勤儉持家。

勤儉持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正是依靠勤儉持家、艱苦奮鬥的精神,奠定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良好基礎,建立起許多美好富裕的家庭。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繼續引導家庭成員弘揚勤儉持家的風氣,反對奢侈浪費,珍惜勞動創造的物質文明成果。同時,要引導家庭成員科學理財,樹立正確而積極的消費理念,提高家庭生活水準,使生活更加富裕美好,充分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給人們帶來的實惠。

5、鄰里團結。

鄰里相識相幫、團結友善是社會主義新型道德關係的重要標誌。良好的鄰里關係不僅能創造安寧的生活環境,還有利於營造穩定、健康的社會交流環境。要倡導鄰里之間相識、相知、相幫、相愛,增加溝通、加深友誼,共同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魯潔,教育社會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佐平,關於家庭文化建設問題[J],理論前沿1997,(01)

[3]懂偉武,家庭和諧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石[J],貴州工業大學學報,2006,(06)

和諧社會的論文 篇四

試論和諧社會建構視閾中的社會風險治理

摘要:社會風險成爲現時代的理論熱點與現實焦點,一方面體現了人類對整個生態圈命運的擔憂與關懷,是人類自覺意識與反思能力的提升的結果,另一方面反映出人類實踐活動的價值維度需要重新審查與批判,需要對人類實踐行爲的社會效應與價值取向等進行深層反思與重構。我國的社會發展也是一個積極認識和治理社會風險的過程,這是實現社會全面進步的要求,也是和諧社會建構的內在要求。如何有效控制和治理社會風險考驗着我們黨的執政智慧和政府的執政能力。從可持續發展到科學發展觀再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邏輯發展與轉變,體現了我們黨和政府對我國社會發展實況的準確把握和理論思考的不斷深化。

關鍵詞:社會風險,治理,和諧社會

社會風險是貫穿人類社會發展始終的普遍性概念,人類只要進行實踐活動就必定存在風險。現今我國正處於社會全面轉型的特殊歷史階段,既非純粹的傳統社會,也非純粹的現代社會,而是一個諸多形態並存的多元社會。這一時期的社會風險既不同於傳統的社會風險,又區別於人類科技負面性所導致的後工業化時期的社會風險,它是同時具有前工業社會、工業社會、後工業社會等多時期特性的“共生風險”。這是當前我國社會風險的最突出特徵。如何對其加以有效控制和治理考驗着我們黨的執政智慧和政府的執政能力。

一、社會風險問題的緣起及意義

從一般性意義上來說,“社會風險是指發展過程中人民羣衆的正常生活和生產可能遇到的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與危害,導致社會衝突,危及社會穩定和社會秩序的可能性。這種不確定性因素可能來自於社會的生態、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社會風險是隱性的,表現爲社會各要素的異常運動變化造成社會動盪、衝突和損失的可能性結果,當社會風險顯性化時,就轉化爲社會危機和社會動盪,造成社會損失,威脅社會的秩序與進步。”[1]

社會風險凸顯爲時代問題,有其深刻的實踐根源,與生產方式的轉變、社會結構的變革、生存樣式的轉換等密切相關。20世紀後半期,在對西方先發國家現代性帶來的負面後果深刻而睿智的反思中社會風險逐漸被學界所關注,許多著名的西方學者如貝克、吉登斯、盧曼、拉什等都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並進而提出了“風險社會”理論,用風險社會來描述當今人類社會的深刻特徵,“人類進入了風險社會”、“我們生活在文明的火山口上”[2]認爲風險社會已成爲人類不可規避的境遇。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入了從傳統向現代、由農業向工業、由鄉村向城市、由經濟文化不發達向現代化過渡的急促而深刻的社會大轉型和制度大變遷時期,這種社會轉型具有高度的時空壓縮性,傳統、現代與後現代以及本土與全球諸多因素交織在一起,使社會轉型中的各種矛盾聚集,風險加大,造成風險類型的多樣性、風險主體的多元性和風險關係的複雜性、風險後果的嚴重性,使中國的發展面臨嚴峻的挑戰。這不僅使中國的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關鍵時期,也導致社會結構的迅速分化,進入了風險的多發期。在此過程中,我國社會中各種不和諧因素和風險蜂擁而出,甚至以一種激烈的、爆發式的形式表現出來。

治理社會風險就是要在發展中鑑別、減少、預防、化解、控制各種因素所導致的社會風險,避免社會衝突,減少社會震盪,保證人民羣衆的正常生活與生產。積極認識和治理社會風險是實現社會全面進步的要求,也是和諧社會建構的內在要求。對社會風險的認識和應對水平,同樣決定着發展的成效和人民的福祉。如果認爲只要經濟發展了,任何問題都能解決,就會忽視經濟發展過程本身也是社會風險產生與發展的過程,在社會發展上付出代價。

首先,善於治理社會風險,是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和社會管理水平的重要體現。風險治理不好難以保證社會穩定和發展。改革開放發展過程中沉痛的經驗教訓表明,不能治理好社會風險,就無法維護社會的穩定,也難以發展。即使發展了人民羣衆也不會有幸福感。

其次,社會風險治理是對黨的建設、國家行政制度建設提出的挑戰。治理社會風險是考驗我黨是否有能力使自己的幹部隊伍堅持爲人民服務的宗旨,避免成爲既得利益集團;黨是否能在不同層級貫徹落實好科學發展觀;政府行政是否能具有行政統合性的自覺,能否在既有的政治基本制度基礎上建立更有效的對社會矛盾的化解和控制機制。

再者,社會風險治理是對黨和國家利益整合能力提出的挑戰。對社會風險的治理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隨着改革的縱深發展,我國傳統的社會階層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出現了不同的利益主體和利益集團。這種變化是社會發展的客觀結果,也是中國由傳統社會向現代、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的必然趨勢。但是不同的利益主體由於佔有社會資源的不同和利益的差別,相互之間難免會發生各種矛盾甚至衝突。這就需要建立健全公平、合理、有效的利益協調機制和社會保障體系,努力營造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和人道主義公平的社會環境。

二、當前社會風險的表現與特點

社會風險成爲時代問題與社會特徵發生在從工業現代性向自反性現代性的轉型時期。它開啓了審視社會發展方式的新視野,即風險生存不僅成爲人類實踐的內在邏輯,也對社會發展方式產生塑造作用。如今中國社會正經歷着深刻的結構轉型、體制變革與社會心理變遷,各種風險現象也日益凸顯。貝克曾認爲:“當代中國社會因巨大的變遷正步入風險社會,甚至將可能進入高風險社會。從西方社會發展的趨勢來看,目前中國可能正處在泛城市化階段,表現在城市容納問題、不均衡發展和社會階層分裂,以及城鄉對比度的持續增高,所有這些都集中表現在安全風險問題上。”[3]

我們黨所倡導的和諧社會,是一種理想的社會發展狀態,從現實發展來看,它依然會面臨諸多風險的考驗,在衆多風險的衝擊下,人們更能感受到和諧的難得與珍貴。“和諧社會是一個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的社會,也即在一個橫向縱向兩個方向運行有序的社會。”[4]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就必須對我國現階段存在的各種社會矛盾和風險及其複雜性和嚴峻性進行正確的認識和清醒的分析。

首先,市場經濟活動會帶來社會風險。

市場經濟活動中利益關係不斷泛化逐步壓縮其它社會關係的生存空間。當事人往往以個人利益至上作爲其行爲邏輯,追求自己的利益或維護其不受其他主體的侵犯,因此常常與其他利益主體發生衝突。當前這類利益衝突表現十分廣泛,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的經濟糾紛以外,在動遷、重大公共建設項目、城市管理、醫患糾紛以及勞動爭議上引發了比較突出的社會矛盾和衝突。甚至也成爲家庭矛盾、親人反目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當前存在的人們過高的慾望和利益預期,容易導致社會矛盾由小變大,變成衝突。

其次,經濟體制改革中蘊含的社會風險。

經濟改革本質上是人們的價值重塑與利益結構再造,勢必引發社會風險與矛盾。在經濟體制改革中引發的突出問題往往是與國有企業改革相關的職工下崗、所有權改制、利益分配。過去我們習慣從經濟效益的角度思考問題,較少地從社會成本的角度思考問題,結果是用高昂的社會成本去換取經濟效益,導致對下崗職工欠賬很多,轉制企業職工利益未被充分尊重,形成巨大的社會風險。經濟波動很容易激化社會固有的矛盾,引起衝突。

08年金融危機所導致部分企業的經營難以爲繼,但不按規定清償職工的工資與支付補償,引發羣體性事件。股市和樓市的大幅波動所造成部分羣體的利益受損,也會引發羣體性事件和利益當事人的極端行爲,影響社會穩定。此外,以養老、醫療、工傷爲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是爲了分擔和分散個人因疾病、工傷和喪失勞動力而遇到的社會風險。但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統籌程度低、保障方式的身份化、等級化,引起部分羣衆的不滿。

再次,社會分化所帶來的風險。

改革造成收入分配和財產分配的分化,形成貧富差距與新的社會階層和利益羣體。弱勢的低收入階層和困難羣體容易產生相對的被剝奪感和被排斥感,帶來社會內部不同階層之間對立和衝突的風險。分配製度中羣衆與幹部之間在分配上的差距成爲突出的問題。徵地與動遷成爲當前社會矛盾突出的方面。其中既有因對羣衆利益沒有充分考慮與安排成爲歷史遺留的老大難問題;也有在現實生活中當事者不顧大局,不講道理,把動遷作爲與政府部門進行利益博弈,試圖投機獲利的機會,致使成爲影響社會和諧與穩定的突出問題。

第四,既得利益的形成導致社會風險。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是以對個體利益和局部利益的承認爲起點的,個體利益最大化成爲社會上普遍的利益取向和價值取向。隨着改革的演進,在發展中已經取得的利益逐步剛性,正在形成既得利益結構。除個體利益與社會利益和公共利益容易衝突外,既得利益羣體常常成爲妨礙公共服務和公共管理的重要阻力,成爲帶來社會風險的重要因素。

在這個過程中政府也有可能成爲既得利益集團,往往表現爲:一是政府官員謀求私利,侵犯廣大羣衆利益;二是政府官員背離科學發展觀,片面追求政績,損害廣大羣衆的利益;三是政府官員的官僚主義,不能爲羣衆及時解決問題,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務,弄虛作假,欺上瞞下。

當前,政府官員與羣衆的矛盾主要表現爲:政府官員中的腐敗現象、官僚主義、在發展中侵犯或忽視羣衆利益的現象,對人民羣衆切身利益的漠視,甚至是符合人民羣衆利益的目標也不善於用人民羣衆能夠理解的話語表達,爲人民謀利益的好事不能辦好,降低了人民羣衆對政府官員信任度,敗壞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羣衆心目中的形象,成爲引發集羣性事件的心理基礎。

第五,生態、環境與社會風險。

一是許多地方以犧牲環境和生態來換取發展,造成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受到損害。在發展中導致的環境污染、溫室氣體的排放,不僅容易導致羣體之間的衝突,而且影響發展的可持續性。

二是經濟發展所導致勞動力的集聚和城市化擴張,也帶來社會風險。大量的人口流動與生活轉型,使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不同期待、不同價值和信仰的人口高度集聚,脫離了中國文化中熟人社會的約束,打破了原有的社會管理、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的體系,提高了發生越軌、犯罪的社會風險,也增加了傳染病傳播的可能。

其三是歷史遺留問題引發的社會矛盾,基於歷史因素和地區差別所形成的企業軍轉幹部、復退軍人、支內支邊上山下鄉人員、以及艾滋病患者等這些特殊羣體集體上訪,由於不同時期的審判標準和政策標準,在過去受到處罰的羣衆以今天的標準要求平反和賠償,成爲影響社會穩定的突出因素。

第六,自由化思潮所帶來的社會風險。

一些主張資產階級自由化的人士對現存的社會制度不滿,散佈反對社會主義制度和黨的領導的言論,對社會的穩定帶來隱患。方便快捷的網絡媒體爲這些言論的散佈和意見溝通、宣傳、力量的整合提供了便利,特別是對某些社會事件的報道、解說、影響的擴散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容易威脅社會的穩定。這種社會風險非常容易演變爲政治風險。

第七,民族矛盾引發的社會風險。

作爲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自治和民族團結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但是,各民族文化與宗教的差異,地區發展的差異,宗教信仰的差異、民族地區的幹羣矛盾都非常容易導致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和社會矛盾。這類矛盾一旦處理不善,容易被境內外敵對勢力、民族分裂勢力所利用,從而轉化爲社會衝突和。

第八,各種災難事故頻發的風險。

重大的生產安全事故、不可預知的自然災害、公共衛生災害都與人民羣衆的生命健康與財產安全息息相關。一旦發生,容易引發社會恐慌,影響社會的安定。如政府不能採取及時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會引起社會強烈的不滿,動搖民衆對執政黨和政府的信心。

第九,社會風險處置不當有可能引發政治風險。社會風險主要來自於當事者追求自己的具體利益,或因強烈的不滿情緒而導致的非利益相關者參與的行爲,目的在於爭取利益、發泄不滿,但並不以挑戰現有的政權和基本制度爲目的。政治風險來自於有組織、有明確的政治話語和綱領的力量,其目標在於挑戰現有政權和基本制度的合法性。如果處置得當,社會風險可以預防、化解和控制,一旦處置不當,有可能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爲政治風險。

當代社會的風險與傳統社會相比具有極大差異性。

一是風險的屬人性,它是文明進步特別是科學技術發展造成的,更是與人的主觀決斷尤其是某些發展模式決策失誤密切相關。

二是風險的不確定性,表現爲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和可變性引起的不確定性以及主體對未來行爲的決策即風險診斷上的不確定性。

三是風險的擴散性,全球化趨勢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的高度發達,使得各種意外、偶然、危險以及災難頻頻發生並迅速傳播開來。風險造成的結果是破壞了現存制度與秩序存在的合法性基礎,導致了現有社會結構、制度以及關係向更加複雜、偶然和分裂狀態轉變,使社會變得日益複雜和難以把握,更加脆弱和動盪不安。

三、在社會風險治理中推進和諧社會建構

任何對時代問題的積極迴應都將指向現實世界,對時代問題提出診斷方案,探尋走出困境的可能路徑。“和諧社會”理念的提出,既體現了我們黨對馬克思社會主義理論的堅持和發展,也顯示了對現實問題的密切關注;既昭示了我們黨的風險意識的增強,對風險問題的警醒,也表明了對風險出路的積極探尋。就此而言,社會和諧與風險治理具有同一性,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必然是一個社會風險治理的過程。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指出:“我們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居安思危,深刻認識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科學分析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更加積極主動地正視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不斷促進社會和諧。”[5] 當前社會矛盾高發與以往不同的地方在於:社會中主導的核心價值趨於弱化,人們的價值取向日益多樣化;不同社會階層和團體的利益取向呈現多元化態勢,既得利益結構正在形成;信息的容易取得和相互攀比導致人們的心理預期往往高於現實條件的許可。在此基礎上,利益衝突的多樣化、複雜化、尖銳化,導致調處、化解的難度越來越大,帶來了非常高的社會風險。

面對風險的考驗,化解和治理風險,構建和諧社會就是我們需要解決的時代課題。如果說處理好穩定與發展的關係是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保證的話,那麼,預防和治理好社會風險就成爲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從構建和諧社會的視角來看,治理社會風險在當前:

第一,深化對社會風險的認識與研究。

從一定意義上講,對社會風險的科學認識比社會風險本身更加重要。對社會風險的科學認識與研究是正確應對和治理社會風險的前提,沒有科學的認識就不會有正確的行動。

第二,加大資源的投入與整合。

從總體上看當前對治理社會風險的資源投入仍然不足,需要加大兩種資源的投入。一是行政資源:即黨和政府部門在工作中的重視程度,以及所掌握的政策資源和財政資源(國民收入的二次分配)。二是社會資源:即從社會上動員的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國民收入的三次分配)。要在不同的工作層面加強對資源的整合。

第三,建立和完善工作載體。

建立社會風險預警機制;建立重大事項社會風險評估機制;在信訪中推進接訪、下訪工作的制度化和建立信訪終結機制;整合基層綜合治理機制,加強綜合治理在打擊、防範、教育、管理、和維穩方面的能力;在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的基礎上形成大調解機制。

第四,健全民意表達與迴應機制。

及時把握民意,疏導羣衆情緒,是取得社會風險治理主動權的關鍵。民意表達是人民羣衆實現政治參與和社會參與的基本條件。讓廣大人民羣衆參與公共政策等重大事項的決定、評估、監督的討論,及時迴應羣衆提出的意見與建議,有利於提高政府決策與行政的社會滿意度,有助於預防、減少社會風險的產生,形成治理社會風險的合力。

第五,引導社會輿論,培育公共理性。

治理社會風險是社會建設的重要一環,是實現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條件。積極營造追求社會和諧與進步輿論,營造正確處理個體、羣體與社會整體關係的輿論,有利於正氣擡頭,有利於社會資源的動員和社會風險的治理。要積極引導公衆心理預期,防止公衆因過高和不切實際的預期而引發社會矛盾,引導公衆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內化解矛盾。

第六,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

社會組織以一定的理念和目標聚集資源提供社會服務,起到政府和市場無法或不易起到的作用。社會組織擁有大量的社會資源,在提供社會公共服務、慈善活動、化解社會矛盾、幫助就業、參與政府科學民主決策等方面提了積極的作用。要善用公益性社會組織,鼓勵、扶持它們的發展,健全管理體制,實行分類指導。

參考文獻:

[1]劉挺: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社會風險及其管理[D],南京大學社會學系,2002年,P10。

[2]Ulrich Beck: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2,P18。

[3]薛曉源、劉國良:全球風險世界:現在與未來——德國著名社會學家、風險社會理論創始人烏爾裏希·貝克教授訪談錄[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5年第l期,P48。

[4]鄭杭生主編:走向更加有序的社會:快速轉型期社會矛盾及其治理[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Pl。

[5]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06-10-19。

和諧社會的論文 篇五

淺談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心理和諧問題

摘 要: 心理和諧是構建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和實質,是和諧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心理和諧是人的一種積極向上、健康的人生態度和生存狀態,對內協調和對外適應是心理和諧的集中體現。心理和諧主要涉及自我和諧,人際和諧,人與自然和諧以及人與社會和諧四個層面,四個層面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心理和諧是一個持續變化的動態過程,是一種相對的理想狀態,心理和諧是心理健康的本質特徵;主觀幸福感是心理和諧的重要心理指標。

關鍵詞:和諧;心理和諧;和諧社會

構建和諧社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我黨在十六屆四中全會中提出的一個時代主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遵循以人爲本的原則。因此,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同時要注重人的心理和諧的培養與建設。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明確提出,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要“注重促進人的心理和諧,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導人們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諮詢 網絡,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1]。這一論斷強調,構建和諧社會不僅指的是社會生活和狀態的和諧、安定,也包括社會成員心理的和諧和安定。和諧社會是以人爲本的社會,以人爲本就不能不重視社會成員的心理和諧問題。和諧心理向社會釋放的是向心力,而不和諧心理帶給社會的是離心力。因此,和諧社會孕育心理和諧,心理和諧造就和諧社會。

構建和諧社會是一個多種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統一的系統工程。其中保持心理和諧是這個系統工程的基礎和重要內容。馬克思主義精典作家曾說過,社會 發展的最終目的是“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人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起點也是終點。黨的十六大以來,以人爲本的科學發展觀已成爲基本的治國理念,尊重人、關懷人、發展人成爲時代發展的要求。瞭解社會成員的心理狀況,促進人的心理和諧已成爲全社會的共識。從社會心 理學角度來說,人們的心理狀況對於和諧社會的構建有着重要的影響,保持人們的心理和諧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社會是由個體的人所組成的,離開了人的健康和諧發展,就不可能有社會的健康和諧。人的心理和諧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和實質,是和諧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

1 心理和諧的界定

1.1 和諧

在《辭海》中,和諧與協調並稱,指配合(或搭配)得適當、勻稱、協調而不生澀、不彆扭。中西方自古就有許多和諧的理念。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爲,“整個天就是一個和諧”,“和諧的最高境界是靈魂的和諧”[2]。而到了文藝復興時期,許多思想家已把“和諧”視爲重要的 哲學範疇。中國自古就有“家和萬事興”,“和爲貴,諧爲美”的思想。儒家學派倡導“和而不同”,即事物的對立統一,即具有差異性的不同事物的結合、統一、共存。總之,和諧是指存在差別的各組成成分相互協調地 聯繫在一起,處於一種平衡、協調、融洽、統一的狀態,是事物在多樣的變化中呈現出的內在的統一[3]。

1.2 心理和諧

人的心理是一個多層次、多維度的複雜系統。它由許多錯綜複雜的心理過程和內容組成,各心理過程和內容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各種心理現象。因此,心理和諧就是指基本心理過程和內容彼此之間,或者各部分與整體之間保持動態的均衡、完整、協調一致的自在的輕鬆狀態,以及認知、情緒情感、意志和行爲以及人格的完整協調,同時能夠與外界 環境進行有效的溝通,較少內部或外部衝突[4]。 心理和諧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1)心理構成要素上的協調性。主要指知情意上的協調、人格上的協調以及心理過程與人格之間的協調。2)爲人處世上的理智性。表現爲沒有或很少有過激行爲。3)心理體驗上的愉悅性。心理和諧的人也有喜怒哀樂,但積極愉悅的體驗占主導地位。4)表徵意義上的總體性。心理和諧的人也有心理矛盾、衝突的時候,心理的某些成分之間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和諧,但它能將這樣的衝突和矛盾控制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和儘可能小的範圍。5)持續時間上的穩定性。總體意義上的心理和諧在一定時期相對穩定地表現出來,甚至構成了一個人相對穩定的特質。

總之,心理和諧是人的一種積極向上、健康的人生態度和生存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的生命充滿活力,內心體驗積極,社會適應良好,潛能得以充分發揮。心理和諧的人善於調節自己的心理,坦誠地看待外部世界和自我內心世界,能夠愉快地接納自我,承認現實,欣賞美好的事物,而且能夠大度平靜地生活和接受生活中的各種挑戰。總之,對內協調和對外適應是心理和諧的集中體現。

2 心理和諧的結構體系

從結構上看,和諧社會是一個系統,它由三個關係空間組成,即自我關係、個人與他人的關係和個人與社會的關係[5],如圖1所示。就個體與社會的關係而言,每個人都生活在這三個不同的空間裏面。林崇德認爲,從心理和諧的角度上說,圍繞這三個空間,心理學必須研究以下六大關係的相關課題:人與自我的關係,人與他人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機器的關係以及中國與外國的關係[5]。由此,有學者認爲,心理和諧主要包含自我和諧,人際和諧和人與自然的和諧[3]。還有學者認爲,從結構上看,心理和諧是一個系統,它由個體內部心理和諧、人-事心理和諧和人際心理和諧三個子系統組成[6]。綜上所述,心理和諧主要涉及四個層面,即自我和諧,人際和諧,人與自然和諧以及人與社會和諧,如圖2所示。

2.1 自我和諧

自我是指個體對自己存在的覺察。覺察是一種心理經驗,是一種主觀意識,在人們的經驗中,覺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區別於周圍其他的物與其他的人,這就是自我。自我和諧是Rogers人格理論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指自我內部的協調一致以及自我與經驗之間的協調[7]。Rogers(1951)認爲,自我和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而自我與經驗的不和諧是心理障礙的重要原因。因此,自我和諧是構建心理和諧的基礎,是心理健康的本質特徵。

自我和諧涉及個體與自我的關係,其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自我和諧反映的是構成心理內部的各個成分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統一的關係狀態。人的心理本來就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各個心理要素即認知、情感、意志、個性等有機地交織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共同反映客觀事物,又直接或間接地被客觀事物所刺激。協調和統一常常是人近乎本能的內在的心理要求。狹義的自我和諧是指自我意識的和諧。自我意識是一個人對自己以及自己與他人關係的覺知。自我意識是一個多維度、多層次、相當複雜的心理系統。自我意識和諧就是要做到正確的認識自我,產生積極的自我體驗,恰當的調控自我,延伸自我並創造自我。自我和諧的人善於平衡心理,理性、樂觀、豁達。他們能夠正確認識自我,明確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能夠善於調節自我,以堅韌不拔、知難而進的態度對待困難,以百折不撓、積極向上的精神對待挫折,以欣喜有度、謙虛謹慎的作風對待榮譽[8]。

2.2 人際和諧

人際和諧反映的是個體與他人的關係,是和諧 社會的重要特徵,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條件。馬克思曾說過:“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是社會的人,是生活在一定社會關係裏的人,人的本質只能在人與人的各種交往關係中得到充分體現。人際和諧決定着人的本質,決定着社會的質量,決定着社會的 發展方向。人際和諧的特點包括人與人之間能夠保持適當和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夠在集體允許的前提下,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個性;能夠在社會規範的範圍內,適度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3]。

人際和諧的人樂於與人交往,具備良好的交往技巧,悅納他人,尊重他人;同時也爲他人和集體所接受,能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與所生活的集體融爲一體,從而滿足自己的歸屬感和安全感的需要。每個人都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人,社會歸屬感是一個社會人的 心理需求,個體希望得到羣體成員的認可與支持。當個體被他人或某一團體所接受時,會增加個體的正性情緒,緩解個體壓力,降低負性情緒[9]。人際和諧是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徵,也是人與社會和諧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使個體對羣體產生歸屬感,人的心理上產生安全感。

2.3 人與自然和諧

人與自然和諧就是保持人與自然之間的平衡與協調,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的價值取向和思維模式,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因此,人與自然和諧就是親近自然和關懷自然[10]。人類與自然是矛盾的統一體,人與自然的關係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人類對自然界的影響與作用,包括從自然界索取資源,享受生態系統提供的生態服務,向 環境排放廢物;二是自然界對人類的影響與反作用,包括資源環境對人類生存發展的制約,自然災害、環境污染及生態退化對人類的負面影響。兩者之間的關係只有協調在“適度”的範圍之內,社會才能正常發展。

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主流。中國儒家提出“天人合一”,注重“人道主義”;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側重於“天道主義”。天道與人道的互補合構,孕育了‘天人合一’的大思維、大理念、大文化、大命題,充分體現了炎黃子孫超時空、貫天地、通物我、保太和的大智大德。所以,“天人合一”是儒道 哲學所期許的宇宙生態和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國文化綜合思維模式的最高、最完整的體現。從深層內核看,環境問題是個涉及到人與自然關係的哲學問題。“天人合一”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理想境界,此一深層價值內核在今日中國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馬克思指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及其與自然關係的協調是理想的社會發展模式。與自然和諧的人能夠善待與人類共同存在的生物和人類所賴以生存的環境,尊重和認同其他生物乃至環境的價值,欣賞大自然的美麗,對造化懷有敬畏之心,從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生髮展,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狀態[8]。

2.4 人與社會和諧

人與社會和諧涉及個體與社會的關係。人與社會和諧,包括個體的羣體歸屬感、人際關係和諧、個人地位發展、社會角色適應、環境安全感等內容[10]。人與社會的和諧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核心,這是因爲人不但有自然屬性,而且還具有社會屬性,既是獨立的自我,同時又是社會的一份子。所以人與社會的關係是個體利益與整體利益之間的關係,人與社會的和諧就是個體利益與整體利益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都必須建立在人與社會和諧的基礎之上。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社會上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尤其黨內腐敗、行風不正、貧富懸殊等問題。而與社會和諧的人,能夠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社會中存在的問題,以包容的心態面對新生事物,以積極的姿態緊跟時代步伐;同時,與社會和諧的人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能形成與該社會文化相適應的人格,自覺遵守該社會的價值準則和行爲規範,樹立和 實踐正確的榮辱觀和是非觀,努力推動社會有序發展[8]。社會是人的社會,人是社會的人。社會發展史是個人與社會統一發展的歷史。個人全面發展是個人與社會和諧的基礎,社會公正是個人與社會和諧的根本保證。因此,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踐中,只有個人與社會形成良性互動,社會才能實現全面發展和進步,個人才能獲得全面自由發展的條件,從而才能實現個人與社會的和諧。

3 關於心理和諧問題的幾點思考

3.1 心理和諧的四個層面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有機統一體

心理和諧是一個開放的多元系統,四個層面相互影響、相互制約。自我和諧是心理和諧的基礎,是個人心理健康的標誌,它的和諧與否會影響到個體與他人、與自然及與社會的關係;反過來,人際和諧、人與自然和諧以及人與社會和諧又會促進自我和諧。人與社會和諧本身就包括人與人的和諧,人際關係直接會影響到人與社會的關係。人與自然和諧與否會影響人們對社會的看法,影響人與社會的關係;反過來,人與社會的和諧又會影響人與自然的和諧。只有在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諧社會中,纔有可能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天人合一。因此,心理和諧的四個層面是辯證統一的關係系統,人的心理和諧要注重四個層面的全面和諧。

3.2 心理和諧是由不和諧——和諧——不和諧連續不斷循環往復的動態過程

心理和諧和其他事物一樣,是會發展變化的,沒有絕對的一成不變的和諧,它是一種持續變化的動態過程。人的心理和諧即可以從相對的比較和諧變成不和諧,又可以從不和諧變成和諧,因此,心理和諧與否是反映某一段時間內的特定狀態,而不應認爲是固定的和永遠如此的。人就是在心理和諧——不和諧——再和諧這樣循環往復中成長進步的[11]。當心理和諧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由於內外部因素的變化,會出現新的不和諧,個體通過自我調節系統,採取積極有效地措施來解決不和諧問題,消除不和諧因素,以達到新的心理和諧。心理和諧還具有時空特點,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心理和諧也會發生變化。因此,人更多的時間處於和諧與不和諧之間。

3.3 心理和諧是一種相對的理想狀態

心理和諧是比較而言的,絕對的心理和諧是不存在的,人們都處在較和諧和極不和諧的兩端連續線中間的某一點上。一個人偶爾出現的一些不和諧的行爲和心理,並不意味着心理不和諧。心理和諧指較長一段時間內持續存在的狀態,而不能只看一時性的偶然現象。心理和諧還是一個發展的、變化的概念,會隨着社會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也因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而存在差異。心理和諧作爲一種理想的狀態,爲人們提供了一種努力方向和參照標準。

3.4 心理和諧是心理健康的本質特徵

心理和諧是心理健康的集中體現和本質屬性。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心理健康是以人的自我關係狀態爲心理內容,以和諧狀態爲健康標準的。而傳統的心理健康觀是現代中國人心理健康觀的重要基礎。因此,現代中國人心理健康的本質就是自我關係世界的全面積極和諧,它包含了個人自身和諧、人與社會和諧、人與自然和諧及人與意義世界和諧四個方面的內容[10]。這與心理和諧的結構體系是一致的。但心理和諧不等同於心理健康。心理和諧存在於兩種或兩種以上心理要素的相互 聯繫之中,側重於要素之間的橫向關係;而心理健康則側重於各要素相互作用所呈現的特性或狀態。但是,心理健康促進心理和諧,心理不和諧將影響心理健康。

3.5 主觀幸福感是 心理和諧的重要心理指標

主觀幸福感是衡量個人生活質量的重要綜合性心理指標。Diener等認爲主觀幸福感是個人根據自定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的總體性評價,反映了個體的 社會功能與適應狀態[12]。心理和諧是人的一種積極向上、健康的人生態度和生存狀態。心理和諧的人有着較高的生活滿意度,較多的積極情緒,較少的消極情緒。因此,主觀幸福感作爲一個綜合的心理指標,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個體的心理和諧程度。主觀幸福指數已經逐漸成爲了評價一個國家國民幸福程度的重要指標[5]。

4 結論

科學 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爲本,以人爲本實際上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心 理學基礎。因此,心理和諧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和諧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心理學 工作者應該從人文關懷的角度關注中國社會面臨的現實問題[5],重視心理健康 教育,關注人的心理和諧的構建。心理和諧是一個持續變化的動態過程,是一種相對的理想狀態,心理和諧是心理健康的本質特徵;主觀幸福感是心理和諧的重要心理指標。因此,建立恰當的參照體系、確立適當的期望值、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建立社會支持 網絡、塑造積極的人生觀是促進心理和諧的有效途徑和方法[9]。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人民日報,2006-10-19.

2 羅素著,何兆武,李約瑟譯。西方 哲學史(上下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75.

3 王登峯,黃希庭。自我和諧與社會和諧——構建和諧社會的心理學解讀。西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33(1):1-7.

4 餘國良。淺釋“心理和諧”。前線,2007,50(3):59-60.

5 林崇德。“心理和諧”是心理學研究中國化的催化劑。心理髮展與教育,2007,23(1):1-5.

6 陳趙陽。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和諧心理建設探析。攀登,2007,26(3):94.

7 Rogers C R.A tentative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process in :St Ein M York:Free Press,1961:184-256.

8 潘玉騰,陳趙陽。促進心理和諧 夯實社會和諧基礎。光明日報,2007-10-10.

9 許燕。自我和諧是構建心理和諧的基礎。北京社會科學,2006,S1:60-63.

10 陽澤,張向葵。現代中國人心理健康和諧觀的理論構念。心理科學,2007,30(3):629-631.

11 吳大佑。心理和諧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求實,2007,20(2):87.

關於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論文 篇六

淺析前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自治制度對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啓迪

【摘 要】自1950年開始,以鐵托爲核心的前南斯拉夫領導人開始進行“社會主義自治制度”改革,使得前南斯拉夫國家經濟有了較爲快速的發展。雖然最終以前南斯拉夫解體而宣告失敗,但是社會主義自治制度爲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提供了寶貴歷史經驗。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歷史,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中國和前南斯拉夫有着許多的相似性。在繼續推進深化我國各項改革的今天,前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自治制度對我國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鑑作用。

【關鍵詞】前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自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一、前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自治制度及其主要改革過程和成果簡介

1947年南斯拉夫開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時,蘇南關係開始惡化。蘇聯撕毀合同,同時撤走駐南專家,並在1948年操縱歐洲共產黨情報局將南共開除,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爲擺脫僵化的“蘇聯模式”由以鐵托爲首的前南斯拉夫領導人開始進行“社會主義自治制度”改革。自1950年開始的,結合本國實際而形成的以工人自治爲基礎逐步向其他方面擴散建立起來的經濟、政治制度。

(一)經濟成果

前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自治制度,在經濟上,實行以工人自治爲基礎的經濟制度。

1950年《工人自治法》的頒佈,變生產資料國家所有制爲社會所有制,國有企業由工人委員會及其管理委員會直接管理。之後,又將工人自治逐步擴大到其它領域。1953年頒佈其它法令,允許農民自由退出生產合作社,強調集體化自願原則。同年年底,大多數生產合作社解體,糧食產量提高,食品供應得到改善。農村基本實現個體農民爲主的私有經濟,後又在農村發展農民個體自治聯合組織。1956年開始,南斯拉夫國家政府對經濟的干預逐漸減少,擴大企業的自主經營權,逐步實現南斯拉夫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1979年時,前南斯拉夫人均GDP已經達到2635美元。

(二)政治成果

前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自治制度,在政治上,實行以社會自治爲基礎的政治制度。

“1963年,南斯拉夫聯邦議會通過第三部憲法,規定除黨和軍隊外,所有國家機構和社會事業單位均應實行自治原則,”同時將國名改爲“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之後南斯拉夫又進行了多次修憲,擴大共和國和自治省的權限。1971年再次修改憲法,設立聯邦主席團,並在1974年起實行代表團制的議會體制,由基層自治單位公民選舉代表團,再在代表團中選舉各機構管理代表,同時要求代表團成員不脫產。除此前南斯拉夫又實行“協商一致”原則。代表團制的創立,是對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和組織形式的豐富,也密切了黨和羣衆之間的關係。

二、社會主義自治制度失敗理由分析

雖然社會主義自治制度有了一定發展,最終卻以前南斯拉夫解體宣告失敗。這其中包含着多種複雜的理由。本文僅從其改革過程中的自身理由,即指導理論、政治、經濟三個方面其分析探究。

(一)缺少科學的理論指導

“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這是列寧在《怎麼辦?》一文中提出的。無論是革命還是國家建設都需要理論的指導。雖然南共一直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思想,但是在實行社會主義自治制度改革的過程中始終沒有形成系統的直接以建設社會主義自治制度爲目的的科學理論體系,導致其在改革後期國內出現了各種混亂的思想。這是前南斯拉夫解體以及社會主義自治制度改革失敗的根本理由。

(二)改革過程中權利過於分散導致政治體制運轉不靈

社會自治是前南斯拉夫爲克服蘇聯模式的弊端而推行的政治制度,通過削弱聯邦權利來加強共和國和自治省的權利,發揮人民羣衆的積極性,以擴大社會主義民主。然而前南斯拉夫這樣一個多民族國家,過分的加強共和國和自治省的權利,導致嚴重的權利分散。因此聯邦國家的宏觀調控能力大爲削弱,導致嚴重的地方集權主義。“協商一致”原則被地方或基層所濫用,導致國內重大理由不能及時得到解決,因而人民內部矛盾擴大。在立法上,聯邦同共和國直接的立法有許多不同甚至衝突之處,導致很多理由不能得到一致性的解釋。因而導致其政治體制運轉不靈。這也是社會主義自治制度最終走向失敗的重要理由之一。

(三)經濟上始終沒有形成獨立市場

前南斯拉夫爲突破僵化的蘇聯模式的經濟體制,通過社會所有制取代國家所有制。逐步減少或取消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充分發揮市場作用,進行平等競爭以打破壟斷。前南斯拉夫在經濟上推行市場經濟,但在實踐中並沒有形成一個獨立且自始至終的市場。前南斯拉夫在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當中最早實行開放政策,卻由於冷戰時期國際環境及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上的差異的影響,其在引進外資上並不成功。經濟上的理由,也是社會主義自治制度失敗的又一重要理由。

三、社會主義自治制度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啓迪

(一)必須始終堅持科學的理論指導

中國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行改革開放的三十多年來,已經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體系,並以此進一步指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自以鄧小平爲核心的第二代黨中央領導集體執政以來,各代黨中央領導集體都堅持以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爲指導,根據我國的實際進行理論創新,不斷深化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中,推動中國更好的發展。

(二)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

我國憲法第一條就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爲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爲我國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爲我國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和發展,確保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可以有效地將羣衆所想所求反饋到中央政府,可以密切政府與羣衆的聯繫,防止黨和政府與人民的脫離。但是在深化社會主義改革之時,必須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改革作爲重中之重,必須防止人大代表腐化,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人大代表代表人民。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可以更好地保護少數民族同胞的利益,保護我國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真正確保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爲確保我國這樣一個擁有五十六個民資的多民族國家的完整和統一,防止極端民族主義、獨立主義、沙文主義,在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同時,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防止地方集權。

我國實行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引導各民主黨派積極參政議政,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寶貴的意見和倡議。同時各民主黨派對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國家機關進行民主監督,更好地推進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在我國的政治協商制度改革中,共產黨必須引導各民主黨派敢說話、說真話,真正落實社會主義民主。在關係國家命運的大事上,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作用,使理由快速集中解決。

(三)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充分發揮國家宏觀調控作用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經過了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實踐所證明的符合我國實際的經濟制度。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期,經濟飛速發展,人民收入顯著提高。與此同時也產生了許多理由,如住房理由、東西部發展不平衡理由、貧富差距拉大理由等。但是不能因爲理由的產生而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本身。解決這些理由的關鍵是:在充分利用市場調節這個“無形的手”的同時,必須堅持國家宏觀調控這個“有形的手”。黨和政府必須始終堅持把人民是否幸福放在經濟發展方向規劃的首位,不僅僅以經濟數字的增長作爲其制定規劃的參考標準。只有這樣,才能防止“地方主義”,杜絕地方性壟斷,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過程中所遇到的理由。特別是要鼓勵國內企業的科技創新,使我國對外貿易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科技密集型產業的轉變。從而真正地提高我國的核心競爭力。

四、結語

前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自治制度的改革與探索雖以失敗告終,但這並不能掩蓋其在國際社會主義運動中的進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建設是被歷史證明了的符合中國國情發展道路,然而卻不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唯一道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雖然充滿了坎坷,但是近五百年曆史的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處處都充滿值得我國學習借鑑並克服困難的經驗財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只有在不斷地吸收借鑑這些經驗的同時做到理論創新,才能帶領我國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越走越寬廣。

參考文獻

[1] 喬志忠。鐵托的建國之路——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自治制度得失談[J]。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 (34):66.

[2] 列寧。怎麼辦?[A]列寧。列寧選集(第1卷,第3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1.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 (40)。

關於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論文 篇七

論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摘要]高校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陣地。緊密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教育目標,在大學生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高校目前必須牢牢把握的一項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爲核心任務,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陣地作用、教師隊伍的示範引領作用、校園文化的薰陶作用、社會實踐的養成作用以及校園網絡的引導作用,是增強大學生思想信仰、激發青年學子報國熱情、凝聚國家建設後備力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校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國夢 思想政治教育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高校作爲教育和培養廣大青年成長成才的重要思想陣地,以其文化的倡導和教育的指引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對廣大青年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億萬中華兒女前赴後繼、不懈奮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爲行動的先導、力量的源泉,對於把高校大學生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中流砥柱,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發展和穩定具有重要作用。

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實作用

《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三個倡導”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分別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理念進行了進一步的梳理和凝練。在國家價值目標層面,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在社會價值取向層面則提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個人價值實現上則弘揚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道德追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華民族的強大精神支柱、思想信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所體現的基本價值準則,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助力器。新時期,我們黨立足於中國的現實國情,進一步改革發展,蓄力復興,提出在全社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對於整合當今多元化的社會思想意識,凝聚人心,激勵人們積極投身改革實踐,推動社會和諧穩定、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將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作用。

“三個倡導”爲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其鮮明的價值指引,展現了強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感召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價值理論的共性,又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個性;既充分汲取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又廣泛吸納了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黨的將這一理論從價值理念的視角進行了凝練和昇華,奠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價值觀基礎,使這一理論體系更具理論邏輯魅力,一經提出就在全社會範圍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一理論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有關價值和道德的理論,同時也開拓和提升了中國共產黨人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論認識上的新境界,通過進一步的整合、凝練,使得這一理論體系更加簡潔明白、通俗易懂,更易於被廣大民衆所瞭解和掌握,從而更好地爲社會發展服務。

“三個倡導”爲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於堅定信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指引下更好地實現民族復興具有方向性的實踐作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我們將長期面對的社會現實,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我們面對的社會思潮複雜多樣,社會矛盾不斷凸顯,加之西方敵對勢力在加緊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戰略,這些都迫使我們必須積極培育一種能夠指導中國改革發展實踐、凝聚國人共識的社會核心價值觀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映了社會價值的本質和特性,它所涵蓋的價值觀念順應了廣大人民羣衆的心理訴求和美好願望,能夠得到廣大人民羣衆的普遍認同。大力倡導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最大限度地激發與增強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責任感及愛國熱情,形成價值認同和共識,從而堅定不移地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二、高校大學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必要性

當今世界,思想文化交融、交流,多元價值觀念交互碰撞,在思想大活躍、觀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時期,青年一代在價值觀念、理想信仰等方面也經受着嚴峻的衝擊與考驗。能否使廣大青年學生透過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看清社會發展的必定趨勢,能否使他們在多種價值觀念的衝擊下堅定理想信念,對於我國未來能否保持持續健康的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助力“中國夢”,是實現“中國夢”的價值內核。在高校大學生中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於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非常必要。目前,大學生理想信念狀況主流積極健康,他們政治立場堅定,主流價值觀念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但在理想的定位上趨於感性,存在理想信念淡化的理由,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理論素養不高,理想信念淡薄。一些大學生對政治理論學習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理想信念不夠堅定,不能正確處理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的關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思想膨脹。二是人生觀、價值觀存在功利化和實用化。

一些大學生只講眼前實惠,不講共產主義理想,只講有價索取,不講無私奉獻,過多地深思個人的利益理由,不利於大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三是黨性修養不足。有的大學生對工作和生活中不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事從不主動關注;有的大學生對同學中存在的不良傾向及理由熟視無睹,是非不分,沒有組織原則;還有部分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雖持贊同態度,但在現實生活中卻難以將其付諸行動,知行相背離的情況較爲普遍。

三、總結

從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看出,由於成長的社會環境不同,當代大學生缺乏堅定的理想信念,面對紛繁複雜的多元價值觀念的影響,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尚處於成長階段的大學生很容易迷失方向。爲了在思想上給大學生的成長以正確的引導,爲了凝聚最優秀、最有戰鬥力的建設力量,提升大學生的政治理論素養和道德素質,鼓勵大學生堅定崇高的共產主義信念,在民族復興的偉大社會實踐中更好地發揮正能量,就需要用體現社會及個人發展導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教育和引導廣大青年,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給大學生以更多的指導,使其在社會制度、發展道路等理由的認識上進一步增強理論和制度自信,自覺追求和實踐“中國夢”所蘊含的價值理想,激發其開拓創新、奮發進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