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歷史論文參考800字(精品多篇)

歷史論文參考800字(精品多篇)

歷史學科論文 篇一

近年來,江蘇卷較重視各種史觀,近幾年大學聯考試卷裏都有體現,迫切需要我們師生一起重視各種史觀概念。最基本的史觀,如“文明史觀”、“全球史觀”、“現代化史觀”、“社會史觀”等。首先,要讓學生掌握史觀的基本內涵。其次,教師在高中歷史課堂上要注重引導學生運用各種史觀來研究歷史問題,使其能準確、熟練、科學地運用各種史觀來認識和解決歷史問題。2014年江蘇大學聯考歷史試卷第22題的第2問:“與傳統性相對應的是近代性。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以‘王韜課士的近代性’爲主題進行論證。(10分)(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此題是2014年江蘇大學聯考歷史試卷的亮點之一,突出考查了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尤其體現在對歷史學科思維能力的考查。此題要求學生對“王韜課士的近代性”進行論證,需要學生掌握必要的歷史學科素養。比如:歷史詮釋和論證能力。解答時,學生需要分析題目,然後從考試選拔的形式、命題內容、考試結果和導向等角度將“王韜課士”與“古代課士”進行比較,進而論證出“王韜課士”所具有的中西並存和順應時代及世界發展潮流的近代性特徵。駕馭這道題的要素之一,就是能真正掌握近代化史觀的內涵,不是簡單地從政治民主化、經濟工業化、思想理性化等三個角度來詮釋“近代化”史觀的內涵。

二、夯實基礎,不斷提升———能力的提升

著名史學家傅斯年認爲:“史學即是史料學。”西方蘭克學派認同“:有一分史料說一分話。”胡適曾講過:研究歷史要“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新課改以來,全國各地大學聯考歷史試題在選擇題的命制上多以各類歷史圖片、文物、學者觀點、漫畫、表格、社會生活場景等材料來創設新情境,提出新問題。2014年江蘇大學聯考歷史試卷,20道選擇題都是採用材料來創設新情境。如選擇題第6題社會生活場景、第11題歷史圖片、第15題表格題、第17題是學者觀點等,幾乎沒有一題不是通過新情境來創設新問題考查學生。學生對此類選擇題既感覺有新鮮感,但又有感覺到有難度。如何幫助學生提高解答此類題目的準確率呢?筆者認爲需要在歷史課堂上增加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的培養,增大對歷史學科思維能力和歷史學科思維方法的考查力度。

三、力染課堂,感知昇華———情感的滲透

歷史學科論文 篇二

關鍵詞:科學技術史 歷史學 科學 人文學科 社會科學

近年來,隨着“科教興國”戰略和“知識創新”工程的貫徹和實施,國內在學術界和大衆文化兩個層面上都形成了科學文化研究和普及的熱潮。起着所謂溝通科學與文化之聯繫橋樑作用的科學技術史,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由此,科學技術史學科在中國雖然還不能完全與諸如數理化、文史哲以及政經法等“顯學”等量齊觀,但的確已跟原來處於職業建制和學術建制雙重邊緣地位的局面大不相同,特別是在職業建制上有了明顯的改觀。在學術建制方面,零敲碎打、拾遺補缺式的研究階段應該已告結束,進入學科建制化發展階段。因此,關於科學史的學科性質問題日漸凸現,成爲大家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

在這方面,近年已有許多論者闡發了觀點,[1]本文着眼於與科學史學科性相關的開放性問題。認爲從實踐到理論、從方法到內容等等方面看,科學史都具有歷史學的學科性質和特徵。但從其研究的對象和領域看,科學史又不是普通的歷史學科,具有強烈的交叉和跨學科性質。這些都說明科學史不應該是一個封閉的,而應該是一個開放的領域,不但對歷史學開放,而且應該對其他的科學和文化研究領域開放,加強彼此間觀念和方法等等方面的聯繫、交流與溝通。這不但有利於科學史作爲一個學術領域本身意義和正當性的辯護、學科的建設和發展,也有利於加深對作爲整體的人類文明的理解和認識,並擴大其應有的社會影響。

一、忽視科學史的史學學科性及其後果

科學技術史研究在中國已有相當長的歷史,其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紀上半葉許多前輩學者關於中國古代天文曆法、算學、物理等的研究。早期因爲研究人員的數目極少且基本處於單兵作戰和零散資料整理的狀態,未形成建制性的學科,因而也基本不存在所謂學科的定性問題,至少這種問題還不是當時緊迫的和重要的問題。到了1997年這個定性就開始成爲此領域的基本問題之一,因爲自然科學技術史被中國政府部門作爲科學中的理學一級學科而確定了。不論其初衷如何,從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管理的角度看,這種學科性質的認定倒也不無道理,因爲科學史畢竟跟自然科學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聯繫,許多科學課程的教學和研究也往往離不開對其歷史的邏輯或簡單追溯。但從科學史作爲一種學術研究門類的角度,即從學理的角度看,很有必要對其性質加以進一步的釐清。這方面,近幾年來國內已有不少論者發表了看法。總體而言,大家基本上肯定了科學史的學科性質應當主要是一門歷史學的分支,因爲“科學史研究的對象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與社會的互動關係。如同政治史、經濟史、藝術史一樣,科學史本質上是歷史科學性質的學科。”[2]

雖然如此,但由於我國長期以來科學史的研究基本上又是遊離於一般的歷史學之外,科學史研究者更願意接近科學界和其他關於科學的“元研究”領域而不是史學界,導致了科學史研究與一般歷史學研究間的相互隔膜。顯而易見的是,幾乎所有的科學史研究和教學活動都在科學或哲學領域的院所繫裏進行,而與一般史學領域基本沒有什麼瓜葛。科學史研究共同體除了在文物考古(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夏商周斷代工程)等非常有限的領域或少數研究活動中與歷史學界有過短暫的合作外,一般幾乎互不往來。例如歷史學界的學術會議,科學史界鮮有人蔘與。歷史學領域特別是史學理論領域的新進展和新成果,雖然可能對科學史研究很重要很有意義,但在科學史領域實際上也幾乎沒有引起任何關注和反響。這種與歷史學相互分離的局面,使科學史的研究視野過於狹窄,難以汲取作爲自身一個重要來源的史學研究的傳統和最新進展,導致了在理論和研究方法上的一定的滯後和貧乏;同時也帶來了科學史自身一些目的功能上的混亂。關於後一點,已有論者指出:“作爲理學學科而非史學學科,科學史的二級學科很自然地按照理學一級學科來分科的設置(如數學史、物理學史、化學史、生物學史等),這樣,科學史難以以整體面貌出現,薩頓所謂科學史的人文主義意義就顯示不出來,科學史就不能發揮它整合科學與人文的橋樑作用。……因此未來科學史學位設置應恢復科學史的史學性質。”[3]

當然,與此同時,可能是出於科學史界本身自外於歷史學領域的封閉性和異類性,或是出於對自然科學在中國的那種近乎真理地位的敬畏心理,我國史學界實際上也基本無人問津科學史的研究,或很少關注科學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即便偶爾在其歷史通史著作中提及有關科學史的內容,也常常犯下常識性的錯誤。(如國內史學界在許多通用中國古代教科書中論及“甘石星經”時所出的錯誤[4])這與國際史學界的情形有很大不同。且不論作爲職業歷史學家的柯林武德所作《自然的觀念》、巴特菲爾德《近代科學的起源,1300-1800》等科學(思想)史專著,就是當今許多流行的歷史學通史著作中就包括了對科學史的描述,例如韋爾斯的《世界史綱》、斯塔夫裏阿諾斯的《全球通史:1500年以後的世界》、霍布斯鮑姆的《極端的年代,1914-1991》等都有專章敘述科學的歷史。由此可見,一般的歷史學家並未對科學史見外,而是順理成章地把它納入到整個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之中。

二、從史學界可能得到的教益

瀏覽一下國內史學界的現狀,可以明顯看到自20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大量西方史學新流派、新理論已成爲介紹和研究的熱點,如法國的年鑑學派、英國新社會史、美國的新經濟史以及心理史學等;克羅齊、科林伍德、沃爾什等的歷史哲學理論等。可以說20世紀以來國際上比較重要的史學流派和理論基本囊括在內。西學的引入,使中國史學界在拓寬視野,開闢新領域,探索新方法等等方面氣象爲之一新。毫無疑問,我國史學界這些研究介紹對科學史的研究特別是理論建設應該有很大的參考借鑑作用。

實際上,歐美史學界的思潮和理論對科學史的研究導向素來就有很大的影響。

衆所周知,科學史研究的代表人物首推20世紀初的喬治·薩頓。他認爲科學是人類文化中一種特殊的、最有價值的文化,並把科學史的目的確定爲所謂通向“新人文主義的橋樑”。但薩頓在用新人文主義的觀點爲科學史的正當性辯護的同時,在研究綱領上,卻並未脫出由德國的蘭克所開創的統治了西方史壇數十年的孔德實證主義引領下的“蘭克學派”編年史方法論的巢臼。

與此同時,年鑑學派的奠基者布洛赫卻激烈地批判了孔德的實證主義科學史觀,及其用科學的正當性來爲歷史學正名的模式。他認爲,孔德的科學概念,也就是追尋自然現象的法則,不應該套用在有關“人”的研究上。因爲人類的行爲與活動,在本質上是非常複雜的現象,許多方面都難以套用數理上的規範量度。

年鑑學派還明確提出了“問題史學”的原則,要求打破各學科之間的“壁壘”,倡導跨學科的研究,在繼承傳統和立意創新的基礎上重新認識歷史的觀點。年鑑派觀點的引入爲歷史學和其他相關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奠定了基礎,由此也極大地擴充了歷史研究的領域。此外,年鑑學派史家們提出的所謂“整體歷史”的觀點也具有很大的啓發性。

再看看歷史哲學的研究狀況。發軔於18世紀的近代西方歷史哲學,經過19世紀的積累,在20世紀得到迅速發展,並從“思辨的歷史哲學” 轉變爲“批判與分析的歷史哲學”。在20世紀思辨的歷史哲學中,影響最大的是文化形態學派。包括德國斯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和英國湯因比的《歷史研究》等著作奠定了這種觀念的基礎。他們認爲“文明”,而不是“民族國家”是歷史研究的單位。並詳盡地討論了文明由誕生到衰亡的歷程,強調文明起源於“挑戰和應戰”。李約瑟的鉅著《中國科學技術史》(原書名是《中國的科學與文明》),在具體建構中國科學文明的“整體歷史”方面,與湯因比的文明史論密不可分。

包括新康德主義、新黑格爾主義的批判與分析的歷史哲學,對現代西方史學的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意大利的克羅齊提出的“一切真正的歷史都是當代史”,英國柯林伍德倡導的“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歷史是過去思想的重演”等論點,不但在一般史學界而且在科學史界也有巨大的反響。發展到後現代主義歷史哲學階段,產生了“歷史是科學還是藝術的爭論”。後現代的相對主義史學思潮對歷史實在論加以批判。他們以歷史理解、歷史解釋中的主觀性和多元性爲前提,反對歷史和歷史規律的實在性,觀點偏頗但有啓發性。

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理論思潮也曾在20世紀三十年代產生很大影響,特別是在英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取得了很多的成就。貝爾納的兩部科學史名著《歷史上的科學》和《科學的社會功能》也是這個思潮的結晶。

科學史界在20世紀出現的其他一些抗鼎之作,包括默頓1938年出版的《十七世紀英格蘭的科學、技術與社會》、柯瓦雷1939年發表的《伽利略研究》、巴特菲爾德1949年的《近代科學的起源,1300-1800》;甚至庫恩的《哥白尼革命》、科恩的《牛頓革命》也無不帶有從年鑑學派到各種歷史哲學理論直至後現代主義理論影響的印記(雖然他們自己不一定承認)。

三、科學史的交叉學科性

但科學史畢竟又不同於其他的歷史,它主要涉及科學這一人類特殊文化形態或社會建制,屬於專門的領域。由於科學文化的特殊性,目前關於科學的元研究學科除了科學史外,還有諸如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科技政策、科研管理、科學傳播、科學普及等,形成了一個相互聯繫、相互滲透的龐大的學科羣。這些學科如果從學理的角度看,也應該分屬於哲學、社會學、政策學、管理學、傳播學等不同的領域,所以都有跨學科研究的色彩。在中國學術界,這些學科實際上主要是聚集在自然辯證法這面大旗下進行的。這種情況也說明了科學史的另一個鮮明的性質,即跨學科性或交叉性。所以,除了從歷史學中接受教益外,科學史無疑也必須從其他學科汲取發展的營養,向自然科學和其他的科學元研究學科討教或切磋自不待言,本文所要強調的是還必須包括其他人文社科類的相關學科。

因爲實際上,二戰以後西方出現的“新史學”的動力的確主要來自社會科學。法國年鑑學派的產生,與20世紀初法國社會學、人類學、地理學與心理學等社會科學的發展息息相關。美國的新經濟史、新政治史也分別從經濟學、政治學中汲取了許多理論養分。心理史學則是在心理學理論方法的哺育下發展起來的。科學史研究自然亦應當緊扣自然科學的所謂“人文主義價值”,積極開展與其他相關人文社科類學科間的交流與溝通。

目前,廣泛借鑑其他人文社科領域研究成果以豐富科學史的研究,在我國可以說已具備了很好的客觀條件,二十世紀以來國際人文社科學一流學者的代表作十之七、八已有了漢語譯本,研究者可以不必再費力地閱讀原著了。即便是國際學界近二十年來風行的“後現代主義”的論著也能很方便地找到漢譯本。這爲中國學者,包括科學史研究者,瞭解西方人文社會科學理論發展脈絡,開展交流與借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自然科學技術史在中國作爲理學的一級學科,可以說已經從職業建制的角度上確定下來了,但作爲一個獨立的學術門類,如果不認定爲歷史學的分支,就不能說已從學理的正當性上完全建構起來。所以,有必要明確其歷史學科性。同時,這種學科性的建構,也有利於明確科學史的開放性,從而有利於其未來的發展,就看科學史界是否有一種開放的心態以接納別人之所長了。讓我們引用湯因比在其鉅著《歷史研究》的最後一章“行動中的歷史學家”中的一句話來結束本文:“行動起來是最重要的”。[5]

主要參考文獻

[1] 如:劉兵:“歷史的輝格解釋與科學史”,《自然辯證法通訊》,1991年第1期;曹天予:“魅力與危險——對科學史後現代主義觀的反思”,《自然辯證法通訊》,1993年第3期;吳國盛:“走向科學思想史”,《自然辯證法研究》,1994年第2期;劉兵、曹南燕:“科學史與女性主義”,《自然辯證法通訊》,1995年第4期;魏屹東:“科學史爲什麼從內史轉向外史?”,《自然辯證法研究》,1995年第11期;袁江洋:“科學史:走向新的綜合”,《自然辯證法通訊》,1996年第1期;李醒民:“略論迪昂的編史學綱領”,《自然辯證法通訊》,1997年第2期;袁江洋:“科學史編史思想的發展線索”,《自然辯證法研究》,1997年第12期;袁江洋:“科學史的向度”《自然科學史研究》,1999年第2期;袁江洋、劉鈍:“科學史在中國的再建制化問題之探討”(上、下),《自然辯證法研究》,2000年第2、3期;江曉原:“科學史外史研究初論”,《自然辯證法通訊》,2000年第2期。

[2] 劉鈍:“科學史的文化功能及其建制化——賀中國第一個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誕生”,/members/liu/doc/

[3] 吳國盛:“科學史學科建設幾點意見”,/personal/wugsh/fields/academic/

歷史論文2100字 篇三

一、對學生進行革命理想教育,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歷史的車輪是滾滾向前的,每個朝代的更替,每種社會形態的更替,都是一種進步的表現。歷史的發展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新舊更替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新的、進步的事物代替舊的、落後的事物,也是歷史發展的鐵的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用發展的、進步的、辯證的觀點來看待問題,讓學生將目光放在歷史發展的大趨勢上,形成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在我國古代的發展史上,曾經有許多的英雄人物、志士豪傑涌現,他們有的具有遠大的志向和崇高的信念,充滿了英雄氣概,如霍去病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爲”時,他的愛國情操可以讓學生爲之沉迷。有的具有崇高的理想,救人民於危難之中,如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經過了含辛茹苦的十三年,終於治水成功,他們的責任感也會讓學生爲之觸動。還有堅韌不拔,周遊諸國的孔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班超,他的勇敢與堅強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再如“聞雞起舞”的祖逖,他的勤奮、好學也是我們每個人學習的榜樣。這些傳統的倫理道德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歷史沉澱,是民族文化的瑰寶。教師要將其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聯繫,利用先人的事件激勵學生,引導學生向先人學習,領會他們的高尚品格,並時刻牢記這些英雄故事,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面對挫折不氣餒、不放棄,勇於挑起社會的重擔,做一個有理想道德的社會主義新人。

二、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讓學生形成艱苦奮鬥的精神

在中國近代史上,中國^v^帶領着中國人民進行了抗日鬥爭、解放戰爭,經歷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這是一個艱苦卓絕的過程,也是爲中國社會帶來大的變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中國^v^和中國人民形成了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並世代相傳,成爲中國^v^和中華民族的一個光榮傳統。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讓學生不忘歷史,不忘記那些爲我們的幸福生活而獻身的革命前輩,將這種優良傳統發揚下去。但是,在目前這種物質財富極其充足的條件下,很多學生對艱苦奮鬥沒有概念,認爲我們不應該繼續發揚這種精神,該享受時就享受。對於學生的這種觀點,教師要結合歷史上的相關故事進行修正。以“文景之治”爲例,漢代皇帝文帝、景帝以皇帝之尊仍然提倡節儉,他們富有天下卻不肆意揮霍,春耕時親自下田,秋收時參與收割,穿的是布衣,吃的是粗茶淡飯,最終使漢初的經濟逐漸復甦,實現了國富民強的夢想。新中國的建立經歷了長時間的艱苦鬥爭,如果我們的黨和人民不依靠艱苦奮鬥,是很難戰勝一次次的困難,也無法建立新中國,給我們帶來今天的幸福生活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相關的數據對比來讓學生意識到我們和發達國家的差距。我們要在獨立自主的基礎上,堅持自力更生,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摒棄那些錯誤的消費觀,不攀比,不貪圖虛榮,憑着自己對真理的執著追求,樹立遠大的理想,並堅定不移爲實現理想而奮鬥。我們進入了新的世紀,屬於我們的奮鬥纔剛剛開始。教師要引導學生抱牢艱苦奮鬥這個“傳家寶”,以民族精神時刻提醒自己不能揮霍、不能浮躁、不能見異思遷。這種精神財富我們要認真學習並有效利用,傳給子孫後代。

三、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具有民族責任感,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個民族形成、發展、壯大的基本條件就是團結,而愛國主義則是民族團結的核心,是一種強有力的凝聚精神,也是一個民族最爲倚重的精神支柱。歷史知識中包含着一個民族的優良傳統,那些優秀的歷史故事都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素材。教師要把握好歷史這個豐富、生動的教材,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合在歷史教學之中,抓住一切時機,巧妙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1.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爲了讓學生對我國現代化建設有一個更好的認識,筆者在講授中國近代史和中國現代史時,選擇將兩部分進行對比,首先讓學生了解中英戰爭之後,尤其是在五四運動開展以來,我國在經濟、文化、政治方面的重大變革,並以農村的經濟發展情況進行對比:先講新中國成立前,農村是受封建剝削最嚴重的地區,經濟非常落後,勞動者沒有自己的土地,也沒有人格尊嚴。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實施了土地改革,使農民真正地成爲了土地的主人,徹底翻了身,農村經濟也迎來了飛速發展。這種對比講解的方法使學生認識到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讓他們對祖國的未來充滿了信心,明確了自己肩膀上揹負的重擔,民族責任感油然而生。

2.在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方面,筆者首先採用的是對我國的四大發明進行深入的講解,讓學生對四大發明有一個深入的認識,明確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四大發明不僅是中國人民對世界科技發展的重大貢獻,也是每個華夏子孫都引以爲傲的根本,以此來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讓他們的民族自豪感順利滋生,並對祖國的未來充滿信心。其次,在近代史中,教師可以利用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艱苦卓絕的抗爭,先後打敗了美帝國主義、^v^主義,最後打敗了蔣,建立新中國,以那些以弱勝強的事例來激發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了對祖國的熱愛,爲了能爲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學生就會努力學習,將對祖國的熱愛轉變爲推動學生不斷向上的動力。由此可見,引導學生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讓他們以爲祖國統一貢獻力量爲學習目標,不僅能夠讓學生獲得知識,還能讓學生受到教育,具有極好的現實意義。

歷史論文1900字 篇四

摘要:詮釋學是一個理解和解釋文本的哲學理論,是西方哲學、宗教學、歷史學、語言學、心理學、社會學以及文藝理論中有關作用、理解和解釋等理由的哲學體系、策略論或技術性規則的統稱。

而中國的民族文獻學研究,是一門正在發展中的新興學科,其理論體系還處於進一步完善的過程中。

因而,從詮釋學的視野去討論圖書館民族文獻研究的作用和作用,是對中華民族文獻研究理論體系建設的有益探索。

關鍵詞:詮釋學;圖書館;民族文獻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且文化形式多樣的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在這塊富饒、瑰麗的中華大地上生生不息,並共同締造出璀璨奪目、浩如煙海的中華民族文化寶庫,這其中就包括了在時間長河中所凝聚、保存和流傳下來的各民族文獻。

但是,隨着各族人民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的不斷進步與增長,雖然中國的學科體系建設與學術研究成果有了較大的發展並逐漸走向成熟與嚴謹。

但由於學術界學科界定和相關策略論研究不夠清晰所造成的認識和其他方面的理由,作爲反映中國各民族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的各種民族文獻,目前仍就處於一個尚未完全被開發和解讀的尷尬狀態,這就使得民族文獻學的研究還處於一個相對比較弱勢的境地,而一些曾經在歷史上大放異彩的文獻由於沒有得到應有的研究推廣和保護傳承,已淪入瀕臨散佚消亡的命運。

究其理由,就是沒有一套能夠較好地正確指導解釋和解讀民族文獻,特別是中華民族古籍文獻的策略論。

1、詮釋學是一門指導文本理解和解釋的規則的學科

詮釋學(Hermeneutics)一詞來源於古希臘神話中一位往返於神界與人界之間,爲人與神傳遞消息的信使赫爾默斯(Hermes),因爲奧林匹斯山上諸神的語言與人間的語言不同,作爲信使的赫爾默斯就需要將傳遞的信息進行翻譯和解釋,從而使得人類能正確理解神的旨意。

正是基於這種最初的含義,古代語文學家都用“翻譯”和“解釋”來定義詮釋學。

由於從赫爾默斯發展而來的詮釋學有傳達諸神的旨意的含義,而這種旨意帶有一種無條件服從的“神授意味”,使得詮釋學在某種作用上被看作是一門我們必須把它的要求當做真理和命令一般加以服從的藝術,因爲它能理解和解釋那種對我們封閉的東西——陌生的話語或他人未曾說出的信念。

因此,詮釋學也被看作是一種需要特殊精神所造就的能力或實踐。

詮釋學經歷了類似於修辭學、語法學、邏輯學、從屬於語文學的歷程,到了20世紀已把自身從一種理解和解釋的策略論發展成爲一種哲學理論。

一些人文科學甚至也把它看成一種最新的視角或策略論,如近年出現的文學詮釋學、歷史詮釋學、藝術詮釋學等,我國有些學者甚至還提出要建立我們中國的詮釋學。

而關於中國詮釋學的概念,最早是由臺灣歷史學家黃俊杰教授在其《孟子思想史論》中提出來的,所指的是“中國學術史上源遠流長的經典註疏傳統中所呈現的,具有中國文化特質的詮釋學”。

由此,我們可以先把經典的歸屬理解爲文獻的範疇,這應該是沒有任何疑義的,然後我們再進一步理解,“注”,是對經書字句的註解,又稱傳、箋、解、章句等;“疏”,是對“注”的註解,又稱義疏、正義、疏義等。

注與疏的內容關乎經籍中文字正假、語詞作用、音讀正訛、語法修辭,以及名物、典制、史實等。

因此,運用詮釋學在圖書館進行民族文獻研究,特別是民族古籍文獻的研究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具有深遠作用的。

不僅可以逐漸豐富和完善“中國詮釋學”的理論概念體系,還能把目前理論界相對比較雜亂的“古典解釋學”、“古代闡釋學”以及以古代經典命名的一切解釋學、詮釋學,統一歸併稱爲“文獻詮釋學”。

因爲,文獻學的範疇很廣泛,包括了一切與人類文明傳承有關的知識、技術與文化及各種載體的總和。

而圖書館是各類文獻最大的集藏地,也是各類民族經典的最大收藏者,用詮釋學對圖書館中的經典民族文獻進行註疏,是對圖書館館藏古籍文獻進行開發利用及科學管理工作的有益嘗試和積極探索。

2、理解是聯結詮釋學與民族文獻研究的紐帶

民族文獻的研究首先是對民族文字符號的理解與認識,但民族文字符號的理解與認識,又不是簡單地求其字義的解釋,而是以“理解”的態度去揭示古代的普遍精神。

文字符號的研究不是考據,而是需要研究者進入到整個文本符號的內在去“感受”那個時代的精神世界。

中國古代民族文獻的發現極爲久遠,早期的甲骨文、金石文獻被發現時,對於研究者而言只是一種暫時無法解讀的文字符號。

這種文字符號與所組成的文本在當時所體現的就是遠古時期的普遍精神和生命,而對這些文字符號和文本的解釋,就要研究者通過“理解”的途徑進入到整個文本的內在精神世界和內在生命中去解讀其中的含義。

最終,才能解釋出這些文字符號所代表的含義。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體會理解與解釋的不同,理解是解釋的基礎和前提,解釋則是理解的發展和說明。

理解包含兩個要素,即領悟個別和綜合個別成一整體。

同樣,解釋也建立在特殊或個別的說明和綜合特殊成一統一體的基礎上。

歷史論文3100字 篇五

中國^v^的發展道路

這個學期通過學習中國近代史,讓我們知道我們中國^v^是歷史和人民的必然選擇,中國要獨立和自強就必須接受中國^v^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是人民的選擇和歷史的必然,是中國^v^領導人民選擇的符合國情的唯一正確道路,是我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唯一正確道路。

^v^戰爭,打破了長期封閉的中國社會,使延續了幾千年的封建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在中華民族危難之際,一代民族精英覺醒: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龔自珍“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書,則能以良史之憂憂天下”。林則徐、魏源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洪秀全領導的反清農民起義;康有爲、梁啓超的“變法圖強”;^v^的國民革命。正是他們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挺身而出,爲反對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同仇敵愾,英勇奮鬥,前赴後繼,拼搏不息,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壯篇章。這讓我們看到了民族的內部團結和力量凝聚是抵抗外辱和實現復興的基本前提。^v^就是在這種歷史條件下應運而生的。

^v^最初登上歷史舞臺時就是無產階級(即工人階級)利益的代表。^v^戰爭,打破了長期封閉的中國社會,但是,由於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和國內封建勢力的壓迫,中國沒有走上獨立發展的資本主義道路,而逐步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這就決定了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衆的矛盾,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因而,要完成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在中國反動統治的任務,就不能不經過一個長期的艱苦奮鬥過程。從^v^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中國人民進行了近80年的不屈不撓的英勇鬥爭。其中包括太平天國革命、洋務運動、義和團運動、戊戌維新等,這些鬥爭不同程度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統治,但最終都失敗了。 1911年^v^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幾千年來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v^。但辛亥革命沒有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進行到底,最終以同舊勢力妥協而告終。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失敗,給人們以重要的啓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都不能領導革命取得最終勝利,要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在中國的反動統治,完成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任務,必須有新的階級領導和新的思想指導。

建國後,在黨的號召下,全國人民也曾經克服了多少艱難險阻,如抗美援朝、抗洪搶險、抗震救災等,其社會動員之廣泛、組織領導之有力、應對行動之迅速,取得成效之顯著,讓全世界都不得不由衷地表示佩服。在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一旦有事,只要黨和政府一聲號令,馬上就會聞風而動,羣起響應。之所以能這樣,說一千道一萬,歸根結底在民心。^v^的穩固主要靠民心,失去民心就丟掉了^v^賴以生存的基石。但民心不是憑空而來的,它是我們黨長期以來爲人民服務的理念和行動贏得的,它是執政黨和政府的公僕用熾熱的誠心換來的。如果沒有牢固樹立爲人民服務的理念,心裏沒有人民羣衆,只知對上負責,養尊處優,那就必然會失去民心。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

選擇^v^的必然性:中國^v^的成立,給因辛亥革命失敗而迷茫的人民羣衆帶來了光明和希望,爲他們的鬥爭開拓了通向勝利的新航道。從此,領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振興中華的偉大使命,歷史地落到了中國^v^的身上。自從有了中國^v^,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爲之一新。中國^v^的成立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從此以後,“中國改換了方向”選擇^v^的正確性:中國^v^一開始便旗幟鮮明地以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觀點來觀察和分析中國的問題,並且深入到工人中做羣衆工作,它作爲最先進的階級——工人階級的政黨,不僅代表着中國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國廣大人

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是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根本對立的;它掌握着馬克思主義這個銳利的思想武器,正是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理論,爲中國人民對於中國社會問題的解決指出了一條基本線索,指明瞭走向勝利的道路。中國^v^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爲中國人民指示了明確的鬥爭目標。中國^v^作爲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它的全部活動都是爲工人階級和人民羣衆謀利益的,是爲他們的解放事業服務的,它就敢於相信、發動和依靠羣衆。中國^v^採取羣衆路線的革命方法,這是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政黨和政治派別沒有也不可能採取的。這個情況表明,它能夠勝利地擔當起領導中國革命的歷史。

^v^說:“中國產生了^v^,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v^,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由此可見,沒有^v^,就沒有新中國。中國人民選擇了^v^的領導,走上社會主義的道路,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社會主義是中國歷史道路是中國的必然出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選擇什麼樣的社會制度,都是與其歷史發展走向密切相關的,都有其歷史決定性。

總之,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鞏固和發展,體現了中國近現代社會運動的客觀規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變革。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這是一百多年來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得出的必然結論。此外,社會主義制度有着無比的優越性。作爲共產主義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社會,是針對資本主義的弊病而產生的一種嶄新的社會制度。現實社會主義發展的實踐證明,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的優越性。第一,社會主義的產生,徹底改變了人民羣衆受壓迫受剝削的社會地位,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成爲國家的主人,從根本上保證了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一切愛國人士管理國家、社會事務的權力和他們的民主權利。第二,社會主義不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礎上,而主要是在公有制的基礎上發展生產力,從根本上解決了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從而爲生產力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道路。第三,社會主義提倡按勞分配爲主體的分配方式,不斷擴大社會福利,實現社會平等,避免兩極分化。第四,資本主義的發展,建立在對內剝削、對外掠奪的基礎上,並用低價商品摧毀弱小國家的民族企業,用堅船利炮把它們變爲自己的附屬,尤其是對第三世界國家實行不等價交換。而我們的社會主義,主要靠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通過充分利用本土資源,不斷完善和發展自己。

中國^v^誕生90年來,從一個只有53名黨員的小黨到今天擁有7800萬黨員的世界上最大的黨 ,中國^v^以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爲宗旨。在總結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我們黨提出了適應新的時代要求的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把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落實到堅持以人爲本,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上來,把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作爲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重視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解決城鄉困難羣衆的基本問題上來。

總的來說,黨的性質、宗旨,堅定了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堅持以黨爲領導核心。黨的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但也不是一勞永逸的。長期執政是所有政黨追求的目標,^v^也不例外。面對新世紀新階段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中國^v^已經在適應執政環境,加強執政能力方面,做出了相當的努力,而且取得了一定的經驗。

面對新世紀、新階段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中國^v^站在時代和戰略高度,把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作爲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總體目標之一鮮明地提出來,自覺加強執政能力建設,體現了中國^v^是與時俱進的先進的政黨。

由此可見,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一個不可爭辯的事實,中國的發展道路坎坷曲折,中國^v^的執政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以上就是虎知道爲大家整理的4篇《中國近代史論文3000字》,能夠給予您一定的參考與啓發,是虎知道的價值所在。

歷史論文4500字 篇六

關鍵詞:侵略文化侵略文化滲透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第一章“反對外來侵略的鬥爭”第一節“資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系統闡述“資本-帝國主義勢力對中國的侵略和本國封建主義勢力對人民的壓迫,是近代中國落後、貧困的根本原因”。其中在書寫文化部分時,出現了概念邏輯模糊,以及概念與史實邏輯的混亂。

一、“侵略”與“文化滲透”的概念邏輯與史實邏輯

《綱要》教材在書寫資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時,分成幾大部分:“一、軍事侵略。二、政治控制。三、經濟掠奪。四、文化滲透。”其中的“文化滲透”,不僅出現與章節整體內容概念邏輯模糊,還出現了與史實邏輯的混亂。

(一)“侵略”與“文化滲透”的概念錯位

“文化侵略”在學界一直是個備受爭議的概念。文化侵略行爲必定是帶有強制性的,必定是會對被侵略國人民的情感和文化造成巨大傷害的。而文化是無形的,它包括整個生活方式、信仰、態度、取向、價值和哲學等,文化的全人類共性與文化的民族個性這些特質使得一方面各國各民族之間是可以進行文化溝通的,同時不同的文化體系又具有不可替代的性質。一個民族建立了一種高於或者不同於當時社會普遍文明形態的文化時,她就形成了一種內在的特質,這種特質與外界多元文化交流過程中主動或被動走向更新的文明。一個民族的文化在人類文明積累的長河中的穩定性最爲明顯,不會輕易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因此,文化侵略的界定是一個難上加難的學術命題。

“文化滲透”,是指一種文化通過不同的渠道和方法進入到另一種文化內部,對其發生影響和作用的過程。每個國家的民族文化都包含具有一定特質的價值觀念、道德規範、思維方式、審美情趣、宗教信仰、民族性格、行爲準則等,文化傳播導致文化滲透,這是文化發展的一條規律。有學者指出文化滲透是指相互的或雙邊的文化涵化,也即是兩個當事的文化羣體彼此影響的文化涵化狀況。物質資源只能互換,文化的內容與文化中的人文價值,卻可以通過相互滲透實現共享。因而,教材中把“文化滲透”與各種外來“侵略”在概念邏輯上等同,是錯位的。

(二)“文化滲透”與“侵略”的史實邏輯混亂

教材闡述“文化滲透”其一,“披着宗教外衣,進行侵略活動”。主要內容之一是“帝國主義的文化滲透活動,有許多是披着宗教外衣、在傳教的名義下進行的。一部分西方傳教士積極參與了對中國的侵略活動。”對傳教士的指責大致而言,最主要的有以下幾點:1、傳教士蒐集情報,進行間諜偵察活動。2、傳教士參與隨軍活動,擔任英軍翻譯。傳教士受僱於入侵的軍隊成爲情報官,那他的主要職責自然是蒐集情報,這是不爭的事實。傳教士在帝國主義侵華和締訂不平等條約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只與傳教士的政治立場有關,與宗教本身無關,更與文化本身無關。此時他的身份是軍中情報官,而非傳教士。

教材闡述“文化滲透”其二,“爲侵略中國製造輿論”。主要內容“外國教會中的某些勢力還利用宣傳宗教和西學的名義,爲帝國主義侵略製造輿論。它們在中國辦報紙、雜誌,翻譯、出版各種書刊。”我們不否認教會中的“某些勢力”利用辦報紙雜誌製造一些侵略言論,而同時教材重點提出來一個典型人物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以及他主持下的____在中國最大的出版機構廣學會。說廣學會發行的刊物《萬國公報》,在介紹西方史地、政治、文化的同時,也宣揚殖民主義奴化思想。“如李提摩太在他翻譯的《泰西新史攬要》一書序言中說,‘泰西各國素以愛民爲治國之本,不得不藉兵力以定商情’。‘然閉關開釁之端則在中國,故每有邊警,償銀割地,天實爲之’”。僅就這樣的描述,這裏的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完全成爲一個負面文化人物,與真正的人物之間有很大差距,容易造成讀者對他的誤讀與誤解。(後文再述)從蔡爾康在《馬克思主義最早由傳教士翻譯引入國內》一文中指出,關於馬克思主義何時傳入中國的問題,可以得出下面的結論:1899年2月上海廣學會出版的《萬國公報》第121期刊載的《大同學》第一章“今世景象”一文,是迄今所知中文報刊對馬克思及其言論的最早介紹。該文譯述了馬克思的一段話:“馬克思之言曰:‘糾股辦事之人,其權籠罩五洲,突過於君相之範圍一國。’”這段話出自《^v^宣言》,現在通行的譯文是:“資產階級,由於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爲世界性的了。”《大同學》譯自英國社會學家本傑明明頡德的《社會演化》一書,由英國來華傳教士李提摩太譯。可見《萬國公報》傳播文化思想的一斑。

二、如何認識^v^戰爭以後西方列強利用文化工具對中國侵略

第一次^v^戰爭既是工業文明與農耕文明的衝突,又是海洋文明與大陸文明的衝突。文化具有多樣性與民族性的特點,不同文化體系的矛盾、衝突,尤其是作爲文化制度層面的政治制度、價值觀念一直是影響國際衝突的深層原因。人類社會早就存在亨廷頓所謂的“文明的衝突”。怎樣看待各種文化文明之間的交流、傳播、滲透與侵略,是需要審慎的甄別與釐清的。

1、外來文化傳播對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總體起了積極作用

國內對近代西方列強侵略時外來文化傳播對中國社會的作用,寫在書籍上的通常看法是:西方野蠻的殖民行徑往往被賦予神聖的文化光輝,殖民主義者往往在殖民侵略的同時,推行西方的文字、語言、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政治法律制度何宗教,並通過創建學校、開辦醫院和慈善機構進行文化侵蝕,進而實現對附屬國社會肌體和內臟的徹底改造。這樣大而化之的論述,忽略了作爲一種歷史積澱的民族文化強大的內聚力和向心力,也忽略了民族文化以此文化特質對外來文化具備的兼容幷蓄的強大功能。

按照現代文明法理,在不侵犯他人正當權益的前提下,任何宗教組織或神話人羣都有自由傳播自己思想主張並結合爲一定形式之社羣的言行權利,也同樣有建造相應之宗教與神話建築的權利。^v^戰爭前後,傳教士與中國最早的醫院,與中國最早的圖書館,與中國最早的女子教育,與中國最早現代意義上的大學,與中國最早的盲校和盲文傳,與西學東漸等等文化文明傳播聯繫在一起,教士們爲中國走向文明進步,對中國的近現代化貢獻是顯而易見的。就拿傳教士辦學來說,歷史資料顯示教會學校的教學內容一般來說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宗教教育。課程主要爲聖經,重點在創世論、贖罪論和耶穌生平等教義上。此外,學生還參加各種宗教活動,如禱告、崇拜等。二是中國傳統的儒家經書。一般包括《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四書》、《五經》等。學習中國經書一是爲了適應當時中國科舉考試的需要,再者也是爲了學生畢業後能夠與士大夫和地方官紳接觸,適應中國的社會文化環境,不至於被傳統知識分子歧視。三是西方科學知識。開設諸如數、理、化之類的新式科學課程。在當時清政府極少重視西方科學的情況下,教會學校開設的科學課程,對落後的中國來說,具有意義重大的啓蒙作用。另外,從十九世紀六十年代起,一些教會學校還開設了英語課。英語課的設立爲中西文化的溝通和交流開闢了一條渠道,有助於中國的近代化。教材中提到的廣學會,歷史資料顯示從1891年到1915年這段時間她是中國最大的最重要的新式出版社之一,其中的《萬國公報》介紹西方最新知識和思潮。廣學會出版的書籍,題目從宣教一直到法律、商業、政治、經濟、哲學、家政和纏足的罪惡等,超過二千種。李提摩太主持翻譯了一些著名書籍,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都很大。其主要譯著有∶《在華四十五年》、《七國新學備要》、《天下五大洲各大國》、《百年一覺》、《歐洲八大帝王傳》、《泰西新史攬要》、《新政策》等二十多種。其中《泰西新史攬要》,內容是十九世紀歐美各國各國變法圖強的歷史,出版後風行一時,印行三萬部,是戊戌變法時期光緒皇帝的主要參考書之一。李提摩太在太原府,每月舉行一次科學報告會,並邀請官吏和士紳觀看其科學演示。他還不失時機地晉見各級官吏,講解世界地理、宣傳變法主張,勸其建鐵路、開礦藏、以養民富國。他主張改革先從統治階級入手,“首教官員、次教富紳、三教儒士、四教平民。”他還一再強調要教民、養民、安民、新民。另外,近代史上外來文化傳播的積極範例應爲“庚款興學”。1908年10月28日,中、美兩國政府草擬了派遣留美學生規程:自退款的第一年起,清朝政府在最初的四年內,每年至少應派留美學生一百人。如第四年派足四百人,則自第五年起,每年至少派五十人赴美,直到退款用完爲止。被派遣的學生,須“身體強壯,性情純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恰當年齡”,中文程度須能作文及有文史知識,英文程度能直接入美國大學和專門學校聽講,其中,80%學農業、機械工程、礦業、物理、化學、鐵路工程、銀行等,其餘20%學法律、政治、財經、師範等。並責成清廷外務部在北京建立一所留美訓練學校。一國的外交行動是否侵略,應依據它是否損害了另一國的主權和利益。史實證明,美國政府決定有條件地拿出庚子賠款部分資助中國留學生赴美學習,庚款興學沒有損害中國的國家利益和主權,反而對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起了積極作用。

2、某些充當侵略中國急先鋒的傳教士其行爲與宗教無關

^v^戰爭後,西方傳教士分爲兩種:一部分是想將“上帝的福音”傳到中國,真心真意的想幫助中國走向富強之路。另一部分則是爲殖民者服務,充當侵略中國的急先鋒。後者在本國發動的侵略戰爭中認同的行爲準則並不是宗教而是國家的召喚,是與國家政治利益緊密聯繫一起的。

教材中敘述說“比如,1832年德國____傳教士郭士立曾受英國東印度公司派遣,以傳教爲掩護,在中國沿海進行過長達幾個月的間諜偵察活動,刺探蒐集大量軍事情報,並竭力鼓吹對中國發動武裝侵略。^v^戰爭期間,他不僅擔任英軍陸軍總司令的翻譯,在英軍佔領浙江定海縣時擔任民政官,還參與了中英《南京條約》的起草和談判。第二次^v^戰爭期間,在北京的俄國^v^傳教士向俄國公使和英法聯軍提供了有關清軍在大沽口的設防情況和詳細的北京地圖。在1860年法國強迫清政府訂立中法《北京條約》時,擔任翻譯和文件起草的法國傳教士孟振生甚至在條約的中文文本中,私自添上條約的法文原本上所沒有的“並任法國傳教士在各省租買土地,建造自便”的字句。”分析這些史實,應該清楚地看到其一傳教士在帝國主義侵華和締訂不平等條約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在語言翻譯其次是在從事間諜偵查活動方面,他們並不是各國侵略中國的策劃者組織者及主力軍。其二某些或個別傳教士的政治立場和行爲,不應該是基督____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工具造成,而是因爲他們的政治立場,絕非來自基督信仰,而是在特殊時刻他們選擇了臣服於國家政治利益。

如果說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外來文化對中國真正意義上的侵略,應該是許多學者認同的20世紀日本對華文化侵略,從方針方案政策途徑和方式對中國造成的文化損害。歷史資料顯示僅在東北以外中國其他各淪陷區,日本人全面控制了從國小到大學的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主權,並要求按照“皇化教育”的理念實施教學,還在一般學校之外開設了大量專門的日語學校,試圖通過日語學習來培養中國人的“親日”情感。日本還十分重視利用宗教文化爲侵華服務。西方資本主義的衝擊改變了中國歷史的軌道,在^v^戰爭炮火的轟擊下,中國於災難痛苦中逐漸被納入到了資本主義世界發展的軌道。在這一過程中中西方文明發生着激烈的衝突與碰撞,繼而中國近代中國社會掀起了一浪又一浪變革的大潮。

歷史論文2100字 篇七

在高中新課程改革模式下,歷史教學越來越重過程與方法,提倡論從史出的教學理念,試着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與以往不同的是,史料在教學中發揮了越來越發揮重要的作用,史料教學的水平對歷史教學的效果影響很大。重視史料並且熟練地運用已經成爲歷史教學的不二選擇。

高中歷史教師獲取史料的途徑或許相對偏少,但是我們應該給予史料充分的重視,充分利用手頭的資源,真正上好歷史課。本文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論述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一、印證歷史,還原歷史,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歷史理念和意識

歷史已經過去,人們必須通過史料才能再現歷史。梁啓超在《歷史研究法》中說:“史料不具或不確,則無復史可言。”可見史料是從事歷史教學的基礎。

尊重歷史,追求真實,是普通高中歷史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歷史教材總是濃縮地反映某些內容和直接的歷史結論,它不可能在每一個歷史事件的描述上像具體的史料那樣形象生動,也不會告訴我們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結論。所以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該引用合適精彩的史料,將史料和課本中歷史結論結合起來,從深層次與歷史進行對話,使學生能更真實地瞭解歷史。在中學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憑藉史料的總結整理,讓學生體驗感悟歷史,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歷史理念,增強其歷史意識。

二、創設教學情境,使歷史課充滿情趣與活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我國偉大的教育學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和最好的老師。傳統高中歷史教學中過分強調對知識點的講授,忽視過程和能力培養,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死記硬背,造成歷史課堂枯燥乏味、學生不喜歡歷史課的困境。在新形勢下,歷史教師通過多媒體創設情境將圖片、文字、視頻等不同史料展示給學生。

高中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歷史基礎,一些生動的、有內涵的史料的呈現,會給他們以內心的觸動,給他們以感官上的強烈刺激,這樣能激發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最大程度地提高課堂效率。豐富多樣的史料也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歷史課堂有了血肉,極大地增強了歷史課的立體感。同時,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使歷史課堂有了深度,有了厚重感。這樣的課堂更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更符合歷史學科的特點。

三、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歷史思維能力

世界著名的未來學家托夫勒說:“未來的文盲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新課程改革以來,歷史教學也越來越重視學習能力培養。高中學生都是以參加大學聯考並且考取高分爲主要目標的,如果在培養興趣的同時,不忽視其應試能力,是我們要重點研究的課題。筆者認爲將史料引入高中歷史教學,尤其是引入對某個事件原因、評價的教學,一方面可以充分實現教學過程中的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積極互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能動性。

另一方面,通過理解、分析史料及運用史料完成合作探究,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及思維能力。閱讀史料是利用史料進行歷史教學的初級階段。大部分的史料都以文言文形式呈現,所以理解和研究的的前提是理解史料內涵。而最重要的是理解與分析史料。這是我們史料教學的第二個階段,需要啓發學生以所學的基礎知識爲平臺,充分利用基礎知識全面分析史料所包含的信息,慢慢總結,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真正實現“論從史出,史論結合”。

最難的是全面分析史料。這是利用史料教學的最後階段,在前一步的基礎上,深層次培養學生對史料的比較、概括、歸納的能力和歷史思維。比如,講必修一第11課《太平天國運動》的評價時,教師可同時展示兩段對其不同評價的材料,學生通過對太平天國運動評價的資料的閱讀理解分析,可以形成對太平天國的全面評價,既能瞭解太平天國運動在反封建中的功績,又能瞭解太平天國運動在社會發展層面的侷限性。這就既培養了學生閱讀分析問題的能力,又使學生認識到任何事物都要辯證地看待,培養了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四、促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傳統的歷史學習重點在於對歷史知識和現成歷史結論的記憶和理解,而缺乏深層次的質疑。新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核心是轉換學生的學習觀念和學習方式。要想實現這種轉變,史料教學無疑是必然選擇。新課程改革後,史料教學帶給學生多樣性課程資源和開放式的學習環境,可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推動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並且學會質疑。

史料教學改變了教師過去單純備知識點、講知識點的領導局面,要求教師將備課的重心放在史料的收集、整合及開發利用上,課堂教學的重心放在引導、訓練學生分析史料上。這改變了傳統教師角色,推動了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轉變。

隨着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整個課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師的作用變爲“導”,而不是“教”,學生也逐漸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總之,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歷史教師應最大限度地利用史料教學的優勢,使歷史課堂充滿活力,提高歷史教學質量。當然,史料的運用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尤其應處理好史料與課堂時間和效果的關係,避免多多益善,使課堂走向另一個極端。在新課程改革新趨勢下,如何更好地更有效地進行史料教學,是一線高中教師長期的研究課題。教師只有轉變觀念,勇於探索,大膽實踐,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才能達到歷史教學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