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行政管理論文

公共財政扶持三農發展政策分析研究--以江門爲例

公共財政扶持三農發展政策分析研究--以江門爲例

公共財政扶持三農發展政策分析研究--以江門爲例

摘要:財政"三農"支持政策是國家一個重要的財政政策,也是促進農業和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有力保證。近年來,隨着公共財政改革的推進和國家財力的大幅度增長,國家對財政的"三農"支持政策進行了重大創新,並取得良好成效。但“三農”問題是中國社會經濟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的根本問題,抓住“三農”問題的實質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加強完善支農政策體系,,改變二元經濟結構,保證財政支農力度,有序而進、依法而行。以下是對當前財政"三農"支持政策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最後提出了幾點完善對策。

關鍵詞:財政 三農政策

一、財政支持“三農”政策的現狀

近年來,國家財政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有關文件精神,十分重視農業、農村和農民工作,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對“三農”實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積極落實支農惠農的各項政策和措施。

以江門市爲例,圍繞解決“三農”問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江門市在財政支農資金的安排上,堅持“兩個高於一確保”的原則,即財政預算內支農資金當年預算安排數增幅高於一般預算安排數增幅,當年財政支農資金增量高於上年[1]。在支農資金的管理使用中,圍繞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突出基礎設施建設、圍繞發展規模高效農業,突出農業產業化、圍繞改善農村居住環境,突出生態示範村建設,管好用好土地出讓金和財政支農“打包資金”,支持農業綜合開發,提高支農資金的使用效益。金融部門充分發揮涉農金融機構支農主渠道作用,加大信貸投入,爲發展農村經濟提供服務。目前,城鄉社會事業快速發展,農村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農業綜合效益逐步提高,農民收入逐年增加,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農村經濟呈現出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儘管財政支農政策有了很大的成效,但還是不可避免地出現很多問題:

二、財政支持“三農”政策存在問題分析

(一)財政支農資金管理制度上的不足

財政支農管理部門過多,資金分散,不易於資金管理。政府在對財政支農資金進行管理過程中管理部門有計委、財政局、農業局、水利局等十多個管理部門。造成財政支農資金管理十分分散,難以對資金進行統一調配。

(二)財政支農資金使用政策落實不到位

財政支農資金整治難度大,造成部分項目因資金遲遲不到位而延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項目的開展。在資金進入地方後,地方需要有與財政支農資金相配套的政策,保證財政支農資金可以更好的投入使用。但地方政府相應的配套措施不完善,影響財政支農資金的正常使用

(三)財政支農資金投入總量不足,投資結構不合理

儘管,近來來爲了保證財政支農投入的不斷增加,中央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運用各種手段調動和鼓勵其他社會各方面資金投入農業農村等,但實際沒有得到很好地執行。特別是一些地方財政支農投入不足,城鄉財政資源配置不對穩妥的狀況沒有徹底改觀[2]。且支農支出佔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呈波段性下降趨勢,以及支農結構、方式不盡合理,不利於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政策工具缺乏靈活性。

三、完善江門市公共財政框架下的財政支農政策

(一)加大市財政支農力度,建立支農資金的穩定增長機制

資金投入是黨和政府關於“三農”政策得以貫徹執行的基礎,在推進經濟發展,增加財政實力的同時,要進一步調整和優化財政收入結構,將財政資金的分配更多地向“三農”傾斜,提高支農支出佔財政支出的比重,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範圍。逐步加大市財政支農力度,確保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在公共財政框架下,財政支農的界定是以市場是否失靈爲依據,而農業生產的根本特點和農產品的特殊性質決定了農業是否存在市場失靈的領域。

(二)優化財政支農結構

優化財政支農結構,提高財政支農資源的配置效率財政支農支出的增長推動農業產出的增長,農業產出的持續增長又進一步推動了政府增加財政支農的力度。

(三)調整財政支農方式,靈活運用多種財政支農政策工具

根據國家農業支持政策的調整取向,改進補貼方式,減少對中間環節的間接補貼,增加生產環節的直接補貼,提高財政政策效率;農業補貼同農產品質量、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等掛鉤,鼓勵可持續發展的經營方式;注重財政支農政策工具和方式的多樣化和靈活性。除價格補貼保護外,利用財政貼息、投資補助等多種手段,引導社會資金投入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對支持農業產業化資金加以整合,支持農民就地或進城創業,強化對農業稅收槓桿的利用,通過啓動免徵農業稅政策和其它稅收優惠政策直接增加農民收入;利用財政投資融資手段優化農業信貸體系,促進農業和農村地區的發展。

四、財政支持“三農”政策今後的發展趨勢

(一)支持力度將不斷加大,財政支農資金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初顯雛形

近幾年,無論是用於“三農”的財政投入數量增加或是比重提高都非常明顯,保證財政支農投入不斷增加是穩定增長機制的初步形成。目前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規定,財政用於農業的總投入增長幅度要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二是新增教育、衛生、文化支出主要用於農村;三是運用各種手段調動和鼓勵其他社會各方面資金投入農業農村[3]。

(二)市場化取向將逐步增強,公共財政性質將逐步凸現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完善和公共財政體制框架的形成,市政府在“三農”發展中的事務逐步明晰,按照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職能的要求,財政支持“三農”開始由過去直接支持農產品生產經營爲主向支持農產品生產經營和農業市場體系完善並重轉變,支持重點主要放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技進步、生態建設、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業服務體系、農業救災抗災等體現公共財政性質方面[4]。

(三)體現統籌發展明確,支出“二元”結構開始打破

近年,隨着農村稅費改革試點的全面推開,市財政支出安排中的“統籌發展”傾向逐步顯現[5]。在支持城鄉統籌發展方面,加大了對農村農民發展的支持力度,逐步減輕農村居民的稅費負擔,實現城鄉居民均等享受公共財政提供的公共產品、公共服務和承擔均等的稅收義務;在支持農村社會經濟發展方面,全面落實新增教育、衛生、文化支出主要用於農村的政策,通過支出增量調整和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加大對農村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的支出。這些基本趨勢是積極的、正面的,符合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和“五個統籌”發展的要求,對於促進城鄉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無疑都具有積極的重要意義。

五、總結

財政支持“三農”可持續發展,完善相關體系機制是我市的重要工作,在新的發展時代下,振興農村是政府及社會各界必須重視的大事。然而解決“三農”問題,支持三農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循序漸進。

參考文獻

[1]韓潔.財政政策多舉並進國家重點投入三農政策[N]. 中國信息報,2019

(08):35-40

[2]呂冬梅.雷智仙.淺淡財政支農資金在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06):13-24

[3]功平.試論財政三農支持政策的問題與建議[J].現代商業,2018(07):48-54.

[4]許經勇.解決三農問題的新思路[J].財經問題研究,2017(08):66-69

[5]李超.財政支農資金管理行爲問題及對策分析[J].時代金額,2017(17):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