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讀《道士塔》有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5.13K

讀《道士塔》有感【精品多篇】

讀《道士塔》有感 篇一

只有失去才能喚起人們的珍惜 ——題記

一直以來對於餘秋雨先生及他的作品是有所聞,但一直沒有接觸過。上次去舅舅家,無意間看到了這本書,便產生了好奇。

土黃的書皮,還未翻開書,我便已讀到枯澀的味道。這類似於泛黃的紙張的色調,似乎已歷經歲月的沉澱,深沉的封面,左側用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砌成的黑色,這段“苦旅”必定是在過去歲月中的苦苦行徑吧。

這是一本值得讓人認真體會的書,所以,我利用假期的時間去翻閱了這本書,餘秋雨先生淵博的知識,和他對中華文化有着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評判,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最讓我感慨的是《道士塔》那篇文章,正如所說,中國近代史,更是一部血淚史,而敦煌莫高窟,更是其中一個較爲鮮明的例子

我的目光隨着書中的腳步前進着,我駐足於莫高窟下,似乎回到了當時的中國,親眼目睹了莫高窟的輝煌與落寞。

曾經有一個叫莫高窟的地方,它安靜的沉眠於那片土地,而一個姓王的道士的到來,打破了它應有的沉寂,他發現了古人留下的精美壁畫,而他卻將這些壁畫送給了來自西方的“和尚”,賄賂給那些不信佛的官員,在賄賂給更高的京官,而那一個個滿腹經綸的文官又爲何在他們滔滔的奏摺中對莫高窟隻字不提,只是因爲他們還沒有認識這片佛教聖地。

曾經的莫高窟,並沒有在文化保護之內,它不比絲綢,不比青花瓷,在一個道士眼中,那些莫高窟中的石像更不比所謂的天師與靈官,於是我們選擇了遺忘,更任由那些來自西方的“遊客”將它一卷一卷,一車一車的帶走,那些人想不到,那些他們視爲無價的珍品,文化的精華的字畫竟然在那個道士手中成了換來銀元的交易品。在那個道士一筆又一筆的“小買賣”中,敦煌莫高窟的文化就這樣被揮霍掉了,而他也萬萬沒有想到,這些使他沾沾自喜的買賣卻幾乎葬送了一個國家的文化,而又不得不說,沒有這些被我們稱爲“掠奪者”的人,誰又能意識到它們的珍貴,又怎能喚起我們對文化的記憶。也許就像那些掠奪者所言,沒有他們,莫高窟將成爲永遠的歷史,而我們能做的,只有鄙夷的稱他們爲掠奪者。

如作者所說的那句氣話,“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是啊,任何一個有血氣的中國人都會爲此而感到痛心。

在外國的學者精心探索莫高窟文化時,曾幾何時,那是屬於我們中國的文化,中國的驕傲,而諾大的中國,真的容不下這片小小的土地?

這究竟是誰的過錯,是那些西洋學者,還是那個卑微的王道士,也許是我們太過於自私,我們有能力去創造輝煌,卻在歷史的長河中選擇遺忘,我們有能力去守護文化,卻在時間的流逝中拱手相讓,我們有能力傳播文化,卻斷送在當時無知的社會中。只因我們不懂的珍稀文化。

直到現在,當我們只能從國外買來文獻的膠捲時,當我們深感屈辱的從別人手中買回曾屬於自己的文化時,我們才意識到文化的無價,意識到文化對一個國家的重要。

而今天,爲了那段歷史不再重演,我們要更加努力鑽研。更加懂得珍惜,讓那段歷史成爲永久的歷史。

道士塔讀後感 篇二

《道士塔》是餘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的首篇文章。文中紀年的開始爲1900年,有一個缺少文化底蘊的。道士在敦煌《莫高窟》住持,並在偶然間發現了藏經洞。

1900年,想必這個時間點中國發生的事無人不知。偌大的清王朝竟然在三萬人的進攻下不堪一擊,將京城拱手讓給侵略者,遭人劫掠還要賠款割地,其慘、其辱、其痛,無法言說。而藏經洞中的文化寶藏被騙走或叫被掠走,同樣讓人扼腕惋惜,無以言表!由此,我想到了自家的遭遇……

簡單推算了一下,父親出生的時間是1911年,這一年正是中國封建帝制王朝傾覆的一年。大姑是父輩的老大,比父親大4歲,出生時間是1907年。而1900年,我未曾謀面的爺爺應該還是少年時期。想來,爺爺只是一位再普通不過且目不識丁的農民,他不會知道敦煌,更不會知道莫高窟,包括攜家帶口逃亡的太爺爺。

說這些本意不是妄自菲薄,因爲我的家世在過去根本無人書寫,文字上從未曾留下過隻字片語;可見祖輩上即沒有人做過官,也沒有過文化人。

父輩中的幾兄弟(含堂兄弟)只有父親讀過三年私塾,那還是幾位爺爺合力出資供讀的。所以,我所見到的“家譜”,只是父親親手繪寫的《三代宗親》譜。上面列出的最高輩份是我的曾祖父,即太爺爺。如果這就算是家譜的話,那麼我的這位太爺爺就是我家有記載的最高統帥了,頗有點太上皇的意思。

正是我家的這位“太上皇”,在清晚期的兵荒馬亂中,帶着一家老小從承德建平(今遼寧)一路向北逃荒,最終在黑龍江北林(今綏化)四方臺處落腳,之後又輾轉至海倫境內紮根。

在逃荒的路上,因爲沒有吃的,無奈之下先賣掉一個兒子,後將我的姑奶賣給別人家做童養媳,之後他們便與家人斷了聯繫。

1975年,姑奶的孫子在海倫上學。曾受奶奶委託,到我的老家尋找親人並找到我的堂叔家。當時我的老爺爺張福林(爺爺輩分中最小的)已經去世,堂叔也不在家裏,是堂嬸接待的他。孩子說:他奶奶已70多歲,因逃荒被賣時很小,加上沒有文化,家裏人都叫什麼名字沒記住,只記得一個弟弟的外號。與親人離散後,隨着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思念親人,便指使兒孫們四處尋親。經過多年打聽,終於獲得我老爺爺的信息,並憑藉這個信息找到了堂叔家。遺憾的是堂嬸給出的回答令人失望,她說老張家在過去根本沒有丟失過人,肯定是找錯了人家。結果孩子不僅被拒絕,甚至連頓飯都沒吃就走了。從此,姑奶的消息徹底斷絕。

講述這一小段家史,並不能完全代表中國那段歷史,但卻是當時中國境況的一個縮影,一個鏡頭,一個特寫。

莫高窟的千年文化瑰寶任人掠奪,是那個年代國家落後與羸弱的悲哀;我的家背井離鄉,親人離散,同樣是生活無計所逼。這,不正從一個側面證明:國破山河碎,家貧度日難;虎狼噬弱肉,羔羊任烹煎!文化,又怎能逃脫遭受劫難的命運呢。

文化苦旅道士塔讀後感 篇三

王道士和我一樣也姓王,但讀了餘秋雨先生所着的《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後,我不知是該爲他辯還是該罵他,或者說既不辯也不罵。作爲原本是湖北麻城的一個農民,他大概小時候因家貧沒有讀過什麼書,或者說是沒有接受過系統而規範的教育,以至於不太明白眼前這些敦煌文物的價值。一個沒有學過什麼知識的農民又能對他苛求多少呢?對於一個貧困的農民來說,眼前這些文物是不能餵飽肚子的,遠沒有那些洋大爺們口袋裏沉甸甸的銀元來得實惠。至少那些銀元可以換來糧食和土地,甚至這一輩子都不敢想有的老婆與孩子。

一個農民又能想得多遠呢?無非是一家人的溫飽或者是一個人的溫飽罷了,而洋大爺們呢?用幾個小錢就能騙取人家的國寶,當然是非常之樂意與這樣一位中國傳統的農民老道做一筆有賺無賠的划算買賣的。所以罪不在王道士,或者說敦煌文物大面積遺失之罪不能全怪在王道士一人之身上。

外國人能夠如此輕而易舉的從王道士一人手中,用極少的銀元購走大批敦煌莫高窟裏價值連城的文物,這與當時清政府對敦煌文物的漠然視之,有直接的關係。一個農民有如此的膽量與權利出賣世界級文物,晚清政府對敦煌文物的輕視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餘老先生認爲不喊一聲“我好恨!”不足以解心頭之恨的話,那麼我覺得,愚昧無知的王道士固然是該恨,即使他是筆者的“家門”,筆者我也絕不會對他有任何的姑息。但簽署喪權辱國條約的清政府就更可恨!因爲有這樣無能的政府,纔會有這樣肆無忌憚的農民,因爲有這樣肆無忌憚的農民才最終導致了敦煌文物的大量流失。這些都不是單個的事件,這是晚清政府的無能和腐敗所必然導致的結果。

道士塔讀後感 篇四

從來都以爲,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沉澱下來的,都是美好的,都是飽含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卻不曾想過,原來歷史,也有陰暗的一面。

坐落於敦煌的莫高窟,蘊藏着無數珍貴文物,它釋放着歷史的光芒,足以照亮整個中國,甚至整個東方。然而在那個黃昏,伴隨着一車車歷史文物的遠去我彷彿透過書本,看到莫高窟的光芒在一點點變得微弱,那足以照亮整個中國,整個東方的光芒又有多少是隨着那一箱箱遠去的文物而熄滅的呢?

第一次閱讀《道士塔》這篇文章時,我的心中有不解,也有氣憤。我不明白,爲什麼蔣孝婉明知那些文物的價值,卻願意拱手讓給西方;我氣憤,那些我們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精髓卻因爲王圓籙一人的無知而成爲了他人研究的對象。但更多,是無奈。因爲儘管我的心中無限惋惜,多次想像作者所描述的那樣,伸出雙手攔住他們,哪怕是叫住他們也好。可我能做的,僅僅只是袖手旁觀罷了。我不禁有些困惑,這究竟是誰的錯?是奪走無數文物的斯坦因?或許是吧。抑或是愚昧無知的王圓籙?也許吧。又或者是哪無能的王朝?答案我已不得而知。卻能從書中,感受到作者的痛心與不甘,還有那和我一樣的,深深的無奈。

後來,我又仔細地看了一遍這篇文章。其中有一處使我記憶猶新。那批送往京城的經卷,被沿途官員隨手就拿,毫不顧忌,事後又胡亂掏出幾個長卷撕成短卷湊數。此情此景,無不昭示着朝廷的,文物的丟失,又有多少是他們的過錯?歷史雖然陰暗,但我希望,這永遠只是歷史,我相信中國的未來會更美好,未來的中國會更強大。

我細細品味完文章的最後一個字,擡頭看了看窗外,依舊陽光明媚,而我卻彷彿在依稀中看到了遠處的道士塔前,人來人往。

讀《道士塔》有感 篇五

數學題要多動腦,多思考,成績保持在95分左右?450字作文最後還應交評估費爲房屋總價的0.42%:1200000&tims。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不同的。十月,是十三億人民共同歡慶的日子!本人寬宏大量不與他們計較。你飄盡滄桑,飄走歷史,飄出輝煌,讓我們虔誠的向你宣誓:爲了中華崛起而讀書,爲了祖國——母親而奮發圖強。。

《道士塔》是《文化苦旅》中的第一章,這本書記錄了餘秋雨在旅途中看到的名勝古蹟以及他的感受。

讀這篇文章時,會感到心在痛,心在滴血,因爲身爲一個炎黃子孫,當你看到因爲王道士和那些官員的愚昧無知而使的祖先留給我們的遺產——敦煌石窟內的敦煌文物被外國人以一點點的錢纔買走時,我相信,你也會感到十分難過。

如果,如果王道士或那些官員中的其中一方能夠重視那些文物,也許,這些文物現在就不會在外國的博物館裏,而在我國的博物館裏;也許,我國科學家現在就不用花大量的錢財購買拍攝敦煌文物的膠捲,而我國科學家就能用實物進行研究。可惜,這一切,只是如果。

爲什麼?爲什麼那些人不重視敦煌文物?爲什麼?爲什麼他們那樣的愚昧無知?雖然外國學者買走了敦煌文物,但他們能保護好,而王道士卻用石灰刷白了畫滿精美的壁畫的牆壁,把精美的雕塑砸爛,做成了粗糙的天師、靈官菩薩。

文章中說過:“當外國人運着一箱又一箱、一車又一車的敦煌文物時,一個古老的民族在滴血。”是啊,那震驚世界的文物,本應該是屬於我們的啊!而現在,卻被那些外國人拿走並令他們受世人矚目。

敦煌文物啊,你可知我們十分想念你呢?願你能早日迴歸祖**親的懷抱,讓我們一睹你的風采。

文化苦旅道士塔讀後感 篇六

首先想到道士的無知。你看,那麼多珍貴的文物的遺失,不就是因爲道士的無知嗎?設想,如果道士知道這文物的價值和對國家的意義,他一定會捨命保護它們。可他什麼也不知道啊精美的壁畫在他手下變爲白牆,優雅的雕塑在他錘下化爲烏有。恨,恨他的無知。

無知的不止道士一人,政府官員們也很無知。由此聯想到中國的文盲。中國的成人識字率和初、中、高等教育入學率低於許多發達國家。試想,一個文化無法得到普及、到處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的國家,怎麼能強大得起來?怎麼能與外界競爭?當然留不住價值連城的經文和畫卷!

又多讀了幾遍,就開始恨起政府了。的確,王道士的疏忽導致了直接的損失,但清政府有更大的責任!

在道士不得不因爲落魄不已而無奈用文物換來少得可憐的銀子時,政府哪兒去了?來看看清政府都在幹什麼好事

慈禧依舊每天一百道菜,依舊年年揮金如土地祝壽;頤和園依舊在熱火朝天地修建,這個老女人依舊在愜意地腐敗!

真是天子萬年,百姓掏錢;萬壽無疆,百姓遭殃呵!

有這麼多閒錢享盛宴,祝大壽,修園林,區區一點運費都出不起?笑話!

清政府腐敗得無藥可救!恨,恨清政府的墮落!

恨,又有什麼用呢?

只能把這次文物的流失當作慘痛的教訓,化作今天研究敦煌文明的動力!

那王道士的圓寂塔,刺痛了愛國人的心。

讀《道士塔》有感 篇七

《道士塔》是我最近又讀了一遍的文章,每一次讀都有不同的感受。

當代作家我比較喜歡的就是餘秋雨,他的文章非常感人。《道士塔》是《文化苦旅》中的一篇散文。爲什麼要寫道士塔,因爲這個道士不是一般的道士,他是一個罪人。在民國時期軍閥混亂,道士王圓籙謀得了一份看管莫高窟的工作,從歷史的照片上來看這個道士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是那個年代隨處可見的一箇中國平民。他原本是湖北麻城的一個農民,後來到了甘肅,做了道士。

說來很可笑,一個道士竟然看管佛家的文物。他喜歡到洞窟裏轉轉,然後有一天覺得洞裏的壁畫不好看,於是他拿着石灰桶,將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刷成一片淨白。這讓他很滿意。然後把洞中的雕像打碎。讀到這裏我相信我和作者一樣都是非常痛心的。作者說“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閒人何必喧譁?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麼呢?我腦中依然一片慘白。”

一天王道士在清除積沙的過程中發現了一條裂縫,他發現了一個隱祕的洞穴,王道士打開洞穴後,發現了一洞古物。他漫不經心銜着自己的旱菸杆,隨便翻了一下。他打了一個主意想把這些文物送一點給當時的官員。可是當時官僚卻把送出的文物當成官場上升官發財的禮物。後來有金石學家發現這些文物其實很重要,想要把文物運回省城保管,但是由於運費太貴,又由於當時官僚腐敗,所以就沒有成功。

相比中國官員,外國的探險家,他們冒着生命危險來到中國,不遠萬里用極少的錢就從王道士手中獲得了大量的文物。一批一批的文物從敦煌運出中國。而此時中國官員的家裏正茶香縷縷。

外國人拿着這些無價的文物在他們的國家受到了歡迎。而此時王道士也非常高興,他高高興興從外國探險家手裏接過錢,然後高興的想起《西遊記》中唐僧取經,他認爲這些要文物的外國人就像取經的唐僧一樣。

作者說:“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比之於被官員大量遭踐的情景,我有時甚至想狠心說一句: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裏!這句話終究說得不太舒心。被我攔住的車隊,究竟應該駛向哪裏?這裏也難,那裏也難,我只能讓他停駐在沙漠裏,然後大哭一場。”

讀完《道士塔》我的心情也非常沉重,王道士是一個罪人,但是當時誰不是那樣呢,當時的中國人沒有文物意識,大量的國寶流向國外。國人麻木不仁,愚昧無知。今天國家加強教育,每個人都有保護國寶的意識。希望悲劇不要重演,我從《道士塔》看到了一個文化人的良心。《文化苦旅》這個標題太貼切了,勿忘國恥,勿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