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道士塔 教學設計(多篇)

道士塔 教學設計(多篇)

《道士塔》教案教案 篇一

永嘉中學 陳海光

一、目標:

1、把握王道士這一形象,體味“他只是錯步向前的小丑”的評價。

2、感受“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感受作者複雜的心態,進而感受一種民族的恥辱之痛,一種文人的無奈之痛,一種近乎自欺欺人的希望之痛。

二、過程:

(一)、導入  :

有一種文化,源遠流長,從1600年前,綿延至今;有一種文化,燦爛輝煌,從100年前,就引來各方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種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們永久的痛……

它,就是我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樣成了我們永久的痛的?誰應爲它的悲劇負責?讓我們跟隨據說是上一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的散文大家餘秋雨,走進他的《文化苦旅》,走進他的《道士塔》,去感受那份痛,去觸摸那份痛。

(二)、本文涉及兩個主要人物,一個是處於事件旋渦的王道士,一個是處於邊緣但感同身受的餘秋雨。

先讓我們來看王道士。

1、王道士的所作所爲:(速讀課文,找)

a、粉刷壁畫(第二節第3段)

b、砸碎塑雕(第二節第4段)

c、出賣文物(第三節6-11段)

d、報送官員 (第三節前部分)

2、對於這樣的王道士,你作何評價?有何根據?(跟着學生的鼻子走)

(幼稚、愚昧、賣國、無知、小丑、罪人、走運、受害者……)

(這裏,就可以抓住走運和受害者加以挖掘,學生的討論可能會涉及到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而不是王道士一個人的過錯等主題性的內容……)

3、對他,餘秋雨先生是怎樣評價的?

a、歷史已有記載,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b、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泄也只是對牛彈琴……

c、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

初讀(學生很冷漠)

再自由讀,讀出什麼感情?(譴責、嘲諷、同情……)

齊讀,要有點不同,要有味道。

(三)、由“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中的“只是、小丑”,

探討“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

1、悲劇是怎樣造成的?(朗讀討論第三節的4、5、6三段,感覺官僚的所做所爲,感受和歐美學者的差別,)

2、爲什麼說他只是小丑?

(對於整個悲劇,王道士是偶然,也是必然,這是一個國家的悲劇!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劇!這裏,不僅是文物的流失,而是知道是文物,是寶貝,卻不知道珍惜,是典型的自作孽,誠如郁達夫悼念魯迅時說: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羣;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這話用這裏也是可以的。)

(四)、面對這樣的悲劇,面對這樣的王道士,餘秋雨的心理是怎樣的?請大家劃出你認爲最能表現秋雨感情的語句,讀讀,並用:

“我看到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餘秋雨”加以表達,簡單地闡明理由。

可能有:

(這是一個痛苦不已的、矛盾的、憤怒的、理智的、近乎自欺欺人的、無奈的、字字帶血,句句含淚的……)

(如果可以,要引導學生體會末節光明背後的傷感與痛楚,揚眉吐氣背後的恥辱與憤懣,那是文人的一種近乎自欺欺人的希望之痛啊)

(五)、作業 :

感受餘秋雨

板書:(空白處補充學生的看法)

王 同情 諷刺 餘

道 秋

士 譴責 嘲笑 雨

作者郵箱:

研讀課文 篇二

A、研讀第一部分

1、同學們,讀課文首先要讀題目,那麼題目中的“塔”是什麼塔?(僧人圓寂塔),現在老師想要問一個問題。僧人圓寂塔是那個宗教的說法?(佛教)

是的,道士塔指的是在莫高窟的大門外的僧人圓寂塔,是的,道教和佛教是在我國盛並行的兩大宗教,它們之間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我們舉一點加以證明。比如在喪葬禮儀上,道士的逝世稱爲“羽化”在羽化之後有兩種葬法,一是坐缸,將遺體封缸後入葬。另一種是棺葬,用棺材入葬。而佛教僧人的死叫圓寂,他們的遺體是要火化的。有道高僧的骨灰叫做舍利子,一般是要見他來封存的。

2、塔的主人是誰?(王圓篆)他的身份是什麼?(農民——道士——不幸當了莫高窟的家)那麼老師想問大家,讓一個道士來管理一個佛教聖地,這合適嗎?結果會怎樣?(苦)

3、作者說:“我見過他的照片。”那麼我們也來看看他的照片,(照片),看文中是怎麼描寫他的?生讀文後明確:真是一個“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爲畏畏縮縮的人”!

4、作者爲什麼要強調他是一個農民?(沒什麼文化)

B、現在我們就來小組瀏覽文章的第二、三部分,讓自己來敘一敘,在中國二十世紀初年,在敦煌,發生過怎樣一段歷史,有過怎樣的故事,這個不懂得佛教的道士,對我們的莫高窟做了些什麼?(分兩大組,討論交流補充)

B、研讀第二部分(指導:我們在概括的時候要注意提取主要信息)

【(1)、刷白壁畫(2)、塑天師和靈官(砸碎破壞塑雕)】

引讀有關句子:

1、看課文。在他灑遍刷白之後,“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淨白。

2、看課文。“才幾下婀娜的身姿體態變成碎片,變成了泥巴”。

3、你看了有什麼感覺(愚昧無知)→(苦笑)

研讀第三部分:師:王道士有一個驚人的發現?文章第二部分你準備用怎樣的語言來概括?(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王道士發現了藏經洞,先把文物送給官員,後又把文物賣給了外國人)

師:是哪兒的文物?(具體到“敦煌莫高窟的一個洞窟裏的文物”)

師:同學和老師一起看課文第三部分,什麼時間?(1900年5月26日)“他辛辛苦苦地清除每一個洞窟中的積沙”,這個洞窟是16號洞窟,那天他無意中聽到裏面有空空的聲音。結果,他發現,在這個洞窟裏,居然還有一個復洞。裏面有數以萬計的經卷、文書、繪畫,那麼他買給了誰?

(外國的考古家抑價,文化強盜)

4、其實,歷史遠遠不止我們課本上描寫的那樣。(出示敦煌照片)

在王道士發現的這個藏經洞裏出土的文物大約有數萬件。時間上起三國兩晉下迄北宋,歷經千餘年,內容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英國人稱之爲“中國文獻遺存的大寶庫”,不論是從數量還是文化內涵來看敦煌文獻的出土都可以說是20世紀我國最重要的發現,然而,在經歷了外國文化強盜的一番掠奪之後,如今藏經洞已經變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七零八落。那麼,老師想問大家:你們知道這藏經洞裏有多少文物嗎?

真的不知道嗎?那麼跟着老師一起看課文P53的註釋,讀書要細心一點。(四萬多件)

師:其實,你這個數據也是不確切的,就老師目前看到的資料,有說五萬多件,有說六萬多件的,事實的卻如此,就像你們剛纔說的那樣,我們真的不知道這個藏經洞裏有多少文物,我們只知道:在美國哈佛大學,福格藝術博物館裏,波斯士頓博物館裏,在巴黎國民圖書館裏,在日本博物館裏,保存的敦煌文物比我們北京圖書館裏的還要多。請看:(就讓我們見識一下這些外國文化強盜的嘴臉……)

4、你的心裏是什麼滋味?(苦澀)

5、政府沒有干涉?(接受王圓篆的賄賂)→說明什麼問題?【(政府官員腐敗無能(圖片)】→你有怎樣的內心感受(苦悶)→王道士成了民族的什麼人(罪人)

6、趁熱打鐵:我們是否可以歸罪於他——王道士?(討論)

7、同學們,現在位想問問大家,當你們瞭解這段歷史,看了這些畫面,你們的內心會涌動着怎樣的情感?(恨)

師:是啊,其實餘秋雨先生也和我們一樣,他在第28節說:“我好恨”。那麼,聯繫全文來看,作者恨誰呢?從哪些語段可以看出來?

恨:王道士的愚昧無知、政府官員腐敗無能(圖片)、外國強盜貪婪無恥

師:那麼除了恨,是否還有其他的情感呢?(愛。愛什麼?對中國文化的熱愛。)

師:講得好!作者得恨源於作者的愛。俗話說:愛之深,恨之切。恨之切,也顯示他愛之深啊!

《道士塔》教案教案 篇三

道  士  塔

餘秋雨

[教學目標 ]

1、知識與技能:瞭解作者及其作品、敦煌的有關知識;閱讀課文,瞭解課文的大意,整體把握文章各部分的內涵。

2、過程與方法:師生查閱有關資料並進行交流,瞭解作者及其作品、敦煌的有關知識;朗讀課文,對文章形成整體認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課文,具體瞭解中國現代史,初步理解作者憤懣的情感。

[教學重點]

瞭解作者及其作品、敦煌的有關知識;閱讀課文,瞭解課文的大意。

[教學難點 ]

理解作者憤懣的情感。

[媒體設計]

計算機或幻燈機和錄音機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

第 一 課 時

一、談話導入

我們談起中國屈辱的現代史,總是對列強產生切齒的痛恨,因爲他們曾踐踏我們的家園,曾欺凌我們的人民,曾侵佔我們的經濟,曾掠奪我們的文化……時至今日,我們似乎應該痛定思痛了,餘秋雨先生的《道士塔》一文,就是從文化人的角度對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所遭受的災難進行了剖析。

二、作者簡介

餘秋雨,1946年出生,浙江餘姚人,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歷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教授,上海戲劇家協會副主席。1962年開始發表作品。在海內外出版過史論專著多部,曾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榮譽稱號。近年來在教學和學術研究之餘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後獲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中國臺灣聯合報讀書最佳書獎、上海市出版一等獎等。餘秋雨的藝術理論著作——《戲劇理論史稿》,在出版後次年即獲全國首屆戲劇理論著作獎,十年後獲文化部全國優秀教材一等獎;《戲劇審美心理學》榮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著作獎。因《行者無疆》獲得2002年度中國臺灣白金作家獎。

三、關於敦煌

師生查閱資料,關在課堂進行交流。(材料附後)

四、誦讀課文

1、教師範讀課文,學生完成下列任務:

⑴找出作者批判的對象。

王圓籙、中國的官員、外國侵略者

⑵試概括各部分大意。

㈠圓籙其人。

㈡道士宅院。

㈢敦煌劫難。

㈣專家之恨。

2、學生自讀課文,完成下列任務:

⑴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把握作者評議的歷史事實。

⑵選取你感興趣的段落作深入研讀,並把你的感受說給同學們聽。

3、師生同共同明確敦煌文物的遺失情況:

⑴1900年王圓籙發現藏經洞內藏寫經、文書等文物4萬多件。

⑵1907年英國斯坦因掠走寫本、文書24箱,繪、繡佛畫5箱。

⑶1914年斯坦因再次掠走寫本5箱。

⑷1908年法國伯希和掠走精品5000件。

⑸1911年日本橘瑞超、吉川小一郎掠走約600件經卷。

⑹1914年俄國奧爾登堡掠走一批經卷,盜走了第263窟的壁畫。

⑺1924年美國華爾納粘揭盜壁畫26塊。

五、課堂小結

經過這節課學習,我們初步掌握了敦煌莫高窟的基本情況、王圓籙和莫高窟的關係、莫高窟被劫經過,這是課文的史實部分。作者對這些內容的敘述沒有一氣說完,而是根據不同需要將其切成若干相對獨立的小集體,彼此相連又各具獨立性,隨敘述的展開,不斷推進感情的深化。可見,作者的感情、觀點纔是文章的關鍵所在——這是我們下節課要重點研討的內容。

作業 佈置

鞏固作業 :熟讀課文,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內涵。

預習作業 :根據課後練習二,品味文章語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  書  設  計

道士塔

餘秋雨

一、作者簡介        二、關於敦煌           三、課文感知

㈠圓籙其人。

(課件)             (課件)              ㈡道士宅院。

㈢敦煌劫難。

㈣專家之恨。

道士塔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瞭解作者及敦煌文化的一些常識。

準確篩選語言信息,通過語言信息分析人物形象,然後把握作者所傾注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作者“恨”的感情基調來分析形象及對中國文化的審視。

瞭解語言所具有的敘事評議有機結合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

從課文中找出依據,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調。

教學方法

通讀鑑賞法。

討論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

在上個世紀初的某一天,在中國西部的沙漠裏蹣跚地行走着一小隊人馬,正朝向一個神祕的地方。他們穿着有別於土布長袍的燕尾服,滿面塵灰,順着服尾上隨便綴着幾條黑色布條,迎風飄搖着,胸前縫隙間還露出幾縷黃毛。高高的鼻樑上鑲鉗着兩隻大大的藍眼睛,還架着兩片厚厚的玻璃,儘管衣衫襤褸,但還是禁不住幾絲興奮。當興奮消散之後,絡緦胡邊又浮現出稍許的恐懼。或許那個神祕的地方,周圍被官兵把持着,那麼我們將命懸一線;或許,還要文書通牒還不一定能靠近那個神祕之處;或許……

或許,他們還不不知道,一切擔心都是多餘的。因爲“上天是公平的”,一切付出最終得到回報。因爲他們不遠萬里飄洋過海而來,賣掉了所有的家當,冒着送命的危險。“佛”沒有理由不實現他的諾言。還因爲,這裏只有一個穿着土布道袍的道士,傻愣愣地站在虛掩的破門邊,把持着這個神祕的佛教聖地莫高窟,畏縮中充滿好奇地打量着這些嘰哩呱啦的似人非人的東西……

這是一個故事,虛構的,但又那麼真實。爲何這麼說呢?那麼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篇課文,(板書)《道士塔》,共同揭開這個謎。

二、背景揭示及作者介紹

1.餘秋雨,1946年生,浙江餘姚人,當代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者,散文家。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筆記》等。

2.莫高窟,我國最著名的佛教石窟,位於甘肅敦煌縣東南25公里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歷經一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國文化藝術的寶庫。包括洞窟550多個,壁畫5萬多平方米,有10個八中校園大,文獻資料四五萬冊。目前,北京圖書館藏有一萬餘冊,英國圖書館藏有11297冊,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藏有6000冊,俄羅斯聖彼得堡亞洲民族研究所藏有11050冊,日本私人藏有592冊,此外還有2700餘冊分散於各地。

3.王道士,即王圓籙,祖籍湖北麻城,出生在陝西。因爲躲避戰亂,王圓籙流落到甘肅酒泉,爲了生計便出家當了道士。後來王道士四方雲遊,於1892年左右來到敦煌,在三危山下發現莫高窟。這時的他已年過四十。

1900年5月26日,王圓籙發現了藏經洞。他向敦煌縣令彙報,並奉上經文兩卷。然而不學無術的嚴知縣卻視爲廢紙,毫不理會。

王道士守着經文整整三年,又一位知縣上任了,王道士再次上報。這位汪知縣總算高度重視,並親自到莫高窟查看一番,指示王道士要好好看管這些經卷,然後打道回府,再無下文。後來外國人知道了,千里迢迢趕來,用很少的錢從王道士手裏買走了其中的大部分藏書。

作者對這些寶物的損失感到十分痛心並從中深省那場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劇的社會根源。作者即是根據這一思路行文的。

三、研析課文內容

1、請同學們朗讀課文。

目的:掃清文字障礙,把握文章及作者所表露出的感情。

需要注意的文字讀音:籙(lù)蘸(zhàn)鮮血(xiānxuè)坍弛(tānchí)

蹊蹺(qīqīao)歆(xīn)羨風餐露宿辯(辨)駁

2、在明白作者所描述事情的梗概之後,作者怎樣評說這件事?

明確:全文描寫的是在19世紀初,發生在敦煌最著名的佛教石窟莫高窟——當時存留着“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的一場文化浩劫。面對這場劫難,作者沉重地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作品在滴血”。

3、面對這場巨大的民族悲劇,找出最能直接體現作者強烈感情的一句話。

明確:我好恨!

4、縱觀全篇,結合文中信息找出作者恨的具體內容是什麼?爲什麼恨他們?

分析:圍繞着這場浩劫,出現了與之有着直接關係的三者,即當時在莫高窟當住持的“原是湖北麻城的農民,逃荒到甘肅,做了道士”,“幾經周折”,“由他當了莫高窟的家”的王圓籙。大量文物都是從他手裏流走的。

王圓籙這個人物形象,可以從字裏行間窺見其全貌。照片上的他“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的一個平民。在發現文物以前,不僅把洞窟裏“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用石灰粉刷得“一片淨白”,而且還把塑雕那“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學淺笑變成了”“天師、靈官”的泥巴。故使作者親臨時看到的是“慘白的牆壁、慘白的`怪象”,從而“腦中也是一片慘白”。當他發現文物之後,只是到縣城時,“撿幾個經卷給縣長看看,順便說說這樁奇事”。當那些從西方來的學者、漢學家、考古家、冒險家,用“一些現編的童話”和“一點隨身帶着的”“商品”,“少量的銀元”等就可以換取數以千計的珍貴文物。而當那些人走的時候,王道士“頻頻點頭,深深鞠躬,還送出一程”,與他們“依依惜別,感謝司大人、貝大人的”。“車隊已經駛遠,他還站在路口”,以盼望的姿勢佇立在夕陽底下。

其次就是從王道士手中“奪走”文物的歐美的學者、漢學家、考古家、冒險家。他們“不遠萬里、風餐露宿,朝敦煌起來。他們願意變賣掉自己的全部財產,充着偷運一兩件文物回去的路費。他們願意吃苦,願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險,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殺的準備”。他們用“幾句現編的童話”和少得可憐的銀元,就從道士手裏“換”走了他們所想要的大量文物。“回到國內,受到了熱烈的”。在他們的學術報告和探險報告時時激起如雷的掌聲時,“他們不斷暗示,是他們的長途跋涉,使敦煌文獻從黑暗走向光明”。

當西方來的探險者(實質上講我們可以稱他們爲文化列強或強盜)冒着生命危險“在沙漠裏燃起股股炊煙”時,“中國官員的客廳裏,也正茶香縷縷”;當王道士隨着不時的進城拿着文物給縣長看看時,他們“文雅地摸着鬍鬚,吩咐手下:‘什麼時候,叫那個道士再送幾件來!’已得的幾件,包裝一下,算是送給哪位京官的生日禮品”;當道士和西方來的探險者正進行着他們所謂的交易,當西方的探險者,賣掉全部家產,冒着生命危險也要把文物弄到手時,這裏“沒有任何關卡,沒有任何手續”,沒有“遇到森嚴的文物保護官邸,沒有碰見冷漠的博物館館長,甚至沒有遇到看守和門衛”。不僅如此,中國的官員卻嫌“運費不低”,故當有一批文物送京時,其情景是“沒裝木箱,只用席子亂捆,沿途官員伸手進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兒歇腳又得留下幾捆,結果,到京城時已零零落落,不成樣子”。而這些官員只是當時封建末期滿清政府的縮影。

另外,站在這場浩劫之外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我”,作者自己。當他看到道士對洞窟進行“修葺”時,他在心底裏痛苦地呼喊着“住手”;當他看到西方文化列強一箱箱地運走代表中國最燦爛文化的敦煌文物時,他想乘着戰馬,手持寶劍要與之“決勝負於城下”;當看到中國官員隨手糟踐這些文物的時候,他想狠狠心說一句,寧肯把這些文物存放在倫敦博物館裏,但卻很無奈,故只有大哭一場,從心裏發出一句感情強烈的怨憤之語“我好恨”!

通過以上分析,明確:恨的主要內容是王道士、西方文化列強、以中國官員爲代表的滿清政府及他自己。因爲王道士麻木愚昧,列強貪婪無恥,政府腐敗無能,自己無可奈何。

面對這場巨大的民族悲劇的王圓籙、晚清政府、文化列強、自己。

5、作者持怎樣的恨?

明確:通過對王道士、西方文化列強、滿清政府及自己人物形象的分析,得出:對麻木愚昧的王道士所持爲憤恨,對貪婪無恥的文化列強所持爲憎恨,對腐敗無能的滿清政府所持爲痛恨,對無可奈何的自己所持爲憾恨。

6、導致作者“恨”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明確:這場文化浩劫,儘管這些文物的流失絕大部分與王道士有直接關係,但從本質上探討,之所以會出現這一場“巨大的民族悲劇”,是因爲當時代表政府的官員沒有認識到敦煌文化的價值,他在生活上的各種腐敗行爲與政治上的無能(沒有專門的文化保護官邸,沒有看守和門衛等)。故導致恨的根本原因是腐敗無能的滿清政府。

7、這篇文章,作者在記敘的過程中融入了自己強烈的感情,難道作者就只有恨嗎?爲什麼?

明確:面對這麼一場“巨大的民族悲劇”,任何一個有識之士,任何一個對本國文化持有熱腸的人,都不免會對之扼腕嘆息的。扼腕嘆息的是中國最燦爛的文化,不僅是其物質形態在自己國家,而且作爲一門研究學科,也應在自己的國家。西方文化列強盜取的不單是文物,更是作爲一個文明古國的尊嚴。故任何一個愛國人士對待這種一現象都會有一種情感,對本國文化與文明的深深熱愛,也是一種愛國的表現。

作者的所有無奈舉動都像所有的敦煌研究學者一樣,都是爲了“中國的榮耀與恥辱”,在榮耀與恥辱面前展現的是無比激越的情感,故“越是屈辱越是加緊鑽研”。而歷史終於印證“敦煌在中國”的時候,作者也像中國的專家一樣,“沒有太大的激動,他們默默地離開會場,走過王道士的圓寂塔前”。從而引起讀者及後來之士不得不對中國文化命運進行重新關注與審視。

沉默中交織濃烈的愛與恨的情感。

8、這場巨大的民族悲劇距今百年左右,那麼當下的我們怎樣認識昨天的悲劇?

開放題,這需要對中國文化作全面的考察與認識,從愛護中國文化遺產的意識和保護文化遺產的調度責任感上來認識,並且還要具有全局觀念,運用魯迅先生《拿來主義》的“取其數理化,去其糟粕”的觀點和方法加以審視。

四、課堂總結

文章通過道士塔以虛構的方式向我們展現了一段史實,通過描述與這段史實有直接與間接關係的人物形象,讓我們體會到由於“歷史錯步上前的小丑”的愚昧,其實本質上是由封建統治者的腐朽無能,及其外國侵略者欺騙和擄掠,從而導致敦煌藝術經歷文化浩劫。而這場浩劫也成爲中華民族的“恥辱”,最後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在屈辱中加緊鑽研,所以使得日本學者不得不承認不僅“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的結論。進而使得“榮耀”的迴歸。在作者的虛構中,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無比“真實”的史實,從中也流露出作者無比強烈的感情,同時也讓讀者與作者一起感受這種情感。更重要的是看了這篇文章之後,會不自覺地對中國文化的命運及價值重新審視。這就是本文的藝術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