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道德情操論讀後感(通用多篇)

讀後感2.61W

道德情操論讀後感(通用多篇)

道德情操論讀後感 篇1

讀完這篇文章知道它的主要內容是:身處千急劇變革的市場經濟大潮中,每一個普通人都面臨着貧富差距拉大、企業改革、股市非理性繁榮等各種各樣的問題,人們身處其中又常常感到被自私、虛榮、妒嫉、仇恨、貪婪和背信棄義等不道德的情感所包圍,因而更加嚮往感恩、大度、慷慨、正直、勤儉、自我剋制等人性的美德。而這些不道德和道德。以及衍生出以上種種人類情感的“同情感”正是230多年前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在撰寫《國富論》之前,甚至在寫完《國富論》之後一直不厭其煩反覆思考的焦點。

他耗費畢生的心血把這些思考寫成了這本十分罕見的,也可以說是至今惟一的一本全面、系統分析人類情感的作品,他想告訴讀者——人在追求物質利益的同時。要受道德感念的約束。不要去傷害別人,而是要幫助別人。這種“利他”的道德情操永遠地種植在人的心靈裏。而且每個人對這種人類樸素情感的保有和維持對整個市場經濟的和諧地運行,甚至民族的強盛將是至關重要。

大家都知道亞當·斯密《國富論》的一句名言——市場是一隻看不見的手,但他的另外一本著作《道德情操論》卻很少有人讀過。他在這本書裏寫道,如果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衆手中,那麼它在道義上將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風險的,因爲它註定會威脅到社會的穩定。對於我們來說,第一是發展。第二是協調發展。我們要特別重視社會公平與正義。

這本書中,斯密對人類豐富多彩的道德情操世界作了簡明扼要的理路說明。

首先,他認爲同情、同情心是人類天賦的本性之一,換句話說,情感互動構成社會生活天然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接着,他引出一個類似公理的常識,即相互同情的愉快,同情既能增加快樂也能減輕痛苦。

其次,第二卷中談到對優點和缺點的感覺——確定無疑的贊同或反對的對象——從內心情感同它意欲產生的或往往產生的結果之間的關係來研究——優點(受賞)與缺點(受罰)。第三卷闡述了我們評判自己的情感和行爲的基礎,兼論責任感。第四卷:效用對贊同情感的作用。第五卷:習慣和風氣對有關道德贊同和不贊同情感的影響。第六卷:有關美德的品質—當我們考慮任何個人的品質時,我們當然要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考察它:第一,它對那個人自己幸福所能產生的影響;第二,它對其他人的幸福所能產生的影響(第7頁)。第七卷:論道德哲學體系。

看完這本書給我的感觸很深,大家都知道道德和法律一樣規範着大家的日常行爲,而且弘揚道德美德是中國的優良傳統。在我們行業一樣處處都能體現出人與人之間、社會與人之間、社會與社會之間的情感。公司推薦這本書給我們看自然有其作用,能夠讓我們的心靈得到啓發,讓我們以後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讓我們學會互相幫助、互相體諒、,讓我們學會面帶微笑的去對待每一位顧客(顧客即是上帝)、去生活。

道德情操論讀後感 篇2

我只聽過《國富論》,《道德情操論》還是頭一次聽。

也許是由於作者的緣故,一個現代經濟學之父的作品應該與經濟發展掛鉤。但並意味着對青少年毫無用處。譬如,他指出的經營之道要講誠信,這對我們就有點用了。

亞當斯密這本書對人類豐富多彩的情操世界作了簡明扼要的說明。本書告訴我們相互同情的愉快,同情既能增加快樂也能減輕痛苦。人的風氣和習慣對有關道德贊同和不贊同情感有直接影響。

個人的品質,我們應該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考察它:

一是他對那個人自己幸福所產生的影響;

二是它對其他人的幸福所產生的影響。

道德和法律一樣規範着我們的行爲,只不過法律有強制力保證實施。

我是班長,這本書給我的不僅僅是這些。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這句話告訴我,要從身邊小事做起,嚴於律己,做好每一件事情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昇華。我們要善於由大及小,從大處着眼,從小處着手,絕不要以微小兒而不足道,細小而不足爲。班長要有先人後己,先公後私的思想覺悟,始終把大家的利益,他人的利益置於自己利益之上,好事喜事首先想着大家,不搞近水樓臺先得月。要做到艱鉅任務搶在先,嚴控班級整體態勢,加緊改革創新。

亞當斯密耗費畢生心血寫成了這部至今唯一的一本全面系統分析人類情感的作品。他想告訴我們——人在追求物質利益的同時,要受到道德的約束,不要傷害別人,而要幫助別人。溫家寶總理推薦這本書,我想總理認爲這對維持整個市場經濟和諧運行,甚至民族強盛是至關重要的。

亞當斯密在書中說:“如果一個社會經濟的發展成果不能真正地分到大衆手中,那麼他在道義上將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風險的,因爲他註定會威脅到社會的穩定。”對於我而言,我必須考慮到我的計劃要符合同學們的需求,不能有偏私的成分。今後,我的第一任務是解決班級較爲突出的問題,重視公平與正義。

亞當斯密作爲現代經濟學之父,其功績是無法衡量的。這本書對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不意味着只對經濟有用,對任何一個人都有着巨大的幫助。

到最後我不把這讀後感當成累贅了,反而謝謝他,因爲這本書給我帶來了太多,無論是個人還是以後的班級發展。

道德情操論讀後感 篇3

抱着沉甸甸的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在圖書館啃時,真爲自己捏一把汗。我本不喜歡與學術有關的書籍,但慢慢的便投入其中。很多話都生澀難懂,很多句子也都深奧。但不能否認我確實受益匪淺!

亞當·斯密是這樣解釋“同情”的:人的天賦中總是明顯地存在着一些本性,這些本性使他關心別人的命運,把別人的幸福當成是自己的事情……這種本性就是憐憫或同情。正如書中他所舉的例子,年輕的詩歌初學者幾乎不能確定自己的詩歌是否優秀,常因別人同情後的評論而“喜氣洋洋”……似乎同情是與生俱來的特性,與人性的善惡無關。

亞當·斯密是一個慎行慎獨的人。這在他的文字中表現的一覽無餘。在對自己的一舉一動的全部合宜性有充分把握前,絕不會輕易這樣做。因此,當《道德情操論》與《國富論》中的某些論點相牴觸時,他毅然推遲其出版時間。事情不是一層不變的,正如亞當·斯密所說當人類共有經驗或感情轉變時,也會重新塑造出新的理由標準和“公正的旁旁觀者”。

從“同情”發展到“公正的旁觀者”是《道德情操論》最重要的邏輯轉換。讀到這裏時,雖然亞當·斯密在不斷論證,我還是模糊了,或許是我見解不到位,敬請諒解!作者從互利原則中總結出:同情的產生帶來被認同的愉悅感,不認同則產生排斥感。累積原則認爲由個人經驗累積成爲人類經驗,因爲人的天賦保證,使得經驗成爲理性。認爲同情不同情已經不僅僅是人際關係中的和諧或衝突,而是社會仲裁性質的獎勵和懲罰了。很顯然,這與上文所說的本性偏離了。

也許是我頭腦中的墨水尚淺,還不足以理解。亞當·斯密認爲美德“它是理性、道義、良心,心中的那個居民、內心的那個人,判斷我們行爲的仲裁,強迫着人們儘管在自利的狀況下還能維持公利的要求。”對該論點,他依次運用了互動原則、累積原則,以及公正的旁觀者的理論,最後指出公平的旁觀者保證了社會的價值觀,並預言在公正的旁觀者的監督下,人類社會的理性標準與道德底線將長期保持穩定,即使發生偏差,也不會完全扭曲。

讀完《道德情操論》已經是距離借書的第四天。在花園裏翻完最後一頁時。看見墜落的樹葉都產生同情心。我有了變化,不知你是否也一樣。推薦你也一起欣賞,你絕不會後悔!

道德情操論讀後感 篇4

崇尚通過勞動與智慧獲得的財富與地位和崇尚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得的財富與地位從表面上看並無二致,因爲他們的目標是相同的,都是財富與地位。而實現目標的途徑卻往往被忽視,甚至不爲人知。其實財富與地位僅是人類作爲動物(具有智慧)而言的最低要求,因爲這些可以滿足一個人在物質條件下的更好生存需要。而道德上的追求才是更高層次的目標。一個人的追求到底屬於哪個層次其實很好判斷,只要看他在擁有了財富之後的表現即可得知。

“倉廩實而知禮節”這句話並不過分與偏頗,而是“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關係。在作爲生物來到世界後,生存自然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在解決上並不是順序的,而是同步的,程度不同而已。因此,很多人不願承認,但不得不承認,“財富”與“地位”可以檢驗一個人的道德追求。當一個人在基本生存仍存在問題時,你是不能說他“心向腐化”的,因爲他有可能只是想活下去或活的更好些,僅此而已。可他卻不知道方法上的不同究竟產生了哪些不同的影響,這些影響又會帶來哪些後果。當許多人都是這樣的狀態時就形成了所謂的“壞風氣”,可不知道他們僅是想讓自己和家人生活的更好些。

所以問題並沒有出在他們對“財富和地位”的渴望與崇尚上面,而是那些已經解決了基本問題的人們沒有爲他們做出更多的追求道德力量的榜樣!

如果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衆手中,那麼它在道義上將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風險的,因爲它註定會威脅到社會的穩定。

道德情操論讀後感 篇5

亞當·斯密經過漫長的創作、增補、修訂及整個研究、寫作計劃過程,著作《道德情操論》終於“定型”了,成爲一個最完美的版本。在這本書裏,斯密對人類豐富多彩的道德情操世界作了簡明扼要的理路說明。我想說:這本書絕對不是單純進行空洞的道德說教而已,經典之所以能夠成爲經典,是因爲其所闡述的觀點是能夠跨越時空,不受地域限制的,它歷久而彌新,在歷史的沉澱中又孕育出更豐富的內涵。

他傳達給讀者的是:人在追求物質利益的同時,要受道德感念的約束。不要去傷害別人,而是應該要幫助別人。這種“利他”的道德情操永遠地種植在人的心靈裏面。因爲大家都知道道德和法律一樣規範着大家的日常行爲,而且弘揚道德美德是中國的優良傳統。倘若以後我們真正踏入社會了並且找到了屬於了我們自己的工作,那麼在我們行業一樣處處都是能體現出人與人之間、社會與人之間、社會與社會之間的情感的。無可否認,努力擠出自己有限的時間去看這本書,心靈得到很大的啓發——它給了我以後在工作和生活中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督促我要學會互相幫助和互相體諒,讓我學會面帶微笑的去對待每一位匆匆而過的路人、朋友,親人和愛人。

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首先提出“研究道德世界的出發點是同情心”,他認爲同情、同情心是人類天賦的本性之一,換句話來說,情感互動構成社會生活天然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緊接着,他引出一個類似公理的常識,即相互同情的愉快,同情既能增加快樂也能減輕痛苦。讀過這本書,僅僅是最開始,我們看到“設身處地”這個詞的出現頻率是很高的。後來有反覆出現“激情”、“強烈”、“合宜”、“盡善盡美”等詞。小時候,思想品德課的時候老師教會我們要換位思考,這不正是要設身處地地爲別人着想嗎!正是由於我們對別人的痛苦抱有同情,即設身處地地想象受難者的痛苦,我們才能設想受難者的感受或者受受難者的感受的影響,真切地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所以說同情與其說是因爲看到對方的激情而產生的,不如說是因爲看到激發這種激情的境況而產生的。但是我們對悲傷的同情一般是一種比我們對快樂的同情更爲強烈的感情還是通常遠遠不如當事人自然感受到的強烈

他在書中說:“人的天性決定了我們總是推己及人,從關心自己開始,進而關心旁人以及整個社會的利益。”誠然,慈悲爲懷的人,總是會設身處地地去體會別人的切身感受,總是會“推己及人”的爲別人着想。千百年來,孔老夫子不正是如此地教育着我們後來人嗎?即使是論社會階層的區別也是孔子一直討論的話題。

然後亞當·密斯在第二卷中談到對優點和缺點的感覺——確定無疑的贊同或反對的對象——從內心情感同它意欲產生的或往往產生的結果之間的關係來研究——優點(受賞)與缺點(受罰)。現在的社會同樣如此,又或者像孔子所埋怨的“鄉原”一樣,這些都應該是一種確定無疑的贊同或反對的對象。優點、好的品質應該得到報答而缺點、壞的品質應該得到懲罰。在第三卷中他又闡述了我們評判自己的情感和行爲的基礎,兼論責任感。還有第四卷的效用對贊同情感的作用;第五卷論習慣和風氣對有關道德贊同和不贊同情感的影響。第六卷他說有關美德的品質—當我們考慮任何個人的品質時,我們當然要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考察它:第一,它對那個人自己幸福所能產生的影響;第二,它對其他人的幸福所能產生的影響。最後密斯論道德哲學體系。

說實話,雖然我看起來有點吃力,字字都要咀嚼一下。但是密斯對人類的道德情操剖析的很是全面很是深入。但是我不明白爲什麼他在《道德情操論》中闡明的以“公民的幸福生活”爲目標的倫理思想,卻很少引起我國思想理論界的關注呢?我們身處急劇變革的市場經濟大潮中,面臨着貧富差距拉大、社會腐敗、就業壓力大等各種各樣的問題,常常會感到被自私、虛榮、妒嫉、仇恨、貪婪和背信棄義等不道德的情感所包圍,因而更加嚮往感恩、大方、美好、正直、勤儉、自我剋制等人性的美德。而且《道德情操論》告訴我們如何“利他”,使他人的幸福成爲自己的幸福必備的條件。作爲一個社會個體,就要求我們常懷同情之心、推己及人、公平正義之心待人處世,互幫互助,用全局的眼光,正確處理個人和集體、個人和社會的利益。

現在我作爲一名大學生,通過《道德情操論》的學習,更加堅定了追求和信仰,現在必須好好學習,培養一身的能力才能在未來更好的爲人民服務。並且,把中華民族的良好美德發揚光大。德,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根基,一個有德的民族會受到世界的尊重,歷史的尊重。道德也存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小事大事,我們都能做個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人們加在一起就是有道德的國家民族。國家一直在講求德治,可是我們這樣的適合暫時還無法擺脫法治的社會。但是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會看到一個高國民素質的中國,一個可以用德治和諧的社會,我們相信着併爲之努力着!

道德情操論讀後感 篇6

這本書我採用在喜馬拉雅FM上聽書+重點章節閱讀完成。這是一本由英國蘇格蘭哲學家和經濟學家亞當·斯密(1723—1790)完成的倫理學經典著作。說實話,這本書能聽完對我來說都是一個極大地挑戰,由於翻譯版本與實體書版本不同,不同的思維方式,中外文化的差異,自己的知識面,論據來源等等……只能算馬馬虎虎應付性地聽完一遍。

《道德情操論》全書分七卷。憐憫和同情是人的本性,是人性中的一種原始感情。同情既能增加快樂也能減輕痛苦。同情是斯密同情思想的核心概念。作者用同情的原理來闡述正義、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產生的根源,說明道德的評價性質、原則以及各種美德的特性,接着對各種道德哲學學說進行了介紹,進而揭示除人類社會賴以維繫、和諧發展的基礎,以及人的行爲應遵循的一般道德準則。

在人類發展的今天,世界時時在變,而人性未變。每一個人都要面對人和人關係,人和社會,人和事物的關係以及人和自然界的關係,社會裏存在的貧富差距,發展失衡,企業改革,房市、股市非理性繁榮等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身處其中又常常感到被自私、虛榮、妒嫉,仇恨、貪婪和背信棄義等不道德的情感所包圍,因而更加嚮往感恩、大度、慷慨、正直、勤儉、自我剋制等人性的美德。

在當今社會,大家都知道道德和法律一樣規範着大家的日常行爲,弘揚美德是華夏文明的優良傳統。關心自己的幸福,需要我們具有謹慎的美德,這種美德約束我們避免受傷害;關心他人的幸福,要求我們具有正義和仁慈的美德,這種美德敦促我們提升他人的幸福。

按照完美的謹慎、嚴格的正義和合宜的仁慈這些準則去行事的人,可以說是具有完善美德的人……但是人自己的激情非常容易把他引入歧途——所以瞭解這些準則而得不到最完善的自我控制的支持,總是不能使他盡到自己的職責。

自我控制的美德就是遵循合宜性,就是對想象中的這個公正的旁觀者的情感的尊重。這些美德除了帶來令人愉快的後果外,不會產生別的傾向。這本書能讓我們心靈得到啓發,從根源瞭解人類自身的情感,不會因爲對同一件事每個人有不同的感情而詫異。在這個利益化功利化的現代大潮中,特別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餘年,我們的經濟得到迅猛發展,一些人爲了一己私利造假,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整個社會道德觀念淡薄,逐漸失去了道德對人的約束。如果人們把自我利益最大化,這種利益的最大化就會比同情心更加強烈,就會磨滅同情心和良心,也就磨滅了道德情操。

目前互聯網飛速發展,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事可能被吃瓜羣衆津津樂道地演繹着。我們應該不瞭解真相就不要隨波逐流,隨意下結論,要有自己的道德情操。讀《道德情操論》對我們是一次心靈的反思,道德的重整。我們瞭解了爲什麼很多事如此醜陋,也懂得了如何去改變這種醜陋,這也爲我們追求美德指明瞭方向,能更好地指導以後的生活和工作。

亞當·斯密的這本書理論性很強,也很深刻,因本人水平有限,只能理解皮毛,以上就是我膚淺的一些心得體會,請大家多多包涵。

道德情操論讀後感 篇7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利益驅動下,人自私的情感越來越明顯,私慾的膨脹給道德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很多傳統的道德觀已經不被人所看重。在這樣的狀況下,很容易導致社會的道德缺失。財富固然重要,物質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的保障,然而,我們不能夠爲了利益和物質的追求而忘了對道德情操的反思,否則,人類和禽獸就沒什麼區別了,僅僅是爲了得到物質,爲了生存而已。

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世界發生了重大的改變。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講述了人如何獲取財富,如何把握規律做到利己。然而,過度的利己是會導致社會利益化,冷漠化的,爲此,亞當斯密很負職責地寫了《道德情操論》,從人類的情感和同情心出發,討論了善惡、美醜、正義、職責等一系列概念,用同情的基本原理來闡釋正義、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產生的根源,說明道德評價的性質、原則以及各種美德的特徵,並對各種道德哲學學說進行了說和評價,進而揭示出人類社會賴以維繫、和諧發展的祕密,以及人的行爲應遵循的一般道德準則。它對於促進人類福利這一更大的社會目的起到了更爲基本的作用,因而也被譽爲市場經濟良性運行不可或缺的“聖經”,西方世界的《論語》。

而我個人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抱着用它去解釋經濟社會的態度,而僅僅是用來解釋我個人的內情緒感。讀完《道德情操論》,我感覺很多生活中的迷茫都變得明朗,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同時也在道德方面有了一個更清晰的指引。這是平時上課學習老師所不能教予我的。《道德情操論》更深刻地揭示了人內心的情感,包括善惡美醜,它比《醜陋的中國人》更讓我震撼,和受啓發,正因它解釋得更深層次。

讀完這本書,我首先想到的一個問題就是,何謂道德,道德的好處何在?在中國,傳統的觀念認爲,道德就是善良的本性,是美德。有觀點認爲:“所謂道德是出自本能的利他行爲,是一種自然地情感流露。一個人如果充分思考各種狀況再做出利他行爲,這種理智的思考已經不能算是道德了。”然而,在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裏,道德準則是一種自制意識,是良心的呼喚,是對普遍道德的職責感。如在第五章中寫到,“他行爲的動機不是出於別的,可能只是出於對既定的職責準則的尊重,一種在各方面都按照感恩的法則行事的嚴肅而真摯的願望。”“這種敬重,還由這樣一種見解得到更進一步深化,即認爲這種敬重起初是出於人的天性將它銘記於心,之後被推理和哲理所證實,認爲這些重要的道德準則是大自然的指令和法則,大自然最終將給那些盡到自己職責的人以獎賞,而對那些不盡自己職責的人給予懲罰。”正是由於這種對道德準則的堅信和敬重,想成一種職責感,自制力,這也是本書裏說的“行爲的合宜性的決定”。在全本書中,道德情操都是人類情感的反思以及對善美的追求,這與道德是本能的利他行爲意識有些差異。而我更認同亞當斯密的觀點,正因惡念是每個人都有的,善念也是每個人都有的,道德情操好的人並不是聖人,完全沒有惡念,而是構成了良好的道德觀念,價值觀念,這種信念支撐着他不作出損人利己的行爲,因此他很少惡行,得到人們的完美評價,覺得他是個道德好的人。而道德敗壞的人也有善良的一面,只是正因價值觀的不一樣,道德觀念的薄弱,致使他無法抗拒利益的驅動,而做出了損人利己的行爲,而這種人是對社會不利的,影響社會和諧的,因此,需要強調良好的道德情操。

在這本書中,亞當斯密把道德情操歸的根源歸結爲同情心,這與人性論有着相似之處。在書的開端就講述了同情心的問題。“在人的天性中總是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東西。無論一個人在我們眼中是如何自私,他總是會對別人的命運感興趣,會去關心別人的幸福;雖然他什麼也得不到,只是爲別人感到高興。當我們親眼目睹或是設身處地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時,我們的心中就會產生同情或憐憫。我們常常爲別人的痛苦而痛苦,這是無須證明的事實。像人性中所有與生俱來的感情一樣,這種情感決不是專屬於良善君子,儘管他們可能對此最爲敏感。即使一個無賴罪大惡極,無視一切社會規範,他也不會完全喪失同情心。”

道德情操論讀後感 篇8

被世人稱爲“經濟學之父”的英國作家亞當·斯密在其所著的《道德情操論》中說:貪心過度高估貧窮與富裕之間的差別;野心過度高估私人職位與公共職位之間的差別;虛榮過度高估無聞與聲名遠播之間的差別。在當今我國建設和諧社會主義的千變萬化市場經濟大潮中,每一個普通人都面臨着貧富的差距、地位的差距和榮譽的差距,人們又常常感到被自私、虛榮、妒嫉、仇恨、貪婪和背信棄義等不道德的情感所包圍,因而更加嚮往感恩、大度、慷慨、正直、勤儉、自我剋制等人性的美德。

如何在當今社會幸福地生活、如何爲和諧中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我以爲要有一個完全平靜的心態對待世間的各種差別,要把自己幸福感滿足感的標準放低,要滿懷感恩之心和愛心去回報社會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要把自己工作潛質和工作水平的標準提高。

我們要有被家人、朋友、社會所愛,得到物質或精神享受的幸福和滿足;更要有施愛於人、助人爲樂、奉獻社會的富足和心靈滌盪,要把自己溶入整個社會,充分享受做人的快樂,要寬容待人,富有愛心,克服虛榮、妒嫉、貪婪心理,把貧富、貴賤、榮辱的“距離”縮短,崇尚博愛、正直、勤奮的美德,從身邊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真誠地對待所接觸的每個人,踏實幹好每一件事,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不好怨天尤人、心浮氣躁、好高鶩遠,更不好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索取回報,從做事的過程中去享受快樂,從讚美中去尋找自己的不足,從值得讚美中去感受心靈的寧靜。人只能在社會中才能生存,人的天性使他能夠適應身處的環境。人類社會的所有成員都需要相互幫忙,也隨時可能互相傷害。在人們能夠互諒互讓、互敬互愛、互相幫忙的地方,社會就會繁榮興盛、充滿溫馨。溫情和愛將大家聯繫在一齊,彷彿生活在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中。

情感和內心的感受是各種行爲的產生根源,也是評判行爲善惡的基礎,人性的盡善盡美就在於多爲他人着想而少爲自己着想,在於剋制自私心而放縱寬容和仁慈之心。只有道德高尚、情緒安寧、充滿愛心的人的行爲,對社會、對他人才是有益的,而且能夠經受時刻的長期考驗,他們的行爲不計個人得失,不圖他人回報,在德行的過程中感受快樂,在施愛的行爲中體味人生的幸福。但是我們的社會有一部分人的有些行爲卻不是這樣,這些行爲或是自私自利,或是短期看對社會、對他人“有益”,但暗藏私利或個人目的,更有甚者不息損人利己或者損社會和他人的大利而獲取自己的蠅頭小利,這些行爲談不上道德高尚、這些人無愛心可言,他們終究必然被人們所認識,而自身也終日倍受正義、道德的折磨和良心的譴責。

作爲一名國家公務人員和統計幹部,我們不僅僅是社會的普通一員,更是一名執法者,我們的工作行爲代表國家,這樣就要求我們不僅僅要有感恩、大度、慷慨、正直、勤儉、自我剋制等人性美德,也要有公平正義、忠於職守、真抓實幹、嚴格執法、銳意進取、敢於負責、清正廉潔、情趣健康的工作作風。意大利詩人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能夠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我們暫且不去討論道德和知識誰更重要,但我堅信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我們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最需要的是具有道德高尚的知識者。因此我們要不斷加強自身在政治理論、思想道德和作風的修養,真正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要甘於寂寞,富有愛心,要不斷學習,發奮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增強爲人民服務的本領。嚴格要求自己,愛崗敬業,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發奮提高工作質量,把每項工作幹好幹實,樹立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思想,切實轉變工作作風,端正服務態度,真心實意地爲人民服務,堅持以人爲本,讓和諧充斥我們的每一個工作環節,讓愛心在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釋放,讓我們以高尚的工作行爲和一流的工作業績感恩回報社會。

道德情操論讀後感 篇9

亞當·斯密是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憑藉《國富論》一書享譽全球,被尊爲“微觀經濟學之父”。除此之外,亞當·斯密還有一部影響力巨大的名著,即《道德情操論》。在《道德情操論》這本著作中,亞當·斯密對同情心、善惡、正義、仁愛、剋制等情感因素進行了剖析,並對評價道德的性質與原則做了精闢的論述,目的是引導芸芸衆生懲惡揚善、伸張正義,養浩然之正氣,修厚德以載物。

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中國經濟社會得到了高速的發展,同時也滋生了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行爲,浮躁的氣息與投機氛圍濃厚,多少人想着不勞而獲或者一夜致富,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沉下心來修習自身的道德情操,感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大部分人工作八小時以外的時間會用於打遊戲、刷朋友圈、看電視等行爲,事後會莫名產生一種無盡的空虛感。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利用這些時間,閱讀一些有助於提升我們修養的好書、參與志願服務和公益活動等,那麼,我們內心將會得到充實和滿足。而做到這些,要求我們既有計劃,又有恆心。我們必須目標明確,堅持不懈,攻堅克難,久久爲功。

作爲金融從業人員,對待客戶要誠信,對待誘惑要剋制,切不可在權力面前亂了方寸,在金錢面前失了原則,一定要守住底線,守住做人的底線,守住制度的底線,守住道德的底線,在各種考驗下錘鍊道德品行,提升自我修養。

修身,修養一己之道德情操,勉以躬行實踐謂之修身。我們要以仁、義、禮、智、信等優秀道德品質爲指導,不卑不亢,養浩然之正氣,修厚德以載物。

道德情操論讀後感 篇10

人擁有利己的本性,以及同情的本性。

利己主要表現爲功利,爲自身利益着想,爲理性控制。

同情表現爲對他人的所遇到的事的反應。當人們看到他人遭受苦難,心理上會自動想象自己遭遇那種處境時的表現,然後通過情緒表現(快樂的事也如此)。無論是什麼樣的人,凡正常,都或多或少擁有同情的本能,少者爲麻木,多者爲善感。而人們的這種同情會對當事人產生較大的影響,若爲快樂,那麼他(她)將更加快樂,併爲自己的快樂感染他人而感到滿足。悲痛者,則會更加認同自己的表現,認爲理所當然,對於他人,則投以理解、感激。(但現實中大多數人的心理狀態傾向於快樂與悲傷的平衡點,並且對快樂投以認可,希翼,對悲傷表現出逃避。所以,往往快樂更易感染人,而對於某些記憶上存在陰暗的人,則更容易被他人相近的悲傷所感染,引發與當事人相似的情緒。由於主流傾向快樂,所以悲傷的當事人在經歷對他人不同情自己的憤怒後,將反思自己的情緒是否適合自己的境況,由此漸漸‘正常’。)

朋友之間的同情十分重要,由於關係,人對朋友的同情要求高於其他的陌生人。當發生快樂或悲傷時,朋友的表現對主觀感受尤爲重要。所以,總是要求朋友要將同情儘量的趨近自己的情緒,才能符合‘朋友’這個稱號。若表現麻木不仁,或與自己的感受相反感情便會受到威脅。有的會產生‘朋友不關心自己’‘自己被忽視’‘朋友背叛’的猜想——對外反思。有的會產生‘自己是否做錯’‘對事表現是否不當’等一系列的對自身的思考——對內反省。

人總是希望被認可,甚至忽視合理性。而一個朋友是否能夠用理性地同情自己,以此把自己從錯誤拉回正軌,便是標準。

道德情操論讀後感 篇11

在我還在大學時候就拜讀過亞當斯密的經典著作《國富論》,後來知道這位經濟學大師還有這樣一部關於“人”的著作,就帶着一種好奇的態度讀了這本書,看看以經濟學家的眼光來分析人性會給我帶來什麼樣的震撼。

英國十八世紀著名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的倫理學著作《道德情操論》,共修訂過六次。亞當斯密從人類的情感和同情心出發,討論了善惡、美醜、正義、責任等一系列概念,進而深刻地揭示出人類社會賴以維繫、和諧發展的祕密。此書對於促進人類福利這一更大的社會目的,起到了更爲基本的作用,是市場經濟良性運行不可或缺的“聖經”,堪稱西方世界的《論語》。

在當前急劇變革的市場經濟大潮中,每一個普通人都面臨着社會地位變化不定、貧富差距逐漸拉大、企業改革改制成敗、股市非理性繁榮等各種各樣的問題,人們身處其中又常常感到被強權、自私、虛榮、妒嫉、仇恨、貪婪和背信棄義等不道德的情感所包圍,因而更加嚮往公平、正義、感恩、大度、慷慨、正直、勤儉、自我剋制等人性的美德。但是,這些不道德和道德,以及衍生出以上種種人類情感的“同情感”,正是230多年前的英國“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在撰寫《國富論》之前,甚至在寫完《國富論》之後,一直不厭其煩反覆思考的焦點。亞當斯密耗費畢生的心血,把這些觀察、思考寫成了《道德情操論》。可以說這是他至今惟一的一本全面、系統分析人類情感的作品。《道德情操論》想告訴讀者——人在追求物質利益的同時,要受道德感念的約束,不要去傷害別人,而是要努力幫助別人。這種“利他”的道德情操,永遠種植在人的心靈裏。

道德情操論讀後感 篇12

當我沒翻閱這本書的時候,我對於亞當·斯密沒有很多的瞭解,只是在以前上歷史課和政治課的時候聽過他的著作《國富論》和《道德情操論》,這次藉着倫理學這門課,我把《道德情操論》這本著作的核心瞭解了一下。

作者是怎樣的一個人呢?亞當·斯密是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1723年亞當斯密出生在蘇格蘭法夫郡(County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亞當·斯密的父親也叫亞當·斯密,是律師、也是蘇格蘭的軍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關監督,在亞當斯密出生前幾個月去世;母親瑪格麗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大地主約翰·道格拉斯(JohnDouglas)的女兒,亞當斯密一生與母親相依爲命,終身未娶。

亞當·斯密常想事情想得出神、絲毫不受外物干擾;有時也因此發生糗事,例如:亞當·斯密擔任海關專員時,有次因獨自出神將自己公文上的簽名不自覺寫成前一個簽名者的名字。亞當·斯密在陌生環境發表文章或演說時,剛開始會因害羞頻頻口吃,一旦熟悉後便恢復辯才無礙的氣勢,侃侃而談;而且亞當·斯密對喜愛的學問研究起來相當專注、熱情,甚至廢寢忘食。

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

《道德情操論》共分七部分,修訂過六次。在書中,他用同情的基本原理來闡釋正義、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產生的根源,說明道德評價的性質、原則以及各種美德的特徵,並對各種道德哲學學說進行了介紹和評價,進而揭示出人類社會賴以維繫、和諧發展的基礎,以及人的行爲應遵循的一般道德準則。

《道德情操論》和《國富論》不僅是亞當·斯密進行交替創作、修訂再版的兩部著作,而且是其整個寫作計劃和學術思想體系的兩個有機組成部分。而《道德情操論》寄重託於同情心和正義感,而在《國富論》中則寄希望於競爭機制;但對自利行爲得動機的論述,在本質上卻是一致的。在《道德情操論》中,亞當·斯密室把“同情”作爲判斷核心的,而其作爲行爲的動機則完全是另一回事。

在我閱讀《道德情操論》的過程中,我對於他的“同情”感受就比較深。

在第一篇的第一章中,亞當·斯密在首段便這樣描述到:人,不管被認爲是多麼的自私,在他人性中顯然還有一些原理,促使他關心他人的命運,使他人的幸福成爲他的幸福必備的條件,儘管除了看到他人幸福他自己也覺得快樂之外,他從他人的幸福中得不到任何其他好處。屬於這一類的原理,是憐憫或同情,是當我們看到他人的不幸,或當我們深刻懷想他人的不幸時,我們所感覺到的那種情緒。我們時常因爲看到他人悲傷而自己也覺得悲傷,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根本不需要舉出任何實例予以證明。因爲這種同情的感覺,就像人性中所有其他原始的感情那樣,絕非僅限於仁慈的人才感覺得到,雖然他們的這種感覺也許比其他任何人都更爲敏銳強烈。即使是最殘忍的惡棍,最麻木不仁的匪徒,也不至於完全沒有這種感覺。

除了別人的悲傷可以激起我們的同情,亞當·斯密還指出:並非只有痛苦或悲傷的情況纔會激發我們的同情感。不管主要當事人遭遇到什麼樣的情況而呈現出什麼樣的感情,每一位用心注意的旁觀者,一想到當事人的情況,自會有一股類似的情緒在他自己身上油然升起。當悲劇或浪漫劇裏讓我們着迷的那些英雄人物最後得以脫離困境時,我們所感覺到的那股喜悅之情,和我們因爲他們的苦難而感覺到的那股悲傷一樣的真誠;我們爲他們悲慘的遭遇而興起的那種同情感,不見得比我們爲他們的幸福而興起的同情感更爲真實。對那些在他們苦難時未離棄他們的忠實朋友,我們和他們一樣心懷感激;我們從心底裏也和他們一樣怨恨那些背信乃至傷害、離棄或欺騙他們的叛徒。就人類心靈容許產生的每一種情感來說,旁觀者的情感,總是和旁觀者設身處地的想象中主要當事人應該會有的那種感受相像。

我覺得亞當·斯密的這種觀點,很有道理。在我們生活着的世界,有着各種各樣的人,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要在這樣的社會中開闢一個和諧的天地,我們需要“同情”這種情感因子。爲了親人和朋友的快樂而快樂,爲了他們的悲傷而悲傷,做到換位思考,多體諒別人,這樣,我們的世界纔是充滿愛的。

道德情操論讀後感 篇13

該書的重要性是毋庸諱言的,亞當斯密先後六次修訂本書,直至其去世前仍抽出時間專門修訂,可見其對本書的重視,可以說,這本書是亞當斯密以一生經驗對人生價值的總結。對這本書的翻譯目前的版本大多語言晦澀、難以理解,個人認爲大可不必把它作爲一部經典文獻進行艱深的研讀,而應作爲對一個睿智老人人生經驗的瞭解,這樣可能看起來會輕鬆有趣一些。

本書並不是單純進行空洞的道德說教,經典之所以能夠成爲經典,是因爲其所闡述的觀點能夠跨越時空,歷久而彌新,正如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米爾頓·弗裏德曼所說:不讀《國富論》不知道應該怎樣才叫“利己”,讀了《道德情操論》才知道“利他”纔是問心無愧的“利己”。可以看出,其闡述的觀點最終仍是“利己”,與其經濟學意義上的《國富論》相比,這種“利己”不再是以“經濟人”假設爲前提的,而是把“社會人”假設作爲論述的前提,相比之下,“社會人”更接近人的本質,從而使本書具有更普遍更根源性的意義。

亞當斯密認爲:無疑,人都是利己的。經濟人的利己體現在能夠以貨幣形式衡量的物的獲得上,而社會人利己的體現卻是自身需要的感覺的獲得,用現代經濟學的概念,這種感覺即爲“效用”,亦即對人而言,物的獲得只不過是一種手段,目的卻是實現自己想要的'感覺。把人作爲“社會人”,我們就可以理解很多“經濟人”無法理解的現象,人爲何會自願進行公益活動,富人爲何熱衷捐款,儘管這些活動讓他們付出機會成本甚至是直接的經濟損失,是因爲他們在進行這些活動時獲得了某種他們需要的感覺,相對於賺錢而言,他們更需要這些感覺。

亞當斯密正是以社會人假設爲前提,論述了人應當怎樣才能更好的“利己”,答案正是“利他”。因爲在利他的過程中,你會獲得你所需要的感覺。正如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所闡述的那樣,人的需求有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尊重、社會價值、自我實現。金錢可以滿足人最基本的物質需要,但買不來別人對你發自內心的尊重;金錢可以買來價值連城的藝術品,但能否從中獲得藝術的感染從而讓你獲得高峯體驗,卻根基於你自身的修養。簡單的說,金錢買不來感覺。

《道德情操論》正是從兩個方面闡述瞭如何獲得這些金錢所不能滿足感受,一方面是應當如何對待自己;另一方面是如何對待他人。亞當斯密給出的答案是:“出於掛念自己的福祉,我們會具有審慎的美德;出於掛念別人的福祉,我們會具備正義和仁慈的美德”。

《國富論》中,亞當斯密說“每個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像被一隻無形的手牽着去實現一種他根本無意要實現的目的,……他們促進社會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們真正想要實現的還要好。”這便是市場經濟這隻無形的手的來源。《道德情操論》中,亞當斯密在闡述另一隻無形的手,這隻手根源於人類發展的歷史,我們的祖先因個體的弱小而不得不團結起來共同生活,依靠集體的力量來解決個體無法解決的問題,從而一步步形成我們目前所生活的社會,人類發展的歷程已在我們每個人的基因裏留下了無法磨滅的烙印,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人,無時無刻不與其他人發生着關係,不可能孤立於社會而單獨存在,本質上,只有集體生存,個體才能生存,只有集體發展,個體才能得到發展。而在人類社會演進的過程中,逐漸的形成了一隻無形的手,這隻手總是推動着個體向有利於促進集體發展的方向前進,順從這隻手,個體便能夠在集體中得以生存和發展,違背這隻手,必將招致痛苦和毀滅,這隻手便是道德。

道德情操論讀後感 篇14

不讀《國富論》不懂個人的致富之路、國家的富國裕民之道;但讀了《道德情操論》才知道如何使自己的的生命更有意義,人生更有價值,國家更公平正義。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與《道德情操論》是不可分離的,正如溫總所言:正確的經濟學同高尚的倫理學是不可分離的。——佚名

本科攻讀經濟學,導師曾推薦我讀《國富論》,那個時候我知曉了自由經濟學之神——亞當·斯密,而這本被奉爲“經濟學聖經”的鉅著卻讓年幼的我嗤之以鼻,其赤條條裸的利己主義利益觀固然有其道理,但我總覺得少了一點點道德與情感的氣息。

讀碩士的時候在人大學行政管理,剛剛涉及到行政倫理學,正好溫總來人大的時候曾向我校學生問及是否讀過《道德情操論》,好奇心驅使我接觸到亞當·斯密的這本鉅著。靜心潛讀,追隨大師的腳步,走進心靈的殿堂,去釐清崇高和卑鄙、簡單和複雜、善良與醜惡、真誠和虛僞……。這時,我才意識到只讀大師的《國富論》會曲解大師的本意、誤讀大師的思想。

《國富論》說的是經濟人,而《道德情操論》說的是道德人。它從道德的高度,闡述了以同情說爲基礎的道德評價論和德性論,其中包含道德準則與道德評價的共同標準以及對社會整體利益的強調。亞當·斯密指出,同情是人的本性,關心他人,設身處地爲他人考慮,將他人的幸福視爲自己的事情的牽掛,即是同情。其實,亞當·斯密是說,同情(利他)與利己都是人的天性。所以他指出,惟有當整個社會的成員都具有同情心、以此作爲行爲的準則時,社會纔會和諧、安定與進步。通讀全書我們可以看出,《道德情操論》的核心思想是:以自利爲基礎的市場機制一定要用以利他爲基礎的道德情感來協調,人們之間不但要自利而且要利他,通過人的這兩種天性來達到“利益的天然一致”。

身處急劇變革的市場經濟大潮中,我們面臨着貧富差距拉大、企業改革、股市非理性繁榮等各種各樣的問題,人們身處其中又常常感到被自私、虛榮、妒嫉、仇恨和貪婪等不道德的情感所包圍,因此我們更加嚮往感恩、大度、慷慨、正直、勤儉、自我剋制等人性的美德。而在這樣的情感和道德氛圍中,我們該如何自處的確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2008年5月12日發生在我國四川的汶川大地震幾乎天天上演可歌可泣的故事,即使不是身臨其境的人們也無法抑制淚水。災難面前,我們久違的同情的想象力重被激活,無需任何動員,人們就放棄狹隘的私利,自發組織起來幫助災區。正是因爲這種仁愛、仁慈、天倫之情、友情、尊敬等發自內心的感情傾向的倫理美德使得社會團結起來而不是一盤散沙,而這種最深沉的美德並不需要匹配華美的修辭,它只是能夠同情他人的想象力而已。我想,只要這種同情的想象力不從人們內心深處消失,人類社會就永遠存有希望。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韻味不乏與其相似。正應了那句話:智慧是跨越時代、地域、宗教和種族的。東方聖人出,西方出聖人,其心同,其理也同。《周禮》曰:“德行,內外之稱,在心爲德,施之爲行。”儒家所說的“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仁義禮智信”、“克己復禮”、“一日三省”,正是從修煉自己的內心世界開始。他們基於內心的探索,終生將其積極的付諸於實踐。因此,飽讀經書的文人志士走入仕途後,大都希望以才爲政,施德於民。

的確,讀書是對心靈的盪滌,它決定一個人的修養和品位,也決定一個民族的素質,影響一個國家的走向。此前,中央“以書施政”,號召“官員讀書”,建立學習型政黨、學習型政府,其實與其讓他們從經濟政治法律等書籍讀起,還不如從中國的傳統的《論語》、《道德經》或者外國的《道德情操論》開始讀起,如涓涓細流般的溫馨雋語一定會洗滌我們被俗務纏身的心靈,使我們忘卻了身邊的煩惱,使得我們在和歷史偉人穿越時空的交流中提升自己的修養。只有我們每一個人素質的提升,纔能有社會整體素養的提升,纔能有我們中華民族的再次騰飛。

道德情操論讀後感 篇15

《道德情操論》這本書,對人類豐富多彩的道德情操世界作了簡明扼要的理路說明。本書指出,情感互動構成社會生活天然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相互同情的愉快,同情既能增加快樂也能減輕痛苦。人的習慣和風氣對有關道德贊同和不贊同情感有直接影響。個人的品質,我們要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考察它:

一是它對那個人自己幸福所能產生的影響;

二是它對其他人的幸福所能產生的影響。

看完這本書給我的感觸很深,大家都知道道德和法律一樣規範着大家的日常行爲,而且弘揚道德美德是中國的優良傳統。在我們國家土地督察部門,一樣處處都能體現出人與人之間、社會與人之間、社會與社會之間的情感。國家土地督察辦公室推薦這本書給我們看自然有其作用,能夠讓我們的心靈得到啓發,讓我們以後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讓我們學會互相幫助、互相體諒,讓我們學會面帶微笑的去對待每天工作,面對每天的生活。

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崇尚道德。無論是以孔子爲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爲代表的道家思想,無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爲他們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蘇轍就曾寫道:“轍生好爲文,思之至深。以爲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至。”這就說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怎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三國諸葛亮文曰:“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這句話講的是做人的道理,只要是“惡”,即使是小惡也不做;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從身邊小事做起,嚴於律己,做好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昇華。我們要善於由大及小,從大處着眼,從小處着手,決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細小而不足爲。

共產黨員要有"先人後己,先公後私"的思想覺悟,始終把黨的利益、集體利益、他人利益置於自己利益之上,好事、喜事首先想着羣衆,不搞近水樓臺先得月。要做到艱鉅任務搶在先,危難之際衝在先,改革創新闖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