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聆聽合肥四中吳英明校長《在歷史、現實和未來的交融中重塑學校的文化圖騰》報告有感

【概述】

聆聽合肥四中吳英明校長《在歷史、現實和未來的交融中重塑學校的文化圖騰》報告有感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本站的會員“don”爲你整理了這篇聆聽合肥四中吳英明校長《在歷史、現實和未來的交融中重塑學校的文化圖騰》報告有感範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正文】

2020年11月20日至21日合肥市基礎教育第三屆學術年會以及長江中游四省會城市教研協作體第七屆年會在合肥市第四中學舉行,我有幸被安排參加。會議的內容很豐富,有主場報告,有實地參觀,有分論壇講座,全程參與下來,收穫很大,尤其是合肥四中吳英明校長的關於她們學校的學校文化建設的報告給我的幫助更大,她的報告既有仙氣,又有地氣,既有天線,又有地平線,同行的市教研室副主任餘仁裏以及桐城二中支部副書記李友明就報告內容發表的真知灼見又給我以點化,使我於柳暗中春風拂面,於冰雪中喜笑顏開,現將自己的一些思考整理形成文字。

一所新建的學校怎樣在較短的時間裏確立形成自己的優秀的學校文化,合肥四中在這方面無疑給我們做了一個示範。

合肥四中創建於1929年,前身爲安徽省省立第六女子中學,1956年正式定名爲合肥市第四中學,2003年被確定爲省示範高中,2009年學校整體併入合肥六中,保留學校番號,2015年在濱湖新區新建新的合肥四中,由合肥一中全面託管,2018年9月重啓辦學。九年的沉寂之後,迎來的是華麗的轉身,異彩綻放;九十年的積澱之後,迎來的是厚積薄發,凱歌高奏。從中我們不難發現,新的合肥四中在學校文化的定位上最怕走不出合肥一中和合肥六中深厚的學校文化的主導,又怕與合肥一中和合肥六中深厚的學校文化割裂開來。爲此,吳英明校長帶領她的團隊智慧性的解決好了這些問題,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裏,自成體系的確立好了獨具魅力的四中“象”文化。吳校長告訴我們,“四”是由“口八”組合而成,古語解釋口中八,象四分之形,喻比浩瀚、深邃,加之又有“方向感”,再加上“象”與“祥”諧音,所以學校的文化圖騰爲大象,學校的文化取名爲“象”文化,目前象的標記已出現在校園的角角落落且浸潤在全體師生的心頭了,該校的“象”文化體系如下所現:

【辦學理念】爲未知而學,爲未來而教

【工作理念】學生至上 教師至上 管理至上 學術至上

【校訓】明德弘毅、行圓智方

【生活理念】唯閱讀、運動與藝術不可辜負

【辦學方向】爲愛而生,向美而行

【辦學目標】綠色四中、創新四中、書香四中、智慧四中、美麗四中、幸福四中

合肥四中的“象”文化的確立以及在全體師生乃至社會羣裏中發揮的正面示範作用和產生的良好效應,讓我思考到這樣一個問題:整體搬遷的學校、合併增容的學校、被託管發展的學校其學校文化在確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學校文化的確立要做到不忘本來,除了真正意義上新建的學校外,任何一所學校都有自己的辦學歷史,在辦學的過程中每所學校肯定有屬於自己的且被廣大師生所認可的行爲方式和思維方式,後來者不可把這些東西拋棄而另起爐竈,打造一個與學校辦學歷史無關的價值體系。合肥四中的校大門上的“四”字形狀呈扁形,從遠處看酷似“一”字,這是設計者有心的安排,因爲合肥一中與合肥四中的創辦者都是李鴻章的後人,再者這樣的設計也體現出當下合肥四中是由合肥一中全面託管的這個辦學現實,還有合肥新四中的校徽正中間的“1929”顯示出“一”的整體視覺效果,實現兩校無縫對接。現在合併的學校很多,學校領導者在進行新的學校文化的打造的時候,應該放手讓合併前的每一所學校將他們自己先前的學校文化提交上來,然後再對提交上來的學校文化進行整合求最大公約數,在不忘本來的時候立足當下,迎接未來,這樣確立的學校文化才能讓每一位教職工有親切感、有主人感、有歸屬感。

新建的學校要命好校園建築的名字,合肥四中的校園建築的命名有一條十分清晰的價值主線——“四”字統領在學校的辦學文化之下,不追求文字的華麗,不追求文字的新穎。教學樓分別命名爲“四爲樓”(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四端樓”(仁、義、禮、智),“四象樓”(含“四向”之意,走向世界),文化藝術樓命名爲“四方館”(聚集四方賢達俊傑,期許學生行走四方),食堂命名爲“四季堂”(容納四時應季美食,順應天時取材),女生宿舍命名爲“四藝閣”(琴棋書畫),男生宿舍命名爲“四君齋”(梅蘭菊竹),觀光亭命名爲“四合亭”(天、地、人、己四面相合),這樣的命名有意韻,有品味,讓人的眼前和腳下始終有一條明亮的寬敞大道,移步換景中美不勝收!

如此同時,我還認爲學校的文化的確立的過程是因校而異的,因爲學校要有自己樣,各個學校不一樣。若是一個優秀的團隊,校長可以發動全體師生廣泛討論、醞釀權衡、徵集彙總,集思廣益中呼之欲出,比如像合肥四中這所學校,吳英明校長就是帶領一羣人在腳踏實地、行穩致遠中確立自己學校的完整的文化體系的,但若你所遇到的團隊不優秀,甚至是比較糟糕與落後的,且這所學校一直沒有自己的學校文化體系時,那麼校長個人的思想與理念就顯得很重要了,這種情況下自下而上難以奏效,那麼只能是自上而下,校長再慢慢帶領身邊的人逐步實施,慢慢落實,總之,不管多麼優秀的學校文化它只有落地生根、落地開花纔是有用的。需要注意的是,學校文化一定要遠離商業公司的包裝與設計,學校文化需要的是廣大師生的聲音、情感與觀念等。

學校文化確立的立足點我個人認爲在於溫暖,教育要讓每位教師和學生在學校的時候享受溫暖和成長,並以無痕的方式在他們離開的時候永遠保持有痕的美麗的回憶。從這點而言,合肥四中的學校文化中特別的看重生活的情趣,他們提出了“唯閱讀、運動與藝術不可辜負”的生活理念,把生活理念納入學校的文化創建很有新意與詩意,十分可貴。參會人員時不時的被吳校長對學校對教育的那份深誠的愛所打動,“我能爲學校做什麼”、“我能爲學生做什麼”、“我能爲老師做什麼”、“我能爲學校留下什麼”,直抵心靈深處的發問撥動了我們那柔軟的教育心絃,“水本無華,相蕩而產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生靈光”,教育因感染而美麗,情感因共鳴而動人。

當然,我們在鍾情於合肥四中學校文化的“無”中生“有”和“有”中生“優”的同時,也有些個人看法在流淌,這也是文化的多樣性、包容性和個體性的體現。

比如;高起點的校園文化是否真正浸潤在每個師生員工的心頭,表面呈現的就怕有好奇與新鮮的成分在其中,因爲文化是要有“根”的綻放的;再者沒有英雄的文化是難以傳播的文化,這裏所說的英雄就是其行爲能夠強化學校辦學理念的人員;還有學校的文化是在“特別的解決事情”和“解決特別的事情”的積澱中才更有生命力的,前者是凝心聚力,後者是價值傳遞;又如“象”的形象不僅是視覺與物化,更要挖掘其中蘊含的精神內涵,然後再找到這種內涵與學校的教育教學的各種活動的切合點,互融共生,“象”的負重前行、心地單純、穩健實幹、溫厚善良都是極好的精神品質,都應該成爲師生心頭的啓明星和北極星;還有新的形勢下學校的文化構建要在“融”和“潤”上下功夫,融愛國主義和勞動教育於文化興校中,融信仰教育和美育教育於質量興校中,潤書香雅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於活動興校當中,潤立志成才和努力學習於使命興校中。

一言以蔽之,學校文化就是一所學校綜合實力的反映,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精細的種植校園文化因子,無畏困難,無畏風雨,堅定的走文化興校的道路,絕不動搖,絕不退縮,讓我們待嗅彼時的滿園馨香!(作者:桐城市高橋國中校長 楊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