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語文教學學習經驗(精選多篇)

第一篇:國小語文教學學習經驗

國小語文教學學習經驗(精選多篇)

上課專心聽講下課好好複習不會的去問老師不要怕對待語文要好好理解問題要多想想學語文是基石,也是培養或發現你在語文方面的興趣或天賦的最佳時間.杜橋國小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經驗總結2014

一、規範制度,加強課題研究過程的管理

1、學校成立了以陳美珍爲組長的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統一思想,進行理論學習,保證了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

2、認真制定好各階段研究方案、計劃,按照計劃開展研究活動,落實具體環節並針對每一階段的研究工作認真總結,瞭解研究中的得失,明確下一階段的研究目標語文綜合性學習是課程改革新增設的教學內容,強調在實踐中學習研究活動中我們通過組織策劃——分組研究——交流彙報——評價總結四個主要階段,使實驗高效有序地進行

3、做好資料的積累工作,認真完成業務筆記,常摘錄,記錄研究中的心得體會、教學反思通過課題實施,教師從實踐角度探索出更利於學生全面主動發展語文的綜合性學習途徑加強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以及生活的聯繫和溝通能力課題組對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課堂過程進行了認真整理,並收集了相關研究素材爲深入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設計的研究工作,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

二、組織教師培訓,提高課題組成員的自身素質

1、加強理論學習在課題研究開展之前,課題組集中學習了“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指導性文件和相關理論,提高課題研究參與成員的理論水平,統一思想認識如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語文新課程標準》中與語文綜合性學習相關的指導精神等

2、通過訂閱、郵購等方式購置了教育專著、教育雜誌,供教師借閱

3、組織教師外出聽課,開闊了教師的眼界,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

4、鼓勵教師上網,查閱資料,學習理論經驗,實現資源共享,增進橫向交流

三、我校在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中的幾點做法:《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爲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

(一)強化課外專題性閱讀,開展綜合性學習在綜合性學習中,我們經常需要突破課時的侷限,教室空間的束縛以及教材的拘囿,開設專題性課外閱讀的綜合性學習我們可以採用下列常規程序:

1、圍繞一個主題確定閱讀內容,如科普讀物、文學名著、科學家的故事等,一段時間安排一個專題,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

2、摘記或評析所讀內容,並列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3、通過交流討論或查閱相關資料,主體地判斷、思考,試着自己解決問題比如在六年級第五組中的“認識魯迅”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們可以這樣設計:

1、仔細閱讀魯迅的作品或有關魯迅的文章

2、“小小魯迅迷”競賽活動由學生自己主持,教師協助多媒體播放題目,以檢查學生的閱讀效果

3、說說閱讀時遇到了哪些問題,現在已經解決了什麼問題,是怎樣解決的?提出未能解決的問題,師生共同商討解決

4、“魯迅作品大賞析”引導學生評析書中人物,通過展開辯論,讓學生學會全面評價人物

5、蒐集魯迅的名言這樣的專題性課外閱讀綜合性活動,不僅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受到經典文化的薰陶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及主動探究、自學自育的能力

(二)把寫作、口語交際教學融於活動之中,開展綜合性學習綜合性學習過程應該是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過程綜合性學習將聽說讀寫整合在一起,既爲聽、說、寫創設了生活化的情境,提供了有意義的話題,又爲學生課外閱讀圈定了,指明瞭方向在給合性學習活動中,我們可以設計一系列規模小的活動,把聽說讀寫巧妙地融於活動之中比如國小語文第十一冊第二組,以“祖國在我心中”爲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我們設計出這樣幾個活動:

1、請你做一回小記者,採訪一下爺爺、奶奶或鄰居阿伯等,瞭解一下他們生活經歷,請他們談談他們眼中的家鄉有什麼變化,讓學生感受到我們中國在日益強大

2、收集我們中國或我們市、我們村的驕傲,如圖片、報道等

3、把收集到的材料做成手抄報進行展示

4、自由選擇,抒發感情如果不想寫演講稿,也可以從自己讀過的描寫中華兒女報效祖國、爲國爭光的文章或書籍中,選擇最打動自己的一篇(一本),寫一篇讀後感(三)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綜合性學習合作學習是個體學習的有效補充和有力延伸,它有着許多個體學習所不能代替的功能在綜合性學習中,我們可以安排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合作學習,從而促使個人的創新潛能與集體的智慧相互補充,相互調節比如學完《只有一個地球》之後,我們安排了以“只有一個地球”爲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在大的主題之下包含着三個子課題:

1、地球媽媽的眼淚

2、我是地球小專家(知識擂臺賽)

3、寫建議書集體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案,寫成建議書,張貼在社區,提高居民的認識水平和環保意識在這樣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學生的“走訪”、“調查”,便是運用語言跟人交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了解到許多課本以外的知識,並且通過討論形成共識,把水污染問題的解決方案,寫成建議書,這便是運用語文解決生活問題如此,藉助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綜合性學習,就達到了“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的效果,加強了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一、知識學習實踐經驗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藝之成,當盡畢生之力一個不想蹚過小河的人,自然不想遠涉重洋學在苦中求,藝在勤中練不怕學問淺,就怕志氣短才華是血汗的結晶才華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上如階儘管費力,卻一步比一步高不經過琢磨,寶石也不會發光心堅石也穿心專才能繡得花,心靜才能織得麻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日日行,不怕千萬裏;時時學,不怕千萬卷。

第二篇:國小語文教學的幾點經驗

國小語文教學的幾點經驗

在此,我想淺談幾點國小語文教學的幾點經驗。

在語文教學中首先要注重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良好的習慣總是會讓人受益終生的。同樣的道理,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不僅能提高當前的語文學習成效,甚至對他們今後的學習、工作都會產生影響。據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認真閱讀的習慣,以課內學習爲軸心,向課外延伸。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並培養學生養成讀書、看報、看電影電視和參觀遊覽等習慣。此外,還要讓學生養成有目的的閱讀,邊讀邊思考,有問題隨時翻檢工具書等學習習慣。

其次注重學生的語言積累。語言積累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實際教學中,應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不同特點,分別有不同的側重,如引導三年級學生對字詞、古詩、名言諺語等方面的積累。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在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可以讓其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並把課文中優美的語句、四字詞語摘抄下來,引導學生學會積累。與此同時,要特別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比如動員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書放在班級圖書架上,推薦給其他同學,以便和大家一起分享,並給出一定的時間讓他們在一起相互交流,談閱讀體會和感受等等。

當然也要注意,語言的積累不能是死記硬背,更重要的是要在實踐中掌握,在運用中記憶。在課堂上,可以嘗試通過記憶比拼、快速接龍等遊戲活動,讓學生體驗到積累的樂趣,並享有一定成就感。

第三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讀。《新課標》指出:“國小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這就爲我們的語文教學確立了一個方向,即通過以讀來促進學生的發展。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首先讓學生對文章充分地朗讀,這時可以不求甚解,但一定要讀足讀夠,在盡情的朗讀中達到對課文的整體感知和體悟。在這基礎上再進入對課文內容的學習,便把理解與朗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讀啓悟,以悟促讀,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讀的方法也是要有所考慮的,我常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如欣賞地讀、陶醉地讀、自由自在地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最終達到語言的內化、語感的外化、情感的昇華、審美能力的提高及思想境界的飛躍。

最後,課堂教學中還要注重對學生的評價。評價是很值得重視的一個教學環節。對學生的評價有時要委婉,有時要嚴肅,有時要熱情,有時要直言不諱。富有感染力的評價纔會真正產生激勵性的效果。我們對學生的評價不能簡單化,不能只說“是”和“不是”“對和不對”。課堂上對學生的表現我們可以用這樣的語言來評價:謝謝你,你給老師帶來了驚喜;你爲同學帶了個好頭;你的朗讀很動聽;你真會觀察等等。相信學生在得到這樣的評價之後,表現會更加踊躍。

以上便是我對語文教學的幾點心得。過去的已將過去,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謝謝大家!

第三篇:國小語文教學經驗文章

國小語文教學經驗文章

----閱讀教學中“主體式教學模式”初探

人們正處於一個國際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信息數字化、社會矛盾複雜化的時代,知識更新越來越快,社會競爭愈來愈激烈。我們就要進入充滿希望和挑戰的21世紀。 爲參與國際競爭行列,我國的教育面臨着重大挑戰。以前的教育,繼承的多,創新的少。由於傳統教育觀念和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學中,教師把學生當成裝的容器,忽視學生的人性。把學生都培養成整齊劃一的一個模式,忽視學生的個性。在計劃經濟時代,還有利於社會的發展。在市場經濟時代,就不利於社會的發展。國家教委和中央領導作出重要指示: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作好青少年的思想工作,直接關係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否取得成功,我們科教興國戰略能否取得成功。因此,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意識,是非常重要的。至從推行素質教育以來,我就在教學中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實踐,發現“主體式教學模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意識,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具體操作方式如下:

一、明確目的

明確目的,有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二是讓學生明確每節課的課堂教學目的和目標。明確目的,有利於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利於師生雙方共同參與教學活動,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這樣就能將傳統的“教師在前面走,學生在後面追”現象變爲“師生之間迎面而行的相遇問題”,將大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何做到師生雙方都目標明確呢?

以學定教,是讓師生明確教學目標的有效方法。在學習課文之前,讓學生說說他從課文題目知道了什麼,還想知道什麼,然後讓學生帶着問題讀課文,讀後又讓學生彙報知道了此什麼,還想知道什麼。如在學《撈鐵牛》一課時,我先出示課題,讓學生說出他從課題知道了什麼,一學生說:“我知道課文是寫事的文章。”我又追問:“寫什麼事呢?”“寫撈鐵牛的事。”“你還想知道什麼呢?”學生爭先恐後地說:“我想知道是誰撈鐵牛?”“爲什麼撈?”“怎麼撈?”“撈的結果怎樣?”在學《西門豹》時,學生說:“我知道課文是寫人的文章,寫的是西門豹。我想知道西門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寫了他的什麼事?是怎樣寫的?爲什麼要寫?”最後,教師把學生提出的問題經過梳理,板書在黑板的一側,它就成了師生雙方在課堂上需要達到的共同目標。

二、把握原則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把握“學爲主體,教爲主導,能力爲目的”的教學原則,有利於發展學生個性,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在上例中,由於學生 想急於知道問題的答案,就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的主動性,讓他們帶着問題讀課文,努力解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在學生讀課文的時候,爲了使彙報或複習時更加方便,教師指導學生把自己知道的內容作上記號,還可以在記號旁作上必要的批註。遇到不能獨立解決的問題,畫上問號或提出問題。這樣學生不但解決了前面的問題,掌握了讀書的方法,還發現了新問題,爲進一步學習課文奠定了基礎。

在彙報讀書情況時,充分調動中、差生的積極性,讓中、差生多表演,優、良學生來補充。爲了增加學生們動口的機會,就讓學生同桌或小組互說。遇到有爭論性的問題,就讓學生討論,要儘量讓學生們自己解決問題。這時教師進行指導:說出自己的觀點,說出自己的理由,用自己的觀點去駁倒別人的觀點。如在給《科利亞的木匣》分段時,學生爲“媽媽帶着科利亞離開,四年後,媽媽又帶着他回來”的四、五兩自然段是分在“埋木匣”中,還是歸在“挖木匣”中發生爭論。一學生說:“1-3自然段,就已經把‘埋木匣’說清楚了,4、

5自然段是爲‘挖木匣’作鋪墊,應該歸到‘挖木匣’中。”在小語第七冊《基礎訓練7》的“作文練習一“中,“晚上,我做了個夢:向日葵長得又高又大......”與“過了幾天 ,向日葵真的長出來了,......”誰排在先誰排在後發生爭論時,一學生抓住“晚上”和“真的”兩詞說:“‘晚上’是指星期天的晚上,與前面聯繫緊密,應該排在前面;‘真的’相當於果然,在預料之中,應該在夢的後面。”解釋得多好哇!學生們不僅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學生們不僅學到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學會了表達自己觀點的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

在學《爬山虎的腳》後,我問:你們還想知道什麼?學生說:“我還想知道爬山虎的葉子爲什麼剛長出來是嫩紅的,過幾天就變成嫩綠的了?”我用植物學上的知識給他們作了解釋。一學生又問:“爬山虎的果實是什麼樣兒?”這一問題,我在鑽研教材的時候忽略了,我說:“我也沒見過爬山虎,讓我們翻一下資料,解決它吧。”下課後,一學生拿出他的《現代漢語詞典》就找起來(以前學自然時,一學生問蜈蚣是什麼動物,這樣做過)。不少學生都擁過來,爭着看。這樣,學生們不僅學到了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將書本上的知識進行了拓展,而且還學會了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利於學生主體意識和創新意識的發揮。而今,我班學生知道一篇課文要學寫什麼,爲什麼寫,還要學習怎樣寫。在學習課文之前,學生們就按照那些問題試着去預習。學生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了,優、良的比例增大了,消除了不合格現象。

第三、講究方法

1、講究課堂教學方法。

國小課本中的一篇篇課文,是編者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年段特點編排的。我們就要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特點,採取靈活的教學手段,多樣的教學方法,讓一篇篇的課文“活起來”,“趣起來”,才能很好地發展學生的語言,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操。不同課文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課時也有不同的要求,我們要根據年級段的訓練重點、單元訓練重點和課文特點,以及課時的要求,採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如在《曼谷的小象》的第二課時中,我讓學生摹仿阿玲指揮小象拉車、洗車的動作和小象拉車、洗車的動作,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小象聰明、乖巧、可愛的特點。在預習《會搖尾巴的狼》,《陶罐和鐵罐》時,讓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分角色朗讀課文,讓學生通過角色對比,初步體會角色特點。在《珍貴的教科書》的第三課時中,在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分組表演課文,使學生充分體會戰爭環境中讀書條件的艱苦和指導員對下一代的殷切希望,感受到今天生活的幸福和現代生活的來之不易,從中受到教育。有的課文預習課時還可以讓學生利用教師精心設計的圖表來把握結構,理解內容。如《人民大會堂》、《頤和園》、《高大的皂莢樹》......

2、講究過程管理和調控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儘量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以飽滿的熱忱投入教學,使學生始終處在輕鬆、愉快、興奮、和諧的狀態,讓他們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在課堂上充分信任每一個學生,對每個學生都一視同仁;充分肯定學生的優點 ,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積極發言,哪怕學生說錯了也要(更多好文章請關注)對他的這種舉動給予肯定,讓他們充滿信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課堂上,要加大信息反饋量,要善於把握學生對目標的達成情況。對學生達成的目標的情況要及時反饋、矯正、鞏固,把學生的失誤和失誤積累降低到最低限度。在教學中還要有意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充分挖掘學生潛能,必要時可把學生按好、中、差分成一些學習小組,讓學生在課堂中共同討論、互相學習、互相帶動、互相牽制,增加學生動口、動手的機會,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質。

3、講究單元測試的評、析方法。

單元測試是學完一單元后,對本單元所要達成的目標進行檢測的一種形式。國小生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都有來源於外界對他們的看法。國小生可塑性大,爲了減小思維定勢對他們

的負面影響,因此單元測試的評、析一定要講究方法。如何進行評價呢?

(1)師生都要有正確的考試觀。教學是爲了促進學生的發展,爲學生以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讓學生成才。學習是爲了掌握方法,學到知識,提高能力;考試劃檢查自己的學習情況,以便自己在以後的學習中彌補缺陷,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2)要有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減輕學生由於考試而帶來的心理負擔。

(3)要根據學生各自的特點,用發展的觀點評價學生。(4)要充分發揮考試的調節功能。考試後教師可把試題分門別類,根據各種題型的失誤情況,認真分析試卷,讓師生都能從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及時採取彌補措施,改進教、學方法,從而促進教學。還可以公佈優、良、合格、不合格的人數比例來激勵學生團結奮進,努力拼搏。

總之,只要我們以人爲本,精心經營,就能打造出教育品牌。

第四篇:國小語文教學經驗

國小語文教學經驗交流

很高興能和大家在這裏分享與交流工作中的一些感想和體會。我加入教師這個隊伍已經有幾十年了,在這些年裏,靜下心來仔細回味這些年來的教學情況,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和收穫。今天,藉此機會把我的一點淺薄的見解和大家談一談,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一、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重視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

首先,培養語文學習興趣,可以從多方面入手,我認爲,課堂教學來得最快,也最直接。如果語文老師功底深厚,出口成章,妙語連珠,同時又幽默風趣,課堂設計新穎、靈活,再輔之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利用聲音、圖片、視頻等,學生的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了,長期堅持做下去,學生會一直喜歡語文的。

其次是良好的習慣,主要有正確的讀寫姿勢、積極發言、專心聽講、主動識字、認真完成作業等習慣。課堂還要培養學生“會聽、勤思、敢說、善問”的習慣。會聽:上課時專心聽課,細心地聽同學們的發言,邊聽邊思,精力集中。勤思:積極思考提出的問題和同學們的解答情況,要在學習過程中邊操作邊思考,邊觀察邊思考。敢說:上課要大膽發言,敢說話,敢大聲說話,敢於反駁別人乃至老師的意見。善問:沒聽懂的內容和在練習反饋中遇到的不會的問題,要善於問。我們一旦決定要堅持實施,就不能鬆懈,否則學生也會恢復老樣子。這些習慣的養成都可以幫助學生能更好的學習。

二、重視語文課堂教學。

語文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最重要的載體。在每一節課前,我都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基礎。在備課時,我堅持做到深入細緻,平時認真研究教材,看每單元的單元主題,訓練學生哪方面的技能,培養學生那些情感等,多方參閱各種資料。首先,我把自己置身於讀者的位置來閱讀將要學習的課文,在讀的過程中,自己有哪些疑問,一一記下來。我想,我有疑問的地方,學生一定也很想知道是怎麼回事。所以,我儘可能地去查閱相關資料,然後琢磨淺顯、明瞭的方法教給學生。按新課程的要求課堂以更新教學手段爲重點,藉助各種媒體和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使得師生在探索中經驗共享。力求深入理解教材,準確把握難重點,在制定教學目的時,注重學生知識、能力和情感價值觀的培養,堅持“學、探、練、展”與“導、學、悟、練”教學模式相結合,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對他們既注重知識的落實,也努力培養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重視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

古人說:“讀書百遍,其意自見。”可見朗讀在語文教學中佔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朗讀對培養國小生語文能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把課文的內容和感情通過自己的聲音再現出來,這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也是賦予作品以生命的過程。

訓練朗讀,要做到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要求,即正確、流利、有感情。在朗讀中,學生的理解能力、對語言的感悟和積累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審美能力等都可得到相應的提高。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朗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

四、重視積累,豐富學生的語言。

豐富的語言來自於積累。爲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我特別注重對學生進行字詞、古詩、名言諺語、課外閱讀等方面的積累。新課改提倡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儘量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多創造機會讓學生多說多練。有的老師會有一旦將課堂放開,會收不回來,會影響教學進度,會擾亂課堂秩序等顧慮。其實,我們只要將課堂內容設計好,將課堂中對於學生的要求明確清晰,甚至是小組的任務分工明確,由易到難的逐步進行練習,學生會很快適應,形成習慣,也會非常願意進行這樣的教學活動。訓練學生說的能力形式很多,關鍵是教師能夠堅持不懈的進行下去。

五、重視作文教學。

(一)強化單元作文教學:

每一單元的寫作任務都是與單元學習主題相一致的,我們在教學課文的時候,在寫作方法,表達特點,觀察方法等方面要有的放矢地進行講解,爲學生本單元的寫作鋪好路子。

(二)進行作文系列化訓練

想提高作文水平僅靠教材上的單元習作訓練是遠遠不夠的。因此結合學生的生活,進行系列作文訓練是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又一有效辦法。包括生活中的作文訓練、不同題材習作系列訓練、情境作文系列訓練。在作文教學中我注意創設寫作情景,把孩子們內心的寶藏挖掘出來,從而激發他們本身具備的寫作能力。

以上是我的幾點教學體會,工作中是千頭萬緒,實踐中也是仁者

見仁,智者見智,關鍵還是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全面制定教學計劃,並做到有針對性,落實過程要紮實到位,因材施教,檢查工作更要及時、耐心。

第五篇:國小語文教學經驗交流

國小語文教學經驗交流

一年級曹曉燕

我擔任一(三)班語文教學工作半個學年了,在工作中,我不斷地反思着自己,努力使自己不愧對於教師這個神聖的職責。現總結自己本學年的教學工作如下:

我堅決落實學校的有關教育教學計劃,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制度和要求,認真完成各項任務,爲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自身素質的提高

1、積極學習教育教學理論。

2、充分利用各種資源,上好每一節課。

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爲自己上課做好準備。並閱讀教學方面的書籍,如:國小語文教師等,從而不斷爲自己的教學水平“充電”。

二、具體教學工作

1、打好漢語拼音知識的基礎。

一年級一冊的語文教學任務繁重,要求學生認對、讀準23個聲母、24個韻母和16個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能說出聲調符號的名稱,讀準四聲,學讀輕聲。認識四線格,能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並且認識常用漢字313個,其中116個要求會寫。這麼大的學習量如果不講究科學合理的方法,而讓學生單調地讀,重複地寫,長此以往,學生將對

拼讀、識字產生厭惡,後果不堪設想。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間裏,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通過學兒歌、順口溜、“摘蘋果”遊戲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抓好寫字訓練。

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要讓每一個學生寫一手好字,所謂“字如其人”,看字就能看出一個人。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爲他們的語文老師,我更注重自己在課堂板書、給學生批改作業等方面給學生作一個很好的示範。其次,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保持怎樣的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甚至影響到用眼衛生和健康。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所以在課堂上常常提醒學生“注意做到三個一:一拳、一尺、一寸。”

3、做好培優補差的工作,提高教學質量。

一個班級23個孩子,智力和接受能力都各不同,面對孩子們的個別差異性,我努力抓好培優補差工作。堅持不放棄每一個後進生,以良好的心態接納他們,給他們以更多的關心和愛護,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學到知識,讓他們在學習上有所進步。同時,與家長經常聯繫,提高學生的學習鞏固率。

三、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1.雖然注重了學生的學習,但是學生因爲年齡偏小,父母文化水平較低等問題,學生成績並不理想。

2.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語言條理性,完整性,減少地方方言、口語。

作爲一名教師,我也知道自身存在着許多不足,我會利用各種機會,不斷地充實自己。下學期我將給學困生以更多的關注,在提高課堂效率上再下工夫,爭取得到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