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長城》課堂教學實錄精品多篇

《長城》課堂教學實錄精品多篇

《詹天佑》教學實錄 篇一

教學目標

1、學會十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施工、阻撓、控制、居庸關、嘲笑、毅然、勘測、勉勵、測繪、泥漿、竣工、藐視、攀山越嶺、讚歎不已。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悟課文內容,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精神和創新精神 。

4、注意收集有關資料。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事例,認識詹天佑的愛國精神和創新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火車是怎樣爬坡的。

教學方法:       自學輔導法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直接引入課題:

1.交流收集到的有關詹天佑的資料,說說自己對他的瞭解。

2、交流預習的收穫和疑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詹天佑的那些事?

2、評價交流。

3、填空:詹天佑是一個--------------------樣的人。

三、細讀課文,感受精神:

(一)默讀課文思考:詹天佑在什麼情況下,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課文是主要選取了鐵路施工過程中哪幾件典型事例來寫的?

討論,板書:勘測線路

開鑿隧道

設計線路

(二)學習第四段。

1、輕聲讀第四節,思考:詹天佑在勘測線路時遇到什麼困難?分別用“—”、“﹏﹏”、“……”劃出詹天佑說的﹑做的﹑想的句子,並想想句子的意思。

2、檢查﹑討論。

(1)勘測線路時遇到的困難(地勢險峻﹑氣候惡劣)。

(2)理解詹天佑“說”的話並指導朗讀。(說明了詹天佑對工程一絲不苟﹑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對工作人員的嚴格要求)

(3)勘測線路環境險惡、氣候惡劣,真是困難重重,詹天佑克服困難的力量源泉是什麼呢?

2. 看投影,讀詹天佑“想”的句子,注意帶點詞,並說說句子的意思。(表現了詹天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爲祖國爭氣的堅強決心)

3.小結,引讀課文:瞻天佑在惡劣的自然環境面前,憑着一顆灼熱的愛國之心,一絲不苟的高度負責的工作作風,依靠羣衆,克服重重困難,完成了勘測線路的任務。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一節。

四、佈置作業:

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有感情的讀課文第四段。

二、學習第五段

1. 鐵路要經過很多高山,不得不開鑿隧道。詹天佑又時怎樣開鑿隧道的呢?默讀第五節,

劃出詹天佑創造的開鑿隧道的方法,然後在練習紙上畫出示意圖,想想爲什麼用不同的方法開鑿隧道?

2.校對﹑討論:用因果關係的句子說說爲什麼用不同方法開鑿隧道?(因爲……所以……,……因此……,……那是因爲……之所以……)

3.媒體出示:“從兩端向中間鑿井法”、“中部鑿井法”的示意圖。

三、學習第六段

詹天佑創造了開鑿隧道的新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縮短了工期,這是他才華的表現,他還有更傑出的表現呢﹗

1.那就是他還設計了一種“人”字型線路(投影),解決了火車爬陡坡的難題。請大家自學第六段,看看插圖,想想火車是怎樣爬坡的。

2.在小組內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進一步體會詹天佑的傑出才華和創造精神。

四、小結:隧道的高速施工和“人”字型線路的高速設計,這在世界築路史上也是罕見的。直到現在,公路、鐵路的修築中,還運用着詹天佑創造的開鑿隧道的方法。

五、總結全文。

1.京張鐵路不滿四年就全線竣工這一事實,也充分說明了詹天佑的確是一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請大家快速瀏覽全文,談談學習收穫。

2.德育滲透:生活在祖國日益繁榮昌盛的今天,我們也應該像詹天佑那樣,從小熱愛祖國,立志爲祖國的四化建設作貢獻。

五、作業練習:

1、畫出詹天佑創造的開鑿隧道的示意圖。

2、用自己的話寫一寫火車是怎樣爬坡的。

附:板書:

20.詹天佑

詹天佑是一個 傑出 的工程師

愛國

教學反思:

本篇課中詹天佑的愛國精神貫穿全文。其中面對帝國主義的狂妄自大和對中國人民的極端蔑視,爲維護祖國的尊嚴而毅然受命,最能體現愛國的句子有“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馬上開始勘測線路。”和“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而他的傑出的創造才能即來之於它的愛國主義精神,又來源於實踐。其中體現傑出才能的例子有因地制宜地設計居庸關和八達嶺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另外他的嚴肅的工作態度和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風更值得我們學習。他說,大概、差不多不能出自工程人員之口。同樣,無所謂、違反點紀律沒什麼也不能出自優秀學生之口。

《長城》教學實錄 篇二

導入:

師:同學們,提起長城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你去過長城嗎?你對長城有哪些瞭解呢?

生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感受,可以交流長城的地理位置、長城的自然風光、長城的歷史價值、相關的歷史故事或傳說,還可以是自己親臨長城的切身體驗。

師:長城不僅是中華民族靈魂的象徵,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讓我們通過這篇文章,一同來感受這偉大的長城。

授新:

1、齊讀課題:《長城》

2、出示兩幅掛圖:這兩幅圖有什麼共同點和不同點?

共同點:都是描繪長城的景象。

不同點:觀察點不同,第一幅圖是俯視,觀察點在高處,是遠看,第二幅圖是平視,觀察點在近處,所以觀察到的景物就不同。

3、觀察第一幅圖,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圖上畫了什麼景象了嗎?

生回答,師引導生觀察和描述圖時,要有一定的順序,由近到遠、由主體到周圍景物。

再說說第二幅圖上畫了什麼。

4、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語句讀通順,想想課文中的哪些內容是圖中所描繪的。

生自讀課文。回答:第一自然段與圖一相對應,第二自然段與圖二相對應。

5、書中這兩個自然段是怎樣寫長城的?

“遠看長城,……”用比喻的手法,把長城比作蜿蜒盤旋的長龍,可以看出長城很長、氣魄宏偉。

齊讀。

“……”寫了長城的構造,從可以看出長城高大堅固;

師可以引導學生自讀此段,用畫簡筆圖的形式,弄懂長城的構造:垛子、瞭望口、射口;

對照圖二說說長城的構造,儘量運用書中的語言。

師對這兩段進行寫法上的引導:作者按照由遠到近的順序,先寫了長城的整體景象,再局部描寫長城。

6、作者站在長城上,踏着腳下的方磚,扶着牆上的條石,他聯想到了什麼呢?讀讀下一段,批劃你有感受的語句,多讀幾遍,再和組內同學交流你的感受。

生自讀批劃,交流感受。師巡視指導。

7、生彙報,師引導,適時結合課後第三題。

師注意訓練學生抓重點句、重點字詞理解課文,同時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聯繫課外閱讀;訓練學生從內容情感及寫法等多角度理解分析課文,讀寫結合;通過多種形式指導有感情朗讀,訓練學生通過讀的形式理解體會並表達情感。

8、除了這些,你還能聯想到當時勞動人民修築長城的哪些情景?

生展開想象,比如:在寒風凜冽的冬天……,在烈日炎炎的夏天……,他們的外貌穿着……,他們的神情動作……

9、正是這雄偉的長城,正是這偉大的勞動人民,讓作者激動、感慨。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小結:

勤勞勇敢的古代勞動人民,用他們的血汗和智慧,凝結成了這雄偉壯麗的萬里長城,不能不說是一個偉大的奇蹟,不能不讓我們中華兒女爲之自豪和驕傲。讓我們帶着這種自豪感,再把這篇課文讀一讀,然後談談你有哪些收穫。

師引導學生,不但從內容上、情感上談,還應該注重寫法上的收穫。

練習:

1、看拼音填漢字

chóngshānjùnlǐng wānyánpánxuán qìpòxióngwěi níngjié chéngzhuān

( ) ( ) ( ) ( ) ( )

2、按原文內容填空

3、當我看見家裏潔淨的地板的時候,我不由得想起媽媽( );當我看見( )的時候,我不由得想起媽媽( );當我( )的時候,我不由得想起媽媽( )……

作業:

仿寫第三自然段。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原文地址

《長城》課堂教學實錄 篇三

一、看拼音,寫詞語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                             )gāo  dà  jiān  gù

(                        )qì  pò  xióng  wěi

(                         ) bǎo  lěi

(            )zhì  huì

(             )pán  xuán

(                )tún  bīng

(               )

二、照樣子,寫句子

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

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

三、你能再蒐集一些有關長城的故事、傳說和圖片嗎?

《長城》課堂實錄 篇四

長城的課堂實錄片斷及反思

瞭解長城的結構,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及設計的巧妙

師:細讀第二段,作者分別給我們介紹了構成城牆的哪些部分 (學生自由朗讀第二段)

生:這一段向我們介紹了長城的垛子,射口,瞭望口和城臺。

師:(課件出示長城側面圖)老師有一幅長城的近照,誰能看着圖向大家介紹長城的結構呢

生1指着圖片給大家介紹了長城的城牆,射口和了望口,但指錯了射口和了望口的位置。

生2:我想對生1提個意見。我覺得射口和了望口的位置應該換一下。

我請他走上來爲大家介紹一下。下面的學生紛紛對他的看法表示贊同,但生1及小部分學生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

師:能說說自己的理由嗎

生1:因爲書上說是方形的瞭望口,所以下面方形的洞口應該是瞭望口。

生2:書上講的是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說明了望口和射口都是方形的。我在電視上看到的瞭望口是在上面。

生3:我去過長城,導遊就向我們介紹了長城的射口在下面,瞭望口在上面。

師:同學們能從書上找理由,會讀書!能聯繫生活去理解,也是會讀書的表現!但你們知道他們的作用嗎

生:打仗時用來了望和射擊用的。

師:怎樣做才能減少傷亡呢 (學生恍然大悟)

生1:我知道了。當敵人進攻時,士兵可以躲在城牆後面,在下面小的射口進行還擊;當敵人還沒有進攻時,可以上面的瞭望口進行清晰地觀察。這樣既避免了傷亡,又能及時瞭解敵情。

生4:我補充一下。敵人沒有進攻時,士兵站在瞭望口,隊伍排得很整齊,還可以起到嚇唬敵人的作用。

生5:老師,我還有一個問題。書上說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個方形的城臺,是屯兵的堡壘。爲什麼不把長城全部築成城臺 這樣不是更安全嗎 (部分學生也期待這個問題)

師:長城有多長

生:一萬三千多裏。

師:如果都築成城臺,還需要多少條石

生:我知道了。這樣可以節省石料。況且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不影響打仗時士兵的休息。

師:這樣巧妙的設計,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你想說什麼

生6:長城太偉大了!

生7:我想到了我國的古代勞動人民。他們太了不起了!

生8:古代勞動人民真是太聰明瞭!

師:是啊,我們怎能不睹物思人呢 我們怎能不爲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驕傲呢 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八達嶺長城的哪些資料

生介紹了八達嶺長城的歷史,傳說。

師展示課件中的課外資料,請生閱讀。說說自己的感受。生分別談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辛苦,智慧。

反思: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也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藉助圖片直接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瞭解長城的結構,感悟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是我在設計本環節的意圖。我沒有想到學生會指錯射口和了望口的位置。本以爲很簡單的一個問題,成了學生爭論的焦點。我在課堂中充分利用圖片及學生自己的生活經驗,課文研讀感受來解決這個問題,使課堂感悟更快,更自然,這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也是自己認爲處理得比較恰當的一個環節。重視學生的感悟,一定會有意外的收穫。教師的點撥應在學生的疑難之處,才能恰到好處。

《長城》教學實錄 篇五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長城》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國小語文四年級(上)、第五單元中的課文。

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以“我國的世界遺產”爲專題,引領學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這篇課文作爲引領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讚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設計理念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的學習過程,學生的主體作用將得到充分發揮。教師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自主精神,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調動學生樂於探究的積極性,鼓起學生創新的勇氣。

教學目標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教學目標三個維度的有機整合,指出:“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維度設計”。以《語文課程標準》爲依據,結合本組教材的教學要求、本課課文內容和課型特點,擬定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

一、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2、瞭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

3、結合課文,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增強學生的語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充分利用合作學習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2、通過分析重點段落語句,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教學重、難點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本冊教材也在閱讀教學要求中強調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領悟和學習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

一、教學重點確定爲

1、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難點確定爲

1、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2、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

【教學方法分析】

憑藉本課教材特點、教學重難點,聯繫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課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如下:情境教學法、合作學習法,以讀代講法,做到講與讀結合,扶與放結合,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一種愉悅民主的教學氣氛,使學生成爲教學的着眼點和落腳點,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教具的選擇與使用目的】

與課文內容相關的長城多媒體課件:

一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二是爲了解決重點、突破難點。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程序設計】

整個課堂教學分爲七個大環節:

一、創設情景,導入,走進文本

上課伊始,教師首先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長城的圖片,把學生帶入情境,使學生在感受、欣賞長城美景的同時,激起表達的慾望。接着教師用優美的語言,充滿地描述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華夏兒女的驕傲。看到這些精美的圖片彷彿把我們帶到長城腳下。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長城》,繼續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教師這種創設情景,導入的方式,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引領學生巧妙地走進了文本。

二、圖文對照,遠看長城,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

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在這一環節指導學生在看圖、學文和交流中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薰陶。

首先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遠觀長城的圖片,讓學生結合畫面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激發了學習興趣,培養默讀習慣。使學生處於主動積極的思維中,交流讀後感受。體會比喻句“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的用法。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並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進一步體會長城的雄偉氣勢,培養學生的語感。

三、圖文對照,近看長城,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

課文在體現長城的雄偉氣勢時,花重筆墨描寫了長城的高大堅固,,這也是教學中需要學生領悟的重點。爲了突出重點,教師抓住了最能體現長城的高大堅固的語段進行深入地分析理解。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通過圈劃詞語,找出長城特點、結合課件,直觀演示課文中描寫的“垛子、瞭望口和射口”、同桌交流讀後感受的方式,體會長城的高大堅固。然後指導學生入境入情地朗讀。教師設計了:作者是在哪裏看長城的?是按什麼順序寫這一自然段的?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的方法,分散了教學難點。

四、抓重點句,體會情感

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了解長城,知道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這是本課又一教學重點。課標中指出:通過理解課文的重點詞句是理解課文內容的主要方法。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學中,抓住重點句“站在長城上,踏着腳下的方磚,扶着牆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來。”和“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師讓學生自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標註出自己的讀書體會,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在感悟的基礎上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整體把握課文,昇華認識

在學生感悟我國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用血汗和智慧修築的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時,齊讀最後一段後,瀏覽全文,小組討論:爲什麼說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整體把握課文,使學生在學習課文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薰陶,激發進取精神,促進持續發展。

六、拓展延伸,形成積澱

這個環節設計了兩個問題:你認爲文章寫的怎麼樣?用了什麼寫作方法?體現了語文學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諧統一,達到學語文、用語文的目的。

七、總結課文,情感薰陶

在學生頌讀中外名人遊覽長城後的留言中,結束全文。再一次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板書設計】

採用總分式的板書設計,簡單、明快,學習內容一目瞭然,而且突出教學重、難點。

《長城》教學實錄 篇六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城磚、城牆、屯兵、堡壘、打仗、呼應、肩膀、智慧、凝結、氣魄雄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瞭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收集有關長城的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師:播放音樂《長城長》,學生展示收集資料。

歌曲中唱的是哪裏?

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走近——長城,瞭解——長城(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在音樂渲染的情境中交流資料,容易使得孩子產生直觀而美好的理解,感覺長城不是那麼遙遠,爲教學做鋪墊。

二、初讀感知。

請同學們把課本打開,翻到———88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用心感受。(提示不認識的字怎麼辦?)

誰願意站起來爲大家放聲朗讀這篇課文?

上游生一人一段,正音。

師:同學們讀得非常流利,並且做到了不動筆墨不讀書,習慣很好。接下來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說說讀了一遍課文之後,什麼地方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交流)長;高大堅固。

師:如果用課文中的一句話概括一下長城,你覺得應該選哪一句?

師出示最後一段。

師:爲什麼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呢?請同學們再來讀課文,快速在文中畫出相關的段落或句子,可以在旁邊做上簡單的批註。

【設計意圖】初讀梳理框架,全面感受長城的特點,對培養學生讀書及思考的有序性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及時鼓勵不動筆墨不讀書,也是對養成良好讀書習慣的提醒。

三、細讀品味道,積累語言。

爲什麼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呢?誰先來與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收穫?

1、交流第一段。

生:第一段(讀)“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略)全長13000多裏。”我讀了這句話,體會了長城的長。

師: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多長?

生:13000多裏。

師(課件展示):一萬三千多裏,同學們,你知道有多長嗎?二十多年前有一個年輕人曾徒步走完了這一萬三千多裏,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來,讀出你們的驚歎。誰來讀,就讀描寫長的這一句。

生讀。

師:我們的操場一圈有二百五十米,而要走完長城相當於圍繞操場跑上26000圈。長嗎?來,再讀。

真是名副其實的萬里長城,來,全體男生讀。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借鑑其他優秀教師的教學案例,通過具體數字更能讓孩子清楚體驗到長城的長,使教學目的性更強也更有效。

師:請看,這是一張長城遠景圖。從遠處看長城,除了感覺長,還有什麼特點?生:彎彎曲曲

師:你們看,順着山勢長城是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遇到陡峯,他就直上雲天,遇到峽谷他就俯衝直下,……這樣的姿態文中用了一個什麼詞?

生:蜿蜒盤旋

師:非常正確!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多美呀,多有氣勢啊,誰願意來讀讀第一段,就讀出這種美,這種氣勢。(抽讀)

【設計意圖】此處也是借鑑其它優秀案例,“蜿蜒盤旋”一詞處理巧妙,通過觀察發現,自然理解並運用了詞語,巧妙降低坡度,吸引孩子的興趣,同時也體驗到長城的另一種美。

師:美中有氣勢,來,同學們一起讀。

師:這樣美而又有氣勢的長城,讓我們情不自禁的發出了這樣的讚歎: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

2、交流第二段。

師:我們繼續交流,文中還有哪裏可以說明長城是個奇蹟?

生:長城的高大堅固,城牆頂上上鋪着……

師:是呀,長城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築成的,而且可以五六匹馬並行,足以看出它的高大堅固。

同時作者在這一段還介紹了長城的構造。

師:請同學們細細的自由的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分別給我們介紹了構成城牆的哪些部分?圈畫出來(學生自由朗讀第二段)

生:這一段向我們介紹了長城的垛子、射口、瞭望口和城臺。

師:(課件出示長城近景圖)老師這裏有一幅長城的近照,這就是高大堅固的長城。誰能看着圖向大家介紹長城的結構呢?

生1指着圖片給大家介紹了長城的垛子、射口和瞭望口、城臺(射口和瞭望口介紹錯了)

其他(擺手):不對不對。

一生:瞭望口是大的,好用來看的……

師(引導看課件):這是——射口,這是——瞭望口……

是的,知道他們的作用就能從圖上找到答案。

你們能說出其它幾處具體的作用嗎

生:寮望口是打仗時用來瞭望和射擊用的。

城臺是屯兵用的,也可以在裏邊休息。

師:那麼怎樣做才能減少傷亡呢?

生1:在上面的瞭望口進行觀察可以隨時發現敵情,當敵人進攻時,躲在城牆後面,在下面小的射口進行還擊比較安全。

生2:士兵們可以在城臺裏休息整頓,不管哪邊有敵情都能夠快速跑過去,比在山上跑來跑去的方便多了。

師:說的太好了,同學們,長城就是這樣用他那高大的身軀抵禦了外族的侵略,保衛了祖國的領土,像長城這樣巧妙的設計,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當你知道這些得時候,你想說點什麼?

生1:古代勞動人民真聰明!

生2:他們太了不起了!

師:是啊,像長城這樣“長”而“高大堅固”的工程,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讓我們在以此由衷地讚歎:這樣……(最後一句)

【設計意圖】以上循序漸進,在觀察的基礎上思考理解,智慧的火花碰撞,很自然地理解了設計的巧妙,整個過程生成自然。

3、交流第三自然段。

師:千年的歲月,千年的滄桑,長城以它無言的雄姿伴着青山依舊,成千上萬的人,登上了長城,百感交集,思緒萬千,他們想到了什麼?我們來讀一讀第三自然段,可以一邊讀一邊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畫出來。

師:感受最深的是什麼,誰起來交流一下?

生:“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那麼重的石頭擡上去,太艱難了!”

師:是的,同學們,你們誰知道修築長城的年代是一個怎樣的年代?

生:科技非常的不發達,而且那時是古代,得靠人力來把磚和用的東西運到山上去。

(課件出示):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那時侯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着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擡上這陡峭的山嶺。

指導讀出艱難。

師:你從中體會到什麼?生交流。

師:具體說說你從那些詞語中體會到勞動人民的不容易和艱辛?(一步一步、陡峭、數不清、兩三千斤重)

師:同學們知道兩三千斤有多重嗎?相當於咱們三年級三班全體同學孩子的重量的總和。

生:(驚奇)啊!

師:在當時科技非常落後的時代,要把這些數不清的巨大的條石,靠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擡上陡峭的山嶺,你想想看,要付出怎樣的代價呀?

生:要付出汗水。

生:得需要很長的時間……

師:是的,再想象一下(範讀),還有什麼?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生:我彷彿看到了烈日下的汗水;還看到了皮鞭……

生:我看到了有人不小心摔下山崖,頭破血流……

師:同學們,你們能讀出這種艱辛和不易嗎? 指讀

師:儘管困難重重,可長城還是修築成功了,那是一種怎樣的勞動,透過這段文字,你再穿越時空的隧道去看看、想想,閉上眼睛聽老師讀這段話(配樂)。師範讀

生:有人在皮鞭狠毒的抽打下死了,一些年老體衰的人實在支撐不住,就倒下了,永遠的閉上了眼睛……

生:我想到孟姜女的故事……

【設計意圖】在音樂渲染的中進行範讀,引導想象,活躍了思維,啓迪了靈感。對於教材的理解達到一定的深度,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教育是不言而喻的。

師:是的非常感人,這種勞動不是一天兩天,而是日復一日,長年累月,這樣的故事也不止一個兩個,而是當時千千萬萬家庭的縮影。當時修築長城的人十之八九一去不回,與父母妻兒生離死別,

身心的痛苦不是我們能夠體會的,但是相信在座的爸爸媽媽一定有更深的感觸——(家長們眼含淚光)

無數勞動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讓我們懷着對他們的崇敬再來讀讀這兩句,

(齊讀最後兩句)。

師:這樣的城牆舉世無雙,這樣的雄偉工程世界少有,這樣的艱鉅工程靠人力完成,歷史罕見,這樣的精心設計使之易守難攻絕無僅有。這是勞動人民智慧和血汗的——(齊)結晶。這就是我們的人民,這就是我們的長城,這就是我們偉大的民族。

四、總結昇華

(配樂播放長城各方位資料圖)

師:同學們,我們的祖先用血汗和智慧,爲我們留下了這筆光輝燦爛的遺產。萬里長城萬里遙,此時此刻,你心中肯定有萬語千言。就讓這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交流一下!

生:長城太偉大了!

生:我愛你,偉大的人民!

師:長城不僅震撼着我們,也震撼着全世界(出示課件)。美國前總統尼克松登上了長城,他情不自禁的讚歎道——長城是一個奇蹟,一個偉大的民族創造的偉大的奇蹟;法國總統密特朗這樣說過:沒到過金字塔就等於沒到過埃及,沒到過長城等於沒到過中國;美國總統克林頓這樣說:長城是一個奇蹟,一個偉大的民族創造的偉大的奇蹟。

(此處借鑑優秀案例,加深了孩子對長城知名度的瞭解,更加能夠感悟出長城的偉大、民族的偉大)

師:讓我們和作者、和世界偉人一起讚歎:

(齊讀最後一段)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師:同學們全體起立,讓我們懷着對長城的敬仰之情,一起爲我們的長城,爲我們的民族驕傲、自豪:

(齊)我愛長城!我愛中華!

課後反思:

這時家長開放日家長來參與聽課所執教的一節課。總體來說由於對教材比較熟悉也比較喜歡,提前做了充分的準備,課堂效果是不錯的。

由於學生年齡閱歷造成的理解力,知識面的深度與廣度,及文本本身與現實在時空上距離,要讓學生直接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是比較難的。我想到最好的辦法是通過直觀課件拉近距離,再就是教師要以情激情,使得文本、教師、學生之間情意相連。通過交流課前查閱的有關資料,適時地補充資料,學生的興趣得到滿足,整個教學過程始終貫穿了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準確把握;另外我將朗讀的訓練結合到觀察,聯想,讚美等幾大主線,通過循序漸進的理解朗讀,學生的情感逐漸鮮活厚實起來,想象也非常豐富。從全班同學躍躍欲試的發言中,我看到了,聽見了,也感受到了大家成長的喜悅和爲民族,爲長城自豪的情感。

原本以爲舊教材中屬於五年級重點的《長城》,拿到三年級來上有一定難度,但是從課堂反饋看,學生能夠掌握並理解,而且思維的活躍性,語言表達的感人化和高年級的孩子相比顯得更加純真而自然。好幾個家長在課下紛紛說:現在知道語文課的魅力了,我自己也得好好學學了……感覺這次開放課堂比較成功,不過欠缺的是應該儘量給學生查閱一些視頻資料,而由於時間倉促,我在準備方面仍顯得不夠充分。如果能夠加上長城各個方位的錄像及古代人民修築長城的影視視頻,會更大程度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從而加深理解。

《長城》課堂教學實錄 篇七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正確讀寫11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瞭解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4、知道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5、結合理解課文,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學習重點:瞭解長城的構造,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學習難點:圖文對照,展開想象,理解課文的內容,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的情感。

學習媒體:多媒體電教平臺。

學習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要點:

1、認識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圖文對照,展開想象,理解課文的內容,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的情感。

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初讀課文。

1、談話導入:同學們,毛主席曾經說過,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跨越時空的界限,盡情領略長城的風采。請翻開書本17課,齊讀課題:長城。長城到底有多長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彙報。

(1)長城有一萬三千多里長,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

(2)開火車讀生字詞——齊讀。

二、瞭解長城構造,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導語:有人說,在普通遊客的眼中,長城是一座建築物,在有藝術品位的遊客眼中,長城是世界偉大的奇蹟,在中國人的心中,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板書:建築物  奇蹟  驕傲)

(一)瞭解長城的構造。

1、指導觀察文中的兩幅畫。

那作爲一座建築物,長城的構造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觀察這兩幅長城圖,你看到了什麼?(第一幅畫是遠看長城,有一個整體的感覺(板書:整體)。第二幅畫是近看長城,看到了城牆頂上,城牆外沿上有垛子、嘹望口和射口,城臺,一部分一部分地觀察,(板書:部分)無論看什麼,都有一定的順序,作者按照從整體到部分,從遠到近的順序觀察。)

2、快速默讀課文,找出圖文相符的段落。

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看看文中哪些內容是描述畫面景象的?

3、瞭解長城構造。

課文是怎樣描述第一幅畫面的?(學生回答:遠看長城,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多有氣勢的長城啊!你想感受一下嗎?(練讀——評讀——齊讀)

課文又是怎樣描述第二幅畫的呢?(學生回答:儘量要求學生用課文語言回答。)

4、創造情景,加深理解。

同學們,你明白了長城的構造了嗎?現在請你根據自己的理解,用簡筆畫畫一畫長城。(學生畫)畫完的同學,向小組的同學介紹一下。(小組交流)誰願意上來展示。(全班交流)

5、拓展小知識:有關長城的課外知識。

(二)、知識深化,情感內化。

1、同學們,當你看到無數的城磚、無數的條石是那樣整齊、堅固,你會想到什麼呢?(學生回答)教師引導到勞動人民處。是啊!萬里長城上印刻着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啊!(出示句子: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請同學們看着長城上的一磚一石,想着勞動人民修建的場面,讀一讀這個句子。

2、用心感受長城,看來同學們已經有點藝術品位的感覺了。那就讓我們用朗讀和作者進行一次心靈的交流吧!(學生齊讀第三自然段)你感受最深刻的是哪句話呢?請你用筆劃下來,想象場面讀一讀。(學生自由練讀)

彙報:第一句: “站、踏、扶”這三個動詞是說作者已經身臨其境來到長城,作者由眼前的方磚、條石,聯想到了修築長城工程的浩大、艱鉅,進而聯想到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

第二、三句:一塊條石有兩三千斤重,長城上數不清的條石,當時,沒有火車,沒有汽車,沒有起重機,有的是無數的肩膀,有的是無數的手,有的是無數的勞動人民。他們用自己的身體撐起了一座萬里長城。所以扶着條石,作者很自然地想到了(句子)

多少次,汗水溼透衣衫而不顧,多少次,手和肩膀被檫傷,鮮血直流,多少次,多少次置之不顧,纔有今天的萬里長城。讓我們再用心地感受一遍。

第四句:想到這裏,作者不由得發出感嘆: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3、想象場面,情感內化。

同學們,請你閉上眼睛,手放在桌子上。好,現在你站在長城上,踏着腳下的方磚,扶着牆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來。啊!你彷彿看到了——,你彷彿聽到了——。

彙報:我彷彿看到了——,我彷彿聽到了——。於是,你發出感嘆:(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4、所以說,(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學生齊讀。

(三)、迴歸現實,情感昇華。

1、其實,作爲每個中國人,我們都深深地以長城爲驕傲。請看古人對它的讚頌。(出示詩: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雖然萬里連雲際,爭及堯階三尺高。唐:汪遵)學生讀。再聽聽我們的國歌所唱的(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學生唱。長城,不再是一座建築物,而是我們中華民族偉大而堅強的凝聚力和戰鬥精神的象徵。今天,成爲遊覽勝地的長城,已經遠離戰爭的腥風血雨,歷史又賦予它新的意義,着恰恰說明了長城內外的中華民族已經團結一致,共同走向繁榮富強。請看國際友人對長城的讚譽:設計者太偉大了,長城不愧爲世界奇蹟!(以色列前總理拉賓)  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美國前總統尼克松)  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從未見過類似的傑作。(俄羅斯原總統葉利欽)   長城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奇蹟之一,確實令人鼓舞。人們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當年建造長城時需要什麼樣的智慧和力量。(美國前總統里根)

2、這時,我忍不住自豪地說:“長城,你是中國的驕傲!”你呢?

三、作業:

1、收集有關長城的傳說,講給父母聽。

2、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

第二課時

學習要點:體會寫法,積累好詞好句,指導書寫。

學習過程:(略)

板書設計:

17  長城

建築物:城牆頂上( 城臺)

城牆外沿(垛子  瞭望口   射口 )

奇蹟

驕傲

《詹天佑》教學實錄 篇八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文章通過修築京張鐵路當時的歷史情況,和修路施工中的典型事件,表現詹天佑是傑出的愛國工程師,顯示了中國人民堅強的民族自尊心。全文分四段,重點是二、三兩段。

第一段即第一自然段。開篇第一句話“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點明瞭主題,提挈全文,引起讀者思考:詹天佑是怎樣一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第二段是二、三自然段。先寫京張鐵路地理位置,“是聯結華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這裏講了修築京張鐵路的重要,也爲一些帝國主義者爲了達到他們“進一步控制我國北部”,對我國進行掠奪,“你爭我奪”地爭奪修路權作了伏筆。接着寫帝國主義者們的“要挾”:如果用本國工程師來修築鐵路,他們就不再過問,妄想以此迫使清政府向他們“求助”。他們哪裏知道中國已經有了自己的傑出的愛國工程師!當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爲總工程師”,“全國人民轟動”了,都要爲國爭氣,顯示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不怕外來壓力,有志氣有能耐把京張鐵路修好。當帝國主義者看到他們的“阻撓”、“要挾”成了泡影,又利用他們的報紙宣傳什麼“能在南口以北修築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又以自然條件的惡劣做藉口,認爲“這樣艱苦的工程連外國工程師都不能輕易嘗試”,來藐視中國人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任務。這是進一步揭露帝國主義者的企圖,爲下文詹天佑的設計施工,提前完成任務作了鋪墊。

第三段寫詹天佑精心設計施工,戰勝惡劣環境,出奇地完成修路任務。先寫詹天佑不怕困難和嘲笑,毅然接受任務。接着寫他細心勘測,精心設計施工,表現他的智慧才能。一是勘測線路,通過詹天佑的所做、所說和所想,表現他克服困難,工作認真、細緻、嚴密,具體爲:

所做——“哪裏要開山,哪裏要架橋,哪裏要剷平陡坡,哪裏要改小彎度”,都經過勘測,周密計算。——“親自帶着學生和工人,扛着標杆,揹着經緯儀,在峭壁上定點、構圖”。——白天“攀山越嶺,勘測路線”;晚上“在煤油燈下繪圖,計算。”——“爲尋找一條合適的路線,他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

所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

所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那些外國人譏笑我們,而且也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信心。”二是開鑿隧道,居庸關山高巖厚,兩端開鑿;八達嶺隧道長,中間鑿井,四個工作面。三是青龍橋附近坡度大,設計“人”字路,上下坡用兩個火車頭,一推一拉,使火車平穩上、下坡。

第四段概括地寫京張鐵路提前竣工,給帝國主義者以有力回擊,表達了中國人民的智慧才能,顯示出中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總結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教學建議】

教學本課,要緊扣開篇的第一句話,圍繞“傑出”、“愛國”,抓住當時的歷史環境和自然條件,揭示文章的中心。把教學重點放在閱讀理解上。

(一)初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通過查工具書,初步理解“阻撓”:“要挾”、“藐視”、“勘測”、“主持”、“經緯儀”、“竣工”等生詞的涵義。

2.按照課後習題1中的(1)“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是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進行的?”,(2)“修築京張鐵路遇到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讓學生自學課文,初步理解文章的內容,劃出文章的段落,爲精讀課文作鋪墊。習題1中的(3)題,可在精讀課文之後,引導學生回顧全文,深化對課文的整體理解,再作思考解答。

(二)精讀課文,突出“傑出”、“愛國”(重點講讀二、三兩段)

1.通過京張鐵路簡圖(或地圖冊),讓學生了解京張鐵路的地理位置,理解“聯結華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認識修築京張鐵路的重要意義。

2.扼要介紹修築京張鐵路當時的歷史背景:清朝政府的軟弱無能;帝國主義者掠奪、控制中國的野心。再讓學生根據下面的四個問題,讀課文的第二段,分步思考解答:

①清政府提出修築京張鐵路計劃,一些帝國主義者爲什麼要出來阻撓?

②一些帝國主義者是怎樣要挾清政府的?他們的企圖何在?爲什麼說“帝國主義者完全想錯了?”

③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爲總工程師,爲什麼全國轟動起來?外國報紙是怎樣宣傳的?

④“連外國工程師都不敢輕易嘗試,至於中國人,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有什麼依據?

圍繞四個問題,讓學生讀、思、議、說,理解詹天佑是在什麼情況下領導修築京張鐵路的。

講讀第三段時,讓學生思考:

①詹天佑“毅然接受任務”這表明什麼?

②他面對高山深澗,懸崖峭壁是怎樣精心設計施工的?這裏要抓詹天佑的所做、所說、所想,來理解他工作認真、嚴密;要用圖示法讓學生理解居庸關和八達嶺隧道是怎樣開鑿的;要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用騎車(或拉車)上下坡的情景,來體會、理解“人”字路線,用兩個火車頭,使火車平穩上下坡的道理,以突出詹天佑智慧和才能。

讀講第四段時,注意引導學生思考課後習題1第(3)題:爲什麼說這條鐵路修築成功是給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同時要讓學生領悟樹銅像的歷史意義,領會今天的外國朋友看到這偉大工程“讚歎不已”的深刻涵義。

3.歸納文章中心思想。

(三)指導背誦,反顧全文,理解當時情況於文章主題的關係,落實本組教材的訓練重點

1.指導背誦第三段,可用連線法幫助學生記憶:接受任務——勘測線路(所做——所說——所想)——開鑿隧道——設計“人”字線路。

2.回顧全文,思考問題:這篇文章寫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的事蹟,來表現他是一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卻用了很大篇幅寫了帝國主義者的阻撓和自然條件的惡劣,這與文章所表現的主題有什麼關係?通過設問,讓學生反顧全文,思考和理解寫人寫事的文章與歷史背景和當時情況的密切聯繫。這篇文章寫的人和事距今已85年,寫了當時的歷史情況,更能表現詹天佑的傑出、愛國,顯示中國人民高度的愛國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能把我國的事情辦好。同時,使學生讀了這篇文章,激起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深信我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能夠把我國建設得繁榮昌盛!再讓學生談談讀了這篇文章有哪些想法,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爲國獻身的精神。

3.這種寫歷史環境表現文章主題的寫法,要求學生變文法爲學法,在學習本組後面兩篇課時加以運用。

附板書設計 :

《詹天佑》

(張勝祥)

《詹天佑》教學實錄 篇九

一、教材簡析

《詹天佑》是國小語文第十一冊第六單元的課文。本單元是本學期的最後一組課文。訓練重點結合課文特點,引導學生複習運用本學期重點訓練的閱讀基本功,使學生通過本組三篇課文的學習,在閱讀能力及理解能力上都得到進一步提高。

通過《詹天佑》一課的教學,使學生懂得課文是怎樣一層一層表達中心思想的,順着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進一步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詹天佑》一文以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鐵路工程專家詹天佑的姓名爲題,重點寫了他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蹟之,即修築第一條完全由我國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京張鐵路。課文從修築京張鐵路時的背景和艱苦的地理環境,說明了修築京張鐵路經歷了許多艱難,詹天佑帶領中國工程技術人員克服了重重困難,使得京張鐵路提前峻工。讚揚了詹天佑愛國的思想和傑出的才能,也表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京張鐵路在詹天佑的主持下提前兩年竣工,有力地回擊了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的蔑視,維護了祖國的尊嚴。

課文按先概括介紹,再具體敘述的方法安排材料。在具體敘述的段落裏,又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進行記敘的。

二、教學目的要求

根據大綱對本冊的要求,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知識學情、智力層次確定本課教學目的要求和教學重點如下:

(一)教學目的要求

1.瞭解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蹟,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爲祖國作貢獻的思想感情。

2.知道課文是怎樣一層一層表達中心思想的、能順着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瞭解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遇到的各種困難;通過具體事例體會詹天佑是“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2.順着作者思路讀,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三、教具準備

投影儀、膠片、地理形勢圖片。

四、教學課時

3課時。

五、教法選用

爲了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突出重點,突破重點,體現重點訓練項目,遵循“一法爲主,多法配合”的原則,將採用導讀法,輔之以示圖法、以讀助講法等進行教學。

六、學法指導:

教給學生通過“讀——說——畫——說”的學習方弄懂課文內容。

開鑿隧道、設計線路兩部分寫作方法基本相同,可採用正遷移的方法,由扶到放,逐步形成自學能力。

七、教學程序(第二課時)

(一)整體再現課文內容。

1.導語 激趣。

1905年,當清政府提出修築京張鐵路的計劃時,些帝國主義國家極力阻撓、要挾、嘲笑,而當歷史的車輪轉到今天,外賓對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這一偉大的工程師詹天佑,爲什麼會讚歎不已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詹天佑》。(板書課題)

2.回顧課文,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引導學生從整體內容入手,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從矛盾處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一石激起幹層浪,達到了“憤”與“啓”的目的。

(二)導讀全文。

1.學習第一段,抓中心句。

(1)自由讀文,邊讀邊思考:詹天佑是怎樣的一個人?

板書:傑出、愛國

(2)“傑出”是什麼意思?

(3)詹天佑的突出成就是什麼?

2.抓思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學習第二至第四段,完成教學要求1、2。

(1)學習第二段

①提問: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這件事的?

(板書:接受任務、修築鐵路、提前竣工)

②指名讀第二段。思考:詹天佑是在什麼情況下修築京張鐵路的?當清政府提出修築京張鐵路計劃時,國際形勢如何?板書:阻撓

②“阻撓”是什麼意思?

爲什麼阻撓?怎樣阻撓?

介紹時代背景,放地理形勢圖幻燈片,幫助學生了解當時當地的情況,突出能否修築京張鐵路是關係到民族榮辱的大事,從而體現詹天佑的傑出愛國。板書:要挾

④把“要挾”放在句子中理解。

⑤當時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爲總工程師時,國內外形勢又是怎樣?

指導理解“輕蔑”的意思,以及當時當地的自然環境。

⑧面對帝國主義阻撓、要抉、嘲笑和複雜的地理條件,詹天佑毅然接受任務,充分體現了他怎樣的精神?(愛國)通過品詞析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作者在字裏行間都蘊藏着詹天佑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同時,感悟到作者的措詞之準確。

(2)學習第三段。

①瀏覽第三段,並分層。

板書: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線路。

②學習“勘測線路”一層。

輕聲讀課文,思考:詹天佑在勘測線路時,遇到什麼困難?他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又是怎麼想的?並劃出有關句子。

抓住“精密”一詞,體會詹天佑對工作負責的態度和對工作人員要求嚴格的工作作風,指導朗讀,加深理解。抓住“一定”一詞,用高昂的語調,堅定的語氣,讀出詹天佑爲國爭光的堅強決心,進一步體現他的愛國精神。

③學習“開鑿隧道”一層:

第一步:默讀課文,思考:詹天佑遇到什麼困難?是怎樣解決的?

第二步:請學生說說遇到的困難和解決的辦法。

第三步:根據學生的理解,畫出開鑿隧道的草圖,請一個同學在黑板上畫,其他同學畫在玻璃板上。

第四步:用“因爲……所以……”的句式說說爲什麼要這樣開鑿隧道。

(通過讀——說——畫——說,層層深入,使學生理解了課文,從而突破了難點。)

④學習“設計線路”一層。

提示學生用“一讀二畫三演示”的方法學習本段。

一讀:通過自讀課文,理解本層的內容。

二畫:根據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畫出“人字形”線路圖。

三演示:讓學生在黑板上邊演示火車上山的路線,邊解說爲什麼這樣設計。

通過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動眼,理解了內容,突破了難點,使學生在參與中訓練,訓練中理解。

師述:詹天佑高度的智慧和傑出的才能就是在同當地自然環境的鬥爭中體現出來的。今後,我們在學習文章時,不但要注意人物所處的社會環境,還要注意人物所處的自然環境,弄清當地的情況才能對文章理解更透徹。

板書:當時當地的情況。

本段的教學,首先以教材內容爲憑藉,在學習課文第一層時,就有意識地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在學習第二層中,師積極引導學生運用學法學習。在學習第三層時,放手讓學生自學課文,掌握學習方法,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其次,以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爲中介,加強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其一,在學習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兩層時,以讀爲主,輔之以引導,理解遇到什麼困難,採取怎樣的辦法去克服困難,且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畫出草圖,實際操練,真正理解了課文內容,突破了教學難點 。

其二,讓學生運用“因爲……所以……”和“遇到什麼困難,是怎樣解決的”表達方式,將有關內容表述出來,加強了表達能力。其三,採取換詞比較的方法,進一步體會作者的用詞之妙。這樣,既教給學生的學習方法,又注重了語言文字的訓練。

(3)學習第四段。

①自由讀課文最後一段,思考:爲什麼說京張鐵路的提前竣工給了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板書:回擊、爭氣。

②如今,當遊覽中國的外賓,看到詹天佑的銅像,看到京張鐵路這一偉大工程,都會讚歎不已,他們會發出怎樣的讚歎?

這樣擴教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求異思維的能力,進而使學生認識到詹天佑確是傑出的愛國工程師,中國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

(三)迴歸整體,檢查效果。

通過本節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

通過教學反饋,檢查教學效果,鞏固所學知識,及時查漏補缺。

(四)總結全文。

詹天佑在帝國主義阻撓、要挾和複雜的地形條件下毅然接受任務,他這種崇高的愛國精神,不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嗎?他用自己傑出的才能和高度的智慧首創了世界絕無僅有的“人”字形線路,採用新方法開鑿隧道,成功地修築了我國第一條鐵路,在我國鐵路建築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這不正是我國人民無窮智慧的佐證嗎?有這樣傑出的愛國工程師,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偉大而光榮的名字一一詹天佑。

總之,本課的教學設計首先遵循整體性教學原則,無論是全文的教材處理,還是一個自然段讀的訓練,都採取了整體一一部分一一整體的教學方法。其次,遵循了實踐性與主體性教學原則,讓學生在操作中理解與體會,從而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再次,加強了語言文字的訓練,使九年義務教育國小語文教學大綱中提出的“要正確處理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教育的關係。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教育要統一在語文教學過程 之中”的任務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