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精品多篇)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精品多篇)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 篇一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範文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沁園春

長沙》。對於本節課的說課,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教學理念

首先讓我來說一說我的教學理念。新課程強調活動體驗的學習方式,突出讓學生在活動體驗中誦讀理解,與他人交流,與文本對話的活動指向。讓學習過程真正成爲學生對文本的自我解讀、自我理解,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的過程。因此,我將在課堂中加強詩文的誦讀,讓學生在誦讀中感受和體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審美愉悅。

二、教材分析

說完教學理念,再來說說我的教材分析。本篇課文

——《沁園春長沙》,選自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向青春舉杯”這一專題中的第一篇文章,是我國偉大革命領袖偉人早年創作的一首詞,在詞中作者通過對祖國壯麗山河的描寫,抒發了詞人的理想和抱負。全詞動靜有度,張弛有致,語言極富表現力,充滿了無盡的豪情和凌雲的壯志。

三、學情

接下來說一說學情。高一學生在過去的學習中已經識記和積累了一定量的名篇名句,在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情感上有一定的領悟能力。此外,他們在國中階段已經學過偉人的《沁園春雪》,對詞的特點、作者生平、創作風格都有一定的瞭解。這爲本文的學習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條件,但是學生以往的學習偏重於識記,學生的分析感悟能力還相對薄弱,缺乏對問題的深入思考和探究,因此,需要老師在課堂中加強學生問題探究、體驗感悟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的學情分析和教材分析,我擬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第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通過品味語言、把握意象,讓學生初步掌握詩歌/ 6 融情於景的表現手法。

第二: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反覆誦讀,分析品味詞中高度凝練、極具表現力的語言,從而把握詩詞的意象,感受作者的革命豪情。

第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體會作者英勇無畏的革命豪情和崇高情懷,培養學生“以天下爲己任”的責任感。

五、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的三維目標,以及教學大綱要求詩歌教學要以讀,以把握作者感情和提高形象思維能力爲主,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爲誦讀全詞,以語言爲依託,理解這首詞在意象選擇上的特點和意義,從而把握詞人的寬廣胸懷和深沉的思緒。而理解詩意、領會主旨的前提是靠對凝練的語言的揣摩和分析,因而本文的教學難點也就在於對詞中那些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的分析,讓學生學會通過意象來鑑賞詩詞。

六、教法

根據本課的教學教材特點,我將採用誦讀法、點撥法、分析法等進行教學。在具體教授中將以誦讀爲主線,通過朗讀辨味詩的語言和遣詞造句之妙,領略情境交融的意境。並通過靈活的情境化教學環節,激活學生的學習情緒,創造一種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披文以人情”,理解寓藏在優美動人的藝術畫面中的深層意義,感受詩篇的藝術力量。

七、教學過程

那接下來就讓我來具體介紹一下本課的教學過程:

第一:情景導入。在這一環節中,我將首先用臧克家說過的一句話:“偉人詩詞是偉大的詩篇”導入,請學生回憶並齊背偉人的《沁園春雪》,溫故而知新。隨後我將用多媒體播放偉人的一些資料圖片,並結合圖片介紹作者以及本文的創作背景。從而自然地導入本文的學習。

第二,整體感知。在這一環節中我將首先播放範讀錄音,請學生結合註解集體跟讀,注意體驗詩中朗誦的語調語速和節奏,發現和體會詞中富有表現力的詞句。在聽讀之後我將請2—3名學生分別用自己的語言對本詞的意境和情感進行描繪,喚起學生對詩歌情感的直觀感受,並自然引出對誦讀方法的總結和指導上。

那這個環節的第二步就是請學生自由誦讀課文,歸納概括內容,思考討論:這首詞上下兩闕分別寫了什麼內容,並分別找出上下闕的領字,並感受誦讀時的情感把握。這兩個問題的設置主要是爲了給學生一個在整體上梳理文本的方向,並通過誦讀提示引導他們結合文本進行歸納。在學生的回答和老師的點撥後。可以理出這樣的一個基本脈絡。從整體上看,這首詞上闕寫景,由一個“看”字,/ 6 領起七句,描繪了一幅色彩絢麗的湘江秋景圖。下闕抒情,由一個“憶”字領起八句,抒發凌雲壯志,革命豪情。同時我們也可以發現,上下闕末均爲問句,上闕設問,引出下文;下闕反問,迴應全文。通過這樣一個脈絡的梳理,可以爲學生在接下來進一步的研讀文本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並也有助於這首詞的熟讀成誦。

第三,文本研習。這個環節主要是請讓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下分小組進行探究交流,深入分析本文的遣詞藝術,從詞中的典型意象入手,讓學生理解情景交融這種表現手法的運用。以上闕爲例,首先我將請學生有感情的齊讀上闋,請學生討論思考詞人是怎樣變換視角和意境來描繪眼前大好秋色的。我將分別從描寫對象、角度、動靜、分總四個方面進行引導,體會上闋寫景中一些動詞、數量詞和形容詞的妙處,讓學生把握本文遠近結合、分總有序、動靜交錯的寫作特色,深入體會詩歌的情感,把握景和情的關係。此外,我將進一步請學生比較偉人的“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和杜牧的“霜葉紅於二月花”有何異同之處,從而對比感知偉人樂觀昂揚的豪情壯志。這一環節主要是爲了讓學生學會通過體驗和感悟來品味文本,並培養他們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第四,拓展延伸。總結全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及時遷移本節課的詩歌鑑賞能力,在課後佈置作業,比較偉人《卜算子詠梅》和陸游的《卜算子詠梅》,體會“境語皆情語”以及鑑賞文章的方法,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內化。

以上就是我本次說課的內容,不當之處,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6 / 6 / 6 / 6

《沁園春·長沙》的說課稿 篇二

1、說教材

《沁園春長沙》出自高中第四冊《詞二首》,必須考慮到這是高中新詩單元中的一篇基本篇目,屬課內講讀課。《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要培養“初步具有鑑別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在大學聯考《語文科考試說明》中也明確規定高中學生必須“具有初步的文學鑑賞能力”。新詩屬於文學作品,高中語文教材中新詩單元獨此一個,無可避免地要擔當起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和訓練,初步培養學生對新詩的鑑賞能力的重任。

詩歌是通過形象來反映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形象是詩的本質。在分析詩詞時,引導學生調動自己的生活底蘊,展開聯想和想象的翅膀,來再現、豐富和補充作品中的形象,這是欣賞詩歌的關鍵。又因爲《沁園春長沙》採用的是用古典詞格寫新時代內容的“舊瓶裝新酒”的形式,語言是精煉的,往往一個詞、一句話就包含着豐富的內容,在教學時適宜用溫故知新法,在電腦板書上簡要指點詞的章法,體會詞中借景抒情的特點。據此,本課定下了“學習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宏闊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維能力”的教學目標。詩歌的神韻能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形成一種時空藝術,使學生忘卻自我,融入作品的意境之中。所以,本課定下了“掌握詩詞規律,提高朗讀能力”的教學目標。

《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學必須“培養學生社會主義的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和愛國主義精神,提高社會主義覺悟”。可見語文課具有思想情感教育的特點,所以本課確立了“學習毛澤東同志以天下爲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遠大的抱負”這一教學目標。

在具體一節語文課的組織上,教學重點的確立既關係到教材中知識重點的確立,又關係到通過知識重點教學發展能力等問題。詩歌是通過形象來反映生活,表現思想感情的,體會形象是詩歌欣賞的重點;《教學大綱》和《考試說明》都規定高中生必須“具有初步的文學鑑賞能力”。而學生對詩歌創作的。背景不熟悉,還沒有形成通過聯想、想象來體會詩歌意境的思維習慣,對意境的理解往往流於表面。因此,本課確立“理清作者的思路,體會借景抒情的特點”爲教學重點。

2、說教法

真正要讓語文教學的課堂從過去的講堂變成學生學習的學堂,就必須遵循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原則,優化教學方法。本課以電化教育輔助實施情感教學法和圖表教學法。語文教學不僅是認知活動,也是情感活動。它貫穿教學的全過程,直接影響着教學效率的提高。教師採用生動的導語,醞釀一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感,學生會由此產生一種情感反射,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行爲,形成一種與教材內容相應的情緒氛圍。

情感的產生往往來自於直觀的、生動的、具體的形象。運用電化教育優化演示,能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幫助學生進入和理解意境。出色的朗讀,和諧的音樂伴奏,顯示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案或圖畫,這些做法都強調了情感的作用,以情感啓迪人的思維。本課在課文導入時,用電腦顯示資料圖片配合教師介紹時代背景,然後播放著名播音藝術家的配樂朗讀。詩配以樂,詩配以畫,創造出形象的藝術氛圍,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藝術鑑賞能力。

圖表教學法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和整體性三大優點,能把重點難點表現清楚,把知識間的內在聯繫揭示出來。抓住關鍵字詞,使用簡潔的文字,用各種簡單的線條勾勒,能使教學過程清晰,重點突出,提高教學效率。在分析這首詞的上下闋,我都使用電腦顯示圖表分析配合教學講解,簡要指點章法,對重點詞語作形象的表示和提點,引導學生通過認真的思考,反覆的推敲,進一步領會整首詩的意蘊,體會借景抒情的特點。

3、說學法

我們現在的語文教學在弘揚人格精神,增強學生主體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方面還有明顯的不足。學生不是作爲自覺的學習者能動地走上主體位置,而是教師把他們當作主體。爲了避免這種情況,課前預習時我佈置學生根據意境繪製“萬類霜天競自由”和“浪遏飛舟”圖,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形象思維能力。在課堂上讓學生分小組討論評點誰的畫更符合詞的意境,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只作簡單的啓發、引導。以圖帶文激發興趣,對圖質疑加深理解,以圖助讀背誦課文。圖文結合使學生體會到借景抒情的特點,提高鑑賞能力。我在運用情感教學法時還注意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任務和時代要求,號召“風華正茂”的“同學少年”順利通過會考,勇敢迎接大學聯考,確立以天下爲己任的雄心抱負,做21世紀的主人,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共鳴。挖掘教材蘊含的藝術美,增強語文學習的興趣性,學生逐漸明白詩歌的感情是通過藝術形象表現出來的,要充分發揮聯想、想象,用詩的規律去看待詩。

4、說教學程序

本課的教學過程如下:

①結合資料圖片介紹背景導入課文。

②播放課文配樂朗讀錄音創造出形象的藝術氛圍,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③感受“看”字領起的秋色圖,學生回答問題。

④小結上闋,學生評點兩幅“萬類霜天競自由”圖的優劣,背誦上闋。

⑤理清“憶”字領起的戰鬥生活,學生回答問題。

⑥小結下闋,學生評點兩幅“浪遏飛舟”圖的優劣,背誦下闋。

⑦總結全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

⑧佈置學生預習下一課《水調歌頭游泳》,及時遷移本節課的詩歌鑑賞能力。

精心設計板書是實現課堂教學最優化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隨着目標教學的發展,板書設計也應突出教學目標和重點,與當堂教學內容相對應,概括更豐富的知識類項;同時還要精練,纔能有使用價值。在電腦動態板書中,用不同的色彩加以點綴,使板書更加美觀,活潑生動,鮮明醒目。而小結課文時寫在黑板上的板書,則概括、系統地歸納本節課的重點。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 篇三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

導語

我們中國是一個偉大的詩的國度,文學藝術也起源於詩歌。一個人文學素養,文學趣味的高低主要看他對詩歌的感悟和鑑賞能力如何。綜觀新大學聯考以來的詩歌鑑賞提的誤答原因有:輕讀詩,重做題,平時閱讀品質不良,缺乏閱讀激情,語感弱,對詩的感受淺薄。著名文藝美學家,理論家朱光潛也說,一般青年喜歡聽詩而不喜歡讀詩,這也說明現代學生在誦讀、品讀詩歌上下的功夫遠遠不夠。俗語也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所以高中語文詩歌鑑賞單元的教學必須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品質爲主,教學重點必須放在如何指導學生閱讀鑑賞這方面。鑑於此,特制定以下幾點宏觀的教學原則

單元教學理念:鑑賞詩歌是感情與認識相統一的精神活動,要從語言文字描繪的形象出發,結合對作品的創作背景和 作者創作意圖的瞭解,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通過想象聯想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品味言外之意,從而培養良好的讀詩趣味。

單元教學思路:(1)通過不同方式的“讀”讓學生循序漸進的感受詩歌的音樂美、體驗詩中的節奏,體會詩中濃郁的感情。(2)通過感知和分析詩歌語言,進行聯想和想象再現詩中生動、鮮明的意象,通過品味詩歌的意境美,領悟詩的主旨和意味,增補詩中沒有說出的內容,表達獨特的感悟,緩緩咀嚼出詩歌的滋味。

《沁園春•長沙》的教學設計

地位與作用:老教材中42個單元只有一個單元是現代詩歌鑑賞,而《沁》則被編排在了這唯一的詩歌鑑賞單元的首位,新教材僅第三冊就有三個詩歌鑑賞單元,而《沁》也被編排在了第一單元的首位,可見《沁》在現代詩歌鑑賞中是重中之重。如何指導學生通過不同方式的閱讀感悟理解詩歌,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讀詩習慣,如何讓學生步入正確的鑑賞詩歌的軌道,都取決於教師對《沁》這首詩歌的教讀方法和策略,因此上好這節課具有深遠而積極的意義。 教學安排:教學內容:通過閱讀鑑賞,瞭解詩詞的寫作特點,體會文中所表現出的真摯而豪放的感情,從而深入詩歌所創造的藝術境界。教學方式:多媒體教學

(使用依據:電化教學具有聲、光、形、色同時再現的特點,能夠對知識加以形象化、立體化展示。電化教學在培養學生素質方面起着獨特的作用,充分合理地利用電化教學,是提高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利用電化教學,使得語文知識形象、逼真、多渠道、多形式、多側面傳輸給學生,利用電化教學能充分展示文中的語言環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去感知具體的語言信息,以引起閱讀興趣,變“要我學”爲“我要學”。)教學方法:朗讀與鑑賞、評說相結合。(確立依據見導語)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流程:

(一) 教學目標:1作者以天下爲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遠大抱負體會宏闊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維能力

3學習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提高朗讀能力

〈確立依據:教學大綱要求詩歌教學要以讀,以把握作者感情和提高形象思維能力爲主〉

(二)教學重點 :反覆吟讀,體會深秋意境,領會作者情

(三)教學難點:對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的分析

(確立依據:培養語感要靠讀,理解詩意,感受意境,領會主旨要靠對凝練的語言的揣摩和分析)

(四)教學設想 抓住詩的思路,反覆朗讀,着重體會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進而具體、深入地感受詩的意境,學習詩人的寬廣襟懷和昂揚的革命精神

(五)教學過程:

1導語:毛澤東不僅是全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也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人、詩人。他在各期的詩詞或抒情或詠物或懷古,描寫了世間風起雲涌、波瀾壯闊的形式和中國人民從黑暗走向光明的歷程。

師講:著名詩人 臧克家說過:“毛澤東詩詞是偉大的篇章。”(1) 學生齊背毛澤東的《沁園春 雪》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毛澤東另外一首《沁園春 長沙》 〈導入設計依據:〈沁〉是以古典詩詞格律寫成的一首現代詩歌,所以教學時必須讓學生了解有關詞的背景知識,而學生在國中初步學過毛澤東的另一首〈沁園春 雪〉,由背誦〈沁園春 雪〉導入目的在於溫故而知新〉

(2) 師點擊“作者背景”並講解

(3) 本詞寫作背景:1925年2月,毛澤東同志從上海回的回到韶山,從事革命活動。軍閥趙恆惕要逮捕毛澤東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護下,毛澤東同志祕密離開韶山,到達長沙,並獨自去橘子洲頭,是後作《沁園春 長沙》。

〈設計依據:學習詩歌要“知人論世”,才能從更廣闊的面上理解詩歌主旨和感情〉

反覆朗讀,深入領會本詞的意境和詞人的胸襟

(1) 聽讀,初步感受詞的意境 —— 播放朗讀錄音

出示原詞,欣賞該詞手跡

〈設計依據:用標準的範讀去規範學生的朗讀節奏以及感情的把握

用毛澤東的手跡激發學生想象的思維和激情,更有感染力〉

(2)初讀,入境,審美感知——學生自由朗讀 師提示朗讀技巧 (注意節奏的把握)

〈設計依據:適時適當的指導會使學生的自由朗讀事半功倍

(3)齊讀,深入體會詞的情感、意境——用優美的語言描繪詞的意境請兩名同學分別用自己的語言把本詞描繪出來。老師最後描繪:深秋時節,我獨自站在橘子洲頭,湘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遠望層層疊疊樹林,經霜染後,一片紅火;近看碧綠清澈的湘江,無數船隻在爭相行駛。雄鷹在高空展翅飛翔,魚兒在江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宇宙間地萬物都在競相向上,蓬勃發展。面對這一派勃勃生機地大千世界,怎能不思緒萬端:廣闊無垠地大地呀誰纔是你的主人呢?回憶往昔,曾經同許多同志在這一帶遊覽、聚會,度過了許多不平凡的歲月。那時侯,正當青春年少,風采發,才華橫溢;同學們意氣奔放,正顯得遒勁有力,經常在一起評論國家大事,寫出激濁揚清的文章,把反動統治者視爲糞土。還記得嗎,當年我們在江中游泳,激起波浪,幾乎阻止了飛快前進的船隻?

〈設計依據:讓學生進一步領會詩歌與散文的區別,領會詩歌的含蓄與凝練的特點〉

(4)再讀,歸納概括內容,章法——參照一下思考題思考討論

詞的上下闋主要寫什麼

詞的上下兩闋各有一個領字,請找出來。

上闋中,詩人是從哪些方面、什麼角度來描繪絢麗多采的秋色圖的?

全詩詩眼是什麼?

第一問: 學生討論後回答

上闋寫景 描繪湘江絢麗多采的秋色圖

下闋抒情 抒發凌雲壯志的革命豪情

第二問:學生回答,上闋領字是“看”,領起七句。下闋領字是“憶”,領起八句。 第三問:學生討論後回答,

四個方面:山上、江中、天空、水底

四個角度:遠眺、近觀、仰視、俯察

第四問:學生回答,“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浮沉?”

〈設計依據:在讀的基礎上把握詩的結構和內容〉

5師講:詩歌是以高度概括凝練、富有表現力的語言來表達詩人的豐富的思想感情的,因此詩人都會注意“煉字煉意”,試體會下列紅色字的好處

(1)獨立寒秋(2)層林盡染(3)鷹擊長空(4)魚翔淺底

學生分小組討論代表回答

(1)“獨立”,不僅表明是一個人,而且顯示了詩人砥柱中流的氣概。

(2)“染”字用擬人手法,寫出秋色之深。

(3)“擊”字顯示出雄鷹展翅奮發,搏擊大氣的強勁有力。

(4)“翔”字寫出魚兒在清澈見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動的自由輕快,像在天空中飛翔一樣。 〈設計依據:從細處着眼理解詩人煉字煉意的功夫和創作的不易以及不同字代來的不同表達效果〉 品讀,激情體驗——聯想想象,化抽象的描寫爲具體可觀 的形象

師講:雨果說過“想象是人類思維中最美麗的花朵。”下面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將詩人所描繪的絢麗多彩的秋色圖。

請學生根據詞的意境邊品讀邊再腦海裏繪出秋色圖,老師點擊四幅圖畫,讓學生欣賞。

〈設計依據:激發和提高學生的想象和聯想能力,比較語言文學藝術和繪畫藝術的不同,領略語言帶來的無窮藝術魅力〉師講:下面讓我們由本詞展開聯想,從自己的詩文詞庫裏尋找與下面兩句詞意境相似的語句,加以品評鑑賞,對比感知毛澤東的樂觀昂揚的豪情壯志。 毛澤東的“獨立寒秋”

學生回答:柳宗元的“獨釣寒江”

學生齊背《江雪》

師講解: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敗後,被貶永州,身處逆境時寫,表露了詩人與惡勢力絕不妥協的心志。“獨立寒江”和“獨釣寒江”意境相似,然而封建士大夫與革命偉人的胸襟境界又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毛澤東的“萬山紅遍,層林近染”

學生回答:杜牧的“霜葉紅於二月花”

學生齊背〈〈山行〉〉

師講解: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都着力寫出了楓林的火紅,開朗的意境。把秋景寫的極富生命力。杜牧的“山行”是優美的寫景詩,抒發了作者熱愛美好景物的感情;毛澤東的“萬山紅遍”則暗喻蓬勃發展。

(3)老師提問:古人筆下的秋景多蕭殺悲涼,清冷慘淡而毛澤東 的秋景爲何如此絢麗多采,充滿生機?

學生討論並回答,老師補充:

毛澤東是叱吒風雲的一代偉人,胸懷大志的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風範,奮發向上永不消沉的樂觀性格,不同於那些多愁善感的纖弱的文人 所以他的詞充滿豪情壯志,筆下的秋景也絢爛多彩,充滿生機。

〈設計依據:比較古代文弱詩人和革命領袖不同的胸襟和氣度,從而理解詩歌是不同性情的人的不同的心情寫照,領會本詩流露出的詩人的革命豪情〉老師歸納小結並出示板書 上闋

萬山紅遍,(山上)

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江中)

百舸爭流。

色彩絢爛的秋景 景

鷹擊長空,(空中) (畫 圖)

魚翔淺底,(水底)

萬類霜天竟自由。

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 胸懷博大的凌雲壯志(抒情)

情 誰主沉浮?

下闋

結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崢嶸 書生意氣, 同學青春年少

憶 揮斥方遒。 風華正茂 歲月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豪邁 到中流擊水, 我輩破浪銳進

記 氣概 浪遏飛舟? 奮然前行

〈設計依據:讓學生系統直觀的領會本詩 的內容、結構和藝術特色,整體上把握本詩 9古詩詞鑑賞指導

反覆朗讀、感知語言

(二)體味意境、感悟摯情

(三)把握類別、辨析風格

(四)明辨手法、把握技巧

(五)明析典故、加深理解

〈設計依據:貫徹執行“目標教學“的理念,總結教學流程,給學生一個有關鑑賞詩歌的完整的方法的指導〉

10,佈置作業:用以上五點鑑賞方法激賞〈水調歌頭 游泳〉 〈設計依據:練習鞏固對以上鑑賞方法的掌握〉

《沁園春 長沙》說課稿概況 篇四

《沁園春

長沙》說課稿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

汝州一高 孫銀昌

各位領導,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沁園春•長沙》。爲了說明我的教學設計理念,我將從以下七個方面說明:

一、對教材的認識;

二、教學目標的確立;

三、重點難點的定位;

四、教學方法的運用;

五、教學時間的安排;

六、教學流程的設置;

七、作業的設計。

導語 中國是一個偉大的詩的國度,文學藝術也起源於詩歌。一個人文學素養,文學趣味的高低主要看他對詩歌的感悟和鑑賞能力如何。高中語文詩歌鑑賞單元的教學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品質爲主,教學重點放在如何指導學生閱讀鑑賞這方面。

一、對教材的認識

2003年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本

《沁園春

長沙》說課稿

之一。

四、教學方法的運用

本課我將藉助多媒件課件,採用啓發式進行教學。

教法選擇的依據:詩歌的意象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和形象性、易於學生接受,把相關意象通過多媒體手段來表現,能營造更爲深遠的想象空間,利於啓發學生思維。

啓發式教學利於協調師生的雙邊活動,有助於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五、教學時間的安排: 一課時。

六、教學流程的設置

導語:毛澤東,中國的偉大領袖,也是以爲思想深刻的哲人、詩人。毛澤東酷愛古典詩詞,他的一生,不僅在臨窗伏案時,就是在戎馬倥傯之間也不斷地默誦吟哦,寫詩作詞。據中南海毛澤東圖書管理員統計,毛澤東生前認真批註、圈畫過的詩詞總計在1590首以上,一般性翻閱、欣賞的至少在2000首以上,憑記憶手書的有117首,其中有許多長篇敘事詩。毛澤東不僅鑑賞古詩詞,而且也揮筆創作多首詩詞,並自成一家。著名詩人臧克家說:“毛澤東詩詞是偉大的篇章”。

他在各個時期的詩詞或抒情或詠物或懷古,描寫了世間風起雲涌、波瀾壯闊的形勢和中國人民從 黑暗走向光明的歷程。以“沁園春”爲詞牌的長調(91字以上)只有兩首。國中我們學習了《沁園春•雪》,不知道同學們還能不能把它背誦出來?

(1) 學生齊背毛澤東的《沁園春 雪》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毛澤東另外一首《沁園春 長沙》

導入設計依據:〈沁〉是以古典詩詞格律寫成的一首現代詩歌,所以教學時必須讓學生了解有關詞的背景知識,而學生在國中初步學過毛澤東的另一首〈沁園春

雪〉,由背誦〈沁園春

雪〉導入目的在於溫故而知新。

作者背景

當時中國擺脫漫長的封建帝王統治僅十五年,各種政治勢力角逐激烈,農民運動迅速發展,革命鬥爭形成高潮,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對革命運動加以鎮壓。毛澤東爲躲避追捕南下路經長沙,面對滔滔江水,念及革命鬥爭,國家前途,回憶學生時代豪情壯志,觸景生情,寫下這首詞,抒發自己心志。

設計依據:學習詩歌要“知人論世”,才能從更廣闊的面上理解詩歌主旨和感情。

反覆朗讀,深入領會本詞的意境和詞人的胸襟。

聽讀,初步感受詞的意境。 出示原詞,欣賞該詞手跡。 設計依據:用範讀去規範學生的朗讀節奏以及感情的把握。用毛澤東的手跡激發學生想象的思維和激情,更有感染力。

初讀,入境,審美感知——學生自由朗讀。 師提示朗讀技巧(注意節奏的把握)。

設計依據:適時適當的指導會使學生的自由朗讀事半功倍。

《沁園春

長沙》說課稿

齊讀,深入體會詞的情感、意境——用優美的語言描繪詞的意境。 請兩名同學分別用自己的語言把本詞描繪出來

老師最後描繪:深秋時節,我獨自站在橘子洲頭,湘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遠望層層疊疊樹林,經霜染後,一片紅火;近看碧綠清澈的湘江,無數船隻在爭相行駛。雄鷹在高空展翅飛翔,魚兒在江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宇宙間地萬物都在競相向上,蓬勃發展。面對這一派勃勃生機地大千世界,怎能不思緒萬端:廣闊無垠地大地呀誰纔是你的主人呢?回憶往昔,曾經同許多同志在這一帶遊覽、聚會,度過了許多不平凡的歲月。那時侯,正當青春年少,風采發,才華橫溢;同學們意氣奔放,正顯得遒勁有力,經常在一起評論國家大事,寫出激濁揚清的文章,把反動統治者視爲糞土。還記得嗎,當年我們在江中游泳,激起波浪,幾乎阻止了飛快前進的船隻?

設計依據:讓學生進一步領會詩歌與散文的區別,領會詩歌的含蓄與凝練的特點。

再讀,歸納概括內容,章法——參照一下思考題思考討論 詞的上下闋主要寫什麼

詞的上下兩闋各有一個領字,請找出來。

上闋中,詩人是從哪些方面、什麼角度來描繪絢麗多采的秋色圖的? 全詩詩眼是什麼?

《沁園春

長沙》說課稿

師講解: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敗後,被貶永州,身處逆境時寫,表露了詩人與惡勢力絕不妥協的心志。“獨立寒江”和“獨釣寒江”意境相似,然而封建士大夫與革命偉人的胸襟境界又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毛澤東的“萬山紅遍,層林近染”學生回答:杜牧的“霜葉紅於二月花”

學生齊背〈〈山行〉〉

師講解: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都着力寫出了楓林的火紅,開朗的意境。把秋景寫的極富生命力。杜牧的“山行”是優美的寫景詩,抒發了作者熱愛美好景物的感情;毛澤東的“萬山紅遍”則暗喻蓬勃發展。

老師提問:古人筆下的秋景多蕭殺悲涼,清冷慘淡而毛澤東 的秋景爲何如此絢麗多采,充滿生機?學生討論並回答,老師補充:毛澤東是叱吒風雲的一代偉人,胸懷大志的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風範,奮發向上永不消沉的樂觀性格,不同於那些多愁善感的纖弱的文人 所以他的詞充滿豪情壯志,筆下的秋景也絢爛多彩,充滿生機。

設計依據:比較古代文弱詩人和革命領袖不同的胸襟和氣度,從而理解詩歌是不同性情的人的不同的心情寫照,領會本詩流露出的詩人的革命豪情。

老師歸納小結並出示板書

設計依據:讓學生系統直觀的領會本詩 的內容、結構和藝術特色,整體上把握本詩。

附:板書設計

《沁園春•長沙》毛澤東

上闋——獨立寒秋圖

湘江秋景圖

看:總領七句

描繪了一幅色彩絢麗、生機勃勃的秋景圖 下闋——崢嶸歲月圖

中流擊水圖

憶:總領八句

回憶了青年時代在長沙的一段崢嶸歲月

上闋寫景言志——言什麼志?

心懷天下的宏偉抱負 下闋憶事抒情——抒什麼情?

意氣風發的革命豪情

七、作業的設置

本課的作業可設置爲兩大部分:

《沁園春

長沙》說課稿

古詩詞鑑賞指導

一、反覆朗讀、感知語言

二、體味意境、感悟摯情

三、把握類別、辨析風格

四、明辨手法、把握技巧

五、明析典故、加深理解

設計依據:貫徹執行“目標教學“的理念,總結教學流程,給學生一個有關鑑賞詩歌的完整的方法的指導〉

佈置作業:用以上五點鑑賞方法欣賞《浪淘沙

北戴河》。 設計依據:練習鞏固對以上鑑賞方法的掌握。

補充說明:教師教學預案只是教師按照教學大綱、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對教學的一種預設,教學過程中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確保實現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靈活調整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次序等。

我的說課結束,謝謝大家。鞠躬。

《沁園春·長沙》的說課稿 篇五

一、教材的分析與處理。

基於上述的分析,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我確立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抓住關鍵詞,理清思路。

2通過多次朗讀體會詩歌意境。

3學習本文含蓄凝鍊極富表現力的語言。

4學習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

德育目標:樹立以天下爲己任的博大情懷和愛國主義情感。

綜觀大學聯考詩歌鑑賞題誤答的原因主要是輕讀詩,重做題,平時閱讀品質不良,缺乏閱讀激情,語感較弱,對詩詞的感受淺薄。基於這一原因結合教學目標的要求,我確立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反覆誦讀。體會意境、揣摩語言。教學難點是:鑑賞詞作的意境。

二、教學方法和教具。

《沁園春。長沙》是詩歌鑑賞單元的起始課,對後面的詩歌教學起到領起示範的作用。因此不但要教會學生鑑賞本詞,還要讓學生學會鑑賞詩詞的方法,本課的教學方法是以朗讀、設疑、討論法爲主,以點撥比較法爲輔。通過這幾種方法的綜合運用,能夠提高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

三、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談起中國詩歌傳統,人們總是喜歡把詩經、楚辭、漢賦相提,唐詩、宋詞、元曲並論,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20世紀的中國又早就了一位“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獨領一代風騷的大詩人——毛澤東。早在國中時我們就欣賞過毛澤東的詞作《沁園春。雪》師生共同背誦,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毛澤東同一詞牌的作品《沁園春。長沙》。

(二)介紹背景。主要從兩個方面介紹。一方面是當時社會的大背景,革命運動正蓬勃發展。另一方面是毛澤東活動的小背景,軍閥趙恆惕要逮捕他。(所謂學習詩歌要知人論世,通過背景的介紹,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首詞的主旨,體會作者的革命精神)

(三)多種形式的朗讀。朗讀是詩歌教學的有效手段,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只有通過朗讀才能更好地領會詩歌的意境。只有通過朗讀才能準確地把握詩歌的韻味。在朗讀這一環節我是這樣安排的。

1、教師在《長征組歌》“過雪山草地”的音律伴奏下,範背全詞。主要目的是用標準的語言規範學生,激發他們背誦的積極性,又能讓他們沉浸在詞的感情氛圍中。

2、讓學生自由朗讀。朗讀前教師作誦讀提示,這首詞朗讀時應注意:“上片”的“看”字和下片的“恰”字都是領起字,這兩個字後要稍作停頓,突出領字的作用;“看”字所控七句要讀得抑揚頓挫,充滿興奮喜悅之情,“萬類霜天競自由”要讀得激昂慷慨,充滿自信,語速稍快。

3、再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詞。

4、最後讓學生齊讀。

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朗讀,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通過反覆朗讀能夠加深學生對詞作的感悟,能夠領會作者的情感。

(四)賞析部分

1、理清思路,從整天上把握文章內容,體會詞的意境。讓學生用語言再現當時的場面,啓發學生描繪壯麗的湘江秋景圖,儘量讓學生把自己置於詩的境界中,讓學生用心體會偉人在逆境中,站在橘子洲頭,描繪的卻是一幅充滿生機的秋景圖。面對眼前景物,詩人自然會勾起對往事的回憶。全詞表達出了作者以天下爲己任的革命精神和豪情壯志。在這個環節中我主要設計4個小題,用多媒體顯示給大家,這幾個問題我是按照由淺入深來確立的,主要通過學生討論的方式來完成(目的是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全詞,避免將詞理解得支離破碎。)

爲了加深對詞作的理解,讓學生再次誦讀全詞,然後找兩名同學用優美的散文語言來描述詞的上下闕,學生描述之後,教師在描述,在教師描述時,讓學生閉上眼睛,用心感受通過想象在腦海裏形成畫面。(這樣既時學生領會了詩歌語言比散文語言更含蓄凝鍊又極富表現力,同時也鍛鍊了學生的表達能裏,形象思維能力,加深了對詞作的理解。)

2、詩歌是用高度概括、含蓄、凝鍊、富有表現力的語言來表達詩人的豐富思想感情的,因此詩人都會注意“煉字、煉意”“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個“鬧”字意境全出,寫盡了春天的勃勃生機。而在《沁園春。長沙》的上闕中錘鍊得十分精彩的詞語也有很多,讓學生體會“獨立寒秋”的“獨立”,“層林盡染”的“染”“鷹擊長空”的“擊”,“魚翔淺底”的“翔”,如果把這些詞語換成其它的近義詞可不可以,表達效果有何不同?讓學生分組討論,派代表回答,教師做適當的評說(設計這個問題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把握全詞的基礎上從細處理解詞人煉字煉意的功夫,以及不同詞帶來的不同表達效果。在對字詞賞析後,還要加深對具體詞句的把握,我把上片的第一句話“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做爲重點分析。這個詞句裏將“獨立”前置,增強了表現力,它用一個“特寫”鏡頭把人物從景中推出,凸現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我們說孤獨的詩人最見個性,讓學生把毛澤東的“獨立寒秋”與李白的“獨坐敬亭山”,柳宗元的“獨釣寒江雪”,晏殊的“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進行意境比較。教師指導學生比較意境要從“意”和“境”兩方面來考慮,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討論明確了毛澤東的“獨立寒秋”更抒發了一種樂觀昂揚的豪情壯志。(通過比較,加深了學生對全詞意境的理解,初步掌握了一些鑑賞詩詞的方法,也鍛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3、情景交融是本詞的主要表現手法。在體會情景交融時可以通過朗讀、設疑、討論、引導學生進入情境,調動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展開熱烈的討論。重點體會上闕景中是如何顯情的,下闕情中又是如何見景的,在學生討論回答後教師小結。

(五)、延伸比較閱讀

將《沁園春。長沙》與歐陽修的《秋聲賦》節選部分做比較。讓學生主要從意境和表現手法來比較,然後讓學生分組討論,最後各組派代表談,教師做結(比較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古代文人和革命領袖不同的胸襟和氣度,從而理解詩歌是不同性情的人的不同心情寫照,同時也鍛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然後教師總結全文。

(六)佈置作業

1、背誦全詞(有感情)

2、把《沁園春。長沙》與《沁園春。雪》進行比較

(七)板書設計:我的板書設計是從內容、結構和表現手法來設計的,能使學生更好地從整體上把握這首詞。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 篇六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

語文組

張怡君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今天我說課的篇目是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這篇課文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中國現當代詩歌單元)的第一篇。下面我就教材、教法、學法及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對這篇課文加以陳述。

一、說教材:

1、該課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沁園春•長沙》處於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要考慮到這是本單元的一篇基本篇目 ,屬精講課文。 高中語文教材中中國現當代詩歌單元獨此一個,而且這首詞作爲高一新生高中語文學習的開篇,具有承上啓下的作用。所以本文無可避免地要擔當起通過本課的學習和訓練,初步培養學生對新詩的鑑賞能力的重任。

2、教材簡析:

《沁園春•長沙》採用的是用古典詞格寫新時代內容的“舊瓶裝新酒”的形式,語言是精煉的,往往一個詞、一句話就包含着豐富的內容,在教學時適宜用溫故知新法,適當涉及一些有關詩詞的常識,並指導學生體會詞中借景抒情的手法。

3、教學目標:

a.知識與技能: 瞭解詞的常識,掌握朗讀技巧;培養學生掌握詩詞中的意象和意境,並能獨立分析詩詞的能力。

b.教學過程:

合作學習,把握文中關鍵詞的意思和作用,體會詞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懷。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聯繫寫作背景,讓學生在感受詞的魅力的同時,體會毛澤東的偉人情懷以及他那種豪放雄奇的風格。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遠大的抱負。

(確立依據:新課改《教學大綱》要求詩歌教學要以讀,以把握作者感情和提高詩歌鑑賞能力爲主,讓學生能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學生想像力和審美力) 4.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1.瞭解詞的創作背景,能夠對本首詞的內容進行正確地梳理。

2、反覆誦讀並能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難點:1.掌握詞中的意象和意境。

2、掌握本詞借景抒情的手法。

(確立依據:培養語感要靠反覆地誦讀。而且通過揣摩和分析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有助於理解意象,感受意境,領會主旨。)

二、說教法

本課教學我準備採用情感教學法,圖表教學法和朗讀與鑑賞、評說相結合教學法。 出色的朗讀,和諧的音樂伴奏,顯示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案或圖畫,這些做法都強調了情感的作用,本課在課文導入時,用多媒體顯示資料圖片,配合時代背景,然後播放配樂朗讀。詩配以樂,詩配以畫,創造出形象的藝術氛圍,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藝術鑑賞能力。

在分析這首詞的上下闋時,我都使用多媒體顯示圖表來配合教學,對重點詞語作形象的描繪和提點,引導學生通過認真的思考,反覆的推敲,進一步領會整首詩的意蘊,體會借景抒情的特點。

(依據:圖表教學法,能把重點難點表現清楚,把知識間的內在聯繫揭示出來,能使教學過程清晰,重點突出,提高教學效率。)

三、說學法

在本文的學習過程中,我打算讓學生以“朗讀——想象——感悟”式的學習方式爲主,以培養學生朗讀能力和想象能力,從而讓學生自己去感悟文章內容。

(依據:《新課改》要求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學應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瞭解學習的對象,自主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

四、說教學程序

1、導入(結合資料圖片介紹背景知識導入課文)

(多媒體出示一組杜甫等人的詩歌)古代詩人筆下的秋天多是感傷的,蕭條的,肅殺的,但我們今天學一首詞,一反過去一般舊詩詞中的那種肅殺、感傷的“悲秋”情調,賦予秋天新的含義,這首詞的秋天在作者筆下是怎麼樣的呢?今天我們來學習毛澤東的一首關於秋天的詞《沁園春•長沙》。

(使用依據:多媒體教學具有聲、光、形、色同時再現的特點,充分合理地利用電化教學,是提高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利用多媒體教學,使得語文知識形象、逼真、多渠道、多形式、多側面傳輸給學生,引起閱讀興趣,變“要我學”爲“我要學”。) 2.解題及背景知識簡介 ①檢查生字詞預習情況。 ②關於詞的相關知識

包括詞、詞牌、沁園春這一詞牌的由來,詞的分類,詞的主要流派等等。

(依據:學習應當是“接受”和“探究”的和諧統一,不能忽視對必要的知識的傳授,對於剛入高中的學生來說,增加知識的積累是必要的。) ③關於本詞的寫作背景 (依據:《新課改》提倡學習詩歌要“知人論世”,才能從更廣闊的面上理解詩歌主旨和感情。) 3.反覆朗讀,深入領會本詞的意境和詞人的胸襟 ①聽讀,初步感受詞的意境

播放朗讀錄音,出示原詞,欣賞該詞手跡

(依據:用標準的範讀去規範學生的朗讀節奏以及感情的把握,用毛澤東的手跡激發學生想象的思維和激情,更有感染力) ②初讀,入境,審美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老師提示朗讀技巧(注意節奏的把握) ③齊讀,深入體會詞的情感、意境。請兩名同學分別用優美的語言把本詞描繪出來。 (依據:《新課程》提倡學生要了解詩歌、散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徵,讓學生進一步領會詩歌與散文的區別,領會詩歌的語言含蓄與凝練的特點。) 4.文本研習

(1)藉助問題思考討論,分析全詞。 ①詞的上下闋主要寫什麼?

②詞的上下兩闋各有一個領字,請找出來。 學生討論、回答以後,老師加以明確。 ①上闋寫景——描繪湘江絢麗多采的秋色圖

下闋抒情——抒發凌雲壯志的革命豪情

②上闋領字是“看”,領起七句。下闋領字是“憶”,領起八句。 (依據:詩歌重在多讀,並在讀的基礎上把握詩的結構和內容。) (2)感受“看”字領起的秋色圖,回答問題。

①在上闋中,詩人是從哪些方面、什麼角度來描繪絢麗多采的秋色圖的? 四個方面:山上、江中、天空、水底

四個角度:遠眺、近觀、仰視、俯察 ②對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的分析:。

仔細品味文中“獨立、染、擊、翔”等詞的好處 依據:(從細處着眼,理解詩人煉字煉意的功夫和創作的不易,以及不同字帶來的不同表達效果。)

意象和意境:

意象包括“意”和“象”兩方面的內容,“意”指的是創作主體的思想感情,“象”指的是創作客體的客觀物象。意象就是詩人的思想感情與客觀物象的融合,是帶有詩人情感的客觀事物。意境則是詩人通過種種意象的創造和組合所構成的一種充滿詩意的藝術境界。

(依據:意象是詩歌理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所以對於一首詩詞的鑑賞,我們一定要抓住其中的意象和意境,因爲詩人的情感是通過意象表達出來的。) ⑶詞人面對着這一幅生機盎然的秋景圖想到了什麼呢? 生機盎然的景色想到:“誰主沉浮”。

(依據:讓學生理解這個句子的作用是承上啓下,由上闕的寫景轉爲下闕的抒情) 四人小組爲單位,自主學習下闋,思考以下問題: a、“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在結構上有什麼作用? b、這些“同學少年”是怎樣的一羣人? c、。最後三句有什麼作用?

老師明確:a、“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起了承上啓下的作用,在詞中管這樣的句子叫“換頭。”

b、這些“同學少年”是包括作者在內的青年革命家,不但要主宰世界而且能夠主宰世界,他們有雄心,有才幹,敢實踐,他們代表了國家與民族的希望,是未來革命的精英。 c、既是對上闋“誰主沉浮”的回答,也是以有力的問句收束全篇。 ⑷歸納總結,體會借景抒情的藝術特色。

作品通過對大好河山的描繪,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思考,對往昔歲月的追憶,抒發了以天下爲己任的偉大抱負、昂揚的革命鬥志和頑強的革命精神。 5.作業:

背誦全文

附:板書設計

《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

詞眼:看 憶

上闋——看:總領七句

描繪了一幅色彩絢麗、生機勃勃的秋景圖

下闋——憶:總領八句

回憶了青年時代在長沙的一段崢嶸歲月

上闋寫景言志——言什麼志?

下闋憶事抒情——抒什麼情?

心懷天下的宏偉抱負 意氣風發的革命豪情

沁園春 長沙說課稿 篇七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

1、說教材

《沁園春•長沙》出自高中第四冊《詞二首》,必須考慮到這是高中新詩單元中的一篇基本篇目,屬課內講讀課。《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要培養“初步具有鑑別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在大學聯考《語文科考試說明》中也明確規定高中學生必須“具有初步的文學鑑賞能力”。新詩屬於文學作品,高中語文教材中新詩單元獨此一個,無可避免地要擔當起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和訓練,初步培養學生對新詩的鑑賞能力的重任。

詩歌是通過形象來反映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形象是詩的本質。在分析詩詞時,引導學生調動自己的生活底蘊,展開聯想和想象的翅膀,來再現、豐富和補充作品中的形象,這是欣賞詩歌的關鍵。又因爲《沁園春•長沙》採用的是用古典詞格寫新時代內容的“舊瓶裝新酒”的形式,語言是精煉的,往往一個詞、一句話就包含着豐富的內容,在教學時適宜用溫故知新法,在電腦板書上簡要指點詞的章法,體會詞中借景抒情的特點。據此,本課定下了“學習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宏闊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維能力”的教學目標。詩歌的神韻能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形成一種時空藝術,使學生忘卻自我,融入作品的意境之中。所以,本課定下了“掌握詩詞規律,提高朗讀能力”的教學目標。

《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學必須“培養學生社會主義的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和愛國主義精神,提高社會主義覺悟”。可見語文課具有思想情感教育的特點,所以本課確立了“學習毛澤東同志以天下爲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遠大的抱負”這一教學目標。

在具體一節語文課的組織上,教學重點的確立既關係到教材中知識重點的確立,又關係到通過知識重點教學發展能力等問題。詩歌是通過形象來反映生活,表現思想感情的,體會形象是詩歌欣賞的重點;《教學大綱》和《考試說明》都規定高中生必須“具有初步的文學鑑賞能力”。而學生對詩歌創作的背景不熟悉,還沒有形成通過聯想、想象來體會詩歌意境的思維習慣,對意境的理解往往流於表面。因此,本課確立“理清作者的思路,體會借景抒情的特點”爲教學重點。

2、說教法

真正要讓語文教學的課堂從過去的講堂變成學生學習的學堂,就必須遵循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原則,優化教學方法。本課以電化教育輔助實施情感教學法和圖表教學法。語文教學不僅是認知活動,也是情感活動。它貫穿教學的全過程,直接影響着教學效率的提高。教師採用生動的導語,醞釀一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感,學生會由此產生一種情感反射,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行爲,形成一種與教材內容相應的情緒氛圍。

情感的產生往往來自於直觀的、生動的、具體的形象。運用電化教育優化演示,能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幫助學生進入和理解意境。出色的朗讀,和諧的音樂伴奏,顯示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案或圖畫,這些做法都強調了情感的作用,以情感啓迪人的思維。本課在課文導入時,用電腦顯示資料圖片配合教師介紹時代背景,然後播放著名播音藝術家的配樂朗讀。詩配以樂,詩配以畫,創造出形象的藝術氛圍,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藝術鑑賞能力。圖表教學法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和整體性三大優點,能把重點難點表現清楚,把知識間的內在聯繫揭示出來。抓住關鍵字詞,使用簡潔的文字,用各種簡單的線條勾勒,能使教學過程清晰,重點突出,提高教學效率。在分析這首詞的上下闋,我都使用電腦顯示圖表分析配合教學講解,簡要指點章法,對重點詞語作形象的表示和提點,引導學生通過認真的思考,反覆的推敲,進一步領會整首詩的意蘊,體會借景抒情的特點。

3、說學法

我們現在的語文教學在弘揚人格精神,增強學生主體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方面還有明顯的不足。學生不是作爲自覺的學習者能動地走上主體位置,而是教師把他們當作主體。

爲了避免這種情況,課前預習時我佈置學生根據意境繪製“萬類霜天競自由”和“浪遏飛舟”圖,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形象思維能力。在課堂上讓學生分小組討論評點誰的畫更符合詞的意境,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只作簡單的啓發、引導。以圖帶文激發興趣,對圖質疑加深理解,以圖助讀背誦課文。圖文結合使學生體會到借景抒情的特點,提高鑑賞能力。我在運用情感教學法時還注意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任務和時代要求,號召“風華正茂”的“同學少年”順利通過會考,勇敢迎接大學聯考,確立以天下爲己任的雄心抱負,做21世紀的主人,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共鳴。挖掘教材蘊含的藝術美,增強語文學習的興趣性,學生逐漸明白詩歌的感情是通過藝術形象表現出來的,要充分發揮聯想、想象,用詩的規律去看待詩。

4、說教學程序

本課的教學過程如下:①結合資料圖片介紹背景導入課文。②播放課文配樂朗讀錄音創造出形象的藝術氛圍,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③ 感受“看”字領起的秋色圖,學生回答問題。④小結上闋,學生評點兩幅“萬類霜天競自由”圖的優劣,背誦上闋。⑤理清“憶”字領起的戰鬥生活,學生回答問題。⑥小結下闋,學生評點兩幅“浪遏飛舟”圖的優劣,背誦下闋。⑦總結全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⑧佈置學生預習下一課《水調歌頭•游泳》,及時遷移本節課的詩歌鑑賞能力。

精心設計板書是實現課堂教學最優化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隨着目標教學的發展,板書設計也應突出教學目標和重點,與當堂教學內容相對應,概括更豐富的知識類項;同時還要精練,纔能有使用價值。在電腦動態板書中,用不同的色彩加以點綴,使板書更加美觀,活潑生動,鮮明醒目。而小結課文時寫在黑板上的板書,則概括、系統地歸納本節課的重點。《沁園春•長沙》板書設計【設計說明】毛澤東的詩詞達到了革命的政治內容和完美的藝術形式的統一,學習他的詩歌要運用形象思維,遵循“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審美規律。圖表教學法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和整體性三大優點,能把重點難點表現清楚,把知識間的內在聯繫揭示出來,有利於在詩詞教學中“把文字、聲音和形象三者結合起來”。這首詞通過對湘江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戰鬥生活的回憶,頌揚了當時工農運動的蓬勃發展,提出了革命的領導權問題,藝術地表現了毛澤東同志關於無產階級掌握領導權的光輝思想。全詞分上下兩闕,分別寫景、述懷、敘事、抒情,寓有提問、作答。圖示以揭示詞的構思爲重點,分別以“看”、“問”、“憶”、“記”提領,通過宏闊的深秋意境襯托毛澤東同志以天下爲己任的遠大抱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既突出了主題,又反映了寫法。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 篇八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

各位老師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沁園春•長沙》,下面我將從教學理念、教材分析、教學理念等七個方面進行說明:

【教學理念】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經說過:“科學的知識不應該是傳授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自我發現,獨立掌握。”

並且新課程改革也提出:一切爲了學生全面、健康、和諧發展。高中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注重培養學生語文應用的能力,從而充分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

根據以上說法,我將教學理念設定爲: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以素質教育爲核心的啓發式教學。

【教材分析】《沁園春•長沙》選自中學語文蘇教版必修一,是第一個專題“向青春舉杯”中第一板塊“吟誦青春”的第一篇文章,起到統領整個專題的作用。《沁園春•長沙》是毛澤東詩中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完美結合的精品,引導學生領會作者主宰在地沉浮的寬廣胸襟和無所畏懼的革命氣慨,對學生夠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起着重要作用。

同時,《沁園春•長沙》又是高中語文的第一篇課文,上好這篇課文對於整個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具有重大意義。

【學情分析】從學生的知識構成來看,學生們在國中就已經學習過了《沁園春雪》,所以對於毛澤東的詩歌有一定的認識,並且也掌握了一定的鑑賞詩歌的能力。

從學生的情感體驗來看,高中的學生正處在年輕氣盛的階段,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已經能夠感悟,所以對於本文的學習也較容易把握。

【教學目標】根據上述對於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掌握寓情於景、情中言志的寫作手法。準確把握重點字詞、意象,培養學生對詩歌的鑑賞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討論、分析等方法,對這首詞進行個性化的解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毛澤東以天下爲己任的革命情懷,培養積極向上的精神。

【教學重點】從語言、意象、情感等方面,對這首詞做出個性化的解讀,培養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的壯志豪情,培養積極向上的精神。

【教學方法】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結合多元解讀的教學理念,爲了突出教學過程的多樣性、開放性和靈活性,主要採用討論分析法和點撥法,另外配合誦讀法,加深學生對於這首詞的印象。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我將採用多媒體技術,在大屏幕上顯示一首《沁園春•雪》,通過對這首已經學過的詞的回顧,可以讓學生對詞的概念、“沁園春”這個詞牌名的格式、毛澤東的創作風格做一個回顧,從而能夠迅速地進入學習狀態。同時,通過《沁園春•雪》引出《沁園春•長沙》,並介紹一下這首詞的創作背景。

在導入課文之後,我將堅持自主、合作、探究三位一體的學習方式,結合多元解讀的教學理念,具體來實現以下幾板塊的教學內容。

一、集體閱讀、整體感知

我將讓全班集體朗讀一遍這首詞,糾正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暴露出的錯誤字音。並且強調重音、停頓、節奏等,以便疏通文意、整體感知,爲學生下一步理解本次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梳理意象、討論分析(掌握重點)

我將借鑑非指示性教學。在屏幕上呈現一張湘江秋景圖,讓學生再次瀏覽這首詞,結合這幅圖圈點出詞中的重點字詞和意象。我會請一位同學說出他找出的重點字詞和意象,然後請其他同學進行補充和分析。這樣既能夠實現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又能鍛鍊學生的分析鑑賞能力。老師可以從中點撥,強調觀察意象的視角,帶領學生進入毛澤東的視野領域。這樣有利於激發學生的閱讀情趣和表達慾望,實現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板書)

仰視

湘江秋景圖

近觀

遠眺

俯瞰

問(連接下闋)

崢嶸歲月圖

激揚、揮斥。。。。。。

三、合作探究、體味情志(突破難點)

我會提出一個問題,也就是上闕中的“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這個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在下闕中尋找答案。作爲高一的學生,他們正是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的時候,尋找答案的過程,就是讓他們進入毛澤東的心靈世界,結合1925年秋天的長沙的歷史背景,體會作者“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壯志豪情的過程,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四、拓展延伸

在完成這篇課文主體部分的學習之後,我會讓同學們把毛澤東寫的《卜算子•詠梅》和陸游寫的《卜算子•詠梅》進行比較。一方面可以通過對梅花、情感的分析比較,將學到的鑑賞方法活學活用,從而得到鞏固和提高;另一方面,能夠使學生對毛澤東的革命情懷和創作風格有進一步的體會。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 篇九

導語

我們中國是一個偉大的詩的國度,文學藝術也起源於詩歌。一個人文學素養,文學趣味的高低主要看他對詩歌的感悟和鑑賞能力如何。綜觀新大學聯考以來的詩歌鑑賞提的誤答原因有:輕讀詩,重做題,平時閱讀品質不良,缺乏閱讀激情,語感弱,對詩的感受淺薄。著名文藝美學家,理論家朱光潛也說,一般青年喜歡聽詩而不喜歡讀詩,這也說明現代學生在誦讀、品讀詩歌上下的功夫遠遠不夠。俗語也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所以高中語文詩歌鑑賞單元的教學必須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品質爲主,教學重點必須放在如何指導學生閱讀鑑賞這方面。鑑於此,特制定以下幾點宏觀的教學原則

作者創作意圖的瞭解,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通過想象聯想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品味言外之意,從而培養良好的讀詩趣味。

1)通過不同方式的“讀”讓學生循序漸進的感受詩歌的音樂美、體驗詩中的節奏,體會詩中濃郁的感情。(2)通過感知和分析詩歌語言,進行聯想和想象再現詩中生動、鮮明的意象,通過品味詩歌的意境美,領悟詩的主旨和意味,增補詩中沒有說出的內容,表達獨特的感悟,緩緩咀嚼出詩歌的滋味。

長沙〉〉的教學設計

42個單元只有一個單元是現代詩歌鑑賞,而《沁》則被編排在了這唯一的詩歌鑑賞單元的首位,新教材僅第三冊就有三個詩歌鑑賞單元,而《沁》也被編排在了第一單元的首位,可見《沁》在現代詩歌鑑賞中是重中之重。如何指導學生通過不同方式的閱讀感悟理解詩歌,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讀詩習慣,如何讓學生步入正確的鑑賞詩歌的軌道,都取決於教師對《沁》這首詩歌的教讀方法和策略,因此上好這節課具有深遠而積極的意義。

教學安排:

1 教學內容:通過閱讀鑑賞,瞭解詩詞的寫作特點,體會文中所表現出的真摯而豪放的感情,從而深入詩歌所創造的藝術境界。

2 教學方式:多媒體教學

(使用依據:電化教學具有聲、光、形、色同時再現的特點,能夠對知識加以形象化、立體化展示。電化教學在培養學生素質方面起着獨特的作用,充分合理地利用電化教學,是提高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利用電化教學,使得語文知識形象、逼真、多渠道、多形式、多側面傳輸給學生,利用電化教學能充分展示文中的語言環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去感知具體的語言信息,以引起閱讀興趣,變“要我學”爲“我要學”。)

3 教學方法:朗讀與鑑賞、評說相結合。(確立依據見導語)

4 課時安排:一課時

5 教學流程:

教學目標:1作者以天下爲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遠大抱負

2 體會宏闊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維能力

3學習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提高朗讀能力

〈確立依據:教學大綱要求詩歌教學要以讀,以把握作者感情和提高形象思維能力爲主〉

(二)教學重點  :反覆吟讀,體會深秋意境,領會作者情

(三)教學難點:對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的分析

(確立依據:培養語感要靠讀,理解詩意,感受意境,領會主旨要靠對凝練的語言的揣摩和分析)

抓住詩的思路,反覆朗讀,着重體會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進而具體、深入地感受詩的意境,學習詩人的寬廣襟懷和昂揚的革命精神

(五)教學過程:

1導語:毛澤東不僅是全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也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人、詩人。他在各期的詩詞或抒情或詠物或懷古,描寫了世間風起雲涌、波瀾壯闊的形式和中國人民從黑暗走向光明的歷程。

臧克家說過:“毛澤東詩詞是偉大的篇章。”

3   (1) 學生齊背毛澤東的《沁園春 雪》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毛澤東另外一首《沁園春 長沙》

雪〉,由背誦〈沁園春   雪〉導入目的在於溫故而知新〉

(2)  師點擊“作者背景”並講解

(3) 本詞寫作背景:1925年2月,毛澤東同志從上海回的回到韶山,從事革命活動。軍閥趙恆惕要逮捕毛澤東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護下,毛澤東同志祕密離開韶山,到達長沙,並獨自去橘子洲頭,是後作《沁園春 長沙》。

〈設計依據:學習詩歌要“知人論世”,才能從更廣闊的面上理解詩歌主旨和感情〉

反覆朗讀,深入領會本詞的意境和詞人的胸襟

1) 聽讀,初步感受詞的意境 ——  播放朗讀錄音

出示原詞,欣賞該詞手跡

〈設計依據:用標準的範讀去規範學生的朗讀節奏以及感情的把握

用毛澤東的手跡激發學生想象的思維和激情,更有感染力〉

2)初讀,入境,審美感知——學生自由朗讀

師提示朗讀技巧  (注意節奏的把握)

〈設計依據:適時適當的指導會使學生的自由朗讀事半功倍

3)齊讀,深入體會詞的情感、意境——用優美的語言描繪詞的意境請兩名同學分別用自己的語言把本詞描繪出來。老師最後描繪:深秋時節,我獨自站在橘子洲頭,湘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遠望層層疊疊樹林,經霜染後,一片紅火;近看碧綠清澈的湘江,無數船隻在爭相行駛。雄鷹在高空展翅飛翔,魚兒在江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宇宙間地萬物都在競相向上,蓬勃發展。面對這一派勃勃生機地大千世界,怎能不思緒萬端:廣闊無垠地大地呀誰纔是你的主人呢?回憶往昔,曾經同許多同志在這一帶遊覽、聚會,度過了許多不平凡的歲月。那時侯,正當青春年少,風采發,才華橫溢;同學們意氣奔放,正顯得遒勁有力,經常在一起評論國家大事,寫出激濁揚清的文章,把反動統治者視爲糞土。還記得嗎,當年我們在江中游泳,激起波浪,幾乎阻止了飛快前進的船隻?

〈設計依據:讓學生進一步領會詩歌與散文的區別,領會詩歌的含蓄與凝練的特點〉

4)再讀,歸納概括內容,章法——參照一下思考題思考討論

詞的上下闋主要寫什麼

詞的上下兩闋各有一個領字,請找出來。

上闋中,詩人是從哪些方面、什麼角度來描繪絢麗多采的秋色圖的?

全詩詩眼是什麼?

第一問:  學生討論後回答

上闋寫景  描繪湘江絢麗多采的秋色圖

下闋抒情  抒發凌雲壯志的革命豪情

第二問:學生回答,上闋領字是“看”,領起七句。下闋領字是“憶”,領起八句。

第三問:學生討論後回答,

四個方面:山上、江中、天空、水底

四個角度:遠眺、近觀、仰視、俯察

第四問:學生回答,“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浮沉?”

〈設計依據:在讀的基礎上把握詩的結構和內容〉

5師講:詩歌是以高度概括凝練、富有表現力的語言來表達詩人的豐富的思想感情的,因此詩人都會注意“煉字煉意”,試體會下列紅色字的好處

(1)獨立寒秋(2)層林盡染(3)鷹擊長空(4)魚翔淺底

學生分小組討論代表回答

1)“獨立”,不僅表明是一個人,而且顯示了詩人砥柱中流的氣概。

2)“染”字用擬人手法,寫出秋色之深。

3)“擊”字顯示出雄鷹展翅奮發,搏擊大氣的強勁有力。

4)“翔”字寫出魚兒在清澈見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動的自由輕快,像在天空中飛翔一樣。

〈設計依據:從細處着眼理解詩人煉字煉意的功夫和創作的不易以及不同字代來的不同表達效果〉

6 品讀,激情體驗——聯想想象,化抽象的描寫爲具體可觀 的形象

師講:雨果說過“想象是人類思維中最美麗的花朵。”下面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將詩人所描繪的絢麗多彩的秋色圖。

請學生根據詞的意境邊品讀邊再腦海裏繪出秋色圖,老師點擊四幅圖畫,讓學生欣賞。

〈設計依據:激發和提高學生的想象和聯想能力,比較語言文學藝術和繪畫藝術的不同,領略語言帶來的無窮藝術魅力〉

7  師講:下面讓我們由本詞展開聯想,從自己的詩文詞庫裏尋找與下面兩句詞意境相似的語句,加以品評鑑賞,對比感知毛澤東的樂觀昂揚的豪情壯志。

毛澤東的“獨立寒秋”

學生回答:柳宗元的“獨釣寒江”

學生齊背《江雪》

師講解: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敗後,被貶永州,身處逆境時寫,表露了詩人與惡勢力絕不妥協的心志。“獨立寒江”和“獨釣寒江”意境相似,然而封建士大夫與革命偉人的胸襟境界又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毛澤東的“萬山紅遍,層林近染”

學生回答:杜牧的“霜葉紅於二月花”

學生齊背〈〈山行〉〉

師講解: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都着力寫出了楓林的火紅,開朗的意境。把秋景寫的極富生命力。杜牧的“山行”是優美的寫景詩,抒發了作者熱愛美好景物的感情;毛澤東的“萬山紅遍”則暗喻蓬勃發展。

3)老師提問:古人筆下的秋景多蕭殺悲涼,清冷慘淡而毛澤東 的秋景爲何如此絢麗多采,充滿生機?

學生討論並回答,老師補充:

所以他的詞充滿豪情壯志,筆下的秋景也絢爛多彩,充滿生機。

〈設計依據:比較古代文弱詩人和革命領袖不同的胸襟和氣度,從而理解詩歌是不同性情的人的不同的心情寫照,領會本詩流露出的詩人的革命豪情〉

8 老師歸納小結並出示板書

上闋

萬山紅遍,(山上)

層林盡染;

眼 漫江碧透,(江中)

色彩絢爛的秋景

(畫   圖)

魚翔淺底,(水底)

萬類霜天竟自由。

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       胸懷博大的凌雲壯志(抒情)

誰主沉浮?

下闋

結      恰同學少年,

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         同學青春年少

憶      揮斥方遒。            風華正茂

歲月                  指點江山,

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到中流擊水,       我輩破浪銳進

氣概                 浪遏飛舟?         奮然前行

的內容、結構和藝術特色,整體上把握本詩〉

9古詩詞鑑賞指導

反覆朗讀、感知語言(二)體味意境、感悟摯情

(三)把握類別、辨析風格(四)明辨手法、把握技巧

(五)明析典故、加深理解

〈設計依據:貫徹執行“目標教學“的理念,總結教學流程,給學生一個有關鑑賞詩歌的完整的方法的指導〉

10,佈置作業:用以上五點鑑賞方法激賞〈水調歌頭   游泳〉

〈設計依據:練習鞏固對以上鑑賞方法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