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尊嚴》教學實錄(多篇)

《尊嚴》教學實錄(多篇)

《尊嚴》教學實錄 篇一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哈默堅持付出勞動後再接受食物,讓學生懂得一個人(一個國家)必須有尊嚴,懂得尊嚴對做人的重要性。

2、能根據課文內容展天想像,體會年輕人把尊嚴看得比什麼都重要。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正確理解課文的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

1、認識尊嚴對於做人的重要性。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具準備】寫有句子的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我們先講個故事:一個大國打算入侵一個小國,行動前大國派了一個使者到小國去威脅小國的國王,使者驕氣十足地說:“我們準備派一支千人大軍橫掃你們這個小國。”小國國王一聽,馬上回答:“那可就麻煩了!”使者得意地問:“是不是害怕了?”“不,我是在擔心,我們的監牢不大,只能關500多個強盜!”使者聽了非常氣憤,大聲說:“聽着,我們使用的可是最先進的武器!”沒想到國王嘆了口氣:“那你們就更不幸了。”使者不明白,於是問:“怎麼不幸?”小國國王從容地回答:“我們可沒有任何先進武器,只有打狗棍!”國雖小,但不容任何人侵犯,小國國王在大國使者面前表現得多麼自信,這就是尊嚴!

板書課題:尊嚴

二、什麼叫尊嚴,請大家討論“尊嚴”指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請同學舉例說說自己的理解

三、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四、理解詞語

款待:親切優厚地招待。

疲憊不堪:非常疲乏,不能再忍受了。

愜意:滿意,稱心,舒服。課文是說年輕人給大叔捶背後,大叔感到十分舒服,對年輕人的表現滿意。

狼吞虎嚥: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羨慕:看見別人有某種長處、好處或有利條件而希望自己也能有。

五、學習課文內容

1、請同學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讀第1自然段,從哪兒看出這羣逃難的人非常飢餓:

學生a: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看出他們又餓又累。

學生b:這些逃難的人“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嚥地吃起來”,看出他們很久沒有吃東西了。

3、讀第2~5自然段,畫出描寫年輕人神態、動態和語言的句子,想想從這裏你體會到了什麼?

4、小組內進行討論。

5、全班討論:

學生:年輕的逃難人臉色蒼白、骨瘦如柴,這說明他急需食物。當大叔把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是仰起頭問有什麼活需要他做,當聽到說沒有活時,他“目光頓時灰暗了”,“喉結上下動了動”告訴大叔“我不能不勞動,就得這些食物”。從這些描寫中,看出年輕人雖然急需食物,但他堅持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食物,當聽到沒有活兒需要他干時,從他的表情看出他有些失望。他確實很餓,但必須付出勞動後,他才肯接受大叔的食物。

學生b:在大叔提出讓年輕人吃過飯再給他派活兒時,他態度十分堅決地說:“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從他的語獻態度看出他一定要先幹完活再吃飯。

學生c:年輕人蹲下來,輕輕地給大叔捶過背後,才接過大叔送給的食物,並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從這兒可以看出年輕人雖然已經很餓了,但他堅持通過自己的付出獲得食物。

老師:大家分析得不錯,年輕人爲什麼非要勞動後才吃飯呢?

學生:因爲他認爲自己是個真正的人,不是討飯的乞丐,他把自己做人的尊嚴看得非常重要。

6、重點理解投影片打出的這句話:

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富翁,因爲他有尊嚴。

這句話的前半句“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說的是眼前的實際情況,年輕人是個逃難者,的確一無所有;後半句是個因果關係的句子,“他百分是個富翁” 是結果,“他有尊嚴”是原因,意思是什麼呢?是說尊嚴比任何財富都重要,都寶貴,告訴我們只要有尊嚴,就會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7、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事實證明了大叔說得對。20多年後,年輕成功了,從一逃難者成爲一個富翁,這是因爲他時刻在維護自己的尊嚴,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

六、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尊嚴教學實錄 篇二

一、授課時間:2010年6月8日16時至16時35分

二、授課對象:柴峯國小三年級四班

三、教學內容:語文四年級上冊《尊嚴》

四、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生字,指導“尊”字的寫法。

2、找出文中描寫人物神態、動作和語言的句子,體會人物的品質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1、能根據課文內容展開想像,體會那個年輕人爲什麼把尊嚴看得那麼重要。

2、運用“邊讀,邊想,邊畫”的方法學習課文。。

4、藉助多媒體手段理解課文內容。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哈默堅持勞動後再接受食物的事,讓學生懂得一個人必須有尊嚴,懂得尊嚴對做人的重要性。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從描寫年輕人神態、動作、語言的句子裏體會到年輕人自尊的品格,懂得按勞取酬的道理,從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難點:理解傑克遜對女兒說的話:“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爲他有尊嚴。”

六、教學過程實錄:

師:同學們,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幾句名言,誰來給大家讀一下。

(課件出示: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孟  子

人不可有傲氣,不可無傲骨。           ——徐悲鴻

每一個正直的人都應該維護自己的尊嚴。 ——盧  梭)

生:(找三個學生每人讀一句)

師:知道這幾句話都和什麼有關嗎?

生:尊嚴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尊嚴》。

師:(板書:尊嚴)請大家伸出手來和我一起寫“尊”字,注意尊裏面的短橫不要丟了。

生:(書空)

師:下面請大家打開24頁《尊嚴》一課,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生:(自由朗讀課文)

師:下面老師來檢查一下大家生字掌握情況。

(課件出示詞語:沃爾遜     傑克遜

疲憊不堪   狼吞虎嚥

愜意       羨慕

喉結       僵硬)

師:誰來讀一下第一行兩個詞語。

生:(一生起來讀)

師:這兩個詞語中第一個是個什麼名字?

生:南加州的地名。

師:第二個呢?

生:人名。

師:那我們集體再來讀一下這兩個詞語。

生:(齊讀)

師:第二行兩個詞誰來讀一下?

生:(一生起來讀;齊讀)

師:第三行

生:(一生起來讀;齊讀)

師:第四行

生:(一生起來讀;齊讀)

師:生字詞大家都掌握了,請同學們再來快速瀏覽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生:(瀏覽)

師:(巡視)

師:誰來說一下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生:一羣逃難的人到沃爾遜小鎮發生的事情。

師:哪位同學能夠再說具體點。

生:一羣逃難的人到沃爾遜小鎮,傑克遜鎮長給他們食物,其他人都吃了,只有一個人例外,他請求鎮長給他活幹再吃食物,傑克遜讓他給自己捶背,最後這個年輕人才吃了食物。

師:你說的非常完整,讀了課文,大家知道這個年輕人是誰嗎?

生:哈默。

師:故事中的哈默只是一個窮困潦倒的逃難人,可是沃爾遜小鎮的鎮長傑克遜是怎樣評價他的呢?

生: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爲他有尊嚴!

師:(出示課件: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爲他有尊嚴!)

師:我們來集體讀一下這句話。

生:(齊讀)

師:傑克遜說他什麼都沒有,他究竟沒有什麼呢?

生1:沒有衣服

生2:沒有鞋穿

生3:沒有食物

生4:沒有錢

師:是呀!他此時可以說是一無所有。但是,傑克遜卻說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這是爲什麼呢?讓我們帶着這個問題,一同走進課文,走近哈默,探個究竟!請大家讀讀文章的一二段,從文中找出幾個詞來形容形容他?拿出筆把它圈出來。

生:(學生讀課文,並隨時圈出詞語)

師:誰來交流一下。

生1:臉色蒼白、骨瘦如柴

生2:面呈菜色

師:我看到有個別同學臉上寫滿了疑問,是不是認爲這個詞不是描寫哈默的?

生:是

師:大家再仔細看看這個詞是描寫誰的?

生:逃難人

師:那麼哈默是不是逃難人呢?

生:(恍然大悟)是

師:那麼這個詞是不是也是描寫哈默的?

生:是

師:大家繼續來找

生:疲憊不堪

師:(課件出示:逃難的人   面呈菜色   疲憊不堪   臉色蒼白  骨瘦如柴)

師:用了這些詞來描寫哈默和逃難的人,我們來讀一讀。

生:(齊讀)

師:其實,很多時候一個詞語就是一個場景、甚至一篇文章的濃縮,會讀書的同學能夠從一個詞語中看出一幅幅畫面,我相信你們也能!選擇一個或兩個,靜靜地想想,看看你看到什麼鏡頭了?

生1:我選的詞語是臉色蒼白、骨瘦如柴,我看到的是哈默非常瘦又非常餓地站在那裏,很可憐

生2:我選的詞語是面呈菜色、疲憊不堪,我看到的是這羣人又累又餓,都站不住了。

……

師:看來,此時他們爲飢餓所困,爲疲憊所困,爲焦渴所困。此時的哈默“臉色蒼白,骨瘦如柴”,他最需要的是什麼?

生:需要食物

師:可哈默選擇的和其他人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其他人選擇的是什麼?

生: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師:“狼吞虎嚥”是什麼意思?

生:很快很猛地吃下去

師:誰能用動作演示一下

生:(一生表演,然後集體演示一下)

師:那哈默選擇的是什麼呢?

生:先幹活後吃飯

師:哈默究竟是怎麼想的呢?請小組合作,自由朗讀課文的2—5自然段,找出哈默和傑克遜大叔的對話,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課件出示:小組合作:自由朗讀課文的2—5自然段,找出哈默和傑克遜大叔的對話,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生:(小組合作學習)

師:現在請同學們來進行交流一下。

生1:我認爲傑克遜大叔是個善良的人。

師:你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

生1:“不,我沒有什麼活兒需要您做。”

生2:我從“先生,吃您這麼多這麼多東西,您有什麼活兒需要我做嗎?”可以看出哈默是個通過勞動獲得尊嚴的人。

師:哈默在說這句話時是什麼態度?

生:真誠請求。

生3:我從“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我再吃這些東西。”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哈默聽到傑克遜安排給他活時,心情很高興。

……

師: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哈默說的這三句話。

(課件出示: “先生,吃您這麼多這麼多東西,您有什麼活兒需要我做嗎?”

“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我再吃這些東西。”)

師:在一個寒冷的冬天,疲憊不堪的哈默急需食物充飢,可是當傑克遜大叔把食物送到他面前時,哈默卻真誠請求說——

生:(齊)“先生,吃您這麼多這麼多東西,您有什麼活兒需要我做嗎?”

師:當傑克遜回答沒有活兒需要他做時,哈默毅然地拒絕說——

生:(齊)“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師:當得到傑克遜安排給他的勞動後,他痛快高興地說——

生:(齊)“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我再吃這些東西。”

師:傑克遜大叔和我們一樣被年輕人的語言和行動深深打動了,所以,他提供了捶背的勞動機會。當哈默幹完活,傑克遜把食物遞給了他,我們再來看這句——

(課件出示:年輕人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生:(齊讀這句話)

師:從“狼吞虎嚥”中你看出了什麼?

生:哈默非常非常餓。

師:對呀,從中可以看出哈默已經飢餓到了極點,但是他也要堅持幹完活再吃飯。

師:哈默得到的食物與其他逃難者得到的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其他逃難者得到的是善良人的——

生:施捨

師:而哈默得到的是勞動之後的——

生:報酬

師:所以哈默得到食物是理所當然的。這正是他與那些人最大的不同!此時哈默僅僅得到了食物嗎?還得到了什麼?

生1:別人對他的尊重

生2:尊嚴

師:是啊,他得到了傑克遜大叔的讚賞。

(板書:傑克遜   讚賞    哈默)

師:下面我們再來看這句話——

(課件出示: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爲他有尊嚴!)

師:這裏的富翁指什麼呢?

生:指的是有尊嚴的人。

師:對呀,這裏的富翁是不是指財產和億萬的金錢呢?

生:不是

師:他指的是擁有尊貴的人格。讓我們再來齊讀這句話。

生:(齊讀)

師:此時,你最想對哈默說些什麼呢?拿起筆來寫在書上。

生:(動筆在書上寫)

師:(巡視)

師:誰來交流一下。

生1:哈默,你真是個有骨氣的人,我應該向你學習!

生2:哈默,你是好樣的,我也要做個有尊嚴的人!

……

師:那麼,哈默的發展真的如傑克遜大叔的預測麼?我們來齊讀最後一段。

生:(齊讀最後一段話)

師:老師再給大家帶來一段哈默的資料介紹。

(課件出示:哈默: 1898年生於美國紐約,美國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長,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到1982年,他的石油公司已排名世界第八。鄧小平曾親自邀請他到中國訪問。1988年,他向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捐款2萬美元。)

師:同學們,尊嚴是一種神奇的力量,它會激勵你不斷努力,不斷向前!老師希望我們在坐的每一個同學能夠自尊、自立、自強,做一個有尊嚴的人!這節課就上到這裏,下課!

七、教後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該以教師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所以我在本堂課的教學中儘量體現這一教學理念。教學中,圍繞“尊嚴”來展開,讓學生明白年輕人在什麼情況下講尊嚴,人物言行是怎樣體現尊嚴,他的勤奮,努力又如何獲得尊嚴及傑克遜大叔尊重和賞識尊嚴。力求在教學中體現語文教學的“聽、說、讀、寫”和小組合作學習的訓練。

首先,我在設計上力求圍繞主線,設計一個能統領全文的大問題。如:抓住傑克遜大叔對哈默評價的那句話,讓學生找一找,從這個切入點入手來突出了重點。其次,落實詞語的教學,通過表演、想象畫面來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再次,通過小組學習,引導學生重點讀哈默的三次語言,邊讀邊感語,深入體會哈默以勞動換取食物這個問題上的情感和態度,感受他由真誠的請求到懇切,再到堅決這樣的情感和態度。在此讀寫結合,讓孩子們把感受寫在語文書上。最後,再回到傑克遜大叔對哈默評價的那句話中,理解 “富翁” 與“尊嚴”的關係。

總的來說,課堂教學上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但是自我感覺在教學中還存在着種種不足:在上課時頭腦中總是受只有35分鐘上課時間影響,以至於每個環節進行得比較匆忙,有個別問題只讓個別學生來回答,沒有照顧到全體,如在找出形容哈默詞語,展開想象的時候,只找了兩個孩子,而且回答得也不是很理想,在這裏其實還可以再找一兩個孩子來談談,這樣一是能更好得理解詞語,還對課文加深了理解;本節課學生的朗讀訓練時間比較少,尤其在抓住哈默三次對話上,只是在老師的情境引導下齊讀了一遍,如果在此段讓學生進行個性朗讀,個性化體會感悟,讓學生先讀,讀完後講一講,你爲什麼這樣讀,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就會相互啓發,我想會更好一些;在最後出示哈默資料時,尤其當介紹到鄧小平曾親自邀請他到中國訪問,1988 年,他向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捐款2萬美元時,下面的孩子出現了小小的波動,而此時,我卻以一句“等同學們下課了再討論”來匆匆結束,上完課後我在想,如果在這裏,可以找一兩個孩子來談談感受應該會更好些。

總之,通過參加此次展示課,更好地鍛鍊了自己,通過對比來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找到自己今後努力的方向。針對本次參賽所暴露出的不足,我要在教學中努力改正,多學習其他老師好的教學方法,爭取在教師專業化成長這條道路上走得更穩、更紮實!

《爲了他的尊嚴》教學實錄 篇三

一、開門見山、板書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

2、自由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翻到第73頁,請同學們快速自由朗讀課文,讀的時候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

二、檢查預習,合作交流:

1、詞語檢查:

師:這篇課文比較長,在讀的過程中我發現這樣幾個詞語不好讀,(出示詞語)我們來重點讀一讀。誰來讀給大家聽?

① 橄欖(見過橄欖嗎?它是盛產於熱帶地區的一種水果,未成熟時呈青色,所以又叫青果,成熟後呈黃色)一模一樣  掙錢

② ②怔住濡溼  幾綹(這兩個字容易讀錯,放在句子中能讀好嗎?出示句子“他累得氣喘……”)

2、概括課文內容:

師:通過預習讀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件什麼事呀?(板書:婦人 獨臂乞丐)。

3、質疑:

師:關於課文內容,我們瞭解了這麼多,預習時有小問號嗎?學貴有疑,帶着思考的大腦讀書的同學會讀書。(生談疑問,師適時板書:白毛巾  紀念?拒絕房子? 搬?不搬?)

4、理清層次:

三、提煉重點,品讀感悟

(一)講讀課文1-8自然段:

1、自由讀1-8段:

師: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的1到8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發生在小院裏的情景,思考獨臂乞丐爲什麼要把白毛巾留作紀念這個問題。(生讀1-8)

2、師生交流:

3、學習第四段:

師:很好,同學們對乞丐爲什麼要把白毛巾留作紀念已經有了深刻的認識。女主人是怎樣幫助乞丐找到尊嚴的呢?下面就讓我們先來看看獨臂乞丐搬磚的情景吧!(出示第四段文字)

師:請默讀這一段,邊讀邊想象乞丐的動作、神態,試着走進他的內心世界。

4、體會乞丐搬磚的辛苦,指導朗讀:

①師:同學們都讀得很用心,看到獨臂乞丐搬磚的樣子了嗎?他搬得怎麼樣?(生:艱辛)你透過哪些語句感受到乞丐搬磚的艱辛?

②指導朗讀:是呀,搬磚對於我們健全人來說很容易,但對於獨臂乞丐來說就非常艱難了,誰能讀出獨臂乞丐搬磚的艱辛?(2生讀)

③請大家齊讀一遍。

5、走進乞丐內心:

師:大家讀得入情入境,真棒!我們彷彿看見了獨臂乞丐辛勤勞作的情景,搬磚的時候,獨臂乞丐的內心世界又是怎樣的呢?師引讀2段,聽了婦人的話,他在想些什麼呢?乞丐生氣地說——讀第3段,範讀4段,生加入補白,他在想些什麼呢?(出示:第四段)搬磚前乞丐做着激烈的思想鬥爭,是搬還是不搬?最終,他俯下身子,用唯一的手搬起磚來,他一次只能搬一塊,整整搬了兩個小時,才把磚搬完,此時,他又在想?

小結:師:很好,同學們透過文字表面讀懂了藏在語言文字背後的情感。我們感受了獨臂乞丐不平靜的內心世界,這看似簡單的搬磚勞動對於獨臂乞丐而言卻有着不同尋常的意義。

6、理解“工錢”、“白毛巾”,

師:獨臂乞丐搬完磚後,婦人遞給乞丐一條——雪白的毛巾,又遞給乞丐——20元錢,那麼孩子們,婦人遞給乞丐的僅僅是一條雪白的毛巾嗎?僅僅是那20元錢嗎?遞給他的還有什麼?

師:同學們想一想,乞丐在以往的乞討經歷中,他可能是衣衫襤褸臉上佈滿灰塵,一副蓬頭垢面的樣子,所到之處可能有別人鄙夷的目光,可能有別人嘲諷的話語,但有沒有人會遞給他一條雪白的毛巾?(沒有)這條雪白的毛巾還包含着什麼?(板書:尊重)再來想一想,在他以前的乞討經歷中,他的右手連同整條手臂都斷掉了,他可能會碰到很多的同情者,但那些施捨而來的錢和和婦人遞給他的二十元錢一樣嗎?這二十元錢還包含着什麼?

師:所以說,正是因爲婦人對他的尊重,喚醒了他的尊嚴,使他擁有了做人的自信,所以他接過雪白的毛巾,很仔細地——把臉和脖子擦了一遍,再仔細點兒,乞丐接過毛巾——很仔細地擦了一變。所以他接過錢,很感激地說——謝謝你!這條毛巾也留給我做紀念吧,說完他向婦人深深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7、師小結第一個問題:

師:孩子們,原來,這條由白變黑了的毛巾,並不是一條普通的白毛巾,它見證了獨臂乞丐第一次用一隻手勞動找回尊嚴換取報酬的過程,這白毛巾還記載着婦人對他的尊重,包含着他對婦人深深的感激之情,這白毛巾激勵他開始嶄新的——生活。

8、想象乞丐告別婦人後的心理:

情境創設:乞丐告別了婦人,他帶着期望,帶着尊嚴,帶着一份沉甸甸的收穫上路了,當他在創業道路上屢遭失敗的時候,被人冷落看不起的時候,他會想……當他事業成功,成爲一名董事長的時候,他又會想……

(二)講讀課文13-21段:

1、體會婦人的自尊

師:昔日的乞丐已經成了一名董事長,面對獨臂董事長豐厚的報酬,女主人毫不動心竟毫不猶豫地拒絕了,爲什麼?

(出示句子:因爲我們一家人個個都有兩隻手。

師: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2、體會婦人的愛心,

師:是的,婦人不僅有尊嚴而且把尊嚴傳遞給了更多的人,(板書:自尊)她在幫助獨臂乞丐時想過要他回報嗎?(沒有)。她雖然幫助過別人,但她不圖回報。面對獨臂董事長的真心誠意的報答,她卻要把房子送給——連一隻手也沒有的人,我們來齊讀婦人所說的這句話。(出示句子:婦人笑了:那你就把房子送給連一隻手也沒有的人吧。這是怎樣的一位婦人呀?

師:(板書:愛心)而且她還希望獨臂乞丐能把他的愛心傳遞下去,去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4、理解搬與不搬

師:學到這裏,我們再來看婦人那句意味深長的話:(出示句子:“磚放在屋前和屋後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搬與不搬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師:現在,你們明白婦人爲什麼要讓乞丐們搬磚了嗎?(婦人的真正用意就是——齊讀:《爲了他的尊嚴》。在我們生活中的確有許多需要我們幫助的人,他們需要我們伸出援助之手,需要我們無私的給予幫助。但這種幫助,有時候不一定非得是物質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意志上的幫助。文中的婦人就通過搬磚這一簡單而又獨特的方式讓乞丐們找到了做人的尊嚴,讓我們懷着敬佩感激之情再次齊讀課題——《爲了他的的尊嚴》

五、師總結:

同學們,是尊嚴,改變了獨臂乞丐的命運,也是尊嚴,讓我們感受感受到了女主人的高大與可敬。尊嚴對我們每個人都非常重要。有一句話說的好:喪失了自尊心的人,是一個沒有出息的人;喪失了自尊心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讓我們都做一個自強、自信、自尊的人吧。

六、推薦課外閱讀:

《石油大王哈默的故事》、自讀課本中的《高貴的施捨》

《尊嚴》教學實錄 篇四

●談話引入

孟子說過: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這是講中國人做人要有尊嚴。本課中,在一位外國年輕人的身上,也體現了這樣的做人品質。

●質疑激趣,引導瞭解課文梗概

①接下來,請同學們好好讀讀這篇課文,讀完後想一想,你最想問同學們一個什麼問題,並想想,自己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②學生各自讀書,思考問題;教師巡迴,發現學生的問題。

③學生提問讓其他同學回答,在回答過程中學生逐漸理解新詞,讀通課文,讀懂課文。

④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研讀比較,從具體語言中體會人物性格

①縱向比較。哈默的神態、語言、動作散見於課文之中,比較體會:如,年輕人臉色蒼白、骨瘦如柴,可是當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問的是:您有什麼活兒需要我做嗎?當聽到沒有時,他的目光頓時灰暗了喉結上下動了動,說: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在傑克遜提出先吃飯再幹活時,他仍堅持: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爲了加深學生對年輕人自尊人格的瞭解,可以啓發學生想象他的心理活動。如,當食物擺在他面前時,從他說的話裏想象他是怎麼想的;當聽到沒活幹時,他會怎麼想;當傑克遜大叔要他捶背時,他又是怎麼想,從而深入體會他自尊自強的品格。

②橫向比較。將哈默與其他一羣逃難的人進行比較。同樣是疲憊不堪、飢餓難忍,卻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現,哈默是不願接受施捨,願意以勞動換取食物,別人則是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嚥地吃起來。比較中突出了哈默的自尊自愛、卓爾不羣。

●體悟主題,拓展昇華

①用自己的語言來評價哈默和傑克遜。

②以《<尊嚴>的感受》爲題寫一段話。

《爲了他的尊嚴》教學實錄 篇五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2、閱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體會乞丐從女主人那兒得到的做人的尊嚴,懂得了自尊。

3、鼓勵學生自讀自悟,合作交流理解課文意思,把握文章的特色,瞭解文章中的孩子與雙手健全的乞丐這兩個人物在表達中心時所起的作用。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閱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體會乞丐從女主人那兒得到的做人的尊嚴,懂得了自尊。

2、鼓勵學生自讀自悟,合作交流理解課文意思,把握文章的特色,瞭解文章中的孩子與雙手健全的乞丐這兩個人物在表達中心時所起的作用。

教學方法: 談話法、小組合作學習法等。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見過乞丐嗎?他們是什麼樣的?人們是怎麼對待他們的?

2、師:在許多人眼裏,乞丐是被人看不起的,是不被人尊重的。被人看不起,得不到別人的尊重,這就失去了做人的尊嚴。(板書:尊嚴)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講述的就是和尊嚴有關的故事。(板書完課題)請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

二、品讀感悟,學習課文

1、整體感知課文

打開書,帶着這些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看看自己能弄懂哪些問題。

(1)學生自由讀課文,並思考剛纔提出的問題。

(2)學生彙報、交流,並提出還沒有弄懂的問題。

2、對比學習“他”前後不同的外貌描寫。

課題中的“他”就是故事中的(板書:乞丐),“他”長得什麼樣呢?請從文中勾出描寫“他”樣子的句子。

(1)學生勾畫、彙報。

(2)師課件出示句子:這個乞丐很可憐,他的右手連同整條手臂斷掉了,空空的袖子晃盪着,讓人看了很難過,碰上誰都會慷慨施捨的。

男生齊讀此句,師問:他讓人覺得怎樣?(板書:可憐)怎樣可憐?(板書:獨臂)

師:當乞丐挨餓受凍是常事,遭人白眼、被人打罵也是常事。他活得沒有一點尊嚴,真是太可憐了。誰能讀讀這句,讀出他的可憐?

(3)可是,若干年後,他卻變了一副模樣出現在我們面前。請女生讀:(課件出示句子)他西裝革履,氣度不凡,跟那些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一模一樣。美中不足的是,這人只有一隻左手,右邊是一條空空的衣袖,一蕩一蕩的。

這時的他讓人覺得怎樣?(板書:體面、董事長)句中哪些詞寫出了他的體面?(指導學生理解西裝革履,氣度不凡和自信、自重,並從中體會到此時的他已擁有了做人的尊嚴。)

指導朗讀這兩句。

(4)師引導學生質疑:同一個人,原來是那樣的可憐,現在卻是如此的體面。此時,你一定很想知道……(生:他爲什麼會由一個可憐的乞丐變成一個體面的董事長呢?)

3、學習第13—21自然段

同學們到一個感人的場景中去找答案吧。(課件出示第13—21自然段的文字和配音朗讀)

(1)學生邊聽邊思考問題。

(2)指名回答。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引讀相應句子(並板書:婦人幫助自己拼搏)

4、學習第1—12自然段

若干年前,婦人是如何幫助乞丐,以致於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呢?現在我們就通過品讀婦人的語言來認識她吧。(課件出示婦人的四次語言)

(1)師:有一天,一個獨臂乞丐來到一個婦人家裏乞討。她卻是這樣說的……

請第一組同學讀句子:(可是女主人毫不客氣地指着門前一堆磚對乞丐說:“你幫我把這些磚搬到屋後去吧。”)

師:婦人怎樣指着磚對乞丐說話?誰來讀出婦人的毫不客氣?獨臂乞丐向她乞討,她卻毫不客氣地說了這樣的話,讓人覺得她……(太狠心、太沒有同情心……)

(2)師:乞丐生氣了,責怪女主人捉弄自己,可女主人並不生氣,還動手搬起磚來。

請第二組同學讀句子:(她只用一隻手搬了一趟說:“你看,並不是非兩隻手才能幹活。我能幹,你爲什麼不能幹呢?”)

師:婦人這樣做,這樣說,是爲了告訴乞丐什麼?

(3)師:乞丐怔住了,然後搬起磚來。磚搬完了,婦人給了他20元錢。他感激地向婦人道謝,可婦人這樣說……請第三組同學讀句子:(婦人說:“你不用謝我,這是憑你自己的力氣掙的工錢。”)

師:與第一句對比,你現在對婦人的看法改變了嗎?說說理由。(婦人是爲了讓乞丐明白可以靠自己的勞動生活,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才能活得有尊嚴。婦人是在真正地幫助乞丐。)

指導朗讀這句。

(4)師:婦人的孩子不明白母親爲什麼要叫乞丐搬磚。母親對他說……請第四組同學讀句子:(母親說:“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後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

師:“一樣”又“不一樣”,怎樣理解這句話呢?爲了理解這句話,請同學們把獨臂乞丐和文中其他乞丐比一比,看看他們有什麼相同,有什麼不同?先同桌同學討論一下,再請學生彙報。

(相同:他們都是乞丐。不同:獨臂乞丐只有一隻手,文中其他乞丐雙手健全;獨臂乞丐搬了磚,雙手健全的乞丐沒有搬磚;他們的命運不同。結合學生的回答,品讀獨臂乞丐搬磚的句子,引導學生感受他搬磚的不容易。)

再來理解婦人對孩子說的話。(“一樣”指磚放在哪裏對婦人來說是一樣的。“不一樣”指搬不搬磚對乞丐的命運不一樣。因爲“搬”就意味着把握一個機會,讓乞丐有可能認識到可以靠自己的勞動生活,喚醒他們的自尊意識,脫離乞討生活。)

如果乞丐向婦人的孩子乞討,他會怎麼做?

師:婦人的孩子代表了生活中許多像他一樣的人,他們的慷慨施捨只能滿足乞丐的一時之需,卻無法改變乞丐以後的生活。這樣,更反襯出婦人通過讓乞丐搬磚而使他受到教育的方法太巧妙了。

指導朗讀母親對孩子說的話。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師(指板書):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婦人改變了獨臂乞丐的命運。此外,改變他命運的還有他自己的拼搏。請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獨臂乞丐拿着婦人給的20元錢和那條由白變黑的毛巾離開婦人的家後,又經歷了一些什麼事,使他最終成爲了董事長?

(1)小組討論。

(2)請學生彙報。

2、師總結:是啊,只有擁有自信和做人的尊嚴,依靠自己的拼搏,才能取得成功。老師送幾則名言給大家,齊讀(課件出示):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2)只要願意做,人無所不能。

(3)弱者把希望寄託於他人,強者把希望寄託在自己身上。

板書設計:

爲了他的尊嚴

婦人幫助

獨臂乞丐——-——董事長

(可憐)自己拼搏(體面)

《爲了他的尊嚴》教學實錄 篇六

教學內容

北師大國小語文四年上冊《爲了他的尊嚴》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對比、細節的寫作手法,提高理解課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鼓勵學生自讀自悟,合作交流,通過人物的語言及行爲,體會人物的思想品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正是婦人的尊重,使乞丐得到做人的尊嚴,懂得了自尊,從而有信心和勇氣去克服困難,走向成功。

教學重點

鼓勵學生自讀自悟,合作交流理解課文意思,把握文章的特色,理解婦人的做法是爲了乞丐的尊嚴。

教學難點

“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後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的含義。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談話導入,喚起回憶

師:同學們,你們見過乞丐嗎?你發現人們是怎樣對待乞丐的?

(二)片段賞析,各抒己見

課件出示:1、一個是雙手健全的乞丐。2、一個是很可憐的乞丐,他的右手連同整個手臂斷掉了,空空的袖子晃盪着,讓人看了很難過。

同時教師敘述:有這樣的一位老婦人,她在自己家的門前放了一堆磚,當有乞丐路過乞討時,她從不直接施捨給乞丐任何東西,而是說:“如果你能把這堆磚從樓前搬到樓後的話,我會給你20元錢。”面對同樣的話語,兩個乞丐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學生預測:兩個乞丐會怎樣選擇,並說出理由。

(三)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與課文對照,看看課文是怎樣寫的?把你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四)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引發對照,讀中理解,(滲透知識對比。)

師:用-----畫出描寫兩個乞丐外貌的句子。用    畫出描寫兩個乞丐不同結局的句子。這兩處句子給你什麼不一樣的感受?

師: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也運用了對比的寫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2、找尋原因,讀中細悟:(滲透知識細節描寫。)

師:同學們,不同的選擇讓獨臂乞丐擁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那麼你怎麼來看待獨臂乞丐的命運發生鉅變的真正原因呢?

3、展開想象,讀中感悟:(培養學生想象能力)

這次搬磚的經歷在獨臂乞丐以後的生活中將怎樣激勵着他面對人生的挫折一步步走向成功?

獨臂乞丐找回尊嚴了嗎?“尊嚴”在本課是什麼意思?

4、自主學習,讀中自悟:(突破重點)

雙手健全的乞丐爲什麼不願意搬磚?女主人真的需要搬磚嗎?

5、獨立探究,昇華主題:(情感共鳴)

“婦人爲什麼不要報酬,還讓他把房子送給一隻手也沒有的人?”

(五)激勵總結,拓展延伸:

請把課題中的“他”換成“我們”再齊讀課題。

課後請同學們閱讀語文天地中的短文《嗟來之食》,圍繞着尊嚴這個主題,評價文中主人公。

學生搜索記憶,暢談感受。

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進行猜測兩個乞丐的不同選擇。並儘可能多的說出這樣選擇的理由。以便與文對照,感知人物心理。

學生自由讀文,讀準字音,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學生用不同符號勾畫,談感受。在情感朗讀中理解感悟。

學習對比的寫法,體會作用。

學生讀書、思考、勾畫,找出描寫乞丐語言、動作、神態的詞體會搬磚前後乞丐情感的變化。學習細節描寫的方法。在小組中討論,全班彙報交流。

學生抓住典型場面展開合理想象。

抓住母親與兒子的對話來理解,“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後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

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婦人的美好善良。

齊讀課題:爲了我們的尊嚴,昇華情感。

貼近生活,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教師有意創設課文情境,讓學生進行大膽的預測猜想,在學生述說出猜測理由的同時,實際上就融進了學生自己的感情變化。一旦當學生讀到課文時,就會與文中作者的情感產生思維碰撞,從真正意義上實現與文本的對話。

在引導學生感悟文本情感時要善於利用文本句段中的空白,激發學生想象力,合理“補白”,避免了逐句段分析感悟,既能豐富學生內心體驗,又可以巧妙地訓練學生語言表達,

變“他”爲“我們”,實現自我的情感昇華,真正體現語文的人文性。

《爲了他的尊嚴》教學實錄 篇七

回顧我所執教的課文——《爲了他的尊嚴》,課文記敘的是一位女主人毫不客氣地讓乞丐搬磚頭獲取所得,使乞丐獲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嚴,從而依靠自己的勞動取得成功的故事。我所教學的是第二課時,重點研討的是乞丐搬磚內心活動、引導學生想象並進行學法指導。

縱觀上週第一次的試教與今天第一堂課的課堂教學,我整個教學理念設計基本沒變。首先,在課堂中關注學生讀的訓練,鼓勵學生個性化的朗讀。由於這篇課文篇幅較長,於是我在教學中設計了感悟對比賞析讀的方法,通過抓住乞丐搬磚前後外貌不同與對待搬磚神態不同的兩句話,讓學生對比朗讀,鼓勵學生讀出個性。從讀中讓學生的情感從對乞丐的同情發展爲敬佩,從而引到主題 “尊嚴”。

其次是挖掘教材因素,啓發想象。課文第四自然段是課文重中這重,課文用生動的語句,形象地刻畫出乞丐搬磚後的內心活動。我沒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來分析重點詞句,而是採用讀中發現,啓發想象的方法,讓學生來填補空白,學生的感源自於語言文字,說的話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這樣的處理,使理解、感悟、表達融爲一體。

最後引領文本進行讀寫結合。葉聖陶生生說:“語文教學無非是個例子,憑藉這個例子能使學生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因此在最後讀寫結合的環節中,我主要讓學生遷移第四自然段“乞丐怔住了”的寫法,提供中心句讓學生寫“我怔住了”的一個場面。因爲有了文章範例的鋪墊,再加上對語句的挖掘及習作的指導,因此學生寫起來思路較流暢。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又關注到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各層次學生都能得到均衡的發展。因此在課堂語言的評價中我鼓勵學困生、在提問時傾向學困生,問題設計上關注學困生,讓他們各有所學,各有所感。

當然,在第一次試教後,我在教學中還是暴露了不少的問題,教研組和各個成員也向我積極地提出各種建議和意見。

1、對學生的評價語言內容還不夠豐富。學生的激情還沒得到很好的激發。回顧課堂教學,確實也是。有時對於學生的回答只是“不錯”、“回答真棒”等,而沒有擊中學生的興奮點去評價、去鼓勵。

2、對一些關鍵詞的指導還不到位。如第四自然段“我怔住了”的教學,我只是要求學生去觀察、品味乞丐怔住的情景,而對於“乞丐爲什麼會怔住了”這重點內容的挖掘卻忽視了,這樣造成上下文的脫節。

3、由於擔心時間的不足,因此在教學環節中會出現“搶”孩子發言的現象,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中沒能得到充分的體現。

針對以上不足,在集體討論後,我又一次修改了一些教學細節。今天的這堂課在整個教學理念不變的情況下,我及時調整有關一些教學內容並對學生的表現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收到良好的效果。

1、在教學評價上,我儘量用上有針對性的語言進行激勵。當學生在讀中悟情時,我及時肯定:“你讀得真好,說說你爲什麼這樣讀?”“只有把心融入文字,才能讀出這麼真切的情感。”當學生在理解語言有創意時,我及時鼓勵:“你不僅讀懂了文字,你還讀懂文字背後的意思,真了不起!”“你真會讀書”等,讓學生從教師的評價中得到及時反饋並獲得對一些關鍵詞的

2、課文第四自然段的想象及學法遷移,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亮點,學生在想象乞丐搬磚時的內心活動時,都能較成功地進行角色的換位,如搬磚前學生能想到:“這麼多磚,我能搬得完嗎?”“婦人一隻手能幹的活,我爲什麼不能幹呢?” 搬磚時學生能想到:“這麼多磚,我能堅持下去嗎?,我一定行,我能第一塊就能第二塊”“我一定得堅持,不然女主人會笑話我的!” 搬完磚後,學生的想象是“我終於能把這些磚搬完”“我終於能用一隻手幹活了”“真累啊,但我從來沒有這麼高興過,因爲我能勞動了!”……學生的想源自對內容的感悟,對人物內心的揣摩,多富有創意呀!在教學最後環節要求學生聯繫日常學習生活談“我怔住了”的情境時,學生思路開闊,思維活躍。有的說:爲金魚媽媽竟然會吃自己的小寶貝而感到怔住了;有的說:看到我們學校大廳的廚窗裏擺放着的閃閃發光的獎盃與獎牌而怔住了;有的說:爲父親能從外地匆匆趕回爲自己慶祝生日而怔住了;有的說:爲自己是校督導員在檢查衛生而發現自己教室竟有紙張而怔住了……學生不僅說得精彩,而且在當場寫作時也能遊刃有餘。

當然,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教學內容雖然較圓滿地完成了,但學生在課堂中的生層性問題顯得還不夠些,學生的質疑能力還沒能得到很好的體現,我想,只有今後在教學中不斷進取與探求,才能接近教學的真諦。

尊嚴教學實錄 篇八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課文,大家拿出手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一起來讀讀課題。有誰知道什麼是尊嚴?

生:承諾

生:自己答應的事情一定要完成。

師:什麼是尊嚴呢?相信大家讀了課文後能找到答案。讀的時候請大家注意把字音讀準。

學生自由讀課文。

師:讀完的同學思考一下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還沒有讀完的同學抓緊時間。

師: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情?

師:剛纔的同學告訴我們這個故事發生的地方,但地名沒有讀準,我們一起來讀讀。

學生讀

師:剛纔這個同學提到了兩個人名,一個是哈默,一個是傑克遜。

師:哈默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出示句子生讀

師:讀第一自然段,什麼時候小鎮上來了一羣什麼樣的人?

生讀

師:這些逃難的人顯然怎麼樣?

生讀

生:他們連一句感謝的話也沒有說。

生:他們面呈菜色

出示卡片讀“面呈菜色”“疲憊不堪”,理解

師:“堪”什麼意思?

生:能忍受。

師:“狼吞虎嚥地吃起來”什麼意思?

生:吃得很猛。

生:吃得很快。

點生讀這個詞。

師:我們把這個詞送回句子中,再讀一讀,看看這些逃難的人怎麼樣?

學生讀。

師:哈默跟這些人相比到底有什麼不同呢?請大家默讀課文,勾畫出相關的地方。

學生勾畫

師:我發現細心的孩子已經找到好幾處了。勾畫完的孩子細心讀讀,體會體會。

師:誰來說說?

生:我從哈默的語言感受到的。

師:哈默在說這句話之前還說了什麼?

生回答

師:誰來讀哈默第一次說的話?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生:他想靠勞動得到食物。

出示當鎮長……

師:從揚起頭看到什麼?

生:他一定要幹完活吃東西。

生:哈默很堅強。

師:孩子們,讓我們像哈默這樣禮貌地問問大叔。

學生讀哈默的話。

師:聽了大叔的話,哈默發生了什麼變化?

出示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

生: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生體會讀“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點生讀

師:我感受到了你的堅定。

師:男孩子試試。

師:好堅決呀。女同學再來。

女生讀

師:這就是我們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一個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學習練習讀哈默的話,體會語氣。

生:我認爲是激動的。

師:這個年輕人的目光灰暗了,你感到什麼?

生:感到很失望。

師:喉結上下動了動體會到什麼?

生:他的肚子非常餓。

師:還從哪裏發現哈默很餓?

生:只有一個人例外,這是一個骨瘦如柴臉色蒼白的年輕人。

出示“骨瘦如柴”,學生練習讀。

師:這個年輕人的確與衆不同。

生讀傑克遜大叔的話。

師:同學們,從他的語言和動作中你又發現了什麼?

生:我發現他很有自尊。

師:他的態度非常堅決。

生自己練習讀哈默的話。

師:誰體會到了還有什麼不同?

生:他很激動。

師:哈默就是這樣真心誠意地爲大叔打工幹活。

師:讓我們分角色朗讀這段話,再來體會哈默的與衆不同。

生:要吃自己的食物纔是最好的,靠自己勞動換來的食物是非常有意義的。

師:其實這也是哈默與衆不同的地方。

師:這節課我們通過學習課文理解了生字詞的意思,通過抓住人物語言和外貌來體會人物的特點,下節課我們再進一步學習。

教材分析:

本課是四年級下冊“以誠待人”這個主題單元的第三篇課文。課文講述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以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個人尊嚴,贏得了別人尊重,從而改變自己命運的故事。課文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細緻描寫,表現了哈默自尊、自強、自立的精神,及傑克遜大叔善良真誠待人的可貴品質。這篇課文是學生從讀學寫的好範本。學生學習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重點詞句,反覆品讀文本,體會用自己的勞動去維護個人的尊嚴的人文內涵,同時滲透如何寫具體的方法,學習語言表達。

“尊嚴”是課題的名稱,也是貫穿全文的主旨,它的意思比較抽象,四年級的學生很難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因此,引導學生由人物的言行,推想其內心世界,進而感知尊嚴的意義和可貴,是主要的教學方法。課文2—5自然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理解傑克遜大叔對女兒說的話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尊嚴》課堂實錄 篇九

【課堂實錄】

環節二:體會哈默的與衆不同

請大家默讀課文,想一想,哈默作爲逃難者中的一員,與其他人有什麼相同之處,最大的不同又是什麼?畫一畫,描寫他的語句。

學生默讀思考,教師巡視。

師:誰來說說,哈默作爲逃難者中的一員,與其他人有什麼相同之處。

生:他們吃東西都是“狼吞虎嚥”的。

師:描寫那些逃難者的“狼吞虎嚥”在哪?

生:第一段最後。

師:同學們畫下來。(學生勾畫)描寫哈默的“狼吞虎嚥”在哪?

生:在第五自然段。

師:也把它畫下來。(學生勾畫)你能前後文聯繫來理解,很會讀書!什麼是“狼吞虎嚥”?

生:就是吃東西很快。

生:吃東西很快,連嚼都顧不上。

生:連吞帶咽,顧不上嚼。

師:從這個詞中你體會到什麼?

生:他們都非常餓。

師:看來他們此時同樣渴望食物,同樣需要食物來充飢,來補充體力呀!他們還有相同之處嗎?

生:他們都面呈菜色,疲憊不堪。

師:這些逃難的人,在寒冷的冬天,背井離鄉,缺吃少穿,在路上會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呀?

生:他們可能沒食物。

師:所以他們面呈菜色,十分憔悴!

生:他們可能沒水。

師:所以他們飢渴難耐。

生:他們可能沒地方休息,沒有地方睡覺。

師:所以他們疲憊不堪。

生:他們可能沒衣服穿,會很冷。

師:他們在寒風中會瑟瑟發抖。

看來,此時他們爲飢餓所困,爲疲憊所困,爲焦渴所困。哈默此時什麼樣?

生:臉色蒼白,骨瘦如柴。

師:你覺得與那些人比較,他的情況怎樣?

生:更糟糕!

師:從哪能感受到他的情況更糟?

生:  我是從“臉色蒼白”這個詞感受到的。別的逃難者都是面呈菜色,可能只是很久沒吃到好的食物而營養不良,或者是冷的,而哈默已經臉色蒼白了,沒有血色,可能已經有病了。  生:我從“骨瘦如柴”這個詞中也能感受到他已經很瘦了。

師:哪個字最能體現他瘦

生:“柴”說明他瘦得像乾柴了。

師:從這兩個描寫哈默外貌的詞中,我們感受到了哈默此時毫不例外,經受着極度疲憊的煎熬,極度飢餓的折磨,他非常虛弱!

師:哈默與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又是什麼?

生:別人都是連一句感謝的話也不說,就狼吞虎嚥的吃起來,而哈默堅持先幹活後吃飯。

師:此時的哈默“臉色蒼白,骨瘦如柴”他最需要什麼?(出示:此時他需要     ,需要      ,需要      。)能這樣說嗎?

生:此時他需要食物,需要水,需要休息。

生:此時他需要休息,需要食物,需要安慰。

師:可哈默選擇的卻是幹活,他究竟是怎麼想的呢?

【反思】:

本課語言簡潔生動,敘事條理清楚,不論是知識能力方面,還是情感態度方面,都是學習語文的好材料。

教學設計中力圖讓學生潛心讀書,走進文本,充分感知故事內容,與文本中的人物進行對話,通過揣摩、品味描寫人物外貌、神態、語言、動作的句子感受人物思想品質,懂得什麼是尊嚴,進而與人物從情感上產生共鳴。

1、傑克遜評價哈默的話是課文的中心所在,也是本文教學理解的重點、難點,由這句話引入激起學生的疑問,激起學生探究的熱情,引領學生走進文章,走進哈默。通過哈默與其他逃難者的比較,使學生初步感知同樣是疲憊不堪,忍受飢餓的人,卻有截然不同的表現。然後引導學生深入閱讀2~~5段,從中感受哈默的自尊、自強,最後水到渠成,學生也就理解了傑克遜的話。

2、情境的創設,拉近了師生與文本的距離。

語文學習要關注過程與方法,這個過程,主要是主體積極參與,加強體驗的過程。教學中,徐老師更多的是讓學生主動感受,注意把靜態的文字通過朗讀、交流、探討變成孩子們頭腦中,心目中可感的生活場景,生動畫面,以此去感染學生。教師在課堂上創設了多個對話情境,有效的提升了學生的讀書體驗。例:此時的哈默“臉色蒼白,骨瘦如柴”他最需要什麼?學生在感受的同時,思維的火花被點燃,紛紛進入了角色,並毫無保留地坦露心聲,師生、文本與作者的情感便融爲一體了。

在讀課文時,先自主讀書整體感悟瞭解課文 ,再指導學生有層次地去讀人物對話,讀出當時當地的那種感受,讀出自己的體會,直到讀出自己的真情。最後再次回讀,將自己置身於文本中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讓理性的語言伴隨感性的形象深深的紮根到學生的精神世界中。整個過程,在拉近師生與文本的距離的同時積累了語言,積澱了情感。

尊嚴教學案例

親愛的同學,如果有人問你,四年級下冊第七課中的哪個詞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我想那一定是“尊嚴”。那麼什麼是尊嚴呢?讓我們先看看大家的看法。

尊嚴,就是拒絕乞討。

尊嚴就是以自尊贏得別人的尊重。

有了尊嚴,就等於擁有了一切財富。

尊嚴是一種廣告,走到哪就會帶到哪。

人,要有尊嚴,沒有了尊嚴,便無異於動物。

……

請你帶着這些看法和我一起重溫課文。在第一自然段裏我們看到,“他們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嚥地吃起來。”這就告訴我們,在飢餓的時候他們眼裏只有食物,心裏只有食物。忘掉了做人的基本準則,沒了榮辱感,失去了做人的尊嚴。試想當他們急需其它東西的時候,又該是一種怎樣的情況呢?

接下來的四個自然段讓我們結識了一位與衆不同的人物──哈默。哈默照樣是個飢腸轆轆的人,照樣急需食物,可他沒要傑克遜大叔的施捨,而要用自己的勞動換取食物,並要求先幹活,再吃東西。在他看來,不勞而獲,就等於承認自己是弱者,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否定,就失去了自立的基礎;先吃飯後幹活,幹活就成了一種回報,這都是對自己價值的降低,都有損於自己的尊嚴。先幹活後吃飯,吃得是自己的勞動果實,是自食其力的體現。哈默以自尊贏得了傑克遜大叔的尊重,傑克遜大叔滿足了他的要求。

“尊嚴”確實是一種廣告,有了它,就等於擁有了一切財富。是它,讓傑克遜大叔把哈默留在了莊園;是它,讓傑克遜大叔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哈默;還是它,讓哈默擁有了讓所有美國人羨慕的財富。

哈默在窮困潦倒、逃難流亡之際,仍堅守着自己的尊嚴,可見,他把尊嚴刻在了心裏,他走向了成功。老師希望你也把“尊嚴”刻在心裏,因爲這樣你將度過美好的一生。

可愛的同學們,你對“尊嚴”是怎樣理解的?你把尊嚴刻在心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