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題西林壁(新版多篇)

題西林壁(新版多篇)

題西林壁 篇一

5  古詩兩首

教學目標

1、  學會“莫、臘、渾、疑”等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體會詩人的心境。

2、  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語言的節奏和音韻美。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語言的節奏和音韻美。

第一課時

(學習《題西林壁》)

複習《望廬山瀑布》,理解詩題

1、導語:一年級時,我們已經學了《望廬山瀑布》,大家一起來背誦。今天,我們學習另一首寫廬山的古詩,詩人蘇軾所寫的《題西林壁》。板書課題,讀詩題。

2、理解詩題。

自讀課文中1、2兩條註解,讀讀詩題的意思(蘇軾遊廬山時在西林寺牆壁上寫的一首詩)

吟讀詩句,理解詩意

1、教師範讀,讓學生聽清吟詩的節奏,初步感知詩人的心情。

2、自由吟詩,讀準字音,把握吟詩的節奏。

3、學生試說自己已經讀懂的詩句的意思,或提出不理解的。

4、理解前兩句。

找出詩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詞(“橫”、“側”、“遠”、“近”、“高”、“低”)。再出示“嶺”和“峯”。給它們組成不同的詞語:山嶺、峻嶺、高峯、奇峯、山峯……讀讀前兩句詩,告訴我們什麼?試看說一說。

讀後兩句詩,告訴我們什麼?試着說一說。

師歸納:上學期,我們學過《畫楊桃》這篇課文,你還記得其中老師說的話嗎?(……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就不同。有時候看起來真像五角星)廬山是那麼雄奇壯觀,千姿百態,詩人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每一回看到的景象卻不一樣;橫着看,連綿不斷的峻嶺;從側面看,奇峯陡峭;從遠處看、近處看,從高處看、低處看……看到山的形狀、姿態卻不一樣。

有感情地齊讀前兩句。

5、理解後兩句。

讀一讀,比一比,前兩句與後兩句內容上有什麼不同?

(前兩句寫看到的景象,後兩句寫自己的感受)

讀到這裏,你有什麼疑問嗎?

詩人這樣多次、多角度地看廬山卻爲什麼會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呢?你認爲怎樣才能看清廬山的真面目呢?

教師小結:廬山究竟美在哪裏?是雄奇、是壯麗、是險峻還是幽秀?詩人覺得沒有認識廬山真面目,只因爲身在廬山中。只看到廬山的局部,要是身在廬山之外,從高處鳥瞰,就能認識廬山的全貌了。

熟讀背誦

請你把自己當作詩人,有感情地讀一讀。

練習背誦,同桌之間互背。

默寫全詩

第二課時

(學習《遊山西村》)

整體感知

1、讀讀詩題,參看註解,說說詩題的大概意思。教師補充小結。

2、自由吟讀。

3、指名試讀。教師點評並範讀,體會詩句的節奏。

試講詩意

1、邊讀邊參閱課文中的註解,試着串講。教師巡迴傾聽,發現難點。

2、指名試講。(要求把每句詩的大致意思說清楚)

3、理解“莫笑、足”的意思。

深入體會

1、讀前兩句,想象意境。詩人會在什麼地方?他當時有什麼感受?(想象詩人在農家做客,受到農家熱情款待)

2、讀後兩句,體會意境。

這時詩人是在哪裏?他當時遇到了什麼景象?

詩人可能正走在山間小道上,眼見前面被大山擋住了,懷疑無路可走;行至山前,忽見柳蔭深深,鮮花簇簇,驚喜地發現又是一個村莊。

品味對偶的表現手法

1、有節奏地朗讀後兩個詩句。

2、引導發現兩行詩句中相對應的詞,說說它們有什麼特點。

3、美讀,讀出節奏、音律美。

體會名句的引用

提供下列句子,供學生閱讀。

1、我們走到山前,頓覺山路已盡。忽然間,山路一轉,前面又出現了一個鮮花盛開的村莊。這時,我們情不自禁地吟起:“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詩句。

2、李叔叔正在搞一次實驗,遇到了一個很大的難題,實驗進行不下去了。因此失去了信心。後來在一位教授的幫助下,他豁然開朗,很快攻克了難關,實驗獲得了成功。這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老師在指導我們作文時,常常用宋朝著名詩人蘇軾的名句:“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的詩句,教我們寫作時不要說人家常說的話,寫出自己獨特的見解,要寫出自己的個性。

讀後教育學生在以後的習作中能恰當地引用這些語句,使自己的作文變得更精彩。

題西林壁 篇二

1.學會本課1個生字

2.瞭解每首詩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意境,和詩人思想感情,激發對祖國山河喜愛之情。

3.背誦第一首詩《望天門山》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解詩中重點詞語“斷、開、流、回”

2.  體會詩中描繪的雄奇景象、

3.  背誦

教學過程 

一、指導預習

(一)複習引入

1.我們學過了許多古詩,{}誰能背誦一首你已學過的。

2.讀一讀《望天門山》這首詩,讀準字音

3.想一想哪些詞語和詩句讀懂了,哪些還不懂,把不懂的劃下來。

(二)學生按要求自讀

(三)檢查預習

1.指名讀《望天門山》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留給你的初步印象。(感覺到這首詩描寫了雄偉的長江,有一種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給人歷歷如眼前的感覺)

(四)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

(如果較容易的問題,可以讓其他同學回答,較難的重點的可以留在講讀時再解決)

二、簡介作者,理解詩題

1.  知詩人

李白(701—762)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幼年隨父遷居綿州昌隆青蓮鄉,他一生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現存近千首詩,他的詩歌色彩瑰麗,大膽想象,被稱爲“詩仙”。

2.解詩題

望:看,往遠處看。

天門山:今安徽和縣與當塗西南的長江兩岸。

望天門山:往遠處看天門山。

三、朗讀《望天門山》,理解詩句大意,在此基礎上背誦下來。

1.先理解字、詞意思,再講詩句的意思,(抓字眼,明大意)

(1)學習第1,2句“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天門:指點天門山。  中斷:從中間割斷。

至此回:到這裏迴旋。

(2)學生根據註釋討論句意

(3)指名說句意

(4)教師小結句意:

天門山從中間割斷,是因爲奔騰的長江水從這裏通過,清清的江水奔騰東流,在這裏被峭壁阻隔而回旋激盪。

(5)學習第3、4句:“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出:聳出來。 孤帆:單獨一隻船。  帆:船上風帆,這裏代指船。

(6)學生根據註釋討論句意

雄奇秀麗的天門以夾江對峙,拔地而起,在鋪滿紅光的江面上,帆船輕捷而來。

2.  讓學生把整首詩連起來講一講它的意思

3.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思想感情?

(1)根據詩意,給合圖畫,想象當時的意境。

這首詩描繪的是天門山夾江對峙,長江波瀾壯闊的雄奇秀麗景色。給人以歷歷如在眼前的感覺。

(2)重點指導學生通過想象,感受“斷、開、回、出”這幾個動詞

“斷、開”山斷而江開,可見江水的聲勢是多麼浩大“流、回”兩山夾江,可見江流回旋湍急而浩蕩,那氣勢真是不可阻擋。

(3)把理解的詩句畫出來。畫好後,可到臺前說一說。重點說自己畫了什麼,爲什麼這麼畫。

(4)在講畫、評畫的同時加深對詩的理解,全詩緊扣一個“望”字,通過對天門山長江兩岸景色的描繪展示了祖國山川的雄偉壯麗。體現出詩人借景抒發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5)在熟讀基礎上背誦

提示“斷、開、流、回”四個字幫助背誦。

四、加強感知,看圖片或錄像

附:板書設計         

3古詩兩首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緣”字。

2.學會背誦《題西林壁》。

3.讀懂詞句意思,理解詩歌內空體會詩人富有哲理的詩句。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蘇軾富有哲理的話“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並聯系生活從中獲得啓示。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指名背誦《望天門山》(按詩題、詩人、詩句這個順序背誦)

2.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抒發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熱愛。讚美之情。)

二、指導預習《題西林壁》

1.聽範讀

2.自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3.檢查預習

緣     廬    峯

4.指名讀《題西林壁》

5.齊讀

6.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古詩給你的初步印象(描寫廬山的景色)

7.質疑

三、按上節課三步方法學習第二首《題西林壁》

1.知詩人,解詩題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屢遭貶謫,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散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書法,詩詞造詣很高。

題西林壁:書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學習1、2句:“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2)討論句意:(從正面看形成嶺,從側面看形成峯,遠近高低各不相同)

(3)把握朗讀重音

讀出氣勢,有強弱對比,如遠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讀出起伏,“遠”強一些,“近”弱一些,“高”強一些,“低”弱一些。

(4)學習3、4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不識:不認識,看不清。緣:因爲。  題:書寫。

(5)討論句意

看不清廬山的本來面目,只因爲自己身在廬山之中,看來看去,只能看到廬山的一部分。

(6)指名說全詩意思

3.想意境,悟詩情

(1)放廬山幻燈片,讓學生想象當時意境,領悟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讓學生聯繫生活試講3、4句詩的含義。

(2)引伸:對於比較複雜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觀地進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現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準確地認識這個事物。

(3)提問:我們評價一個同學時,應該怎樣看?

(是隻看他缺點,以此評價他呢?還是隻看他優點呢?引導學生說出看問題要從不同解度看。意思講明白即可。)

小結:《題西林壁》把廬山特色濃縮成絕句,概括貼切,蘊含着深刻的哲理,我們還從中獲得啓示。

四、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體會詩情。

附:板書: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峯,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題西林壁 篇三

一、教材解讀

1題西林壁。

這是蘇軾在1084 年遊廬山時題在西林寺牆壁上的一首詩。廬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異木險峯怪穴,流泉飛瀑山亭雲閣,氣象萬千,不可勝數。這首詩不寫那些名勝景緻,卻另闢蹊徑,抓住廬山姿態談遊山感受。前兩行詩寫詩人在廬山漫遊,覺得峯迴路轉,目不暇接。橫着看,山巒起伏,連綿不斷;從側面看,奇峯陡峭;從遠處看是隱天蔽日,從近處看則是危崖險巖;從高處俯瞰是深溝幽壑,從山下仰望則是重巒疊障;所見的形狀、姿態各不相同。廬山究竟美在哪裏?是雄奇,是壯麗,是險峻,還是幽秀?詩人說自己沒有認清廬山的真正面目,爲什麼呢?他在第三、四行詩中解釋道:我不認識廬山真面目,只因爲我身在廬山中,視野太狹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廬山之外,從高處鳥瞰,就能認識廬山的全貌了。

全詩不僅是對廬山雄奇壯觀、千姿百態景象的讚美,而且還蘊含着人生的哲理,內涵深刻,耐人尋味。要想對某個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實際的認識,就必須站在客觀的立場上,正如俗語所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2遊山西村。

詩人陸游以一個“遊”字貫穿全詩的主線,生動地描繪了豐收之年農村歡悅一片的氣象和鄉間的風光習俗,刻畫了農民淳樸、好客的品性,表現了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真摯感情。第一、二行詩寫不要笑話農人田家的臘酒渾濁不清,豐收年景款待客人,菜餚儘夠豐盛。一個“足”字,表達了農家款待客人時盡其所有的盛情。第三、四行詩寫山巒重重,水道彎彎,正疑無路可走,突然出現柳陰深深,鮮花簇簇,眼前又是一個山村。“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狀難寫之景,又於寫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爲千古傳唱的名句。現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無望,忽而絕處逢生,出現新的契機,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

教學本文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欣賞古詩文,積累古詩名句,教學的難點是體會含有人生哲理的詩句。

二、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古詩,默寫《題西林壁》。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能把讀詩的感受與他人交流。

三、教學建議

1 教學《題西林壁》時,要突出“橫”“側”“遠”“近”“高”“低”幾個字,體會詩人在廬山時,每到一個地方都在仔細地觀察、欣賞。讓學生通過誦讀感受到,詩人的觀察地點和角度在變化,所見到的景象也就各不相同,所以詩人才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可以聯繫學過的課文,如《畫楊桃》,幫助學生理解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結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

教學《遊山西村》,應通過反覆誦讀,品味“莫笑”“足”等詞語,體會農家的淳樸熱情、鄉間的風光習俗,以及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真摯感情。

2在理解詩意的同時,可以引導學生欣賞古詩的語言,如“山重”與“柳暗”,“水復”與“花明”,“疑無路”與“又一村”的對偶,使學生感受語言的韻律節奏美。

3 指導朗讀兩首古詩時,要把握好朗讀的節奏,掌握抑揚頓挫。如,《題西林壁》中的“嶺、側、峯、低、各、同、山、目”要適當延長聲音;“遠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讀出起伏,比如,“遠”稍強,“近”“高”強,“低”又是稍強;或“遠”稍強,“近”稍弱,“高”稍強,“低”稍弱。“真”“只”要讀作重音。

4學生在理解詩意、體會作者感情的基礎上多讀幾遍,很容易熟讀成誦。在默寫古詩時,應提醒學生注意把字寫正確,特別是容易寫錯的字,如“壁、緣”。

5“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些膾炙人口的古詩名句,可以指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交流讀後的感受。

教師可作如下啓發:

(1)你認爲怎樣才能看清廬山的真面目?

(2)“從不同角度觀察,結果各不相同。”你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嗎?舉個例子說一說。

(3)我們在什麼情況下會產生“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你能舉個例子嗎?

有條件的話,還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古詩名句。如:“昨天晚上,我在做一道數學題的時候,儘管不斷思考,反覆計算,還是找不到正確的解題思路。爸爸走過來,給我做了指點,我很快就解出了這道難題。這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四、相關鏈接

蘇軾(1037 —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他的詩、文、書、畫都很專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被合稱“三蘇”。他一生坎坷,屢遭貶謫,曾在杭州、密州、湖州、黃州、潁州任職,最遠被貶至嶺南的惠州、儋州。宋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五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最後一首。西林寺創建於東晉年間,是廬山最古老的名剎之一,寺後有著名的唐建千佛塔。

陸游(1125 —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他出生於北宋末年,一生處於國家**、人民苦難的嚴重關頭。在他的詩歌中,總的主題是抗金復國和同情人民苦難,他的詩藝術風格雄渾豪放、激情洋溢,間或質樸清新。修辭煉句精緻工整,在律詩絕句中善於組織對偶,渾然一體,別開生面。

《遊山西村》於乾道二年(1166年)春作于山陰。山西村是紹興鑑湖附近的一個村莊。

廬山也稱匡山,在江西省北部,聳立於鄱陽湖畔、長江之濱。相傳在周朝時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結廬爲舍,由此而得名,自古享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盛譽。大山、大江、大湖渾然一體,險峻與柔麗相濟,素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公元756年,著名詩人李白曾這樣稱讚:“予行天下,所遊覽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

廬山山中多懸崖峭壁,清泉飛瀑。林木蔥蘢,氣候宜人,白鹿洞、仙人洞、三疊泉、含鄱口等是廬山著名勝跡。廬山有中國最早的書院──白鹿洞書院。1996 年12月,江西廬山風景名勝區作爲自然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江西廬山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裏的佛教和道教廟觀,代表理學觀念的白鹿洞書院,以其獨特的方式融匯在具有突出價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極高美學價值的、與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緊密聯繫的文化景觀。

題壁詩 是古代詩歌中的瑰寶,歷史悠久,始於兩漢,南北朝時漸多,至唐代,題壁詩驟增,開始形成一種風氣。據唐人詩集統計,當時題壁詩的作者有百數十家,其中著名的有寒山、崔顥等。宋代題壁之風方興未艾,舉凡郵亭、驛牆、寺壁等處多有題詠。當時題壁詩盛行,是因爲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詩歌不能刻印出來,於是題壁就成了詩人“發表”作品的途徑之一。因爲題壁簡單易行,只要把作品寫在牆壁上,天南海北的過往行人過而讀之,就可以傳播開來。有關題壁的佳話很多,最有名的恐怕就是崔顥的《黃鶴樓》一詩了,崔顥題寫了《黃鶴樓》之後,李白驚爲絕唱,自愧稱:“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題西林壁 篇四

【評析】

一、“實”

實效性、有效性是目前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則,也是追求的最終目標。本課的教學無疑是切實有效的。

1、關於字典的運用。字典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工具,本課中,老師花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兩次利用字典:一是用部首查字法從字典中查出“緣”,重點理解“緣”字第四、五畫的名稱,二是通過查字典區分“嶺”“峯”意義的不同。這樣既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又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2、關於知識的拓展。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不僅僅要理解本詩的意思。教者拓展的“到底怎樣才能看清楚廬山的真面目?”以及介紹有關廬山的古詩和最後對蘇軾的詞的歌唱都具有現實的意義。

二、“美”

語文是美的,尤其是經典的古詩。

1、古詩的韻律美。古詩具有韻律美,適合朗讀與吟誦。語言精煉,寓意深刻,理解時必須展開豐富的想象。教學時多次安排學生自主誦讀,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合朗讀熱情。

2、古曲的意境美。教學時,教者有機地將四首古曲貫穿全過程,尤其時由學生自主選擇後的配樂吟誦,更增添了詩味,使詩意更深遠。

三、“活”

1、學生的自主。課堂上,學生是快樂的,自由的,他們是學習的主人。他們可以選擇學習的方式,研究的途徑以及誦讀的內容和古曲的名稱。因此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得主動、輕鬆。

2、形式的多樣。詩意的理解,教者沒有拘泥於簡單的講解,而是有效地採用寫、畫、查、讀、議等方式,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研究、去學習、去發現。所以“一堂課就是一湖春波盪漾的活水。”

【教師簡介】:李偉忠,江蘇省啓東實驗國小副校長,1990年畢業於南通師範學校大專班,2000年江蘇教育學院本科畢業。該同志是南通市國小語文學科帶頭人、南通師範學校客座導師、南通市國小骨幹教師培訓班講員、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班優秀學員,曾獲南通市、啓東市教學基本大賽一、二等獎,2003、2004年兩次獲全國教學藝術大賽一等獎。近三年來,在《國小教學參考》《中國小教學研究》《國小語文教學》《教育探索》等全國、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25 篇。

題西林壁 篇五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默寫古詩。

2.體會詩人在廬山時,觀察的地點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樣。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能把讀詩的感受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點

1.藉助以前學過的讀詩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

2.引導學生把握好朗讀的節奏,掌握抑揚頓挫。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思想,說說自己的感受。

教學課時 1 課時

教學準備 1.橡皮泥。

2.學生收集有關蘇軾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吟誦):

橫看成嶺側成峯,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師:你們都知道老師吟誦的是哪首古詩吧?(題西林壁)今天,讓我們隨着詩人一起,到廬山去領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風光。請全班打開課本第22面,齊讀古詩《題西林壁》。

(生讀古詩,師板書課題)

師:這首古詩,同學們都會背了,但是你們知道它的含義嗎?今天,我們就要用學過的方法,來學習這首古詩。你們還記得我們學習古詩的步驟嗎?

解詩題,知作者

抓字眼,明詩意

多誦讀,悟詩情

二、學習課文

(一)解詩題,知作者

1.師:請結合課文的註釋,理解一下本詩題目的意思。(書寫在西林寺牆壁上的詩)

2.師:誰知道蘇軾的生平?(生交流蘇軾的資料。)

(蘇軾,字子瞻,好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被合稱爲“三蘇”。他一生坎坷,屢遭貶謫。本文是蘇軾在被貶途中經過廬山時寫下的五首遊記詩之一。)

(二)抓字眼,明詩意

1.(師指名讀古詩)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思考,你們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麼。

2.師:四人小組合作交流,你們從這句詩中讀懂了什麼?

3.師:誰來說說你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麼?(作者)

橫看成嶺側成峯:橫着看,廬山是一條山嶺,連綿不斷;側着看卻彷彿變成了一座山峯。

4.師:你們能用橡皮泥捏出蘇軾描繪的這座山嗎?

遠近高低各(重讀)不同:向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看到的廬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師:從這兩句詩中,你知道爲什麼廬山在蘇軾的眼中,會有怎麼多種變化嗎?

(蘇軾站在不同的地方,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廬山)

6.師:對,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現在就面對着廬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

__________說一句話嗎?(出示小黑板)不識廬山真(重讀)面目:(識:認清)“我”沒有認清廬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緣身在此山中:只因爲我站在廬山中

7.師:這一句裏有一個字很難寫,誰知道呢?(“緣”字)讓我們一起來疏通一下筆畫。

(三)多誦讀,悟詩情

多誦讀:

1.師:老師有一個問題:作者爲什麼要描寫廬山?(作者喜愛廬山)作者從多個角度,細緻地觀察了廬山,簡潔而生動地描繪了廬山的奇特景象,可見他對廬山的奇麗景色流連忘返。你們說,你們能不能把作者那讚美之情用優美的嗓子朗讀出來?好,現在讓我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朗讀這首古詩。誰還記得讀古詩的方法有幾種?(齊誦、輪誦、唱誦、表演讀、疊誦……)好,現在就請你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讀這首古詩。

2.四人小組表演

悟詩情

師:剛纔同學們非常有感情地朗讀了《題西林壁》。但吳老師有一個地方卻怎麼也不能理解:作者爲什麼說自己“不識廬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經說廬山 “橫看成嶺側成峯”了嗎?(因爲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橫看成嶺側成峯是站在遠處看的,而不識廬山真面目則是身在廬山時看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我們要想對事情有一個全面地瞭解,就要多聽一聽其他人的意見。)

三、總結

師:《題西林壁》這首古詩,不僅是對廬山雄奇壯觀、千姿百態景象的讚美,更包含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業

1.背誦、默寫《題西林壁》。

2.結合生活事例,說說你是怎麼理解“不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詩的意思。

題西林壁 篇六

一、給藍色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1、題西林壁    (    )

a.題目,寫作或講演內容的總名目。

b.書寫,題寫。

c.古指額頭。

2、只緣身在此山中

a.因由,原因。

b.沿,順着。

c.邊。

d.因爲。

3、山重水複疑無路

a.不信,因不信而猜度。

b.不能解決的,不能斷定的。

c.以爲,懷疑。

二、讀讀詩句,用自己的話寫出詩句的意思。

1、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2、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默寫古詩《題西林壁》。

四、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題西林壁》是      代詩人       所寫。前兩句                        ,

後兩句                           。

2、《遊山西村》是      代詩人       所寫。詩中後兩句對仗工整,“山重”對“       ”,

“水復”對“        ”,“疑無路”對“          ”。

五、讀讀下面的古詩,按要求做一做。

望洞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裏一青螺。

1、詩題爲《望洞庭》,是什麼時候望洞庭?    (     )

a.早晨      b.中午     c.夜晚

2、詩中“翠”的意思是    (      )

a.翠鳥,鳥名

b.綠色的硬玉,翡翠

c.絹

3、“在皓月銀輝之下,遠遠望去,洞庭山愈顯青翠,洞庭水愈顯清澈,山水渾然一體,望去如同一隻雕鏤別緻的銀盤裏,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說的是詩中哪兩句的意思?

答案:

一、b   d   c

二、略

三、略

四、

1、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宋,陸游,柳暗,花明,又一村。

五、

1、c

2、c

3、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一青螺。

題西林壁 篇七

一、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古詩語言精煉,蘊義深刻,是悠久中華之瑰寶。那今天我們就從展示你們所會的古詩開始,一起走進這美妙的古詩世界。誰願意把自己會的古詩與大家一起分享?

生:背誦古詩《春日》、《詠柳》、《遊子吟》、《春夜喜雨》等等。

師:出示(課件1:望廬山瀑布)同學們會的古詩可真多呀!看到這幅畫,你想到了哪首古詩?

生:(生答、齊誦)

師:是啊,許多詩人都被廬山的美景所感動,留下了千古名句。今天我們也一起去爬廬山好不好?好大家做好準備,我們出發了。(課件2:風光片)師配樂導語:隨着優美的音樂,我們來到了廬山,這裏山高水長,雲霧迷濛,這裏古木參天,鳥語花香,這裏流泉飛瀑如夢似幻,我們沿着山道拾級而上,來到了西林寺,走進寺內,映入眼簾的是牆上的一首詩。現在哪位細心的同學知道了這首詩的名字?

(生答)跟老師一起朗讀課題,

1、請結合課文註釋,理解題目意思。(書寫在西林寺牆壁上的詩)

2、介紹作者(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被合稱爲“三蘇”。本文是蘇軾經過廬山時寫下的五首遊記詩之一。)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古詩

師:出示(課件3:古詩)

生:欣賞古詩,小聲跟讀兩遍。

二、自學古詩

師:拿到一首古詩,首先我們要理解它的意思。同學們平時都怎樣理解?

生:一起交流理解方法。(查字典、聯繫上下文、查工具書、上網查資料等)

師:介紹常用方法拆分法。俗話說書讀百遍,其意自現。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學古詩。

生自學,師巡迴指導

三、理解古詩

師:學好了嗎?誰能說一說,通過自學古詩的前兩句,你都知道了什麼?

生:1、理解了前兩句的含義。

2、明白了詩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廬山,橫看、側看、遠望、近瞧、俯瞰、仰視3、“橫看”就是從正面看。

師:誰能試着讀一讀,

(指名讀)

師:同學們朗誦得不錯,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頓就更好了。可別小看停頓,在古詩中是很有講究的。一般來說,一句詩中每兩個字一停頓,最後三個字連着讀。大家願意聽老師按照這個規律朗讀一遍嗎?(師讀)

現在請同學們在每句詩的停頓處用“/”作上標記。

生:自由練讀。齊讀。師指導。

師:作者是按橫側遠近高低不同的方位順序去看廬山,看到的景色各不相同。同學們還可以按哪些順序去看廬山呢?

生:按不同的時間順序去,如早中晚;可以不同的季節去,如春夏秋冬;還可以不同的天氣去,如晴陰雨等。

師:同學們真善於思考,是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天氣懷着不同的心情站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廬山都不一樣,真是……

生接: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師:詩人僅用14個字,就從不同的方位順序寫出了廬山的美景,那我們在以後的寫作過程中也要特別注意寫作的順序。可以運用空間順序,比如由遠及近,由高到低,由外及內等;還可以運用時間順序,比如春夏秋冬,早中晚等。注意了寫做順序,才能使文章更具有條理性。

師:下面我們一起學習古詩的後兩句,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的意思?關係?

生讀,回答:詩人不認識廬山的原因是因爲他就在廬山之中,視野受到侷限,只能看到廬山的局部,而不能看到廬山的全貌。

這兩句的關係是因果關係。

師:作者從多個角度,細緻地觀察了廬山,簡潔而生動地描繪了廬山的奇特景象——遠看隱天蔽日,近看奇峯怪石;俯瞰幽谷深澗,仰望重巒疊嶂。一幅幅畫面在眼前呈現,讓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你們能不能把廬山的美用優美的嗓音朗讀出來?好,現在讓我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朗讀這首古詩

生自由練讀,齊讀,指名讀,男女生對讀。

四、領悟詩情

師:關於這首詩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

生:爲什麼詩人站在廬山之中卻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呢?

生思考、回答:是因爲詩人站在廬山之中,視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廬山的局部,而非廬山的全部。

師:我們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每天都生活在地球上,但我們是時時都能看到地球的全貌嗎?要看清地球的全貌應站在哪兒去看?

生:太空

師:(出示課件4:地球),多美麗的星球啊!套用古詩的話說:真是……

生接:不識地球真面目,只緣身在地球中。

師:結合我們今天學得這首古詩讓我們知道,要了解一個事物必須怎樣做?

生答:客觀全面的瞭解事物。

師:明白了這一道理後,想一想,我們應該怎樣正確的評價我們周圍的同學呢?是看他的優點呢還是看缺點呢?

生答:優缺點全面看。

師:看待別人是這樣,評價自己也是如此,誰願意試着這樣評價一下自己?

學生自由發言。

師:剛剛幾位同學都說得很好,只有客觀全面的看待自己和別人,才能取長補短,使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下面我們就再一次齊聲朗誦這首古詩

師生齊誦。

五、古詩賞析

師:描寫廬山美景的古詩很多,今天就帶來了另外幾首描寫廬山的古詩請大家一起欣賞。出示課件《登廬山五老峯》、《廬山詩》、《廬山獨夜》。請同學根據所學的朗讀方法和自學古詩的方法,自學三首古詩。

生自學,師巡迴指導。

六、昇華主題

師: 今天,老師很高興與大家一齊看廬山、在旅途中還懂得了一些道理。最後,讓我們和詩人一起站在大廬山之巔,看着眼前這變幻莫測的景象,共同吟詠這首千古名作。

學生配樂齊誦。

教學反思:

《題西林壁》是古詩中寫景抒情的典範,也是情理交融的詩文先河。我的教學,旨在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培養學生探索詩意的能力,在詩的靈動意境中,引導學生和詩人及文本產生共鳴,在真實的生活中感受詩的強大生命力。以期完成如下學習目標:

1、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感受詩歌語言的魅力。

2、培養學生探索詩意的能力。

3、樹立正確的認識事物的觀念。

在教學過程中,以教材爲出發點,並與朗讀有機結合,使學生在朗讀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情感。在完成學習目標的前提下並適時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對古詩學習方法的指導和習作的指導等,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本節課還爲了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拓展學生視野,特設置了《古詩賞析》環節,讓學生自由欣賞學習,使學生在閱讀中得到訓練,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但由於時間關係,沒能對三首古詩進行進一步的交流學習,只是簡單的閱讀欣賞而已,實在是美中不足。在課外閱讀方面也缺少一些必要的指導。在以後的教學中應儘量彌補這些缺陷。

題西林壁 篇八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1個生字

2.瞭解每首詩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意境,和詩人思想感情,激發對祖國山河喜愛之情。

3.背誦第一首詩《望天門山》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解詩中重點詞語“斷、開、流、回”

2.  體會詩中描繪的雄奇景象、

3.  背誦

教學過程:

一、指導預習

(一)複習引入

1.我們學過了許多古詩,誰能背誦一首你已學過的。

2.讀一讀《望天門山》這首詩,讀準字音

3.想一想哪些詞語和詩句讀懂了,哪些還不懂,把不懂的劃下來。

(二)學生按要求自讀

(三)檢查預習

1.指名讀《望天門山》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留給你的初步印象。(感覺到這首詩描寫了雄偉的長江,有一種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給人歷歷如眼前的感覺)

(四)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

(如果較容易的問題,可以讓其他同學回答,較難的重點的可以留在講讀時再解決)

二、簡介作者,理解詩題

1.  知詩人

李白(701—762)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幼年隨父遷居綿州昌隆青蓮鄉,他一生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現存近千首詩,他的詩歌色彩瑰麗,大膽想象,被稱爲“詩仙”。

2.解詩題

望:看,往遠處看。

天門山:今安徽和縣與當塗西南的長江兩岸。

望天門山:往遠處看天門山。

三、朗讀《望天門山》,理解詩句大意,在此基礎上背誦下來。

1.先理解字、詞意思,再講詩句的意思,(抓字眼,明大意)

(1)學習第1,2句“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天門:指點天門山。  中斷:從中間割斷。

至此回:到這裏迴旋。

(2)學生根據註釋討論句意

(3)指名說句意

(4)教師小結句意:

天門山從中間割斷,是因爲奔騰的長江水從這裏通過,清清的江水奔騰東流,在這裏被峭壁阻隔而回旋激盪。

(5)學習第3、4句:“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出:聳出來。 孤帆:單獨一隻船。  帆:船上風帆,這裏代指船。

(6)學生根據註釋討論句意

雄奇秀麗的天門以夾江對峙,拔地而起,在鋪滿紅光的江面上,帆船輕捷而來。

2.  讓學生把整首詩連起來講一講它的意思

3.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思想感情?

(1)根據詩意,給合圖畫,想象當時的意境。

這首詩描繪的是天門山夾江對峙,長江波瀾壯闊的雄奇秀麗景色。給人以歷歷如在眼前的感覺。

(2)重點指導學生通過想象,感受“斷、開、回、出”這幾個動詞

“斷、開”山斷而江開,可見江水的聲勢是多麼浩大“流、回”兩山夾江,可見江流回旋湍急而浩蕩,那氣勢真是不可阻擋。

(3)把理解的詩句畫出來。畫好後,可到臺前說一說。重點說自己畫了什麼,爲什麼這麼畫。

(4)在講畫、評畫的同時加深對詩的理解,全詩緊扣一個“望”字,通過對天門山長江兩岸景色的描繪展示了祖國山川的雄偉壯麗。體現出詩人借景抒發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5)在熟讀基礎上背誦

提示“斷、開、流、回”四個字幫助背誦。

四、加強感知,看圖片或錄像

附:板書設計        

3古詩兩首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緣”字。

2.學會背誦《題西林壁》。

3.讀懂詞句意思,理解詩歌內空體會詩人富有哲理的詩句。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蘇軾富有哲理的話“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並聯系生活從中獲得啓示。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指名背誦《望天門山》(按詩題、詩人、詩句這個順序背誦)

2.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抒發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熱愛。讚美之情。)

二、指導預習《題西林壁》

1.聽範讀

2.自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3.檢查預習

緣     廬    峯

4.指名讀《題西林壁》

5.齊讀

6.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古詩給你的初步印象(描寫廬山的景色)

7.質疑

三、按上節課三步方法學習第二首《題西林壁》

1.知詩人,解詩題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屢遭貶謫,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散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書法,詩詞造詣很高。

題西林壁:書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學習1、2句:“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2)討論句意:(從正面看形成嶺,從側面看形成峯,遠近高低各不相同)

(3)把握朗讀重音

讀出氣勢,有強弱對比,如遠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讀出起伏,“遠”強一些,“近”弱一些,“高”強一些,“低”弱一些。

(4)學習3、4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不識:不認識,看不清。緣:因爲。  題:書寫。

(5)討論句意

看不清廬山的本來面目,只因爲自己身在廬山之中,看來看去,只能看到廬山的一部分。

(6)指名說全詩意思

3.想意境,悟詩情

(1)放廬山幻燈片,讓學生想象當時意境,領悟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讓學生聯繫生活試講3、4句詩的含義。

(2)引伸:對於比較複雜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觀地進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現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準確地認識這個事物。

(3)提問:我們評價一個同學時,應該怎樣看?

(是隻看他缺點,以此評價他呢?還是隻看他優點呢?引導學生說出看問題要從不同解度看。意思講明白即可。)

小結:《題西林壁》把廬山特色濃縮成絕句,概括貼切,蘊含着深刻的哲理,我們還從中獲得啓示。

四、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體會詩情。

附:板書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峯,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題西林壁 篇九

課題

古詩二首――題西林壁

課時

1

總課時

教學

目標

1、藉助字典弄請詞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詩意思的基礎上理解詩中所含的哲理:觀察角度不同,觀察效果不同;培養學生互助學習的能力;

3、通過學習古詩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

教學

重難點

理解詩中所含哲理,培養學生互助學習的能力。

教學

準備

風景畫、錄像、實物投影儀、實物:三棱柱

教學過程

環節

預設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

理念

一、指導預習《題西林壁》

二、學習《題西林壁》

三、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體會詩情。

1.聽範讀

3.檢查預習:緣    廬   峯

1.知詩人,解詩題

題西林壁:書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學習1、2句

(3)把握朗讀重音

(4)學習3、4句 不識:不認識,看不清。緣:因爲。 題:書寫。

3.想意境,悟詩情

(1)放廬山幻燈片,讓學生聯繫生活試講3、4句詩的含義。

(2)引伸。

指導學生朗讀、背誦、體會。

2.自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4.指名讀《題西林壁》

5.齊讀

6.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古詩給你的初步印象

介紹詩人:蘇軾

(2)討論句意

(5)討論句意

(6)指名說全詩意思

(3)我們評價一個同學時,應該怎樣看?

(4)小結:把廬山特色濃縮成絕句,概括貼切,蘊含着深刻的哲理,我們還從中獲得啓示。

朗讀、背誦,說體會。

讓學生想象當時意境,領悟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題西林壁

北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峯, 觀察的

遠近/高低/各不同。 實寫 角度不

不識/廬山/真面目, 同,觀

只緣/身在/此山中。 明理 效果察

不同。

課題

古詩二首――登飛來峯

課時

1

總課時

教學

目標

1、教會學生誦讀,讓學生在吟詠之中加深理解,熟讀成誦。

2、引導學生從形象入手,體會詩的意境,領會詩所表達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幫助學生了解有關詩歌產生的歷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教學

重難點

熟讀、背誦 、理解詩句蘊含的情理

教學

準備

掛圖

教學過程

環節

預設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

理念

一、談話導入

二、學習古詩

三、總結全詩

1.導入:我們已經學習了唐代的三首詩,接下來要學的是宋代的兩首詩。先學第一首--王安石的《登飛來峯》。 1.教師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2.教師範讀。

在教師的點撥下理解詩意。

點撥要點:

首句點明瞭地點,第二句緊承首句而來。通過具體的描寫,進一步突出飛來山上“千尋塔”之高。一、二兩句都是鋪墊,在此基礎上,詩人自然地寫出三、四句:不怕浮雲遮住了遠望的眼光,只是因爲身在最高的層次。這兩句是全詩的精華,蘊含着深刻的哲理。

3.學生輕吟。

4.由學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

1.齊讀全詩。

2.說說全詩的意思。

3.學生自由朗讀並背誦。

學習這首古詩,對於培養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和審美情趣,陶冶學生情操,積累語言、文學知識、打好語言基礎,培養學生認識、鑑賞想象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在學生了解詩的大意後,抓住色彩濃厚,形象顯明的詩句,進一步引導學生悟情明理,體會詩的意蘊。

宋——王安石——《登飛來峯》——借景抒懷,登高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