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有餘數的除法的評課稿多篇

有餘數的除法的評課稿多篇

有餘數的除法的評課稿 篇一

今天早晨我們共同觀了年輕教師萬方的一節數學課,再次感受到年輕的激情與活力,這節課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也看到了一些值得再商榷的地方。下面我談談我對的感受:

一、三個優點

1、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

課堂上,萬老師多次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追問,引導同學們把話補充完整、說出這樣理解的理由、鼓勵同學們存在不同的思考方式,特別是在分6個草莓和分7個草莓的列示對比新授環節,連續有3名同學表達自己觀點,循序漸進的說清了,同時也掌握了。

2、構建和諧課堂,循循善誘,充分體現自然美。

走進萬老師的課堂彷彿步入了江南水鄉,給人一種溫婉的感覺,像是我們常常提到的婉約派教師。整個課堂非常和諧,學生在其中也會有一種放鬆的感覺,跟隨老師一點一點探索數學知識,順應和促進了學生自然發展。

3、板書設計簡潔明瞭。

首先是幻燈片的製作力求簡練,合理利用幾張課件進行直觀演示,幫助學生理解。其次是黑板上的板書,左與右形成鮮明的對比,讓學生一目瞭然。

二、兩點值得商榷的地方

1、難點突破力度不夠。與萬老師對話交流:

?這節課的難點在設計層面是如何預設的?

在執行層面課堂中突破難點了嗎?有餘數與沒有餘數的對比;算式與圖的結合。

突破難點的時候進行了幾次對比?學生對餘數的認識深刻嗎?結合實物就容易理解各部分關係,脫離實物,數會非常抽象。(餘數的來歷滲透數學歷史文化,是否可以放在前面學習餘數的地方,幫助學生準確理解餘數的意義,餘數、商、除數和被除數之間的關係)

2、教法略顯單一、學法指導略欠靈活。

全課萬老師主要採用對話交流的方式進行講授,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更多的通過語言表達進行交流。如果在新授和練習鞏固環節,類似導入環節指導學生擺一擺、圈一圈、練一練、填一填,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邊操作邊對應理解被除數、除數、商和餘數的數量關係,就能很好的對搞清楚商和餘數的名數就能做好鋪墊。

三、一點改進建議

1、我想,很多問題是共性的,也包括我自己,在未來的課堂上,做到三個充分:充分把握學情,充分研讀課標,充分挖掘教材。

最後,非常感謝萬老師爲此節公開課做出的努力,也感謝大家的參與。

有餘數的除法的評課稿 篇二

聽了劉老師執教的《有餘數的除法》一課,覺得劉老師在課堂上能充分考慮到學生學習的起點,她從學生熟悉的等分的事實開始來構建有餘數的除法算式,並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發現分了以後還會有多出來的數,在此時劉老師讓學生嘗試用算式來表示。由於在分的過程中出現了多出來的這種情況,學生迫切想知道這樣的題目該用什麼算式來表示。劉老師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把算式出示在黑板上,學生印象深刻。同時爲學生營造了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思想。”根據劉老師的教學說以下幾點:

一、複習引入,簡單明瞭

在進入本節課學習前,劉老師能根據三年級學生的特點,從除法豎式的寫法上(特別強調商的寫法),比較直觀的引出有餘數的除法,爲學習新知做好了準備。

二、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合作探究。

本節課劉老師給予學生較大的自由空間,先讓學生動手操作“用小棒幫助小朋友分23盆花,每5盆一組,可以分幾組?”,接着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最後全班交流:請學生分別說一說分的過程,明確餘數的產生的意義,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讓學生介紹她擺的過程,促使學生認識到活動的作用再讓學生觀察黑板上幾個算式中餘數和除數,大膽猜測餘數和除數的關係,然後分小組合作,用小棒根數繼續擺一個圖案,每一組擺一種,並寫出算式。在本次操作中,學生有效參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學生在經歷、體驗、獲得的過程中,深刻體會了餘數要比除

問題層層深入,讓學生很好的感受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了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問題、用數學頭腦想問題、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總體來說,劉老師的課設計層次分明,語言簡潔、清晰,引導孩子說或讀書時,學生的語言清晰、乾脆利索,語速適中,不拖腔,聽着很舒服。

其次,這節課的容量特別大,從整體來看,劉老師這節課的內容比較充實,她讓學生明白了有餘數除法的由來及其寫法,並做了優化,再讓學生掌握了除法的豎式寫法及各個部分的關係,最後用練習進行了鞏固。是一堂較成功的課。

有餘數的除法的評課稿 篇三

何老師執教的《有餘數的除法解決問題》這節課,是學生在學習了有餘數的除法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是綜合應用找規律和有餘數除法學概念的過程。聽了這節課,何老師大方自如的課堂駕馭能力、富有兒童化的語言給聽課的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節課設計巧妙,層次清晰,重難點突出,是一節成功的課。縱觀整節課,我認爲呈現以下幾大亮點值得我們學習:

一、注重學生語言完整性的培養。學生語言完整性的培養是我校樑校長工作坊的課題項目,這節課我側重觀察了何老師在這方面的落實情況。一是富有兒童化的語言和巧用體態語言拉近師生距離。教學本身是一門藝術,而兒童化的語言和體態"語言"更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在課堂上教師如果能適時、適度使用兒童語言和體態語言,將更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輕鬆愉快的突投入到學習之中。在這一節課中,何老師運用了兒童化的語言和體態語言,如:一個微笑、一次點頭、一次信任或鼓勵的眼神。這些都能征服、激勵了學生。學生在鼓勵、關懷下,伴隨着和藹、親切、熱情的學習氛圍,對學習的求知慾無疑能起到良好的催化作用。二是教師用規範、簡潔的語言對學生適時的引導。

二、課前遊戲設計巧妙,你猜我找,爲新課教學埋下了伏筆,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教材挖掘深入,理解透徹。可見何老師對課標的研究很深入,並且理念也能夠落到實處。

四、教學設計層次清晰,環環相扣,首尾呼應,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五、教學目標落到實處,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尤其在對餘數問題的處理上,做到層層遞進,層層深入。

六、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課堂紀律井然有序,學生書寫整齊,完整。

七、評價性語言豐富多樣,妙趣橫生。

八、練習設計緊扣主題,層次分明。注重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繫,注重人文情懷。

最後我要說,通過相約課堂活動,讓我們共同在探究中體驗,在合作中交流,在反思中成長。我們經歷着觀點的碰撞、思想的啓迪,收穫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