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中班幼兒觀察記錄(多篇)

中班幼兒觀察記錄(多篇)

中班幼兒觀察記錄 篇一

幼兒姓名:

周芯蕊

性別:

幼兒基本狀況:

喜歡打小朋友

觀察時間:

xxxx年x月x日

觀察地點:

教室

觀察目的及由來:

本學期,幼兒升入中班後,比原先活躍了許多,再加上搬入新教室後,活動空間也大了,孩子們在班裏經常跑來跑去,或者學奧特曼互相打着玩。

周芯蕊就是這些孩子中比較典型的一個,她喜歡和教師在一齊,可是她經常會與周圍小朋友發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來向我告狀,說周芯蕊打了他等等之類的話。

觀察實錄:

在我觀察了周芯蕊之後發現,其實並不是她愛打人,而是她處理問題的方法不恰當。例如:早上排隊時芯蕊是排在第一個的,她很高興,而這時劉妍小朋友站到了芯蕊的前面,於是芯蕊就推了她一把,結果手重了,妍妍哭着向我告狀說芯蕊推他了。我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於是我走過去把芯蕊叫了過來,對她說:“芯蕊,你爲什麼推妍妍啊”芯蕊說:“我沒推她,她不排隊就跑到我前面來了。”我又問她:“你是不是想讓劉妍讓開一些啊”芯蕊點點頭,我又告訴他:“你想想,如果你不用手推妍妍,還能怎樣告訴她啊”芯蕊想了想,對我說:“小便要排隊,我站前面了你就要往後”我笑了,摸着芯蕊的頭說:“對啊!你要是這麼對劉妍說,她不就不會給你告狀了嗎”芯蕊點點頭,對我說:“教師,我改了。”

措施:

芯蕊是個聰明的小女孩,教師說的都會聽,告訴她遇到事情不能夠打小朋友,能夠過來告訴教師。教師必須要發現幼兒的問題。

中班幼兒觀察記錄 篇二

觀察環境:

幼兒區域活動中……

觀察對象:

遊戲中的部分幼兒(4—5歲)

觀察目的:

傾聽幼兒的遊戲語言,瞭解區域遊戲開展的情景,有針對性地指導幼兒遊戲。

觀察策略:

區角遊戲時進行指導性觀察

觀察實錄:

我常常在想:孩子們喜歡區角遊戲,除了對豐富的遊戲“道具”感興趣外,最大的誘惑恐怕就是孩子們能夠在遊戲中體驗到自由與自由交流的歡樂吧。於是,我有意關注了一下幼兒在區域遊戲中相互交流情景,並適時進行指導。具體如下:

片段一:

建構區中,小予、希希、樂樂、果果幾個人正在忙着建構自我的家。小予:“我家就住在幼兒園旁的小區裏,你們都很熟悉吧,咱們就搭那裏好不好”樂樂:“我不想搭你家,你想想,你家我又沒有去過,有什麼特點我都不明白,怎樣搭啊一點意思都沒有!”說完一扭頭。小予:“老希,你說我們搭什麼”希希:“我覺得樂樂說的挺對啊,雖然我去過你家裏,可是他們並沒有去過啊。”小予:“我和希希都住在那裏,我覺得那裏的房子都差不多,我們想象一下吧!”希希點了點頭,應了一聲:“對啊。”這個時候,站在旁邊一向沒有做聲的果果說:“那到底怎樣辦好呢因爲我家也不住在那裏啊,我家住在東亭那邊。你們去過沒有啊”大家同時搖了搖頭。樂樂不服氣的對我說:“我又沒去過他們家,我怎樣搭呀”說完雙手一叉腰,撅起了小嘴。看到那裏,我說:“你們都生活在不一樣的小區中,而每個小區的房子特點也都不一樣,不如把你們所住的小區中有特色的建築物組合在一齊,我們創立一個新的小區,你們覺得怎樣樣啊”我的提議得到了孩子們的認同和肯定,於是大家興致很高地搭建起了新小區。

片段二:

理髮店裏,理髮師柯斯桐正在詢問顧客阮紫苓:“請問,有什麼需要幫忙嗎”紫苓含蓄的說:“我想洗頭。”柯斯桐笑了笑說:“我是理髮師,不負責洗頭髮,你去那邊找關亦晨吧,她是洗頭的。”紫苓走去洗頭去,看着關亦晨說:“我要洗頭!”關亦晨說:“好的,你快躺下。”紫苓躺下後,關亦晨有模有樣的開始給紫苓洗頭,邊洗還邊關心的問道:“水燙不燙你的頭哪裏癢”頭髮洗完後,理髮師柯斯桐已經在旁邊等候了,她拉着紫苓的手走到鏡子跟前:“你想要什麼樣的髮型呀”紫苓不好意思的說:“我要扎公主頭!”這個時候一向在理髮店裏轉悠的劉懿萱走過來說:“柯斯桐,我幫你吧,我們一齊幫她弄公主頭。”

片段三:

超市遊戲中,我隨手拿起一瓶“旺仔”牛奶問“售貨員”趙勒罡:“牛奶怎樣賣啊”他答:“3元一瓶。”我又問:“便宜點行不行啊”“那就2塊8角錢賣給你吧。”我繼續追問:“能不能再便宜點啊2塊錢吧”趙勒罡毫不客氣的對我說:“不賣。”

分析與措施:

由以上案例我們不難看出,幼兒在區角遊戲中體驗到的最大的歡樂就是他們能夠隨心所欲地表達自我的想法,他們會結合自我的生活經驗和對主角的理解投入到遊戲中,從而對所扮演主角的言行進行詮釋。例如:片段三中,“售貨員”能夠根據自我的意願選擇要不要以更低的價格“賣”掉那瓶牛奶,而不必顧及“顧客”的真實身份——教師而給予遷就。

在某些時候,幼兒常常會受制於教師提出的各種規則,讓他們有了約束感。而區角遊戲使他們有了相對獨立的“私人空間”,在這個獨立的空間中,他們能夠擺脫掉現實生活中與人交往時表現出的拘謹與羞澀,轉而以自我扮演的主角身份與同伴自由地交流。而這種交流更能反映幼兒真實的一面,促進了其社會性的發展。鏡頭二中的“理髮師”柯斯桐和紫苓便經過在區角遊戲中的主角扮演而增加了自由表達的機會,打破了以往與人交往的隔膜,性格變得活潑、大方起來。原先,區角遊戲的簡便交流對幼兒性格的影響也是有着深遠意義的。

當幼兒有了簡便愉悅的遊戲交流,教師便應當抓住契機,促遊戲的深入發展。

正確指導並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本事:

一、多角度的互動:師幼互動、生生互動和生材互動。

“師幼互動”體此刻教師的反饋和組織引導中。我們經過材料的出示、話語的引導,讓孩子們在預設和生成中得到平衡的發展。或者在遊戲後的講評中,教師經過“有什麼感覺,發現了什麼,遇到了什麼問題,想出了何種方法,是怎樣做的,需要什麼幫忙”等引導語,喚起幼兒對探索過程的回憶和體驗,並藉此引發生生互動。在這樣的互動中,孩子們不僅僅有了相互學習的機會,推廣了好的經驗,語言表達本事也相應得到了提高。

二、關注幼兒語言發展的進取面,擺脫語言行爲的負影響。

《綱要》強調“幼兒的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的特點,教師與幼兒的個別交流、幼兒之間的自由交談等,對語言二次發展具有特殊意義。”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對於本事強的幼兒,注重培養他們的語言表現力,並給予提議或點撥式的引導,使其語言生動形象,對於本事中等或較弱的幼兒作出適當的提高或模仿,教師耐心傾聽幼兒的發音、講述,對於羞澀不敢表現的引導幼兒他們與同伴一齊朗誦、講述,再過渡到獨立主動地表達。

三、教師的高質量語言

幼兒是經過模仿來學習語言的。在區角活動中,教師首先應十分注意自身語言的質量,僅有良好的言語表現才能對幼兒語言發展、良好語言習慣的養成起到進取的促進作用,而不良的言語表現則可能會產生消極的影響;其次還應注重日常知識經驗的積累,僅有當教師成爲生活的欣賞者、教育者,才能更敏感於幼兒的需要、愛好,才能發揮巧思,捕捉孩子喜歡的話題,加以引導與豐富。

區角遊戲,架起幼兒通向自由表達境界的橋樑。供給豐富的遊戲材料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區角遊戲、創設寬鬆的遊戲環境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使其語言表達本事更加完善—————我想,這些就是我們要爲孩子能更好地自由表達自我的思想和觀點以及提高語言表達本事所要做的。

中班幼兒觀察記錄 篇三

觀察實錄(上學期):

小朋友們十分高興的在玩教室外的建構區。地板上鋪着不一樣顏色的泡沫地墊,個別孩子正在等待着進入遊戲區。這時,教師說:“請參加建構區的小朋友能夠進入活動場地了。”孩子們立刻站在了地墊上,開始搬運建構材料。這時,陳家夷小朋友也和葛逸軒擠在一齊,想站在地墊上,他的腳還沒踏穩呢,便被葛逸軒使勁地往外推了一下:“你不要進來。”結果,陳家夷打了一個趔趄,摔倒在地。而葛逸軒呢,還不明白自我推人是錯的,依然在興致勃勃地遊戲着。

個案分析

4—5歲的孩子愛模仿的特點十分突出,而模仿又是這個時期孩子主要的學習方式。所以,孩子所表現出來的行爲往往是平時最愛模仿的行爲。葛逸軒之所以喜歡打人、罵人,有一半的因素歸咎於平時所看的一些暴力的動畫片,經過模仿使他漸漸構成了習慣。

提議與其他:

採取的措施:幼兒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最基礎的教育,它的基礎打得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的一生。鑑於以上這些原因,我採取了以下的措施:

1、對葛逸軒加以引導,讓他明白:小朋友之間要團結友愛,不可動手打人。

2、與葛逸軒的爸爸媽媽聯繫。爸爸媽媽說:葛逸軒在家經常看一些“打打鬧鬧”的動畫片,所以,經常模仿裏面的動作,逐步構成了打鬧的習慣。經過這件事,爸爸媽媽和我達成共識:有選擇地看電視,並加以引導;多多提醒葛逸軒,不要動手打同伴,有什麼事能夠告訴教師、能夠告訴爸爸媽媽。

觀察實錄(下學期):

戶外活動時,許多孩子都拿着呼啦圈在場地上玩,葛逸軒也不例外。只見他拿着呼啦圈一會兒手臂上甩,一會兒在地上滾,一會兒在身上套……玩得真高興!突然,他將圈一收,來到了獨木橋前,把呼啦圈當作方向盤,坐在那兒開起汽車來了。他這一有創意的玩法立刻吸引了許多小朋友,於是他們紛紛模仿着開起汽車來了。這時,高樂祺小朋友想擠在他的旁邊,和他一齊開,可是卻吃了閉門羹,一口遭到了拒絕:“不行,這是我先找到的地方,你不能來。”可憐巴巴高樂祺的只好掃興地離開了。這時,我故意問高樂祺:“高樂祺,怎樣啦?爲什麼不高興?”他嘟起小嘴:“葛逸軒不和我一齊玩。”我朝葛逸軒看了看,問他:“是這樣嗎?”他理直氣壯地辯解:“不是的,是因爲那裏坐不下了。”之後他對高樂祺補充了一句:“等我不玩了,你再玩。”

個案分析:

在今日的活動中,雖然葛逸軒仍然拒絕小朋友,自我獨自地霸佔着座位玩。可是和以前的行爲相比,還是有所提高的。

第一:以前他是毫無理由的拒絕朋友(即使玩具多出來也不願給其他孩子玩);而此刻他只在自我能不能玩得盡興的前提下拒絕朋友(僅有一樣玩具了,僅有一塊地方了,那就應當屬於自我)。

第二:以前他是滿足了自我以後也不願其他孩子玩;此刻能在教師的提醒下明白自我玩好了給別人玩。儘管他的這些提高與其他孩子相比,還相差許多,還不能做到與大家共同分享,更沒有做到先給其他孩子玩,可是,從他的自身發展來看,已經提高了許多。作爲教師,應爲他的這些提高感到高興、感到自豪,應爲他的發展留有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在與同伴的交往中、糾紛中、磨合中體驗如何與人相處、體驗如何與人共享。碰到類似的情景,給予葛逸軒向同伴解釋的機會,讓同伴瞭解他的想法,得以同伴的原諒。鼓勵葛逸軒改用語言表達的方式與同伴進行交流和交往,學會用語言來解決問題。繼續幫忙葛逸軒控制自我的行爲,在出手前想一想:幹什麼?

提議與其他:

採取措施:

幼兒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最基礎的教育,它的基礎打得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的一生。鑑於以上這些原因,我採取了以下的措施:

1、正確分析孩子的情緒化行爲,施以引導和鼓勵。

2、用心觀察孩子的活動和行爲,及時幫忙孩子調節和控制。

3、多與孩子交談,並耐心對待和迴應孩子。

4、堅持與家長的溝通,使家長正確認識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特點,共同參與孩子的培養。

個案小結:

經過對葛逸軒一階段的觀察、引導和干預後,我們欣喜的發現葛逸軒的規則意識增強了,能很好地融入團體生活中。在教學活動中,能夠認真聽講、進取舉手發言,每當這個時候,教師的表揚也帶動了更多的小朋友願意和葛逸軒做朋友。教室、活動場所裏的葛逸軒再也不是孤單的,性格變得越來越活潑開朗、自信心也越來越強了。這與教師和家長的配合分不開。

中班幼兒觀察記錄 篇四

觀察時間:

20xx年10月21日

觀察地點:

教室

觀察情境:

美術課

觀察對象:

邊子揚

觀察資料:

在繪畫“葉子”時,邊子揚很認真地畫了一片大葉子,然後塗上了多種顏色,最終用深藍色塗了背景色,教師提議他用深顏色勾畫輪廓線,這樣葉片就很明顯,很漂亮了,他點點頭,不一會,他把背景塗成了黑色,說:“教師,畫好了,之後,教師告訴他什麼是輪廓線,他明白了說:“那這黑色怎樣辦就是樹葉掉地上了對嗎我點點頭,把他的作品貼在牆上,他高興地又蹦又跳。

邊子揚做什麼事都能堅持把一樣事情做得很好,他對繪畫異常感興趣,塗色均勻、豐富,只是在使用顏色比較色時不知該如何選擇,我們將教給他一些繪畫的有關知識,進一步提高他的繪畫水平。

行爲分析:邊子揚做什麼事都能堅持把一樣事情做得很好,他對繪畫異常感興趣,塗色均勻、豐富,只是在使用顏色比較色時不知該如何選擇,我們將教給他一些繪畫的有關知識,進一步提高他的繪畫水平。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的意義 篇五

有助於幼兒園教師幫助家長了解幼兒發展情況。

教師的觀察記錄不僅可以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進步和不足,還有助於家長全面瞭解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這樣,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更有針對性,配合教師教育孩子時也必然更爲主動。

有助於改進教育過程。

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發展情況分析班級教育目標是否恰當,即是否符合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通過對幼兒發展情況的分析,教師可以瞭解教育內容、方法及手段的選擇是否適宜;通過對每一個幼兒發展變化情況的分析,教師可以瞭解爲個別幼兒所確定的目標是否恰當,個別教育的方法、途徑是否有效。

中班幼兒觀察記錄 篇六

觀察目標:

1、瞭解孩子對拼圖的掌握情景。

2、瞭解孩子對各種圖形的認識水平。

活動情景:

今日朱儁楠、開心等小朋友在數學區玩拼圖形娃娃的遊戲。這是一個認識形狀的複習活動,要小朋友先自我拼出一個娃娃來,然後數一數自我用了幾個正方形、幾個三角形、幾個長方形、幾個圓形。

朱儁楠先拿了一個圓形當娃娃的頭,然後拿了一塊大一點的長方形當身體,然後在長方形的下頭放了兩個小長方形當腿,之後他又拿了兩個小的長方形放在頭(圓形)的兩邊,我正納悶這是什麼東西的時候,我看到他又拿了兩個小三角形放在這兩個小長方形的旁邊,我問他這是什麼,他告訴我說是手。原先,他把手臂安在頭的兩邊了。再看看其他幾個小朋友,發現他們也是這樣,把手臂安在頭的兩邊。

這時我對他們提問說:“你們看看你們的手臂長在什麼地方”他們看來看去,然後說:“在身上。”“對,那你們應當把手臂安在什麼地方呢”朱儁楠猶豫了半天,拿着長方形一會兒在頭上放放,一會兒在身上放放,最終試着在身上拼上,還不放心地看看我的眼睛。看我沒有異議,才確定下來。

最終拼完的時候,我問他:“此刻是不是像個娃娃啦”他點了點頭。

分析反思

在拼圖的時候,在畫人的時候,小朋友會把手臂畫在頭上,這是小班小朋友繪畫的特點,可能對他們來說,手臂長在肩膀上這個方位,小朋友還是不能正確的辨別出具體方位纔會表現出這種繪畫特點。

我們中班的孩子會有這種情景,是因爲他們原先沒有學過繪畫,所以繪畫的水平還是在最原始的狀態中。

教育提議

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景的時候,我們需要幫忙孩子認識身體的結構,幫忙他們提高繪畫的水平,當他們不會畫的時候,也能夠用拼圖或者黏貼的方式來表現人物。

因爲是很多小朋友都不會畫,所以我們能夠進行一個這類的團體活動,幫忙大多數孩子掌握這個技能。

中班幼兒觀察記錄 篇七

觀察記錄:

不是一味的去指責孩子

案例:

主角遊戲中的娃娃家一向很受小朋友的喜歡,尤其是心晨小朋友,很多時候會選擇娃娃家進行主角扮演,今日也不例外,來到娃娃家就拿起了毛線開始繞了起來。繞着繞着毛線亂掉開始了,心晨小朋友就把毛線扔邊上了,去抱起了娃娃,又想着給娃娃餵飯。我走過去輕輕的問:媽媽怎樣把毛線團扔地上了呀,並且都亂了。心晨小朋友趕緊撿起了毛線,把它放進了一個碗裏,她說:這個不是毛線,是麪條,我要喂娃娃吃的。說着就拿起了“麪條”,開始喂娃娃吃了起來。

分析與措施:

毛線變成了麪條,這倒是一個很好的創意,可見孩子的想象力是極其的豐富的。心晨小朋友平時經常亂扔東西,又不愛整理,可是今日的這一舉動讓我很意外,所以在講評時我請她來介紹了這個毛線變麪條的方法,同時也鼓勵了心晨小朋友要隨時整理好玩具,得到了教師的表揚後她在遊戲結束後就主動的去整理玩具了。

有時孩子不經意的行爲需要教師去發現,並朝好的方面去鼓勵她,而不是一味的去指責孩子,這也是給孩子想象的空間。

中班幼兒觀察記錄 篇八

場景一:

在區域活動美術區開展的線描畫“百花園”活動中。我先給小朋友展示了四幅不一樣形狀不一樣姿態的“花朵”線描畫範畫激發幼兒繪畫興趣,然後讓小朋友說說範畫中裝飾花朵時所用到的點、線、面以及花朵的繪畫方法。在讓小朋友說說還能夠用哪些點、線、面裝飾花朵時,我發現一向堅持沉默的晨晨小朋友也舉起了小手。於是,我抓住機遇請他來回答。雖然他的回答與前一位小朋友類似,可是我還是及時表揚了他。在繪畫時,他好像還是沉浸在剛纔的喜悅中,用了許多他剛纔說到的線條裝飾起了花朵。我及時引導,在我的引導下他用小點裝飾了花蕊,用螺旋線、相連弧線、鋸齒線、圓形等裝飾了花瓣,用粗細不一樣的直線裝飾了葉子。

場景二:

在美術活動線描畫“美麗的毛衣”活動中,我先引導幼兒在已有的經驗上進一步認識凹凸線和十字點然後指導他們大膽運用點、線、面有規律並對稱地裝飾毛衣。在繪畫活動中我發現晨晨能運用以前學過的鋸齒線、波浪線、螺旋線還有本次活動中學到的十字點進行裝飾毛衣,只是線條分割的時候沒有掌握好距離,疏密方面略顯欠缺。於是,我走過去及時表揚了他,並告訴他畫線的時候要看好邊上一條線條,兩根線條之間的距離要掌握好,他笑着點點頭。但當我問他明白自我所用的線條名稱時,他搖搖頭。

分析與措施分析:

算算時間,重點關注晨晨已經第四個月了,除了偶爾還要手把手的指導他繪畫,此刻他已經能經過教師的語言提示獨立運用一些簡單的線條、點、面自主裝飾了,提高還是十分大的,可是他還是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1、手眼本事較差,異常是對於圖形分割,距離的把握是他的弱項,導致他不敢下筆。

2、想象力教差,缺少線描畫點、線、面結合的經驗。對於自主搭配方面的本事較弱,並且缺少一些線描畫點、線、面方面基礎的技能。

措施:

1、多花時間給他欣賞一些線描畫範例,教他認識一些簡單的線條和圖案,幫忙他了解繪畫方面的知識。

2、在調動幼兒學畫進取性的同時,加強幼兒美術技能的鍛鍊一些機會讓他練習線描畫如:

(1)利用區域活動及早晨來園時間,鼓勵晨晨練習並掌握各種點、線、面的畫法。

(2)供給各種範畫,引導其發現教師在裝飾時使用的點、線、面的豐富性,鼓勵其在自我繪畫時能夠結合運用。

(3)供給各種輪廓圖,鼓勵其進行線描畫活動,教師給與指導。

3、與家長溝通,讓幼兒在家也能繼續練習。

4、在以後活動中要鼓勵他多練習,對於他的提高要及時表揚,調動他參與活動的進取性。

中班幼兒觀察記錄 篇九

觀察記錄:

找到適合的方式去引導

案例:活動結束後,小朋友都在喝水休息,有的在玩玩具,有的在看書,也有的在抱娃娃,可是羽哲卻坐在教師的小椅子上一個人拍着小手,讓我覺得很奇怪,平時5分鐘都難坐得住的,今日怎樣就能坐得住呢小嘴巴里還在說着什麼。

我走過去仔細一聽:誰來跟我拍拍手,誰來跟我坐神氣。.。.。.原先是在模仿教師呢。看到她這麼認真我沒有去打擾她,直到我請小朋友坐到自我位置上她才離開。

分析與措施:

羽哲小朋友平時在區角遊戲時總是不停的更換遊戲,沒有耐心,可是她一向都很喜歡模仿教師的言行舉止,我正利用了她這一點,在接下來的區角遊戲中邀請她來到了表演吧模仿教師的樣貌來帶小朋友唱歌,她十分樂意的答應了,並且一向都沒有離開過教師的小椅子,發現哪個小朋友不認真了還會學着教師的樣貌去提醒她。

所以我在想:這個方法不必須適合每個孩子,可是隻要找到適合這個孩子的方式去引導她必須會起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