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識字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識字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識字教學反思 篇一

提起科學,我們可能會覺得離我們很遙遠,其實,只要用心去想一想,留心去看一看,你就會發現,科學就在我們身邊。月亮陰晴圓缺,太陽東昇西落;動物繁衍生存,植物開花結果;火車飛速奔馳,大橋橫跨江河……這裏都包含着科學。

《識字8》這篇課文所在的一組教材就是以這些科學知識爲專題編寫的。運用了淺顯的兒童化語言,採用生動形象的描寫,介紹了工業、農業、天文、地理、動物、植物等方面的科學常識。《識字8》是這組教材中的第一篇, 這篇課文由五句諺語組成,不僅形象地向學生介紹了一些日常所見卻並未注意的科學常識,引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還讓學生初步認識了諺語這一中華民族古老而質樸的藝術形式,從而引導學生注意發現和積累諺語,豐富自己的知識。 在備課時,我主要從這兩方面進行了思考。一、像這樣具有科學性的課文,如何凸顯語文教學的特點。因此,我比較重視識字和朗讀。在識字教學時,我根據漢字本身的特點,音形義結合,利用一些直觀的圖片讓孩子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理解性的認識漢字,學會用不同的方法認識漢字,而不是機械地來分析字形。朗讀教學重視學生自身的感悟,讓孩子真情實感地朗讀,而不是簡單地講解朗讀技巧。通過不同層次朗讀,從一開始的讀準字音,到後來指導朗讀,讓學生一次又一次地和文本交流、對話,從而理解諺語這種簡潔的表達方式。第二,就是在教學時,如何發掘文本中的人文內涵。因此,我抓住了

“娥眉月”和“月團圓”,通過直觀形象的圖片,讓孩子充分感受到月亮彎彎的自然美,從孩子的生活實際出發,通過對中秋節的回憶,充分理解“人月兩團圓“的生活美,感受和家人享受天倫之樂的幸福。在理解三個諺語的基礎上,概括出和天文、方向、天氣有關的科學知識。

從這次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我也領悟到:第一,語文課要理直氣壯地姓“語”。要真實、樸實、紮實地來教語文。我們在教學中要加強語文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繫,但還是應該立足於“語文”,而不應該是漫無目標地大雜燴。只有在語言文字上訓練紮實,才能奠基固本。在這次的教學設計中,對於“大雁北飛天將暖,燕子南歸氣轉寒。”這句諺語如何教學才能符合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凸顯語文性,是值得我反思的。第二,作爲一名語文老師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和人文內涵。在教學中,我的每一句話對於孩子來說都可能是影響他一輩子的,因此,更應該是科學的、準確的、規範的,所以將來設計教案時,我所要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都應該是經過精心設計、反覆推敲、再三斟酌過的。這樣才能對得起每一位孩子

識字教學反思 篇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堂課我用看一看,猜一猜的方式開始,一下就把孩子的眼光吸引過開了。我先出示了一個人的圖畫,小朋友一下就猜出是“人”字,問他們是怎麼猜到的,小濤說:“圖上人走路的樣子像一個人。”小朋友在不斷看圖說話的過程中,觀察能力越來越強了,心裏一陣高興。隨着圖上人數的增多,孩子的學習興致也隨之上升。從他們高高舉起的小手中就可以感受到他們對今天的學習內容很感興趣。通過看圖,學生不僅認識了字,而且讀懂了字的含義,雖然沒有明講,我相信他們對會意字一定有了一定的認識。

《識字七》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有一定困難的,小詩的後一句“衆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很難理解。我先講了《螞蟻搬小青蟲的故事》,可宇豪居然說“把黃土種在地裏就會變成金子。”暈倒!一定是受了《木偶奇遇記》中故事情節的影響。怎麼辦呢?我想起了體育節上的事,就問小朋友我們班是怎麼取得雙人跳繩、三人四足的遊戲的勝利的?小朋友都能說到是參加比賽的同學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贏的。就順水推舟告訴他們這兩句話也是這個意思。第二堂課中我又補充了一些句子“衆人拾柴火焰高。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通過反覆的讀,學生能讀懂了,我才鬆了一口氣。

《識字7》的內容較前面兩課略顯難了點,特別是理解兩首兒歌,爲了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我結合課文插圖和學生的已有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整體上有個感知,這也給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起了引領的作用。

對低年級的孩子來說,情景教學最能激發學生的慾望,所以在本課中,我採用情境教學的方式和學生一起探討書中的知識。課伊始,我給他們猜字謎,從字謎中由淺入深講解對生字組成詞語的意思,並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這三個生字的結構,有什麼異同點,學生通過對比,基本都能說出藏在字中的奧祕,體會了中國造字的博大精深。學生在課中的表現興趣是可想而知的,他們紛紛舉起小手錶達了自己的觀點,特別是對兒歌的理解,在熟讀的基礎上,學生更能發揮自己的水平,知道了團結力量大、做事要齊心協力,再大的困難都可以克服的道理。學生有了前面的學習方法,學習經驗,之後學習“木、林、森”以及兒歌的內容,我並沒有放很多的時間在上面,而是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讀,去體會,效果也不錯。

但是畢竟是低年級的孩子,他們年齡小,生活經驗少,有時回答的問題也是答非所問,個別的在整堂課中都保持“沉默”,因此教學時,不能只顧趕課,而忽視了那些“沉默”的學生,應該多給這些孩子愛的陽光,讓他們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識字教學反思 篇三

提起科學,我們可能會覺得離我們很遙遠,其實,只要用心去想一想,留心去看一看,你就會發現,科學就在我們身邊。月亮陰晴圓缺,太陽東昇西落;動物繁衍生存,植物開花結果;火車飛速奔馳,大橋橫跨江河……這裏都包含着科學。我執教的《識字8》這篇課文所在的一組教材就是以這些科學知識爲專題編寫的。運用了淺顯的兒童化語言,採用生動形象的描寫,介紹了天文、地理、動物、植物等方面的科學常識。《識字8》是這組教材中的第一篇, 這篇課文由五句諺語組成,不僅形象地向學生介紹了一些日常所見卻並未注意的科學常識,引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還讓學生初步認識了諺語這一中華民族古老而質樸的藝術形式,從而引導學生注意發現和積累諺語,豐富自己的知識。

像這樣具有科學性的課文,如何凸顯語文教學的特點。根據一年級語文教學的特點,我比較側重識字和朗讀。在識字教學時,我根據漢字本身的特點,音形義結合,利用一些直觀的圖片讓孩子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理解性的認識漢字,而不是機械地來分析字形。比如:對於“眉”的認識,通過看字形,看圖片,看“眉”字的演變,來識記“眉”字,學生牢牢地記住“眉”字下面是個“目”,同時出示“眉毛”“娥眉”兩個詞來加深記憶。學習“初”字的時候,我先讓學生說說記這個字的方法,然後出示裁縫裁衣服的圖片,告訴學生“初”字最早的意思就是指裁縫裁衣服的開始。知道了“初”的本義後,我問學生一個冬天的開始可以叫什麼?一個夏天的開始呢?於是拓展了“初冬”“初夏”這些詞語。學習“團圓”一詞,我讓學生看圓滿的月亮,理解“團圓”的本義,又讓學生在背誦《靜夜思》之後,感悟人“團圓”的含義。形象生動的識字方法,反覆出現在詞語中的生字,相信學生會留下教深刻的記憶。朗讀教學重視學生自身的感悟,讓孩子真情實感地朗讀,而不是簡單地講解朗讀技巧。通過不同層次朗讀,從一開始的讀準字音,到後來有感而發地朗讀,讓學生一次又一次地和文本交流、對話,從而感受文本抑揚頓挫的節奏感。

在教學時,如何發掘文本中的人文內涵呢?我抓住了“娥眉月”和“月團圓”,通過直觀形象的圖片,讓孩子充分感受到月亮彎彎的自然美,從孩子的生活實際出發,通過對中秋節的回憶,拓展李白《靜夜思》,感受詩歌意境,充分理解“人月兩團圓”的生活美,感受和家人享受天倫之樂的幸福。最後,通過學生的朗讀讓這份情感加以昇華。

從這次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我也領悟到了一些東西,希望能和大家來分享一下。第一,借用王燕驊老師的一句話,崇尚本真,展開過程。公開課就和平時上課一樣,要真實,要讓過程爲學生展開,而老師要做的就是抓住課堂中自然生成的問題,好好把握。第二,語文課要理直氣壯地姓“語”。要真實、樸實、紮實地來教語文。我們在教學中要加強語文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繫,但還是應該立足於“語文”,而不應該是漫無目標地大雜燴。只有在語言文字上訓練紮實,才能奠基固本。在這次的教學設計中,我把握年段目標,力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第三,作爲一名語文老師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和人文內涵。在教學中,我的每一句話對於孩子來說都可能是影響他一輩子的,因此,更應該是科學的、準確的、規範的,所以將來設計教案時,我所要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都應該是經過精心設計、反覆推敲、再三斟酌過的。這樣才能對得起每一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