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關於美術的說課稿精品多篇

關於美術的說課稿精品多篇

美術說課稿 篇一

尊敬的評委老師:

你們好!我是 號考生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 ,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準備、教學過程五個方面來彙報我的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本課節選自 ,在新課改理念下,我明確了

本課課型屬於

領域。(地位與作用)

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我設置了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目標:

2、能力目標:

3、情感目標:

下面是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現代學生處於科技發展迅速的信息時代,獲取信息的渠道衆多,眼界較爲開闊,思維較爲活躍。一個問題的提出會有多種想法和創意,但是由於國中生的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以及對知識的整體把握能力有限,經過正確的引導,以學生爲本的自主研究,有利於知識的積累和運用。結合本課教學人文與科技特色,採用範例式和直觀性教學更貼近學生實際,從而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並遠離誤區。

三、說學法

依據本課實際,我將引導學生以體驗、問答、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學習本課內容,目的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與他人溝通交流、分工合作的能力。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教具: 學生準備學具:

五、教學過程

依據美術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來組織課堂教學,我的教學過程設置如下:

導入新課—講授新課—學生練習、作業展示—總結

我的時間安排:導入新課5分鐘、講授新課10分鐘、學生練習20分鐘、其他安排10分鐘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這是環節我將通過展示圖片設置問題來引導這節課的內容,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

第二環節,講授新課 教師演示:通過精講演示,直觀生動。通過學生的觀察思考並參與作品的分析,分析作品的表現方法、表現內容以及作品表達的主題。

第三環節,學生練習作品展示:小組合作練習,教師提出明確要求。

採用自評互評和師評相結合,尊重個體差異,以鼓勵爲主。

第四環節,總結這一環節,我將通過提問方式來完成本課的總結部分,目的是通過學生來回顧本課內容,尊重個人感受,從而實現本教材的人文性特點,同時又起到鞏固今天所學知識的作用,爲今後學習美術做鋪墊。

(本節學會了什麼?體會是什麼?你喜歡今天這堂課嗎?)

依據以人爲本,用於賞識教育的教學理念,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因勢利導,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活動交流,以愉悅的心情體驗課堂,培養學生基本的美術素養和基本技能,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美術。

最後,我說一下我的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在黑板的中間偏上部分是本節課的題目,然後分爲兩部分,左邊是本課教學重難點,右邊我將懸掛一些優秀作品進行展示和總評。)

我認爲,一個好的板書設計不僅可以引導學生更好的掌握學習知識的重難點,而且可以給他們以美得享受。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美術說課稿 篇二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美術四年級下冊第二十課《珍愛國寶——秦始皇陵兵馬俑》。

首先,我在充分分析教材和學情的情況下,結合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了教學重難點。因爲本課屬於欣賞、評述領域中的學習內容,所以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馬俑的藝術特色,感受雕塑的魅力,瞭解雕塑藝術的一些特徵,培養學生對藝術作品的評述能力。基於以上的分析確定本節課在網絡環境下教學。

下面我向大家逐一介紹本課的教學過程。

本節課包括以下五個環節:

一、影音導入,激發審美期待。

由於我們的學生對兵馬俑缺乏感性方面的認識,對雕塑特徵和藝術手法全然不知,而且秦朝距離現在歷史比較久遠,所以學生覺得本課內容枯燥乏味,不容易理解。爲了解決這一問題,我首先利用計算機教室的廣播系統給學生播放了一段兵馬俑的音樂——《兵馬俑幻想曲》(播放課件)。學生們都沉浸在激昂的樂曲聲中。接着向學生展示一段秦代戰爭的影視片段。(播放課件)氣勢磅礴的音樂和規模宏大的影像場面結合在一起,立刻把學生帶到了久遠神祕的秦朝時代,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求知慾也一下子被激發了起來。

接着進入第二個環節——初步欣賞,整體感知秦俑魅力。我在本課教學網站上給學生準備了豐富的資源。(播放課件)包括秦始皇簡介、俑的知識、兵馬俑簡介的視頻和許多秦始皇陵的圖片。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自主學習、小組討論、集體交流,在整體感知中,使學生了解了秦始皇在中國歷史上的偉大功績,真正體會到了秦兵馬俑“規模宏大,數量衆多”的特點。

有了整體的感知順勢進入第三個環節——細細品味,瞭解雕塑藝術特徵。在這一環節中主要利用計算機教室的廣播系統,逐一出示圖片,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討論彙報兵馬俑的藝術特徵。通過學生交流總結出:兵俑髮絲清晰可見,細緻入微。五官眉目清晰,表情豐富細膩。鎧甲甲丁歷歷可數,衣服褶皺生動。表情、動作各不相同等等。使學生真正感受到秦兵馬俑寫實的藝術風格和雕塑的魅力。並從中體會到雕塑藝術與繪畫藝術之間的不同之處。

第四個環節——探索評述,激發愛國情感。有了欣賞的基礎,我試着讓學生對兵馬俑進行評價,鼓勵學生結合自身感受,暢所欲言,談一談自己對兵馬俑的評價。然後讓學生在教學網站上查找一些國際名人們對秦兵馬俑的評價。(播放課件)學生通過對這些評價的閱讀,自己對兵馬俑又有了新的認識,他們都想把新的想法表達出來。爲了能讓每個學生都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我特意設計了留言板,學生可以在上面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再次嘗試對藝術作品進行評價,兩次評價不但使學生對藝術的鑑賞和評述能力得到提高,而且激發了學生愛國和珍愛國寶的情感。(播放課件)這些都是同學們在課堂上對兵馬俑作出的評價。

爲了使學生更多的瞭解我們偉大祖國豐富的藝術遺產,進入第五個環節——課外拓展,感受祖國文化博大精深。在這個環節中引導學生了解一些“世界文化遺產”方面的知識。(播放課件)並鼓勵學生在課後繼續瞭解我國目前已經有多少處名勝古蹟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

以下是我的教學反思。

我的說課結束。懇請各位專家、領導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美術說課稿 篇三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能“變化”的蔬果》,首先我想談談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能“變化”的蔬果》是江西版美術教材五年級下冊第6課,屬於“造型、表現”領域。

瓜果蔬菜在我們的生活中是最常見的食物。我們可根據蔬菜瓜果的形狀,顏色和肌理,利用其特點,稍作加工,就會具有天然有趣的造型,正如教材中所展示的:

(1)根據香蕉的外形特徵整合,即變成一隻可愛的“香蕉犬”。

(2)用半個菠蘿和一隻水晶梨經過巧妙的構思,組合在一起,即變成一隻威風凜凜的“菠蘿鳥”。

(3)利用土豆和蔥跟的外形特徵組合成以爲純樸慈祥的“土豆爺爺”等。

教材中把常見的蔬菜瓜果都變成了誘人的模樣,變成了既可愛有具個性的果蔬作品。使學生感受造型表現的樂趣,並盡情發揮自己的創造潛能,將奇妙的構思,創新的觀念轉化爲具體的成果,體貌成功的喜悅,讓學生感受沒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在這裏,美術活動不是知識的灌輸,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作爲一種文化生活的學習,它根植於生活,表現於生活,讚美於生活,運用於生活,並給生活以嚮導和啓迪。鑑於此,我進行了整堂課的設計。

二、教學目標:

知識性目標:通過觀察,瞭解蔬果變化多樣的形狀和鮮豔多彩的色澤。

技能性目標:利用蔬果固有的色彩和造型,學習誇張裝飾的方法,運用削、切、挖、連接、拼、插等方法,設計製作出果蔬作品,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創造能力,動手能力。

情感性目標: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主動探索和發現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體驗果蔬造型的樂趣,培養學生養成聯想的好習慣,並善於發現並表現生活中的美。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欣賞、感受蔬果造型的美感。並能用多種製作方法來創作造型新穎,富有趣味性的蔬果立體造型。

難點:用蔬果創造出有創意的立體作品。

四、教學準備:

教師:佈置場景、實物展示臺、蔬果、刀、菜板、牙籤、照相機、盤子。

學生:蔬果、手工材料。

五、說教法

情景教學法、觀察分析法、直觀教學法、操作實踐法

六、說學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學習法、實踐創造法

在欣賞美術作品時,形象是切入點,是關鍵,這節課我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究,通過討論自己解決問題,教師作爲引導着,疑點難點師生一起研究解決。從而讓學生逐步走進作品,感悟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和藝術技巧。

七、說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讓學生參觀蔬果作品展示圖,講解示圖內容中的基本做法即體現出的效果,可以是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與經驗,根據自己現有的材料整合利用,同化和索引出當前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的知識,不但易於保持,而且易於遷移到陌生的問題情境中。

(二)示範——新授蔬果造型,採用當堂講授,現場示範的方法,突出在造型上,實踐上的重難點。

1、提問講解——示範過程中,到關鍵時刻就採取提問方式,讓學生深入感知,巧妙聯想。由易到難,由淺到深。

2、創作——留出時間讓學生自己動手來完成自己所構想的作品,充分展示自己動手能力,和聯想能力。(同時並提醒和觀察學生的安全問題)

3、展評——然後逐個讓學生把自己的作品拿上講臺來展示,採用自評、互評的方式對自己和同學的作品做出評價。(教師可設計一個評價方案:說一說誰的作品有想象力?誰的作品把蔬果的形狀、顏色、花紋等結合得最巧妙?)

4、拍照留念——把學生的作品逐個用相機拍照後,張貼在班級的板報上供給大家欣賞和借鑑,同時也給大家留個紀念。

5、衛生——最後督促學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師環境的衛生和整潔。

6、課後拓展:鼓勵學生把這節刻所學的蔬果雕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如爲家庭聚會時設計製作一個果蔬拼盤等。

小結:體會創造的樂趣,增強教學的趣味性

美術說課稿 篇四

一、設計理念(或教材分析):

布條,毛線、廢紙等都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廢舊材料,本活動以故事情境導入,利用這些廢舊材料與頭髮之間的物態相似性發散思維,採用教師講解示範與幼兒自主探索的方式引導幼兒嘗試製作各種美麗的假髮,從而引導幼兒發現生活中的創意元素,體驗廢物利用的成功感。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利用布條、舊磁帶、毛線等各種廢舊材料,在浴帽上製作自己喜歡的假髮。

2、體驗利用廢物進行手工製作的樂趣和成功感。

三、重難點:

重點:能均勻、密集地將磁帶,毛線、紙條等貼在浴帽上做成假髮。

難點:發散思維,設計出不同的假髮髮型。

四、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製作興趣。

在這個過程中,我運用故事情節導入,充分調動幼兒的製作興趣。

2、欣賞自制假髮,瞭解製作材料和基本方法。

我出示了兩個假髮,分別是用綵帶和磁帶另種材料做的。其中彩帶是幼兒平時接觸過的材料,磁帶是他們平時沒接觸過的材料。意圖激發幼兒運用多種材料製作的慾望。同時,兩個假髮在髮型上頁有所區別,一個是長卷發,一個是短捲髮。引導幼兒創造出不同的髮型。

3、欣賞髮型圖片,探索討論各款假髮的製作方法。

我提供的圖片是具有鮮明特點的幾種髮型。重點在於幫助幼兒分析各種髮型不同的方向性,以及引導幼兒討論,不同的髮型可以用什麼材料去表現。

4、幼兒製作假髮,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操作的過程比較漫長。但是整個過程中幼兒的情緒始終是高漲的。期間也有一些幼兒遇到了困難。比如,浴帽是軟的,所以不好掌握方向性。還有有些幼兒選擇了磁帶,用雙面膠不太好粘,需要老師和同伴的幫助。等等。

5、假髮秀。

最後我選擇了一段歡快的音樂,帶領幼兒集體跳舞秀假髮,將活動推向了高潮,同時也充分讓幼兒體驗製作帶來的成就感。

五、不足。

活動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

1、材料的交代方面不夠細緻,以至於幼兒遇到困難的時候不知道該用什麼替代品。

2、浴帽太軟了,幼兒不能準確把握方向性,要是能找個東西支撐一下會好一些。

小班美術活動說課稿 篇五

一、說設計思路:

《有趣的曲線》是小班的一節繪畫課,小班孩子喜歡遊戲,在遊戲中潛移默化地滲透活動內容,他們會樂於參與,樂於嘗試。衆所周知: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小班美術教育目標要求中提出: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能愉快大膽的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並樂於與同伴交流。針對小班幼兒的這一特點,我精心創設了遊戲環境,充分讓幼兒在玩玩畫畫中體驗作畫的樂趣。這次活動是在遊戲的環境中融入不同方向的曲線的學習,以“綵帶跳舞”爲線索,組成了由“感受--體驗--參與表現”的一系列藝術活動,使幼兒在各種感官的刺激下,大膽、快樂地參與活動。根據孩子們的興趣與需求,很自然的,我生成了畫《歡樂的曲線》這個活動。

二、說教學目標定位:

基於以上我將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爲三點:

1、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大膽作畫的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2、學習畫曲線的方法,表現不同方向的曲線。這點也是此活動的重難點所在。

3、培養和發展幼兒細緻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

三、說活動準備:

根據選材的特點和教學目標的定位,我做了如下準備:一段視頻,紙綵帶人手一條,畫有小魚的大、小畫紙若干,音樂磁帶等,主要是用來創設一個寬鬆、自主、有序的活動氛圍,愉悅幼兒的情感,體現了“以遊戲爲幼兒的基本活動”這一理念。

四、說教法、學法:

1、教法:

1)、在本次活動中我運用了觀察法、引導發現法、啓發提問法等,對於這些方法的運用,我“變”以往教學的傳統模式--教師說教,以及教師一筆一筆教畫的那種舊方式,“以幼兒爲主體”,教師用啓發、引導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並以遊戲的方式貫穿活動的始終,再加上形象、生動、直觀的教具,讓孩子們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真正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2)、在教學過程中,我滲透了“多元智能”的理念,將各個領域中的知識有機的“整合”在一起。如,在引導幼兒觀察曲線時,我滲透了藝術領域中的舞蹈活動,讓幼兒在欣賞老師一段舞蹈視頻和幼兒自己跳綵帶舞的過程中感受曲線的變化和不同;在最後的一個環節延伸活動中,感受體育遊戲的快樂等。

3)、另外,活動的結構是遞進的關係:興趣-遊戲-創造,即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利用遊戲的形式學習畫不同方向的曲線,解決重點;最後又在遊戲中讓幼兒的在情感表現、創造性思維得到發展與提高,充分體現了小班美術活動遊戲化的活動特點。

2、學法:

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運用觀察法、遊戲法、歸納法來獲得知識。幼兒是學習的主人,爲了更好的實現幼兒在“興趣”和“體驗”方面的發展,我創設了遊戲的情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嘴說、動腦思考、用動作表現,從而全身心地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去,並且在創造表現中,教師又以小魚口吻引出遊戲情景,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曲線加以創作,鼓勵幼兒大膽繪畫,充分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

五、說活動過程:

1、第一環節教師放一段視頻讓幼兒欣賞,來引起幼兒的興趣。

2、與幼兒一起手持綵帶,隨着音樂有節奏的自由跳綵帶舞,在遊戲中感受曲線。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曲線的變化和不同。這一環節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寬鬆、自主、有序的活動氛圍,同時愉悅了幼兒的情感,豐富了知識。

3、第二環節,嘗試讓幼兒之間相互討論一下,你的綵帶是如何跳舞的?

並且請個別幼兒說說綵帶是如何“跳舞”的,幼兒每說出一種,教師請大家模仿後,老師記錄,記錄後,師生共同書空練習手畫曲線等。

在這裏,我鼓勵幼兒大膽說出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伴以遊戲,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技能,解決了本節課的重點,教師的記錄,又加深了幼兒對曲線的認識及瞭解,使幼兒樂於參與,積極表現,充分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5、創造表現

第三環節以小魚口吻引出遊戲情景,幼兒創作,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繪畫。

6、展示幼兒作品

第四環節是展示幼兒作品,幼兒作品欣賞是每個美術活動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也是展示幼兒的大好時機。這個環節中主要是教師以小魚的身份,游到每個“池塘”去看一看,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家”。這一環節符合小班幼兒美術活動遊戲化的特點,使幼兒積極參與講評作品的活動,但教師不是以評價者的身份,而是以小魚的身份,讓每個幼兒都能積極參與,也是增進師幼情感的好時機。

7、結束活動,是跟隨音樂模仿曲線學小魚游泳,回活動室。

希望本次活動能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體驗作畫的興趣。

美術說課稿 篇六

一、學生經驗

本課是國小三年級美術課上冊第五單元造型廣場中的第二課,學生在上一節課《小泥人》已經熟悉並掌握了泥工的基本技法本,本課主要是通過教學使學生在探究活動學會製作動物筆掛的方法和美化壁掛的技巧,鞏固學生所學的泥工技能。

二、相關知識背景

古代先民在對土壤的開墾和接觸中,逐漸認識並掌握粘土的可塑性能,在長期用火的實踐中懂得了土塊經過燒烤之後變的堅硬,於是人類嘗試將粘土製成泥胚,把它燒製成陶器。如果按陶質來分有紅陶、灰陶、白陶和黑陶。如以器表裝飾情況來劃分,則有素陶 、彩陶、引紋陶和擬形陶器。裝飾紋樣有動物、植物和人物。最初的陶器因爲受編制物的印象較大,在燒成的陶器上還保留着編織物的痕跡,像布紋、席紋和繩紋都成了簡單的裝飾。隨着輪制技術的發展製造出的器物胎壁厚薄均勻,造型規整勻稱,較之有手捏塑的器物,在裝飾上又出現了新的紋樣。如今,陶藝成爲一種修身養性、開發創造力的生活時尚,國內已有不少以陶藝爲休閒方式來經營的“陶吧”。

三、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主要要求學生做一個泥工動物壁掛,學生在掌握壓、捏、搓、團等的基本方法的基礎上學會用泥條、泥團在動物泥板上添加一些花紋,或用小刀、直尺等工具刻畫一些圖案。教師應該對學生所做的各種動物造型進行分析,甚至可以提供學生一些他們喜愛的動物造型,並與學生一起探究、指導其製作方法,同時將好的作品供學生欣賞。教學中,教師對造型獨特、圖案新穎的作品應多加讚揚。

四、教學目標分析:

這一課是第19課《小泥人》延伸課,這節課要求學生在掌握泥工的一些基本技法學會用泥條、泥團在動物泥板上添加一些花紋,或用小刀、直尺等工具刻畫一些圖案。圖案的添加與技巧的靈活運用是本課的關鍵。同時以啓發學生想象,刻畫出形態各異的動物爲難點。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鞏固泥工的基本製作方法,回憶各種動物的造型,並用

泥團製作出各種動物的外形。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動手能力、審美能力。

過程與方法:欣賞動物圖案裝飾美的趣味性,並通過泥工的各種技法的巧妙使用,製作出自己喜愛的動物壁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壁掛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體驗動物壁掛給我們帶來的美感,感受動物壁掛的造型,培養學生對陶藝的熱愛。

五、教法探析:

在課堂教學中我爲學生提供了多種學習資源,旨在增強學生的感觀欣賞,引領其積極參與課內的多種探究創作。同時,我儘可能多的爲學生提供各種多媒體信息資源:從同齡人優秀作品到教師範例、欣賞資料以及多媒體中廣泛涉及的各類學生作品,使其在多元信息化的環境下能通過欣賞,觀察範例的材料、方法和製作特點,讓學生“學會學習”,並在多種嘗試實踐,多種體驗創作中,學會思考和自主探究。

六、學法指導:

課的引入部分,首先組織學生對二種由不同材質製作的壁掛進行比較探究,可以讓學生通過摸一摸、看一看進行對比。教師及時的告訴學生不同材質的壁掛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感受,其用途也不同。然後小組探究壁掛還可以用哪些材質來製作,教師可以出示一些不同材質製作的壁掛供學生欣賞,開拓學生的視野,並引出課題。

接下來的新授環節首先通過學生欣賞各種陶泥製作的動物壁掛,學生自主探究做動物壁掛所需的工具,從而讓學生認識一些新的製作工具。然後學生開始小組探究動物壁掛的製作方法,教師邊小結邊引導,並告訴學生製作動物壁掛時首先要擀泥板,並用竹泥刀切挖出動物的外形。這裏教師可以提供學生一些動物外形的剪影,以便學生製作出更多的動物壁掛,同時降低學生刻劃動物外形的難度。接着通過“猜一猜”的遊戲讓學生懂得切挖外形時一定要抓住動物的主要特徵,才能達做好到動物壁掛的第一步。此時學生開始嘗試作業練習一:製作動物泥板外形。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教師爲學生多次提供了幫助,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並以發展爲本,培養學生在美術學習與創作活動中自覺,主動,獨立地面對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提供多種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並進行思維發散的引導點撥,使學生能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探究性學習中去,爲學生作業的創造了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學生在嘗試製作動物泥板外形後爲開拓學生的思維,可以讓學生欣賞陶泥製作的動物壁掛作品,同時可以讓學生談一談各種花紋排列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動物壁掛上的五官和花紋是怎麼做的?教師小結:壁掛上的花紋可以用各種小工具刻劃或搓一些細的泥條、小的泥團添加在上面。這裏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回憶一些圖案排列的方法,以便學生更好地刻劃各種圖案。教師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獨立,自主地研究學習對象,達到掌握知識,獲得能力,並很好的運用這些知識與能力的開展進一步持續的方式的過程。

在評價環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壁掛”展。然後請學生在組內介紹自己創作的壁掛作品。學生根據評價要求進行自評、互評,小組評。然後由小組推薦部分作品進行展示,並由組長進行介紹。在這裏,學生真正成爲評價的主體,學生在自評、互評中發現自我,瞭解他人,學生在參與中調動了自身的主體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學習,並在實踐活動中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自信。

拓展部分可以引導學生探究泥團除了製作成泥人、壁掛還可以製作哪些物品來美化我們的生活。

美術說課稿 篇七

國小美術《亮眼睛》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國小二年級美術教材的內容,是一節關於眼睛的造型表現課。兒童對於眼睛很熟悉,但平時並不會很積極、有意的觀察和了解,本課則是要讓學生深入的來了解觀察眼睛的特點,感受眼睛所反映的人的精神世界,並瞭解自然界中動物各種各樣的眼睛,讓學生進一步瞭解自然、研究自然。本課和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有着密切的聯繫,對於眼睛的一些科學知識,需要讓學生有一定的瞭解,但教學重點在於對眼睛的形狀、特徵、色彩、內涵等美術方面的刻畫。

本課的目標可分爲兩課時來完成,第一課時重瞭解、研究表達人類的眼睛,第二課時則進一步瞭解動物的眼睛。在這裏我將以第一課時作爲我的說課內容。二、教學目標:通過觀察,瞭解人類眼睛的特徵,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對眼睛的形狀、顏色、特徵和神態的刻畫。

教學難點:用不同方法來表達亮眼睛以及表達眼睛的情感意義。三、教法分析:

大自然和生活是我們最好的老師,而對於眼睛,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因而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爲可以引導學生對同學、老師眼睛進行觀察、討論和研究,從而發現身邊世界的精彩和神奇,並通過欣賞課件出示的大量精彩圖片,打開學生的眼界和思維空間,促進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和表達。在活動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引導和組織學生自己學習、自主發現,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激發他們的表現慾望,培養自學能力,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四、學法分析:

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保持時間短,自控能力差,要讓他們能積極主動的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在本課中我設想運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一次次的觀察,自己討論、研究出眼睛的不同形狀和特點,讓學生的每一次觀察,都有收穫,都能得到肯定,使他們獲得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同時我讓學生在發現過程中再進行一次次的小練習,使學生的發現得到鞏固和形象表現。在本課的學習中,我運用了多次的觀察、比較、總結、創作環節,幫助學生學會觀察,自己去看、自己去想、去畫,從而使學生能更爲大膽自由的進行表現。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新課導入:

爲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課堂氣氛,我設計以猜謎的形式導入:“上邊毛,下邊毛,中間有顆黑葡萄”,小朋友們一般都能很快猜出謎底——眼睛。這樣立即引起了他們對眼睛的注意。然後我讓小朋友們閉上眼睛,切身感受一下:如果沒有眼睛,你會是怎樣的心情?小朋友們會說是痛苦傷心的。由此來教育小朋友們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讓自己的眼睛保持明亮,並導入新課。

(二)新授:

首先,我讓學生拿出自己的小鏡子,細心觀察一下:眼睛有那些部分組成?小朋友們會說有眼珠、睫毛等。由此我出示眼睛的結構圖片,小結眼睛的基本構造,使學生對眼睛的結構形成簡單但正確的認識。

接下來,我進一步提問:你知道眼睛是怎麼看見事物的呢?這樣提問目的'是要引發學生的好奇和思考,然後,我以“聽聽科學家是怎麼說的”來簡單的講解這方面的科學知識,並用課件出示眼睛成像原理的圖片,使孩子們能更加直觀的認識和理解。

接下來,我請小朋友們互相觀察同學的眼睛,說說有什麼不同之處,(這樣互相觀察的方式比直接看圖片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也更貼近生活)學生會發現眼睛有大小的不同,形狀的不同等,這時用課件出示圖片,使學生們進一步瞭解眼睛形狀的不同,此外不同性別、年齡、種族的人眼睛有着更多的不同。

在初步瞭解了眼睛的結構、外形、色彩後,我出示幾幅簡潔的範作,請學生用同樣簡潔的方法畫一畫自己比較感興趣的眼睛。這個小練習的目的是鞏固之前學習的眼睛的構造和外形特點。進行作品展評的時候,評價重點在於表現的眼睛是否結構正確、特點突出。

(三)深入

我神祕的告訴小朋友們:“你知道嗎,眼睛在不同的情況下會發生許多變化哦”,學生的好奇心立即被調動起來,這時課件出示各種表情圖片,“看看,他們的眼睛發生了什麼變化?”學生立即恍然大悟,原來是在不同表情下人的眼睛會發生變化。接下來再詳細的分析幾種表情下的眼睛變化。

爲了進一步加深學生的印象,我設計了一個成語表演遊戲,出示如“眉開眼笑”“目瞪口呆”“怒目圓睜”“虎視眈眈”等成語,請學生進行表演,讓其他學生注意觀察表演者眼睛發生的變化。接下來,再請學生畫一畫不同表情的眼睛,並進行展示評價。

(四)欣賞構思

在畫過有表情的眼睛以後,請學生欣賞《錯誤的鏡子》《爸爸很辛苦》以及用橡皮泥製作、彩紙剪貼、電腦繪畫、廢舊材料組合的一些關於眼睛的美術作品,使學生了解更多表現眼睛的方法和形式,鼓勵學生大膽想像、構思,思考自己打算畫一個怎樣有趣、獨特的眼睛,想用什麼形式來表現等。並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五)作業評價

學生進行關於眼睛的造型表現,可大膽選擇自己喜歡的表現形式,教師鼓勵學生大膽的想像,創作內容上可以新穎、多樣、別具一格,並提醒學生可以將前兩次作業的內容融合進現在的創作。

作業展評時,爲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把問的權利和評的權利都交給學生,鼓勵他們大膽自由的表述自己的創作意圖、對別人作品的看法等,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六)總結

最後,教師進行課堂總結,並請小朋友們課後收集有關動物眼睛的圖片和資料,爲下一節課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