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遊褒禪山記原文(新版多篇)

遊褒禪山記原文(新版多篇)

遊褒禪山記原文 篇一

《遊褒禪山記》是以借遊山探洞爲題,闡述治學之道。它是以議論爲主、記遊爲次,通過記遊進行說理的優秀散文。

王安石這次遊褒禪山,因未能窮究山洞奇險之景,“不得極夫遊之樂”敗興而歸。然而他在自我引咎追悔、反覆思辯中,深刻地領悟了“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的道理,並由此對治學之道進行深入的思考。

先敘後議,結構嚴謹自然。文章從介紹褒禪山得名之由落筆,既而簡要地敘述了華山前洞和後洞的概況,然後通過詳細地描寫他們進入幽暗深邃的後洞的經過寫出了作者“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的真切感受,真可謂一語雙關,既是對遊洞實景實情的描寫,也是對全文中心議題的表示。接着,作者又用入洞越深,記遊者越少的事實來強化自己的切身感受,慨嘆自己在“力尚足以入、火尚以明”的情況下,卻隨着人羣畏難退縮、半途而廢,乃至追悔莫及的惆悵之情。文章從客觀上的記敘向主觀的議論逐漸自然過渡,記敘和議論緊密結合。上下文一氣呵成,顯得氣勢流暢。

前呼後應,議論層層相關。文章圍繞着“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這個中心議題逐層展開,文意由敘探洞轉向議治學。作者學習古人求思之深,故“往往有得”的治學精神,認識到在客觀條件許可下,做任何事情都必須樹立雄心壯志,纔會不避險遠、百折不撓;矢志不渝,勇往直前,最終必定能取得奇偉、瑰怪、不同凡響的成就。只要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即使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也決不會因爲遭到他人的譏諷而後悔。文章緊緊扣住“深”“難”“奇”三字,從志向、力量、物質條件三方面,進行遊洞和治學二者間的相互比擬,由實而虛,因事明理;觸類旁通,融敘事與議論爲一體。讀者從字裏行間可以感受到作者從消極悔恨到積極反省、從感到不盡興變爲有所得的思想情緒的變化。

在遊山途中,一塊字跡模糊而仆倒在地的碑石,竟引起了王安石極大的興趣,他從碑石上“花山”二字考證出當時人們把“華山”的“華”,讀作“華實”的“華”是錯誤的。並且由此聯想到因爲古代文獻資料的不足,在治學過程中,常常出現以訛傳訛的現象,於是他強調指出:治學中應具有“深思而慎取”的態度。作者借殘碑議治學,以小喻大,首尾貫通;不僅加深了文章議論的深度,更表現出作者嚴謹的章法和奇妙的構思。

這篇遊記語言凝鍊且富有邏輯性,準確而概括地表達了文章曲折深奧的哲理。

《遊褒禪山記》知識點梳理參考答案 篇二

一、父,通“甫”,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二、

1、舍:名詞活用爲動詞,築舍定居。

2、名:名詞活用爲動詞,命名,稱呼。

3、側:名詞作狀語,在一側。

4、深:形容詞用作名詞,深度。

5、窮:形容詞活用爲動詞。窮盡,走到頭。

6、見:動詞作名詞,見到的景象。

7、至:動詞用作名詞,到達的人。

8、明:形容詞用作動詞,照明。

9、極:形容詞作動詞,盡情享受。

10、險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險遠的地方。

11、謬: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弄錯,使……錯。傳:動詞作名詞,流傳的文字。

名:名詞作動詞,說明白。

三、

1、十分之一。

2、不平常。

3、泛指求學的人,指讀書人。

4、是代詞“所”與介詞“以”結合,相當於“……的原因”。

5、“於”,介詞,對;“是”,代詞,這件事。

四、(一)1、代詞,那,指褒禪埋葬之時

2、代詞,這,指慧空禪院

3、代詞,代“僕碑”

4、前“其”:代詞,它,代“穴”;後“其”:代詞,那些,作“好遊者”定語

5、前“其”:代詞,它,代後洞;後“其”:代詞,代遊人

6、代詞,他們,指古人

7、代詞,指自己

8、代詞,洞,洞壁

9、代詞,它,代山的名稱

10、代詞,那些,指欲出者

11、語氣副詞,表反問,豈、難道

(二)

1、作介詞用:因、由於。

2、連詞,來,表目的。

3、作連詞,相當於“而”,表並列。

4、連詞,表修飾。

5、連詞,因爲。

6、連詞,表修飾。

7、介詞,“以之”的省略,因此,由於。

五、

1、判斷句

2、判斷句

3、判斷句

4、狀語後置

5、省略句

6、判斷句

7、判斷句

六、

1、我們出洞以後,就有人埋怨那主張推出的人,我也後悔自己跟他出來,因而沒有享受到極盡遊玩的樂趣。(關鍵詞:既、或、咎、極以及第三個“其”。)

2、我對於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感嘆那些古代文獻沒有留存,後代人弄錯了它流傳的文字,而沒有能夠說明白的事情,哪能說得完呢?(關鍵詞:以、謬、名、勝)

3、古人對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觀察,常常有心得,因爲他們探求、思考得深入而且無處不在(廣泛)。(關鍵:往往,以、介賓短語後置。)

《遊褒禪山記》鞏固練習

詞語釋義

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因此)

卒葬之(最後)

有碑僕道(仆倒)

華山之陽(南邊)

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窮盡,完)

獨其爲文猶可識(辨認)

其文漫滅(磨)

瑰怪(瑰麗)

始舍於其址(地方、舊址)

蓋音謬也(錯誤)

非常之觀(景觀)

何可勝道(全)

寫出下列句中古今異義詞的古義與今義

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古義:十分之一)

於是餘有嘆焉(古義:對此)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古義:非同尋常)

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古義:到了)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古義:求學的人)

寫出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莫能名者(代,它的)

既其出(代,自己)

而予亦悔其隨之(當,我)

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那些)

其孰能譏之乎(反詰)

而記遊者甚衆(因而)

來而記之者已少(順承,遞進)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但是)

餘與四人擁火以入(修飾)

夫夷以近(並列)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因爲,介)

不出,火且盡(將要)

於人爲可譏(在)

餘於僕碑(對於)

寫出下列句中詞類活用現象及詞義

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築舍定居)

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命名)

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窮盡,走到盡頭)

火尚足以明也(照明)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險要遙遠的地方)

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弄錯)(傳說)(說明)

不得極夫遊之樂也(盡情享受)

則其至又加少矣(到的人)

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幽深昏暗使人迷惑的地方)

蓋其又深()

翻譯下列語句

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在此時,我的體力還足夠繼續進入,火把還足以照明。我們出來後,就有人責怪那些想要出來的人,我也後悔隨着他們出來,因而不能盡情享受遊玩的樂趣。

夫夷以近,則遊者從;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如果那裏距離人們)平坦又近,那麼來遊玩的人就多;如果險峻遙遠,那麼來遊玩的人就少。而世上奇特雄偉、瑰麗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些險峻遙遠的地方,而人們很少去那兒,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夠到達的。

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爲可譏,而在己爲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相關課文】: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遊褒禪山記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爲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衆,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爲可譏,而在己爲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餘之所得也!

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遊褒禪山記原文 篇三

遊褒禪山記

王安石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爲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衆,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爲可譏,而在己爲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餘之所得也!

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遊褒禪山記原文 篇四

該文寫於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七月某日,是作者與他的兩位朋友和兩個胞弟同遊褒禪山後所寫。這是一篇記述與議論相結合的散文,與一般遊記不同,獨具特色。全文按照記敘和議論的層次,可分五段。

從篇首至“蓋音謬也”。記述褒禪山命名的由來。文章開頭緊扣題目,開門見山地先說明褒禪山又叫華山之後,接着追述之所以命名爲褒禪山,是因爲唐朝有一個名叫慧褒的和尚,一開始住在華山之下,死後又葬在華山之下,所以叫做褒禪。作者由遠及近,當追溯了褒禪山命名的由來之後,就把筆墨轉向眼前所見的慧空禪院上來。說明如今看到的慧空禪院,就是當年慧褒禪師居住的房舍和墳墓之所在。因爲這畢竟是一篇遊記,所以當寫到慧空禪院之後,便以它爲基點,重點突出地來記敘褒禪山的名勝華山洞。“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這三句,說明華山洞的方位及其命名的由來。接着又寫距華山洞百餘步倒在路旁的石碑,以及碑文的情況。“其文漫滅”一句,從字面上來看,是說由於年代久遠,字跡已經模糊不清。其實,也是爲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識的“花山”二字。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在於糾正今人把“花山”之“花”誤讀爲“華實”之“華”的錯誤。之所以要糾正今人讀音的錯誤,又旨在爲下文發表感想和議論設下張本。

從“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至“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記敘遊覽褒禪山後洞的情形。這段承接第1段華山洞的方位和命名,進一步分別就華山洞的前洞和後洞加以敘寫。前洞,“其下平曠,有泉側出”,雖有美景而不險絕,“而記遊者甚衆”,不足以遊,所以一筆帶過。而後洞與前洞相比,則迥然不同,它不像前洞那樣平坦廣闊,遊人舉足可到,而在“由山以上五六裏”的幽深之處,需要花費氣力才能到達,而且“入之甚寒”,所以即使喜歡遊覽的人,也不能窮盡它的盡頭。然而惟其險絕,纔有奇觀。因而便引起了作者與同遊者的極大興趣。於是他們拿着火把走了進去,走得越深,行進越艱難,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越加美妙。可是行進的艱難與景物的美妙形成了矛盾,所以同遊者之中有倦怠而想出來的人說:“不出去,火把就要燒光了。”這麼一說,大家就隨着他一起走了出來。一旦走出洞後,作者卻深有感慨,慨嘆自己所到達的地方比起喜歡遊覽的人,還不到十分之一,然而在洞的左右壁上,題字留念的人已經很少了。如果再往深處走,到達的人就更少了。這說明沒有大志而畏於艱險的人,是不能夠深入險境而窺視到異觀的。因而又回顧自己在洞裏還沒有出來的時候,“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是可以繼續前進的,只是聽了倦怠者的話,隨着走出洞來,而不能極盡遊覽之樂。目的不達,滿腹憾恨之情溢於言表,由此可見作者不畏艱險的積極進取精神。

從“於是餘有嘆焉”至“此餘之所得也”。

寫未能深入華山後洞所產生的感想和體會。這段開頭“於是餘有嘆焉”一句,奠定了全段的基調,爲展開議論作了帶有濃厚感情色彩的轉折。行文先從古人的行事說起,而後又回到遊覽風物上來,加以發揮議論。就古人來說,他們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都有所得,這是因爲他們對事物觀察思索得深切,而沒有探索不到的地方。作者稱引古人,是爲了借古鑑今。不言而喻,今人行事,要想有所收益,也必須具有古人那種探索的精神。但事實上,並不是人人都具有這種精神的。就以遊覽風物來說,“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這種現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現。而天下的奇異雄偉、異乎尋常的景物,又常常在險遠之處,人們卻又很少能夠到達,那也就不可能看到奇景異觀了。那麼怎樣才能看到奇景異觀呢?作者進而又從三個方面加以論說。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這裏強調了一個“志”字。只有胸懷大志,纔有可能到達理想的境地。二是有了大志,不隨隨便便地止足不前,“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這裏又強調了一個“力”字。這個“力”,是指氣力。如果氣力不足,像“有怠而欲出者”那樣,也是不能到達理想境地的。三是有了大志和氣力,而又不輕易地倦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這裏又強調了一個“物”字。這裏所說的“物”,是指火把之類的藉助之物。當遊覽者走進昏暗之處的時候,如果不借助火把之類的物來照亮前進的道路,也是不能到達理想境地的。總之,只有具備志、力與相助之物這三個條件,才能到達理想的境地。這是就正面來說。反過來說,氣力可以達到而又未能達到,這對別人來說是非常可笑的,對自己來說是很可悔恨的。如果竭盡了自己的志氣,也仍然達不到,也就沒有什麼可悔恨的了。這樣,誰還能譏笑他呢?作者從正反兩方面把道理說得清清楚楚。這就是作者遊覽華山後洞之後的心得和體會。這個心得和體會,是十分深刻的,它的客觀意義卻遠遠超過了遊覽,而可以用之於從事一切事情。

從“餘於僕碑”至“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寫由於僕碑而引起的聯想。作者從僕碑上尚可辨識的“花山”之“花”字,今人誤讀爲“華實”之“華”,從而聯想到古籍,“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從山名的以訛傳訛,聯想到古籍的以訛傳訛,使作者觸目傷懷,慨嘆不已。因而又進一步提出“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對待傳聞要“深思”而“慎取”這個提法,也很精闢。它對學者整理和研究古籍,鑑別其真僞,恢復其本來面目,不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有指導意義的。

從“四人者”至篇末。記同遊者姓名和寫作時間。

從以上五段簡略地敘述和分析裏不難看出,本文雖以遊記命題,但所寫重點卻不在於記遊,而在於寫作者在遊覽中的心得和體會,並着重寫了兩點:一是寫華山山名的本末;一是寫遊覽華山後洞的經過。

寫華山山名的本末時,從今人對“花山”讀音之誤,聯想到對古籍的以訛傳訛,從而指出對古籍要持“深思而慎取”的態度。這既是對當時學者的勸勉,同時也是作者自己治學態度的寫照。王安石在治學方面,就頗多創見,不爲前人之見所束縛。比如他與門人一起修撰《詩》《書》《周禮》三書的經義和《老子注》等書的註疏,以代替漢儒以來的章句之學,就是突出一例。再如他寫的詠史和懷古詩,也多半一反常人之見。在《商鞅》詩裏寫道:“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在《賈生》詩裏寫道:“一時謀議略施行,誰道君王薄賈生。”這些都反映出他的新見解。這些見解,又都是爲他打擊舊黨,推行變法革新服務的。因而也可以說他變法革新的理論和實踐,就正是他認真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得出“深思而慎取”的結果。

寫遊覽華山後洞的經過時,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而遊者也隨之越來越少的情況,進而論述了“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險遠”,要想看到“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就必須有一個不畏艱險,一往直前的堅強意志,同時還要具備足夠的實力和可資憑藉的外界條件。他這種力圖精進,永攀高峯的精神,同他後來在變法革新中所表現的不怕圍攻、百折不回的精神也是完全一致的。這種積極進取精神,同他的變法革新,雖有其不可避免的歷史的和階級的侷限,然而卻也能][給人以有益啓示和鼓舞。

本文的寫作技巧也是比較高明的。

既然本文的重點不在記遊,而在寫遊覽中的心得體會,所以在材料的取捨上,行文的組織安排上,是頗費一番切磋琢磨之功的。作者在記遊中,處處爲寫心得體會搭橋鋪路,使記遊與心得體會十分和諧自然地結合起來。

文章開頭“褒禪山亦謂之華山”一句,看來只是敘說褒禪山的原委,平平淡淡,並不新奇。但細加玩味,卻不尋常。它不僅爲下文考究褒禪命名的由來起着開拓的作用,而且也把有關全局的“華山”二字突現出來。作者突現出“華山”,對全文的記遊和議論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可以設想,倘若讀者不瞭解褒禪山就是“華山”,那麼文章題爲《遊禪山褒記》,而下面所記的,也就是與“華山”不可分割的華山前洞、華山後洞,便失去了根基,而令人不可思議。隨之遊覽華山後洞,從而發表議論也將成爲不可能。所以首句把“華山”突現出來,是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它對全文來說,起着先引和鋪墊的作用。然而作者又不特意去就“華山”而論“華山”,卻以考究褒禪山命名由來的方式來突現它,這就更顯得自然入妙了。從考究褒禪山命名的由來來看,文從字順,無懈可擊;從記遊角度來看,又順理成章,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

該文是以記遊爲輔,以議論爲主的特點,所以作者在記遊中寫什麼,不寫什麼,以及怎樣寫,也是經過周密考慮,嚴加取捨的。文中所寫華山、慧空禪院、僕碑和華山前洞,由於都不是所寫重點,所以都一筆帶過。而它們的出現,又都是爲寫華山後洞,特別是寫遊華山後洞作鋪墊過渡的。詳其所詳,略其所略,對所寫重點遊華山後洞,則刻意作了較爲細緻地記敘。作者先寫華山後洞幽深昏暗,寒氣襲人,雖好遊者不能窮;次寫入之愈深,進之愈難,見之愈奇;次寫怠而欲出者聲張出洞,同遊者遂與之俱出;次寫入之愈深,記遊者愈少;次寫既出之後,有人責備怠而欲出者;次寫作者悔恨隨怠者而出,不能極盡遊覽之餘,層層深入地寫出了遊覽華山後洞的全過程。這之中有環境氣氛的渲染,有遊人的`活動,有意志不堅強者的退縮,有責怨之辭,有悔恨之語。記遊詳盡曲折,思想鬥爭波瀾起伏,這就爲下文抒寫心得體會,發表議論,作了自然而然地鋪墊過渡,使記遊與議論緊密地融合起來。

再如作者寫僕道之碑,敘寫“其文漫滅,獨其爲文猶可識,曰‘花山’”,並從而考究今人讀音之謬,也是有意安排。它對下面針對後人對古籍以訛傳訛的現象發表議論,同樣起着鋪墊的作用,使之前呼後應,結爲一體。總觀全文,記遊爲議論提供了條件,而議論則是記遊的必然發展。爲突出所寫重點,作者嚴於取捨,精於剪裁,善於鋪墊過渡的寫作技巧,是值得借鑑的。正如《古文觀止》的編者所說:“一路俱是記遊,按之卻俱是論學。古人詣力到時,頭頭是道。川上山樑,同一趣也。”作者最後又感慨倒在路邊的碑,與篇首相呼應,結構嚴絲合縫,脈絡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