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蘇軾《記承天寺夜遊》原文【精品多篇】

蘇軾《記承天寺夜遊》原文【精品多篇】

作者介紹: 篇一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人。他是歐陽修以後的文壇領袖,多才多藝,詩、詞、文、書、畫都是一代大師,著述十分豐富。

註釋: 篇二

(1)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黃岡縣城南。

(2)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元豐,宋神宗趙頊年號。當時作者因烏臺案被貶黃州已經四年。

(3)戶:一說指堂屋的門,又一說指窗戶,這裏指門。

(4)欣然:高興、愉快的樣子。

(5)行:散步。

(6)念:考慮,想到。

(7)者:……的人。

(8)遂:於是,就。

(9)至:到。

(10)尋:尋找。

(11)張懷民:作者的朋友。名夢得,字懷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豐六年也被貶到黃州,寓居承天寺。

(12)寢:睡,臥。

(13)相與:共同,一同。

(14)中庭:庭院裏。

(15)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這裏形容月色如水般澄淨明亮的。樣子。

(16)藻、荇(xìng):均爲水生植物,這裏是水草。藻,水草的總稱。荇,一種多年生水草,葉子像心臟形,面綠背紫,夏季開黃花。

(17)蓋:句首語氣詞,這裏可以譯爲“原來是”。

(18)也:是。

(19)但:只是

(20)閒人:這裏是指不汲汲於名利而能從容流連光景的人。蘇軾這時被貶爲黃州團練副使,這裏是一個有職無權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閒,自稱“閒人”。

(21)耳:語氣詞,相當於“而已”,意思是“罷了”。

作者簡介 篇三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諡文忠。學識淵博,喜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爲“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創作背景 篇四

此文寫於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元豐二年(1079),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元豐三年(1080)二月到達黃州貶所,名義上是“團練副使”,卻“本州安置,不得籤書公事”,也就是說做着有職無權的閒官,到寫這篇文章時已經快滿四年。蘇軾氣味相投的友人張懷民此時也謫居黃州,暫寓承天寺,因有此文。

參考譯文 篇五

調任徐州知州。黃河在曹村決口,在梁山泊氾濫,從南清河溢出,匯聚在徐州城下。城牆將要被浸壞,富裕的百姓爭着出城躲避水災。蘇軾說:“富人出去了,百姓都人心躁動不安,我和誰守城?我在這裏,洪水決不會浸壞城牆。”又把富人重新趕進城去。蘇軾到武衛營,喊來卒長,說:“河水將要衝壞城牆,事情緊急,你們雖是禁軍,姑且替我出力。”卒長說:“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應當效命。”就率領兵卒拿着畚箕鐵鍬出去,築起東南長堤,從戲馬臺開始,一直連接到城牆。蘇軾把家安置在堤上,即使路過家門也不進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終保全了這座城。他又請求調發第二年的役人來增築舊城牆,用樹木築起防護堤,以防水再來。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

賞析 篇六

1、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解析:採納了擬人的修辭伎倆,妙在“入”字,將月光寫活了,並且突出了蘇軾的豁達的胸懷。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解析:寫景抒情。“空明”寫月光澄清明亮,很形象。將月下竹影、樹影比喻爲水中藻荇交錯,很妙。觀賞如此細緻清楚,可見二人“清閒”盡現。

3、何處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爾。

解析: 敘事簡淨,寫景如繪,而抒情即寓於敘事、寫景之中。敘事、寫景抒情,又都集中於寫人;寫人,又突出一點:“閒”。入“夜”即“解衣欲睡”,“閒”;見“月色入戶”,便“欣然起行”,“閒”;與張懷民“步於中庭”,連“竹柏影”都看得哪麼仔細,那麼清楚,兩個人都非常“閒”。“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冬夜出遊賞月看竹柏地,卻只有“吾兩人”,因爲別人是忙人,“吾兩人”是“閒人”。結尾的“閒人”是點睛之筆,以別人的不“閒”反襯“吾兩人”的“閒”。惟其“閒”,才能“夜遊”,才能欣賞月夜的美景。讀完全文,兩個“閒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觀賞的究詘瞳,都歷歷如見。實際上對生活有熱愛、追求之意,可謂“點睛”之筆。

翻譯 篇七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準備脫衣入睡,恰好看到這時月光從門戶照進來,於是高興地起身出門。考慮到沒有和我一起遊樂的人,就到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還沒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裏散步。月光照在庭院裏像積滿的清水一樣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是院中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又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閒的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