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講話致辭 > 代表發言

在全市優化營商環境暨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交流發言

在全市優化營商環境暨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交流發言

在全市優化營商環境暨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交流發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就是城市的重要軟實力。從頂層設計來看,中央和省、市一直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聚焦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先後部署推動“四張清單一張網”、“最多跑一次”、數字化改革等工作。我市以“看見美麗中國”實幹爭先主題實踐爲總載體總抓手,堅持政企同心、上下合力,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全方位、全系統、全領域打造“企業最有感”的營商環境升級版。下面,我談幾點淺見。

一年來,我市《親清政商“直通車”架起政企“連心橋”》入選全省三個“一號工程”典型案例,《“財助營商”惠企政策精準直達全鏈改革》《創新構建“六個一”合規體系》《探索村級小額工程交易監管新機制》3個案例入選省營商環境最佳實踐案例;二手房“帶押過戶”、“e企安·365”工作體系等8項改革入選省營商環境“微改革”,數量居全省前列;南太湖新區獲批全省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7個試點之一。工作體系架構持續完善。全省率先謀劃制定《市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實施方案》,構建科學系統的工作體系和任務架構,完善“微改革”“好案例”“體驗官”等配套機制,形成推進、反饋、整改的工作閉環。堅持市、區縣一體聯動,同步推進市級50項、區縣25項營商環境標誌性項目。增值服務持續優化。在高質量完成南太湖新區省級試點基礎上,加快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與省、市民營經濟“32條”“39條”一體融合推進,構建“137N”政務服務增值化體系架構,創新“創業第一見面人”、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等惠企舉措,出臺政法系統“法護營商”二十條舉措、《關於垂直管理部門支持全市優化營商環境二十條意見》、《市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等惠企政策。專項行動持續攻堅。緊盯營商環境改革難點堵點,深入推進12項營商環境專項行動,開展重點產業合規體系建設,推進招投標領域突出問題整治,惠企政策資金直達快享、要素“蓄水池”統籌管理等經驗做法獲省領導批示肯定。

通過近幾年特別是今年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的生動實踐,以及前期在市內外開展的學習、調研等活動,我們認爲,要抓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重中之重是統籌處理好五對關係。一是“硬環境”與“軟環境”的關係。硬環境主要包括交通、水電,通信、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以及人力、資本、生態環境等,隨着經濟社會發展,企業開始重視影響商事主體經營的社會、文化和制度等軟環境要素,例如公共服務、辦事效率、幹部素質、政商關係等等。而辦事效率的提升,必然要更加註重數字化、集成化、智能化;對民營企業的關愛,也必然要求打造更多“親清直通車”“企業會客廳”等服務載體和機制。二是“基礎”與“增值”的關係。涉企服務首先是企業註冊、登記、註銷、辦稅、辦電等基礎事項,惠企政策首先是招商引資方面的政策優惠,這也是企業生存的基本需求。在做好這些基礎服務前提下,要抓緊打造全鏈條、全天候、全過程的服務新生態,爲企業提供額外衍生服務、增值服務,真正讓企業意想不到、超出預期。三是“大”與“新”的關係。以往的營商環境,更多關注的是大企業、大項目、大平臺,但隨着形勢的發展,也要側重服務中小企業和新業態。特別是隨着網絡經濟、衆創空間等新的產業模式不斷涌現,顛覆了許多傳統生產經營模式和消費模式,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市場監管部門不能簡單套用過去傳統的工作方式,要不斷創新開辦服務和監管機制。四是“指標”與“口碑”的關係。對於城市而言,要提升對企業和人才的綜合吸引力,首先要站在創業企業和創新人才的角度,全面、客觀地評估當地營商環境的優勢和短板。目前,省裏確定了5項考覈指標,重點是營商環境的“無感監測”指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營商環境水平。但反過來講,抓營商環境也不能唯指標論,而是要讓企業和人才說了算,要從數據層面量化、再用羣衆口碑去檢驗,營商環境的評價才能由表及裏、全面客觀。五是“政府側”和“企業側”的關係。營商環境的優化提升需要政府企業的雙向奔赴,企業是市場經營的主體,但政府施政水平更是關鍵。要以刀刃向內的決心和勇氣,敢於動真碰硬,加快變革重塑,優化服務、完善監管、加強幫扶。同時,也要通過市場機制整合社會側、企業側資源,實現供給主體多元化、服務事項類型化、服務模式專業化,讓市場經營主體放心投資、安心經營、專心發展。

發言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