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篇一

【教材分析】

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臺灣同胞冒着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課文先後描寫了同一時間海峽兩岸的兩個不同場景:第一個場景是在杭州某醫院的病牀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錢,他在靜靜地期待着那來自海峽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個場景是在臺灣花蓮的慈濟醫院,李博士正在餘震的危險中抽取臺灣青年的骨髓。他們冒着生命危險,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這一切,爲的是挽救海峽彼岸一個年僅18歲的生命。文章告訴我們,兩岸同胞相距雖遠,心卻是緊緊相連的。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兩岸骨肉同胞的血脈親情,感受生命的珍貴和愛心的'無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性,臺灣青年在餘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設計思路】

緊扣課題展開教學,以讀激情,以讀促悟,以情助讀,情景交融,讓學生在不斷讀書的過程中,得到情感體驗,與文中人物產生強烈共鳴,從而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輔助、課題卡片。

【課程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題導入,引入文本

1、老師出示板書《跨越海峽的 橋》:同學們,看到這個題目,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什麼情景?

2、橋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毛主席曾在一首詞中寫到“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而我們這篇課文的題目卻是《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生命橋是什麼意思?圍繞海峽兩岸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讓我們一齊讀讀課文,從課文中尋求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力求讀正確、讀通順。

2、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

3、交流初讀所得: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初讀課文,你對“生命橋”一詞是怎樣理解的?

4、這座生命橋聯接着大陸和臺灣,讓我們跟隨作者手中的筆,一同走進這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三、品讀課文,深入感悟

1、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讀完談一談自己的心得體會,並說說爲什麼要這樣讀。

2、當我們從甜美的夢鄉中醒來,打開窗子,燦爛的陽光灑在身上呼吸着帶着花香的清新的空氣,你會油然產生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⑴ 老師範讀,請同學們閉着眼睛想像一下:在這樣的一個早晨,城市的各個角落會有哪些我們熟悉的生活場景呢?

⑵ 學生暢談自己的感受。

3、換位思考:

同學們所描繪的這些畫面,使我們感到生活是多麼美好,然而這一天,對於小錢來說意味着什麼呢?

⑴ 第2自然段,學生用準確詞語表達自己此時此刻的心情。

⑵ 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讀一讀。

4、指導朗讀,課件出示:

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入。

⑴ 感情朗讀:

在這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在這個充滿花香的城市,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充滿生機,而小錢,卻只能躺在病牀,命運對他是如此的殘酷,讓十八歲的他得了白血病。十八歲,多麼美好的年齡,文中把十八歲比作一朵“含苞的花”,十八歲太年輕了,今後的路還很長很長,然而可惡的白血病卻要使這朵含苞的花“即將凋零”。感情朗讀這段話。

⑵ 創境引讀:

假如小錢沒有得白血病,此時此刻,他會做些什麼呢?

老師引讀:十八歲,多麼美好的年齡!

當同齡人吃過晚飯後,攜着父母的手在綠蔭道上漫步時,然而小錢……

當同齡人在球場上奔跑追逐,爲每進一個球歡呼跳躍時,然而小錢……

當同齡人的腳步走過祖國各地,盡情瀏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時,然而小錢……

當同齡人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爲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奮鬥時,然而小錢……

⑶ 合適的骨髓對小錢來說那麼寶貴,是挽救他生命的唯一途徑,然而找到合適的骨髓,容易嗎?

課件出示:

然而,要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又談何容易。如果沒有親緣關係,大約在十萬人裏纔有可能找到一個有適合骨髓的人。

指導朗讀這段話。

⑷ 朗讀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感受迥然不同,你認爲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5、患了白血病,生的希望是如此渺茫,小錢有沒有一線希望獲得重生呢?

學生齊讀第二自然段最後一句話。有的同學可能會發出感嘆,小錢真幸運呀;有的同學可能會提出疑問:小錢怎麼會在臺灣找到合適的骨髓呢?在這裏我們必須提到一個人,也就是下文所提到的李博士。

出示課件:李博士照片及簡介。

正是因爲有了像李博士這樣熱心公益的人,還有許多自願捐獻骨髓的熱心人,纔會使像小錢這樣的白血病患者看到了生命的曙光,讓我們發自內心地向他們表示敬意!

四、小結激趣,鋪墊下文

同學們,這場跨越海峽的拯救行動是否能夠成功?小錢最終能否獲得新生?海峽彼岸又發生了哪些驚心動動魄的故事?下一節課,我們將把鏡頭切換到寶島臺灣,一同去關注事情的發展,相信你對“生命橋”這個詞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

上一節課,我們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並通過品讀課文,感受到小錢所遭受的不幸,以及合適的骨髓對小錢的重要性。我們在爲小錢感到惋惜的同時,也爲他感到慶幸,因爲在海峽彼岸,有一位臺灣青年,正無私地爲小錢捐獻骨髓,來挽救他十八歲的生命。這一節課,就讓我們一同去關注事情的發展吧。

二、深入閱讀文本

1、默讀3~6自然段,瞭解海峽彼岸的臺灣花蓮慈濟醫院所發生的一切,請你用一個詞來談談你的感受。

2、爲一個毫無關係的陌生人捐獻骨髓,對於這件事,你是怎麼看待的?

學生談自己感受,老師引導:幫助他人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3、捐獻骨髓的事例,並不止這一件,而作者卻單單寫了這件事,那這件事例有什麼特別讓人感動的地方?請找出來並作上記號。

(學生交流令自己感動的地方以及感動的原因。)

──這例骨髓移植手術跨越海峽兩岸,有着深遠意義。

抽取骨髓的工作是在劇烈的餘震中進行的。

4、有那些句子讓你感受到餘震的可怕?找出來讀一讀。

5、同學們,我們可以想像餘震每一次發生時的情景:大地顫抖,房屋搖晃,玻璃破碎。人們驚慌失措……這一切讓人感到多麼可怕,而此時,臺灣青年和李博士反應如何呢?

課件出示:

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牀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6、此時此刻,他們會想些什麼呢?

學生更深入體會臺灣同胞不顧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險來幫助小錢的精神的可貴。

7、臺灣青年的愛心和骨肉同胞的親情,伴隨着那涓涓流出的骨髓,被帶到海峽彼岸,給小錢帶來生的希望,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三、點明主題,想像拓展

1、齊讀課文最後一段,再次感受“生命橋”一詞的深刻內涵。

師:你認爲這僅僅是一座生命橋嗎?

課件出示:

它還是一座( )橋,因爲( )。

學生根據提示,用此句式說出自己的感受。

2、我們完全可以設想,小錢在進行骨髓移植手術後,他的身體一天天恢復健康,蒼白的臉也紅潤起來了,生命之花傲然綻放,他的心中一定會充滿感激。假如你就是小錢,你想說些什麼呢?

學生暢所欲言,情感得到昇華。

3、老師小結。

【板書設計】

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大陸───臺灣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說課稿 篇二

一、說教材:

《跨躍海峽的生命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人間真情專題欄的一篇閱讀課文。本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臺同胞冒着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課文先後描寫了同一時間海峽兩岸的兩個不同場景:第一個場景是在杭州某醫院的病牀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錢,他在靜靜地期待着那來自海峽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個場景是在臺花蓮的慈濟醫院,李博士正在餘震的危險中抽取臺青年的骨髓。他們冒着生命危險,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這一切,爲的是挽救海峽彼岸一個年僅18歲的生命。兩岸同胞相距雖遠,心卻是緊緊相連的。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深切感受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二是體會臺人民和大陸人民難以割捨的骨肉親情。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與學生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運用或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談何容易、平安無事、期待、突如其來、空曠、骨肉同胞、血肉親情等詞語。

2、讀懂課文,理解跨躍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臺青年一心爲他人着想的高貴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是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臺青年在餘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三、說設計理念:

課文語言樸實自然,敘寫生動具體,情致淳厚感人,教學設計以愛貫穿整個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多讀、多想、多體會,深切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美好的感情,體會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教學中重朗讀、重感悟、重情感、重創新。在聽、說、讀、寫中落實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四、說教學思路與意圖:

(一)、故事導入,引發愛:

1、講故事,談感受。有一位母親買菜回家,突然看見自己三歲的孩子正從自己五樓的陽臺上摔下來。這位母親一下子從很遠的地方跑過去,居然接住了小孩。後來,消防隊員做了一個試驗,讓這位母親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跑過去,這位母親卻接不住一個沙包。這是爲什麼呢?

2、揭示課題:了不起的母親瞬間爆發了超常的力量,避免了慘禍,拯救了孩子。是愛創造了生命的奇蹟。我們要學習的《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發生在杭州的故事,因爲真實,因爲就在我們身邊,我在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格外感動,我想你們也一樣,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個故事,看看到底是什麼感動着我們?

(二)初讀課文,體會愛:

1、自由讀課文:

(1)讀通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2)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讀後你有何感想?

2、檢查交流:

(1)認讀詞語,說你能理解的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談何容易、平安無事、期待、突如其來、空曠、骨肉同胞、血肉親情

(緊扣文本理解詞語,通過理解重點詞語來感悟課文內容)

(2)回答問題2

(三)研讀課文,感悟愛:

1、學習課文第二段,抓住重點詞句體會當時情況的緊急性。

如:小錢靜靜地躺在牀上。燦爛的陽光沒有使他蒼白得連紅潤起來。

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2、學習3-6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劃出是自己深受感動的語句或段落,在空白處寫上感受。

(2)、有感情地練讀你劃記得語句或段落,說說理由。

(3)、學生交流體會。

(隨學生的回答,進行相機的指導,指導學生如情入境的反覆朗讀,探究人物的內心活動,體會人物的心情。從大地震剛過,臺青年靜靜地躺在牀上,沒有考慮家人是否平安無事,沒有考慮是否延期手術,沒有選擇空曠安全的地方等細節,體會臺青年一心只爲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質;從禮博士抽取骨髓使得鎮定沉着,運送骨髓中的刻不容緩,植入骨髓使得部分晝夜,體會其不顧個人安危、吉他人之所急得高尚醫德。同時課文語言樸實自然,敘寫生動具體,情致淳厚感人,引導學生認真品味語言,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3、學習第7自然段

4、說寫練習

這是一次跨越海峽的拯救行動,這是一次和死神爭奪生命的較量,最後,生命在人們的無私的給於中復活了,生命之花在人們的愛和奉獻中重新綻放了。小錢得救了,他的身體會慢慢康復,他蒼白的臉會慢慢紅潤起來,他的心中一定會充滿了感激,你想他會感激誰呢?如果有一天小錢和那位臺青年相遇了,他會對臺青年說些什麼?

5、學完課文,談談你對課題理解。

(四)拓展延伸,暢談愛:

1、組織討論;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我們的班機,我們的學校,我們的社會將會變得怎樣?

2、欣賞歌曲《愛的奉獻》

(愛是明媚的陽光,給人以溫暖;愛是盛開的鮮花,給人以芳香;愛是潺潺的溪流,滋潤萬物的成長;愛是熊熊的火炬,點燃生命的希望。讓學生在欣賞《愛的奉獻》中結束本堂課的教學,使課堂教學得以有效延伸。)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跨越、海峽、桂樹、蒼白、紅潤、移植、談何容易、幸運、臺灣、襲擊、平安無事、期待、突如其來、空曠、暫停、骨肉相連、血脈親情”等詞語。

2、讀懂課文,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臺灣青年一心爲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教學重點:

瞭解主要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並理解骨髓移植對於小錢的重要性,臺灣青年和醫護人員的奉獻精神。

教學難點:

充分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準備:ppt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

師:在上課之前,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我請同學給大家讀一讀。同學們有沒有猜出謎底是什麼呢?(預設:橋。)並板書。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篇關於橋的課文,也就是我們的第22課,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生: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板書課題。

這究竟是怎樣一座橋呢?就請同學們端起你的課本,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二、初讀文本,整體感知。

師:同學們都讀的很認真,讀書的姿勢也特別的端正。在正式學習課文之前,我們先看一下本節課的生字詞。(出示)看哪位同學可以讀得又準又好。(開火車讀,每人讀一個。重點糾正“髓、暫、脈”三個字。)

同學們讀的都很準確,接下來請同學們一起來讀一讀。(齊讀。每個詞讀兩遍,讀的時候要把字音讀準確。)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寫的生字。請同學們仔細地觀察一下,這些字有什麼樣的特點呢?我們在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呢?老師請同學來給大家提個醒。(預設:“峽”是左右結構的字,寫的時候要注意緊湊一點;“彼”的左邊是一個雙人旁,不是單人旁;“襲”這個字是由龍和衣組成的,是上下結構的字,要寫的緊湊一點,扁平一點。)

重點指導“襲”。學生自己在本子上寫一寫。

三、再讀課文,感悟理解。

1、師:剛纔同學們也都讀了課文了,那麼課文到底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預設:杭州的小錢得了嚴重的白血病,臺灣青年冒着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他的生命,並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進行板書)請同學再概括一下。

2、師:在1999年的9月22日,我們的小錢在幹什麼?(靜靜地躺在病牀上)他爲什麼靜靜地躺在病牀上?(他患了嚴重的白血病)你是從哪看出來嚴重的?(燦爛的陽光……生命之花綻放)在這裏的有三個詞是來形容花的,在這裏又是什麼意思呢?(指名說。預設:“凋零”指的是小錢的生命即將逝去,“含苞”是說小錢纔剛滿18歲,非常的年輕,還沒有展現出自己的人生價值,“綻放”是指只有骨髓移植才能使小錢重新獲得生命。)

3、師:同學們,你們瞭解白血病嗎?就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去了解一下。

(出示,指名讀)

4、師:白血病可以治好嗎?用什麼辦法可以治好?(預設:骨髓移植)

那麼找到合適的骨髓容易嗎?哪些地方體現出了這種不容易?再讀課文。

一)、(預設:如果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從哪些詞當中我們可以看出不容易?(十萬人裏,纔有可能,一個)

最後,找到骨髓了嗎?在哪找到的?(預設:找到了,臺灣)我們可以把這一部分概括爲(尋找骨髓)的不容易。

二)、師:除了在尋找骨髓的時候體現出了這種不容易,還有哪些地方體現出了不容易呢?(指名說)(針頭向皮膚……涓涓流出)你從哪個詞看出的這種不容易?(指名說。不得不停止,一次又一次,終於)

1)餘震就只是一次嗎?這裏說明了什麼?(非常危險)

2)在這麼危險的情況下,在什麼地方纔是安全的?(空曠的地方)

3)但是我們的李博士和臺灣青年是怎麼做的?(但是……)從“沉着”“靜靜”你可以看出李博士和青年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一心爲他人着想,捨己爲人)

4)雖然我們的這位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牀上,但是他的內心並不是平靜的,這又是爲什麼呢?(在這場災難中…不清楚)但他可以去找他的親人啊,他爲什麼還要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呢?(但是,他知道…骨髓)

可以概括爲是抽取骨髓的不容易。

三)、尋找骨髓的時候不容易,抽取骨髓的時候也不容易,其實,文中還有最後一個地方也體現出了這種不容易。不知道大家找沒找到?指名說

預設:(骨髓的保質期……)你是從哪些詞語中看出的這種不容易呢?(只有,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奔波,連夜)

這十幾個小時是如何奔波的呢?老師找到了當時的時間表。我請同學起來讀一讀。(指名說)概括爲運送骨髓的不容易。

5、最後我們的小錢得救了,這一刻所有的感動和喜悅都彙集到了課文的最後一段,請同學們大聲的讀一讀的最後一段,讀完的同學請坐好。

同學們都已經讀好了,那麼究竟什麼是“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呢?

(出示)看,這就是我們的浙江杭州,這個島就是我們的臺灣,中間所隔着的就是我們的臺灣海峽。雖然我們大陸與臺灣被臺灣海峽所隔,但是,割不斷的是我們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所以,這種血脈親情就是“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種血脈親情將會世代相傳、經久不熄。

請同學們帶着這種血脈親情以及濃濃的愛隨音樂有感情的朗讀我們的最後一段。6、這時,從臺灣青年的身體裏流出的,僅僅是骨髓嗎?還有什麼?

(預設:愛心,生命的火種,感動,喜悅)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如果有一天,杭州青年和臺灣青年見面了,他會對臺灣青年說些什麼呢?想一想,然後寫在你的本子上。

五、板書設計

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杭州 血脈親情、愛 臺灣

小錢 骨髓移植 青年

白血病 餘震中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過程與方法

以讀爲主,引導學生品讀文中的關鍵詞語,讀中感悟、體會作者流露在其中的思想感情。透過讀和想象,

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人們高尚的精神品質。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一心爲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重難點、關鍵

1重點: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性,中國臺灣青年在餘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

2難點: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關鍵:抓住關鍵詞語引導學生品讀、想象畫面,走進人物的內心,從而體會文本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課題

1 師導:同學們,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片海峽,但你們可否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着我國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中國臺灣。今天,老師帶大家走進跨越茫茫海峽的生命橋。

2 板書課題,學生質疑

學生:這裏的生命橋指什麼?

學生:是什麼使生命橋跨越茫茫海峽的?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學生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指名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1)指名讀詞語,其他正音,教師強調前鼻音,後鼻音的認讀。

(2)指名反饋: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教師適時板書。

(課文主要講了大陸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臺灣同胞冒着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

3 教師小結:同學們,抓住故事發生的地點、人物、時間以及關鍵詞就可以把故事說完整說具體。

4 師導:是呀,同學們,課文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真實而又感人的故事,那麼,對於課文中那些感人至深的

部分,我們應該靜下心來細細品讀,尤其是那些能夠使我們爲之一動的詞語或句子,我們更應該把它們畫下來,

細細品讀,把讀後的感受用一兩個詞概括出來,寫在文中的空白處。

三 默讀感人部分,體會人物精神

1 學生默讀3-5自然段,找出令自己感動的句子,說說感動原因。

2 與學生一起交流感受。

學生:我感動的句子是“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牀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因爲李博士在危險來臨的時候,還能夠那麼沉着。

學生:我也被李博士感動了,因爲從這裏可以看出李博士是多麼的(無私、有愛心)

教師:真會讀書的兩個孩子,一個會抓重點詞,一個會體會到人物精神。

(出示課件,指名讀出他的感動、敬佩。)

3 聯繫上下文引導學生體會李博士的無私。

師:李博士在什麼情況下還那麼沉着?

生:“針頭向皮膚刺去……”

教師:此時此刻,跑到哪裏才比較安全?

學生:“此時,跑到空曠的地方纔比較安全。”

教師:“但是,李博士仍……”此時此刻,手術室裏是安全的地方嗎?

想象一下,手術室裏還可能會有什麼危險呢?

學生:病牀可能會搖晃

學生:醫療器械可能會倒下

學生:房屋也有可能會倒塌

4 教師設情境朗讀:

當病牀搖晃的時候,李博士……

當醫療器械倒下的時候,李博士……

當房屋要倒塌的時候,李博士……

5 師導:李博士如此的沉着、無私,真讓我們感動不已。那中國臺灣青年的哪些做法或想法也感動了你呢?

6 學生反饋:

出示課件:“在這場災難中……”

師:想一下,中國臺灣青年想到了誰?

生反饋:中國臺灣青年想到了(親人、朋友、家園……但更多的是大陸青年小錢)

師:是呀,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中國臺灣青年多麼的(無私)呀!真讓我們(感動、佩服、讚歎……)

7 指導朗讀:讀出你的感動,你的佩服,你的讚歎。

8 師導:在這場災難中,就在昨天,一場里氏7.3級大地震襲擊了中國臺灣花蓮,一座座房屋倒塌了,

一座座橋樑斷裂了,數十萬人失去了親人,失去了家園,甚至失去了生命。但是,在餘震不斷襲來的時候,

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牀旁,中國臺灣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出示課件:“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

師導:看到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你高興嗎?

學生齊讀,讀出你們心中的高興。

9 引導想象

中國臺灣青年的身軀裏流出的僅僅是骨髓嗎?

反饋:流出了中國臺灣青年的愛心;流出了小錢的希望、期待……

師導:中國臺灣青年身軀裏流出了希望,流出了期待,那小錢又是怎樣滿懷着希望的期待呢?

10 出示第二自然段,教師配樂朗讀,學生認真傾聽。

理解:枯萎的花苞、綻放在文中的意思

體會: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談何容易

想象: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會使小錢……

11 指名反饋,教師適時引導。

學生: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會使小錢(蒼白的臉紅潤起來;燃起生命的火種;枯萎的花苞重新綻放)

12 師導: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時,李博士帶着剛抽取的骨髓,帶着小錢的希望出發了。

出示李博士奔波的時間表

學生觀察後思考:這經過了多長時間?(差5分鐘就是十二個小時)

這是怎樣的十二小時?

反饋:漫長、緊張、讓人擔心的十二小時

師導:李博士沒有停歇,一直到完成了骨髓移植手術。

出示第六自然段:男生齊讀,讀出李博士的不辭辛勞

找出表示漫長、緊張、讓人擔心的關鍵詞(奔波)

指導朗讀,讀出漫長、緊張的語氣

13 小結:中國臺灣青年和李博士的無私和博大愛心深深感動了我們每一個人。正是因爲有他們,

小錢才能燃起生命的火種。講到這裏,我們的課題疑問也就迎刃而解了。

指名反饋:生命橋指什麼?(兩岸同胞的骨肉親情,血脈親情。)

是什麼使這座生命橋跨越茫茫海峽的?(是臺灣同胞的愛心)

四 出示最後一段,指導朗讀

師導:同學們,茫茫海峽割不斷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骨肉親情。讓我們用“心”把課文最後一段讀一遍。

學生齊讀

五 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1 師導:同學們,中國臺灣青年和李博士等醫護人員冒着生命危險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是他們的愛心給了

小錢第二次生命。這就是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血脈親情。

2 討論:如果有一天,小錢和中國臺灣青年見面了,小錢會怎樣感謝他呢?中國臺灣青年又會說些什麼?

3指名反饋

4 教師小結

六 總結全文,播放音樂《愛的奉獻》

祖國寶島臺灣同大陸被中國臺灣海峽所隔,但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是無法割斷的,這種血脈親情就是跨越海峽

的生命橋。這座用愛心架起的生命橋將永遠屹立在兩岸同胞的心中。

七 佈置作業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積累愛心名言警句。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跨越、海峽、桂樹、蒼白、紅潤、移植、談何容易、幸運、中國臺灣、襲擊、平安無事、期待、突如其來、空曠、暫停、骨肉同胞、血脈親情”等詞語。

2、讀懂課文內容,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一心爲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性,中國臺灣青年在餘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準備】

1、師生蒐集有關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資料,爲理解課文有關內容作好準備。

2、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導入,激發讀書興趣

1、你們見過哪些橋?

2、板書課題,根據課題質疑:

看到課題你會產生哪些疑問?什麼是“生命橋”?

二、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邊讀邊思考:

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3、分組討論。

三、全班彙報交流

1、指名讀課文,相機指導朗讀。

2、指名認讀生字。

3、交流:

⑴ 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⑵ 什麼地方最令你感動?

通過交流,學生要對課文內容做到全面把握。可從兩方面想:一是骨髓對小錢的重要;二是在餘震中中國臺灣青年捐獻骨髓,李博士抽取骨髓並連夜趕往杭州爲小錢做手術。

四、指導朗讀

人們救助小錢,是源於一種最樸素、最真摯的感情,那就是愛!從文中那些地方我們可以看到“愛”呢?我們要怎樣讀才能體會到這種愛呢?

1、找出文中有關的句子和段落讀一讀,說說理由。

2、同桌交流:

同桌之間讀一讀特別令你感動的句子和段落。

3、全班交流:

(交流令自己感動的句子以及感動的原因。)

預想:

⑴ 最後一段:

朗讀:“小錢得救了……那血脈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

(這是一個美麗的結果,患有嚴重白血病的小錢最終得救了。這是一種感動。)

⑵ 第五段:

朗讀:“針頭向皮膚刺去…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終於從身軀裏涓涓流出……”

這段中有一個詞語“突如其來”,你們怎樣理解?

(發生的時間很突然。餘震的大小事先也不知道,可能很小,也可能很大。在突如其來的餘震中,還要進行着手術,真是令人感動。)

⑶ 第二段:

朗讀:“小錢靜靜地躺在病牀上……終於在中國臺灣找到了這樣的人。”

(小錢只有18歲,就患了白血病,白血病又叫血癌,很難醫治,很可憐;骨髓很難找,終於找到了,真讓人高興。)

⑷ 第四段:

朗讀:“在這場災難中……期待着他的骨髓。”

(這位青年不顧家人的安危捐獻骨髓,因爲他知道拯救生命更重要。很令人感動。)

⑸ 描寫李博士的句子和段落。

五、總結,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多麼感人的一幕啊!在救助小錢的過程中,人們用情、用愛,編織了多麼美好的故事。讓我們再讀讀課文,去體會人與人之間這美好的感情!

六、抄寫生字

1、自主記憶字形,提出難寫的字。

2、指導書寫。

3、學生抄寫生字和生詞。

(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確定抄寫內容。)

第二課時

一、繼續在朗讀中體會情感

1、這是一次跨越海峽的拯救行動,這是一次和死神爭奪生命的較量,最後,小錢得救了。他的身體會慢慢康復,他蒼白的臉會慢慢紅潤起來,他的心中一定會充滿了感激,你想他會感激誰呢?中國臺灣青年和李博士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學生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3、全班交流:

預想:

⑴ 捐獻骨髓的那位中國臺灣青年:

小錢患的是嚴重的白血病,目前,唯一有效的醫治方法就是移植骨髓。很多人對捐獻骨髓懷有恐懼心理,害怕會影響自己的健康,其實這是所有的醫學研究和臨牀經驗表明,捐獻骨髓對於人體健康沒有影響;但是即使是這樣,也有很多人沒有捐獻骨髓的意願,所以到目前爲止,我國大陸的中華骨髓庫中的庫存量只有4萬多份,中國臺灣慈濟骨髓捐獻中心庫存23萬份,而我國的白血病患者有400多萬,需要更多的人志願捐獻骨髓。而這位中國臺灣青年就是這樣一位志願捐獻骨髓的先行者,小錢應該感謝他,我們也應該感謝他!餘震有大有小,房屋隨時都可能倒下來,生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他卻冒着生命危險捐獻骨髓。並且他不顧親人的安危來爲小錢捐獻骨髓。

引導學生進行想象:

(出示地震的圖片。)

又一次餘震發生了,大地開始顫抖,房屋開始搖晃,身體下的病牀吱吱作響……但是,這個青年人──仍靜靜地趟在病牀上。這需要多大的勇氣。需要多大的決心。

感情朗讀第4、5自然段,讀出自己內心的感動。

小結:在大地震過後,在劇烈的餘震中,這位青年不顧親人的安危,冒着生命危險,爲海峽另一邊的小錢捐獻骨髓,用自己的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⑵ 他還會非常感謝李博士:

李博士冒着生命危險從中國臺灣青年身上抽去骨髓,並一路奔波送到杭州,爲小錢作了骨髓移植手術。

這位李博士就是中國臺灣的骨髓移植專家李政道博士,他主持創辦了中國臺灣慈濟骨髓捐獻中心,徵集到23分骨髓樣本,成爲全球最大的華人骨髓庫,救助了衆多的白血病患者,今年的4月15日,他第100次攜帶着臺灣同胞捐獻的骨髓來到大陸。讓我們記住這位可敬的老人!

(出示李政道博士的照片。)

深情地朗讀第5自然段。理解“奔波”一詞。提問:李博士爲什麼要奔波十幾個小時呢?

(出示地圖看中國臺灣和杭州的位置,解釋到香港中轉的原因。)

(由於歷史和原因,中國臺灣和大陸現在還沒有直接通航,中國臺灣當局不允許飛機直接飛到大陸,只有到香港中轉。儘管中國臺灣和大陸之間隔着一灣海峽,還有很多人爲的阻隔,但還是不能阻隔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兩岸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在《愛的奉獻》的旋律中有感情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二、補充閱讀材料,加深感受

1、教師配樂朗讀補充材料的片段。

2、學生自己閱讀《跨越海峽的生命救助行動圓滿成功》這篇文章後找出自己最感動的句子讀一讀。

(是啊,這些人就在小錢的身邊,時時刻刻給予小錢關心、愛護和支持。正是因爲有這麼多的人關心、愛護這小錢,奇蹟纔會發生;正是因爲海峽兩岸這麼多人的愛心才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三、想象拓展,指導寫話

我們來想象一下,一年以後的某一天小錢和那位捐骨髓的中國臺灣青年相遇了,小錢會對那位中國臺灣青年說些什麼呢?請用幾句話寫下來吧!

1、學生自己寫。

2、指名讀,評價,修改:

評價應着眼於學生語言是否流暢,用詞是否準確。允許學生內容有所不同,只要發自內心,合乎情理即可。

四、總結全文內容,點明主題

1、你現在是怎樣理解“生命橋”的?

2、總結: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時刻,有很多的人需要我們去幫助,但是很少需要付出鮮血和生命。也許僅僅需要說一句溫暖的話,僅僅是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板書設計】

杭州 中國臺灣

小錢──愛心──年輕人 李博士……

最新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篇六

一、教學目標

1、會認“襲”等8個生字,會寫“峽”等12個生字。隨文理解“談何容易、凋零、幾經輾轉、空曠、奔波、同胞、突如其來”等詞語。

2、瞭解課文內容,理解題目“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臺灣青年和李博士及醫護人員一心爲他人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濃濃的血脈親情。

二、教學重難點重點:

品讀課文中的重點語句,理解骨髓移植對於小錢的重要性,體會臺灣青年和李博士在餘震的影響下堅持抽取骨髓這一行爲的難能可貴。難點:理解題目“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表層含義和深層含義。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小組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設置懸念,激趣導入

2018年10月24日,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相信同學們對此也有所耳聞。今天呢,老師要帶領大家認識另一座跨越茫茫海峽的橋,我們稱之爲“生命橋”。那麼這座橋跨越了哪個海峽?又爲什麼稱它爲“生命橋”呢?讓我們一起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吧!(板書課題: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圈畫出課文中的生字以及理解不了的詞語、句子。教師講解。

2、再讀課文,思考並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明確:杭州市的小錢身患白血病,海峽彼岸的臺灣同胞冒着餘震的危險向小錢捐獻了骨髓。

(三)深入研讀,重點感悟

1、點名朗讀課文1、2自然段,分析重點語句,體會小錢的不幸。

(1)初秋的杭州陽光明媚,丹桂飄香,然而一個18歲的年輕人卻身患白血病,無暇顧及周遭的美景。明確:以樂景襯哀情。眼前的景色如此美麗,但是小錢卻在承受着病痛,突出了人物遭遇的不幸。

(2)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明確: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年輕的生命比作“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寓意深刻,體現出小錢的生命之花尚未綻放就面臨着凋零的危機,令人嘆惋。

2、默讀課文3~6段,學生分組討論哪些地方體現出了骨髓捐獻過程的不易?從中感受李博士和臺灣同胞怎樣的品質?

明確:(1)“就在昨天,一場里氏7、3級的大地震襲擊了臺灣地區。此刻,大地仍在餘震中搖晃。”這兩句話交代了抽取骨髓時環境之惡劣,條件之艱苦。

(2)“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牀上……”臺灣青年冒着餘震的危險,靜靜地躺着。經歷過這場災難,此時的青年或許已經受傷,也不知道家人的安危,但他依然靜靜地躺在病牀上。讓我們不得不被這位無私奉獻、充滿愛心的青年而感動。

(3)分析與李博士相關的句子。

①“骨髓移植專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進手術室。”

②“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牀旁。”

③“李博士帶着剛抽取的骨髓,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奔波,趕到杭州,和當地的醫護人員一起連夜爲小錢做了骨髓移植手術。”

從“步履匆匆”“沉着”“十幾個小時的奔波”“連夜”等詞和短語我們不難看出李博士在這一過程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也可以感受到他臨危不懼、沉着冷靜的高尚品質。

3、齊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體會課文標題“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明確:表層含義,也許,小錢是不幸的,因爲他身患白血病。但是,他又是幸運的,因爲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在無私奉獻的臺灣青年和醫者仁心的李博士的幫助下,小錢得救了,生命之花得以重新綻放。

深層含義,結合句子“那血脈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可以看出,這座用愛心架起的生命橋也象徵着海峽兩岸之間割不斷的血脈親情。

(四)拓展延伸

因爲愛,人間才充滿溫暖。是愛,給了小錢第二次生命。是愛,讓一朵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又一次綻放。同學們,讓我們帶着這種感動,聽一首歌《愛的奉獻》。

(五)小結作業小結:

學習完這篇課文我們一方面可以體會到臺灣青年和李博士的高尚品質,另一方面也可以感受到海峽兩岸之間濃濃的血脈親情。在如今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更要加強兩岸人民之間的溝通、交流,爲祖國統一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作業:請同學們展開想象,如果將來小錢和臺灣青年得以相見,他們之間會發生怎樣的對話和故事呢?據此寫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重在引導學生理解臺灣青年和李博士高尚的人格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之間濃濃的血脈親情。結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更要指導學生感受文章的精神美,引導學生明白“兩岸同胞相距雖遠,心卻是緊緊相連的”。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說課稿 篇七

一、說教材

課文講述是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臺灣同胞冒着生命危險救助小錢這樣的一個感人的故事。課文用動情的語調,描繪了同一時間海峽兩岸的不同場景:第一個場景是在杭州一家醫院的病牀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錢,他在靜靜地期待着那來自於海峽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個場景是在臺灣花蓮的慈濟醫院裏。李博士正在餘震的危險中抽取臺灣青年的骨髓。因此,在教材的處理上,我就是以兩個兩景來切割,今天執教的是第二課時,重點引導學生感受臺灣青年和李博士等醫護人員在餘震中抽取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由此體會李博士和臺灣青年一心爲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二、說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認識,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預設爲:

知識與技能:運用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的方法學習生字詞。

過程與方法:學習用朗讀品味法、圈劃批註法、重點詞句品析法等方法讀懂課文,理解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感受生命的珍貴和愛心的無價,理解課題“跨躍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臺灣青年一心爲他人着想的高貴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三、說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是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臺灣青年在餘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四、說設計理念

課文語言樸實自然,敘寫生動具體,情感淳厚感人,教學設計以愛貫穿整個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多讀、多想、多體會,深切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美好的感情,體會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教學中重朗讀、重感悟、重情感、重創新。在聽、說、讀、寫中落實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五、說教法學法

教法:抓住重點語句仔細研讀,認真感悟,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臺灣青年在餘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勞累奔波,從中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學法:通過認真的讀和想像,能夠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六、說教學環節設計

我準備用兩課時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第一課時主要分以下幾個環節:

1、質疑導入,提示課題;

2、檢查預習,自學生字詞;

3、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第一環節:上課伊始,我以“橋”爲話題,引出課題,引導質疑,讓學生產生閱讀期待,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我直接導入課題:“同學們,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走進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請看老師板書課題。”“讀讀課題,你有什麼疑問?”此刻學生紛紛舉手質疑:“生命橋指的是什麼?”“海峽指什麼?”“生命橋怎麼跨越海峽?”我適時評價激勵。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本文課題高度概括了課文的內容,教學時引導學生抓住課題,提出疑問,有利於把握課文的整體內容。讓學生帶着問題,去閱讀課文,從而儘快地走進文本。

第二環節:檢查預習,自學生字詞,這一環節我就不多介紹了。

第三環節:初讀課文,感知愛的故事

這一環節我首先出示自學提示:

一讀:讀準字音,讀通語句,理解詞語

二讀: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我出示地圖幫助學生了解“海峽”;引導學生交流資料理解“白血病”、“骨髓”、“骨髓移植”;通過聯繫上下文與想象文章空白的方法理解“輾轉”“尋找骨髓的過程中,小錢的家人可能去過哪些地方?”是呀,這麼一個艱難的尋找過程就叫做輾轉。從而體會到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爲後文更好的理解李博士與臺灣青年的高尚品質做好鋪墊。(完成教學目標1)

理解詞語後我引導學生概括課文內容,並相機板書(小錢、臺灣青年、李博士)。

因爲中年級是概括能力訓練的關鍵年段,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的認識,然後概括主要內容,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以上是我對《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第一課時的說課內容,如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評委提出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