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國小語文優質課《金蟬脫殼》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國小語文優質課《金蟬脫殼》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金蟬脫殼》教學設計 篇一

陸家中心校 胡曉春

《金蟬脫殼》這篇課文極其生動地介紹了金蟬脫殼的全過程,展示了那奇特動人的情景。

針對教材的特點,本人抓住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揭示課題《金蟬脫殼》後一問:聽說過“金蟬脫殼”這個詞嗎?你瞭解這個詞語的意思嗎?學生們的回答在我的意料之中,於是我就藉機給學生講了一個“三十六計”中“金蟬脫殼”的故事,果然孩子們的視線都被我吸引住了,我就趁熱打鐵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二問:你們想知道課文中“金蟬脫殼”主要講什麼嗎?回答是當然的。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習活動對他來說就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愛學。

二、注重感悟,注重自主

閱讀過程是閱讀個體的感悟和體驗構建的過程。課文的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敘述了“金蟬脫殼”時的情景。教學這一段時,我讓學生反覆朗讀感受那奇特動人的情景,通過找句子、畫詞語、讀文字、填表格、作複述等多種形式,具體感悟課文內容。特別是蟬尾脫殼的情景,學生相應找出了“抖動”、“伸着”、“仰”、“撲”、“抓”、“抽”這些動詞,並能試着模仿蟬兒的這些動作,使得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

三、內外結合,遷移運用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觀察對於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於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這裏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在課文教完後,我這樣問:蟬,對於我們應該並不陌生,但“金蟬脫殼”的情形就鮮爲人知了。作者爲什麼能發現並用細膩的筆觸表現出“金蟬脫殼”的情景呢?通讀全文學生不難發現是因爲作者善於觀察,喜歡探究。大自然中有許許多多鮮爲人知的祕密等待着同學們去發現,請你們利用課餘時間觀察一種小動物,重點觀察它的動作,模仿本文的寫法,寫一篇觀察日記。在這時提出寫作要求,學生欣然接受。

總之,我們應該精心設計好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細節,把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金蟬脫殼》教學設計 篇二

7 金蟬脫殼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激發樂於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瞭解課文大意,初步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有趣”。

二、教學重難點:

學習第一段,激發學生樂於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三、教學時間:9月27日

四、教學設計:

1.出示蟬(圖):同學們,看這是什麼?(齊:蟬)師補充:俗稱——(齊:知了)

看到這蟬,我不禁想起了前幾天剛學的一首古詩,我們一起來背一背,好嗎?——(齊:《所見》)

課間早早到了教室做好了準備,打了預備鈴學生應該讀“每週一詩”了,才發現大屏幕落下,剛好擋住了昨晚剛換的《秋夕》,於是臨時加入以上環節——《所見》剛剛落音,正式鈴打響——開始上課!

2.今天我們要一起走進大自然,一起去了解蟬的一個生活習性——揭題:金蟬脫殼(齊讀課題,師補充:在這篇課文中,“殼”在這個成語中念qiào,在其他詞語中都念ké)

通過預習,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話來說說“金蟬脫殼”是怎麼一回事?(指句回答,師補充:蟬的幼蟲生活在泥土中,每年6月末,它們就會在黃昏及夜間鑽出土表,爬上樹幹,抓緊樹皮,蛻皮羽化,之後它們就成了蟲,就是我們常說常見的“知了”)相機板書:羽化

這一環節一方面讓我瞭解了預習時感知課文主要內容的情況,另一方面,“羽化”這一科學名詞的介紹也正應合了課文第五自然段的內容,而且我認爲必要的自然科學知識拓展是可以滲透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之中的。

3.今天我們就要隨着小作者的視線一起去領略金蟬脫殼的奇妙過程,出示“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3)瞭解課文大意,初步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有趣”。

4.出示“自學指導1”: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看清生字字形。

(2)蟬蟲脫殼的過程給你留下什麼印象?把令你印象深刻的語句多讀兩遍。

(3)時間:8分鐘

5.自學檢查:

(1)出示“看誰讀得準”(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2)完成《補充習題》p21:一(獨立完成,對照實物投影自批,以“☆”獎勵自己)

(3)檢查讀課文(開火車,一人一句,集體正音)

(4)交流:蟬蟲脫殼的過程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讀一讀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語句。

自學1的預設目標是掃除生字詞和課文朗讀障礙,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即對金蟬脫殼的“神奇有趣”、“奇特動人”的初步認識。

早上批閱了《習字冊》發現“恢復“的”復“字中間會寫成”目“,”協調“的”協“字右邊”力“會寫成”刀“,於是在學生自由讀”看誰得準“之後留了一分鐘時間讓學生提醒一下大家哪裏容易寫錯,學生提出了”配“、”搜“、”復“和”繁“四個字,在之後批閱《補充》時效果確實好一點。

開火車讀課文時,“樹幹“、”這陣兒“需要指導。

在交流“蟬蟲脫殼的過程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讀一讀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語句。”時,學生一開始不知道該怎麼談,只是讀一些比喻、擬人等比較特別一點的句子,我便讓學生找一找文中有詞語可以形容金蟬脫殼的過程,有學生找到了“神奇有趣”,我又說:“課文中與它意思相近的詞語是什麼?”學生異口同聲:“奇特動人。”隨後要求學生用“□”圈出這兩個詞,寫成了對全文的整體感知。

6.出示“自學指導2”:

(1)默讀課文,找一找,文中哪幾小節具體介紹了蟬蟲脫殼的過程?

(2)時間:3分鐘

7.自學交流(指名回答問題),相機板書:

一(1-2)

二(3-6)

三(7)

這裏的預設目標是理清文章脈絡,學生先把握住文中3-6小節具體介紹了蟬蟲脫殼的過程,那麼“斬頭去尾”,便自然而然地把課文劃分爲三大段。但實際交流時,學生找到了4、5自然段,這裏我又引導學生:課文介紹了金蟬脫殼的全過程,包括開始脫殼前的準備及脫殼之後的變化,學生又找到了第3自然段;我又問:第6自然段“這真是奇特動人的情景啊!”“這”是指什麼?——學生馬上意識到,這個“這”字是承接上文而來的。可謂“幾經周折”啊!

8.出示“自學指導3”:

(1)輕聲朗讀課文1-2自然段,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有趣。

(2)“這是多麼神奇有趣的事啊!”中的“這”是指什麼?用“﹏﹏”畫下來。

(3)時間:3分鐘

9.自學交流:

(1)指名說“夜幕降臨……換上華麗的新裝。”

(2)這神奇有趣的事是我從叔叔們那兒聽來的金蟬脫殼的事,在這句話中,你覺得哪裏“神奇有趣”呢?(指名評讀詞句,說說自己的感受)

“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有趣”這樣的教學目標應該落實在對文本的理解當中,學生先是找到並用“﹏﹏”畫下了句子,又找到了“夜幕降臨”、“偷偷”、“舊衣”、“新裝”等充滿神祕色彩的詞句,更感受到了金蟬脫殼的神奇和作者對這件事的好奇。

10.小結:從叔叔們那裏,我聽來了一個神奇有趣的事,這件事到底有多神奇?我們下節課再隨着作者一起去觀察、去發現。

11.“金蟬脫殼”不僅僅是蟬兒的一個生活習性,愛好古代兵法的同學一定知道它也是三十六計中的一計,俗話說,“三十六計,走爲上策”這“金蟬脫殼”則是走計中的上計,誰知道這個故事?(指名說)師相機幫助理清人物關係。

12.所以,我們現在用“金蟬脫殼”來比喻——(齊:用計逃脫而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

課前預習時讓學生蒐集了“金蟬脫殼”的故事並查找了它的意思。課堂交流資料時,學生說了這個故事,但沒有經過整理,內容比較繁雜,其實只需要知道這是主人公諸葛亮的一計,它用計讓蜀軍逃脫而使魏軍(對方)沒有發覺,等對方發現時已經晚了。“金蟬脫殼”的比喻義學生在寫《評價》“預習導航“時已經完成了,這裏就着故事更加深了理解。

13.像“金蟬脫殼”這樣含有動物名的成語你還知道哪些?(指名說)

完成《評價手冊》p17:五

必要的知識拓展更添加了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在完成《評價》作業時,“鶴髮童顏”、“蠅頭小利”兩道小題有部分學生存在一定困難,反饋時需要點撥:鶴髮童顏指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髮,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蠅頭小利指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潤。

總體說來,這節課完成了既定目標,從“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角度來看,學生在課堂上自學了三個時段,進行了四次訓練(包括寫、說、圈畫),自我感覺第一課時的內容涵蓋比較少,節奏還比較慢,訓練的形式和時長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金蟬脫殼》教學設計 篇三

教材分析

1、課標中對本節內容的要求: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從而激發學生樂於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興趣。課文以“金蟬脫殼”爲題,告訴我們寫的是金蟬怎樣脫殼的事情。

如作者所說,“最有趣的是蟬尾出殼的情景”,所以,作者觀察最仔細,描寫最細緻。我將這一段文字作爲教學重點,讓學生通過找句子、畫詞語、讀文字、填表格、作複述等多種形式,具體感悟課文內容。這樣做,真正做到了“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2、學習這篇課文,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觀察“金蟬脫殼”的全過程,使學生從中感悟到事物的發展的緣由,從而加深學生對事情發展有“感悟奇特的情景”。同時對事物的觀察掌握好的方法,即(1)要仔細觀察;(2)要有重點地觀察。

學情分析

1、所教學生缺乏觀察能力,表達能力也欠缺,沒有主動去發掘問題的所在,都是等待老師的提示或引導才能慢慢有所領會。

2、由於學生的年齡段原因,對事情的深層次分析未能透徹和領悟,如觀察“金蟬脫殼”之時,對“蟬尾出殼”的情景沒能仔細觀察。從而無法分享作者探究成功後的喜悅,也不容易知曉金蟬脫殼的祕密。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從而激發學生樂於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

難點:激發學生樂於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金蟬脫殼》。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這一課文。

2、交流蟬的資料。

二、學習第二部分

1、默讀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怎麼按順序來寫的?

脫殼前(3)—→脫殼中(4)--→脫殼後(5)

2、出示:“在金蟬脫殼的過程中,你認爲哪種情景最神奇動人”?先將有關的語句圈畫出來讀一讀,再與同學交流一下閱讀感受。(小組學習)

3、全班交流。

(1)“突然,我發現了一隻肥肥的、通身發着金黃亮光的蟬蟲。.。.。.停在那裏不動了。”

這是金蟬脫殼前的樣子與第一段中“夜幕降臨,蟬蟲就從土裏鑽出來,偷偷地爬到樹幹上”相比較。

(2)按“背 頭 腳 尾”的順序,邊讀邊想象金蟬脫殼的過程,說說閱讀的感受。

抓住關鍵詞語“抽搐”、“裂開”、“極淡的綠色”、“深綠色”、“慢慢地活動”、“抖動”、“伸着”、“仰”、“撲”、“抓”、“抽”、等來體會。

(3)金蟬脫殼後又有哪些變化?最讓你驚喜的是什麼?

(翅膀“只有一點點” “很快蓋住身體”, 顏色“每顫動一次”,就“由淺而深地變化一次。”)

指導閱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三、學習第三部分

1、默讀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細地看着蟬兒”,看到了什麼?

2、指導朗讀。

3、總結全文:

你看,作者對蟬的觀察是多麼細緻入微呀。

學習本文,對於我們寫作有什麼啓發?

四、佈置作業

小練筆:觀察一種小動物,並寫下來。

板書設計

脫殼前

7、金蟬脫殼 脫殼中

脫殼後

《金蟬脫殼》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明白金蟬脫殼的比喻意義。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從而激發學生樂於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興趣。

重點難點

1、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

2、激發學生樂於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興趣。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1、課文內容的投影片。

2、蟬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金蟬脫殼的起因。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猜謎)炎熱的夏天,趴在樹上“知了—知了”叫的是誰呢?知了是它的小名,它的學名叫————蟬。

板書課題:金蟬脫殼。齊讀課題。讀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2、設問:聽說過“金蟬脫殼”這個成語嗎?說說你的理解。

3、講故事:三十六計“金蟬脫殼”。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思考:課文中“金蟬脫殼”主要講什麼?

1、生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1)出示生字詞。

金蟬脫殼搜索枝丫配合枝繁葉茂

依依不捨協調恢復抽搐聚精會神

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重點指導:

依依不捨:非常留戀,不忍分離。

金蟬脫殼:蟬脫去幼蟲時的殼,變爲成蟲。比喻用計逃脫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

(2)交流初讀收穫。()師告知:金蟬即蟬的幼蟲,幼蟲脫下的殼叫蟬蛻,也叫蟬衣。蟬的幼蟲變爲成蟲時,就會蛻下外皮,外皮可以做藥材。

(3)指名逐自然段朗讀。

3、默讀課文,給課文分段,瞭解大意。

第一部分(1—2)寫叔叔的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決心揭開金蟬脫殼的祕密。

第二部分(3—6)寫金蟬脫殼的過程奇特動人。

第三部分(7)寫蟬兒趴在樹上,準備新的歌唱生涯。

三、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指名讀第1—2自然段。

2、出示:“這是多麼神奇的事啊!”

齊讀。

3、哪件事“神奇有趣”?

4、出示:“夜幕降臨,蟬蟲就從土裏鑽出來,偷偷地爬到樹杆上,脫掉它身上的舊衣,換上華麗的新裝。”

①指名朗讀。

②說說你的理解。

5、齊讀第1—2自然段。

四、佈置作業

1、蒐集蟬的資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7。金蟬脫殼》。今天我們接着來學習。

2、交流蟬的資料。

二、學習第二部分

1、默讀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

2、出示:“在金蟬脫殼的過程中,你認爲哪種情景最神奇動人”?先將有關的語句圈畫出來讀一讀,再與同學們交流一下閱讀感受。

小組學習。

3、全班交流。

⑴“突然,我發現了一隻肥肥的、通身發着金黃色亮光的蟬蟲……停在那裏不動了。”

這是金蟬脫殼前的樣子與第一段中“夜幕降臨,蟬蟲就從土裏鑽出來,偷偷地爬到樹杆上”相比較。

⑵按背頭腳尾的順序,邊讀邊想象金蟬脫殼的過程,說說閱讀的感受。

抓住關鍵詞語“抽搐”、“裂開”、“極淡的綠色”、“深綠色”、“慢慢地活動”、“抖動”、“伸着”、“仰”、“撲”、“抓”、“抽”等來體會。

(重點感悟蟬尾出殼的情景:這一部分圍繞哪句話來寫的?分別用單線和雙線畫出描寫蟬身體部位的詞語及相應動作的詞。再邊讀邊想象出殼情景。)

⑶金蟬脫殼後又有哪些變化?最讓你驚奇的是什麼?

(翅膀“只有一點點”—“很快蓋住身子”,顏色“每顫動一次”,就“由淺而深地變化一次”。)指導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三、學習第三部分

1、默讀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細地看着蟬兒”,看到了什麼?你讀出了什麼?

2、指導朗讀。讀出蟬兒的美,出殼的美,我心裏的美。

四、總結全文

1、你看,作者對蟬的觀察是多麼的細緻入微呀。

學習本文,對於我們寫作有什麼啓發?(作者爲什麼能將“金蟬脫殼”的全過程寫得那樣準確、細緻?)(觀察仔細、觀察有重點)

2、再次齊讀全文。

五、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2、小練筆:觀察一種小動物,抓住重點有序地寫下來。

六板書設計

脫殼前

金蟬脫殼脫殼中

脫殼後

(主備人:xxx修改人:xxx)

七、教學反思

作者以細膩的文筆,詳實地介紹了自己愛捉蟬,決心揭密,耐心等待,最後終於親眼目睹了金蟬脫殼的全過程。用生動有趣的故事,引領孩子走進動物世界,聆聽動物的歌唱,讓學生感受動物世界的奇妙與情趣,萌生對自然科學研究的興趣。教育中注意培養耐心、細心、對自然科學的探究精神、對大自然的珍惜和熱愛之情。

《金蟬脫殼》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金蟬脫殼的過程。

2產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能主動探究大自然中有趣的現象,並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別人介紹。

教學重點

瞭解金蟬脫殼的過程。

教學準備

師生:收集有關金蟬的資料和大自然中其他動物有趣的現象。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1同學們,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動物世界,妙趣橫生。今天我們一塊走進金蟬家族,瞭解發生在它們身上的有趣現象。請齊讀課文題目——金蟬脫殼。

2你們見過金蟬嗎?你對它有哪些瞭解?

3讀了課文題目,你想知道些什麼?(金蟬是什麼樣的?金蟬是怎樣脫殼的?它爲什麼要脫殼?)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來讀課文,看看哪些問題是通過我們自己讀書來解決的,再看看我們在讀書中又能產生哪些新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課文,把生字讀正確、課文讀通順。

2分組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比一比哪組讀得又正確又流利。

3師生共同評價,並相機指導朗讀。

4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三、細讀課文,瞭解金蟬脫殼的過程及變化

1默讀課文,看看哪幾段是寫金蟬脫殼的過程的,哪幾段是寫金蟬脫殼後的變化的。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2段,邊讀邊勾畫出寫金蟬脫殼過程的句子,然後把金蟬脫殼的主要步驟歸納出來。最後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弄清金蟬脫殼的過程。

3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觀察的細緻、語言的生動有趣。如:金蟬脫殼的過程作者寫得活靈活現,逼真形象,你喜歡哪個句子,爲什麼?哪些地方看出作者觀察很仔細?

4教師引讀本段,讓學生熟悉金蟬脫殼的過程。

5第3段寫了金蟬脫殼後的變化,主要寫了哪些方面的變化?(翅膀、身上的顏色)

6採用“讀一讀、想一想、勾一勾、議一議”的方法弄清金蟬翅膀和身上的顏色的變化情況。

7學生彙報學習情況。

8這奇妙的變化讓作者一飽眼福,我們也感到太有趣了,讓我們帶着高興的心情讀讀最後一段。

四、總結延伸

大自然中像這樣有趣的現象還有很多很多,用你們敏銳的眼睛去發現,去捕捉,我們準備開展一次“動物趣事”交流會,瞭解大自然中更多的趣事,好嗎?

附:板書設計

金蟬脫殼

脫殼過程:露出背——鑽出頭——露出腳——抽出尾

《金蟬脫殼》教學設計 篇六

作者:朱維山

☆課文的第三至五自然段,按時間順序描述了金蟬在脫殼過程中的動作以及樣子、顏色、大小的變化,爲我們展示了一幅奇妙動人的景象。請同學們仔細閱讀這三個自然段,找出描述金蟬脫殼過程的詞語填寫在下面的括號裏。

一隻(      )的、通身發着(               )的蟬蟲沿着柿子樹幹往上(    )→(      )一個枝丫上時,它用腳緊緊地(       )樹皮上的一處裂口,(      )那裏不動了

蟬蟲的整個身體來回地(      )了幾下,(     )立刻(      )了一道(      ),蟬背(         )→背上那一層保護甲的顏色也在很快地(      ),先是(               ),一會兒(                  )→頭(           ),前面一雙(            )的大眼睛,像兩顆花椒籽一樣(            )→六隻腳(         ),整個身子在慢慢地(      )→蟬尾使勁地(      )着,(   )着,已經出殼上半身(                  ),又敏捷地向前(        ),再用前腳(      )蟬殼用力(      ),(            )的蟬尾就(         )→脫殼的蟬靜靜地(       )蟬殼上,過了好一陣子,才依依不捨地(      )了蟬殼

蟬兒除了保護甲外,全身都是(         ),(      )的翅膀只有(         ) →(            )的翅膀逐漸(   )了起來,很快(     )身子,像兩把扇子長長地(      )身後→肚子在不停地(      )着,每(      )一次,身上的顏色就由淺而深地(      )一次,漸漸地(                  ),(                  )→翅膀上(      )了(                           )的斑紋→觸角也(      )一道道(         )的光環。

☆ 同學們讀了課文,瞭解了金蟬脫殼的奇妙景象,一定會對蟬產生濃厚的興趣,想進一步瞭解它。法國傑出的昆蟲學家和文學家法布爾在他的《昆蟲記》中,細緻描寫了蟬的生活習性,譬如蟬怎麼挖地洞,怎麼脫殼,怎麼唱歌,怎麼產卵,卵怎麼孵化出小生命,小生命怎麼從空中鑽到地下……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動物王國》中也介紹了蟬的情況。請同學們找來這兩本書讀一讀(也可上網搜索有關蟬的文字),就自己感興趣的幾個問題摘錄文中的句子,再寫寫閱讀感受,最後和同學交流一下。

☆ 有一位同學,不滿足於從別人的文章中瞭解蟬,而是自己捉了一隻蟬蟲放在家裏,仔細觀察它脫殼的過程,還寫成了一篇習作。同學們閱讀下面這篇習作時,要注意文中表示時間和描寫動作、樣子、顏色、大小的詞語、句子,體會作者是怎樣把金蟬脫殼的過程寫得具體生動的。

知了“猴”變知了

青島鹼廠子弟國小四年級二班  朱  冰

一天下午,我捉了一隻知了“猴”。它有二釐米長,全身古銅色,弓着背,胸前長着六條腿,還拖着一個大肚子。它爬起來慢吞吞的,真像一個醜八怪。再看看樹上那吱吱唱歌的知了,我忽然產生了一個念頭:要親眼看看這呆頭呆腦的傢伙怎麼變成小巧玲瓏、動作敏捷會唱歌的知了的(按從整體到部分的順序寫知了猴的醜陋樣子,再寫知了猴動作緩慢的特點,最後寫自己產生的想法——看知了猴怎麼變成知了的,很自然地引起了下文的描述)。

我把它放在家裏的紗窗上,坐在窗前的凳子上靜靜地等着。知了“猴”在紗窗上慢慢地爬着,好大一會兒,纔在紗窗的左上角停住了。一會兒,它的背上出現一道小縫兒。小縫兒在不知不覺間慢慢地變長變寬,露出了一絲嫩黃色的脊背。嘿,它要從這裏鑽出來呢(寫自己的發現,引出下文的描述)!我見知了猴的殼上漸漸裂開一道約一公分的縫,住一會兒,它的身體就顫動幾下,脊背也露得越來越寬,最後全露出來了(用“好大一會兒”“一會兒”“住一會兒”“最後”表示時間變化,按時間順序具體寫出知了猴選地方和知了露出身體的過程)。

奇怪的事發生了(用感嘆句寫出自己的意外,引出下文的描述)!知了身體不往外爬卻向後仰,像一個戲曲演員在做後下腰(用比喻句寫出知了的動作)。一會兒它抖動幾下,翅膀在抖動中“漸漸變大”,身體也漸漸向後彎垂得越來越低。這時我發現它的六條腿兒都從殼裏出來了,但屁股還在殼裏呢!“別後仰了,要掉下來了!”我不禁說了一聲(寫自己的語言,渲染知了動作的危險)。知了好像能聽懂我的話似的,慢慢地向上蜷身體,再用前爪鉤住殼的頭部,接着六條腿都鉤住殼,趴在殼上,殼上的六條腿巴在紗窗上(本自然段具體寫知了從殼裏鑽出身體拔出腿的過程)。

住了一會兒,它的身子扭一扭,一會兒便把屁股從殼裏拖了出來。這時它的身體是米黃色,翅膀白中泛青,剛好遮住身體。從開始裂縫到這時整好兩個小時(寫知了怎麼拔出屁股的和身體的顏色翅膀的顏色、大小,交代了知了猴變知了需要兩個小時。從這裏可以看出小作者在耐心觀察,這是寫好一篇文章的基礎)。

第二天早晨,我起來去看它。它身體呈黑黃相間的顏色,帶着黑色斑點的大翅膀比身體長約一公分。儘管我幾乎目睹了它的整個變化過程,但仍感到奇妙得很(寫第二天早上知了的樣子和顏色。寫自己的感受來襯托知了猴變知了的奇妙)。

簡評:本文按時間順序寫知了猴變知了的過程,條理清楚。描寫時寫出了知了猴和知了的動作、樣子、顏色的變化,比喻句用得恰當,描述具體生動。在描述中,作者還寫了自己的心理活動和語言,開頭寫自己“要親眼看看這呆頭呆腦的傢伙怎麼變成小巧玲瓏、動作敏捷會唱歌的知了的”;再寫“嘿,它要從這裏鑽出來呢”;又寫“奇怪的事發生了”和自己情不自禁說的話:“別後仰了,要掉下來了”;最後寫“儘管我幾乎目睹了它的整個變化過程,但仍感到奇妙得很”。這些句子使文章內容連貫結構嚴謹。文章字裏行間流露出對知了的喜愛之情。

朱維山指導點評

發表於1994年7月20日《小記者報》

☆讀了別人的文章,學到了別人的觀察和寫作的方法,再運用學到方法觀察、寫作,是提高自己讀寫能力的有效途徑。現在請同學們觀察後面的照片,寫一段話描寫金蟬脫殼的過程。如果能親手逮一隻蟬蟲或者其他動物,觀察後寫一段話,那更好。

《金蟬脫殼》教學設計 篇七

《金蟬脫殼》教案一、導入揭題 1.板書“蟬”,引進學生對蟬的記憶。(蟬,又名知了。大家非常熟悉,在炎炎夏日,它的叫聲時常伴隨着我們。很多同學還捕捉過。)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板書“金蟬脫殼”強調“殼”的讀音,成語中讀qiao,其餘地方讀ke,3.介紹成語,講諸葛亮使用金蟬脫殼的故事。4.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講的確實是蟬脫去外客變成成蟲的過程。齊讀,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二、讀課文,整體感知。1、剛纔大家提了那麼多的問題,想知道這些問題嗎?請大家帶着問題走進課文,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解決問題。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劃出不理解的詞語,想想課文寫了什麼。2、學生自由讀課文。3、檢查自讀情況。(1)、讀課文;實時糾正字音。(2),出示生詞,學生認讀三、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剛纔那麼多同學對金蟬脫殼趕興趣,我們就看看蟬是如何脫殼,第幾自然段寫金蟬脫殼的?4、  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找出寫蟬脫殼過程的詞語。(背——頭——腳——尾)5、  再讀課文,蟬脫殼的哪一個過程最吸引你?反覆讀讀,找出描寫蟬動作的詞語。6、  表演:蟬脫殼的過程寫的非常生動,特別是動作的描寫準確生動。你能表演一下嗎?多麼奇特動人的情景,大家都喜歡,能把他背誦下來嗎?四、作業: 背誦第四自然段。

《金蟬脫殼》教案 篇八

教材分析

1、課標中對本節內容的要求: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從而激發學生樂於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興趣。課文以“金蟬脫殼”爲題,告訴我們寫的是金蟬怎樣脫殼的事情。

如作者所說,“最有趣的是蟬尾出殼的情景”,所以,作者觀察最仔細,描寫最細緻。我將這一段文字作爲教學重點,讓學生通過找句子、畫詞語、讀文字、填表格、作複述等多種形式,具體感悟課文內容。這樣做,真正做到了“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2、學習這篇課文,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觀察“金蟬脫殼”的全過程,使學生從中感悟到事物的發展的緣由,從而加深學生對事情發展有“感悟奇特的情景”。同時對事物的觀察掌握好的方法,即(1)要仔細觀察;(2)要有重點地觀察。

學情分析

1、所教學生缺乏觀察能力,表達能力也欠缺,沒有主動去發掘問題的所在,都是等待老師的提示或引導才能慢慢有所領會。

2、由於學生的年齡段原因,對事情的深層次分析未能透徹和領悟,如觀察“金蟬脫殼”之時,對“蟬尾出殼”的情景沒能仔細觀察。從而無法分享作者探究成功後的喜悅,也不容易知曉金蟬脫殼的祕密。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從而激發學生樂於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

難點:激發學生樂於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金蟬脫殼》。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這一課文。

2、交流蟬的資料。

二、學習第二部分

1、默讀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怎麼按順序來寫的?

2、出示:“在金蟬脫殼的過程中,你認爲哪種情景最神奇動人”?先將有關的語句圈畫出來讀一讀,再與同學交流一下閱讀感受。(小組學習)

三、學習第三部分

1、默讀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細地看着蟬兒”,看到了什麼?

2、指導朗讀。

3、總結全文:

你看,作者對蟬的觀察是多麼細緻入微呀。

學習本文,對於我們寫作有什麼啓發?

四、佈置作業

小練筆:觀察一種小動物,並寫下來。

板書設計

脫殼前

7、金蟬脫殼脫殼中

脫殼後

《金蟬脫殼》教案 篇九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從而激發學生樂於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樂於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興趣。

教學準備:

1.課文內容的投影片。

2.蟬的資料。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金蟬脫殼的起因。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瞭解金蟬脫殼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板書課題:金蟬脫殼。齊讀課題。

2.設問:聽說過“金蟬脫殼”這個成語嗎?說說你的理解。

3.講故事:三十六計“金蟬脫殼”。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思考:課文中“金蟬脫殼”主要講什麼?

2.生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①出示生字詞。②指名逐自然段朗讀。

3.默讀課文。

第一部分(1-2)寫叔叔的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決心揭開金蟬脫殼的祕密。

第二部分(3-6)寫金蟬脫殼的過程奇特動人。

第三部分(7)寫蟬兒趴在樹上,準備新的歌唱生涯。

三、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指名讀第1-2自然段。

2.出示:“這是多麼神奇的事啊!”

齊讀。

3.哪件事“神奇有趣”?

4.出示:“夜幕降臨,蟬蟲就從土裏鑽出來,偷偷地爬到樹杆上,脫掉它身上的舊衣,換上華麗的新裝。”

①指名朗讀。

②說說你的理解。

5.齊讀第1-2自然段。

四、佈置作業。

1.蒐集蟬的資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一、競猜謎語,激趣導入

1、猜有關昆蟲的謎語。

2、齊讀課文1、2自然段,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金蟬脫殼》這一課的第一部分,同學們有什麼感

受呢?

(1)學生交流感受

(2)師出示幻燈,自然過渡到學習第二部分。

3、師: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是怎麼揭示金蟬脫殼這一神奇的祕密的!

二、合作探究,展開研讀,學習第二部分。

(一)1.默讀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分別是哪幾個自然段?

2、交流(師板書)

板書: 脫殼前(3)

脫殼中(4)

脫殼後(5)

3、師:蟬脫殼前是什麼樣子呢?

(1)指名朗讀第3自然段,其他同學畫出第3自然段中描寫蟬脫殼前樣子的語句。

(2)指名答。

(3)齊讀突然┅┅不動了。

(4)師:蟬蟲停下來不動,它想幹什麼呢?指名讀夜幕降臨┅┅換上華麗的新裝。

(二)理清順序,掌握重點。

1、師:大家都很想去了解蟬是怎樣脫衣的吧?讓我們邊讀邊想象金蟬脫殼的過程,感受這個過程的

神奇所在吧!

2、默讀第4自然段,指名說從這段中你瞭解到哪些信息?

3、金蟬脫殼的順序是怎樣的呢?指名答。

幻燈出示:背-→頭-→腳-→尾

4、師:蟬脫殼的過程中,你認爲最有趣的是哪一部分呢?把相關語句畫出來,然後給大家說說你的

感受。

5、出示蟬尾出殼的內容。

(1)默讀思考:這段圍繞哪句話來寫?請在書上用____標出來。

(2)這一段是怎樣表現出蟬尾出殼過程的有趣?師指導學生抓住描寫動作的詞進行交流。

(3)師總結:這一情景描寫生動,用詞精確,和作者細緻入微的觀察是分不開的。

(4)作者用一連串的動詞將這一過程刻畫得處栩栩如生。齊讀,體會作者細緻的觀察力和用詞精確。

6、師:第4自然段有順序地描寫了蟬背、頭、腳、尾出殼的過程。師引讀第4自然段。

(三)小組交流,合作填表。

1、各小組自由讀第5自然段,討論填寫:金蟬脫殼後,各部位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2、全班交流填表情況。

3、齊讀第5自然段。

(四)演示過程,直觀感受。

。1.師:如果你親眼觀察到蟬出殼的完整過程,你的感受會怎樣?現在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2、幻燈演示金蟬脫殼的完整過程,加深學生對金蟬脫殼過程的理解。

3、學生談觀後感受。

4、齊讀:這真是奇特動人的情景!板書:奇特動人

三、朗讀品位,體會情感。學習第三部分

1、師:正因爲這過程奇特動人,所以脫殼後的蟬在作者眼中與以前不同了。

2、齊讀第7自然段,體會作者欣賞、喜愛的心情。

3、找一找全文中描寫作者欣賞、喜愛感情的語句。(指名說)

四、總結全文,學法指導

1、師總結,回顧重點內容。(順序及蟬尾出殼)

2、師:作者能將這一難得一見的情景描寫得如此具體、生動,靠的是什麼?(一雙慧眼善於觀察)

課文中哪些詞語能表現出作者在觀察?

幻燈出示:搜索--發現--聚精會神地盯着--仔細地看着

3、出示巴甫洛夫觀察名言。齊讀,體會觀察的重要性。

4、處處留心皆學問,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到觀察的重要性,當我們進行觀察時應注意什麼?

(1)有順序

(2)有重點

(3)有感情

五、拓展延伸,活學活用。

1、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回顧本單元課文中描寫的可愛的小動物。

幻燈出示,欣賞本單元出現過的小動物。

2、師:老師知道很多同學家裏都養了小動物,而且同學們還進行了仔細地觀察。

請你抓住一個重點來描述你家的動物小明星。

六、作業設計

製作動物明星卡,進行展示。對你觀察的小動物進行細緻觀察,抓住一兩個重點 進行描述,配上圖

片,製成動物明星卡。

板書設計:

7、金蟬脫殼

脫殼前(3) 有順序

脫殼中(4) 奇特動人 留心觀察 有重點

脫殼後(5) 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