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六年級上冊《索溪峪的野》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六年級上冊《索溪峪的野》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索溪峪的“野”教學設計 篇一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寫了作者身處美麗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個字——“野”:山野,水野,動物野,遊人野。作者選取獨特的視覺,描繪了張家界索溪峪獨特的美景,表達了暢遊於大自然時愉快的心情。

這篇課文脈絡清楚,過渡自然。從遠處落筆,先寫山具有一種“天然的美,野性的美”;然後由遠到近,有山及水,發現水是從深山中“蹦跳而出”的,充滿着野孩子的靈性)本站●(;“當然”一詞,又引着讀者一起領略了小動物那十足的野性;行文到最後,不惟山水和小動物,連行走在其中的人們也變野了。輕鬆流暢的筆調,活潑生動的語言,讓讀者充分領略到了索溪峪的“野”。文章通過寫索溪峪的奇麗風光,讚頌了索溪峪的天然的野性美,抒發了作者暢遊其間的無比愉快的心情。

二。學情分析:

通過五年的語文學習,學生已經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自主預習,自主識記生字詞。會簡單的複述課文。但對關鍵的詞句還不會正確的理解。

三、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索溪峪風景區天然野性的自然風光,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先概括在具體描寫的表達方法。體會作者通過想像和聯想來表達對索溪峪美的獨特感受。

3、感受索溪峪風景區天然野性的自然風光。

四、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了解文章用擬人的寫法,不但寫出了索溪峪的“野”性美,還表達了作者對純樸自然風光的嚮往和讚歎之情。

五、教學目標設計說明

這篇課文是本組課文的最後一篇,通過這組課文的學習,要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操,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如何進行觀察、如何展開聯想和想象,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品味優美的語言,通過練筆的形式豐富語言的積累。因此,我把教學目標的重點放在“多讀感悟,抓住重點語句的理解來教學課文”,並把三維目標統一起來。

六 、教學過程 :

(一)、複習引入新課

1. 師: 讓我們輕鬆走入課堂,回顧剛剛學過的一篇課文。《草蟲的村落》一課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積累了那些好詞佳句?(學生自由發言)

2.這一節課我們將遊賞索溪峪,看看作者曹敬莊又是怎樣給我們介紹索溪峪的美景的?(板書課題)

3、“野”字爲什麼加引號?什麼意思?在文中尋找答案。

[複習回顧,一方面可以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另一方面回顧寫法、進行知識遷移。]

(二)、檢查預習,理清思路

1. 讀準字音,掃清障礙,出示:盪滌。老叟。不拘一格。綿亙蜿蜒等詞。

2. 學生開火車讀、齊讀。

3. 檢查讀文,指名讀,思考:課文從哪幾方面寫出索溪峪的野?

4. 學生彙報並板書:山野、水野、野物野、人野。

5. 師:在文中哪些找到答案的畫一畫、讀一讀。想想這些句子有什麼特點?(總起句)再看一看,開頭和結尾,你發現了什麼?(總—分—總結構)

[通過檢查預習,初讀理文,理清文章的脈絡,領悟作者的佈局謀篇的寫法特點,初步體會索溪峪的野]

(三)、交流體會、合作探究

1. 師:

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作者的思路被你們摸透了,文章的結構被你們理清了,那麼通過預習。你們也一定對索溪峪的野有自己的體會,現在就請你把你的讀書體會和不懂的問題與你的夥伴交流探討。

(點擊課件,出示問題:交流預習收穫,探究作者是怎樣寫出索溪峪的野的?)

2、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彙報小組學習收穫,老師相機點撥、指導朗讀,體會索溪峪的野,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四)、圖文結合,談“野”論“野”

1、自由讀課文,畫出你認爲最能體現“野”的句子。

2、讓四名同學,分別朗讀野山、野水、野物、野人這部分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景的?畫出課文中每一部分的中心句。

3、自己讀“野山”的描寫。畫出課文中描寫索溪峪的山的樣子和形狀的詞語。畫出描寫山的驚險的詞、句。

4、讀“野水”的美景。

(1)“從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是什麼意思?

(2)作者是怎樣描寫山路和索溪峪的關係的?

(3)說說你覺得作者這樣描寫野水的景色有趣嗎?爲什麼?

(五).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再次讀課文,讀出索溪峪的野。

引導學生體會在描寫中,景物描寫得越美,越生動,感情就抒發得越真摯,越充分。

(六).齊讀第五部分課文。

1、“全無了市井中的那股俗氣”這是什麼意思?

2、人們總結了一句諺語是怎麼說的?

3、課文最後一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小結:作者這樣寫,既是總分總的結構方式,使文章脈絡清晰。通過聯想,又一次表現了作者對索溪峪的讚美之情。

(七)、課堂作業設計

用幾句話來讚美家鄉的一處風景,用上今天所學的幾個詞語。

(八)、板書設計

4*索溪峪的“野”

山“野”

水“野”

動物“野”

人“野”

教學設計說明: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要,愛護學生的求知慾、好奇心,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我將幫助學生找準切入點——“野”,由“野”存疑引導學生探究教材,把自主學習貫穿其中,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空間,引導他們合作、探究。用自己的想象感悟語言,既重“文本”,又超“文本”。使學生的創新潛能真正得到放飛。

七、課後反思

通過對這節課的教學,我發現這班學生課前預習比較認真,上課專心聽講。對語言的領悟能力比較強。但作者的寫作方法和表達方法較難把握。課後將加強訓練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索溪峪的 “野”》教學設計 篇二

1、創設情境、貫穿全堂

師:看慣了息壤的人羣,聽厭了喧囂的城市,疲憊的身軀被忙碌所驅使着。老師最近比較煩,於是乎,我便想找一個去處,找一個能夠盪滌人的心靈、使人返樸歸真的好去處。我找啊找,終於找到了它 ----索溪峪(師用手指着屏幕),你們是否願與我一路通行,去酣暢淋漓的體驗一下,放縱一回呢?(願意!)那就大聲地喊出它的名字吧!(索溪峪----)師:我們一同去旅遊,是不是需要一個導遊呢?(需要!)師:那麼我們請誰做導遊呢?是你?是我?還是它?(老師指着課本)(是它!)

師:那就跟他去吧!(師生齊讀課文,整體感知。)

【評析:引入部分,我感覺效果還不錯,學生都能夠把注意力集中起來。唯一有點兒遺憾的是,風格突變,或多或少的引起了學生的一點兒不適應。】

2、重點突破,滲透方法。

學習山的“野”

師:(很詩意、投入的指着窗外)你看!(目光都向着窗口)幾十丈高的斷壁懸崖拔地而起,橫在上面的巨石搖搖晃晃,哎呀!就要掉下來了!你看到了嗎?你看到的是這個樣子的嗎?(出示使人仰頭掉帽的巨石圖片)

【評析:老師描述索溪水驚險的美,爲後面學生自學描述起到了示範的作用。】

導遊是怎麼給我們講解的?(指一生讀“幾十丈高的斷壁懸崖拔地而起,半邊懸空的巨石在風中搖搖晃晃,遊人仰頭而掉帽,望石而驚心。”)

師:你站在這樣的巨石面前,應該是什麼樣的感受?(害怕!恐懼!)帶着這樣的感受去讀一下,感受一下。

利用老師剛纔描述、講解和朗讀的方法,同桌之間相互學習描寫山的段落。然後老師檢查學習情況。(這一部分的教學過程中,由於學生)

【評析:實際上這整個過程,都是在給學生演示一種讀書的方法。從用自己的語言,對索溪山的描述到用文中語言的朗誦,加上想象和聯想。都是在教給學生一種讀書的方法。】

再後來,檢驗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講到索溪峪山的隨心所欲的美,有些學生不是很明白,而圖片又有限,於是爲了發揮學深的想象力,我臨時讓學生上黑板去畫一下自己心中的山。一個是通過畫,來理解“隨心所欲、不拘一格”;再一個就是爲了鍛鍊學生的想象力。結果學生是畫了出來,而我卻簡單的讓學生講解、評價了一下,沒有做過多的深入地挖掘,錯失良機。

學習水的“野”

自由讀文。拋出問題“六過索溪水”是不是寫錯了應該爲“路過索溪水”啊?爲什麼?以此引出前面描寫水“野”的部分。一點牽動一段,理解了爲什麼是“六過索溪水”也就明白了水的“野”。

方法:通過讀和討論,學生自己聯繫上下文感悟和體會。

【這一部分的設計,以點帶面,以讀貫穿。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充分的讀和思考的基礎上,達到習得的效果。與老師私下交流時,潘老師說這部分,看似平淡,實際上這纔是真正的語文課,真正的體現了學生的自助學習。有些老師或許會在兩三次朗讀,而得不到預期的答案之後,就會放棄讓學生自讀、自悟。而本課中卻讀了五次,但最終孩子們是理解了,孩子自己得出來的東西,纔是語文課要教給孩子的。】

3、通過比較、滲透習作。

師:老師剛纔領略了索溪峪的山和水之後,已經很高興了,咱回去吧。不過,我突然想起來一個地方,跟這個“導遊”解說的有些相似,你們猜猜是哪裏? ----《桂林山水》通過比較《索溪峪的“野”》與《桂林山水》在寫作上的異同,體會寫作方法。

【這個問題,是根據本班實際情況而設計的。在此之前,孩子們曾經進行過類似的訓練。寫作方法是在滲透,而不是拋給學生空洞的理論。在比較中,自己能夠體會到多少算多少,不做過高的要求。這樣的問題,可以滿足不同水平孩子的需要。】

指名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寫在作業本上,作爲課下作業。要求在做比較的過程中,因用文中語句進行說明的時候,需要用上《索溪峪的“野”》後面描寫“動物野”和“人變野”的段落。

【由於時間的關係,一片長課文在一節課之內是不可能講完所有的問題的。然而,這篇文章在每一段的寫作手法上,是非常的相似的。所以重點學習前面部分後,把它在完成做的時候,自己學習。重點突破,避免平均用力,還鍛鍊學生自學的能力。】

《索溪峪的野》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認識“賦、淑、撅、叟、滌”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索溪峪風景區天然野性的自然風光。

3、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先概括表達再具體描寫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在認真讀書、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感受“野”

1、談話導入

2、展示圖片

3、讀課題,抓題眼。

二、初讀課文,把握“野”。

1、自由讀

出示要求: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邊讀邊想,課文通過哪幾方面寫出索溪峪的“野”?在書本上找出來,用筆做符號。

2、討論交流。

三、重點探究,理解“野”

1、讀第二自然段

思考:邊讀邊想,段中從哪幾個方面描寫山“野”?

2、交流討論

3、指導朗讀

4、寫法指導,句型訓練。

操場真熱鬧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學法延伸,領會“野”

1、自學水“野”、動物“野”、遊人變“野”

根據學習山“野”的方法,自學水“野”、動物“野”、遊人變“野”的段落,選擇自己最喜歡一段讀讀,說說你爲什麼喜歡?請在課文中做批註。

2、交流學習心得

3、相機指導朗讀

五、拓展延伸,薰陶“野”

誇誇家鄉自然風光

山“野”

水“野”

索溪峪的“野”

動物“野”

索溪峪的野教學設計 篇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描寫的表達方法。

3、感受索溪峪風景區天然野性的自然風光。

二、教學重點、難點:

感悟文章的野性美,領悟作者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知識遷移

1.師:讓我們輕鬆走入課堂,回顧剛剛學過的兩篇課文。請同學看複習題(點擊)

〔《鳥的天堂》是____的名篇,看出作者____次遊覽鳥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____給人____的感覺,第二次看到____,是一種____的氛圍〕

2.師生背誦相關段落。

3.師:作者以細膩的描寫和動靜結合的寫法讓我們遊賞鳥的天堂,讓我們看看峻青的《第一場雪》有什麼特點?(點擊)

〔《第一場雪》的特點是____和____,表達了作者_____的思想感情。〕

4.師:讓我們一起重溫雪後的美景吧。齊誦相關段落。

5.師:真好,簌簌的雪聲,晶瑩的銀條,寫出作者對雪的喜愛。“瑞雪兆豐年”寓情於景,一顆熱愛生活的心躍然紙上。我們遊覽了鳥的天堂,又經歷了第一場雪,這節課我們遊賞索溪峪,看看作者曹敬莊又是怎樣給我們介紹索溪峪的美景的?(板書課題)

6、“野”字爲什麼加引號?什麼意思?在文中尋找答案。

[複習回顧,一方面可以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另一方面回顧寫法、進行知識遷移。]

(二)、檢查預習,理清思路

1.讀準字音,掃清障礙,出示:盪滌老叟不拘一格綿亙蜿蜒等詞。

2.學生開火車讀、齊讀。

3.檢查讀文,指名讀,思考:課文從哪幾方面寫出索溪峪的野?

4.學生彙報並板書:山野、水野、野物野、人野。

5.師:在文中哪些找到答案的畫一畫、讀一讀。想想這些句子有什麼特點?(總起句)再看一看,開頭和結尾,你發現了什麼?(總—分—總結構)

[通過檢查預習,初讀理文,理清文章的脈絡,領悟作者的佈局謀篇的寫法特點,初步體會索溪峪的野]

(三)、交流體會、合作探究

1.師:

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作者的思路被你們摸透了,文章的結構被你們理清了,那麼通過預習。你們也一定對索溪峪的野有自己的體會,現在就請你把你的讀書體會和不懂的問題與你的夥伴交流探討。

(點擊課件,出示問題:交流預習收穫,探究作者是怎樣寫出索溪峪的野的?)

2、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彙報小組學習收穫,老師相機點撥、指導朗讀,體會索溪峪的野,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四)、圖文結合,積累運用

1、師:

人們遠離了城市的喧鬧,人工的粉飾,有的則是真,是樸。此時的山水已是一個充滿靈氣的孩童,充滿朝氣的青年,那樣率真,自然用自己純真盪滌着遊人的情懷。

《索溪峪的野》教學反思 篇五

“老師是導遊?”——《索溪峪的野》教學反思

《索溪峪的野》這篇課文,透過描述索溪峪的奇麗風光,讚頌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美,表達了作者暢遊其間無比愉快的情緒。文章緊緊圍繞題目展開敘述和描述。首先把走進張家界索溪峪的整體感受概括爲一個"野"字;之後,分別描述索溪峪山的野、水的野、動物的野、遊人的野;最後,作者說由於索溪峪的天然野性盪滌胸懷,使自己感到從未有過的快慰和清爽。

文章思路清晰,學生理解起來並不困難。難在讓學生透過文字的描述,想象索溪峪的野性風光。幸好我在三年前去過那裏,實拍了當地的風光,利用多媒體視頻展示了我遊覽的過程。“老師,這不是您嗎?”“啊,老師,您是導遊!”………不僅僅讓學生羨慕不已,還調動了他們的興趣。而不少孩子也在家裏就找到了很多圖片,課堂上小組之間能夠互相欣賞。最後的工作就是教給學生語言文字的品味賞析。課堂上,我創設情境,讓學生充分地朗讀,讀山的野。讀水的野,讀動物的野,讀遊人的野,喜歡哪部分就讀哪部分。孩子們興趣盎然,讀出了韻味,讀出了個性,讀出了特色。讀得感興趣了,再試着背一背。學生的情感一旦被激發出來,將一發不可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