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分蘋果教學設計(精選17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17篇《分蘋果教學設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分蘋果教學設計》相關的範文。

分蘋果教學設計(精選17篇)

篇1:《分蘋果》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北師版第一冊第三單元“分蘋果”課本第41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精心設計活動,讓學生獨立與合作相結合,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從而掌握10的加減法。

2、在生動活潑的情境和遊戲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仔細觀察、語言表達、動手的能力。

3、在活動中,初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傾聽和敘述。

教學重、難點:10的組成與合成。

教具:多媒體課件 紅蘋果10個 卡片10張 若干紅花

學具:10份(10個 ) 表格(10份)

一、 複習

師:同學們,輕輕地拿出聽課本,我們開始聽算了,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1) 聽算

3+4= 4+4= 3+6= 5+2= 3+2=

7-3= 8-4= 9-3= 7-5= 5-2=

(2)口答卡片中的題目

師:同學們都做完了,那你們做得對嗎?那現在由老師來檢查一下,誰能最快答對卡片中的題目,我就把這張卡片獎給誰,行嗎?

二、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真棒!不過,老師發現還有很多同學用手指在慢慢地算,老師希望這些同學在家多多練習,相信不用多久你也會和其他同學一樣棒的,能做到嗎?那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有關10的加減法。(板書課題)

三、進行新課

出示主題圖中的(1)

師:圖上有什麼呢? (敘述要求完整)

生:圖上有10個蘋果。

師:說得真棒!(同時點擊課件出示“10個蘋果”)咦?你又看到了什麼?

生:小猴。

師:對了,猴媽媽今天出了一道題給小猴,你看小猴正在發愁呢?你們想不想幫幫它?

生:想!

師:那好,不過我們應該先來看看猴媽媽出了什麼題目是嗎?

大家注意了,看清楚喲!(點擊出示“分成兩堆,每堆有幾個?”)好,你們現在知道了猴媽媽出的題目了嗎?叫一位同學來說說是什麼題目?

生:把10 個分成兩堆,每堆有幾個?

師:真棒!噢,原來猴媽媽是讓小猴分蘋果呢!其他同學聽明白了嗎?咦?這又是誰來了?

生:機靈狗。

師:對了,機靈狗和你們一樣都是來幫助小猴的,你們想不想知道是怎樣幫小猴的嗎?

生:想!

師:好,請大家認真聽,認真看!

(出示課件:放錄音,邊放邊演示10個蘋果分成9個一堆,1個一堆。)

【放錄音】機靈狗:我把10個 分成9個一堆,1個一堆

師:同學們,機靈狗是怎樣幫小猴呢?它是怎樣分蘋果的呢?

生:左邊9個,右邊1個。

生:把10個分成9個一堆,1個一堆。

師:說得真棒!其他同學也來說一說,好嗎?

(鼓勵大家都來說一說。)

學生邊說老師邊板書:

師:也就是說10可以分成1和9,而1和9合起來就是10,對嗎?

生:對。

師:看到機靈狗的這種分法,你會想到哪些算式呢?

生1:1+9=10,9+1=10

生2:10-9=1,10-1=9

師:那還有其他分法嗎?

生:有。

師:那我們也來幫小猴,分分蘋果吧。

不過,在分蘋果之前,我要看哪位同學做得最好,把老師的要求聽得最清楚。比比看。我們把圖片代替蘋果在4人小組裏分一分,每個同學都要開動腦筋分一分,每分一次,小組長就把分法記錄在老師發的表格中,分的同學還要說出有關10的加減法,大家聽明白了嗎?如果你們小組中有同學分的時候有困難,小組長可以幫幫他。好,聽明白的,4人小組活動起來吧。看哪個小組做得又快又好!(學生4人小組活動,老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學生活動儘量讓每個小組都完成後再彙報。

師:哪個小組願意把你們組做的,展示給大家看看?

選擇一組,由小組長看着表格來說,另一個同學在黑板上擺蘋果,擺出一種分法,老師就板書有關的加減法。學生彙報時,要求敘述完整。

師:上來彙報的同學可像剛纔機靈狗那樣來介紹分蘋果的方法。可以邊分邊說:10個蘋果可以分成2個一堆,8個一堆。

2+8=10,8+2=10,10-2=8,10-8=2

10個蘋果可以分成3個一堆,7個一堆。

3+7=10,7+3=10,10-7=3,10-3=7

10個蘋果可以分成4個一堆,6個一堆。

4+6=10,6+4=10,10-6=4,10-4=6

10個蘋果可以分成5個一堆,5個一堆。

5+5=10,10-5=5

10個蘋果可以分成10個一堆,0個一堆。

0+10=10,10+0=10,10-0=10,10-10=0

學生彙報後,課件演示,把所寫的10的加減法填入加減法的表格之中,並讀1回。

師:我們幫小猴想了幾種分法呀?嗯,同學們真棒!小猴要我謝謝大家的幫忙,還說要向你們學習呢!

四、鞏固練習

師:這節課同學們都學得很認真,讓我們來玩玩遊戲吧,好嗎?

1、互相報數遊戲(鞏固10的加法)

師:我們來玩互相報數的遊戲,我報出一個數,你們也報出一個數,兩個數合起來的和一定是10,明白了嗎?

①師生一起活動。

②請同學上來比一比。

③同桌之間活動。

2、摘蘋果的遊戲(鞏固10的減法)

師:還想不想玩其它的遊戲呢?那好,我們來玩摘蘋果的遊戲(出示蘋果樹),樹上有幾個?(10個)好,現在叫同學來摘,想摘幾個就摘幾個,不過要邊摘邊說,最後還要說說算式,行嗎?

五、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你們這節課開心嗎?那你們在這節課中學會了什麼呢?

篇2:《分蘋果》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分一分”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含義及“平均分”的過程,探討“平均分”分法的多樣化。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的能力,進一步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3、通過發散性、開放性練習,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4.通過學習讓學生初步建立起公正、公平、團結、合作的人生觀。

教學重、難點:從分一分活動中體驗“平均分”分法的多樣化。

教學準備:多媒體、圓片、蘋果圖等。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1、設置情境。

同學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秋天)對,秋天到了,果園裏的果子都成熟了。這天,正好是小猴子的生日。一大早,小猴子就起牀了。它到自己家的果園裏摘下了12個又大又紅的桃子招待它的好朋友——小貓、小狗、小兔、小熊,可是怎樣分他的夥伴們纔不會有意見呢?(分得一樣多、平均分)。

2、哪個小朋友來說說,什麼叫做平均分?

3、下面的這些分法中,有哪些是平均分?

多媒體出示即時練習,指名回答,並說明理由。

二、動手操作,展開新授。

1、分一分(一)

(1)同學們回答得真好,看,爲了獎勵大家,老師給同學們送來了12個紅通通的大蘋果,(多媒體出示12個蘋果)請同學們開動腦筋,把12個蘋果平均分到4個盤子裏,每個盤子裏有幾個?指名上來分。

(2)你能告訴大家,你是怎樣分的嗎?

(3)××同學按照要求分完了蘋果,大家想不想也動手試一下?

(4)多媒體出示提問:有12個蘋果,每2個放一盤,可以放幾盤?

請同學們用手上的蘋果圖片擺一擺、分一分,看誰分得又對又快,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5)指名學生彙報:你是怎樣分的呢?教師隨着學生回答進行演示。

2、分一分(二)

(1)小熊見同學們這麼聰明,也想考考大家,還可以怎樣平均分?請同學們用小棒來擺一擺、分一分,看哪個小組想到的方法最多。

(2)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動手操作。教師注意巡視。

(3)指名學生彙報討論情況,教師隨機進行多媒體演示。並指名說出12裏面有幾個幾。

(4)教師進行表揚鼓勵:剛纔同學們按照小熊的要求想出了4種分法,你們發現這4種分法都怎樣?(每份分得同樣多)那麼這6種分法我們都把它叫做……(平均分)。

3、小朋友們棒極了!爲了表揚你們,小熊打算帶大家到新疆去看看,你們想去嚐嚐那裏又大又甜的葡萄嗎?播放歌曲《嘗葡萄》。

三、練習鞏固。

1、試一試第1題。

(1)小熊出的這個題目沒有難到大家,它有點不服氣,還想考考小朋友們,你們有信心嗎?

(2)計算機出示小熊分蘋果圖。

(3)小朋友看看,小熊跟前有多少個蘋果?(10個)

(4)請你動手分一分,填一填,教師巡視指導。

①如果每2個裝1袋,可以裝()袋。

②如果每3個裝1袋,可以裝()袋,還剩()個。

(4)小朋友們真聰明!小熊對你們可是心服口服了。可是這時它的好朋友小松鼠也想考考大家。小朋友們,有信心接受挑戰嗎?

2、試一試第2題。

(1)計算機出示裝松果圖。

(2)你能解決小松鼠提出的這兩個問題嗎?

①每個籃子裝2個松果,需要()個籃子。

②有6個籃子,平均每個籃子裝()個松果。

(3)師生交流,計算機出示正確答案。

(4)小朋友們真是太聰明瞭!小松鼠也佩服你們這麼能幹。

3、試一試第3題。

(1)這時,草地上的一羣小兔子好像遇到了難題,我們一起過去看看,好不好?

(2)計算機出示圖。它們要解決什麼問題?

12根蘿蔔,每隻小兔背4根,需要多少隻小兔才能運完?

(3)得到了小朋友的幫助,小兔的難題很快就解決了,它很感謝大家。

4、試一試第4題。

(1)實踐活動:12人排隊,你有什麼好的方法,讓隊伍排得整齊、美觀。

(2)學生活動,教師指導、幫助。

四、總結。

1、同學們,你今天學會了什麼本領?(平均分)

2、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哪些地方能用到平均分呢?

第3節分糖果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除的含義。

2、經過與小組同學交流自己分糖果的過程,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3、能用語言表述自己分東西的過程。

4、在小組合作交流過程中體驗分法多樣化。

5、樂於動手參與分東西的數學活動,能與小組同學合作愉快。

教學重、難點:學會較大數量的平均分。

教學準備:多媒體、豆子若干、糖果、圓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5位小客人(課件演示)。爲了表示對他們的歡迎,老師還準備了20塊糖果來招待他們(課件演示)。如果讓他們每個人都滿意,應該怎樣分呢?(應該把這20塊糖平均分給這五個小朋友)。什麼是平均分呢?(平均分就是分得一樣多。)可是老師不知道該怎樣平均分呢?小朋友們願意幫一幫老師嗎?(願意)那我們今天就來學習《分糖果》師板書。

二、問題研究

1、小朋友們手裏沒有糖,怎麼分呢?彆着急!智慧老人給我們出了一個好主意。拿出學具,用5個園片代表5個小朋友,再拿出20根小棒代表糖果,這樣就可以分一分了,分完以後還要把每次分的結果記錄在36頁的表格中,另外老師還爲同學們準備了一些糖果,送給在課堂上認真分,認真記的同學。

2、(生動手分,動手記錄。)

3、分完的同學請把你分的方法先說給小組內的同學聽一聽,看一看你們組一共想出了幾種分方法,哪種分法分得快,好嗎?(生在小組內說)。

篇3:《分蘋果》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景和教學活動中認識10的組成,並初步理解10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算式,進一步體驗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之間的關係;

2、初步培養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能力及善於交流合作學習的能力。

合作探究知識:10個蘋果別放在兩個盤子裏,可以怎樣分?

自主探究知識:經歷從實際問題抽象並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10個蘋果

學具:自帶數量是10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我們學校來了很多的家長和老師來看我們上課呢!我們的好朋友機靈狗它不能來,但是讓羅老師帶了一道題來考考你們呢!

教師出示實物一袋蘋果共10個,你們看這是什麼?猜共有幾個?(生猜。)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數完後,師:機靈狗讓我帶來的題目是,把這10個蘋果分成兩堆,可以怎樣分?

指名學生上來分,師:他把10分成了幾和幾?生回答,教師板書。還有其他的分法嗎?

二、實踐操作:

小組合作,把想到的方法都寫出來好嗎?

活動要求:4人一個小組,小組長分配任務,有想辦法的、有操作的、有記錄的,比比哪組合作得最默契,分的方法多。

教師巡視。找兩個小組的作品上臺展示。

三、彙報分的情況:

先展示沒有按順序分的,再展示按順序分的。學生說一說,喜歡哪一種。爲什麼?引出:按順序分能做到不重複,不遺漏。數學需要有序思考。

四、理解10的加減法

師:你們分完了,老師也想分一分。老師把10個蘋果分成了1和9,你想到了哪些算式? 生口頭彙報,教師板書。1+9=10、9+1=10、10-9=1、10-9=1

說一說1+9=10這道算式裏,1表示(左邊有一個蘋果),9表示(右邊有9個蘋果),10表示(一共有10個蘋果)。10-9=1又表示什麼意思呢?滲透整體與部分的思想。

你們看,老師又把10個蘋果分成了2和8,你能像剛纔那樣列兩道加法,兩道減法嗎?

……

師:你們解決了機靈狗出的難題,機靈狗說我們班的孩子真了不起,它很佩服你們呢!

五、課間手指操

師:孩子們,其實我們身上就藏着有10,你發現了嗎?請伸出你的兩隻小手,跟老師說:

一隻手,兩隻手,

一共十個手指頭。

彎下1,還剩9;

彎下2,還剩8;

……

玩手指,學數學,

你說奇妙不奇妙?

真奇妙!

六、機靈狗爬臺階

師:就在我們剛纔在玩手指的時候,機靈狗的肉骨頭給一隻老鼠搬走了!它把機靈狗的肉骨頭搬到哪去啦?(樓梯上)我們一起數一數,一共有幾級樓梯?(10級)

機靈狗能不能奪回自己的肉骨頭呢?它出發啦!

機靈狗爬了一級臺階,還有幾級?(9級)用算式表示是(10-1=9)

學生說出算式後,背景音:加油!還有9級!

機靈狗爬了2級臺階,還有幾級?

……

機靈狗憑着自己的努力奪回了屬於自己的肉骨頭,它可高興啦!

七、小貓釣魚

我們再來看看,機靈狗的好朋友小貓,它又在幹什麼呢?(釣魚)

師:池塘裏原來有多少條魚?(10條)

接着課件顯示被小貓釣走了一部分(不看見),還剩下一部分(看得見,能數出來)。才被小貓釣走了幾條?你是怎樣想的?

八、猜猜羅老師的手機號碼。

你們知道羅老師的手機號碼是多少嗎?做完下面的題目,把得數按順序排起來就是老師的手機號碼啦!

10-9=

10-7=

10-3=

10-1=

10-2=

10-8=

8-7=

10-10=

8-8=

9-6=

9-8=

學生完成後,集體彙報。師:你們真能幹,憑自己的本事,知道了羅老師的電話號碼。以後同學有什麼事就可以打這個電話給我。

九、小結:

師:把今天數學課上有趣的事告訴爸爸媽媽或同學,然後把自己家的電話號碼編成算式明天過來考老師,或者考同學好嗎?

教學反思:

《分蘋果》這節課我從學生所熟悉和喜歡的機靈狗沒有來參加我們學校的家長開放日,它拜託羅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道難題出發,引出把“10個蘋果分成兩堆,可以怎樣分?”這一問題情境,使學生產生動手分一分的需要,在無意中產生了學習10的分成與加減法的動機和興趣,學生邊操作邊記錄,讓數形有效的結合起來。從而使學生感到不是“學數學”,而是在“玩數學、體驗數學”。

另外我還在整堂課中根據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爲主,好奇、好動的特點,設計了“玩手指”“機靈狗奪骨頭”“小貓釣魚”“猜羅老師的手機號碼”等遊戲,帶出了多種有效的練習,使學生在饒有興趣中逐步提高計算技能。

篇4:《分蘋果》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分一分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2、使學生在探索知識規律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和與同學密切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瞭解除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課前準備

電腦軟件、實物投影、以及師生操作用的蘋果圖片、小圓片、小棒等。

教學設計

一、探究新知。

1、準備:教師設計一組電腦動畫,組成一個小故事,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2、小朋友去紅紅家裏做客,媽媽端來一些蘋果,請同學們數一數,媽媽端來幾個蘋果?旁邊有幾個盤子?平均每個盤子裏放幾個?請學們用小圓片代替蘋果分一分吧。

小組交流並在全班彙報,說出各種分法。

3、第二次分蘋果。

師:如果每個盤子裏放2個,可以放幾盤?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讓我們怎樣分?

學生討論並動手試分一下。

教學點評:通過實際操作和口頭表述,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而且還能使學生初步瞭解平均分的含義。

4、對比討論:

對這兩種分法你有什麼發現嗎?

教學點評:通過對比小結,滲透除法的含義,突出兩種分法的共性:“平均分”。

這些蘋果你還可以怎樣分?

教學點評:在組織平均分的同時,不規定統一的方法,有學生自主來分,這樣做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質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還有哪些弄不明白的問題?”接着教師及時解答或請同學幫助解答。

教學點評:啓發學生動腦筋想問題,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

二、嘗試練習

1、(1)如果每2個裝1袋,可以裝()袋。

(2)如果每3個裝1袋,可以裝()袋,還剩()個。

讓學生用小棒進行操作,把結果填在方格內。

教學點評:此題的練習,以進一步加深對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三、應用拓展

1、(1)每個籃子裝2個松果,需要()個籃子。

(2)有6個籃子,平均每個籃子裝()個松果。

可以讓學生圈一圈,把結果填在方格內。

教學點評:兩種不同分法的比較,有利於學生對於平均分含義的理解,同時可以瞭解一下學生的思維水平。

2、需要()只小兔才能運走?

學生可以邊動手操作邊討論。

教學點評: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通過討論,培養學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

四、發散提高。

同伴對說遊戲:還可以怎麼排?

讓學生用學具擺一擺,探索不同的排法。

教學點評:此題的練習,是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爲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同時,一題多解的練習,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和發散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

五、課堂總結。

同學們都學得很好,我們對“平均分”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下節課我們還要繼續學習分東西的有關知識。

教學點評:評價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並預告下一節課學習的內容,做到了承先啓後。

篇5:《分蘋果》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國小數學第三冊,第34—35頁《分蘋果》

教學目標:

1、通過“分一分”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含義及“平均分”的過程。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的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通過發散性、開放性練習,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具準備: 課件 20個圓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今天,歡歡請小朋友們做客,她準備了一些蘋果來招待小朋友(課件),她請的小朋友有北北,京京,迎迎。你你。看到這幅圖和聽了老師的描述,你知道歡歡是怎麼樣招待小朋友的嗎?你能用含有數字的語言給大家描述一下嗎?

二、操作探索,體會新知

(一)、出示課件:歡歡準備了四個盤子,想想平均每個盤子能放幾個?

1、學生獨立思考。

2、說一說方法,並彙報結果。

(二)、出示課件;每個盤子放兩個,可以放幾個盤子?

(三) 還可以怎樣分呢?

學生討論出不同得分法,擺出自己喜歡的方法,並用平均分得語言敘述出來,同時課件演示可能出現得分法。

小結:

從幫歡歡分蘋果中你發現了什麼?在分的過程中你是否有比較快的方法?

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學習的方法。(概括方法,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

三、動手嘗試,鞏固新知

(一)、個人嘗試(第34頁的“試一試”第1題)

1、學生看題,說題意。

2、口頭解答。

3、課件演示訂正。

(二)、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第35頁的“試一試”第2題)

1、學生看題,動手分一分。

2、用語言敘述平均分得方法。

3、師適當引導,學生間交流好的練習方法。

(三)、嘗試探索(第35頁的“試一試”第3題)

1、學生看題,說說題意。

2、小組合作,提出不同的問題,試着解決。

3、集體訂正,給予及時的評價。

(四)、靈活伸縮(第35頁的“試一試”第4題)

1、看圖說一說:圖上有多少名學生?他們是怎樣排隊的?

2、與同桌合作,利用學具擺一擺,思考:還可以怎麼排?用平均分得語言敘述出來。

3、彙報結果。

四、課堂小結

(一)、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想把你學到的哪個知識和同學們一起分享一下。

(平均分的方法很多,但是無論哪一種分法,分得的結果每份同樣多。)

(二)、延伸

數一數本班的同學一共有幾個,除了我們現在的這種排法,還可以怎麼排?

篇6:《分蘋果》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體會平均分有兩種不同的情形。

2.通過獨立操作(小數目的平均分)與合作交流,發展平均分的數學活動經驗,進一步感受平均分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材分析〗

教材一開始就呈現學生最熟悉的實際情境――分蘋果,引導學生體會平均分的兩種不同情形,再結合“小熊分蘋果”“小松鼠分松果”“小兔運蘿蔔”等情景,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對比、概括,進一步體驗平均分的兩種不同情形,以及平均分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學生44人,其中一部分來自城鎮,受過較好的學前教育;而另一部分來自農村,所受到的學前教育較差,但經過一年的學習,已經走上正軌,學習差距不太明顯了。

〖課堂實錄〗

(一)激活自主探索與解決問題的興趣

師:看,誰來了?

生:智慧老爺爺。

師:智慧老爺爺不但來看同學們,還給同學們帶來了禮物,(把12個蘋果卡片很整齊地貼在黑板上)智慧老爺爺要求:把這些蘋果平均分給咱們班最愛吃蘋果的四個同學。怎麼分?

(生動手分一分。)

師:你怎麼分得這麼快?

生:我用“三四十二”的乘法口訣,就知道每一個同學分得三個蘋果。

師:用乘法口訣來幫助我們解決平均分的問題,這個辦法好,值得大家學習。嘿,老師剛把話說完,機靈狗不服氣了,它說:“這不就是昨天學過的平均分嗎,我這裏有一個難題,你們敢和我挑戰嗎?”(師邊講邊把機靈狗貼在智慧老爺爺的旁邊,機靈狗的問題是:“每個盤子放2個,可以放幾盤?”)

(學生先獨立思考或具體操作,再進行全班交流。)

生:可以分6盤。用12根小棒代替蘋果,每次取走2根,取了6次就全部分完。

生:我是想到“二六十二”這句乘法口訣,知道可以分6盤。

師:(小結)機靈狗提出的新問題,實際上也是平均分,因爲每盤放的蘋果是同樣多的。所以,平均分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平均每盤放幾個”,一種是“平均可以放幾盤”。

(二)提供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機會

1.小熊分蘋果。(第34頁試一試第1題)

師:小熊最佩服智慧老爺爺了,因此它向智慧老爺爺學習,把家中吃不完的10個蘋果拿來了,要分給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同學們願意幫助他嗎?(投影出示:(1)如果每2個裝1袋,可以裝幾袋?(2)如果每3個裝1袋,可以裝幾袋?還剩幾個?)

學生獨立思考或動手操作,教師指定一名學生把答案填寫在投影卡片上,再展示,並請他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提倡並鼓勵學生嘗試用乘法口訣解決問題。)

2.小松鼠分松果。(第35頁第2題)

師:小熊回到動物王國後,誇同學們聰明,已經學會分東西了!可小松鼠聽了,不服氣,它給我們送來難題,你們能猜到是什麼難題嗎?(出示小松鼠採松果的掛圖,讓學生猜一猜,說一說。然後投影出示:(1)每個籃子裝2個松果,需要幾個籃子?(2)有六個籃子,平均每個籃子裝幾個松果?讓學生獨立解答,把結果填寫在書上的方框內。彙報交流時,用乘法口訣計算松果共有18個的,給予表揚;進而還會用乘法口訣解決平均分問題的,給予肯定和鼓勵。)

3.小兔運蘿蔔。(第35頁第3題)

師:同學們,動物王國裏的孩子們可佩服你們啦!它們開始向你們學習,看,(出示教材第35頁第3題“小兔運蘿蔔”的掛圖)這六隻小兔子用課餘時間,幫助農民伯伯收蘿蔔呢!它們費了好大的勁,拔到12根蘿蔔。唉,它們怎麼一個個愁眉苦臉的,好像遇到了什麼難題,那是什麼難題呀?同學們願意幫助它們嗎?(引導學生閱讀書中的問題,讓他們獨立解決,再利用這個具體情境,想一想還可以提出哪些平均分的數學問題。)

篇7:《分蘋果》教學設計

《分蘋果》精品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分一分”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含義及“平均分”的過程。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的能力,進一步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3、通過發散性、開放性練習,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學具準備:12個蘋果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講述小熊摘蘋果的情景,出示課題:分蘋果。

師:小熊爲了慶祝十歲生日,和媽媽一起來到果園中,打算摘一些蘋果,分給他的好朋友們,小朋友們,你願意幫他分一分嗎?生略

師: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幫小熊分蘋果。

(二)、操作探索,體會新知

1)電腦出示12個蘋果圖,師:小熊家來了4個客人,他想把12個蘋果平均分到4個盤子裏,每盤放幾個?生答略

(同時,貼出12個蘋果,板書貼出“12個蘋果,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每盤放( )個。”字條)

先孩子們獨立分,然後同桌互相檢查。

請學生來板演不同的分法(可能有1個1個分的,2個2個分的,3個3個分的等等)並說一說。

之後同桌互相說一說,小組說。教師引導學生能完整地說出平均分這種含義,即:12個蘋果,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每盤放3個。

師:現在小熊家又來了兩個客人,小熊想把12個蘋果,平均分給6個好朋友,聰明的你,願意幫幫小熊嗎?動手分一分!

學生獨立分,分完後小組互相說一說,請個別學生說,大家一起說說。(12個蘋果,平均放在6個盤子裏,每盤放( )個。)

請學生來板演,並說一說。

2) 師:剛纔我們很熱心的.幫助小熊,表現非常好!現在張老師也想考考你,有沒有信心?

多媒體課件:12個蘋果,每個盤子放2個,可以放( )盤?(同時貼出相應字條)

學生動手分,然後互相說一說

學生板演,大家一起說。教師引導讓孩子們體會平均分的另一種含義。

3)小結:從幫小熊分蘋果中,我們知道了平均分的方法很多,但是無論哪一種分法,分得的結果每份同樣多。

(三)、動手嘗試,鞏固新知

(以闖關的形式來進行知識的鞏固,學生會更感興趣!)

一、個人嘗試(第35頁的“試一試”第2題)

1、學生看題,說題意。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獨立動手實踐。

3、交流訂正。

二、進一步深會(第34頁的“試一試”第1題)

1、學生看題,請個別學生說題意,分析題目。

2、不用學具,直接完成練習。

3、師適當引導,學生間交流好的練習方法。

三、嘗試探索(第35頁的“試一試”第3題)

1、學生看題,說說題意。

2、獨立完成應用題,集體交流,給予及時的評價(不要磨滅學生的那份熱情)

3、鼓勵學生,還能提出什麼問題?

四、靈活伸縮(第35頁的“試一試”第4題)

1、看圖說一說:圖上有多少名學生?他們是怎樣排隊的?

2、思考:還可以怎麼排?與同桌合作,利用學具擺一擺,

3、彙報結果。

(四)、課堂小結

一、小結

平均分的方法很多,但是無論哪一種分法,分得的結果每份同樣多。

二、延伸

數一數本班的同學一共有幾個,除了我們現在的這種排法,還可以怎麼排?

教後感:

首先,能較好的理解教材,操作突出;其次,針對問題解決做到了算法多樣化;並能較好的突出算理,學生能很好的理解了平均分的含義,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比我想象的好一些!

不足:如果可以個性化的處理教材效果會更好,比如可以把第1課時和本節課並作一課時,感覺就不會那麼單調了,效果會更好!還有在教學過程中,應學會裝傻,這樣可以留給學生多一點空間給學生,從而也不會認爲的降低難度,可以更好的挖掘孩子的潛力!另外,練習的形式可以多樣化,適當的家大課堂的作業量,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會有很大的幫助。

篇8:《分蘋果》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分一分”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含義及“平均分”的過程,《分蘋果》教學設計。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的能力,進一步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3、通過發散性、開放性練習,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二]、學具準備

蘋果圖片、小棒、掛圖、寫着題目的小黑板

[三]、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出示小熊的掛圖,師:今天,小熊過生日想請小動物們吃蘋果,(出示蘋果圖片12個)小朋友們快來幫小熊分蘋果吧!

(二)、操作探索,體會新知

一、出示小黑板:小熊準備了四個盤子,想想平均每個盤子能放幾個?

1、學生獨立思考。

2、利用學具分一分,並彙報結果。

二、出示小黑板;

1、如果準備了三個盤子呢?

2、如果準備了六個盤子呢?

3、如果準備了二個盤子呢?

4、你還有其它的分法嗎?

以小組爲單位,思考以上問題,並進行解答、交流方法。

小組派代表彙報結果,師生共同訂正。

三、交流探索

師:從幫小熊分蘋果中你發現了什麼?在分的過程中你是否有比較快的方法?

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學習的方法,國小數學教案《《分蘋果》教學設計》。

{對於知識可以進行一定的概括,讓學生更一目瞭然,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學習方法的交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更輕鬆,能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動手嘗試,鞏固新知

一、個人嘗試(第34頁的“試一試”第1題)

1、學生看題,說題意。

2、利用學具分一分,獨立動手實踐。

3、交流訂正。

二、進一步深會(第35頁的“試一試”第2題)

1、學生看題,請個別學生說題意,並請個別學生嘗試分析題目。

2、不用學具,直接完成練習。

3、師適當引導,學生間交流好的練習方法。

三、嘗試探索(第35頁的“試一試”第3題)

1、學生看題,說說題意。

2、小組合作:編一題簡單的應用題。

3、小組展示應用題,集體修正,給予及時的評價(不要磨滅學生的那份熱情)

4、獨立完成應用題,集體交流。

四、靈活伸縮(第35頁的“試一試”第4題)

1、看圖說一說:圖上有多少名學生?他們是怎樣排隊的?(列式計算)

2、與同桌合作,利用學具擺一擺,思考:還可以怎麼排?

3、彙報結果。

[四]、課堂小結

一、小結

平均分的方法很多,但是無論哪一種分法,分得的結果每份同樣多。

二、延伸

數一數本班的同學一共有幾個,除了我們現在的這種排法,還可以怎麼排?

篇9:《分蘋果》教學設計

課題:分蘋果

課型:新授

課時安排:1課時

執教教師:焦秀玲

執教班級:二(1)班

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意義。

2.能用具體操作或圖示的方法進一步解決一些與平均分有關的簡單問題。

重點難點

重點:進一步體會等分的含義。

難點:進一步體驗平均分。

教學環節

個案補充/反思糾錯

激趣導入

師: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平均分的知識,今天咱們就一起來分蘋果,好嗎?

課件出示:教材第60頁第一幅圖。

自主學習

1.分成3堆,每堆一樣多。

師:請你用圓片代替蘋果,把這些蘋果分成3堆,要求每堆一樣多。可以怎樣分?

學生用圓片分,教師巡視瞭解情況,組織交流。

生1:我是1個1個地分的,結果每堆都有4個蘋果。

生2:我是2個2個地分的,結果也是每堆都有4個蘋果。

生3:我是根據乘法口訣“三四十二”,一次分好的,每堆都有4個蘋果。

師:同學們這些分法都是正確的,分的結果也都是一樣的。

2.每袋裝4個。

師:如果還是這12個蘋果,老師要求大家每4個裝一袋,那麼需要幾個袋子呢?說說你是怎麼做的。

學生操作後,交流彙報:

生:每4個裝一袋,我就數出4個放成一堆,再數出4個放成一堆……這樣一共就分成了3堆,說明需要3個袋子。

師:說得很好,就是需要3個袋子。

合作交流

3.比較。

師:說一說兩次分蘋果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學生可能會說:

1·都是分12個蘋果,都是平均分的。

2·分完後每份的個數都是同樣多的,每份都是4個蘋果。

……

師:是啊,都是把12個蘋果平均分,儘管分的方通過變式練習,進一步體會平均分問題的兩種不同情形。初步感受“等分除”和“包含除”。式不同,但是結果是相同的。

達標檢測

練一練1、2、3

總結提升

師:在今天的學習中,你有什麼收穫呢?同學們互相交流一下。

板書設計:

作業設計:無

篇10:《分蘋果》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等分的含義。

2、讓學生看懂圖意,明確兩次分蘋果的不同要求。

3、通過動手分一分,使學生體會等分的不同方法。

教學重點:進一步體會等分的含義。

教學難點:如何對發散性問題進行討論。

教學方法:動手操作法,小組合作學習法,自主探究法。

教學手段:主題圖,小圓片或小棒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師:

(出示圖片)小熊想讓大家幫它分蘋果,我們一起來,好嗎?生:好。師:誰能說出圖意並提出數學問題?生:12個蘋果,放在4個盤子裏,平均每個盤子放幾個?生:12個蘋果,每個盤子放2個,可以放幾盤?(教師板書問題)

二、問題探究

1、解決第一個問題:12個蘋果,放在4個盤子裏,平均每個盤子放幾個?師:你能用小圓片表示蘋果分分嗎?看誰分得最快。分完後在小組內說說你是怎樣分的。學生用小圓片代替蘋果開始分,然後在小組內交流。師:你是怎樣分的呢?生:把12個蘋果分成4堆,每堆3個,3個放一盤,這種分法最快。生:先往每盤裏放2個,再往每盤裏放1個,每盤就是3個蘋果。

2、解決第二個問題:12個蘋果,每個盤子放2個,可以放幾盤?師:同學們分分看,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生:我就把12個蘋果2個2個的分,就可以分6盤。生:我知道12裏面有6個2,我就知道可以分6盤。……

三、體驗感悟師:

剛纔小朋友們已經解決了兩個問題,大家動腦筋想一想,除了書上的這兩種分法,還可以怎樣平均分?用小圓片試着分一分。 生:把12 個蘋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個。生:把12 個蘋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個。生:把12 個蘋果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個。生:每個盤子放6個蘋果,可以放2盤。……

四、實踐應用:出示試一試的`1、2 、3題。

教師說清題目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學生彙報,出示結果,集體訂正。第4題,讓學生利用學具擺一擺,探索出不同的排法。生:可以排4排,每排4人。生:可以排3排,每排8人。生:可以排2排,每排12人。

教師小結。

練習設計:第32頁的分一分、33頁的試一試。

篇11:分蘋果教學設計

分蘋果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和活動中,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初步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

2.初步培養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及善於合作交流的學習能力。

3.在活動中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材分析〗

10以內的數組成和分解雖然不再作爲10以內的加減法的邏輯起點,但它仍是熟練口算20以內加減法的有效手段。教材不但沒有削弱對數可分可合的認識,而且還創設豐富多彩的問題或遊戲活動,不斷強化數的“分”與“合”的意識。有關10以內的加減法在計算教學中十分重要。教學時讓學生用蘋果卡片,自己動手分一分,並說出相應的算式。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全班共同整理出有關10以內的加減法算式。在活動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有條理地進行思考。

篇12:分蘋果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小朋友,你們喜歡吃蘋果嗎?(生:喜歡)蘋果營養豐富,吃蘋果可以增強體質,我建議同學們每天都吃一個大蘋果。

老師沒有帶蘋果,咱們就用蘋果卡片來代替行不行?(生:行)出示蘋果圖:

看到這堆蘋果,你們想到了什麼?(生:想到了數字10)板書:10

現在要把這10個蘋果分成兩堆,並且每分一次都要寫出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這個問題,把機靈的小猴都難住了。看:小猴正在發愁呢?(把發愁的小猴圖片放在蘋果邊上)你們願意幫助小猴分一分嗎?(生:願意)你們真是樂於助人的好孩子。

(二)探究新知,體驗發現

1.在操作活動中體驗加減法的含義。

(1)同桌合作:一人分蘋果,另一人根據分法寫算式,看哪個同桌合作得好,分法多。

(2)小組交流:你們的分法有規律嗎?互相說一說。

(3)展示交流結果,並讓個別小組彙報操作過程。隨學生彙報板書:

你們幫助小猴解決了問題,小猴高興極了。看,小猴在誇你們呢?(用小猴大笑的圖片蓋住小猴發愁的圖片。)

動物大王雄獅看見了,也想讓你們幫助解決問題。

2.獨立思考,填寫算式。

出示雄獅帶的題目,可以根據上面的'表格進行填寫。

□+□=10 10-□=□

隨學生回答,板書:

1+9=10 9+1=10 10-1=9 10-9=1 2+8=10 3+7=10 4+6=10 5+5=10 0+10=10相應的減法口述即可

小朋友真厲害,連動物大王也沒有難倒你們。

(三)應用拓展,寓學於嬉(做個遊戲輕鬆一下吧)

1.玩中學。

(1)伸手遊戲。

師:我出3。

生:我出7,3+7=10,…

(師生、生生活動)

(2)拍手遊戲(師生、生生合起來是10)。

(有個學生做出要拍手的架勢,但沒有拍響,還說:這表示沒拍,是0下。)

2.配鑰匙。

你們會給鎖配鑰匙嗎?(學生皺眉頭)別發愁,只要開動腦筋,一定能配出合適的鑰匙把鎖打開,出示鎖圖:

師:鎖上的數和鑰匙上的數合起來是10,就能打開。

教師巡視,發現5號鎖沒有配上鑰匙,讓學生動手畫出5號鑰匙,然後展示連線的結果。

3.爬臺階。

出示課本第41頁第3題:

(1)讓學生給這幅圖起名字。

生:爬山、上樓梯、爬臺階、小狗搶骨頭等。

(2)說圖意(略)。

(3)交流:把你所想到的數學問題說給大家聽聽(讓學生暢所欲言)。

(4)列算式,並解釋算式的含義。

(最後有個學生說:小狗爬到頂吃到骨頭了,就是10-10=0)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4.出示教科書第41頁第4題圖:

讓學生看圖意,填算式。

學生很快完成書上的要求,並能講解算式的意義。

(學生踊躍舉手發言,其結果出乎意料:從小魚的顏色、遊的方向、翹尾巴的方向、吹泡泡、張嘴巴、魚身上畫虛線等等方面列出了好多有關10以內的加減法算式,學生的表現精彩極了。)

(四)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說給大家聽聽。

篇13:分蘋果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會生活與數學的聯繫。

2.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意義。

3.通過開放、發散性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平均分問題的兩種不同情形。

教學重點通過操作、表達、思考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難點體驗分東西的方法多樣性,且有不同的策略,培養數感。

教學準備掛圖、每人20個圓片。

教學板塊教與學預設

一、情景創設

1.談話:淘氣家裏來客人啦,媽媽拿出了一些蘋果招待客人,要淘氣把蘋果分一分。板書

二、問題探究

1.出示12個蘋果圖片和4個盤子圖片貼在磁力板上。

2.問:看到了什麼,能幫淘氣分一分嗎?

3.老師收走盤子,問:現在沒有盤子了,還可以怎樣把這些蘋果平均分呢?A老師巡視,指導B老師邊聽彙報邊板書:

三、體驗感悟

嘗試第1題你還發現了什麼?

基本練習。試一試第2題,幫助學生弄清題意

四、實踐應用

試一試第4題1.出示做操圖2.還可以怎樣排?

五、小結

這節課你們學的開心嗎?能說說你的收穫嗎?

六、佈置作業

34頁的試一試。

板書設計

分蘋果

平均每個盤子放3個

每個盤子裏放2個,可以放6個盤子

教後隨記

這節課是一節計算課,相對比較枯燥,但是我加入了玩手指遊戲,以及很有意思的flash,增加了很濃的趣味性。但是遺憾也可以說是不成功的地方就是沒有時間展示出來。由於前面的小組活動以及小組彙報時間過長,導致後面的內容沒有時間進行,而恰好後面的內容纔是整節課出彩的地方。難過!

篇14:分蘋果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具體的問題情境,體會平均分有兩種不同的情形。

2、通過獨立操作(小數目的'平均分)與合作交流,發展平均分的數學活動經驗,進一步感受平均分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進一步體驗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難點:體會平均分有兩種不同的情形。

教學關鍵: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教具準備:蘋果圖片 盤子圖片。

教學過程:

一、激活自主探索與解決問題的興趣

看,誰來了?智慧老爺爺不但來看同學們,還給同學們帶來了禮物,(把12個蘋果卡片很整齊地貼在黑板上)智慧老爺爺要求:把這些蘋果平均分給咱們班最愛吃蘋果的四個同學。怎麼分?

(生動手分一分。)

你怎麼分得這麼快?

用乘法口訣來幫助我們解決平均分的問題,這個辦法好,值得大家學習。嘿,老師剛把話說完,機靈狗不服氣了,它說:“這不就是昨天學過的平均分嗎,我這裏有一個難題,你們敢和我挑戰嗎?”(師邊講邊把機靈狗貼在智慧老爺爺的旁邊,機靈狗的問題是:“每個盤子放2個,可以放幾盤?”)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進行全班交流。)

機靈狗提出的新問題,實際上也是平均分,因爲每盤放的蘋果是同樣多的。所以,平均分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平均每盤放幾個”,一種是“平均可以放幾盤”。

二、提供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機會

1、小熊分蘋果。(第34頁試一試第1題)

小熊把家中吃不完的10個蘋果拿來了,要分給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同學們願意幫助他嗎?(小黑板出示:(1)如果每2個裝1袋,可以裝幾袋?(2)如果每3個裝1袋,可以裝幾袋?還剩幾個?)

學生獨立思考或動手操作。

2、小松鼠分松果。(第35頁第2題)

(出示小松鼠採松果的掛圖,讓學生猜一猜,說一說。然後投影出示:(1)每個籃子裝2個松果,需要幾個籃子?(2)有六個籃子,平均每個籃子裝幾個松果?讓學生獨立解答,把結果填寫在書上的方框內。

3、小兔運蘿蔔。(第35頁第3題)

(出示教材第35頁第3題“小兔運蘿蔔”的掛圖)這六隻小兔子用課餘時間,幫助農民伯伯收蘿蔔呢!它們費了好大的勁,拔到12根蘿蔔。唉,它們怎麼一個個愁眉苦臉的,好像遇到了什麼難題,那是什麼難題呀?同學們願意幫助它們嗎?(引導學生閱讀書中的問題,讓他們獨立解決,再利用這個具體情境,想一想還可以提出哪些平均分的數學問題。

三、活動延伸,檢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平均分”的問題?在咱們學校生活中有嗎?(師邊問邊出示課本35頁第4題的掛圖,引導生探索出不同的排法。)

四、賦予學生總結評價的權利

今天,咱們學習了什麼?他說得好嗎?(讓學生參與評價。)

板書設計:

分 蘋 果

平均分有兩種情形:

1、一種是平均每盤放幾個?

2、一種是平均可以放幾盤?

篇15:分蘋果教學設計

《分蘋果》這節課主要通過“小熊過生日”這一情境使學生體會平均分的意義,發展他們的數感。我從學生所熟悉的和喜歡的事例(過生日)出發,設計了一個小熊過生日的情境,創設了12個蘋果怎麼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的問題情境,使學生產生動手分一分、擺一擺的需要,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有了初步的感知,下一步就需要孩子們親自去經歷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從中體驗到探索的樂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於是,我精心設計了動手操作這一環節,讓學生在分小圓片的活動中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含義,培養了他們動手的能力,有利於學生建立準確的、清晰的表象,爲後面正確計算打下堅實的基礎。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於每個孩子的知識基礎和個性差異不同,因此爲了能讓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學生擁有同等學習和表現的機會,我在動手操作這一環節,給學生留有足夠完成學習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並對於班上部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特別的關照,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效地參與到我們的學習中來。新課程改革中也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挑戰,要求我們不再作爲知識的權威,而是充當指導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與學生共同經歷知識探究的過程。整個課堂活動中,讓學生個個參與,真正“活動”了起來,而且有收有放,收放有序,使整個課堂活而不亂。從而使學生感到不是“學數學”,而是在“玩數學、體驗數學”。另外我還在整堂課中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設計了多種“小動物的遊戲”,帶出了多種有效的練習,目的就是爲了讓學生們能在一個輕鬆、和諧的氛圍中學習數學,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使學生在饒有興趣中逐步提高計算技能,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這節課學生有比較明顯的進步和發展,表現在有一部分學生已經可以擺脫學具操作,應用乘法口訣進行平均分了。

篇16:分蘋果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國小二年級數學下冊課本第2頁。

教學目標:

1.在分蘋果的活動中,學會用豎式計算的方法,掌握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並理解除法豎式計算的每一步的含義。

2.經歷分蘋果的實際操作過程,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感受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養成教育訓練點:

培養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分析、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使學生感受數學探索活動的趣味性和挑戰性,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的掌握和除法豎式的含義的理解。

使學生正確掌握用豎式計算除法的方法,掌握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貼紙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嗎?今天老師也要給你們講一個《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師:星期六,喜羊羊和它的小夥伴們一起去野外郊遊,它們都帶了好吃的東西要與小夥伴們分享。可是在分東西的過程中,它們碰到問題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碰到什麼問題了?

二、小組交流,自主探究

活動一:如果想把20個蘋果平均分給它的夥伴們,該怎麼分?

(1)解決問題,引出除法豎式計算

① 學生獨立思考,想想解決的辦法

② 集體交流(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學生的答案可能有:A. 通過乘法口訣“四五二十”,平均每人分到5個蘋果。

B. 5+5+5+5=20,每人分到5個蘋果。

C. 20-5-5-5-5=0,每人分到5個蘋果。

D. 20÷4=5,每人分到5個蘋果。

師:小朋友們,你們回答的真棒。老師這裏也有20個蘋果,我們來驗證下你們分得到底對不對。(實際操作分蘋果,可以一個一個地分,也可以先兩個兩個的分)

師:20個蘋果,平均分給4個小夥伴,誰再來說說用除法怎麼計算?

(20÷4=5)

這個除法算式我們還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表示,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豎式。

(2) 體會除法豎式每一步的實際含義,正確掌握除法豎式的寫法。

①邊演示豎式的書寫格式邊向學生介紹(要求學生和我一起寫一起說)

先寫被除數20,表示什麼?(有20個蘋果).

再寫“ ”表示橫式中的“÷”,注意“ ”中的“—”不要寫斜。

接着寫除數4,寫在“ ”的撇的左邊,表示?(有四個小夥伴)

再寫商5,寫的時候注意數位對齊,寫在“—”的上面,和被除數20中的“0”數位對齊,這個5表示?(平均每個小夥伴分到了5個蘋果)

師:小朋友們,你們覺得我現在寫完了嗎?

其實,除法豎式有一個好處,它還給了我們一個驗算的過程,也就是看看,你分蘋果分得到底對不對。那麼我們接着開始驗算吧。

4個小夥伴,每人分到了5個蘋果,那麼一共有多少個蘋果呢?

(4×5=20(個))我們把這個20寫到被除數20的下面,表示的是4個小夥伴分蘋果,平均每人分5個,一共有20個蘋果,說明,我們把20個蘋果分給4個小夥伴,算出來每個人分到了5個蘋果是正確的,對不對?看來我們的小朋友真的很棒。

最後一步,20-20=0,劃一條“—”在4和5的乘積20下面,再在橫線下寫個“0”(要與“20”後面的“0”數位對齊)表示20個蘋果全部分完,沒有剩餘。

②同桌之間說說除法豎式的書寫步驟,並結合例題說說每一步的含義。

③全班一起說各個步驟的含義(出示幻燈片)。

④一起交流說說,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3)鞏固練習: (學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完成,再請學生上臺板演)

活動二:根據番茄貼紙擺豎式並解答

上課前,我給每個四人小組一個信封,信封裏放着番茄貼紙,但每個小組的數量並不一定相等(但都是4的倍數)。

師:喜羊羊說它還給我們每個四人小組準備了一份禮物,禮物就在信封裏,趕快拆開信封看看,它給我們帶來了什麼禮物?(番茄)

師:原來喜羊羊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小番茄,你們喜歡嗎?現在趕快來數一數,你們組一共有多少個小番茄。(數完後全班彙報番茄數).

師:如果把這些小番茄平均分給你們組的小朋友,該怎麼分?

小組討論,並列式計算:

要求:1. 分別用除法橫式和豎式計算。

2. 說說每一步表示什麼意思。

班內交流。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師:不好了,灰太狼來抓羊了,它說:“小羊們,去我的智慧島闖關吧,過關了就放你們回家,不然就做我的晚餐吧。”小朋友們,喜羊羊和它的小夥伴們遇到危險了,我們快去幫助它們吧!

智慧島大闖關:

判斷正誤: (數位未對齊) (商不對)

根據除法算式,列豎式並計算: 27÷9= 48÷8=

應用題:有35支筆,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可以得到幾隻筆?(用豎式計算)(最後要注意答句)

四、知識回顧,總結課堂

師:小朋友們,你們真棒,喜羊羊和它的小夥伴們在你們的幫助下順利過關了。喜羊羊它們順利的回家了,我們的故事也該結束了,不知道小朋友們在今天的故事中學到了哪些知識,誰願意來說說?(學生總結,老師複述)

在走的時候,喜羊羊還留了一道題給我們,我們一起來看:

如果把20個蘋果分給6個小夥伴該怎麼分呢?

師:這個問題就留給小朋友們課後去思考吧!我們的課要結束了,今天,我們班的小朋友都表現的非常好,老師要送你們一首《喜羊羊與灰太狼》的主題曲《我只是一隻羊》,希望小朋友們能夠再接再厲,在今後的學習中更加努力。

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兩個“分蘋果”的活動,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學生動手、獨立思考,學會與他人合作,可操作性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熱烈,學生學起來雖比較輕鬆,但是豎式書寫出現了一些問題,如有豎式數位沒對齊,對於沒有餘數的豎式除法,有的學生只寫出被除數、除數和商,在教學中還應加強這方面指導。

篇17:分蘋果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在分蘋果的過程中體會除法豎式的實際含義,掌握除法的豎式書寫格式和試商方法,能正確計算有餘數的除法。

2、體會學習有餘數除法的必要性,能運用有餘數除法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分析、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節是在學生初步認識除法的含義、掌握表內除法計算(包括豎式計算和試商)的基礎上,安排有餘數的除法。學習有餘數的除法,可以加深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知道什麼是餘數及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的道理,同時又可以鞏固表內除法計算,還爲以後進一步學習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打下基礎。

教材從學生已知的表內除法引入,通過分蘋果活動使學生體會到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並主動探索試商的方法,引導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通過分蘋果的實際操作,抽象出除法豎式的書寫過程,使學生體會到除法豎式每一步的實際含義。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是學生學習的難點,要引導學生經歷試商的過程,積累試商的經驗,逐步達到熟練。在運用有餘數除法解決問題時,要聯繫生活實際,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平均分後還有餘數的情況,認識到學習有餘數除法的必要性。

三、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市級重點實驗校,師資力量強,學生的素質也比較高。部分學生以前就接觸過除法豎式,但是對於豎式的含義、書寫格式及應用還並不明確。教學時可以根據班級學生情況分成一課時或兩課時完成。我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除法豎式和有餘數除法的豎式安排在一課時內進行教學。

四、課堂實錄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媽媽昨天買了20個蘋果,要把這些蘋果放在一些盤子裏面,你願意幫媽媽分一分嗎、

(揭示課題:“分蘋果”並板書)

師:如果把這些蘋果平均放在這些盤子裏,你準備怎樣分、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說一說。

(學生的分法主要有:平均每盤放4個、5個、6個、7個。個別學生說每盤放2個、10個,其他同學都說出了這樣分的不合理性。學生還提出如果是每4,5個放一盤就正好分完,如果是每6,7個放一盤就會出現剩餘。)

(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1、活動一:每盤放5個蘋果,20個可以放幾盤。

(1)解決問題,抽象出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

①學生獨立思考。

②小組內交流。

③集中交流(說出結果並說一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生1:通過乘法口訣“四五二十”得出結論,可以放4盤。

生2:5+5+5+5=20,可以放4盤。

生3:20—5—5—5—5=0,可以放4盤。

生4:20÷5=4,可以放4盤。

生5:除法還可以用另一種形式——豎式來計算。

(2)體會除法豎式每一步的實際含義,正確掌握除法豎式的寫法。

①理解每一步的實際含義。

a、請了解的學生介紹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

b、觀察豎式,嘗試理解豎式的每一步含義。

c、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

d、班內交流,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及有疑問的地方。

(學生小結:20是被除數,表示有20個蘋果;5是除數,表示每盤分5個蘋果;4是商,表示分4盤。)

②教學寫法,學生試寫。

a、請了解的學生介紹,師在黑板上邊板書寫法邊講解。

b、學生觀察,並說一說需要注意什麼。

( 注意:先寫被除數20,然後寫除式;4要與0對齊,然後寫積20;最後寫0,0也要與20的0對齊。)

c、提問:爲什麼4和0都要與20後面的0對齊、

d、讓學生用豎式計算,進行練習。

2、活動二:每盤放6個蘋果,20個可以放幾盤。

(1)解決問題,抽象出有餘數除法豎式計算方法。

①請學生用20個圓片擺一擺,並列出算式。列式:20÷6=3(盤)……2(個)

(這是學生上學期學習過的內容,學生應該能很快完成。)

②學生先試着自己寫豎式,然後在小組內交流,並說明豎式中各部分的含義。

③班內交流。

(展示不同學生的豎式並讓學生說明豎式中各部分的含義,同時其他學生可以質疑。)

(學生小結:20表示有20個蘋果需要去分,6表示每盤放6個蘋果,3表示可以放3盤,3盤6個蘋果是18個蘋果,還有2個蘋果不能繼續再分了,還餘2。)

(2)體會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因爲有前面的擺一擺的活動,大多數學生沒有出現餘數大於除數現象,但是,恰好有幾名學生沒帶學具,在計算的時候,一個學生出現了餘數比除數大的情況。)

師:觀察這位同學的計算過程及結果,你發現了什麼、

(如果學生有困難,提示學生觀察每道題目的餘數和除數。)

生1:20÷6應該商3,而不是商2。

生2:如果餘數比除數大,那就能夠繼續再分。

生3:餘數8裏還包括一個6,還可以再放一盤,還剩2個。

師:比較每道題裏餘數和除數的大小,你發現了什麼、請同學們思考,在有餘數的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呢、

生:餘數一定比除數小,不然就沒有除完。

(3)試一試。

20÷7=、用豎式計算,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練習寫。

(三)鞏固練習,拓展運用

1、“試一試”。

(讓學生獨立完成後在班內交流。)

2、學生用豎式計算。

(“練一練”的第1題完成後同桌兩人互相檢查,並選一道喜歡的題目互相說一說是怎樣算的、)

五、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組織數學活動,目的是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使學生體驗除法豎式抽象的過程;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髮現生活中有很多經過平均分後還有剩餘的現象,體會學習有餘數除法的必要性,瞭解有餘數除法豎式每步的含義;通過自主探索,發現餘數和除數之間的關係,進一步理解餘數的含義。

1、引導學生體驗抽象除法豎式的過程

學生在學習表內乘除法時,利用乘法口訣已經能夠在算式上直接寫出得數。教材安排了“20個蘋果可以放幾盤”的“分蘋果”活動,列舉了四種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我創造性地改編了教材,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分這些蘋果,結果自然出現了整除和有餘數除法這兩種情況,進而再由對除法豎式有一定了解的學生介紹豎式計算,並且把豎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義和分蘋果的活動緊密聯繫起來。

2、在操作活動中抽象出有餘數的除法

在第一次“每盤放5個”的分蘋果活動的基礎上,我組織了第二次活動“每盤放6個”,通過學生自己的操作活動,感知、體會有餘數除法,發現可以放3盤,還餘下2個,而這2個不能再繼續往下分,不然每盤就放得不一樣多了;體會到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後有餘數的情況,認識有餘數除法。

3、在探究中理解餘數要比除數小,不斷髮現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方法

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觀察比較,對餘數和除數的關係有了明確的認識,這個“餘數爲什麼要比除數小”的探索過程,其實也是培養質疑、批判和創新精神,學會學習、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在練習中,教材還安排了分數目比較大的物品,引導學生經歷試商的過程,積累試商的經驗。

教學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把能夠整除和有餘數除法的豎式計算的內容都在一課時內教學稍顯緊張,有一部分學生接受起來存在一定困難,特別是我校正在嘗試小課時教學的研究活動,所以我認爲這一課的教學分成兩課時更爲妥當。

六、案例點評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在這節課中,教師能本着這樣的理念進行教學,把一節傳統的除法課上得生動、活潑。這節課中有幾點設想很有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能夠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理解和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師能夠注意把計算教學和解決問題教學緊密結合起來,無論是認識有餘數除法還是學習有餘數除法的計算都注意從實際問題引入,讓學生結合具體實例體會有餘數除法的意義,理解並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能夠引導學生在體驗中獲取知識。

(1)幫助學生在現實活動中建立“剩下”的表象,爲形成“餘數”的概念打下基礎。

平均分東西,有時正好全部分完,有時會剩下一些不能夠再平均分。“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分蘋果”是一個很開放的活動,對每盤分得的數量以及分的盤數都沒有做規定,完全由學生自主選擇。因此操作的結果,既出現了剛好分完的情況,也出現了有剩餘的情況,體現教學設計的巧妙之處。

(2)引導學生研究有餘數除法的求商方法。

計算有餘數除法關鍵的一步是求商。教材沒有把求商的方法直接告訴學生,通過“每盤分6個,需要幾個盤子”這樣的實際問題,激活學生已有經驗——用分實物(分學具)的方法求答案,把動手操作和抽象思考聯繫起來,爲學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機會。

(3)引導學生比較除法算式中的除數和餘數,發現並理解規律。

要求學生“比較每道題裏餘數和除數的大小”,一方面引導學生聯想平均分東西,最後剩下的都不夠再分的表象;另一方面,引導學生觀察幾道除法算式,發現相同的現象,從而理解所發現的規律,歸納出“餘數比除數小”的結論。

像“有餘數除法的豎式計算”這樣的教學內容實際上是比較傳統也比較死板的,但是如果我們能夠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採用全新的教學方式,當然就能夠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標籤:蘋果 教學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