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高中化學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高中化學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高中化學教學設計模板 篇一

教學設計

一、學習目標

1、學會Cl-、SO42-、CO32-、NH4+等離子檢驗的實驗技能,能用焰色反應法、離子檢驗法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探究某些常見物質的組成成分。

2、初步認識實驗方案設計、實驗現象分析等在化學學習和科學研究中的應用。

3、初步學會獨立或與同學合作完成實驗,記錄實驗現象,並學會主動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常見離子檢驗的實驗技能;設計簡單的探究實驗方案。

三、設計思路

化學研究中,人們經常根據某些特徵性質、特徵反應、特徵現象和特徵條件對物質進行檢驗,以確定物質的組成。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物質檢驗知識,但不夠系統化,需進一步總結和提煉。本節課選擇Cl-、SO42-、CO32-、NH4+等常見離子作爲檢驗對象,複習總結國中化學知識,學習常見物質的檢驗方法,介紹現代分析測試方法,從而讓學生了解物質檢驗方法的多樣性,進一步認識到物質檢驗過程中防止干擾的設計、多種物質檢驗方案的設計及操作技能。

教學時,首先讓學生明確物質檢驗的意義和價值,並初步明確進行物質檢驗的依據或策略,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其次,根據教學目標創設相應的情景,提出具體的任務。

四、教學過程

[導入]物質的檢驗是一個重要的工作。如爲保證公平競賽,在大型運動會上會進行興奮劑檢測;檢查身體時對血糖血脂的檢驗;質檢員對生產的產品質量標準的檢驗,等等。

[情景]“資料鏈接”——由某抗秧苗病菌的農藥袋上的標籤可知,該農藥含有碳酸銨和硫酸銅兩種成分。如何通過實驗確證該農藥中含有銨根離子、碳酸根離子和硫酸根離子呢?指出所用的試劑、預期將觀察到的現象以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實驗]完成課本“活動與探究”欄目中的實驗1-4。

離子試劑現象

實驗1NH4+

實驗2Cl—

實驗3SO42—

各個實驗中,依次觀察到什麼現象?出現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明確NH4+、Cl—、SO42—等離子的檢驗所採用的試劑和方法等:

NH4+:加濃NaOH溶液,加熱,產生能使溼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Cl—:滴加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生成不溶於稀硝酸的白色沉澱;

SO42—:滴加BaCl2溶液和稀鹽酸,生成不溶於稀鹽酸的白色沉澱。

[討論]在完成相關實驗時,都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請結合實驗過程及相關元素化合物知識,分析下列問題:

實驗1:試紙爲何要潤溼?實驗2:爲何要加稀硝酸?實驗3:爲什麼要加稀鹽酸?

[補充實驗]碳酸鉀、碳酸鈉分別與硝酸銀、氯化鋇溶液反應,並分別滴加酸溶液。

結論:氨氣溶於水才能電離出OH—;

檢驗Cl—加入稀硝酸是爲了避免CO32—的干擾;

檢驗SO42—加入稀鹽酸是爲了排除CO32—的干擾。

[小結]什麼是物質的檢驗?

物質的檢驗應根據物質獨有的特性,要求反應靈敏、現象明顯、操作簡便、結論可靠。

你還能回憶出哪些物質的檢驗方法呢?

要求:能夠獨立、準確地回顧出一些物質檢驗的方法,儘可能多地歸納出有關物質或離子的檢驗方法。

學生回憶常見物質的檢驗:碳酸鹽、酸、鹼、澱粉、絲綢製品等。

[遷移]“資料鏈接”——由加碘鹽標籤可知,加碘鹽添加的是KIO3。已知:KIO3在酸性條件下與KI反應得到碘單質。

如何確證碘鹽中的碘不是單質碘?如何確證某食鹽是否已加碘?如何確定加碘食鹽中含有鉀?

用澱粉液檢驗是否含碘單質;根據所提供KIO3的性質並設計實驗方案。

[實驗]焰色反應

金屬或金屬離子的檢驗通常採用焰色反應。

閱讀教材,回答問題:什麼叫焰色反應?爲何可用焰色反應來檢驗金屬或金屬離子?如何進行焰色反應實驗?操作中要注意什麼問題?

[過渡]物質的檢驗在工農業生產、科學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在化學學習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化學學習過程中,同學們必須掌握常見離子檢驗的實驗技能,學會用多種方法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探究某些常見物質的組成成份。

1、人們經常依據什麼來對物質進行檢驗,以確定物質的組成?

2、歸納總結物質(或離子)檢驗的一般步驟。

3、物質(或離子)檢驗時,必須注意哪些問題?

化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 通過實驗探究理解質量守恆定律,瞭解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係。

(2) 從微觀角度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和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 2、過程與方法

(1) 增加學生探究實驗,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操作、觀察、組織討論,總結規

律。

(2) 加強實驗中的各個環節的教學,從而拓展學生的思路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培養學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2) 通過對化學反應的定量研究、推理、幫助學生認識永恆運動和變化着的物質、既不

能憑空產生也不能憑空消失的道理,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和自然科學方法的教育。

二、教學重點:

1 、質量守恆定律的含義和應用。 2、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三、教學難點:

1、質量守恆定律的理解。

2、從微觀角度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和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

四、課時安排:3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引入】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化學變化中:

分子 原子 新分子 新物質

這說明在化學變化中分子本身發生了變化,而引起了化學反應前後分子種類的變化。

而原子本身在化學反應前後並沒有變化,只是重新組合。因此在化學變化中原子的種類並沒有改變。這是從質的方面研究化學變化,今天我們從量的角度來研究、分析化學變化即化學反應。

【板書】

一、質量守恆定律

探究一:紅磷燃燒

現象:紅磷燃燒,產生白煙,放出熱量,氣球脹大,待裝置冷卻後,氣球變癟,反應前後的

質量相等。

表達式:紅磷+氧氣→五氧化二磷

小結:參加反應的紅磷和氧氣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質量。

提問:是否是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和生成物間都存在以上質量關係?這種質量關係是否具

有普通意義?

探究二:硫酸銅溶液與鐵釘反應

現象:鐵釘表面覆蓋一層紅色物質,溶液顏色由藍色變爲淺綠色,反應前後的質量相等。 表達式:硫酸銅+鐵→銅+硫酸亞鐵

小結: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總質量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板書】1.質量守恆定律的定義

(1)必須是真正參加反應的物質

(2)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 2.適用範圍:一切化學反應

第二課時

【提問】爲什麼化學反應前後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呢?

【板書】2、質量守恆的原因

【講解】這是因爲化學的反應的過程,就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反應物)的原子,重新組合

而生成其他物質(生成物)的過程。也就是說: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變化。所以,化學反應前後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

【小結】 宏 觀 微 觀

元素種類 六 原子種類 元素質量 不 原子數目 物質的總質量 變 原子質量 物質的種類 改變 分子的種類

【板書】3、質量守恆的應用

1、進行有關的計算

例:1gA和3gB參加反應,求生成C的質量(4g) 2.解釋一些實驗事實 例:見課本

3、推測一些物質的組成

第三課時

【複習提問】

1.什麼是質量守恆定律?

2.爲什麼在化學反應前後,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是相等的呢?(用原子、

分子的觀點說明。)

【引言】我們已經知道質量守恆定律,那麼在化學上有沒有一種式子,既能表示出反應物和生成物是什麼,又能反映出遵循質量守恆定律呢?回答是肯定的,這就是化學方程式。

【板書】二、化學方程式

【講解】用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叫化學方程式,化學方程式可以提供很多信息。

【板書】1.定義: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

2、化學方程式的意義:(1)表示了化學反應物和生成物。

(2)表明了該化學反應進行的條件。

(3)表示了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係,即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 例如:木炭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爲:C + O2

CO2

12∶ 16×2 ∶ 12+16×2 12 ∶ 32 ∶ 44

【講解】化學方程式能客觀地反映出化學反應中“質”和“量”的變化及關係。所以化學方程式的讀法不同於數學方程式。化學方程式中的“+”號應讀成“和”,不能讀成“加”;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間的“==”號,應讀成“生成”,不能讀成“等於”。

化學方程式可讀出質的變化,也可讀出量的變化。每個方程式都有三種讀法 現以2H2O2H2↑+O2↑爲例說明。

(一)物質讀法

上式讀作“在通電的條件下,水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這種讀法說明了化學反應中物質的變化。

(二)粒子數目比讀法

上式讀作“在通電條件下,每2個水分子分解生成2個氫分子和1個氧分子”。這種讀法揭示了化學反應中結構微粒的變化,並反映出微粒個數比關係。 (三)質量比讀法

上式讀作“通電時,36份質量的水分解生成4份質量的氫氣和32份質量的氧氣”,這種讀法表明了化學反應中物質的質量比關係。

【板書】2H2O2H2↑+O2↑

化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 篇三

根據新課標、考試說明以及會考化學命題的方向和趨勢,總結歷屆學生會考總複習的成功經驗,結合學生情況,特制定本學期的複習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頒佈的《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確定的培養目標爲依據,結合海南省國中化學科“考試說明”,強化學生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實驗技能,貫穿“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理念,突出化學知識與生活、社會、科技之間的聯繫,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二、複習安排。

計劃於第六週內,完成化學課程所有新課的教學工作,從第七週開始進行化學複習。

複習分三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4周):迴歸教材,抓實基礎

首先,夯實雙基構建網絡。課本是複習的最好藍本,其中蘊藏着許多學科思想和方法;雙基是學生能力提高的基礎,是科學解題的依據。複習時應《化學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爲切入點,梳理學科知識、善於進行“分析、對比、綜合、推理”形成知識、能力網絡,進行知識間的交叉和滲透,以便從整體上掌握知識,應用時迅速提取,並保證解決問題的準確性。

其次,通過單元檢測,針對學生測試中出現的共性問題,及時組織反饋練習,幫學生查漏補缺、糾正錯誤、鞏固提高。

(二)第二階段(6周):專題複習,聯繫實際,培養能力。

國中化學內容包括:科學探究,身邊的化學物質,物質構成的奧祕,物質化學變化和化學與社會發展五個部分。

知識的鞏固,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解題。但要精選習題,擺脫題海,因此所選習題力求緊密結合知識點,以基礎題和中檔題爲主,根據學生情況適當拓展,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教會學生學會審題、析題,挖掘題目的隱含條件,對題目進行變式訓練和拓展訓練,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分析、解決問題,探求解題思路,總結解題規律,歸納解題技巧,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同時對知識點、考點和熱點進行到位訓練,力求達到高效訓練。

(三)第三階段(4周):綜合複習,查漏補缺。

本階段教學目標:結合省調研試題和海口市的二次模擬考試,檢查學生知識缺陷)(,訓練解題技巧,規範答題行爲,調整臨考心態。積累考場經驗,全面提升學生會考應試水平。

具體安排:

第一輪:章節複習,打好基礎;(__月__日——__月__日)

第二輪:專題複習,培養能力;(__月__日——__月__日)

專題一、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__月__日——__月__日)

1、物質的組成與結構

2、物質的分類

3、物質的性質與變化

4、化學用語

專題二、元素化合物(__月__日——__月__日)

1、空氣與氧氣

2、溶液

3、水氫

4、碳和碳的氧化物

5、金屬和金屬材料

6、生活中的酸、鹼、鹽

專題三:化學實驗(__月__日——__月__日)

1、常用儀器及基本操作

2、氣體的性質與製取

3、物質的檢驗、鑑別、分離與提純

4、實驗設計與評價

專題四:化學計算(__月__日——__月__日)

1、根據化學式的計算

2、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3、有關溶液的計算

專題五:應用與創新(__月__日——__月__日)

1、聯繫實際的應用題

2、信息給予題

3、科學探究題

4、學科滲透題

第三輪:綜合複習,鞏固提高。(__月__日——__月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