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熱門35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35篇《國小音樂教學設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國小音樂教學設計》相關的範文。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熱門35篇)

篇1: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1、唱《木瓜恰恰恰》

2、聽《快樂恰恰恰》

教學目的:

1、能用活潑、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木瓜恰恰恰》,並在學唱過程中感受歡快、熱烈的情緒。

2、認識二分音符並能在實際演唱中唱準時值。

3、瞭解印度尼西亞的相關文化。

4、在欣賞過程中獲得熱烈奔放和歡快詼諧兩種不同情緒的體驗,並能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不同的感受

教學重點:

活潑歡快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弱起小節、節奏X.X的演唱

教材分析:

《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印度尼西亞民歌,歌曲歡快、熱情,旋律簡潔,多以同音進行和模進爲主。節奏規整,以XX �O X. XXXXX �OX 00 �O貫穿全曲,極具舞曲風格。歌詞表現人們圍坐在水果灘邊,叫賣、選購、品嚐、誇讚水果的熱鬧場面 。

特別是“恰恰恰”的加入,更是體現了恰恰舞的輕鬆明快,活潑熱情的特點。這首歌曲的第十一小節爲不完全小節,與最後一小節時值,相加構成不完全小節。

教具準備:

課件(或錄音機、磁帶、圖片和自制卡片)。

教學過程:

一、準備階段

1、學生聽音樂拍手進教室,師生問好

2、出示世界地圖。介紹中國在地圖的位置,引出印度尼西亞國家。

3、簡介印度尼西亞國家

二、綜合練習

1、律動《小火車》(出示印度尼西亞水果豐收的圖片)

導言:印度尼西亞是盛產水果的國家,每年都會舉行水果節。你們想去嗎?讓我們乘上火車出發吧!

2、初聽歌曲《木瓜恰恰恰》

導言:看,我們已經到了印度尼西亞。哇,當地的人多熱情啊!他們唱着歌,跳着舞歡迎我們的到來。

3、導言:小朋友們,剛纔當地的族長跟我說,他們歡迎我們的到來,不過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只有完成以下幾項任務的小朋友才能參加水果節。

聽音樂,想一想,在樂曲中出現恰恰恰的地方可以做什麼動作?看誰想的多,看誰跳的美?

a、第一項任務是學生聽樂曲在“恰恰恰”的地方律動。

師:祝賀你們出色完成了第一項任務。(掌聲)

b、出示一隻裝滿各種水果的籃子,每中水果上有一種節奏,分別是:

×―×× ×× ×× ×. ×(四種水果)

師:籃裏的節奏有哪些我們已經學過了?(引導學生複習後面四種節奏.)並引出新授二分音符×―

師:瞧,這是什麼?……引出第二項任務

聽節奏,拿水果

師:老師打節奏,小朋友聽一聽是什麼水果的節奏,就拿什麼水果。

XX│X │X -│(帶領學生讀一讀)(表揚)

給剛纔聽到的節奏譜用水果名創編一句話

c、第三項任務

(先引導學生說一說各種水果名稱,再進行創編。)

三、歌曲學習

導言:太棒了,小朋友們已經成功的完成了印度尼西亞人民交給你們的任務。我們去參加水果節嘍!(聽歌曲出發)

1、出示水果集市圖片

(說一說,有哪些水果.瞭解 印度尼西亞是水果之國,水果品種繁多)

2、出示歌曲

師: 瓜農們一邊賣瓜一邊唱着歌,他們是多麼開心呀,讓我們也來學一學這首歌。

3、看歌片,發現這首歌曲的節拍與原來所學歌曲的節拍有什麼不同?

(學生髮現第一小節只有1拍,最後小節只有三拍)

師講解弱起小節該怎樣演唱,再聽歌曲,邊聽邊感受

4、讀一讀

5、唱一唱(齊唱再變換形式演唱)

6、創編歌詞

引導學生用其他水果名創編歌詞唱一唱。

7、用新歌詞表演唱 (邊唱邊跳)

四、欣賞樂曲《快樂恰恰恰》

師:剛纔小朋友們用多種形式愉快的表達了今天參加印度尼西亞水果節的快樂心情,下面我們再聽另外一首同樣表達歡快情緒的“恰恰恰”舞曲。讓我們動起來,跳起來吧!

五、下課:律動《小火車》

師:幸福的歌兒唱不完,快樂的舞蹈跳不完。小朋友讓我們和印度尼西亞的新朋友說再見,開着小火車一起回家!

教學反思:

歌曲《木瓜恰恰恰》是一節以欣賞切入的情景式音樂課。這首印度尼西亞歌曲,它通過“叫賣”的形式,以歡快、活潑的旋律唱出了賣瓜人的喜悅心情。由於歌曲運用了恰恰恰的弱起節奏以及連續的切分節奏,給歌曲的演唱教學增加了一定的難度。本單元目的是引導學生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通過熟悉外國的民間音樂,瞭解世界個地的地理風貌和風土人情。因此,教學前,我採用了課前欣賞拉丁舞表演,使學生初步瞭解和感受恰恰舞的歡快的韻律,通過無目的的聽賞歌曲《木瓜恰恰恰》在此基礎上展開話題直接進入歌曲的教學。通過觀賞印尼的風光,瞭解恰恰舞的起源,並進一步熟悉歌曲音樂,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習歌曲的興趣.在教學歌曲這一重點環節中,主要採用情景教學法,啓發引導學生聯繫自身生活體驗,通過情景式的解析歌詞,使學生不僅瞭解歌詞內容,更明白了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並把音樂知識的教學靈活滲透到歌曲的情緒表現中,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用自己的歌聲來表達歌曲。尤其是在拓展教學這一環節中,我搜集了歌曲《賣報歌》《賣湯圓》等兒童歌曲,運用視聽結合的手段,更明確地使學生了解了“叫賣”這一藝術形式,並大大激發和培養了學生的表現慾望,爲本節課的教學掀起一陣小小的高潮,從而使歌曲的演唱技能進一步得以提高。最後,通過爲歌曲設計打擊樂伴奏,達到渲染課堂氣氛的目的結束本課。當然,本節課中也出現了許多不足的地方:如:我在設計欣賞及情景引導的目的,本想給學生創設一個輕鬆、活潑的課堂現象空間,鼓勵學生髮揮想象力,提高學生想象的能力,但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是很理想。由於教師的語言組織不夠精練、缺少應有的啓發性,教學方法也較呆板,導致學生表現平淡,學生情緒表現不夠活躍,加之在要求學生完整演唱歌曲時,由於學生對歌曲還不夠熟練,他們更多的是專注於手上的節奏動作,而忽略了耳邊的音樂,造成了歌曲演唱拖拉現象,以及打擊樂伴奏活動的無實效果性,更是影響了課堂教學氣氛。總體說來,本節課的教學效果基本良好,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並順利完成。

篇2: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1.通過藝術作品能夠比較聽覺藝術與視覺藝術在表現材料和表現特點方面的相同與不同

教學內容

欣賞書法及篆刻

教材分析

書法篆刻是中國特有的藝術形式,但中國的書法藝術展示在藝術面前時,它讓全世界所有愛好藝術的人們爲之沉醉!

在國外有很多人以能有一枚中國的印章而驕傲,他們沉醉在那小小的方寸之間。

本單元共設兩個課題“情感的表達”、“鄭重的承諾”

教學目標

1.以民間書法爲欣賞對象,從中體會輕鬆、隨意和無拘束的表現技法。在不同書法表現形式的欣賞中,認識到書寫的多樣性,感受其美感。

2.以墨跡書法爲欣賞對象、在欣賞、分析、講解的過程中,學生體會到書法創作的核心是情感、技巧表現只爲情感服務。

教學重點

從欣賞書法中體會輕鬆、隨意和無拘無束的表現技法。在不同書法表現形式的欣賞中,認識到書寫的多樣性,感受其美感。

教學難點

理解書法的技法

教時安排

1課時

第六單元第一課時

授課時間:

六(1)、(2)、(3)、(4)5/5~5/6

教學準備:

圖片內容、甲骨文個別字的講解資料

教學內容:

欣賞書法、篆刻

教學目標:

以墨跡書法爲欣賞對象,在欣賞、分析、講解的過程中,學生體會書法創作的核心是情感,技法表現只爲情感服務。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學生學習備註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

1 3 5 6 5 3

mi hi hi hi hi hi

1 3 5 6 5 3 1―

ma ha ha ha ha ha ha

a.斷音練習

(喉嚨放鬆,聲音自然鬆弛的發出來,腹部有氣息支撐)

b.連音練習

(注意頭腔共鳴,聲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間,不咬緊,軟齶擡起)

用歌聲和老師問好

用準確的方法進行發聲練習

分別用斷音和連音唱法

注意學生的演唱姿勢和發聲位置進行及時糾正

二.介紹書法

1.介紹中國書法:

2.瞭解書法:

配以文字講解書法的發展和演變過程。

中國的書法別具一格,它既有實用性又有藝術性,這在世界上是最獨一無二的,幾千年來,雖幾經滄桑,但它卻始終盛行不衰。

2.瞭解書法的演變過程

三.介紹篆刻

篆刻的形成

秦朝統一後把七國的文字統一後成爲“小篆”

四.欣賞書法及篆刻作品

五.小結

篇3: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1.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做簡單描述

2.聆聽不同體裁和類別的器樂曲,能夠通過律動或打擊樂對所聽音樂做出反應

教學內容:

1.欣賞樂曲《楚詞》(選段)

2.瞭解“曾侯乙編鐘”、“金編鐘”的故事

教材分析:

青銅器在我國的藝術長河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青銅器種類繁多,有飲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車馬器、工具雜器等。本單元旨在以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情感等幾個方面聯繫青銅器的文化與歷史,讓學生通過故事和傳說有興趣地探究傳統文化,在繪畫、表演、音樂、詩歌等活動中感受我國悠久的文化和青銅器藝術。

教學目標:

讓學生通過故事和傳說有興趣地探究傳統文化,能對青銅器器形和紋樣進行觀察、分析、瞭解、描繪,根據青銅器圖案、形態進行模仿與創作表演,喜歡欣賞古代樂器和音樂,能在表演、音樂、詩歌等活動中,感受我國悠久的歷史和青銅器藝術。

教學重點:

1.瞭解編鐘以及古代青銅器樂器的發展情況,瞭解我國古代樂器和音樂的相關知識。

2.感受和探究青銅器紋樣上所表現的音樂、舞蹈、美術等不同主題及故事。

教學難點:

聽賞編鐘音樂作品片段,感受其音樂特有的聲音效果,瞭解我國古代音樂知識,感受悠久的文化藝術魅力。

教時安排:三課時

第三單元 第一課時

教學時間:六(1)(2)(3)(4)

教學準備:

1.有關“曾侯乙編鐘”的音響資料

教學內容:

通過老師介紹和視頻資料瞭解曾侯乙編鐘的故事

教學目標:

瞭解編鐘的故事,感受我國悠久的文化藝術魅力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學生活動備註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調整情緒帶着愉快的心情開始上課

用歌聲進行師生問好

二、介紹青銅器(邊看課件邊介紹)

1.青銅器的類別

2.青銅器的用途

a農具與工具b兵器c飪食器d酒器e水器f樂器

a兵器b禮器

在等級社會中,一部分青銅器被用於貴族間各種禮儀活動

三、介紹編鐘

1.通過課本圖片瞭解中國古代樂器―編鐘,激發學生的興趣

2.將收集到的《國寶檔案――曾侯乙編鐘》的視頻播放給學生看

1.對編鐘這個中國古代青銅器樂器有初步瞭解

3.通過視頻資料瞭解曾侯乙編鐘的故事

a曾侯乙編鐘的挖掘、歷史

b編鐘的構造、發聲

c編鐘的複製、保護

視頻時間較長,

分上、中、下三部分,根據課上時間靈活安排。

四、小結

帶領學生回顧這一課時所瞭解到的曾侯乙編鐘的內容

第三單元 第二課時

教學時間:六(1)(2)(3)(4) 3/24~3/25

教學準備:

有關“曾侯乙編鐘”、“金編鐘”的音響資料

教學內容:

通過老師介紹和視頻資料瞭解曾侯乙編鐘、金編鐘的故事

教學目標:

瞭解編鐘的故事,感受我國悠久的文化藝術魅力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學生活動備註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調整情緒

用歌聲和老師進行問候

二、曾侯乙編鐘的故事

老師:上節課我們瞭解了曾侯乙編鐘的歷史和它的挖掘工作。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往下看。

回憶上集的內容

和老師一起觀看中集、下集

瞭解曾侯乙編鐘的構造、發聲

以及編鐘的複製、保護

節選 15分鐘左右

三、金編鐘的故事

北京故宮博物院有一套金編鐘,它是乾隆80大壽時送的大禮,關於這套編鐘的故事讓我們一起通過短片瞭解一下。

瞭解“金編鐘”的故事

15分鐘左右

四、小結

編鐘知識小競賽

用競賽的形式檢驗一下自己對編鐘的瞭解。

第三單元 第三課時

教學時間:六(1)(2)(3)(4) 3/28~3/30

教學準備:

1.編鐘的音響資料

2.銅鼓舞的圖片及音響資料

教學內容:

1.聽賞樂曲《楚辭》片段

2.瞭解銅鼓舞

教學目標:

1.聽賞編鐘音樂作品片段,感受其音樂特有的聲音效果,瞭解我國古代音樂知識,感受悠久的文化藝術魅力。

2.認識銅鼓舞,並簡單瞭解它的歷史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學生活動備註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和老師用歌聲進行問候

二.欣賞樂曲《楚辭》

1.學生視唱歌譜

2.對較難的小節進行重點練習

有相似的樂句,找一找,再對比唱唱

3.聽聽編鐘與衆不同的音色

4.編鐘的演奏特色

5.再欣賞,跟唱旋律

慢速視唱歌譜一遍

難點小節大家一起練習解決

全曲有八行,每兩行的節奏、音都比較相似

欣賞編鐘的音色

它屬於變音打擊樂器,發音類似鐘聲,清脆悅耳,延音持久具有東方色彩

跟唱旋律(唱歌譜)

可以根據班級情況節選一些樂句唱

三.欣賞銅鼓舞

1.欣賞表現舞蹈主題的青銅器作品

2.瞭解《奏舞》

3.先今的腰鼓舞、長鼓舞、太平鼓舞和蓮湘舞等都由《奏舞》演變而來

a周代青銅壺

b戰國青銅圓壺

是一種與祭祀禮儀有關的舞蹈,它原來用於祭祀,後來也用於羣衆性的自娛和表演

四.欣賞壯族等少數民族銅鼓的表演欣賞少數民族的銅鼓舞表演

五、小結

鼓勵有興趣地學生可以再自己收集一些資料

篇4: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1、以審美爲核心:通過欣賞優美的圖片、音樂,結合教師的講解,學生走進美的意境,感受到風景美、歌曲美。

2、鼓勵音樂創造:通過山歌形式創編歌詞,培養創編能力

3、弘揚民族音樂:本首歌曲是廣西壯族歌曲,通過學習鼓勵學生更多的瞭解民歌,熱愛民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歌山歌《什麼結子高又高》感受壯族民歌的風格特點

2、簡單瞭解劉三姐,知道山歌的特點。

3、弘揚民族音樂,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的民族音樂。

教學重點:用愉快的歌聲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啓發創編歌詞

教學準備:PPT歌片多媒體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影片導入

1、師:今天的音樂課老師想問一問同學們,你知道劉三姐的故事嗎?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段描寫劉三姐的故事影片,請同學們欣賞一下。

2、簡單介紹關於劉三姐的傳說(使學生了解歌曲的背景)

師:劉三姐,是民間傳說的壯族人物。被譽爲“歌仙”,她聰慧機敏,歌如泉涌,八歲時就能把看到的東西唱出來,。還善於把人們的心聲用歌聲表達出來,所以人們對她無比喜愛,有關她的故事與記載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當成節日來紀念她。

3、師:一部好的影片一定會有好的音樂來襯托,在這部影片中就有許多優美的歌曲,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播放《山歌好比春江水》)(引導學生感受影片的美、音樂的美)

4、影片中的地方景色很美,是哪裏呢?這就是劉三姐的家鄉廣西桂林(音樂伴奏結合圖片簡單介紹壯族風情。)

三、瞭解山歌的特色

1、師:這部影片中,劉三姐唱了許多山歌,那什麼是山歌呢(提示學生,山歌在哪裏演唱,曲調有什麼特點,是即興演唱還是經過創作)

師小結:多在戶外演唱,曲調高亢嘹亮,是勞動人民在生活中的即興演唱。

四、學習新歌

1、出示歌片聆聽錄音範唱

師:《什麼結子高又高》是這部影片中比較膾炙人口的一首山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歌曲表達了什麼內容)

(回答歌曲表現了歡快、積極樂觀的生活情趣)

2、介紹曲作者

師:這首歌曲是我國著名的電影作曲家雷振邦根據廣西壯族音樂創作改編,獲得了全國第二屆電影百花獎的最佳音樂獎,也成爲廣爲流傳的經典電影歌曲。

3師:歌曲開頭出現了“哎――”是什麼意思呢(學生討論)對,他就是起提醒的作用,意思是提醒對方注意自己的歌聲。我們一起來模仿一下(學生練習喊哎)

4、隨錄音演唱(解決難點)

5、教師彈琴伴奏,學生視唱曲譜。

6、知道演唱歌詞,注意咬字。

7、教師範唱

8、學生有感情的演唱。

9、學生思考:什麼是對歌,教師小結。

五、創編歌詞

1、引導學生分小組創編歌詞。(結合自己的生活)

2、各小組演唱創編的歌詞(一段)。

3、課件出示本節課學習的問題,生答。(課件逐一出示問題答案)

什麼地方山水美?(廣西桂林)

什麼人被稱歌仙?(劉三姐)

問答唱歌叫什麼?(對歌)

4、師聲生以對歌的形式演唱,結束本課。

篇5: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1、唱《學做解放軍》

2、聽《我是人民小騎兵》

教學目標:

1、學會唱《學做解放軍》,感受進行曲的特點,體驗“解放軍”的自豪情緒,並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現這種情緒。

2、通過聽賞《我是人民小騎兵》,使學生感受進行曲的節奏特點,以及速度力度的變化在音樂中表現作用。

教學分析:

由於本單元的第一、二課時教授了歌曲《小海軍》,所以第三課時一開始我選用了欣賞教材,介紹四種樂器,先動後靜,掌握木琴的敲奏,及吹喇叭的姿勢,用歌表演的形式學習歌曲《學做解放軍》,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用自豪飽滿的聲音演唱《學做解放軍》。

教學難點:

學會用自己的方式表現進行曲的風格。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邀請了幾位朋友來和我們一起學習,你們能聽出它們是誰嗎?

(請三位同學在教室的角落分別敲擊鑼、鼓、小喇叭、木琴,其他同學聽辨並說出樂器的名稱。)

2、師:其中有四種樂器我們已經認識了,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新朋友。

(出示木琴)

3、師:我們別看它是由幾片竹片組成,比較簡單,可由它彈奏出來的樂曲別提有多好聽了。

(聽賞音樂《我是人民小騎兵》)

(多煤體出示騎兵圖)

4、師:啓發學生用簡短的語言表述樂曲表現了哪些內容。

5、復聽音樂《我是人民小騎兵》在聽賞重點之處作一點簡要提示,如速度、力度以及情緒的變化。

6、每組學生髮一隻木琴,讓學生邊敲邊感受速度、力度的變化,讓學生初步瞭解漸強、漸弱的概念,啓發學生感受強、弱、快、慢的變化所造成的不同情緒、不同情景。

7、最後一遍一邊聽,一邊請學生敲擊木琴,表現小騎兵騎着馬過來,又漸漸遠去。

二、學唱歌曲

1、師:上節課我們學做了小海軍,今天我們來學習做一下解放軍好嗎?

2、請學生上臺表演解放軍。(播放歌曲《學做解放軍》)

3、出示歌曲譜例在相同的節奏下做標記。(解決附點節奏)

在模仿喇叭聲處,用小喇叭標記。

4、師:讓我們一邊吹喇叭,一邊學唱這首歌曲。

5、學會歌曲後,擡頭挺胸行進,並以吹小喇叭的姿勢來演唱這首歌。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聽辨和嘗試敲打木琴,幫助學生在音樂實踐中感受木琴不同敲打方法產生的不同音色,培養學生的音樂聽辨能力和探究音樂的興趣。歌曲學習採用適用於低年級的圖畫標記,讓學生在模仿和體驗中學習。

篇6: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第七單元 大山,你好

單元分析: 本單元以“大山,你好”爲題,是一種探訪的口吻。選取了一組與山間生活場景有關的音樂作品,如歌曲《太陽出來喜洋洋》、《親愛的回聲》、《山裏的孩子心愛山》、《纜車》、《山童》,器樂曲《火車向着韶山跑》、《空山鳥語》等,用“愛”串聯起來,不僅是“山裏的孩子心愛山”,山外的孩子也懷着“樂山”、“仰山”的心情向他們跑去。試圖讓學生通過欣賞、演唱這些作品,感受作品的的不同風格以及不同的表現方式,領略大山的風采,瞭解大山的風采,瞭解大山裏的生活,感受大自然的博大與美好。教學目標:學生能主動參與聽、唱、動、奏等音樂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大山裏的生活情趣,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懂得“關愛弱勢羣體”是應該具備的美德。學生能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達歌曲的情緒,表現歌曲的意境。認識拍號“6/8”,瞭解其含義,能歸納出用這種拍子寫成的音樂作品所具有的共同特徵。學生在聽賞《火車向着韶山跑》等作品時,能感受到音樂家在音樂作品中對自然音響的模仿,能發現音樂作品以聲、以情寫景的一般表現手法。

本單元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時間:5月16日~5月18日

教學內容:1. 聽:童聲合唱《山童》2. 唱:《太陽出來喜洋洋》教材分析:1. 《山童》(童聲合唱)創作於上世紀90年代,以純樸新穎的音樂語言、齊唱與合唱的形式,描繪了山鄉美麗的景色,塑造了山村兒童熱情、活潑、開朗、俏皮的形象,富有鄉土氣息。2. 《太陽出來喜洋洋》是四川山民們砍柴時唱的山歌,情緒樂觀爽朗,音樂清新質樸,旋律比較自由。句間夾用的襯詞來自喚牛的吆喝聲和鑼鼓聲的模仿,流露出歌者愉悅自得的心情。

教學目的:1. 能主動參與聽、唱活動,在活動中領略大山的美景,體驗大山裏的生活情趣,表達對自然景象的嚮往,確立樂觀向上的而生活態度。2. 能用爽朗的歌聲演唱歌曲《太陽出來喜洋洋》,能嘗試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達歌曲的情緒,初步瞭解山歌的特點。3. 能用心聽賞歌曲《山童》,能聽出歌曲的演唱形式,並能用自己的歌曲描述歌曲所描繪的景象。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用多種演唱形式表現歌曲的情緒。

教學活動

學生學習

一.組織教學 1. 師生問好 2. 發聲練習,用歌聲進行師生問好找到正確的發聲位置,口腔中的軟齶擡起,氣息通暢,聲音具有頭部氣流感,這條發聲練習在演唱中注意其中的跳音要輕巧、有彈性。韻母的咬字清楚。

二.導入新課1. 出示圖片,老師談話:這是什麼?山,對於我們來說是比較陌生的,但是對於山裏的孩子來說大山對於他們有特殊的感情,讓我們一起聽一聽山裏孩子的生活吧。通過歌聲瞭解山裏孩子的生活三.聽賞歌曲《山童》1. 聽賞歌曲《纜車》和《山童》,聽出哪首歌曲是中國的,哪首歌曲是外國的,並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理由。2. 再聽《山童》,聽出歌曲的演唱形式3. 用心聽賞歌曲《山童》,說說歌曲描繪了怎樣一幅圖畫。聽辨中國、外國作品齊唱與合唱的形式描繪了山鄉美麗的景色四.

三.學習歌曲《太陽出來喜洋洋》1. 聽範唱,感受歌曲濃郁的山歌風格2. 輕聲跟唱歌曲,注意波音的唱法、跨小節切分節奏和襯詞的發音。(“扯”念cai)3. 再唱歌曲 ,想像山裏孩子的生活場景,體會他們爽朗的性格和樂觀的態度。欣賞範唱,感受山歌風格輕聲跟唱歌曲,學唱歌曲中的波音及難點小節再唱歌曲感受歌曲表現的情境五.SI 四.歌曲鞏固1. 邊唱襯詞樂句邊做挑柴擔的動作2. 將襯詞樂句放在歌曲的首尾,作爲歌曲的引子和尾聲來演唱,增加趣味性。3. 將襯詞樂句作爲歌曲的第二聲部,把歌曲變成一首短小易唱的合唱曲,使歌曲的表現力更加豐富。4. 由學生討論還能用什麼樣的演唱形式來更好地表現歌曲,比比不同唱法的不同效果。學做挑柴擔的動作增加歌曲的趣味性將襯詞作爲第二聲部,試着唱唱合唱選擇用自己喜歡的形式演唱歌曲六.

五.拓展和小結1. 教師再找兩三首山歌給學生聽賞。說說和《太陽出來喜洋洋》有哪些相似的地方。2. 由教師進行小結,使學生對山歌的特點有初步的瞭解。聽聽其他的山歌,做一做比較教學後記:在教學的最後環節,我又安排了一些音樂欣賞活動,如“找一些勞動號子,小調與山歌《太陽出來喜洋洋》作比,或找一些其它地區的民歌與四川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作比,聽聽、唱唱、說說,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

篇7: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剪羊毛》,併爲歌曲編創伴奏、伴舞進行表演。

二、歌曲分析

《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亞流傳甚廣的歌。歌詞以生動的語言,形象的比喻描繪了“剪羊毛”這一勞動情景,以“白雲”、“冬雪”、“絲棉”誇張地形容工人們勞動而剪下的遍地羊毛,把“皮襖”比作羊兒身上的絨毛,富於想象,很有意趣。

歌曲爲 拍,大調式,二段體結構。第一樂段由四個方整的樂句組成,前三個樂句節奏基本一致,“×・×” 附點八分音符構成的節奏貫穿其中。句末都以“×・× | × ○ | ”這一節奏型收尾,旋律中以分解的主和絃音進行,使得曲調色彩十分明亮,情緒輕快活躍,展示了剪羊毛的工人熟練、輕捷的動作。第四樂句從高音“2”的附點節奏開始,連續級進下行到下方八度主音“1”。突然反跳上行八度,表達了對勞動的熱愛和自豪的心情,堅信勞動能創造幸福的生活。第二樂段前兩個樂句音調高昂,旋律起伏較大,節奏明快,與前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最後兩句重複再現了第一樂段的第三、四樂句,勞動者有節奏的動作和樂觀爽朗的性格,點出了“熱愛勞動”的主題思想。

三、教學目標

1、體會歌曲的勞動場景,激發學生熱愛勞動,創造美的意識。

2、學會歌曲並用愉快、活潑的聲音演唱。

3、編創伴奏、伴舞進行表演。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歌曲並能用愉快、活潑聲音演唱。

難點:能夠用所學的節奏型及表演動作爲歌曲編創伴奏、伴舞。

五、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打擊樂器、道具

六、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情境導入

①師帶着無線小話筒,打扮得像一位導遊

師:同學們,看老師這身打扮像導遊小姐嗎?

生:像。

師:我很高興爲303旅遊團服務,小遊客們一切聽從劉導遊的指揮。

②師表演魔術

師:看,我手上什麼也沒有。現在看,這是什麼?

(拿出準備好的有綿羊圖案的坐墊)

師:請你們看看、摸摸,坐墊是什麼材料做的?

生:肯定是羊毛。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羊毛用品呢?

生:(略)

師:看來羊毛的用途很大,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現在我們就去遊覽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澳大利亞。

[設計意圖:簡短的談話交流,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爲新課教學作鋪墊。]

(點擊課件感受音樂,欣賞澳大利亞風情)

(二)澳大利亞風情介紹

1、多媒體出示相關的澳大利亞風情畫面。

(播放《剪羊毛》伴奏,點擊課件進行解說)

師:小遊客們請注意,該下飛機了。

看,是什麼在迎接我們呢?

生:澳大利亞國旗。

師:真聰明,這就是澳大利亞國旗,它正向我們揮手致意呢!好像在說:“歡迎小朋友們來澳大利亞做客。”

師:爲防止迷路,我們先看張地圖。

2、師生共同看地圖,師解說。

師:澳大利亞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四面環水,被稱爲“南方大陸”。面積有769.2萬平方公里,首都在堪培拉。看到了嗎?離堪培拉不遠處有一座著名的港口城市――悉尼。彆着急,待會我們會一一遊覽。

3、出示澳大利亞風景名勝,師解說。

師:看,湖泊、沙灘、森林、奇石,到處都是迷人的景象。悉尼到了,這座城市有一個顯著的標誌――悉尼歌劇院。遠遠望去,像一艘揚帆起航的輪船。我們到近處看看,氣派吧!由於時間有限,我們就在飛機上俯看首都堪培拉的美景。現在該去牧場了,怎麼樣?怪不得稱澳大利亞是“騎在羊背上的國家”。聽,牧民們正在唱着歌迎接我們呢!

(播放歌曲《剪羊毛》。)

[設計意圖:學科滲透,拓寬學生的知識結構,同時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三)學唱歌曲

師:這是一首澳大利亞民歌《剪羊毛》。感覺怎麼樣?喜歡嗎?

生:(略)

師:那就請大家一起看着歌譜再欣賞一遍吧!

1、師生共同看譜聆聽,感受歌曲內容。

2、師生交流聆聽感受。

3、師小結:歌詞把羊毛形象地比喻成“白雲”、“冬雪”、“絲棉”、“皮襖”,富於想像,很有意趣。表達了工人對勞動的熱愛和樂觀爽朗的性格。就讓我們美美地讀讀這首像詩一樣的歌詞,提一個小小的要求,按照歌曲的節奏來讀。

[設計意圖:聆聽歌曲,感受音樂色彩,聯繫已有知識感受旋律特點,瞭解歌曲內容,激發學生興趣和求知慾。]

4、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師:聽着你們的朗誦,我也想唱歌了,給我機會嗎?

那好,你們可要用心聽哦,可以用動作表示你聽到的內容。

5、師範唱,生自由律動。

[設計意圖: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在聽歌中自由地創作動作,表達情感,表現音樂。]

師;我發現有的同學坐不住了,想唱了吧?現在大家就做好唱歌的準備,根據要求來學唱歌曲。

6、練唱歌曲。

①用ιa輕聲哼唱旋律,注意強弱拍和換氣;

[設計意圖:用“la”來模唱,既達到熟悉旋律的目的,又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了發聲練習。]

②把la改成唱名,唱曲調,注意樂句的連貫;

③輕聲填詞,咬準字音,跟上節奏;

④分男、女兩級接龍唱,比一比哪組更好。

師:你們唱得太好了!我得爲大家鼓鼓掌。(鼓掌)

我突然有個想法,把歌曲改變成這樣唱,請大家幫忙參謀參謀。

7、師把歌曲中“×・×” 改爲“××”唱,請同學們比較感覺。

8、交流感受,引導感受出“×・×”節奏的特點。

[設計意圖:名爲參謀,實則體會歌曲附點八分音符的特色,激發感情演唱。]

9、全班同學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表現歌曲

1、欣賞卡通片《剪羊毛》,激發表現慾望。

師:同學們演唱得太棒了,我拿什麼獎勵給你們?看,這件禮物喜歡嗎?(播放《剪羊毛》卡通片,師生隨歌曲演唱。)

[設計意圖:借送禮物之意,讓學生放鬆心情,欣賞趣味動畫,激發創作慾望。]

師:你現在心情怎樣?想用什麼方式來表達此刻的心情?

生:跳舞、畫畫、打擊樂伴奏……

師:你們有這麼多的好想法,那趕緊找好朋友一起練練吧!

2、分小組交流、練習。

(師巡視指導,引導合作學習。)

3、分組展示,及時點評。

4、全體同學一起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演歌曲。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驗創新,激發熱情。這種表演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表現能力,符合兒童表達情感的特點。]

(五)拓展延伸

師:這趟澳大利亞之旅你感覺如何?有些什麼收穫?

生:(略)

師小結:我和大家一樣,收穫很多。第一次當導遊就去了澳大利亞,感受了優美的風景,體會了澳大利亞人的勤勞,最重要的是收穫了同學們的智慧和能幹。讓我爲大家鼓掌吧!最後讓我們唱着《剪羊毛》愉快地走出教室。

(播放歌曲,生唱着歌兒走出教室。)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讓學生熱愛勞動,懂得美好的生活要靠勤勞的雙手創造。]

教後記:

本教案的設計力求體現以人爲本的思想,着眼於學生的主動發展,通過充分的音樂實踐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音樂素養。教學中電教手段的運用,擴展了音樂課教學容量,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提高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參與熱情。依託音樂本身的魅力,影響了學生人生觀、審美觀、價值觀的形成,端正學生做人、做事的態度,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合作意識及創新精神。從目標的提出到過程的安排,學習方法的確定,乃至學習成果的呈現,都讓學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實踐性,更濃的創造性。

1.《對花》音樂教學設計

2.大班音樂教學設計

3.音樂課教學設計

4.音樂微課教學設計

5.音樂課《採山》教學設計

6.花兒朵朵音樂教學設計及反思

7.國小音樂教學計劃

8.國小科學教學設計

9.國小《身邊的設計》教學設計

10.國小美術教學設計反思

篇8: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表情歌》

教學目標

1、學會用明亮飽滿、有跳躍感的聲音演唱歌曲,在一定程度上表達出歌曲的情緒。

2、通過遊戲歌曲的的學唱、聽賞和遊戲活動的展開,學生的音樂視野得以拓展。

重點;學唱新歌、音樂遊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師生問好

三、複習歌曲《包子、剪子、錘》

四、學唱《表情歌》

1、導入:請同學分別表演快樂、生氣、着急、高興四種表情。

2、聽錄音範唱,聽出哪裏會有小間奏。

3、聽錄音範唱,根據歌曲的提示進行表演。

4、輕聲哼唱歌詞(注意最後一句六度音程的跳進,把音唱準,不喊叫)。

5、齊唱並試着背唱(小間奏裏的四拍節奏要穩些,不要偏快)。

6、邊唱邊表演動作。

五、音樂遊戲:丟手絹。

1、聽音樂,並唱會。

2、遊戲規則:全體同學圍成圓圈蹲下,面朝圓心。請一個同學拿好手絹在圈外跑,其餘學生聽音樂按節拍拍手。圈外的同學在歌曲結束之前要偷偷把手絹扔在一個蹲着的同學的背後,在被他發現並繞圈逐捉到之前佔據他的位置則爲贏,反之爲輸,輸的人表演節目。

3、題目內容:聽辨聲音;唱歌;節奏模仿;自由表演。

六、小結

篇9: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冬媽媽和麥苗苗》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體驗,能較準確地理解、表現本單元音樂作品的情緒與意境。

2、初步養成良好的歌唱習慣,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小雪花》、《冬媽媽和麥苗苗》,能背唱《過新年》,並能較流利地模唱《過新年》的歌譜。

3、通過欣賞《乘雪橇》,能從音樂中初步感受冬季的異國風情。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師生問好

三、導入新課

自己創編節奏朗讀:過新年,喜洋洋,敲鑼打鼓鞭炮響。獅子舞,雪人唱,祝願祖國更富強。

四、學唱歌曲《冬媽媽和麥苗苗》

1、導入:小朋友們,你們喜歡下雪嗎?下雪天我們可以做哪些事呢?你們知道冬雪對農作物的作用嗎?

2、聽錄音範唱,邊聽邊按三拍子緩緩晃動身體,感受三拍子的韻律

3、聽老師跟節奏朗讀歌詞

4、聽老師範唱,請小朋友用打擊樂器伴奏

5、跟琴輕聲哼唱歌詞(提示學生儘量唱完四小節後再換氣,以免破壞旋律的連貫性)

6、試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比較,哪種比較適合該歌曲(柔和)

7、有感情的演唱(啓發學生唱出對雪花的讚美之情)

8、自編動作,邊唱邊舞

五、欣賞《乘雪橇》

1、初聽全曲,不揭示曲名,要求學生專注聆聽,並閉上眼睛隨音樂展開想象。

2、揭示曲名,復聽,找出重複最多的地方。感受音樂的力度變化。

3、再聽,體會樂曲所表現的人們歡樂的心情。

六、小結。作業:以小組爲單位收集有關“雪”的音樂作品。

篇10: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包子、剪子、錘》

教學目標

1、學會用明亮飽滿、有跳躍感的聲音演唱歌曲,在一定程度上表達出歌曲的情緒。

2、通過遊戲歌曲的的學唱、聽賞和遊戲活動的展開,學生的音樂視野得以拓展。

重點;學唱新歌、音樂遊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師生問好

三、學唱《包子、剪子、錘》

1、玩遊戲《包子、剪子、錘》

2、聽錄音範唱,和着曲中的“包子、剪子、錘”唸白一起讀一讀

3、聽錄音範唱,注意聽辨“包子”二字的聲音長短有沒有不同、假如不用長短變化會有什麼感覺

4、聽錄音範唱,設計固定簡單的節奏在念白處伴奏

5、朗讀歌詞(可以幾個同學互相合作,邊玩邊讀)

6、跟錄音輕聲哼唱歌詞

7、跟老師模唱(29至32小節可以採用連音唱法加以對比;33、34小節歌詞節奏相對密集,唱得輕巧而跳躍比較好)

8、齊唱

9、用打擊樂器伴奏

10、邊玩包子、剪子、錘遊戲,邊唱歌曲

四、音樂遊戲:老鷹捉小雞

1、欣賞音樂,分析音樂結構

2、說遊戲規則和遊戲要求:聽音樂,第一段是母雞、小雞、老鷹出場。當聽到音樂的提示,相應的角色才能進行,否則應留在原地。第二段開始追逐。第三段老鷹盤旋而去,母雞帶着小雞回家。

五、小結

篇11: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1�p唱:《樹葉兒飄飄》

2�p動:露一手“繪畫創作”

教學目標:

1�p優美地演唱《樹葉兒飄飄》,表達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2�p能根據自己的想象,創設畫面,嘗試創作的樂趣,培養創新能力。

3�p初步掌握全音符的時值。

教學重點:

1�p優美地唱歌。

2�p掌握全音符。

教學難點:

1�p歌曲的難點是切分音。

2�p根據想象創設畫面。

教學用具:

鋼琴,音響資料,錄音機,頭飾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p播放歌曲《小樹葉》,學生進入音樂教室,並哼唱歌曲。

2�p提問:你們還記得這首歌嗎?學生回答。

3�p師:是呀,這是我們在一年級學的《小樹葉》,秋天到了,樹葉就會離開大樹媽媽,飄落下來,今天我們又要來學一首關於秋天樹葉飄落的新歌《樹葉兒飄飄》。

(二)新歌教學

1�p朗讀歌詞,理解歌詞內容

2�p解決節奏難點:切分音

3�p聽唱法學唱歌詞

4�p指導學生唱出節奏的韻律

5�p仔細聆聽範唱

6�p優美地演唱這首歌

7�p認一認:全音符

8�p請學生戴上頭飾,分角色配樂朗誦

9�p請學生戴上頭飾,分角色表演

(三)露一手

1�p提供素材,引發學生創造思維

2�p在《樹葉兒飄飄》的音樂聲中,學生以"美麗的秋天"爲題,開始創作想象畫

3�p交流觀賞作品

4�p請學生利用雙休日收集樹葉,製作書籤

篇12: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演唱《小雨沙沙》。

2、能與他人合作表演《小雨沙沙》,從中體驗歌曲表演的樂趣。

3、聆聽童聲合唱曲《春雨沙沙》時,能隨着歌曲的旋律,做出相應的體態反應。

教學重點:

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表演慾望,引導學生髮揮想象,體驗新的藝術表現形式。

教學難點:

能自主的創編動作,在表演中表現出種子的生長離不開雨露的科學道理,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dvd.教學光碟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聽一聽(放錄音)

聽《春天在哪裏》音樂,律動。

2、激情導入

師:春天來了,在上學的'路上你看到了什麼?

生:桃花、綠葉、燕子……

師:聽到了什麼?

生:小鳥嘰嘰喳喳地叫、春雷轟隆隆、小雨沙沙……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今天我們就來學唱歌曲《小雨沙沙》。

二、歌表演《小雨沙沙》

1、學唱歌詞。

師:小朋友們,下面跟老師一起來學習歌詞。

(2)師採用一問一答的方式讓學生掌握歌詞。方式如下:

師:“小雨、小雨”。

生:“沙沙沙、沙沙沙”。

師:“種子、種子在說話,在說話”。

生:“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喲喲,我要發芽。”

2、學唱歌曲

出示《小雨沙沙》的歌詞,播放歌曲。

(1) 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輕唱歌曲。

(2) 在學唱過程中,老師及時糾正錯誤,反覆演唱。

(3) 引導學生完整演唱歌曲。

(4) 指導學生注意歌曲節奏。

(5) 師生接龍唱,生生接龍唱。

(6) 師生齊唱。

3、參與表演

(1)師:小朋友們邊聽歌曲《小雨沙沙》,邊想一想編一些什麼動作來表現歌曲,要把種子在雨水的滋潤下破土而出的喜悅之情表達出來。

(2)以2人爲一組進行表演,一生扮演“小雨”,一生扮演“種子”(頭飾)。

(3)全班分三大組進行練習:一組伴唱,一組自邀夥伴進行歌表演,一組用抖動樹葉模仿下雨時的聲音。

(4)生互換角色進行表演。

三、聽賞《春雨沙沙》

1、初聽全曲。

2、復聽全曲。

生邊聽邊欣賞《春雨沙沙》,邊用抖動樹葉或聲音來模仿雨的聲音,並引導學生用動作參與表現。

四、小結

今天,這節課小朋友們的表現都很不錯。我們不僅知道了種子生長離不開雨露,也看到了色彩豔麗,生機盎然的春雨畫面。放學的時候,讓我們再次感受一下春雨的美景吧!播放音樂《春雨沙沙》。

篇13: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我是少年阿凡提》是人音版的國小音樂教材第七冊第五課《少年的歌》中的一首表演歌曲。這是一首具有濃郁的新疆民歌風格的歌曲,2/4拍,二段體,G七聲羽調式。曲調詼諧、歡快,它生動地讚揚了少年阿凡提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優良行爲。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識譜的能力,音準較好,思維也很活躍,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對音樂興趣比較濃厚,願意加入音樂創造活動當中,但仍需要加強課堂組織。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唱歌曲,激發學生學習少年阿凡提,爭做環保小衛士,進行環保教育。

2、過程與方法目標:以聽、看、舞、唱、伴、編、展示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知器官,感受新疆音樂風格,增強對新疆藝術及文化魅力的瞭解與尊重。

3、知識與技能目標:能用詼諧跳躍的聲音,準確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出新疆特色。認識“#”及其作用,唱準“#1”;利用仿寫歌詞培養學生編創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用詼諧、跳躍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認識“#”,瞭解其作用;唱準歌曲中的“#1”、帶休止的切分節奏及一字多音。

篇14: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感受歌曲美好的情境,並有感情地表現歌曲的內容。

2.關注學生音樂技能識譜能力的發展,嘗試用音樂要素表現歌曲旋律,提高學生音樂表現力。

(二)過程與方法

1.歌聲整齊,吐字清晰靈巧,合唱初步和諧。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體驗在雪橇上急速飛奔時舒暢的心。

(三)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1.培育學生熱愛自然、樂觀自信的生活態度,並能在歌聲和麪部表情中表現出來。

2.通過學習歌曲《鈴兒響叮噹》,讓我們從中體驗一個文化主題——對大自然的'讚美,進一步激發我們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歌頌。

3.通過不同版本(美國、韓國、中國)的《鈴兒響叮噹》的欣賞,把握不同的音樂要素所帶來的音樂形象與情緒的不同。

二、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節奏、強弱的對比。

(二)教學難點

對歌曲的情感把握。

三、教學方法

體驗法、對比法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樂譜、各種打擊樂器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聽音樂進教室(播放斯克斯版鈴兒響叮噹,讓學生一進屋感受聖誕氣氛)

師:同學們,每年的12月25日,我們的大街小巷跟平時有什麼不同? 同學們知道那是什麼節日麼?

學生回答:聖誕節!

師:有一位白鬍子的慈祥老爺爺,他叫什麼名字呀?

學生回答:聖誕老人!

師:誰能描述一下聖誕老人的裝扮?

學生回答:略。

師:大家想不想要聖誕老人的禮物呀?

學生回答:想!

好,那我們的聖誕老人從美國出發了,來給我們中國的小朋友送禮物!

(二)整體感知

1.多媒體出示美國聖誕節圖片,播放溫馨的美國版《鈴兒響叮噹》

2.多媒體出示韓國聖誕節大街小巷的圖片,播放時尚的韓國版《鈴兒響叮噹》

3.多媒體出示中國聖誕節圖片,播放教學歌曲《鈴兒響叮噹》(邊聽邊打拍) (用不同形式反覆聆聽歌曲,讓學生在聆聽中體會歌曲情緒)

1.練聲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要想唱,先練聲。現在,跟着老師一起,先練練聲吧!

注意我們平時的要點,口腔要打開,聲音豎起來,保持住你的氣息。

2.學唱歌曲

我們先跟着音樂小聲的哼唱一遍,感受歌曲的旋律。

剛剛老師已經聽到有的同學已經迫不及待地大聲的唱了起來,看來同學們的學習熱情真高啊!下面讓我們跟着老師一起來唱一遍,注意把握歌曲的節奏。

3.學習合唱,給每句話結尾加上“叮叮噹”

曲譜,着重學習弱起小節與“ ×× × | ×× × |×× ×.× | × - |”部分。

按節奏讀歌詞,注意弱起小節。

試唱歌曲《鈴兒響叮噹》,注意弱起小節的演唱特點。

熟練後,節奏變快,有情緒的演唱《鈴兒響叮噹》。

用C調出奏歌曲“ ×× × | ×× × |×× ×.× | × - |”部分。

初步聆聽歌曲《鈴兒響叮噹》感受歌曲韻味。

(三)思考探究

(播放《鈴兒響叮噹》,思考問題:

1.歌曲是幾拍子?

2.這些孩子的心情是怎樣的?

教師提問學生,並加以總結,回顧四二拍強弱規律並板書。

【思考】假如我們坐在雪撬上會是怎樣的心情?

學生回答,老師加以肯定、小結。

我們要學習他們的這種勇敢、自信、樂觀的精神。

強調:要求用明亮、歡快、有彈性的歌聲來演唱,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覺唱出來,跟着歌曲合唱。

(四)拓展延伸

同學們,你們都有哪些形式來表現對歌曲的喜愛?下面讓我們分幾個小組,分別用你喜歡的形式來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吧!

小組合作如下:

1.舞蹈組,配合音樂編舞蹈

2.伴奏組,選擇器樂給歌曲伴奏

3.合唱組,用歌聲合唱。

師:同學們的形式豐富多樣,讓我們一起合作,來一場音樂的盛宴吧!各小組準備,舞蹈,伴奏,合唱一起。

同學們,你們表現的真好!這一遍,同學們無論是在音準上還是節奏上,都表現得都非常到位,老師都被你們感染了,爲你們點個贊!

六、教師小結

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今天的音樂課就上到這裏,讓我們再一次聆聽歡快的《鈴兒響叮噹》走出教室吧!

篇15: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1)學會用自然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竹鄉娃娃愛竹林》

(2)懂得感受歌曲節奏、句式及情緒的變化

(3)初步懂得分辨竹樂器的不同音色。

2、過程與方法

(1)能夠用不同的節奏朗誦歌詞,感受不同的節奏韻律

(2)能夠跟唱歌譜,按照歌曲樂句,用拍手、拍肩、跺腳等方式表現歌曲旋律的變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不同形式的演唱歌曲,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2)通過感受竹的秀美,體驗竹帶給人的美感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學會演唱歌曲,體驗竹鄉娃娃愛竹林的情感

2、教學難點:掌握歌曲的節奏,裝飾音、變化音記號的唱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鋼琴)、打擊樂器、音樂用書

學習者特徵分析

本節課的學習者特徵分析主要是根據教師平時對學生的.瞭解而做出的:

1、學生大多數是外來工子女,除了學校的音樂課,平時比較少接觸音樂。

2、本班學生男多女少,學生都喜歡上音樂課。

3、學生學習過簡單的打擊樂器。

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情境創設策略: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竹林的美景。

2、遊戲激發興趣策略:採用拍手、拍肩,跺腳等遊戲方式按節奏朗讀歌詞。

教學過程

(一)、詩歌導入

1、播放背景音樂,教師朗誦《翠竹兒》

翠竹兒飄,翠竹兒飄

清風吹過竹林梢;

快來吹一曲“直苗苗”

2、欣賞竹景,感受自然美(在背景音樂中,播放竹海,竹林的vcd)

師:今天,我們走進了什麼地方?你有什麼感覺?同學們喜歡竹子嗎?

3、與竹對話,表達對竹的感受

教師讓學生交流自己瞭解到的有關竹子的資料和信息,共同分享竹帶給我的美好感受

設計意圖:學生在聆聽、欣賞的過程中感受竹子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唱一唱《竹鄉娃娃愛竹林》

1、欣賞歌曲《竹鄉娃娃愛竹林》

(1)感受歌曲的民歌風味

(2)理解歌詞內容

(3)體驗竹鄉娃娃愛竹林的情感

2、學唱歌曲

(1)引導學生討論用不同的節奏朗誦歌詞,感受不同的節奏韻律

(2)引導學生熟悉和跟唱歌譜,按照歌曲樂句,激發學生用拍手、拍肩、跺腳等方式表現歌曲旋律的變化

(3)採用集體、小組、個別、齊唱、分句接唱等形式學唱歌曲

設計意圖:欣賞並學唱歌曲,感受竹鄉娃娃愛竹林的情感

(三)、聯想討論

1、竹與人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會看到很多用竹子做的東西?有誰知道來說一說。

2、竹子還能做成什麼樂器?它們的聲音是怎樣的?

師:竹子除了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物體,它還可以做成不同的樂器,奏出很好聽的聲音,我們一起來看看。

3、學生觀看視頻,瞭解竹子的作用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觀賞、聆聽了解竹子的用途

(四)欣賞竹竿舞,體驗竹竿舞帶來的樂趣

1、欣賞竹竿舞

師:今天,我們不僅學會了《竹鄉娃娃愛竹林》這首好聽的歌曲,知道了竹子的許多用途,你們一定不知道在少數民族的地方還有種舞蹈叫竹竿舞,我們一起欣賞吧。

2、表演竹竿舞,活動結束

師:看了這麼好看的舞蹈,同學們一定也很想表演表演吧,好,那我們一起隨着音樂動起來吧

設計意圖:體驗舞蹈的樂趣,激發學生愛竹林愛大自然的情感

篇16: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聆聽《頌祖國》,能用動作表達歡快的情緒。

2、編創與活動:節奏創作、傳遞節奏。

3、能用自然親切的聲音演唱《同唱一首歌》,在歌聲中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上限:

1、創編節奏,正確的傳遞節奏。

教學下限:

1、用自然親切的聲音演唱《同唱一首歌》。

2、在欣賞樂曲時能用動作表達歡快的情緒。

教學準備:

1、《頌祖國》欣賞帶

2、《同唱一首歌》範唱與伴奏

教學過程:

一、聆聽《頌祖國》

1、隨《頌祖國》音樂自由表演進教室。

2、小朋友們在幹什麼?(表演節目:唱歌、跳舞、敲鼓、拍手)

3、他們很快樂,你看出來了嗎?(表情)他們是在祝賀祖國媽媽的生日呢?小朋友知道祖國媽媽的生日是幾月幾日呢?

4、10月1日是國慶節,也就是祖國媽媽的生日,小朋友們唱歌跳舞,祝賀祖國媽媽生日快樂。我們再來聽聽這首快樂的樂曲,我們用拍手拍腿來伴奏。(拍腿:X X 拍手:X X X)(欣賞1)

5、自己選擇表演方式(參照插圖:跳舞、敲鼓、拍手等)

6、女生舞蹈(兩個動作:搖脖、託帽揚掌)與拍手拍腿隨第一遍音樂表演。

(先分別學學,再跟音樂表演)

7、男生舞蹈(兩個動作:擺肩、擊掌)與敲鼓(X X X\\\ X\\\)隨第二遍音樂表演。

(先分別學學,再跟音樂表演)

8、第三段音樂兩組一起表演。

9、完整欣賞3(表演合成)

10、傳遞節奏:X X |X X X | 第一小節自己拍,第二小節傳遞給下一位小朋友(兩人擊掌,依次進行,在《頌祖國》樂曲中進行)

11、創編節奏:X X |X X X |:以第二小節爲開始,依次接龍創作。

二、學唱《同唱一首歌》

1、我們祖國是個大家庭,知道這個大家庭有多少個民族嗎?56個民族的小朋友都是好朋友,他們手拉手,同唱一首歌。唱的什麼歌,仔細聽一聽。從歌曲中,你認識了幾位小朋友?(範唱1)

2、說說你認識了幾位小朋友?他們在唱一首什麼歌?(親愛的祖國像媽媽)

3、再來聽一遍,邊聽邊拍手拍腿伴奏。(範唱2)

4、我們也來唱一唱。(跟唱1)

5、拉起手唱一唱,把好聽的歌獻給祖國媽媽。(跟唱2)

6、各小組分組手拉手,前四小節唱小組同學的名字。(從1號開始,依次進行。)(伴奏音樂兩遍)

教後反思:

音樂是讓孩子在享受中學到新知,我的設計遵循這一理念,整節課輕鬆而愉悅,在學到樂理知識的同時受到愛國主義薰陶。

篇17: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在這樣一本書裏,收集了衆多優秀的中國小音樂課堂教學設計,讓我學習了大獲收益。

有個課例是《美麗的春姐姐》,教學目標的設計是這樣的:學生通過讀童謠、聽歌曲、欣賞大自然美麗景色等活動,感受自然界的變化,盡情享受春天帶來的喜悅;學生通過對歌曲的學習、理解,體會歌曲所表現的春地意境;學生嘗試運用舞蹈、戲劇、表演等多種藝術形式表現春天的美麗,提高其藝術表現能力。我猜想這節課應當是一節唱歌教學課吧,抱着學習的態度繼續看下去。

組織教學的形式很新穎,採用配圖律動的方式讓學生進入課堂。然後,學生開始聽賞歌曲,教師設置了問題,引起學生思考與討論。學生的思路一直跟隨老師的設計路線,老師又設置情景,用故事導入本課內容。像這樣的導入方式,在國中音樂教學中,也曾經使用過,能讓學生仔細的聆聽與思考。當然,這堂國小一年級的音樂課,學生們討論的非常熱烈,而且,孩子們表演性很強。接下來的看一看,演一演環節,學生分角色裝扮成自己喜歡的各種樣子。學唱歌曲時,學生能模仿教師靜靜地、有感情地欣賞歌曲,然後,逐句熟悉、朗讀歌詞。老師結合柯爾文手勢進行逐句範唱,學生進行歌唱與手勢的模仿。

我覺得,這節課最大的成功就在於老師很會引導學生去模仿學習,本來,孩子的天性就是模仿能力強,發揮了國小低段學生的優勢。在欣賞與製作環節,學生欣賞了動畫作品以後,利用手邊的材料製作小花、小草,裝扮美麗的春姐姐。這樣又鍛鍊了學生的動手創造能力。接下來的童謠創編與表演環節你,教師巧妙地將節奏創編融入兒歌誦讀中,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其藝術創造能力。歌表演《小雨沙沙》,教師結合文學、歌表演等藝術形式,激發學生的情感,引發其對春天的關愛。戲劇角色表演:保護美麗的春姐姐,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環節,結合戲劇表演的藝術形式,通過師生分角色的表演,深化人文主題。在藝術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藝術表現能力,激發其保護春天、保護生活環境的願望。在歌表演《春姑娘》音樂聲中結束,大屏幕上出現乾淨、美麗的春姐姐圖,孩子們拍手歡呼。再次響起《春姑娘》的音樂,師生共同演唱、表演,在優美的旋律、溫馨的氣氛中互道再見!

我認爲本課活動設計符合一年級學生的特點,主要以故事、遊戲、律動、剪紙等學生喜歡的形式來設計教學。將多種藝術形式自然地進行融合,而這些藝術形式又都巧妙地爲主題“春姐姐”的服務,從而使主題更加突出、更加鮮明。讓學生在豐富有趣的藝術活動中領略到多種藝術形式的美,同時又結予了學生在藝術領域中通感知識的綜合與學習,做到了藝術形式與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

篇18: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演唱《冬夜靜悄悄》高聲部。

2.體會旋律、強弱、速度對塑造音樂形象的作用。

3.學生能更加理解師生之間的真摯情感,激發學生尊敬熱愛老師。

教學重點:歌曲的學唱

教學難點:情感啓發――音樂與心靈共鳴

教學用具:錄音機鋼琴

教學過程:

一、課前鋪墊

教師用竹笛吹奏《秋湖月夜》片斷,學生隨音樂想象。

設計意圖:因爲聽課的老師很多.學生心情難免浮躁,引導學生的心回到課堂,讓學生沉醉於優美的音樂之中,有利於上課。

二、設問導入

1.師生節奏問答:今天先不告訴同學們學習什麼內容,來了這麼多老師聽課,周老師想了解你們現在心情如何,但要求你回答的節奏與我問的節奏一樣,,教師用節奏語言問學生

2.設問:想知道老師的心情如何嗎?《冬夜靜悄悄》)。

3.學生從音樂中猜測教師的心情。

師:周老師的心情究竟如何,學了今天的新課同學們自然就知道了。

設計意圖:師生問答心情,抓住學生的心,同時最重要的是解決教學中的節奏難點。從音響出發,激發學生聽的慾望,培養學生聆聽音樂的習慣。以幽默與風趣緩解學生緊張的心情,也讓學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緒。

三、歌曲教學

1.教師範唱

設問:標題中哪一個字最能代表歌曲的意境,歌曲的情緒怎樣?表達怎樣的情感?可分爲幾部分?(板書)

2.隨琴唱詞

教師用正誤兩種演唱讓學生選擇正確的、有意唱錯讓學生改錯兩種方式來糾正學生唱錯的地方。

“我送你過木橋”這一句的節奏尊重學生自己的選擇。

剛纔我們用什麼速度演唱的?爲什麼?師生互議

3.視唱歌譜

音樂可分爲幾部分?每個部分的強弱變化怎樣的?爲什麼?師生互議

教師指揮學生演唱歌譜,體驗力度的變化,

4.完整演唱歌曲:注意速度、情緒、力度變化、聲音、咬字等

特指出學生演唱歌曲情感不夠。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本課的重點,感受歌曲,學唱歌曲,加強學生的音準、節奏、聲音等雙基訓練,體驗速度、力度對音樂形象的作用。音樂是聽覺藝術,課堂中始終抓住“聽”進行教學,以聽歌曲的主旋律讓學生來思考歌曲的情緒;以聽旋律的變化體會速度、力度的作用;以聽歌詞的不同演唱方式來克服歌曲演唱中音準、節奏上的錯誤;以聽音樂來啓發學生的情感,爲下一步情感的引導作準備。

四、情感深入

1.你最想念哪位老師?師生討論

2.給學生講述了一位老師獻身教育,積勞成疾的感人故事,在舒緩的音樂襯托下,還當場深情地念了一封25年前一位曾被家訪過的學生寫給這位老師感人肺腑的信。學生此刻已是倍受感動,當我含淚告訴學生故事中這位老教師就是我的父親時,無疑一聲驚雷,在場的師生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當場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許多學生的眼淚再也止不住了,“座中泣下誰最多,全班學生淚沾襟”。

3.教師彈奏《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學生有感情地隨音樂哼唱。

設計意圖:音樂是情感藝術,教學應講究情感性,讓音樂真正走進學生的靈魂,引起學生心靈深處情感的強烈共鳴,達到於無聲處聽驚雷、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達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目的。

五、課堂總結

師:老師是書,讓學生一生來讀;老師是參天的樹,永遠牽學生的路……

學生深情演唱歌曲,獻給所有熱愛學生的老師。

設計意圖:揭示本課愛老師的主題,對學生進行德育。

課後反思:我把這一課定位爲當前新課程改革下的一堂音樂教學反思課。

“新課標”帶來了音樂教育的重大改革,無論是從音樂教育的理念,還是教材的內容、學習方式、教學方法、評價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革新,給音樂教學課堂帶來了勃勃的生機和活力。但同時不少教師對新課程的思想理解不深刻,忽視“音樂本位”,過度追求課堂氣氛;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過分注重學生主體作用;忽視雙基學習,過分強調學科的綜合。教學的功利化浮躁之風大行其道,這給廣大音樂教師增添了困惑:21世紀的音樂課,到底應該給孩子們什麼?對此我進行了深深的思索:

一、音樂教師作爲學生審美趣味的引領者,人格的塑造者,精神家園的建設者,求真、求實、求美是音樂教學永遠不會變的主題。因此,我在教學中追求返樸歸真。不偏離以音樂爲本的原則,從音樂本質屬性出發來上課,情感爲主線,傾聽爲基礎,評價爲手段,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在教風上追求樸實自然,沒有提前給學生搞訓練,沒有華而不實的教學表演。教學手段追求低成本,高產出,達到課堂效益的最大化,此次我上課僅使用一臺錄音機(實際只用了一次),一支粉筆,一臺鋼琴。

二、新課程中儘管我們的教育理念有了很大的突破,教學手段有了質的飛躍,教材也進行了重新編定,但經典音樂作品中所體現出的藝術境界與藝術韻味很難與學生的心靈共舞,作品中所蘊含的彌足珍貴的人生觀、價值觀很難感動他們,成爲他們的精神信仰。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曾說:“音樂應當使人類的精神爆發出火花”。我們的教學怎樣才能讓音樂與學生的心靈共舞?在對教材進行仔細的分析研究之後,我認爲在知識技能方面,能把握好歌曲的音準、節奏,能完整地演唱好歌曲;體會速度、力度、旋律等音樂要素在塑造音樂形象時的作用。但只有這兩點還是不夠的,音樂是情感藝術,不解決情感的問題,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便無從談起,教學最終要讓歌曲的思想情舉內涵深入學生的心靈。歌曲的情感啓發引導成了本課的教學難點,走近靈魂,以情育人成了教學的最高目標。

實踐證明,凡是上過這一課的四年級學生不僅對這一課難以忘懷,而且都普遍在語言上、行動上更加理解尊重老師了。一堂好課不僅是教師教學技術的體現,更是教學思想的體現,是思想和技術的完美結合。

篇19: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分析

《小樂手》是一年級上冊第七課《做一做,敲一敲》的延續,屬於集探索,創作,表現於一體的綜合性音樂課。教學內容由兩個部分組成:(1)“做一做,敲一敲,聽一聽”旨在引導學生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制簡單的打擊樂器,認識串鈴、三角鐵、蛙鳴筒、舞板四種打擊樂器。(2)學會演唱《蒙古小夜曲》,並能用自制或老師提供的打擊樂器參與伴奏。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演奏串鈴、舞板、蛙鳴筒、三角鐵這四種打擊樂器,能分辨其音色,說出其名稱。

2、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與本課四種打擊樂器相仿的簡易的節奏樂器。

3、能學會演唱歌曲《蒙古小夜曲》,並能使用打擊樂器爲歌曲伴奏。

4、能在自制或演奏打擊樂器中,體驗探索和創造的愉悅。

教學重難點

1、瞭解並掌握四種打擊樂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能用自制的打擊樂器爲歌曲伴奏。

2、用歌聲和打擊樂器參與表現歌曲。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鋼琴,節奏譜,歌詞條,舞板,串鈴,蛙鳴筒,三角鐵若干。

學生:鑰匙串,筷子或木板,梳子,鐵勺。

教學設計思路

(含教法設計、學法指導)

以學生耳熟能詳的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主題音樂引入課堂創設教學情境,首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然後由牧羊姐姐帶領到草原上游玩的過程中,認識打擊樂器並自制打擊樂器演奏。通過參與活動,學生在熟悉歌曲的曲調後,牧羊姐姐教唱歌曲,讓學生主動拿起手中的樂器爲歌曲伴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集體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最後在載歌載舞的'熱鬧場景中結束本課的教學。

1、師生共同表演

課件1播放《喜羊羊與灰太狼》主題曲。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喜羊羊麼?今天就讓我們做一隻聰明可愛的小羊,跟牧羊姐姐到美麗的大草原上游玩吧!

2、隨樂踏節奏

播放課件

2(蒙古小夜曲伴奏音樂)

1、認識舞板、串鈴、蛙鳴筒,三角鐵

(1)課件3播放:智慧蒙古包

師:蒙古包裏有好玩的東西啊,在哪裏呢?同學們找找看。

(2)出示舞板、串鈴、蛙鳴筒、三角鐵。

(3)課件4播放:智慧爺爺介紹四種樂器。

(4)敲一敲。

1、師:你們想聽聽它的聲音嗎?就讓我們做真正的小樂手。

出示課題:小樂手

A出示舞板節奏

師用舞板示範

B出示串鈴節奏

師用串鈴示範

C出示蛙鳴筒節奏

師用蛙鳴筒示範

D出示三角鐵節奏

師用三角鐵示範

師獎勵小樂器

2、尋找音源

師:小羊們,牧羊姐姐發現你們今天也帶來了一些好玩的東西,你來說說帶的什麼?

師:哪樣東西發出的聲音和舞板比較像呢?

(1) 敲擊舞板的節奏

(2) 敲擊串鈴的節奏

(3) 敲擊蛙鳴筒的節奏

(4) 敲擊三角鐵的節奏

3、猜一猜

師:現在牧羊姐姐要考考你們,看看哪隻小羊的耳朵最靈。

師敲擊

出示歌詞條

1、師用舞板演奏第一句

火紅太陽下山啦,牧羊姑娘回來啦

師:拿起你們的舞板,和牧羊姐姐一起來演奏

2、師用串鈴演奏第二句

小小羊兒跟着媽,有白有黑又有花,你們可曾吃飽啦

3、師用蛙鳴筒演奏第三句

大星星亮啦,小羊小羊不要怕

4、師用三角鐵演奏第四句

我 把 燈 火 點 着 啦

5、分組完整演奏

師:火紅太陽下山啦,牧羊姑娘回來啦,小羊們,請你們跟着媽媽到牧羊姐姐家做客吧!

課件出示 師領學生踏步

師:小羊們,牧羊姐姐想給你們表演一個精彩的節目,我很想你們可以用手中的小樂器爲我伴奏好嗎?

1、師範唱

2、用“lu”模唱旋律

3、師教唱

4、完整的演唱

用輕鬆,愉快的聲音演唱

2、表演

師:剛纔牧羊姐姐給你們教了唱歌,現在請你們跟我來邊跳邊唱,如果你有跟牧羊姐姐不同的動作表演,那就更棒了。

師:咱們分組爲歌曲伴奏吧,第一組的小羊,請你們準備好舞板,第二組小羊,請你們準備好串鈴,第三組小羊,請你們準備好蛙鳴筒,第四組小羊請你們準備好三角鐵,我們一組一句。

1、分組伴奏

播放課件

2、挑選自己喜歡的小樂器,邊唱邊爲歌曲伴奏吧。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在設計上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坐不住、好動等現象,抓住學生的興趣,通過多種的教學活動及教學手段來激發、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引導學生在歌曲學唱過程中通過親身的體驗、感受及表現,來提高學生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較好的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中重點突出,難點解決的也很恰當。教學中通過牧羊姐姐帶領小朋友到大草原上游玩爲主線,創設情景將學生帶入智慧蒙古包,學生帶着好奇與興趣,在蒙古包裏認識了舞板、串鈴、蛙鳴筒、三角鐵這四種打擊樂器,並用自制打擊樂器表演歌曲《蒙古小夜曲》,愉快地結束了草原旅行,在教學中我覺得有以下幾個亮點:

教學策略之一:創設情景引入教學

以學生耳熟能詳的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主題音樂引入課堂創設教學情境,首先激起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願意加入到喜羊羊的隊伍當中與牧羊姐姐一起到草原上去遊玩。並從行進的腳步中初步體驗本節課的節奏訓練,新授環節奠定基礎。

教學策略之二:玩中學,學中玩

走進智慧蒙古包,由智慧爺爺介紹打擊樂器,引導學生認識並學習這些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並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動手實踐,輕鬆操作。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儘快掌握教學重點。

教學策略之三:創新演奏形式

創新演奏形式,讓學生在掌握了這些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之後,自尋音源或者用事先準備好的物品自制與之相似的打擊樂器進行演奏,既增強了音樂感受力,又能使他們享受到創造成功的喜悅,真正體現了課標中對低年級學生演奏樂器的要求。

教學策略之四:載歌載舞拓展表現

運用手中的樂器爲歌曲牧羊姐姐的精彩節目伴奏。通過前三個環節的參與活動,學生基本上已經熟悉了歌曲的曲調,牧羊姐姐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酌情教學生演唱歌曲,讓學生主動拿起手中的樂器爲歌曲演唱伴奏,同時發揮每一位學生的潛能,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集體當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最後在載歌載舞的熱鬧場景中結束本節課的教學。

一年級的課堂我覺得更多的是讓學生自身的體會爲主,在圍繞學生掌握知識這塊,以設置情境與音樂活動的參與是學生自主領悟的重要一步,這一課讓我看到了直接的教學會讓學生的積極性有所減退。一定要學生自己說,讓他們充分發揮他們在音樂上的感受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篇20: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

a、通過學習和欣賞大山圖片,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提高學生審美情緒,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觀察大自然的美

b、能夠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聲音,逐步學會聆聽,用美的聲音去演唱歌曲

(2)技能目標:

a、唱準歌曲中的(地質隊叔叔的小鐵錘,敲得山谷叮咚叫)

b、掌握歌曲中的力度記號,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3)過程與方法:

本課我主要運用的是體驗、模仿、合作的方法。這些方法我將具體的在教學過程中做詳細的講解。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現音樂的內容和思想

教學難點:

1、歌曲中泉水聲的力度記號

2、節奏:地質隊叔叔的小鐵錘敲的山谷叮咚叫

設計思路:

本課以音樂學科新課程標準爲基石,以唱歌爲主線,於體驗、感受、演唱爲一體的歌曲教學課。課中通過生動的視覺感官(情景創設)讓學生充分體驗、感受到歌曲所表達的意境,在豐富的想象、感悟中學會用音樂表達情感,同時把相關知識技能巧妙融合於教學活動中,使學生在演唱中體會音樂帶給人們的快樂!

教材分析

《山谷靜悄悄》是一首描繪大自然美麗景色的藝術歌曲,爲一段體結構的分節歌。歌曲一開始用“×0×0×-”的節奏、很弱的音量,把我們帶到了寧靜的山谷中,然後節奏緊縮並運用了切分節奏,描繪充滿生機的美麗山谷,使人有如身臨其境之感。前三段歌詞分別描繪了山間的景物,富有動感,從“煙霧”“花”、直至“溪流”、“野兔”動感不斷增強。在四小節間奏之後,“地質隊叔叔”的出現,打破了原來的寂靜安詳,使山谷頓時熱鬧起來,錘子擊石的叮咚聲和溪水聲交織成一支美妙的樂曲在山谷中迴盪。四段歌詞雖都配同樣的旋律(第四段的旋律稍作變化),但由於歌詞在形象、意境上有豐富細膩的變化和發展,歌曲很能使人們對山谷中的美麗景色產生豐富的想象。

學情分析

學生在演唱歡快的歌曲時,在節奏上一般不會有太多問題。但對於一些歌曲中音符時值較長的情況,學生容易唱不夠時值。在歌曲中,出現了好幾處時值較長的音符,這應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教學方法

1、情景法2、實踐法3、合作法4、聽唱法

教具:鋼琴課件沙錘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導入:

1、欣賞山谷美景

師:歡迎進入音樂世界,來到奇妙的山谷。(看課件,欣賞山谷美景)請仔細看,認真聽。(加山谷靜悄悄伴奏)

2、談話

問:你看到了什麼?

3、山谷裏的回聲

師:在這美麗的山谷裏,老師都忍不住想對山谷喊一聲:喂,山谷你好嗎?(手勢)

師:這時,你還會聽到什麼?

生:回聲。

師:你覺得回聲有什麼規律?第一次和第二次反射回來的聲音有什麼變化?(強弱的力度變化)

4、回聲的規律引出f、p、mp以及pp的強弱記號

師:那你覺得回聲有什麼規律呢?

(師用不同的力度記號分別來表示回聲不同時段的聲音強弱)

(1)f、p:

師:在音樂課上,我們對於給強弱專門一個音樂記號,那就是f和p,(幻燈片出示)

(2)mp、pp:

師:那麼在弱這個力度上又有不同的變化(師模仿不同弱度的回聲),我們又把他們分別叫做mp和pp

(3)漸強和漸弱:

師:可是我在說話的時候這個力度是從頭到尾都不變的嗎?還是由什麼到什麼有變化的?(聽師範唱,引出漸強和漸弱符號)

師:想想生活中還有什麼現象也是有這些力度變化的?

火車路過的的情景,用“WU”來哼鳴模仿強弱,同時做發聲練習

5、再次用不同力度模仿回聲

三、歌曲教學:

1導入:山谷裏的回聲如此有趣,山歌裏的歌聲更是美妙,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歌曲《山谷靜悄悄》你聽。

2、初聽錄音範唱。

問:歌曲給你帶來什麼樣的感受?

3、復聽歌曲:

靜悄悄的山谷給我們帶來了美妙的歌聲,同時還在歌聲裏給我們帶來了三個問題,請大家在歌聲裏尋找答案

幻燈片出示:什麼在飄飄?什麼在閃耀?什麼在奔跑?

多媒體播放一些畫面:崇山峻嶺中,淡淡的煙,薄薄的霧,紫杜鵑和紅梅花,飛奔而下的溪流,活蹦亂跳的小野兔。

(2)師用歌聲再次提問,生回答

(3)師生用歌聲來問答

你能用歌聲來回答我的問題嗎?師生互換

4、請同學們按節奏有感情的讀歌詞

師:請同學們把書打開到44頁,跟老師按節奏讀歌詞

(第一段師帶領,二、三段讓學生試着自己讀)

5、學習第一部分:

(1)師:第一段請同學們輕聲跟老師一起來唱(雙簧遊戲)

(2)師:同學們和老師配合的真默契!那第二段老師想讓同學們接唱老師的歌聲,準備好嘍!看誰的歌聲又準又好聽?

(3)師:第一、二段同學們和老師配合表演的很成功,老師想聽聽你們自己單獨來演唱第三段,同學們準備好哦!(及時糾錯)

5、學習第二部分:

師:山谷裏的景色真實美不勝收,你們聽那“叮咚叮咚”是什麼聲音?

老師範唱第四段

(小鐵錘敲打石頭髮出的聲音)

6、難點樂句教學

聽難點樂句

(1)你能模仿一下敲打的聲音嗎?

(2)學唱

師:要學會這個“叮咚”聲可不簡單呢,請你找找這個樂句的節奏有什麼特點

(3)跟師找休止符特點,學唱

(4)用踏步、拍手解決休止符

(5)p、pp、漸弱記號的演唱

仔細的聽最後一句,力度有什麼變化?(越來越輕)

地質隊叔叔來了後“叮咚”聲響起,變的熱鬧,走了之後,山谷又恢復了靜悄悄(越走越遠的感覺)

7、生跟琴演唱歌曲第二部分:

師:大家學的這麼認真,那請你們跟着老師的琴聲來感受地質隊叔叔工作的快樂吧!

8、生有感情的演唱整曲:

師:前面我們感受過了山谷裏的美妙景色,也體會了地質隊叔叔工作的快樂。現在讓我們用輕柔、優美的聲音完整來演唱這首歌曲,

四、歌曲拓展:

(1)我們用美妙的歌聲演唱歌曲,讓原本安靜美麗的山谷又熱鬧起來,靜悄悄的山谷又產生了什麼現象?(回聲)

你能模仿一下嗎

(2)分小組來模仿回聲,最後一句讓學生分兩組。一組演唱,另一組在空拍時加入回聲。

(3)師:大家做得真棒!現在請你把這些回聲運用到歌曲中,加上我們剛纔的空拍練習。

(四)小結

帶着你想象的歌曲描繪的意境,有感情的演唱全曲,聽音樂出教室

師:同學們在這美麗的山谷裏學會並演唱動聽的歌曲,美麗的大自然需要我們的保護愛心纔會更加的美麗,讓我們在大家動聽的歌聲裏結束這節課。

篇21: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國小體育籃球教學

豐寧滿族自治縣窄嶺總校 吳秀

摘要:本文就國小體育的籃球教學的存在問題、教學方法做簡要分析,旨在闡述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的籃球運動知識和技能水平發展的促進作用。國小體育籃球教學就是要從教學內容出發,根據學生身體發育的實際情況和學習發展需要制定適宜的教學方法,以此來激活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不斷提高他們的知識和技能水平,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目前國小籃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觀念沒有轉變

體育教學改革雖然在全方位進行,但不少教師在實踐中卻只熱衷於課程形式的改革,過分追求一種表面上的熱鬧,學生內在情感和學習動機並沒有真正被激活。究其原因就是許多國小體育教師教學觀念沒有根本轉變。在教學改革的理論導向和具體指導上,上級教研部門給教師大多是口號式指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培養學生體育實踐能力”等。大部分體育教師不瞭解設計的意圖,而且也沒有多餘時間去學習探究這些問題,使體育教學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流於形式。

2、教學方法僵化呆板

素質教育是一種弘揚學生主體性的教育,素質教育要求尊

重學生的人格,承認學生的個性,強調學生主動地、活潑地進行學習。在傳統體育教學手段上,教師單純以“灌輸”爲主,簡單“一刀切”的教學方法手段,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不能因材施教和區別對待,從而也就不可能爲學生的學習和鍛鍊創造條件,滿足和促進每個學生的個性需求。素質教育要求在體育教學設計上,從“教師中心”轉向重視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不能像過去那樣把學生當作被動的容器或“練習機器”去安排教學。

3、教學內容缺乏系統科學性

長期以來,受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影響,教學內容除了體育知識技能以外,還把競技運動的一整套項目、規則和辦法等來規範學校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這些規則嚴密、技術要求高的競技性運動項目,從體育競技的角度出發,以實效性爲原則,選用優秀運動員的運動技術爲模式,雖然有助於學生已具有的運動能力得以充分發揮,但對體育教學來說,顯然脫離了其內涵,只能是一種外部的行爲要求,未必是學生身心和諧發展的最佳活動內容,競技化的體育教學偏離正確的健身目的,違背學生的自然生長髮育和發展規律,積極主動去鍛鍊的學生有減無增。

二、新課改背景下國小籃球教學的策略

1、培養學生興趣

國小生的體育興趣對其未來參與體育活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剛接觸運動時,他們的興趣較狹窄、不持久,興趣的中心尚未建立,這就要求教師從多方面去培養和誘導學生熱愛運動訓練,建立穩定的運動興趣,從而取得興趣的最大效能。所以,訓練學生是先從培養其興趣出發。一是向學生介紹籃球運動的特點、概況和趣聞,通過讓學生在家收看電視裏的NBA、CBA等籃球明星,同學們不僅可以欣賞到自己的偶像還可以通過模仿她們,學會更多精彩的動作,體會更多的快樂。二是形象地進行介紹,使學生一開始就產生羨慕之心,躍躍欲試,產生對籃球運動的濃厚興趣。然後,在開始階段的訓練中實施形象化的教學。比如在熟悉球性和運球技術的教學中,把球比作動物,要求學生不用力打它,要分開手指,隨球下壓,使它們聽話。這樣,學生的興趣就注意在盡力使球早日聽話,從而促其球感的形成和運球技術的發展。學生早期的興趣又不是持久的,容易轉移。這就要求教師隨時注意學生興趣的變化,選擇適當的籃球訓練內容和多樣化的訓練方法,促使學生形成對籃球訓練的穩定性興趣。

2、通過籃球遊戲教學

一運球,將學生分爲兩人一組,組織他們進行定時運球,並讓一組學生彼此爲對方計算自己運球和丟球的次數;然後分析他們丟球的原因,可以根據教學的要求改進動作。對於運球速度

較慢的學生,可以組織他們進行 “運球接力”、“運球佔位”的遊戲,而對於運球變向不靈活的學生,可以進行“繞人運球”、“穿越樹林”的遊戲來提高技術。二傳接球,在傳接球教學的提高團結意識的平臺上,老師可以選擇演示一對一或者二對一的防守或者投籃對抗,清楚明瞭地讓學生了解籃球不是一個人的運動,在場上一個人的力量是極爲渺小的。這樣在遊戲比賽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與人合作的重要性,也就可以讓他們自然地掌握傳接球。三投籃,比如設立幾個不同的籃筐,不斷改變籃筐的大小,先放大籃筐,再逐步放置小籃筐,直至與正常籃圈一樣大小;或者不斷改變籃筐距離,先近後遠,這樣就提高投籃的.靈活性;或者不斷改變籃筐的高度,由低到高,自主選擇練習。在這種情況下再讓學生進行投籃練習,設置對優勝者的獎勵,以激勵學生。

3、改進場地器材,使學生體會成功感

把籃球架改爲升降式降低球籃架的高度。原本球籃的高度是,對國小生而言感到遙不可及,把高度降低一些,對於素質好、身材高的男生通過練習,在奮力一躍下,許多孩子也可以像NBA選手一樣成爲“灌籃高手”,學生們的興奮與歡快的笑意溢於言表,學習的積極性自不用說。擴大籃筐的內徑也是一個好的教學手段。標準籃筐的內徑是45cm,如能把籃筐的內徑擴大些,必定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投籃的命中率,就可大大激

發學生的練習積極性和興趣,使更多的學生能獲得成功的體驗,都能從運動中得到滿足,找到自信。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背景下國小籃球的教學過程中,希望在國小體育教師的共同努力下,發揮自身的主導性作用, 研究出更多的有效的教學策略,通過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思維模式來激發學生參與運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籃球教學的有效性,從而全面增強學生的身體綜合素質。

篇22: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民音樂出版社第7冊第七課《山谷靜悄悄》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力度記號“PP、P、MP ”和漸弱漸強記號,並能準確地運用。

2、指導學生用不同力度演唱歌曲《山谷靜悄悄》,表現音樂形象。

3、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景和對地質工作者的敬佩之情。

教學重點:

1、注意歌曲的力度記號,整首歌曲用輕柔的聲音演唱。

2、能夠把握歌曲的力度變化,有感情地演唱

教學難點:

歌曲中八分休止符、切分節奏、附點音符節奏的掌握。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課件、打擊樂

教學流程:

一、組織教學創設氛圍

師:同學們,春天天氣真好,想去郊遊嗎?(想)那麼就請帶上你們的好心情和我一起到美麗的大山谷去看一看吧!(出示課件,背景音樂貫穿始終)引導學生聆聽《郊遊》音樂律動進課堂。

二、巧用媒體,傳授新知

師:瞧!多媒體播放一段錄像畫面:崇山峻嶺中,淡淡的煙,薄薄的霧,亮閃閃的紅梅花和紫杜鵑,活蹦亂跳的小野兔慢慢的,慢慢的消失,飛奔而下的溪流漸漸地趨於緩和。

1、換氣和發聲練習

師:你看到了什麼?(學生自由發言)這裏真美!讓我們深深的吸一口山谷中清新的空氣,(啓發學生在吸氣時如在聞花香或在用麥管吸水)再慢慢的吐氣! (吐氣時讓學生想象是在緩緩地用嘴吹蠟燭上的火苗,讓它晃動而不息滅)再一次!吸氣的時候感覺你的小腹部在慢慢的膨脹,保持狀態,不要鬆懈,再慢慢的吐氣。(吸氣的時候不要聳肩,摸着自己的小腹)

師:山谷裏靜悄悄什麼在飄飄?(生:薄薄的霧,淡淡的煙)這麼舒服的空氣裏,你還可以看到天上飄着淡淡的霧,我們用“wu”的聲音把它表現出來。我們來看音符演唱5—6—|5— — — —|

練習長音Wu

(用手勢表示音高,左手無伴奏)

師:霧越飄越高了5—6—|7— — — —|

Wu(用手勢表示音高,左手無伴奏)

師:下面請女同學用聲音表現飄在上面的霧,男同學表現飄在下面的霧。(分開練習後再進行二聲部合唱,兩手分開彈主旋,注意聽男聲的音準。)(或分高低聲部進行)

2、學習運用力度記號漸強“<”和漸弱“>”

(1)表現力度由弱漸強

師:讓你們的雲霧都向我飄過來,越飄越近,越飄越近。(強調雲霧是由遠及近,語氣由弱到強,琴聲控制由小到大,加入手勢漸強)太美了,你們是怎樣做到的?(師總結從力度上由弱漸強)

(2)表現力度由強漸弱

師:現在雲霧從我身邊越飄越遠了,一起來唱。(語氣由強到弱,琴聲控制由大到小,加入手勢漸弱)你們是怎樣做到的?(師總結由強漸弱)

(3)認識兩種音樂力度記號漸強“<”和漸弱“>”(課件演示)

師:剛纔你們用聲音表現出了兩種音樂記號,誰認識?師:我們再次用聲音表現漸強和漸弱。(琴聲音量控制,用手勢和肢體語言)

3、啓發誘導,傳播力度記號(P mp PP)

(1)錄音播放一段音樂片段(音樂選自歌曲中的前奏、間奏、尾聲)師:你聽到了什麼?這聲音像什麼?每一處的“叮咚”聲有什麼不同呢?師引導生回答,像敲擊聲。(第一處是遠聽的很輕。第二處近聽的稍重。第三處是從近到遠的,“叮咚”聲由強到弱的變化。)師:這樣的聲音,這樣的畫面,我們用什麼樣的記號來表示呢?

(2)出示力度記號(P mp PP)師:用上這些力度記號以後,你的腦子裏會出現什麼樣的形象呢?(生:人走遠了,叮咚聲漸漸遠去了……)

三、教學歌曲,深入體驗

1、課件播放《山谷靜悄悄》,學生欣賞全曲

師:剛剛我們用聲音表現了山谷上面雲霧的飄蕩,現在我們就到音樂中去領略山谷的魅力吧!(欣賞全曲)這首歌就叫《山谷靜悄悄》,你感覺歌曲的情緒怎樣?(優美、柔和、寧靜,又有點激動的)

2、教師範唱,學生默唱並想象

這麼美的歌,我也想來唱一唱!在我演唱的過程中,大家在心裏默唱,認真聽這靜悄悄的山谷裏有什麼?你感受到了山谷中的哪些景象?(對學生說出的答案給予評價)

師:山谷中除了這些還有什麼景色?我們再來聽一下剛剛大家說到的是按照什麼順序出現的?(播放歌曲前三段並出示歌詞)

3、多種形式學唱前三段

(1)有節奏地朗讀歌詞(課件出示歌詞)

師:“什麼在飄飄?”

生:“薄薄的霧,淡淡的煙。”

師:“什麼在閃耀?”

生:“紫杜鵑,紅梅花。”

師:“什麼在奔跑?”生:“小溪流,小野兔。”

(2)對歌:你們來唱每一段的問句,我來唱答句,試一下!(師注意引導用什麼樣的聲音和表情來演唱)

(3)互換角色,生來問師來答!(統一“的”“得”讀音,用手勢解決低音不准問題)

(4)三段歌詞完整演唱一遍。

師:你覺得應該用什麼聲音來表現歌曲呢?你能邊唱邊想象歌中描繪的美麗山谷嗎?用你們的美美的聲音告訴老師,好嗎?

4、指導學唱第四段並進行思想教育

(1)播放歌曲第四段,學生欣賞

師:聽!在這充滿生機歡樂的山谷裏又傳來了什麼聲音?是誰發出的?(地質隊叔叔)說說地質隊叔叔師幹什麼的?

(2)解決難點: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

師:地質隊叔叔們啊可是大自然的音樂師,他們敲擊出的“叮咚”聲可是有節奏的!你們聽!(課件出示條幅譜,範唱)(0叮咚叮咚0︱0叮咚叮咚0︱0叮咚—︱咚0叮咚0︱)

師:我們來看旋律中多次出現了什麼符號?(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我們先來把這條節奏讀一下,休止符的地方我們讀“空”(標出節拍數字,給一小節速度,慢速的讀節奏)

師:這遍休止符的地方我們在心裏空出來!(給一小節速度慢速讀節奏,用劃拍解決長音和八分休止符的.難點或用一個動作解決八分休止符)

師:看看上面的音符,大家都認識麼?(師點個別音符)我們一起來唱唱,要注意休止符的地方要在心裏空出來。(琴慢速左手無伴奏)

(3)唱唱“叮咚”樂句

師:想想地質隊叔叔用鐵錘敲擊岩石的聲音是什麼樣的?用聲音告訴我。(學生唱)師:地質隊的叔叔們一邊敲擊着岩石一邊走向遠方了,你們再來唱唱!(師伴奏時運用肢體語言含胸表示漸弱,琴聲由大到小)

師:你們是怎樣用聲音表現出來的?想想用我們剛剛學過的哪個記號來表示?我們再來唱一遍!

(4)完整演唱第四段

師:我來唱歌詞你們來唱“叮咚”(交換角色再唱)

師:地質隊叔叔的出現啊,徹底打破了山谷的寂靜,使山谷變得更加有生機了!下面我們把這首歌完整的演唱一遍,注意聲音和表情!(播放課件伴奏)(課堂調控:看到山谷中這麼多美麗的景色,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表情和聲音來演唱呢?用歌聲告訴我。結尾時的漸弱記號你們表現出來了麼?)

師:還記得我們模仿雲霧的聲音嗎?(出示課件二聲部)來複習一下。(先分別指導男生,女生,再二聲部一起,琴聲要弱,達到要求後再唱)師:下面就把它加到歌曲的前面作爲引子,用你們的聲音把聽課的老師們帶進這個美麗的大山谷中吧!準備好了嗎?(課件伴奏)

四、鞏固練習,實踐運用1、處理整首歌曲,完整演唱

師:你覺得這首歌應該用什麼樣的聲音來演唱?“靜”!(梳理一下這首歌的內容,讓學生想象歌中的意境。)老師唱,請學生說說歌曲有什麼起伏沒有。歌曲第一部分“靜悄悄”;地質隊叔叔來了之後“叮咚”聲響起,變得熱鬧起來,後來地質隊叔叔走後山谷又恢復了靜悄悄。(學生唱)

2、樂器演奏,再次表現歌曲

師:泉水的叮咚聲出現了幾次?(譜子)三次的感覺一樣嗎?讓你用打擊樂來表示,你會選擇什麼樂器?(學生髮言,教師及時評價)(分組用樂器演奏歌曲)

3、課件演示,歌詞填空

山谷裏,靜悄悄,什麼在?霧,煙,高。山谷裏,靜悄悄,什麼在?紫,紅,俏。山谷裏,靜悄悄,什麼在?小,小,跳。山谷裏,靜悄悄,誰在把鼓敲?

4、音樂接龍:指名上臺領唱,其他同學接唱(根據歌曲內容,問什麼答什麼)

5、回聲唱法:一部分同學唱歌,其他同學做回聲,對最後一行的聲音做回聲處理

五、課堂小結,加深印象

師:美妙的聲音,奇妙的大自然,讓我們長大後,也能象地質隊叔叔一樣,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祕。讓我們乘上小火車,再次唱起《山谷靜悄悄》來結束我們今天的山谷之行吧!(學生在課件伴奏中乘火車出活動室)

篇23: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唱《我是小鼓手》,感受進行曲的特點,體驗“小鼓手”的自豪情緒,並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現這種情緒。

2、簡單瞭解鼓號隊的樂器,在活動中享受表演的快樂和喜悅。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用明亮,歡快,自豪的情緒演唱歌曲。

2、6— 6—的四拍延長。

3、歌曲後半部分的“咚咚”處的掌握。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 師生問好

2 發聲練習

22 33 17 6 6—6—

LU 哎

3 節奏練習

6 2 6 2 | 6 2 20| 3 6 3 6| 3 6 60

x x o x x o x x x x x o

3 3 0 | 6 6 0| 3 3 3 3 | 6 0

二、導入

今天我是以一名小鼓手的身份來和小朋友一起上課,想聽我敲小鼓嗎?(學生回答)

老師敲一段

作爲一名小鼓手,我覺得非常開心,我還特意選了一首歌,來表達我現在的心情,請大家一起來欣賞。

三、歌曲教學

1 歌曲欣賞

2 讓學生自由朗讀歌詞

3 齊聲朗讀歌詞

4 範唱:

教:老師覺得這歌詞寫的太美了,現在就想來唱一唱,如果你們覺得老師唱得好的話,就給老師鼓鼓掌好嗎?

(激發學生聽歌曲的興趣)

5 你們想唱嗎?

歌曲分爲三部分,先看第一部分:1師範唱 2學生跟琴唱 3唱歌詞

第二部分:1 先找找有沒有相同的旋律

旋律唱一唱 唱歌詞

第三部分:1 先聽一聽音樂,自己唱一唱歌詞

(提醒學生要唱的輕聲而富有彈性)

2 理解歌曲

教:你覺得演唱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樣?

這首歌曲中哪幾句歌詞是表現出了高興的心情?

(學生分別找出歌曲中體現高興心情的歌詞,並解決這幾句歌詞的情緒,用高興的心情唱一唱)

1 找出高興的歌詞:“太陽聽了微微笑,

2 用簡單的動作來做韻律

教師彈琴,學生演唱歌曲

注意的地方:

1 用手勢來解決“哎“字的音高難度

2 解決歌曲後半段“咚咚“處的聲音問題,防止學生大聲喊唱,告訴學生”咚咚“處的處理要唱得有單性一點。

7在學生掌握歌曲的同時,引導學生用領唱和齊唱的形式來演唱歌曲

在“咚咚“處拍手

8完整唱一遍歌曲

四、知識延伸

1 認識鼓號隊樂器

教:小朋友,今天我們和鼓號隊的小鼓成了好朋友,其實在我們學校的升旗儀式上一直能看到鼓號隊的表演,那麼除了小鼓外,還有那些樂器呢?(學生討論並回答)

教:我把它們都請來了,想不想聽聽它們的聲音 ( 出示其它幾種樂器,讓學生感受各種樂器的不同音色)

2 欣賞一段鼓號隊的精彩表演

教:每個樂器都有着不同的音色,如果將這些聲音有節奏的放在一起,我們就會聽到非常美妙的音樂,下面請欣賞一段鼓號隊的精彩表演。

3 小結

教:你們覺得鼓號隊的隊員神氣嗎?你們想不想也成爲一名鼓號隊員。(學生回答)

好,讓我們時刻準備着,爲成爲一名優秀的鼓號隊員,加油!

五 結束活動

篇24: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歌曲《在動物園裏》是一首波蘭民歌,結構爲方整性平行四句體。描述了孩子們在動物園裏見到各種動物時愉快而驚奇的心情。學生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可以模仿不同動物的叫聲,並通過模仿活動,感知並理解音的長短。學生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還帶有幼兒的特點,他們往往好奇好動,更喜歡模仿。因此激發和培養他們的音樂興趣很重要。孩子們很喜愛小動物,通過模仿動物的叫聲讓他們感受並理解音的長短。愛動物也是孩子們的天性,因此,這個時期也是讓兒童認識什麼是友善,認識動物、認識大自然的最好時期。

實施過程:

一、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在動物園裏》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感受、理解音的長短,培養學生穩定的節奏感及表現歌曲的能力。

2.能力目標:學生能夠運用正確的氣息與活潑、歡快地情緒演唱《在動物園裏》,並能在歌聲中模仿動物的表情與動作。熟悉“X—”、“X”和“XXXX”,感受音的長短;啓發學生根據歌曲的情緒,用輕快的聲音表現小朋友在動物園裏看到許多動物時驚奇又高興的心情;讓學生感受和體驗多聲部節奏的和諧美。

3.情感目標: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在創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想象力,萌發創造意識,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激發學生對動物的關愛,使學生感受人與動物以及自然之間的密切關係。

三、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在不同的藝術活動中,瞭解各種動物的特徵,並能大膽地表現出來。

2.引導學生抓住各種動物的特徵進行歌詞創編。

四、教具準備:電子琴、錄音機、磁帶、打擊樂器、動物頭像、各種動物頭飾

五、教學過程:

聽音樂進教室,師生問好。

一、感受音的長短

1.導言:今天老師請你們和我一起到森林動物園去玩,你們聽,是誰在門口迎接我們呢?

2.播放課件:小貓、小狗的圖片。

3.提問:

(1)你能模仿一下它的叫聲嗎?(學生回答,模仿叫聲)將動物的叫聲寫到黑板上。

小貓:喵——小狗:汪汪(2)小貓和小狗的叫聲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學生邊拍節奏邊模仿動物的叫聲)

(3)老師出示節奏版,讓學生把合適的節奏貼到動物的叫聲上面。

小貓:喵——“X—”

小狗:汪汪“XX”

4.誰來扮演小貓?誰來扮演小狗?(學生扮演並按節奏模仿聲音)

5.邊分組讀小貓和小狗的叫聲,邊聽聽老師扮演的是誰(小雞)?它的聲音什麼樣?是長的還是短的?

小雞:“XXXX”

6.(出示小羊、小鴨和小老鼠的圖片)想一想,誰的叫聲和小貓一樣長?誰的叫聲和小狗的叫聲一樣長?(學生模仿,並把相同節奏的小動物圖片貼到黑板上)

7.分小組,扮演小貓和小狗,邊拍節奏邊讀,練習多聲部節奏。

二、學習歌曲《在動物園裏》

(1)導入:動物園的大門打開了,讓我們一起參觀。老師看到了小動物們,心裏真高興,你們想知道我看到了什麼動物嗎?聽老師唱一首歌。範唱。

(2)提問:老師看到了什麼動物?(學生邊看課件邊聽範唱,說說歌曲中唱了哪幾種動物)

(3)我們一起來讀讀歌詞吧。播放課件。

(4)再聽一次範唱,說說你是從哪句歌詞中感受到老師的高興心情的。你能試試嗎?(學生從“真好玩”這句歌詞中體會快樂的心情。學生學唱歌曲中的幾句“真好玩”並有感情的演唱)

(5)和老師一起唱。與學生接唱“真好玩”的部分。

(6)完整演唱歌曲,隨琴練唱。體會歌曲情緒。

三、活動創編

(1)提問:動物園裏有這麼多動物朋友,你們高興嗎?除了高興還有什麼感受嗎?請你用歌聲表達出來好嗎?(學生回答。做高興而驚奇的表情。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出高興又驚奇的感情)

(2)出示伴奏樂器:你們唱得真好聽,小貓聽見了,高興得用叫聲給你們伴奏呢。誰來扮演小貓爲我們伴奏?小貓的叫聲是長的,你想用什麼樂器來打節奏?(學生選擇碰鈴:一部分學生唱歌,找幾個學生邊敲碰鈴邊伴奏)

(3)你們看,小狗也來伴奏了,誰來扮演小狗和小貓一起給我們伴奏?選什麼樂器來打節奏?(學生選擇響板:部分學生唱歌,部分學生用碰鈴,部分學生用響板伴奏)

(4)學生創編簡單的歌詞演唱:你們還看到什麼動物了?能唱給老師聽嗎?(學生:小豬、小鴨、老虎等)

(5)出示小動物頭飾,分角色表演唱。

四、拓展

出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圖片,讓學生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的平等、和睦、互助的感情。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遊覽了美麗的森林動物園,並學會了歌曲《在動物園裏》。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它們、保護它們,跟它們成爲好朋友。當動物們聽說我們小朋友這樣愛護動物,可高興啦,它們說:小朋友,讓我們起跳起來,唱起來,做親密無間的好朋友吧!

篇25: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本課題是人音版國小四年級下冊第一課題的內容。本課題通過對於萊茵河畔的德國這個國家音樂家巴赫的瞭解,從而感受巴赫的經典作品《小步舞曲》的旋律,並能用活潑、輕快的聲音演唱。這首《小步舞曲》爲二段體結構,第一段旋律以級進與跳進交替、連音與頓音相間,十分生動活潑;第二段與第一段沒有大多的對比,只是音區提高,力度增強,情緒更爲明朗。巴赫的這首《小步舞曲》雖然簡單,但由於曲調動聽,不少樂隊把它編成管絃樂或輕音樂曲演奏,還被填上歌詞演唱,成爲巴赫最通俗的名曲之一。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德國音樂家巴赫和小步舞曲的相關知識,擴寬音樂視野,爲學習歌曲服務。 2.能夠初步用歡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小步舞曲》,體驗歌曲豐富的情感內涵。

3.通過欣賞和親身體驗感受相同樂曲不同樂器帶來的不同演繹形式,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巴

赫及其作品的體驗和感受,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

【教學策略】

“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是新課標強調的教學理念之一。因此在教學設計中,以“主體、創新”爲主題,面向全體學生,以音樂審美爲核心,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將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設計成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中愉快的接受新知識,學生通過聆聽、感受、體驗、發現、創造、表現等多種方式來學習音樂,理解音樂,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創作能力和音樂實踐能力,開闊了學生的文化素養,提高人文素養。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今天讓我們跟着音樂,踩着優雅的舞步走進音樂教室。(播放《小步舞曲》音樂)唱《師生

問好歌》,提醒坐姿,進行發聲練習。

二、導入新課

從小到大,童話故事伴隨我們成長,它使我們的童年更加美好,這就是德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格林兄弟(出示圖片,大家齊聲回答:格林兄弟)。

提問:你看過他們的哪些主要作品?

(學生回答:醜小鴨、睡美人、白雪公主等)德國還有許多著名的音樂家,今天就讓我們認識格林童話故鄉的音樂家們吧!

三、走進巴赫

1.說起德國的音樂家,我們在上學期已經瞭解了誰?(學生回答:德國的音樂家,樂聖——貝多芬。)

【設計意圖:學生聯繫上學期所學的知識,說出樂聖——貝多芬就是德國音樂家,學生立刻對格林童話的音樂家產生了探究心理,對德國音樂家產生了無限遐想,這樣自然地將學生帶入藝術活動中,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審美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慾望。】

2.德國有位偉大的作曲家——巴赫。課前同學們都收集了有關巴赫的介紹資料,請你簡要介紹一下。(學生交流收集的有關巴赫的資料。)

【設計意圖:在複習舊知識的基礎上,聯繫新知識的學習,學生交流收集的有關巴赫的資料,培養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

3.同學們收集的資料很全面,陸老師也收集一段巴赫的視頻介紹,大家想看看嗎?(學生觀看視頻介紹。)

4.偉大的巴赫離我們現在已經有將近300年的歷史,但他的樂曲成了世界名曲。下面我們來欣賞一首《小步舞曲》。

5.指導學生談談欣賞後的感受。(學生談欣賞後的感受,如優美、輕快、三拍子等。)

【設計意圖:音樂是聽覺藝術,感受與鑑賞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對於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豐富學生的情感,增強學生的知識面及綜合素質,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過欣賞巴赫的經典作品小步舞曲,讓學生感受德國古典音樂的旋律,學生自主說出欣賞後的感受,覺得樂曲很優雅、輕快,三拍子的。】

6.你知道什麼是小步舞嗎?小步舞是一種古老的舞蹈,最初產生於民間,後傳入宮廷,很快在歐洲貴族社會中流行。這種舞蹈速度平緩,動作典雅,因爲其步伐小且歡快而得名。節拍都是三拍子的。當時不少有名的作曲家都寫過小步舞曲,其中以巴赫的這首小步舞曲和貝多芬寫的一首小步舞曲最爲有名。

四、學唱歌曲

1.這首經典的舞曲有人給他填了詞,成了一首動聽的歌曲。你聽!

2.演唱歌譜。這首《小步舞曲》的旋律大家已經很熟悉了,那麼你能跟着琴聲親自唱一唱 嗎?先請同學們看歌譜,在演唱過程中,要注意歌曲中的一些音樂符號。歌曲分爲幾段呢?第一段中哪兩句是相似的樂句,那兩句是相同的樂句

【設計意圖:此環節是本課的教學難點之一,引導學生自主發現難點,說出歌曲中一些音樂符號及意義,分析歌曲的結構,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課堂更形象更生動。】

第二段第一樂句的高音要有氣息控制,還要注意變化音的音高。完整演唱歌譜。

3.唱詞,指導學生用圓潤的聲音唱,高音有氣息的支持,唱得輕鬆。

4.採用不同形式演唱:分組、個別演唱等。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用正確的姿勢、發聲方法唱好歌曲的高音樂句,聽準變化音的音高提示力度的變化等。採用不同的形式演唱,運用已獲得的知識和方法去練習,力求通過巧妙而有效的教學手段,及時檢測和反饋問題,幫助學生解決教學重、難點。】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音樂總是用時間流逝的方式告訴我們什麼是美,今天的課,我們感受到了小步舞曲清新典雅的旋律,靈活精巧的節奏,惟妙惟肖的視聽效果,我們充分享受了音樂帶給大家的快樂。同學們,讓我們記住巴赫,記住他的小步舞曲。(點擊歌曲範唱)下課!

教學反思:

在平時的音樂教學中,我常常把識譜教學有機地滲透到音樂實踐中。在實際的教學中,我採用整體聽賞法、逐句模唱法和對比法等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可充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不僅瞭解了德國有名的藝術家和他的作品,也學會了有感情地完整演唱巴赫的作品《小步舞曲》。在實際教學中,我採用了雙語教學法、整體聽賞法、逐句模唱法、創設情景法和循序漸進的豎笛教學法等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進行音樂教學,教學效果佳。學生在輕鬆的音樂學習活動中,不僅學會了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也瞭解了一部分音樂基礎樂理知識。在平時的音樂教學,我注意滲透音樂樂理知識教學和器樂教學,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平時的音樂活動中把演奏豎笛、學唱歌譜歌曲相結合,可充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學習演奏樂器的興趣。在豎笛教學中,我讓學生明白學習演奏豎笛的好處和如何堅持演奏一種樂器,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耐性,也可以挖掘學生的音樂才能,提高音樂感,最終使學生的音樂素質達到一種境界。

篇26: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聽:“彼得與狼”“森林水車”“卡農歌”“第一交響曲”

唱:“綠色的祖國”“銀色的樺樹林”

動:採集與分享

第一課時欣賞《彼得與狼》

教學目標

1、聽賞交響童話《彼得與狼》的片段,初步辨別出主人公彼得和動物朋友的有趣的音樂形象和不同的樂器的音色。

2、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鼓勵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的遊戲、創編、表演。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師生共同學習,生生合作學習。以多種方式來辨別各種角色所用的不同音色。瞭解各種樂器的名稱。

教學難點:能夠初步辨別管絃樂的不同音色

教學過程

一、唱遊課導入:

今天老師要帶領你們去進行一次快樂的音樂之旅。

1、好,讓我們走進音樂《快樂擊掌》,全體學生隨音樂邊跳邊進場。音樂中同伴間互相交流。

2、《鏡子中的我》會讓女孩子更加美麗、挺拔。在音樂中來做芭蕾手位。(主要是女孩子形體訓練。男孩子允許不跳)

3、我們來乘上小火車。(練聲)5---6---7---1---。嗚-----

美麗的牧場到了,你們聽:好可愛的小動物。(練聲)

小黃狗、小花鹿、小青蛙等的叫聲。1=D上升到1=F

《小奶牛》要來表演節目了,我們可以爲它(唱歌)(打節奏)

小奶牛說:謝謝大家。我們是好朋友。

二、欣賞:

牧場好大啊。牧場邊的大森林裏住着少先隊員彼得和他的動物朋友,當然還有狼吶。現在讓我們去聽一聽、看一看交響童話《彼得與狼》的片段。

在美妙的音樂旋律中來認識童話裏的人物和動物以及觀賞大自然的美景。老師演示課件中音樂童話故事。學生欣賞一遍。

2、好看嗎?這個交響童話叫什麼?裏面的主人公是誰?主人公彼得是怎樣的形象?請小朋友表演主人公彼得的形象。要表現出勇敢、機智的少先隊員的形象。

3、在音樂裏分別出示小動物的片段。學生創編動作。

4、作曲家在交響童話中,將不同的樂器表現不同的人物、動物。

5、老師提問:你們知道彼得的形象是用什麼樂器演奏的?

6、老師出示音樂遊戲。介紹並講解:上面有哪些樂器?下面是誰?誰能玩這個遊戲。請兩個小朋友上臺來做遊戲“點擊”樂器,然後說出小提琴代表少先隊員彼得。長笛代表小鳥。從音色中辨別人物和動物。

三、說一說:分辨每種樂器演奏所代表的人物形象

1、讓我們通過音樂遊戲來了解。

音樂遊戲:聽音樂,猜猜我是誰?學生分組做遊戲。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探索學習。

2、這首交響童話好聽嗎?叫什麼名字?

3、你最喜歡什麼樂器模仿哪個角色的音樂?

四、編一編:你能聽音樂,根據不同的角色編創人物、動物動作?

除了聽音樂創編動作,你還想用什麼方式創編?

1、分配角色表演

2、誰今天還能想出新的表現方法?(編寫童話故事)

鼓勵學生組成小組大膽創作。(師生共同表現)表演:每人選擇不同的角色;寫童話故事。

五、想一想:

這個童話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只要團結起來,勇敢而機智的進行鬥爭,任何貌視強大的敵人都是可以戰勝的。(每個學生寫出自己的想法)。鼓勵學生互相交流。在全班面前,學生之間互相交流。

六、小結:愉快的音樂之旅就要結束了。讓我們坐上雪橇車,踏上回家的路程吧。

(集體舞:鈴兒響叮噹,學生在歡快的音樂聲中邊唱邊跳離開唱遊室)。

第二課時《綠色的祖國》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用柔美、圓潤的聲音演唱歌曲《綠色的祖國》,瞭解演唱形式。

2、欣賞《森林水車》,讓學生感受水車輪子轉動的聲音。

教學重難點

初步表現歌曲的意境,演唱時應注意氣息平穩,並隨旋律線的起伏自如地演唱。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發音練習

二、導入:

1、你們有沒有見過小樹林?還記得它的特點嗎?

2、小樹林中,最搶眼的是什麼顏色?爲什麼是綠色?

3、你們能描繪一下不同季節的小樹林嗎?

4、展示不同季節小樹林的圖片,讓學生近距離觀察,加深他們的印象,並對此展開討論,再把討論的結果在課堂上進行交流。

三、學唱新歌:

1、聽歌曲範唱,初步把握歌曲的情感,

2、跟琴輕聲演唱歌曲旋律;視唱歌譜。

3、輕聲跟着鋼琴伴奏哼唱歌曲,要求學生能唱準歌曲的節奏,對一些歌詞集中的地方要唱清楚每個字,不能含糊地帶過。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演唱喲應注意音準,速度和節奏。

四、欣賞《森林水車》

1、我們用歌聲表達了《綠色的祖國》,現在我們體驗一下綠色森林中,水車輪子轉動的美妙的聲音。

2、聽賞《森林水車》

3、跟着音樂感受水車輪子轉動的聲音。

五、音樂遊戲

1、教師宣佈遊戲規則:

我們一起來做個遊戲,好不好?這個遊戲的題目叫做《找一找》。老師這兒有隻可愛的流氓兔,過會兒我會把它悄悄地藏在一個小朋友身邊。老師還要請一個小朋友來找一找,小兔藏在了誰身邊。在他找的過程中,其他同學邊拍手邊唱歌,可以給他提示,但是不是用目光(眼睛老盯着藏玩具的小朋友、或者直接告訴他,而是用你們的歌聲和掌聲的變化來進行提示。找玩具的同學離玩具越遠,歌聲、拍手聲越響;離玩具越近,歌聲、拍手聲越輕。明白了嗎?希望大家要遵守遊戲規則。

2、教師總結:離玩具越遠,我們的歌聲就變強,而且是變強,還可以用哪個詞。對了,是漸漸變強,所以我們就把這個變化叫做漸強,它是這樣表示的,你還能想出用怎樣的圖形來表示呢,也可以用一組圖形來表示。

反過來,誰來說說看?(聲音越來越弱)。也來畫畫,好嗎?

誰來用你的手勢來表示漸強漸弱。

3、結合遊戲來演唱歌曲《綠色的祖國》

六、課堂小結:(略)

第三課時《銀色的樺樹林》

教學目標

一、認識切分節奏×××,並運用在歌唱中表達奔放、歡暢的感情。

二、學習歌曲《銀色的樺樹林》,感受大自然的美。

三、運用歌聲,體態律動表達無限深情的心情。

四、欣賞《第一交響曲》第三樂章。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歌曲,運用聲勢、體態律動爲歌曲伴奏。

教學難點:切分節奏×××的掌握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聽音樂進教室:孩子們讓我們隨着歡快的音樂進入教室。

二、節奏遊戲:

放課件:哎呀孩子們真高興,你們看誰在看着我們呢?看看它給我們帶來了什麼禮物?(出示課件)

1、課件中出現叫賣的聲音“約豆腐”這是什麼聲音。誰能模仿一下,這三個字中誰的音又長又重?

2、師:在生活中也有這種節奏的語言,你來想一想,如果想出來告訴老師。

3、師:這種節奏在音樂中是這樣表示:×××(出示課件)

三、學習歌曲:

1、學生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

同學們的表現真出色,現在你們放鬆一下,我帶你們到“加拿大”去旅遊,你們聽他們用音樂歡迎我們呢。(學生聽音樂)

2、聽到音樂感受到了什麼?你想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出來嗎?

3、用柯爾文手勢感受歌曲音高的位子。

4、隨琴輕聲唱歌詞,學生邊唱歌詞邊加入拍手。

5、學生隨着琴完整的唱歌詞。

四、表現歌曲:

你們想爲歌曲加入什麼?(學生加入打擊樂、舞蹈律動來表現音樂)

1、全班展示,孩子們讓我們隨着音樂跳起來吧。

2、老師示範動作。

3、師生展示。(你喜歡哪一種動作把它加入到你創編的動作中去)

五、、欣賞《第一交響曲》第三樂章:

1、同學們表現的非常好,現在請大家休息一下,聽賞一首樂曲《第一交響曲》第三樂章;說一說樂曲表現了什麼情緒?

2、熟悉一段書上的旋律,並用不同的速度演唱,你覺得音樂情緒上有什麼樣的變化?

3、跟老師用三部輪唱的方法唱一唱。

六、小結

篇27: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單元分析:

本單元通過學唱《快樂陽光》、《飛吧,飛吧》、《翅膀》;聆聽西班牙歌曲《鴿子》、羅馬尼亞器樂曲《雲雀》、法國器樂曲《天鵝》、祕魯的《飛馳的雄鷹》;朗誦小詩《畫太陽》等活動,讓學生感受異國音樂的不同風格,初步瞭解音樂與詩歌、文學之間的密切關係、使學生在放飛歌聲的同時放飛自己的理想,從而達到激發想象力、增強音樂表現力的目的。

教學目標:

1.在聆聽聲樂作品《鴿子》時,能感受到歌曲所表達的特定情感;在聆聽器樂作品《雲雀》、《天鵝》、《飛馳的雄鷹》時,能感受到樂曲的速度變化對錶達相應情緒所起的作用,能說出不同的樂器音色在塑造音樂形象時的差異,同時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音樂作品風格差異有粗淺的認識。

2.能用較和諧、統一的聲音唱好多聲部合唱歌曲;能熟練地演唱《快樂陽光》。

3.理解拍號的含義,感受節拍的強弱規律。

本單元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飛吧飛吧》

教學時間:

4月20日~4月22日

教學內容:

1、聽賞歌曲《鴿子》、《快樂陽光》

2、學唱歌曲《飛吧飛吧》

教材分析:

1、《鴿子》是一首優秀的男聲獨唱歌曲。誕生於十九世紀,由西班牙民間作曲家依拉蒂爾作曲,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廣爲傳唱。歌曲的旋律悠揚婉轉,其節奏及三連音的運用頗具特色,伴奏聲部的探戈節奏型渲染出濃郁的西班牙音樂風格。

2、《快樂陽光》是一首歡快活潑,充滿活力的童聲合唱歌曲,大調式,兩段體。詞曲結合緊密,散發着時代氣息,表現了當代兒童如同鮮花一樣沐浴着新時代的陽光幸福的生活。

3、《飛吧、飛吧》是一首古老的德國民歌。歌詞借用小鳥的口吻,勉勵學生在少年時代要養成珍惜光陰、努力學習、勤奮勞動的好習慣。歌曲音樂語言簡練,結構規整,配以逐步加入的三部合唱,簡單的和聲濃郁豐滿,增強了音樂的立體感、形象性和趣味性,給人以美的享受。

教學目的:

1、《飛吧,飛吧》通過學生自己的配樂朗誦導入到歌曲,感受歌曲柔和、深遠的意境;最後進行三聲部的合唱,邊練習邊引導學生感受和聲的美妙效果。

2、在聆聽聲樂作品《鴿子》、《快樂陽光》時,注意引導學生感受到歌曲所表達的特定情感;注意引導學生感受樂曲的速度變化對錶達相應情緒所起的作用,能說出不同的樂器音色在塑造音樂形象時的差異,同時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音樂作品的風格差異有粗淺的認識。

教學重點:

1、感受歌曲柔和、深遠的意境。

2、感受樂曲的速度變化對錶達相應情緒所起的作用,能說出不同的樂器音色在塑造音樂形象時的差異。

教學難點:

三聲部合唱練習

教學過程:

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備註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唱問好歌,開始上課。

2、進行連音和斷音的發聲練習。

用歌聲進行師生問好

發聲練習

二、欣賞“鴿子”“快樂陽光”

1.請同學們欣賞兩首歌曲。說說他們的演唱形式。

2.播放歌曲《快樂陽光》、《鴿子》

聽賞兩首歌曲,聽辨他們的演唱形式

男女聲重唱

童聲齊唱

三、教授新課:

1、師導入:在我國古代有一位著名的詩人,他曾經寫了這樣有名的一句詩,“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你知道這句詩是什麼意思嗎?

師:在外國也是同樣的道理。下面我們就來學唱一首德國歌曲《飛吧,飛吧》,它借用了小鳥的口來向大家講述了這樣的一個道理。

2、師播放錄音歌曲。分析:

這首樂曲很簡單,只有幾句,但卻有三個聲部。我們可以很快的將歌譜和歌詞學會,再進行合唱。

3、教師彈奏旋律。

4、學習歌詞:

1)學生集體朗讀歌詞。

2)教師播放歌曲錄音

3)播放歌曲伴奏。

說說詩句的意思

和大家一起學習歌曲《飛吧飛吧》

聽賞老師播放的歌曲錄音

感受三聲部的和聲

在演唱聲音要統一,時邊唱邊聽,注意各聲部的音準以及聲部與聲部之間的和諧。

學習歌詞

集體朗讀

播放歌曲錄音

播放歌曲伴奏,跟唱

五、課堂小結:

1、小結:同學們,從這首歌曲的學習當中,我們可以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不管是外國還是中同,都要在小時候就養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習慣,長大了纔不會一事無成,碌碌無爲,而流下後悔的淚水。

2、課後作業:學習了這首歌曲,你對今後的學習有什麼打算?

在學習了歌曲後爲今後的學習做做打算

第二、三課時《翅膀》

教學時間:

5月25日~5月29日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翅膀》

教材分析:

《翅膀》是一首優美抒情的兒童歌曲,採用比喻的手法,多側面的反映出少年兒童的精神風貌。全曲由兩個樂段構成,第一樂段爲齊唱或領唱,第二樂段爲合唱,具有副歌的性質。曲調歡快活潑,洋溢着青春的熱情。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以歡快的歌聲,抒發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真摯感情及有遠大的理想。

2、進一步提高二聲部歌唱的技能,注意做到音準和諧、音量均衡及因色統一。

3、初步感受三、八拍節奏、音樂。

教學重點:

《翅膀》教師引導學生了解樂曲結構特點,指導學生嘗試合唱之前可運用柯達伊手勢進行三度和四度的音程訓練。

教學難點:

教學中既要追求聲音的和諧、統一,又不可爲達到此目的而進行過於枯燥、苛刻的訓練。

教學過程:

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備註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

12345—54321—

miyamiyo

用歌聲進行師生問好

找到正確的發聲位置,口腔中的軟齶擡起,氣息通暢,聲音具有頭部氣流感,注意韻母的口型。

二、體驗三、八拍節奏

1、複習三、四拍,認識三、八拍;

2、聽音樂,用不同的拍擊形式體驗三、八拍歌曲;

3、創編三、八節奏及樂句。

和老師一起復習拍號

體驗三八拍的律動

三、合唱練習。

1、利用柯達伊手勢進行兩聲部的和聲音程練唱。

2、練習合唱發聲練習曲。要求一氣呵成,韻母發音位置統一。

3、視唱二聲部旋律

做一做柯伊達手勢

和同學一起進行二聲部音程練習

四、新歌教學《翅膀》。

1、激趣導入,播放課件:

學生聽賞歌曲《翅膀》。老師提問:你們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有何感想?

小結;刻畫了兒童們在灑滿陽光上,愉快歌唱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他們熱愛祖國、熱愛幸福生活的真摯情感及遠大的理想。

2、聆聽範唱,劃分樂段。

3、朗讀歌詞。

4、跟琴唱詞。

5、找出曲譜中的節奏較難的樂句,跟師唱一唱。

6、跟琴唱一唱高聲部歌譜。

7、小組練唱,並隨即指導,主要是唱準確。

8、鞏固演唱歌曲

9、再引導學生唱一唱低聲部的歌譜

10、指導學生能分別演唱高、低聲部的歌譜。

學生聽賞歌曲《翅膀》

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再次聆聽範唱,分一分樂段

朗讀歌詞

和老師一起解決較難的樂句

跟琴唱譜

小組比一比誰唱得更準

再唱唱低聲部的歌譜

指導學生能分別演唱高、低聲部的歌譜

五、歌曲藝術處理。

1、討論、實踐後總結:

這是一首帶副歌的分節歌,高潮在副歌部分。我們在演唱時可以怎樣處理呢?

2、各組按新的要求練唱全曲。

3、各組展示演唱。

4、評議。

合唱部分可用“mf”合唱部分用“mp”,總的是以輕柔、優美、舒展的聲音來表現歌曲的意境。

各組練習

小組展示、活動評價

六、小結

每個人都有很好的理想,讓我們把握現在美好的時光,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

教學後記:

這首合唱歌曲的教學我計劃用兩課時完成,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設定的教學目標是能夠完成分聲部的歌譜和歌詞的演唱。音樂是由心的表達,結合這首歌曲的情緒,我從和孩子們談談自己的理想入手,他們在快樂的氛圍中暢談、交流,師生間的情感也拉進了。歌曲學唱部分,我主要從引導學生感知樂曲的三拍子律動開始,因爲這首歌曲的節奏很活潑輕快,我希望學生能從聽覺、律動、感知等方面體會。在歌曲學唱環節,我主要用了聽音模唱的教學方法,學生前面的聆聽已經對這首《翅膀》有了整體的感覺,因此學唱部分繼續調動學生的聽力,從整體感受換到樂句的一句句仔細聽辨,由這節的學習情況中發現,學生在前面四個樂句的演唱中最容易忽視的是最後一個五拍的音總是不唱足時值。所以在教唱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注意節拍的準確和氣息的支撐。在副歌部分,我主要採用了學生自己視唱歌譜的教學方法,因爲這首歌曲的合唱部分歌譜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比較適合的,裏面絕大部分小節比較簡單,只有個別小節需要老師指導,這裏我也是採用了讓學們多聆聽、多模唱,還有由會唱的同學進行示範唱的方法,這樣可以使學生有更多自己探究學習的機會。歌譜演唱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幫助學生更準確地演唱歌曲,所以在學唱歌譜中我主要經常強調學生要輕聲唱譜,多聽琴聲。由於時間關係,在這節課中我對歌譜演唱的練習還不是很多,在後面的課中我還會引導學生多練。在歌曲處理方面,我認爲這節課也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效果,副歌部分“啦啦啦”的這些樂句應該有連貫和跳躍兩種不同的聲音表達,這樣歌曲的情緒就更加活潑輕快了。總的說來,這節教研課中我對歌曲的技能訓練比較偏重,對情感的滲入不夠,在日後的教學中還需要有很多修改的地方。

篇28: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學生能用優美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山谷靜悄悄》。

2、通過演唱感受音樂與自然的主題,讓學生在音樂的感悟下,去發現大自然的奧祕,提高環保意識。

3、感受強弱記號,並能用不同力度演唱歌曲來表現音樂形象。

教學重難點:

1、歌曲中強弱記號的感受和運用。

2、在演唱歌曲中,啓迪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增強對歌曲的理解與表現,感受大自然美麗的景色。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同學們,歡迎進入音樂課堂,今天老師想用一種新的音樂方式與大家進行問好,你們能模仿老師跟老師問好嗎?來聽聽老師的問好聲

4/40同學—/—0你好0//

師:你們來試試看,注意空拍的地方把手向外翻

4/40老師—/—0你好0//

生練習,師生相互問好

二、新課教學

1、導入

師:今天老師要帶你們走進一座美麗的大山谷,大山谷裏有隻叫淘淘的小兔子被欺負了,我們一起來幫他看看到底是誰欺負他了

生:回聲

師:真聰明,那麼回聲有什麼特點呀?

生:重複了很多次,聲音慢慢變輕了

師:對,回聲是把前面的聲音重複多次,並且一次比一次輕,聲音慢慢變輕了,力度慢慢變弱了,在音樂中這就是漸弱的表現

師:好,那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大山谷,你們來做一次回聲(師生合作回聲喊“喂,你好”)

2、歌曲教學

(1)學習第一樂段

師:山谷裏的回聲如此有趣,山裏的歌聲更是美妙,我們一起來聽聽看今天我們走進的山谷是怎麼樣的?歌曲給你們帶來了怎樣的感受?請同學們伸出你們的手指與老師一起邊聽邊劃劃旋律線(播放歌曲範唱,教師在黑板上畫旋律線,請學生回答感受)

生:活潑、歡快、優美、柔和、寧靜又有點激動

師:說得真好!那我們今天走進的山谷是怎麼樣的?今天的山谷是靜悄悄的

師:靜悄悄的山谷給我們帶來了美妙的歌聲,同時還在歌聲裏給我們帶來了三個問題,什麼在飄飄?什麼在閃耀?什麼在奔跑?是哪些神祕的東西呢?發揮你們的想象力,能說說看自己認爲什麼在飄,什麼在閃耀,什麼在奔跑嗎?(請學生回答)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可真豐富,說了這麼多,讓我們再來仔細聽聽歌曲裏什麼在飄飄,什麼在閃耀,什麼在奔跑,看跟你們想的一樣不一樣(聽教師範唱,請學生回答,學生說出歌詞,教師範唱單句)

師:剛剛老師在唱的時候加了些動作,你們能不能跟着音樂做做看,輕輕哼唱歌曲並且加上動作(播放範唱)

師:靜悄悄的山谷加上同學們的動作更加美麗了,但老師希望能熱鬧一點,我們來給這句加上手鼓試一下(生跟教師練習,師請一位同學來用手鼓伴奏)

師:好,那下面我們一起來合作一下,老師唱黑色字部分,你們唱紅色字部分,手鼓伴奏的同學繼續在唱紅色句的時候爲我們伴奏(師生合作,如有唱不完整,教師及時糾正)

師:好,同學們學唱得真快,那下面我們一起來完整唱一唱山谷裏的風景,注意山谷裏特有的聲音特點,輕輕的,立起來的,手鼓的同學還是繼續伴奏,老師與你們一起來邊做動作邊唱(播放伴奏,完整唱)

(2)學習第二樂段

師:同學們把山谷的美景唱得特別動人,但是山谷裏還有更美麗的聲音,誰在把鼓敲,你們來聽一聽(播放範唱)

生:地質隊叔叔的小鐵錘

師:對,沒錯,就是它們,小鐵錘的聲音是山谷裏最動聽的,地質隊叔叔翻山越嶺,經歷重重困難,在祖國遼闊的土地上進行探測,到深山裏開採礦石資源爲祖國建設添磚加瓦,他們的精神他們的美德才是山谷裏最美麗的風景線,那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地質隊叔叔工作的快樂吧(學唱最後句前面部分)

師:下面我們跟着伴奏把前面會唱的部分唱一唱,老師來把小鐵錘的聲音加上來(播放伴奏,生唱前面,師唱叮咚)

師:那我們一起把小鐵錘的聲音學下,伸出你們的手當作三角鐵,敲空拍的地方(師敲學生練習一次,請學生敲,師伴奏)

4/40叮咚叮咚0/0叮咚叮咚0/0叮咚—/—0叮咚0//

三角鐵XXXXXXX

師:地質隊叔叔往深山裏走,越走越遠,那小鐵錘的聲音會怎麼樣?聲音從近到遠,力度上的變化怎麼樣?我們剛剛學過了的

生:漸弱,越來越輕

師:真是個喜歡思考的孩子,力度上變化越來越弱,從弱到很弱漸弱的過程,所以最後一個叮咚是所有叮咚中最輕的一個音,我們加上三角鐵再一起來唱一唱小鐵錘有彈跳力,又逐漸漸弱的過程(師伴奏,生演唱)

師:大家學得真認真,那請你們跟着伴奏來完整唱一次歌曲第二樂段(播放伴奏,生演唱)

(3)兩個樂段一起唱

師:加上地質隊叔叔小鐵錘的聲音我們的山谷更加熱鬧了,那讓我們一起加入到山谷中來,完整感受山谷的美妙景色,體會了地質隊叔叔工作的快樂,注意用山谷特有的聲音來演唱,剛纔兩位伴奏的同學繼續在需要的時候爲我們伴奏,其他同學跟着老師做動作(播放伴奏,師生表演唱)

四、課堂小結

師:歌曲山谷裏靜悄悄的意境,更好地襯托出地質工作者,在深山谷中不辭辛勞地默默工作,爲人類造福,大自然賦予我們這樣美好的自然景色,給予我們美的享受,那麼我們應該用什麼來回報?對於我們的地球,對於我們的家園,甚至對於我們的學校,大家都可以說說看

師:說得真好,看來大家都感悟很深,同學們在這個美麗的山谷裏學會並能歌伴舞演唱這首動聽的歌曲,美麗的大自然需要我們的保護愛心纔會更加的美麗,讓我們與美麗的山谷說再見!同學們,再見!

篇29: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眼中充滿好奇心理,他們往往喜歡好動的、直觀的、圖象與聲音結合的音樂教學內容,並通過現實生活中喜聞樂見的事物來萌發激情和創編慾望,來驗證自己的情感表達,而教師正是爲他們提供這個平臺的最佳夥伴。

作品的風格:

《龍咚鏘》具有典型的民俗風情,四二拍,五宮調式,情緒歡快活潑,是由起、承、轉、合四樂句構成的一段體結構。前兩樂句歌聲與鑼鼓聲交替,轉句開始將鑼鼓的節奏與歌唱的音調結合在一起,強調了熱烈的氣氛,抒發了小朋友敲鑼打鼓慶新年的歡樂心情。

特色的樂思:

歌曲主要運用了節奏重複,旋律級進、重複,將鑼鼓的節奏和歌詞的音調結合一起,表現了人們過新年時敲鑼打鼓的熱鬧氣氛,抒發了小朋友慶新年的歡樂心情。

教學的價值:

通過聽學、說、唱、演四個教學環節,將視覺藝術和聽覺藝術有機結合,多種趣味教學方法的交錯運用,使學生能大膽自信地參與活動和表演,通過師生間平等互動的交流,音樂問題生活化,音樂課堂生活化。

相關的背景:

《龍咚鏘》是一首運用漢族民間音調創作的兒童歌曲。教學核心策略設計:

課時課題:明線:《龍咚鏘》

暗線:感受漢族民間兒童歌曲風格

課標落實點:掌握休止符的演唱.

基本概念:【音符休止符】用以記錄不同長短音的進行的符號叫做音符。用以記錄不同長短的音的間斷的符號叫做休止符。音值的基本相互關係:每個較大的音值和它最近的較小的音值的比例是2與1之比。例如:全音符等於兩個二分音符;全休止符等於兩個二分休止符等。【休止符的寫法】在記譜法中,音符與休止符在五線譜上所處的位置有着密切聯繫。正確的記譜,其目的是爲了能簡單明瞭、科學合理、準確地反映音樂思想。休止符在單符幹記譜中,永遠記在第三線上,或靠近第三線的地方。二分休止符寫在第三線的上面,全休止符寫在第四線的下面。在雙符幹記譜中,各聲部共同休止時,休止符的記法與單符幹記譜相同。個別聲部休止時,休止符寫在五線譜的邊緣,或五線譜之外。這時全休止符和二分休止符要使用加線。全休止符寫在加線的下面,二分休止符寫在加線的上面。銜接教材:休止符出現在多冊歌曲中。

整合資源:漢族鑼鼓和漢族秧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節奏|X0|並能簡單表現歌曲;認識民族樂器鑼、鼓、鑔並能分辨其音色瞭解其演奏方法。

能力目標:通過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

情感目標:通過各種活動感受過新年熱鬧的音樂情景,表現過年的愉快心情。

課時:第一課時

課型:唱歌爲主的綜合藝術課

學具:小堂鼓、小鑔、小鑼、筷子、紅綢師生參與活動設計:

活動一:認識鑼、鼓、鑔熟悉歌曲中重點節奏1.小堂鼓節奏

師:今天老師爲大家帶來了一個好夥伴同我們一起上課,你們瞧!(出示小堂鼓)生:它的名字叫做“小堂鼓”。

師:請你用嘴巴模仿小堂鼓的聲音。

生:咚〃咚咚咚|咚0‖

師:(敲擊小堂鼓)我們一起找一找現在我們周圍的什麼聲音和小鼓的聲音很相似?

生:用準備的筷子敲擊課桌來模仿小堂鼓的聲音。

a.(師說)敲起|小鼓|(師生敲)咚〃咚咚咚|咚0‖b.感受音的強弱

來〃了一羣|小鼓隊0|咚〃咚咚咚|咚0‖小鼓隊它|走近了0|咚〃咚咚咚|咚0‖

小鼓隊它|走遠了0|咚〃咚咚咚|咚0‖小鼓隊它|不見了0|咚〃咚咚咚|咚0‖(引導學生敲出不同的音量,感受音的強弱)

2.小鑔、小鑼節奏

師:(出示小鑔、小鑼)小鼓還有兩個形影不離的好朋友,那咱們現在就去認識認識它們吧。

生:敲擊小鑔、小鑼,說出它們的名字,並模仿出它們的聲音——“鏘”。

3.小堂鼓、小鑔、小鑼節奏

a.師:小堂鼓、小鑔和小鑼想一起跟大家問個好,小朋友們可要聽好啊!

龍〃咚龍咚|鏘0‖(兩位同學來和老師配合)

b.師:我們也一起來模仿一下它們的聲音。(出示課件節奏圖片)敲起|鑼鼓鑔|龍〃咚龍咚|鏘0‖

4.歌曲最後一句節奏a.師:(出示課件節奏圖片)

a.龍.咚龍咚|鏘0龍咚|鏘0鏘0|鏘0‖大家還能讀出它們嗎?師領生讀幾遍。

b.師:用手勢分別表示鑼和鼓生:隨手勢讀出聲音。

【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樂器的同時通過看、說、敲及看手勢模仿聲音的方式熟悉歌曲中的重點節奏。】

活動二:呼吸訓練

1.師:我們敲鑼打鼓像是要過新年了,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做好多好吃的。(出示課件,課件內容爲餃子、湯圓、美食的圖片。)師:還冒着熱氣呢,聞一聞,香不香?

2.生:跟着老師的手勢來做聞的動作,進行呼吸練習。

a.慢吸慢呼

b.快吸慢呼

【設計意圖:將枯燥的呼吸訓練巧妙、自然地融入到“聞”香味的過程中,既有情趣,又爲演唱歌曲做好了準備】

活動三:發聲練習

1.師:這節課又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大家高興嗎?生:高興

2.師:高興時你會怎麼笑?讓我們哈哈大笑吧,

3.(學生作大笑)跟着老師的手勢來,哈、哈、哈……”。

4.以“哈”的聲音引導學生做發聲練習。

【設計意圖:通過大笑,自然引出發聲練習,讓發聲練習輕鬆進行】

活動四:歌曲學習

1.初步感受歌曲情緒。

師:(播放錄音範唱)說一說音樂的情緒是歡快熱烈的還是慢速優美的?

生:紛紛舉手回答聆聽感受結果。

2.復聽音樂按樂句分不同方向拍手。

師:剛纔這段音樂是歡快、熱烈、高興的,我們有一種表達高興心情的方式那就是拍手,不知道你們能不能隨着音樂拍手呢?能不能隨着音樂變換方向拍手呢?咱們一起來試試一個方向拍八下,數一數每段你換了幾次方向?(再次播放錄音範唱)

生:同老師一起跟音樂拍手,數出每段換了幾次方向。

3.聽音樂在每樂句的最後一拍拍手,

師:對了變換了四次方向,老師要告訴你的是一個方向就是一個樂句,咱們剛纔的音樂一共有四個樂句,咱們再來和音樂一起拍拍手,這次的要求有變化,你只要在每句的最後一拍拍出聲來就可以,看看誰做的最好。

生:同老師一起跟音樂拍手。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整體感知歌曲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節拍感,建立學生的樂句感和對四分休止的感受。】

5.教讀歌詞。

6.分角色演唱。

師:“過新年呀”,生:“龍咚龍咚鏘”。師:“多快樂呀”,生:“龍咚龍咚鏘”。

師:“龍咚龍咚鏘!龍咚龍咚鏘!龍咚龍咚鏘龍咚鏘鏘鏘!”演唱幾次後師生交換角色。

【設計意圖:學生與老師進行比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動五:創編表演

請學生選擇道具:紅綢、鑼、鼓、鑔等結合自己的見聞,用漢族鑼鼓和漢族秧歌的形式創編音樂劇“過新年”。

【設計意圖:提供一個舞臺,使學生參與表演再創作,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領悟能力,創造能力和交往能力。】

評價、激勵、自評、互評相結合,評出最佳小演員。

【設計意圖:使用激勵式評價,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活動六:結束新課

師:新年的爆竹聲馬上就要響起了,讓我們一起期待新年的到來吧。(出示課件,內容爲一個搖擺的鐘)

師生:共同數倒計時,“十、九、八、七......二、一”(課件中爆竹聲響起)

師生:高呼:“喔~,過新年了。”

師:“孩子們,讓我們敲着鑼、打起鼓,扭起秧歌快樂的唱起來,跳起來吧。”

生:邊扭秧歌、敲鑼打鼓,邊唱《龍咚鏘》結束新課。

【設計意圖:綜合所有的活動,讓學生載歌載舞,再次感受音樂、體驗音樂,在最熱烈的氣氛中結束新課】目標達成檢測設計:要素感知:樂句、休止符實踐能力;創造能力、表現能力欣賞積累:漢族鑼鼓和漢族秧歌學習品質;主動參與學習

篇30: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瞭解《茉莉花》的民歌風格,瞭解音樂的不同表現形式。

(2)、通過比較不同地方的民歌《茉莉花》瞭解各民族的地方音樂特色

(3)、通過學習《茉莉花》使學生了解和喜愛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

(4)、能用純真甜美的聲音有表情演唱《茉莉花》

(5)、能自主創造,

用演奏、演唱、朗誦等形式表現《茉莉花》

教學要求

要求學生以演唱、演奏、舞蹈、朗誦等不同的形式自由發揮。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能用純真甜美的聲音有表情演唱《茉莉花》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學生欣賞範唱《茉莉花》

師提問:這首樂曲在哪聽過,(學生暢所欲言在什麼地方聽過)

生:電視上、2008奧運會上。

師:是啊,茉莉花代表純潔,代表純潔的中國的人民。

二、學唱歌曲《茉莉花》

1、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見過茉莉花嗎?聞過茉莉花香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驚喜,你們看:(CAI展示江南風景及茉莉花圖片,背景音樂爲民樂合奏的《茉莉花》。

師:同學們,聽完這首曲子你想到了什麼?(生暢談置身茉莉花叢的感受)

2、學生練習呼吸及歌唱

引導學生深吸氣,用哼鳴隨琴哼唱歌曲旋律。

3、演唱歌曲及歌曲處理

①指導學生用柔美的聲音模唱歌詞。

②教師及時糾正錯誤。

③跟伴奏模唱全曲。

④解決歌唱難點

師:美麗的茉莉花實在是迷人啊﹗你們有什麼感想呢?

生:談感受(引導學生體會自己聞到茉莉花香,想摘花但又捨不得摘的心情。帶着愛惜茉莉花的感情唱第五樂句)

⑤引導學生用讚美的情緒唱,第一樂句和第二樂句,第一樂句、第二樂句的力度加強,更加深情的讚美。)

⑥隨範唱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音樂欣賞

1、欣賞不同風格的《茉莉花》。

聆聽江蘇、河北兩首《茉莉花》的不同演唱風格。

師生總結:江蘇的《茉莉花》委婉、秀美

河北的《茉莉花》豪放、歡快

師:是啊!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人孕育了不同的音樂文化。我們偉大的祖國民族衆多,各民族的音樂都有着自己獨特的魅力,我們以後要多學習,把我們民族音樂繼續發揚下去。

2、欣賞不同表現形式的茉莉花,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

師:欣賞宋祖英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唱的《茉莉花》。

①說說宋祖英的演唱和自己演唱在情緒、節奏上有什麼不同。

②聽一聽用法文演唱的茉莉花,學生談感受。

③聽賞和感受由“女子十二坊”演奏的樂曲——《茉莉花》;

師:除了歌曲以外,很多演奏家也很喜歡這首《茉莉花》,這麼多不同的表現形式,哪一種表現的茉莉花更能打動你的心呢?

(生交流、討論)

四、創造性表現

師:我知道同學們都有很多藝術才華,今天我們就請大家盡情施展自己的藝術本領,把《茉莉花》用你們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

(學生自由組合,用舞蹈、器樂、歌唱、朗誦等形式表現茉莉花)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茉莉花》並且還聆聽了不同形式的演唱風格,茉莉花不僅是中國的藝術瑰寶,更是世界的藝術瑰寶,讓我們把茉莉花唱響全世界。

篇31: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用優美的歌聲準確的演唱《採菱》。

2、通過觀看圖片、聆聽樂曲,感受到江南的美,並將這種美感用自己的歌聲表現出來。

3、明白DS的反覆記號作用,理清演唱順序。

4、通過演唱歌曲感受江南小朋友熱愛自己家鄉的情感,培養學生惡熱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學習歌曲《採菱》

1、設問導入誰吃過菱角?知道菱是有什麼植物長成的嗎?

2、介紹有關菱的知識: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種植物,根在泥裏,葉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狀,花白色,果實的硬殼有角,因此稱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出示課件)

3、教授歌曲:

每當菱角成熟之時,人們就回家划着小船、或大木盆,去才菱角。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有關菱角的歌曲。《採菱》

我們一起讀一遍題目。

首先,靜靜聆聽這首歌曲,同時思考這首歌曲是一首南方還是北方的歌曲?(教師的範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動學生的心靈。唱得要細膩親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風格。)

4、當地的小朋友演唱這首樂曲,他們想通過歌曲表達了什麼情感?這是一首富有江南水鄉色彩的歌曲,用優美的旋律抒發了水鄉的孩子對自己鄉土的深厚情感。(看江南水鄉的圖片,加深瞭解)

5、跟歌曲範唱,讓學生想象歌曲的情景,跟隨錄音輕聲哼唱,感受水鄉的美,孩子們的快樂。

6、解決難點:

教師範唱,學生跟唱找一找有不會的地方嗎?(範唱要同樣的有感情,流暢而動聽,有力度起伏。)

7、學習認識反覆記號D.S.師:這首歌曲只有一段歌詞呀!怎麼剛纔音樂中都唱了兩遍那?

原來都是因爲有了它(D.S.),這是一個反覆記號,見到它,我們就要從這裏xx再唱一遍,一直唱到這裏結束。(Fine)(板書)

8、現在我們理清了思路,現在我們再來跟範唱演唱一遍

9、下面跟着伴奏來演唱一遍,檢驗自己是否真正演唱準確?(伴奏)

10、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就是描寫了江南得美景。那名勝古蹟、風景園林多而且美,所以江南的小朋友用自己的優美歌聲歌頌了自己的家鄉。

三、情感啓發,處理歌曲

分句處理歌曲

a、師:大家看歌曲的前八小節句都唱了些什麼意思?(創設水鄉情景)師:水鄉的孩子向我們介紹了他們的家鄉,帶着什麼樣的心情?(引導學生說一說,並唱一唱)

b、師:這一句誰可以來唱唱?(鼓勵同學們演唱,教師請歌唱比較好的同學演唱)

師“他們用了兩種不同的方法演唱,哪種更適合歌曲的情趣?請大家體會一下。

師:動聽的泉水,愉快的心情來演唱。

師:襯托了歡快的心情,使歌曲更生動、形象。(啓發說說,體驗山裏的泉水真香呀!體驗山泉再去品嚐一下菱角的美味。難點拍手提示)

c、請大家聽聽老師唱第四樂句,看有什麼感覺。(教師範唱“啊劃呀劃”,並稍加身體動作)

d、師:最後這裏又重複了第一句歌詞——水鄉的孩子愛水鄉,前後兩個“愛”字含義一樣嗎?前面高興的介紹自己的家鄉,後面把對則唱出了對家鄉的讚美、熱愛,讚美中多了自豪、驕傲之情。

(教師通過形象的語言和肢體語言啓發引導學生唱好最後一個樂句。)師:水鄉的孩子愛家鄉,愛家鄉的美,江南水鄉的孩子用歌聲歌唱了自己的家鄉,我們也可以用我們優美的歌聲,歌唱我們親愛的“家”鄉。同學們課下可以嘗試着創編歌詞。

篇32: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茉莉花》屬於小調類民歌,是單樂段的歌曲,是一首深受全國人民喜愛的民間小調,它清麗、柔婉,是進行民族民間音樂欣賞的好教材;這首膾炙人口的江蘇民歌,多次在國家與國際的重要活動中演奏,受到世界人民的喜愛,因此它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題材。

二、教學目標:

認知:欣賞不同地方、不同表現形式的《茉莉花》,瞭解其在世界音樂中的地位。 情感:通過學習《茉莉花》使學生了解和喜愛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 能力:

1、能用純真甜美的聲音有表情的演唱《茉莉花》;

2、認識附點音符及其實值,並能正確的演唱。

三、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歌唱江蘇民歌《茉莉花》,並且體驗欣賞不同演唱風格,不同演奏形式的《茉莉花》。

四、教學難點:

“節奏是音樂的骨骼”按節奏準確演唱歌曲;認識附點音符及其實值,並能正確的演唱。

五、教學方法:

用聽唱法學唱歌曲,運用多媒體演示、實物的演示並以講授談話爲輔助欣賞歌曲。

六、教學過程:

看花——情景導入:

師: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一位中國小女孩在億萬觀衆的注視中,唱響了一首中國民歌,你們想聽嗎?

1、學生欣賞(播放2004奧運會閉幕式錄像片斷) 師:你們聽出來是什麼歌嗎? 生:茉莉花

2、談談感想

師:在這舉世矚目的時刻,編導爲什麼選擇了《茉莉花》這首民歌。 (生暢談)

師:是啊,茉莉花代表純潔,代表純潔的中國的人民,更代表中國人民熱忱歡迎世界人民2008年到中國做客的一顆真誠的心。

聞花——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見過茉莉花嗎?聞過茉莉花香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驚喜,你們看:(多媒體展示江南風景及茉莉花圖片,背景音樂爲民樂合奏的《茉莉花》)師在教室灑上茉莉花清新劑。

師:同學們,此時此刻你想到了什麼?(生暢談置身茉莉花叢的感受) 唱花--學唱歌曲《茉莉花》,學生練習呼吸及歌唱

師:是啊,我們彷彿進入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小橋、流水、茉莉、花香。讓我們都變成一隻美麗的蝴蝶,盡情的吮吸這芳香的花蜜吧!

(師引導學生深吸氣,用哼鳴隨琴哼唱歌曲旋律)

3、演唱歌曲及歌曲處理

①指導學生用柔美的.聲音演唱歌詞

師:你們剛纔的聲音就像是天籟之音,相信加入歌詞你們一定唱得更美。 ②解決歌唱難點

師:美麗的茉莉花真是讓人愛不釋手。

“讓我來將你摘下,送給別人家。”聽到這句的時候你有什麼感想呢?

(生談感受)引導學生體會自己聞到茉莉花香,想摘花但又捨不得摘的心情。帶着愛惜茉莉花的感情唱第五樂句。

③學習音樂知識:附點音符(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a、拍、讀課後新的節奏型,要求學生口讀、手拍、腳踏,在讀拍好後可以爲節奏型創編句子或帶進歌詞練習。

b、c、利用電腦展示,認識附點音符及其實值。 找出樂譜中的附點音符進行練習。

④表現相同的第一樂句和第二樂句,引導學生用讚美的情緒唱。第一樂句、第二樂句的力度加強,更加深情的讚美。之後,隨伴奏有感情地渲唱歌曲。

賞花--音樂欣賞

1、欣賞不同風格的《茉莉花》。

引導學生從速度、歌詞、情緒、語言、演唱方法等藝術要素出發,挖掘江蘇和河北兩首《茉莉花》的不同特徵。

師:自古以來,人們都非常喜歡《茉莉花》,流傳最廣的是江蘇和河北的茉莉花。(多媒體出示兩首茉莉花的歌譜及音樂)

師生總結:江蘇的《茉莉花》委婉、秀美 ;河北的《茉莉花》豪放、歡快。

師:是啊!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人孕育了不同的音樂文化。我們偉大的祖國民族衆多,各民族的音樂都有着自己獨特的魅力,我們以後要多學習,把我們民族音樂繼續發揚下去。

2、欣賞不同表現形式的茉莉花,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 ①學生欣賞宋祖英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唱的《茉莉花》

師:《茉莉花》是一首譽滿中外的歌曲,有很多歌唱家和演奏家都曾演唱和演奏過,歌唱家宋祖英在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唱的開場曲就是《茉莉花》。這也是中國歌唱家第一次站在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舞臺上,讓我們來欣賞這精彩的一幕吧!(多媒體出示演唱錄像).說說自己的感受(驕傲、自豪); 說說宋祖英的演唱和自己演唱在情緒、節奏上有什麼不同。

②聽賞和感受由“女子十二坊”演奏的樂曲——《茉莉花》;

師:除了演唱歌曲以外,很多演奏家也很喜歡這首《茉莉花》,而且經過改編,茉莉花的曲調變得更加優美、動聽。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由中國“女子十二坊”演奏的樂曲《茉莉花》。(播放音樂)

師:這麼多不同的表現形式,哪一種表現的茉莉花更能打動你的心呢? (生交流、討論) 品花——喝花茶說用途

師:同學們,我們聽了這麼多的茉莉花音樂,你們知道茉莉花還有什麼用途嗎?今天老師準備了清香的茉莉花茶,讓我們一起來品嚐品嚐吧。

在茉莉花的音樂伴奏下讓學生品嚐茉莉花茶,並通過圖片向學生介紹茉莉花在生活中的其他用途,讓他們進一步體會茉莉的魅力。

師:茉莉花不僅可以喝,它的花還可提取作爲茉莉花油,連葉和根都有藥用價值呢。

本課小結,師: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茉莉花不僅是中國的藝術瑰寶,更是世界的藝術瑰寶,讓我們把茉莉花唱響全世界。最後讓學生再次唱起歌曲結束本節課。

教學反思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且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國各族人民通過生活實踐創造了極其豐富的、具有我國特色的民族音樂,它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氣質和精神,是我國古老文化中的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也是世界音樂寶庫中的一朵奇葩。由於民族音樂文化長期根值於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爲人民所喜愛,所以,重視民族民間音樂,就是尊重本民族人民音樂欣賞習慣的連續性,運用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實施美育,就可以極大提高這種教育的感染力、可行性和深刻性。通過學習中華民族音樂,學生將會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強化愛國主義情懷。

《茉莉花》是一首流行於全國的人們喜聽愛唱的民間小調是我國民歌中最豔麗的一朵奇葩。她以其委婉流暢、細膩優美而深入人心,不僅成爲江南民歌的代表,而且早已走出國門,深受外國人喜愛,因而成爲中華民族音樂文化的代表之一。所以,我選擇了《茉莉花》這首中國民歌的傑出代表,嘗試在音樂課堂中融入民族元素,引導學生更好地感受民族藝術的獨特魅力。

1、貫徹新課程標準精神

作爲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悟,以審美教育爲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使學生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只有這樣,學生纔會逐漸喜歡音樂,才能對音樂有更深一步的瞭解,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音樂教育家柯達伊也曾說:“民歌是民族的產物,它的創造永遠都不會達到止境,在它的任何階段中,它總同時寄託在很多形式裏。”個人也非常喜歡中國的民歌,因爲它們短小精悍,易於傳唱、記憶,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徵和地方特色。

2、通過音樂提高學生的愛國意識

本課的導入引用的視頻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一個手提紅燈籠的小女孩在全世界億萬觀衆面前,唱響了>這首歌曲, 那清新優美的曲調,是全世界華人的驕傲,也必定會引起學生的共鳴。重現這激動人心的一剎那,可以引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在這舉世矚目的時刻,編導爲什麼會選擇這樣一首民歌,問題的設置引起了學生的思考,激發他們進一步探究的心理。這樣的情境導入必定會吸引他們興趣盎然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去。

3、以音樂要素爲中心的音樂知識學習

演唱歌曲是教學內容的第二部分,爲了讓學生用細膩的聲音演唱《茉莉花》,我利用幻燈片展示了江南美麗的景色,(小橋、流水、茉莉、花香)配上優美動聽的《茉莉花》音樂,再悄悄灑上茉莉花的空氣清新劑,讓學彷彿置身於江南的美麗景色之中,在音樂中學會深吸氣,慢呼氣,跟着鋼琴伴奏輕輕哼唱歌曲旋律,在茉莉芳香中用甜美柔和的聲音學唱歌曲。由此,一個由教師引導、學生獨立進行的識譜視唱過程得以實現,注重將音樂學習的基本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擁有日後獨立學習音樂的能力。

4、通過歌曲的欣賞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從學情上看,學生對《茉莉花》已相當熟悉,這樣的旋律對於四年級的孩子來說是比較容易的,所以我不想在歌曲學唱上多花時間,而是挖掘歌曲的豐富內涵,通過歌曲處理,更好地表現歌曲,感受歌曲。所以教學內容的第二部分,我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流行最廣的江蘇和河北的茉莉花的音樂和歌譜,讓學生跟着音樂,看着樂譜小聲哼唱,通過欣賞,比較兩者的不同風格,總結出:江蘇民歌委婉秀美,河北民歌豪放歡快。之後我再用多媒體展示不同表現形式的《茉莉花》如:二胡演奏的茉莉花,女子十二坊演奏的茉莉花,民族歌唱家宋祖英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唱的茉莉花,歌劇《圖蘭朵》中法文演唱的茉莉花等,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欣賞感受,更加增強了學生對茉莉花的喜愛和一種民族自豪感。 通過欣賞這些藝術作品,加深學生對《茉莉花》及民歌特點的認識,從中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通過聽辨、比較,找出它們的異同點,進行總結歸納,引導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經過比較學生髮現三首《茉莉花》,節奏有的寬鬆,有的緊密,情緒有的清新優美、有的豪爽熱情、有的剛直爽朗,特別是東北版的,襯詞和拖腔的加入,更增添了幾分風趣和幽默。這樣的設計,引導學生將聽賞不僅僅停留在表面,而去挖掘它們的內涵和聯繫。

5、以音樂要素爲中心的知識擴展

在課的最後,我用歌曲茉莉花作爲背景音樂讓孩子們在音樂中品嚐茉莉花茶,並談談感受,再利用我在網絡上收集的一些圖片學生介紹茉莉花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茉莉的淡雅清香。

本節課的教學,我始終圍繞歌曲《茉莉花》爲主線,在學生已有的知識水準上,通過聽、說、唱、演等藝術表現手法讓學生在音樂活動的過程中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學生在活動中積極主動。以多媒體課件作爲輔助手段,讓學生在視覺與共同感觀中感受藝術的魅力。

篇33: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1﹑唱:《秋天紅豔豔》

2﹑動:音樂遊戲《誇秋天》

教學目標:

1﹑聲情並茂地演唱《秋天紅豔豔》,感受秋天的美.

2﹑通過音樂遊戲的活動,嘗試創作的樂趣.

教學重點:

用舒展優美的情緒唱歌.

教學難點:

音樂遊戲中各聲部之間要求節奏準確,聲音和諧.

教學用具:

鋼琴,錄音機,磁帶,圖片

教學過程:

(一)說一說

1﹑師:秋天,紅楓葉象火一樣紅豔豔的,漫山遍野,美麗極了!同學們,你們見過這樣的情景嗎?你們知道紅楓葉長在哪裏嗎?

2﹑學生各抒己見。

3﹑師:大家說的真不錯,今天我們就要來學唱一首日本歌曲《秋天紅豔豔》。

4﹑出示圖片,觀賞歌詞描繪的景色。

(二)唱一唱

1﹑教師聲情並茂地範唱

2﹑節奏練習:弱起小節,用加連線的方法來練習

3﹑跟琴輕聲唱譜

4﹑朗讀歌詞

5﹑聽唱法學唱歌詞

6﹑引導學生展開討論,選擇最佳的情緒來演唱這首歌

7﹑聽範唱錄音

8﹑練習用舒展優美的情緒來唱歌

(三)動一動

1﹑按照節奏來讀一讀第二聲部

2﹑分組討論,創編第一聲部的歌詞,選擇好的,大家按照節奏讀一讀

3﹑師生一起創編第三聲部的歌詞,並唱一唱

4﹑分成三個聲部,先進行兩個聲部的配合練習,再進行三個聲部的配合練習

(四)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唱了日本歌曲,瞭解了日本的秋天,看來大自然的秋天確實太美了!課後,同學不妨再去了解收集一下別的表現秋天的音樂作品。

教學反思:

《秋天紅豔豔》是一首舒展優美的日本歌曲,二段體結構,曲調清新而富有活力。在整堂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安排了三個內容:聽《採山謠》、節奏遊戲《誇秋天》以及歌曲《秋天紅豔豔》。我把教學的切入點放在了分辨樂曲歡快活潑和舒展優美兩種不同的演唱方法上,並將之貫穿於整堂課中。首先是欣賞《採山謠》,分辨樂曲的這兩種不同的演唱方法,瞭解A+B+A′的三段體結構,聽賞的同時穿插了音樂遊戲《誇秋天》。歌曲教學時,同樣先請學生體會不同的演唱方法,然後再展開教學。教學過程還是比較流暢的。

當然不可避免的,在教學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首先,教學內容安排得有些太滿了,以至於有些沒來得及完成。《採山謠》這首歌曲本身比較長,聽一遍就要三四分鐘,我已經儘量少聽,只是完整和分段聽了兩遍,還是顯得時間用的比較多。第二,在歌曲教學這一環節中,感覺教學方法的使用上單調了一些,在難點兩拍半的長音的演唱上,我只是簡單地指導學生劃了一下拍子就過了,雖然學生後來唱的問題不大,但感覺總是不夠紮實,可能在指導上還應該想一想更好的辦法,比如通過一些肢體動作等來幫助一下,可能會更好。第三,本來我在教學環節中安排了在歌曲唱完後,進行一個簡單的雙聲部練習,可由於第一個原因,這一環節就沒有上。這樣就使整個的教學流程缺少了一個前後呼應,因爲前面的節奏遊戲《誇秋天》就是一個雙聲部的練習,也算是爲了後面歌曲中雙聲部的演繹做個鋪墊。由於這個環節沒上,節奏遊戲就顯得有些突兀,好象沒有什麼必要了。課後,我仔細想了一下,覺得自己還是不夠靈活,有些唯教材。《誇秋天》中用到的節奏是後十六分音符,而在歌曲中出現的是切分節奏,如果我把《誇秋天》中的後十六分音符改成切分節奏來練,那麼不管後面歌曲中雙聲部的環節上不上,它都能起到爲歌曲教學服務的作用了。

篇34: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1、學生能夠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

2、能夠多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加齊唱、合唱

教學內容:

1、欣賞歌曲《游擊隊歌》

2、學唱歌曲《致音樂》

3、學唱歌曲《游擊隊歌》

4、欣賞樂曲《牧童短笛》

教材分析:

在本單元藝術家的故事裏,分別介紹中外美術家和音樂家東山魁夷、舒伯特、張大千、賀綠汀,他們的藝術道路和人生追求爲人們展示了創新,執着的精神,是我們藝術學習的光輝榜樣。

教學目標:

1、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介紹了四位著名藝術家的故事,從而引導學生在欣賞、感受、歌唱、繪畫表演活動中體驗藝術的精髓感悟藝術家的精神。

2、從舒伯特的故事中感受音樂家舒伯特的藝術人生,體會其作品的魅力。

3、欣賞音樂家賀綠汀的其他音樂作品和他的故事。瞭解音樂家賀綠汀的生平與創作,感受音樂家的品格和用藝術報效祖國的經歷。

教學重點:

1、從舒伯特的故事中感受音樂家舒伯特的藝術人生,體會其作品的魅力,學習歌曲《致音樂》,基本能感受和表現歌曲的情緒。

2、欣賞感受賀綠汀的音樂作品,能夠哼唱出把部分《牧童短笛》。

教學難點:

1、《致音樂》的節奏比較複雜,附點節奏比較多,音高和音準要注意

2、《游擊隊歌》中的節奏比較複雜,十六分音符多,是歌曲的節奏很密。

教時安排:

五課時

第七單元 第一課時

授課時間:

六(1)、(2)、(3)、(4) 5/9~5/11

教學準備:

1、有關賀綠汀音樂作品的錄音帶

2、音樂家賀綠汀的故事、生活、創作活動的圖片

教學內容:

1、介紹賀綠汀

2、欣賞《游擊隊歌》

教學目標:

欣賞賀綠汀的《游擊隊歌》及他的故事。瞭解音樂家賀綠汀的生活與創作,感受音樂家的品格和用藝術報效祖國的經歷。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學生學習備註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

1 3 5 6 5 3

mi hi hi hi hi hi

1 3 5 6 5 3 1—

ma ha ha ha ha ha ha

a、斷音練習

(喉嚨放鬆,聲音自然鬆弛的發出來,腹部有氣息支撐)

b、連音練習

(注意頭腔共鳴,聲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間,不咬緊,軟齶擡起)

調整好情緒準備上課

用歌聲進行和老師問好

用準確的方法進行發聲練習

分別用斷音和連音唱法

隨時引導學生要注意演唱姿勢和發聲位置

二、介紹賀綠汀瞭解賀綠汀的生平:

賀綠汀湖南人,早年參與湖南農民運動和廣州起義,後任武昌起義,後任武昌藝術專科學校教員。1931年,賀綠汀考入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

三、欣賞《游擊隊歌》

1、欣賞歌曲《游擊隊歌》,體會歌曲情緒。

2、介紹《游擊隊歌》的創作背景

3、瞭解了創作背景後對歌曲進一步欣賞

對戰鬥充滿信心

1937年底,“八、一三”事變爆發:作者爲鼓舞士氣創作了這首獻給全體將士的歌,從洪洞縣高莊召開了八路軍總部高級將領會議的一次晚會上首演,從此傳唱開來。

四、小結

第七單元 第二課時

授課時間:

六(1)、(2)、(3)、(4)

教學準備:

《游擊隊歌》的欣賞資料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游擊隊歌》

教學目標:

學唱歌曲《游擊隊歌》,感受歌曲並能夠運用卡農形式進行演唱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學生學習備註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

5 5 5 5 5 4 3 2 1-

mi mi mi mi mi yi yi yi yo

a、斷音練習

(喉嚨放鬆,聲音自然鬆弛的發出來,腹部有氣息支撐)

b、連音練習

(注意頭腔共鳴,聲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間,不咬緊,軟齶擡起)

用歌聲進行師生問好

用老師所給出的旋律分別進行斷音和連音的練習

用正確的方法進行發聲練習,注意自己的發聲位置

同時要注意每個學生的演唱姿勢是否準確

二、學唱歌曲

1、複習歌曲創作背景

2、聽賞歌曲

請大家聽一聽每個樂句是怎麼分的?

3、學習歌譜

a、找一找歌曲中有沒有相同旋律的樂句

b、用慢速、分樂句唱一唱

c、用中速唱一唱

4、學習歌詞

a、用慢速填上歌詞

b、用稍快的速度唱一唱

1937年底,“八。一三”事變爆發後,作者爲鼓舞士氣創作了這首歌獻給全體將士……

按照歌曲中的標點符號分

找出相同樂句

注意十六分音符和變化音的音準

注意音符唱清楚

注意樂句中的變化音

注意吐字要清晰

三、用正確的情緒唱一唱

四、小結

反思:

歌曲旋律朗朗上口,旋律輕快、簡單,學生一下子就樂於接受,學生對那個年代的戰爭不夠了解,通過對歌曲的歷史背景、作者的介紹,讓他們瞭解更多,也更能體會歌詞表達的樂觀向上的革命精神,從而可以從歌曲演唱中表達出來。

第七單元 第三課時

授課時間:

六(1)、(2)、(3)、(4) 5/16~5/18

教學準備:

《牧童短笛》音響資料

教學內容:

1、複習《游擊隊歌》

2、欣賞《牧童短笛》

教學目標:

欣賞、感受賀綠汀的音樂作品,能夠哼唱出部分《牧童短笛》的旋律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學生學習備註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

1 3 5 6 5 3

mi hi hi hi hi hi

1 3 5 6 5 3 1—

ma ha ha ha ha ha ha

a、斷音練習

(喉嚨放鬆,聲音自然鬆弛的發出來,腹部有氣息支撐)

b、連音練習

(注意頭腔共鳴,聲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間,不咬緊,軟齶擡起)

調整好情緒準備上課

用歌聲進行和老師問好

用準確的方法進行發聲練習

分別用斷音和連音唱法

隨時引導學生要注意演唱姿勢和發聲位置

二、複習歌曲《游擊隊歌》

1、複習歌譜

2、複習歌詞

a、用慢速唱一唱

b、唱出游擊隊員的機智

c用多種演唱形式鞏固

第三樂句的後十六分音符:

5 5 1 1 2 3 4 5 6 56 5 3 2 4 3

旋律中的變化音要唱準:

2 2 2 3 #4 5

吐字清晰地進行演唱

三、欣賞《牧童短笛》

1、介紹《牧童短笛》

2、欣賞《牧童短笛》,感受樂曲的情緒

3、輕輕地哼唱樂曲的主旋律

20世紀30年代,在中國,作爲舶來品的鋼琴音樂,幾乎無人問津,然後,有一首成熟的並以鮮明的個性和民族特色登上國際藝術樂壇的中國鋼琴曲就是賀綠汀的鋼琴作品《牧童短笛》。

樂曲中情緒舒緩到活潑再到舒緩變化。

a+b+a

四、小結

第七單元 第四課時

授課時間:

六(1)、(2)、(3)、(4) 5/19~5/20

教學準備:

1、舒伯特藝術創作和生平小故事

2、《魔王》的cd資料

教學內容:

1、瞭解舒伯特的生平

2、欣賞《魔王》、《搖籃曲》

教學目標:

1、從舒伯特的故事中感受音樂家舒伯特的藝術人生,體會其作品的魅力。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學生學習備註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

5 5 5 5 5 4 3 2 1-

mi mi mi mi mi yi yi yi yo

a、斷音練習

(喉嚨放鬆,聲音自然鬆弛的發出來,腹部有氣息支撐)

b、連音練習

(注意頭腔共鳴,聲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間,不咬緊,軟齶擡起)

用歌聲進行師生問好

用老師所給出的旋律分別進行斷音和連音的練習

用正確的方法進行發聲練習,注意自己的發聲位置

隨時引導學生要注意演唱姿勢和發聲位置

二、介紹舒伯特的生平

瞭解舒伯特

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於1797年1月31日出生維也納。他從國小習鋼琴和小提琴,十一歲被帝國小教堂唱詩班錄取。

僅18xx年一年,舒伯特寫了144首歌曲期中10月的一天就寫了8首歌曲……

三、介紹《魔王》

1、介紹《魔王》的

《魔王》是一首戲劇性藝術性很強的敘事歌曲。這首歌曲創作於18xx年是舒伯特最著名的歌曲。

一個昏暗的大風之夜,父親懷抱生病的兒子在煙霧籠罩的森林裏策馬疾馳,黑暗中傳來昏迷的孩子緊張驚恐的驚呼……

四、介紹《搖籃曲》

a、從它寫出那時起,直到今天還被世界各國的母親們和歌唱家傳唱着。

b、欣賞《搖籃曲》

輕聲哼唱

五、小結

第七單元 第五課時

授課時間:

六(1)、(2)、(3)、(4) 5/23~5/25

教學準備:

《致音樂》的音響資料

教學內容:

學習歌曲《致音樂》

教學目標:

學習歌曲《致音樂》,基本能感受和表現歌曲的情緒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學生學習備註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

5 5 5 5 5 4 3 2 1-

mi mi mi mi mi yi yi yi yo

a、斷音練習

(喉嚨放鬆,聲音自然鬆弛的發出來,腹部有氣息支撐)

b、連音練習

(注意頭腔共鳴,聲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間,不咬緊,軟齶擡起)

用歌聲進行師生問好

用老師所給出的旋律分別進行斷音和連音的練習

用正確的方法進行發聲練習,注意自己的發聲位置

隨時引導學生要注意演唱姿勢和發聲位置

二、學習歌曲《致音樂》

1、欣賞歌曲、體會歌曲的情緒

2、歌曲中的休止符較多,邊聽邊感受

3、聽歌曲旋律,歌曲中的附點節奏要聽清楚

4、唱一唱歌譜:

a用慢速唱一唱

b、用中速唱一唱

5、填上歌詞:

a、用慢速唱一唱

b、中速唱一唱

抒情、優美地

數好休止符的時值

注意歌曲中的附點節奏

先去掉裝飾音唱一唱,數好休止符的節奏

注意音高及音準

注意連音線的歌詞:

使我的心中充滿了幸福和溫暖

帶進美好的世界中

三、用適合的情緒唱一唱用適合的情緒唱一唱

四、小結

教學反思:

舒伯特的作品可能學生在平時課外聽到過但不熟悉,進過介紹他的生平以及其他作品,使學生對他了解更多、更深。藝術歌曲經過了時間的推敲成爲經典,但並不是經典都可以被學生馬上接受,關鍵在於老師的正確引導,要幫助學生在反覆的演唱中體會到藝術歌曲的魅力。

篇35: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歌曲的學習和理解,加深對自然的喜愛之情,提升對音樂的理解能力。

【過程與方法】

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利用打擊樂器爲歌曲編配簡單的伴奏。

【知識與技能】

掌握滑音記號的演唱方法,並能夠用自然流暢的聲音演唱歌曲。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能用自然流暢的聲音完整演唱歌曲《小螺號》。

【難點】

認識並掌握滑音記號的範唱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要帶領同學們去一個地方,讓我們踏上旅行的列車,大家閉上眼睛路上豎起耳朵,仔細聽一聽沿途都有哪些聲音。(教師播放海浪拍打的聲音)

大家都聽到了什麼呢?學生自由發言。

同學們說得都非常好,今天我們來到了海邊,大家繼續聽一聽海邊有什麼呢?(教師播放螺號的聲音)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同學們剛纔說,我們第二次聽到的聲音是螺號吹出的。生活在海邊的孩子們,竟然用這小小的螺號吹出了動聽的音樂,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首歌曲。

(二)學唱歌曲、感受體驗

1.欣賞歌曲

(1)初聽歌曲,提出問題:“歌曲表現了什麼樣的情緒?”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歌曲表現了活潑、歡快的情緒。

(2)復聽歌曲並設問:“歌曲分爲幾段?描繪了什麼情景?”分段播放歌曲,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補充、總結。

歌曲分爲兩段:第一樂段由四個樂句結構組成,每樂句四個小節組成。第一樂句的節奏型貫穿於四個樂句之中,緊湊的節奏使得旋律明快而富有彈性,情緒歡快、活躍;第三、四樂句採用了旋律的重複變化,第三樂句中出現七度大跳,形象地表達了螺號聲聲,盼望阿爸回家的急切心情。

第二樂段的樂句整體放寬,拉長每一句的尾音,旋律與第一樂段相比顯得更加優美,波音的運用更營造了沙灘的寬闊和浪花翻騰的場景,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兩個樂段在音樂的“斷”與“連”上形成了對比。

2.學唱歌曲

(1)教師彈琴範唱,學生跟琴輕聲哼唱曲譜。

(2)引導學生髮現滑音記號,教師介紹音樂知識:音符旁有一個向上的箭頭,這樣的記號就叫做上滑音記號。

(3)教師範唱滑音記號,學生聆聽並思考滑音的特點?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上滑音在演唱的時候要自然的向上滑動,找到“甩出”的感覺。

(4)帶領學生進行上滑音演唱訓練的小活動。

(5)回顧並練習波音,完整演唱曲譜。

(6)有感情的加入節奏朗讀歌詞。

(7)加入歌詞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並注意長音的演唱時值。

(三)鞏固提高,爲歌曲創編伴奏

(1)分小組自由選擇方式爲歌曲創編伴奏。

①選擇節奏型,使用課堂樂器,爲歌曲伴奏。

②爲歌曲編創簡單的舞蹈動作。

(2)各小組分工進行表演,通過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的方式總結各小組表演的優點。

(四)課堂小結,點題昇華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小螺號》,認識了上滑音記號,同時回顧了波音記號。在歌曲中,我們感受到蔚藍的天空、金色的陽光、金黃的沙灘、碧藍的海水,多美的海島呀!多美的家鄉呀!希望大家有機會也能去走走、看看,感受魅力的海邊景色。讓我們一起唱起這首歡快的歌曲,結束這節課!

四、板書設計

標籤:教學 國小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