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師的責任”和“一個都不能少”

第一次接觸“教師的責任”這個名詞還要追溯到1999年的秋。很少看電影的我跟着媽媽去電影院看的一部電影《一個也不不能少》,導演張藝謀講述着一個鄉村的關於師生的樸素故事,還記得觀後在路上媽媽給我念叨着關於影片中小魏老師的“責任”,這個名詞深深地印入我的腦中,陪我經過中學,考入師範大學,踏上教師的崗位……

“教師的責任”和“一個都不能少”

——引言

還是從《一個也不能少》談起,片中講述了魏毓芝老師與學生張慧科之間矛盾的發生、發展、結局。作爲一名老師,魏毓芝這個非專業的教師自然有自身的缺點,然而作爲一個人卻有着這些缺點如何也遮掩不住的閃光點。我們很容易想到不能成爲一個合格的純粹意義上的人,而能成爲一名合格的教師,反之,則是符合邏輯的。 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她那種盡職盡責、不達目的不罷休,“一個也不能少”的精神。這對於全社會難道不也是具有指導意義嗎?對於那些在生活工作中對事業三心二意、一曝十寒的人來講,不是極具規勸意義嗎?

“全班二十八個人,一個也不能少!”這句話和她的實際行動深深地震撼着我們每個人的心靈。因爲把生命能量發揮到極致去實現自己的信念的精神總是讓人佩服且感動的,試想在現實生活中用這樣誠實和頑強的態度對待實際困難的又有幾人呢?

而對於“人民教師”這個職業,“一個也不能少”的精神更需要我們銘記、發揚。人民教師使命崇高責任重大,要忠誠地履行職責,必須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如果沒有責任意識,就會不明白自己肩負的歷史任務,那就辦不好教育。隨着教師專業化進程的加快和教學內涵與目標日趨豐富,教學活動的事業已經拓展到人的生存與發展的方面。責任心,作爲教師的最重要的品質,則顯得越來越重要。

今天,我也終於成爲了“人民教師”中的一員。近8年的教學工作中,我時刻提醒自己,對不起誰也要對得起我的孩子,“一個也不能少”,這是我的責任。還記得上學期發生的一件事,雖然沒有小魏老師那麼“轟轟烈烈”,卻也是我教學生涯中“一個也不能少”的故事之一。

某個忙碌而充實的早晨,小蔓同學主動交給我作業的一剎那,我被震顫了一下。伴隨着一份喜悅,一種堅定,我被“成功,激勵”這四個字的魔力所深深折服了。接這個班以後,我的期待和關注在對於“圈點”的學差生的激勵後,看到了他們很明顯的轉變,好似看到了一種內在的火花。唯獨小蔓同學,毫無反應。一次又一次地讓我失望後,我感到了自己的無力。我對自己說,這是塊不化的頑石,或許我所有工作,對於她的,因此也變得有幾分“對牛彈琴”的味道。內心深處,聽見自己想要說放棄了。所以今天“頑石”的鮮活之舉,讓我那麼意外與喜悅。我知道,雖是一個小小舉動,卻昭示着她即將的另一種狀態。我有時也喜歡在學生的作業之上圈圈點點,送上那麼一兩句話。我願意抓住每一個機會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經常會想到那個學期課文中的故事,說:退潮以後,海邊小水窪裏滿是奄奄一息的小魚。一個小男孩,一次次地彎腰,把小魚放回大海,路人不屑,這麼多的魚,這麼小的人,誰在乎啊,小男孩一邊揀一邊說:“這條魚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在我的心裏,稚嫩的他們就是一條又一條的魚兒,理應在學識的大海中快樂地遨遊,如果他們感受到的是不斷的成功與喜悅,自然就會在知識的海洋裏遊得更歡,蹦得更高,很多時候便會去尋求一份主動的“獲得”,相對於學識來說,這纔是他們一輩子享受不盡的財富。而我,也能享受着“一個也不能少”的成就感。

後記:

片中魏毓芝老師那被夕陽拉長的身影和電視臺大門口一聲接一聲的“你是臺長嗎?”的詢問聲,是何等震顫人心,那是對我們每一名人民教師的理性呼喚——不管前面的困難有多少,只認準了理當如此。只有一個簡單的理由:“一個也不能少!”

我心爲之震撼,久難忘懷……

標籤:教師 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