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新時期教師應具備的師德修養(精選多篇)

第一篇:新時期教師應具備的師德修養

新時期教師應具備的師德修養(精選多篇)

新時期教師應具備的師德修養

有人說,老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也有人說,老師是辛勤的園丁,澆灌着祖國的花朵;還有人說,老師是渡人的小船,把一批批學生送往知識的彼岸……這一聲聲讚譽,飽含着對人民教師師德的莫大崇敬。然而暑假期間的師德大討論卻讓我們很多人爲之汗顏。

確實,“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大部分教師都能恪守陶行知先生的教誨默默耕耘在教育戰線的最前沿。然而,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社會的一些不正之風,也有些意志薄弱的老師沒有經受住考驗,產生了這樣那樣的問題,如:熱衷於有償補課,課堂40分鐘的效率不夠;熱衷於打牌娛樂,備課、教學鑽研得不夠;熱衷於經商炒股,對學生教育的耐心不夠;熱衷於打罵體罰,對學生的愛心不夠等等。這些都直接或間接損害了“教師”在學生、家長和社會中的形象,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使我們愧對“人民教師”這個光榮的稱號,也使我們意識到再鑄師魂乃當務之急。經過集中學習、培訓和領導的教導,我認識到,要真正無愧於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就應具備以下素質:

第一、無私奉獻的師魂。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既是偉大崇高的事業,又是平凡、瑣碎的事業;既是爲祖國和人民謀幸福的事業,也是需要付出艱苦勞動的事業。這裏,沒有令人羨慕的財富和權利,也沒有顯赫一時的聲名和榮譽,更沒有悠閒自在的舒適和安逸。甘於清貧、樂於奉獻;甘爲人梯,爲教清廉,以園丁的品格和“孺子牛”的精神去感動學生,教育學生,爲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終生。

第二、教書育人的師藝。教書容易育人難,尤其是育文明人、愛國人、現代人更難。作爲教師,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所以,教師除了對自己的教學業務要精益求精、練就過硬的教學基本功之外,還要博覽羣書,博古通今,多才多藝,你才能成爲學生心目中“智慧的化身”`“知識的偶像”,(請您支持:)才能不負使命,培育出祖國需要的新一代人才。

第三、嚴謹求實的師風。無論是哪一科教師,都應成爲學生尊敬的長者。在平時的教學中,應一絲不苟、因材施教,作風樸實、工作踏實,爲人正派、處事公道,平等待人、與人爲善。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應充分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能以平等民主的態度處理學生問題,敢於負責、敢於承認錯誤,富於同情心和正義感,才能以心動人,以情育人,要用“信任”這把鑰匙,打開學生“真情”的大門。

第四、身正爲範的師德。人們常說:知識就是力量。我說:道德也是力量,人格、理想、感情都可以產生力量。因爲教師不僅是學生文化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學生思想品行的培育者、塑造者,同時又是學生心理的保健醫生。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時時處處都對正處成長期的學生起着潛移默化的影響。依法從教、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誠實正直、兢兢業業,都是教師贏得學生的尊重的砝碼;以人爲本、學生爲重,對真善美的由衷景仰、對假醜惡的無情鞭笪,都可折射出人格美的光輝,給學生以強烈的感染,使學生能以教師爲榜樣,成爲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總之,師德大討論使我獲益匪淺,我將以人民教師應有的道德規範錘鍊自己、要求自己,成爲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第二篇:地理教師應具備師德修養

地理教師應具備師德修養

人以德爲本。地理(社會)素質教育的首位是思想品德教育,正人先正己,教師首先要成爲真正的人。良好的師德則是對學生有效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如何練就師德功?首要的一點就是熱愛祖國。 同時,教師要忠誠教育事業,熱愛自己的工作,對學生充滿愛;要嚴以律己,自覺抵制社會上的不良影響,使自己在學生面前樹立起具有高尚情操的形象。通過定期的政治學習、典型介紹、參觀取經、專題報告、演講比賽、短期培訓以及開展“師徒結對”、名師評比等活動,教師逐漸練就“四有”、“五心”。“四有”即一有事業心,安心邊遠艱苦地區,終生從事教育事業;二有雄心,立志創教育大業;三有好勝心,敢創教育名師牌子;四有獻身心,像蠟燭一樣照亮別人,燃燒自己,爲教育事業貢獻一切。在對受教育者,更應練就“五心”,即:教師心中有“愛心”,和學生的關係能“貼心”,教育學生有“耐心”加“細心”,對每位同學做工作能“盡心”。真正練就良好的師德功。

第三篇:提高師德修養 樹立新時期教師新形象

提高師德修養,樹立新時期教師新形象

——師德師風建設學習心得

綿陽市第三中學 黃體剛

2014.5

臨近雞年的時節,手機上流傳着這樣一條短信:“教師形象——起得比公雞還早,睡得比小姐還晚;責任比總理還大,掙錢比民工還少;愛心比媽媽還多,名聲比漢奸還臭,催帳比黃世仁還狠。”當我們在辦公室傳閱這條短信時,都難免有幾多感慨。

難道,這就是二十一世紀的教師形象?難道,一位真正的人民教師,就該是這種形象?

誠然,在不久前的一段時間內,教師隊伍中確實出現了一些敗類:有教師姦污學生被最終槍斃、有教師體罰學生被告上法庭、有教師亂收費中飽私囊被上報……,再加上各方媒體大勢曝光,一時間沸沸揚揚,確感教師形象江河日下。但這畢竟是龐大教師隊伍中的極少數。雖然,作爲一個合格教師本身,應對這些行爲切齒痛恨,甚至“人人得而誅之”。但他們畢竟不能代表整個教師羣體。事實上,我們大多數教師是合格的,是無愧“人類靈魂工程師”稱號的。重慶開縣教師們在災難面前所表現的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蹟,就是教師羣體形象的最好詮釋。實際上,當同樣的情況擺在其他教師面前的時候,作爲教師的一員,我敢負責任的說,絕大多數教師都會有同樣的選擇。實際上,教師隊伍中,有擔心教不好書“誤人子弟”而服毒自殺的,有擔心教不好書而存在較強自卑感的……。經核測表明,69%的教師有因爲擔心不能盡職而或多或少存有心理障礙。這些事例,一方面說明我們的教師,正在無意中走向另一外個極端;另一方面也說明一個很明確的觀點——絕大多數教師是有責任感的,是願意獻身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 所以,在重塑新型教師形象的過程中,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在鞭撻醜惡的同時,認清教師隊伍的主流,緊跟教師隊伍的主流,併力爭成爲其中的佼佼者。 其次,教師形象的樹立,應以提高師德爲出發點,以提高教學水平爲核心,以培養社會主義合格人才爲最終目標,具體體現在教書育人、日常生活的實實在在的行動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稱號雖然現在大小媒體不再多講,社會輿論也較少提及。但是,作爲教師本身卻應時刻不忘。“學高爲師,身正爲範”,仍然是教師們修身立教的根本準則。師德,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粹,也是優良革命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書育人,教書者以學高爲人師,育人

者以先行爲示範。師德,是教師的靈魂。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師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書,是一股強大的精勝力量,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耳濡目染,是受益終生的。

所以,在當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教師有先進的思想和觀念,更新知識結構,提高教學水平,更需要教師有良好的思想素質和高尚的師德水平。

第三、作爲教師,要充分認識社會對教師的期望。舉一個簡單的事例。假如在公共汽車上,有一位年輕人不給旁邊的老人讓座,旁人最多對他“嗤之以鼻”。而如果換作一位大家所熟知的老師,則可能受到更多的譴責。所以,在選擇了“教師”這一特殊職業以後,雖然,我們“掙錢比民工還少”,但是不要忘了“責任比總理還大”。教師作爲一種特殊的社會羣體,確實受到了更多的社會期待。與其他行業相比,我們不僅投入了精力,同時也得投入了精神,我們必須用“心”教育。所以,我們很多教師感覺太累,甚至發誓不讓自己的子女再當教師。但是同時我們也得到了不少的社會回報,雖然那怕是“精神”多於“物質”。比如,在節假日收到學生的祝福,比如,我們的思想對學生的成長期到了積極作用,並最終在他們手上轉化成了物質。這些對我們來說,都是成就,都是回報。因此,每一位教師個體都應充分認識這一點,修身、治教、育人,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從而樹立教師羣體新形象。

第四、在樹立教師新形象的過程中,社會應當積極營造寬鬆環境,爲教師形象的良性發展創造條件,當然既包括“精神”也包括“物質”。爲師德師風的提高和改善創造良好的氛圍。大力歌頌先進事蹟,樹立良好形象。讓師德師風建設繼續走在良性循環的軌道上。讓所有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教師,修身、治學、育人,幹好“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第五、教師形象的樹立中,師德師風是核心,而師德師風的內容應當與時俱進。只有當教師形象能切實體現時代先進主流文化,才能“以心靈贏得心靈,以人格塑造人格”,才能以德育人。當全民素質都在提高的時候,教師素質就必須更高。教師的學識與修養,如果僅僅是一潭死水,就只能被社會拋棄、被學生瞧不起。站在二十一世紀講臺上的教師,如果還在不斷重複過去已經拋棄的觀點。比如,政治老師不明曉“三個代表”,物理老師不懂得相對論。就只能成爲學生的笑柄。所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樹立教師良好形象的過程,同樣也是教師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的過程。在學習、生活、工作中做社會的有心人,“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說一千、道一萬,提高師德修養,樹立良好形象,社會要支持、監督,個人要學習、自律。只有當教師道德素質全面提高以後,我們才能無愧於心,無愧於我們所從事的“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最後,我想用張先華老師的一句話結束這篇作文。“我們不能愛一行幹一行,但是我們可以幹一行愛一行。”讓我們用良好的師德充實我們的形象,繼續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去創造新的輝煌。

第四篇:新時期教師應該具備怎樣的師德修養

新時期教師應該具備怎樣的師德修養

一、引言:

不同時代有不同的道德觀,不同職業有不同的道德內涵,但無論哪個時代,也無論何種職業,道德觀念必有其共通的地方。教師作爲社會的一分子,其道德內涵必然融匯於整個社會公德之中;而教師的特殊職業與地位,則決定着師德必然對整個社會公德產生極大影響。

師德在形成社會公德、改變社會道德取向有着重要的作用,那麼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爲素質教育重點的今天,師德的內涵又有哪些新的內容呢?記得有一位同行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對新時期的師德觀作了這樣的闡述:“要求教師把熱愛學生視爲師德的核心;把尊重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會成才視爲師德的精髓;把無私、博大、真誠育人視爲師德的標誌,把嚴愛結合,嚴而有格, 嚴而有度,嚴而有方視爲師德的尺度;把鑄造教師高尚人格視爲師德的靈魂;把保持昂揚的精神面貌和年輕的心態,良好的信裏素質,高度的敬業精神,開朗的個性,豁達的胸懷等視爲教師的職業形象。”

二、師德是社會的母題

成千上萬的學生的道德品質是構成整個社會公德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學生正是在學校裏形成了基本的道德觀之後再走向社會的,而每個人,尤其是在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之後,至少將在學校裏接受九年教育,有相當一部分還要讀高中,上大學。因此,全社會的人,其道德品質的形成,都深深地留着教師的烙印,受到過教師的直接影響。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不得不承認:師德是社會的母題。事實正是如此,我們無論是從名人的回憶錄中,還是在凡人的閒談中,凡涉及其老師的,大多印象最深的便是老師的人品。讀魯迅的《藤野先生》,魏巍的《我的老師》,我們深深地感覺到:老師那正直的人品,那對職業的忠誠,對弱者的同情與對學生的愛心,正是學生終生難捨的珍寶。其實,教師的影響絕不限於自己所教的學生,也不限於自己所處的學校,而是涵蓋着全社會。中國向來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孔夫子被尊爲“萬世師表”,足以證明教師的影響是跨越時空的。雖然孔子的世界觀已不能爲今人全盤接受,但它的人品,它的一些道德觀,仍被批判地繼承着。今日的教師,在人們的心目中享有較高的威望。人們之所以尊重教師,並非因爲教師有權有錢有勢(事實上這些往往是教師們所不具備的),而是因爲教師的才學與人品。教師的道德取向,往往成爲社會的嚮導。

有許多教師常常埋怨:教師所得並不多,但社會對教師的要求卻十分苛刻。其實,這種怨言大可不必。人們之所以對教師提出苛刻的要求,那是因爲他們在無意中把教師當成了自己的“偶像”,從內心深處,他們覺得教師應是十全十美的完人,他們希望教師正在他們的心目中保持完美。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們正是把對社會道德的希望寄託在教師身上。尤其是當人們看到了許多腐敗現象,感覺到一部分人的道德淪喪之後,他們殷切地希望教師能守住道德防線。這是人心向善的表現,是人們對教師最大的信賴。因此當教師作了不該做的事,別人提醒道:“你是教師”時,我們千萬別忙着以“教師也是人”來自辯。教師當然也是人,但教師在社會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決非一般的人,而是堪爲表率的人。人們給了教師這樣的地位,教師就有義務承擔起這樣的職責。

是的,教師主要的責任是教好自己的學生。但是僅僅做到這一點,還是難以令人滿意的。在道德取向問題上,全社會都將把目光投向教師。人們把教師道德

修養的好壞,作爲評判社會道德風尚的一大標誌,作爲自己修身養性的一個座標。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更有理由認爲:師德是社會的母題。

三、新時期教師師德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素質

在全社會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自身的素質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有人說,教師是連接現在與未來的橋樑,那麼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直接關係到學生的成長,乃至肩負着整個社會發展的重任。在學校,學生生活中主要的接觸對象就是老師,有時甚至超過了父母,教師的形象常常有意無意地佔據着重要的地位,這種影響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其潛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所以教師自身的行爲對學生人格的形成常常起着重要的作用,那麼作爲教師,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素質呢?

1 、良好的道德素質。

爲人師表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是良好的道德素質的直接體現。 有人說,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有什麼樣的學生,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不錯的,在學生的眼裏,教師的言行具有很大示範性,教師只有處處以身作則,爲人師表,才能培養學生美好的心靈。他們的言談舉止對學生有一種無聲的強大教育力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伴之以生動透徹的說理,才能產生感染、陶冶學生情感的力量。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們手中所掌握的是世界上的無價之寶──人。”學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個性的人。學生常常把教師看作是知識、智慧、理想人格的化身。所以,作爲塑造人的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必須嚴於律己,以身作則,爲人師表;必須具備誠實、正直、言行一致、表裏如一、言傳身教的良好道德品質。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應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學生只有看到優秀的品質在老師身上活生生的體現出來,纔會信服、仿效,纔會激發他們發自內心的對真善美的追求。教師不僅是一種職業,更多的是一種奉獻,它不僅需要滿腔熱忱、兢兢業業地辛勤耕耘,有時還需要做出一定的犧牲。 2 、廣博精深的科學文化素質。

肩負培養新一代人重任的教師,在科技迅猛發展的,只有建立起自己的最佳知識結構體系,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只有具備合理的現代知識結構,才能理解現實,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系統的專業知識,即一個稱職的教師不僅要精通自己所授學科的專業基礎知識,還應該認真學習和掌握心理學、教育學的有關知識,並在教育實踐中不斷總結和運用。教育工作是一頂十分複雜的實踐活動,有其特殊規律。教師只有瞭解教育的規律,熟悉學生的心理特徵和個性特點,運用科學的方法。講究教育藝術,才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身爲教師,必須掌握不同年齡與不同時期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規律,才能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有序,有的放矢地進行卓有成效的教育。這就要求教師在各方面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雖然不可能成爲全才,但至少應該向這個方向努力,做一塊善於吸收、善於學習的“海綿”,只有這樣,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才能做到深入淺出、融會貫通,左右逢源、遊刃有餘,以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探求知識的慾望。以自己的博學的才華,來贏得學生對你的敬佩,從而使你的教育在學生中產生更佳的暗示效果。

3 、良好的心理素質。

進入21世紀的教師,競爭激烈,工作時間長、強度高、任務重、變化大,因此消耗的精力和體力往往是巨大的,這不僅需要有健康的體魄,還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深刻而敏銳的觀察力、有效而牢固的記憶力、靈敏而準確的思維力、豐富而活潑的想象力、還要有豐富的情感、頑強的意志、積極的動機、廣泛的愛

好。只有這樣才能在工作中保持昂揚振奮的精神,才能以愉快健康的心情去處理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溝通與學生的聯繫;才能不僅對學生傳授知識、培養智能方面起主導作用,而且在人格影響,特別是心理健康的水平上具有主導作用。由於時代的發展,家長越平越缺少時間管教子女,也越來越不適應管教子女,這樣許多原本應該由父母承擔的教育工作將有教師來承擔,激烈的學習競爭、找工作競爭,會使學生在精神上產生越來越重的壓抑,在行爲上隨時隨地都會出現複雜的意想不到的情況和棘手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思想教育時,在不清楚或不完全清楚整個事態發展的全過程之前。要冷靜,不受個人情緒的支配,客觀地分析情況,實事求是地解決問題,避免輕率表態而導致不良後果。教育是建立在豐富的感情基礎上的,但作爲教師既要感情豐富,又要善於控制。有豐富的感情才能對學生的喜怒哀樂特別敏感,感情冷漠的人是沒有教育熱情的。但教師無論是愛,是恨,是喜,是怒,都應該是有分寸的,有控制的,要時刻注意自身的心理平衡。任何過分的。不加節制的衝動對學生的教育會產生不良後果。不僅如此,作爲教師還要善於用自己良好的情緒去感染學生。教師的情緒能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學生的情緒又會反作用於教師。教師情緒控制得好,可以提高用腦能力,自身的潛力也將得到充分發揮。

小結:

教師的素質是多方面的,如果我們每一個教師,都能夠從以上這些方面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那麼,就等於在我們的學生面前樹立了一個爲人處世的榜樣,而這種人格力量的輻射,會使學生在長期的潛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從而對他的一生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進而至於爲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打下紮實的基礎,這樣功德無量的事業,雖然要求我們付出得比常人多一些,但卻是值得我們用自己的一生來爲之奮鬥的。

教與不教藝術是一項有審美價值的創造性的教學活動,是教師教學機智發揮得淋漓盡致的產物。它體現了教師爲學生主動學習而教,爲學生運用智慧方法學習知識而教,爲學生在探索和發現中學習知識而教,使學生從“知識的容器”、“奴僕”變爲知識的挑戰者,也使我們的教學從“一言堂”、“滿堂灌”變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

教學並不是教師的“教”再加上學生的“學”,而是這兩者的有機組合,兩者是一個統一體,謂之“教學”。教學其實就是人爲地提供一種情境,教師毫無疑問在這個情境的創設、形成中起到關鍵性作用。教師在和學生的交往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引導學生在合作和探究中學習。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不僅僅聽老師講(知識或方法),記課堂筆記,回答老師提問,更重要的是動腦筋想,動手操作,用心體驗,與他人(老師和同學)交流,和同學討論,從中,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培養。通過這樣的教學,學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也有人說交給學生獵物,不如教給學生打獵的方法,意思是強調方法的重要性。一位優秀的教師不僅傳授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教師要將學習方法的傳授貫穿於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在預習課文時應指導學生正確運用學習方法;在講解課文時應把研究問題的思路和步驟告訴學生;在做完練習題和測驗後應及時地總結學習方法;在複習總結所學內容時應歸納並傳授有效的學習方法。

總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既要有所教,也要有所不教。只有將教與不教相結合,才能克服枯燥無味的課堂教學,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收到事半功倍的

第五篇:新時期教師的師德修養與能力提升

《新時期教師的師德修養與能力提升》自學心得

《新時期教師的師德修養與能力提升》使我進一步明確了今後教育教學工作的目標;同時也使我接受了許多新理念,瞭解了很多教育教學策略,爲自己今後更高質量地開展工作添了一塊基石.

這本書主要由思想篇、師德篇、策略篇三個部分組成。思想篇就教師職業的認識以及國內外的教育思想做了完整的分析,我得到了一點心得:

一、 教師的職業角色不僅是傳道者、授業解惑者、示範者、父母和朋友的角色、研究者,

而且是管理者的角色;

二、

三、 教師不僅僅要教好功課,更要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健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職業教育的思想:“理論與實習並行”、“知識與技能並重”。

“德高爲師,身正爲範”,教師是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導者、教育者,教師素質的高低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素質教育工程的成敗。教師素質作爲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培養人才所必須具有的潛在基本素質,主要包括教師的機體素質、文化素質、道德素質與心理素質。因此《新時期師德修養與專業能力提升》從教師的道德素養和教師的職業道德來闡述新時期師德修養的基本目標。

在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體制下,要求老師敬業與樂業,把教師這個職業當作是事業來對待,用教師的人格感染和感化學生,學生的心靈不是一個白板可以任由教師塗抹,教師需要多元的認識、尊重具有不同文化的學生,平等、公正的對待每一位學生;有人說“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要有一桶水”,其實不然,在新時期教師應該有“一溪活水”,教師必須不斷的更新知識,終生學習。

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自覺地對自己進行鍛鍊、教育和陶冶的過程。作爲一個新時期的

教師,應該樹立新的教育本質觀、生活教育觀、團結協作觀,更應該理解學生的生命世界;教師應該刻苦學習、嚴謹治學,不斷更新知識、努力優化智能結構,更應該爲學生樹立新時代教師的爲人師表,不斷的更新教育觀念,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保持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

本書的最後一篇讓我學到了很多教學的實踐

總之,在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進一步強化師德建設顯得尤爲重要。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要強抓機遇,迎接挑戰,進一步強化師德建設,提高育人水平。只有師德建設搞好了,才能使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落到實處。引導教師以良好的教風帶動學風,努力營造“校以育人爲本,師以奉獻爲樂,生以成才爲志”的優良校風,讓學生健康成長,讓家長放心,讓人民滿意,學校才盡到了自己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