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韓愈《師說》教案【多篇】

韓愈《師說》教案【多篇】

師說的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學習積累並掌握“傳”“師”“從”等多義詞的意義和用法以及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積累“也、則、於、乎、所以”等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理解分析並批判吸收本文所論述的老師的定義、作用、必要性、以及從師的方法,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尊師重教、虛心求教的良好品德。

3、學會誦讀的方法與技巧,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語感。

4、鑑賞本文運用對比論證、反覆論證加強說服力的寫作方法以及下定義、舉例子、引用等論證方法。

教學重點

1、學習積累並掌握“傳”“師”“從”等多義詞的意義和用法以及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積累“也、則、於、乎、所以”等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理解分析並批判吸收本文所論述的老師的定義、作用、必要性、以及從師的方法,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尊師重教、虛心求教的良好品德。

教學難點

理解分析並批判吸收本文所論述的老師的定義、作用、必要性、以及從師的方法,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尊師重教、虛心求教的良好品德。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誦讀賞析,點撥討論;強化背誦,知識鞏固。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學習目標

1、學習積累並掌握第一段、第三段、第四段中重點實詞如“傳”“師”“從”等多義詞的意義和用法,積累“也、則、於、乎、所以”等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培養大家自主學習的能力。

2、學會誦讀的方法與技巧,培養大家對文言文的語感;瞭解關於韓愈的基本文學常識

3、理解並批判吸收本文所論述的老師的定義、作用、必要性、以及從師的方法,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尊師重教、虛心求教的良好品德。

二、走進作者

韓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也稱“韓昌黎”。死後諡“文”,故又稱“韓文公”。

韓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家:

唐代韓愈、柳宗元;宋代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

請慢慢地朗讀課文,如有生字詞,可向同學請教,也可舉手向老師提出,三分鐘後,比一比,看誰能正確的朗讀。

三、強調誦讀指導

1、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2、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3、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仔細默讀課文第一段,對照投影,疏通文句,如果碰到不明白的,就同桌互相討論或做上記號,五分鐘後,我們提出這些問題,一起來解決。

四、詞句疏通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思考:學完這段文字,我們明白了什麼道理?

1、老師的必要性

2、老師的定義

3、擇師的標準

仔細默讀課文第三、第四段,對照投影疏通文句,碰到困難可以和同桌討論也可以舉手問老師,五分鐘後,我們把還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疏通文句: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聘。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同桌互相討論第三、第四兩段,思考一下:

1、聖人是如何對待“從師”這個問題的?

2、作者這篇文章是寫給誰的?爲什麼寫這篇文章?

三分鐘後,比一比,看誰回答得最好?

五、出示課堂訓練

請拿出作業本,按要求做下面投影上的題目,下課後馬上上交

一、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1、老師的定義是————————————

2、擇師的標準是————————————

3、《勸學》中荀子說“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韓愈也說了同樣意思的話:——————————————————————————

二、解釋下列藍色字體的詞語並翻譯劃線的句子

1、古之學者必有師。

2、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3、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5、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

6、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7、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討論韓愈對“恥學於師”時風的批判和文章的鋒芒。

一、檢查預習,背誦第一段

二、研讀課文二段,重點掌握紅色字體的字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1、難句解析

(1)“聖益聖,愚益愚”:聖人更加聖明,愚人更加愚昧。第一個“聖”“愚”是名詞,第二個“聖”“愚”是形容詞。

(2)“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不理解(書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從師,不能解決疑難問題,有人卻不從師。之:結構助詞,用作賓語提前的標誌,“句讀之不知”即“不知句讀”,“惑之不解”即“不解惑”。或:有人,無定指代詞。不,通“否”。這幾個分句運用了“合敘”手法,實際上應當分開解釋,即“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不焉”。翻譯“合敘句”,必須將兩個句子分開,若按原句順序籠統串譯,則往往句意混淆不清,不易理解。

2、文段分析

本段運用正反對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可分爲四個層次。

第一層(第1、2句),慨嘆師道不傳,指出師道不傳的危害。這一層承接上文從師的標準,並領起下文對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的批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的“道”指風尚;句中兩個“也”,表示停頓。

第二層(第3~5句),把“古之聖人”從師而問與“今之衆人”恥學於師對比,指出“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的原因。

第三層(第6~8句),把習句讀從師與惑而不從師的現象對比,批評“今之衆人”“國小而大遺”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層(第9~13句),把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譏笑相師對比,批評士大夫之族恥於從師的惡習。

作者在這組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併發出帶有諷刺語氣的強烈感慨。運用了正反對比論證方法,教師指導學生總結,並填寫下表:

根據線索當堂背誦第二段

四、課堂訓練

五、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二段

2、積累文言字詞

第三課時

一、分析第三、四段:標出第三、四段重點字詞,學生掌握落實

以孔子從師的範例,從正面進一步闡明從師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道理,用歷史事例論證第一段中的論點。可分兩層。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聖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於郯子,訪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問禮於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者,一個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闢性。最後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予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第3段,分別從正面闡明瞭“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中心論點。

二、分析課文第四段

作者讚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鍼砭時弊,又通過讚揚李蟠倡導從師。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於時”的“於”相當於“被”。“作《師說》以貽之”,句中“貽”現在稱爲“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於“來”。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說》的緣由,樹立“不拘於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全文。同時“不拘於時”照應第2段,“能行古道”照應第3段。

教學要點:總結全文(認識本文思想意義和寫作方法),積累語言。

三、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詞,有三種情況

作“老師”講古之學者必有師

作“專門技藝人”講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作“姓”講孔子師郯子……師襄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A、作“學習、效法”講:

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B、作“從師”講:

或師焉,或不焉/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係)

C、作“以……爲師”講意動用法(下面專講)

2、之,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係,相當於“這類”、“這些”:

如:郯子之徒;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後,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後置: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餘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他們的)

②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聖人之所以爲聖……其皆出於此乎(大概)

表感嘆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麼)

4、、關於名詞、形容詞活用如動詞後意義的變化:

①恥:以……爲恥。 ②師:以……爲師;向……請教(學習)。

③羞:以……爲羞。 ④小:以……爲小。

⑤奇:以……爲奇。賓客:以……爲賓客(把……當作客人來招待)。

⑥糞土:以……爲糞土(把……看得一錢不值)。

5、通假字①受:通“授”。 ②不:通“否”。

6、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四、思考:

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鑑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侷限性?

師說的教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正確譯講課文。

3、背誦課文。

二、教學程序:

師:今天我們共同學習《師說》,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小黑板出示):

1、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正確譯講課文。

3、背誦課文。

師:我們先來完成第一個任務,課前已經佈置大家進行了預習,所以先檢查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小黑板出示題目,請兩位同學到黑板上解答)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句讀( ) 或不焉( ) 六藝經傳( )貽( ) 諛( )

2、給下列句子劃分停頓:

(1)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2)吾從而師之

答案:

1、du fǒu zhuàn yí yú

2、

(1)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2)吾從/而師之)。從而,古義:跟從(他),並且……;今義:表結果、目的的連詞。

師:下面我請幾位同學輪流朗讀課文,比一比誰聲音響亮,讀音準確,停頓正確,其餘同學認真聽,準備糾正他在朗讀過程中出現的錯誤。

學生聽錄音,糾正自己在預習中的錯誤讀法。

學生齊讀課文一遍。

師:接下來我們要完成第二個任務。

1、若時間充分則先讓學生用6分鐘的時間對照書下注釋自己譯講課文,若有疑難,先做上記號。

學生對照書下注釋自己譯講課文。

師:時間到,在剛纔的自學過程中大家有沒有遇到什麼疑難問題?若有的話,請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2、若時間緊則可省略自學的環節,直接提問:在預習過程中大家有沒有遇到什麼疑難問題?若有的話,請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學生質疑問難,師生共同解決疑難,(學生提出的問題應儘量讓學生回答,要讓問題的正確答案從學生嘴裏說出來而不能由老師直接告訴他們。)

3、若沒有學生質疑問難則可由老師提問,以檢查學生對課文譯講的預習情況,老師對學生的回答要適當評價。

師:下面我要請同學輪流譯講課文,方法是:先讀原句,再點講重點字詞,最後把整句話譯講一下。

學生輪流譯講課文,若有問題,喊其他同學回答。對譯講過程中出現的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現象,教師要給予提醒、點撥。

師:在已經疏通文意的基礎上,我們來完成第三個任務:給大家5分鐘左右的時間自己朗讀課文,比一比哪些同學能夠把這篇文章先背誦出來。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作業佈置:對照本節課的三個目標自己查漏補缺,確保掌握。

教學情況反饋:

1、本節課目標明確,條理非常清楚。

2、學生活動很多,全班每個同學都回答了問題,回答問題的時間超過了35分鐘。

3、及時對學習目標進行了檢查,目標達成度高。

高二語文《師說》教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瞭解文章寫作背景及大意,積累常用文言實詞、虛詞及句式。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討論,學習作者議論文中運用正反對比寫作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文章的現實意義,培養勤學好問、尊師重道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

學習作者議論文中運用正反對比寫作的方法。

(二)難點

理解文章的現實意義,培養勤學好問、尊師重道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小組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利用寫作背景導入,利於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用意:古代的選官制度各個朝代均有不同,從世襲、察舉再到九品中正制,逐漸形成了以門第取仕的形式,門閥士族逐漸壟斷政權,他們不需要學習,也看不起老師,甚至到了尊“家法”而鄙從師的程度。對於這種“學風日下”的形勢,在唐德宗年貞元十八年,韓愈批判了這種風氣,提出了從“道”而學的觀點,那麼他到底說了些什麼,又是如何去說的?讓我們走進今天的課堂一探究竟。

(二)整體感知

1、瞭解作者,大屏幕出示韓愈生平介紹。

明確: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蘇軾稱他爲“文起八代之衰”,明朝人將他列爲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

2、誦讀課文,結合課下注釋瞭解各段大意,明確中心論點。

明確:

(1)老師結合課下注釋爲學生疏通文意,指出常考實詞(如吾從而師之:意動用法,以……爲師)、虛詞(如句讀之不知:結構助詞,表示賓語前置的標誌)、特殊文言句式(如“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爲判斷句)等。

(2)本文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三)深入研讀

1、默讀文章第一段,說一說作者認爲老師的職能是什麼?是怎樣論述的?明確:老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說出學習無長幼尊卑貴賤之分,點明道是擇師的唯一標準,一反時俗,從正面論述了師和道的關係。

2、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第二段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是從哪些方面論證師道的“存”與“不存”的?明確: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證:

(1)把“古之聖人”、“今之衆人”的從師而問和不恥學師對比,指出聖人和愚者的區別是是否尊師重道。

(2)把爲孩子擇師而自己不學習對比,指出“國小而大遺”的錯誤觀點。

(3)把巫醫樂師百工等人和士族門閥對比,批判輕視師道的風氣。

3、賞析文章第三段“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試就這一觀點談談自己的認識。

明確:作者引用孔子的例子說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不能自足自滿而要勤學好問。作者的觀點在當時有進步意義。

4、說一說最後一段的作者用意

明確:引用李蟠從師好學的事例,再次批判不恥從師的社會風氣。

(四)拓展延伸

1、文章多處運用對比的寫作手法,說一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態度。

明確:作者運用對比從多個方面說明了從師的重要性,呼籲當時的人們要培養勤學好問、尊師重道的良好習慣,這對現如今社會也是有很大的意義的。

2、對比手法是寫作的重要表現手法之一,談一談它的好處以及以後如何去運用。明確:本題較活,學生言之有理即可。(五)小結作業

課下小練筆:結合課上所學知識,寫一篇以“師道”爲主題的議論文。

五、教學反思

文言文的學習對於學生來說接受起來較難,因此在課前應當先讓學生進行預習,對文章的知識有大致的瞭解。文章第二自然段是教學重點,因此要注意引導學生去分析文本,瞭解作者意圖和寫作手法的運用。本文在當今社會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因此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師說》教學設計 篇四

一、學習要點

1.關於作者、文體等的介紹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西(洛陽東))人。自謂郡望昌黎(郡望,郡中顯貴的氏姓。望,望族,有聲望的世家。昌黎,在河北省),世稱韓昌黎。早孤,由嫂撫養,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經幾度被貶,後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卒諡文,世稱韓文公。

唐初繼承六朝駢偶、纖弱文風,韓愈積極提倡古文,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文章,與柳宗元同爲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韓愈的散文在繼承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發展,氣勢雄健,列爲唐宋八大家之首。

此文選自《昌黎先生集》,是韓文名篇之一。韓愈時年35歲,在長安任國子監四門博士。文章抨擊了當時自恃門第高貴不肯從師學習的士大夫階層,在我國教育史上首次明確提出了教師的職能、作用。

“說”是古文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範圍,一般爲陳述自己對某事物的見解。

(如柳宗元《捕蛇者說》、周敦頤《愛蓮說》、韓愈《馬說》、袁枚《黃生借書說》、梁啓超《少年中國說》)。

2.課文內容簡析

第一部分(第1段)

提出論點:從師的必要性和從師的原則。

從師的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提出了教師的職能、作用)。

從師的原則(擇師的標準):“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此段爲下一段批判“士大夫之族”自恃門第高貴,恥於從師確立了理論根據。

第二部分(第2段)批判反面現象,論證論點

第三部分(第3段)舉正面事例論證論點

第四部分(第4段)寫爲文之由,批判時弊,強調自己觀點

3.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

①中心思想:

本文論證了從師的必要性和從師的原則,批判了士大夫之族恥於從師的惡劣風氣。

②寫作特點

其一:①運用對比手法,正反對比,有破有立,說理鮮明透徹,說服力強。

第二:②語言多姿多彩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配合,有姿致,有氣勢。

多種句式(疑問、感嘆),增強語氣、情感。

頂真修辭,語句前後緊接,氣勢通暢,更好地反映了前後文理的聯繫(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熟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

二、能力訓練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8題。

陳留董宣爲洛陽令。湖陽公主①蒼頭②白日殺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以奴驂乘③,宣於夏門亭候之,駐車叩馬,以刀畫地,大言數主之失;叱奴下車,因格殺之。主即還宮訴帝④,帝大怒,召宣,欲棰殺之。宣叩頭曰:“願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聖德中興,而縱奴殺人,將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須棰,請得自殺!”即以頭擊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黃門⑤持之。使宣叩頭謝主,宣不從;強使頓之,宣兩手據地,終不肯俯。主曰:“文叔⑥爲白衣時,強項令出!”賜錢三十萬,宣悉以班⑦諸吏。由是能搏擊豪強,京師莫不震慄。 (《後漢書·董宣偉》)

注:①湖陽公主: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姐姐。下文又稱“主”。②蒼頭:奴僕。③驂乘:在車右邊陪乘。④帝:即漢光武帝。⑤黃門:指太監。⑥文叔:劉秀的字。⑦班:分發。

1.“大言數主之失”的“數”、“強使頓之”的“強”,讀音正確的一項是( )

ù qiáng ǔ qiáng

ù qiǎng ǔ qiǎng

2.對下列四句中紅色字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而縱奴殺人 縱:放縱。

B.使宣叩頭謝主 謝:感謝。

C.強使頓之 頓:指磕頭。

D.宣悉以班諸吏 悉:全,都。

3.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中紅色字的意思,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1)因匿主家 (2)駐車叩馬

因格殺之 宣叩頭曰

A.兩個“因”字相同,兩個“叩”字也相同。

B.兩個“因”字不同,兩個“叩”字相同。

C.兩個“因”字相同,兩個“叩”字不同。

D.兩個“因”字不同,兩個“叩”字也不同。

4.與“而縱奴殺人”的“而”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願乞一言而死

B.而翁長銓

C.此數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D.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

5.與“宣悉以班諸吏”的“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將何以治天下

B.即以頭擊楹

C.宜別圖之,以濟大事

D.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6.下列語句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1)藏亡匿死 (2)強項令出

A.(1)藏匿逃跑犯死罪的人 (2)堅強不低頭的縣令出來

B.(1)躲藏逃跑幾乎至死 (2)堅強不低頭的縣令出來

C.(1)藏匿逃跑犯死罪的人 (2)這是他的強項命令他出來

D.(1)躲藏逃跑幾乎至死 (2)這是他的強項命令他出來

7.“今爲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一句,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

A.現在你是天子,你的威力還不能發出一個命令嗎?

B.現在你作爲天子,你的威力還不能使一個命令執行嗎?

C.現在你是天子,你的威力還不能制服一個縣令嗎?

D.現在你作爲天子,你的威力還不能使縣令執行嗎?

8.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董宣在湖陽公主出行時,查堵列舉公主過失並打死了殺人犯;公主告訴皇帝,皇帝大怒,欲棰殺董宣。

B.面臨被棰殺,董宣沒有畏懼,借允許說話之機,闡明應嚴明法律才能治國之理。

C.董宣的一番話使皇帝醒悟,以頭擊楹流血被面的自殺之舉更是使皇帝感動,而釋放董宣並賜錢給他。

D.湖陽公主對皇帝所說的話,是要皇帝想想她的恩德,而爲她出氣,不能放過董宣。

附參考答案、簡析及譯文

1.D(數:列舉,故讀shǔ。強:強迫,故讀qiǎng。)

2.B(謝:道歉。)

3.C(兩個“因”是“於是”;第一個“叩”通“扣”,是“拉住”之義;第二個“叩”是“磕頭”。)

4.C(題乾的“而”錶轉折“可是”。A項“而”表承接,可譯爲“就”。第二個“而”是代詞“你的”。D項“而”表結果“因而”。)

5.D(題幹“以”是介詞“把”。A項“以”是介詞“用”。B項“以”是介詞“用”。C項“以”是表目的連詞“來”。)

6.A(亡:逃跑。強項:堅強不低頭。)

7.C(威:威力。令:縣令。)

8.D(公主說的話是激怒皇帝制服這個小縣令。)

【譯文】

陳留人董宣做洛陽縣令。湖陽公主的奴僕大白天殺了人,於是藏在公主家,官吏不能捉到他。等到公主出行,讓這個奴僕在車右邊陪乘,董宣在夏門亭等候,停住公主的車拉住馬,用刀在地上一畫,大聲列舉公主的過失;喝斥這個奴僕下車,於是打死了他。公主立即回到宮中向皇帝訴說,皇帝大怒,叫來董宣,想要用棍棒打死他。董宣磕頭說:“希望讓我說一句話就死。”皇帝說:“你想要說什麼?”董宣說:“陛下您有聖明道德使國家中興,可是放縱奴僕殺人,將要憑什麼治理天下呢?我不用棍棒打,請允許能夠自殺!”他立即用頭撞柱子,鮮血流滿臉。皇帝命令小宦官抓住他。皇帝讓董宣磕頭向公主道歉,董宣不聽從;小宦官強迫使他磕頭,董宣兩手撐着地,終究不肯低頭。公主說:“文叔你當百姓時,敢藏匿逃跑犯死罪的人,官吏都不敢到你家來查。現在你是天子,你的威力還不能制服一個縣令嗎?”皇帝笑着說:“天子不能跟百姓一樣!”於是下令:“堅強不低頭的縣令出來吧!”皇帝賜給董宣三十萬錢,董宣全把錢給了各位官吏。從此董宣能夠打擊豪強不法之人,京師沒有人不震懼。

師說的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於、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自讀註解,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記誦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敢於向世俗流弊抗戰的精神和勇氣。

2.認識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正確的途徑,端正學習態度。

3.認識教師的作用,從師的意義,以及能者爲師的道理。

教學重點

學習並掌握“傳”、“師”、“從”等多義詞,以及部分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教學難點

瞭解韓愈關於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教學環節 教 學 內 容 教師手記

(重點內容:學情分析、教法設計、學法指導、分類推進措施、學生可能行爲預見及對策等)

一、檢查作業。

二、誦讀第3段。

1.齊讀第三自然段。

2.讓學生藉助註釋用現代漢語語言讀一遍。

3.教師檢查文言實、虛詞,特殊句式的掌握情況。

4.問:第三段與第一段關係怎樣?(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闡述了什麼觀點?作出了什麼論斷?)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一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聖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

舉出孔子詢官於郯子,訪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問禮於老耽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自己,善者,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闢性。最後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予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5.討論:“聖人無常師”這個說法的實質是什麼?對我們有怎樣的啓示?

(1)“聖人無常師”出自《論語子張》:“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子貢語)包含着廣泛學習的意思。世上學問門類衆多,人不能盡知,要想得到廣泛的知識,就要向許多內行的人學習。孔子向這麼多的人學習,給我們樹立了榜樣。

(2)人總是有長處也有短處的,用這種觀點來看周圍的人,才善於學習別人的長處,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 ⊙只查背誦一題,其餘二題在誦讀和總結過程中自然完成。

⊙這段文字淺顯,又富於節奏變化,易於成誦。誦讀前可作簡要提示,以利迅速記誦。學生能大體背誦下來後就進行討論,在討論中加深理解。

【板書】三、舉例宣揚從師的好風氣 (例證、引證、因果論證)

(3)韓愈從這個觀點出發,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論斷,告訴我們要向聞道在先的人學習,向術業上有專長的人學習,是很有意義的。

6.齊誦一遍。

背誦線索提示:觀點(“古之學者必有師”)—師之責(“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求知規律(“人非生而知之”)—擇師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三組對比(古聖人從師,今衆人恥學;其身恥師、替子擇師;“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師道觀(“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寫作緣由。

三、總結全文

1.本文的思想意義。

導入:課文題注中指出,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這句話十分重要。唐初,文壇上繼承六朝文風的餘緒,寫的是“近體文”即駢體文,以四字、六字爲句,上下句相對,又叫“駢四儷六”,這種文體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縛人的思想。爲此,韓愈提倡恢復古文的傳統,他本人則取法於司馬遷、司馬相如和揚雄;當時有許多人都跟着學,形成了風氣。所以後來就有了“古文運動”這個名稱。

韓愈寫這篇文章時三十五歲,正在國子監(官學)任教。當時的社會是怎樣一副樣子呢?門閥制度下,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柳宗元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的很直白:

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

古語有云:“經師易尋,人師難覓。”所以說韓愈作《師說》,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文章正是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於師”的陋習,讓我們千百年後依然能通過文字發現“百代宗師”韓愈那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

提問:韓愈寫《師說》,跟古文運動有沒有關係?文中有沒有這個方面的表示?

明確:文中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確的表示,說明韓愈“抗顏而爲師”,是以恢復古文的優良傳統自任的,通過培養“後學”擴大古文影響。

小結:本文的思想意義在於:

(1)明確指出教師的職責的“傳道授業解惑”,而居首位的是“傳道”;因此,“道”就是擇師的主要標準,“道”在即師在。

(2)“傳道”就是傳授以六藝經傳爲代表的儒家道統,韓愈既以儒家道統的接班人自居,所以纔敢於作《師說》,“抗顏而爲師”。

(3)要恢復儒家道統,就要在文風上來一個解放,提倡古文,反對近體文即駢體文。

2.本文語言上有什麼特點?

(1)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

⊙蘇軾十分讚賞韓愈的這一番努力,說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東漢、魏、晉、宋、齊、樑、陳、隋,其時駢體文佔統治地位)。古文運動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恢復儒家道統。

如,第二段:“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亦遠也,而恥學於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聖益聖,愚亦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聖益聖,愚亦愚”和“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二段連用三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與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後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有如“連珠“。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師之所存也。這段文章第二句的開頭“師者,……”緊接第一句末尾的“師”字。第三句中的“惑而不從師,……”緊接着上面的“……孰能無惑”。第四、五兩句中的“吾從而師之”緊接着上面的“……固先乎吾”和“……亦先於吾”。象這樣的承接句,有如"連珠"式滾轉,流暢自然,很好地增強了文章的氣勢。

3.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鑑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爲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後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四.練習鞏固——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讀準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讀音:

2.找出課文中合成的雙音詞:

學者 句讀 百工 六藝

3.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古之學者 古:求學的人 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4.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如一寫馬的對聯:

馬籠籠馬馬籠鬆,籠鬆馬跑;

雞罩罩雞雞罩破,罩破雞飛。

此聯運用了多種修辭方法。“馬籠”與“籠馬”、“籠馬”與“馬籠”,“雞罩”與“罩雞”、“罩雞”與“雞罩”,形成句內小回環;“籠鬆”、“籠鬆”,“罩破”、“罩破”,是相對應的兩組連珠;聯中的疊字“籠籠”、“罩罩”,前一個字爲名詞,後一個字爲動詞,又爲轉類。

魏正偉先生有一副嵌四“馬”的奇巧聯:

紫竹園中賞紫竹,紫竹簫吹紫竹調;白馬寺裏看白馬,白馬駒嘯白馬圖。

此聯調動了重複、頂真等多種修辭手法,使聯語工整,有情趣,有韻味。

①作名詞,有三種情況:

老師——古之學者必有師

專門技藝人——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姓——孔子師郯子……師襄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學習、效法——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係)

從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係)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或師焉,或不焉

以……爲師,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十賓十爲十名、形(動)

如:吾從而師之 名詞 以……爲師

漁人甚異之 形容詞 以……爲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動詞 以……爲恥

(2)之(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係,相當於“這類”、“這些”——郯子之徒;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後,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後置——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主謂短語中作主語——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餘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他們的)

③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聖人之所以爲聖……其皆出於此乎(大概)

表感嘆——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麼)

五、總結課文:

本文以“師說”爲題,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強調了從師學習的必要;“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闡述了能者爲師、虛心好學的從師態度;“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辯證地指出了師生關係。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鑑意義。當然,韓愈站在封建階級的立場上,他所說的“道”,是指“聖人之道”。他認爲“巫醫樂師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齒”的,“士大夫之族”本應比他們高明,這是作者的階級侷限。又如,作者重“傳道”,而輕“彼童子之師”的“授書”、“習句讀”,也是片面的。對於這些,應適當指出。

句讀之不知

古:句子停頓的地方

今:看字發出聲音

國小而大遺

古:小的方面學習

今:國小校

除此之外,我們學習本文後,還應樹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氣,做一個對社會負責的人!

六、作業佈置

⒈清代鄭板橋曾提出;“學問二字,須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請結合自身,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⒉熟練背誦全文。

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教學後記

教 學 問 題 集 錦 解 決 問 題 措 施 及 實 踐 結 果

問 題 原 因 分 析 劉振偉

《師說》課堂實錄3

師:今天我們學習韓愈的《師說》。哪位同學說說,“師說”這兩個字怎麼解釋。

生:關於老師的說法。

生:關於老師的觀點。

師:都不準確。這兩個字,課文下面沒有給出註釋。正確的解釋應當是——論從師。說,是一種論述文體;師,是從師的意思。

請記住,這是我們在這篇文章中遇到的第一個“師”字。這篇文章中“師”字多次出現,講法不盡相同。我們要注意區別。

師:請一位同學再解釋一下作者。

生:韓愈,著名文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的作品對我國古代散文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師:他是什麼朝代的人?哪裏的人?

生:唐代,河南河陽(現在河南省孟縣西)人。

師:老師再補充一下,韓愈,是我們韓家的驕傲(學生笑),他是司馬遷之後的又一個散文大家,他的文章“文起八代之衰”,他的文章雄奇奔放而又曲折變化,可說是汪洋恣肆,蘇洵曾說:“韓子之文,如長江大河,渾浩流轉。”

下面請一個同學把“標題”和“作者”均板書到黑板上。今天,老師有點“犯懶”,不想板書,請同學們自己在筆記上,按照老師往常板書的樣子,整理一個像樣的板書。看看哪位同學整理得有條有理。

(一個同學黑板上板書“師說”、“韓愈”。)

師:下面我試試,給同學們背誦一遍課文,看看能不能背誦過全篇。

(學生鼓掌)

(師背誦完課文之後,學生熱烈鼓掌)

師:“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開頭出現了兩個“師”字。這句怎麼翻譯?

生:古代學習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兩個師,都是名詞,是老師的意思。

師:是不是這樣更好——老師,是承擔傳播思想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人。這句是講老師的什麼方面?

生:是講老師的作用。

師:“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請自譯一下。

生:人並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了疑惑而不去從師,那些成爲疑惑的東西,最終得不到解決。

師:這裏出現了第四個“師”字,怎麼講?

生:名詞,老師的意思。

師:有一個“其”字,大家要留心一下。怎麼講?你說一下。

生:其,在這裏當“那些”講。

師:是什麼詞性?

生:代詞。

師:哪種代詞?

生:指示代詞。

師:這兩句講的什麼?

生:應當是從師的必要性。

師:“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生:出生在我前邊的人,他們懂得道理本來先於我,我跟從他學習,拜他爲師。出生在吾後邊,他懂得道理如果也先於我,我也跟從學習並拜他爲師。

師:這裏又出現了兩個“師”字,各怎麼講?

生:都當“拜師”講。

師:你聯繫“師之”這兩個字解釋一下。

生:之,當“他”講。拜他爲師的意思。

師:即,以之爲師的意思。具體說說,這是什麼語法現象?

生:是意動用法。

師:是名詞的意動用法。到此,你們總結一下“師”字共有幾種用法了?

生:三種:動詞,當“從師”講;名詞,當“教師”講;名詞的意動用法,以之爲師。

師:其,有幾種用法了?

生:兩種:指示代詞,那些;人稱代詞,他們。

師:很好!接着翻譯。

師:我從師的原則是,哪裏去了解他的出生年月先於我,還是後於我呢?因此,無論他身份高貴,還是身份低賤,無論年齡大,還是年齡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生:吾師道也——一句翻譯的不對。應該是,我學習的是道理。師,是動詞,學習的意思。

師:誰的翻譯準確?

生:後面的翻譯準確。

師:這是“師”的第幾個用法?

生:第四個用法。

師:對,活用爲一般動詞,當“學習”講。

師:“道”的內容在當時具體指什麼?

生:儒道吧?

師:具體說應當是儒家的“六藝經傳”,是《詩》、《書》、《禮》、《易》、《樂》、《春秋》。這幾句講的是什麼?

生:從師的標準。

生:從師的原則。

師:從師的原則。哪句話凝鍊地表達了從師的原則?

生: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師:也就是說,無論地位貴賤,無論年齡大小,誰懂得道理,誰懂得的道理多,就拜誰爲師。

師:注意,又出現了一個“其”,“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這個“其”怎麼講?

生:他的。

師:回頭總結一下,這段的思路是什麼?先講什麼,再講什麼,最後講什麼?

生:由教師的作用說起,再講從師的必要性,最後講從師的原則。

師:好,把這個思路在紙上設計成板書。

(學生大都歸納成下面的樣子)

教師的作用

從師的必要

從師的原則

師:把“師”字和“其”字的用法在紙上歸納一下。

(學生大都歸納成下面的樣子)

師:1)動詞,從師

2)名詞,教師

3)名詞的意動用法,以之爲師

4)動詞,學習

其:1)指示代詞,那些

2)人稱代詞,他們

師:很漂亮!下面給大家五分鐘時間,大家把第一段背誦下來。

(同學們開始琅琅背誦。五分鐘後,教師讓全班齊背誦)

(教師提示學生,背誦出語勢,要把韓愈文章的汪洋恣肆之氣背誦出來。)

接下來,請一位同學把第二段快速口譯一遍。

生:(開始口譯。有不少譯錯的地方)

師:他譯錯了哪些地方?請給他糾正。

生:“師道之不傳”的“師道”應該譯作“從師的風尚”。

師:也就是說,“道”——在這裏怎麼講?

生:當“風尚”講。

師:這是“道”的第二種用法,上文的“道”作“道理”、“知識”講,要注意。

師:對了!注意,還有一個“恥”——“而恥師焉”怎麼講?

生:以從師爲恥。

師:都是意動用法。

我們再注意幾個“其”的用法。譬如,“其皆出於此乎”,“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其可怪也歟”。

生:“其皆出於此乎”,“其”是“大概”的意思。這句翻譯錯,大概原因就出在這裏吧。

師:我補充一點,這裏是表示“揣測”的語氣副詞。

生:“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中,第一個“其”當“其中”講,第二個“其”當“那些”講,第三個也是當“那些”講。

師:這裏的第一個是特指代詞,“其中”的意思。

生:“其可怪也歟”中的“其”,當“難道”講。

師:也是語氣副詞,表示什麼語氣?表示反問。也就是說,其,在這裏又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用法。自己再總結一下:

(學生歸納成下面的樣子)

其:3)語氣副詞,表示揣測或表示反問。

4)特指代詞,其中。

師:“彼與彼年相似也,道相似也”,這裏的“道”怎麼講?

生:道理。

師:當“道理”講,講得過去,但是勉強。從語氣上推斷一下,是“他們所懂得的道理”的意思;進一步延伸,也就是“道德學問”的意思。注意,這是“道”的第三種講法。

生:老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中的“書”怎麼講?

師:哪位同學知道?

生:是讀書嗎?

師:是“文字”的意思。

師:字詞與翻譯就到這裏。下面我們看一看,這段講了幾組對比。

生:一組對比是,古之聖人與今之衆人對比。

師:怎麼對比的?

生:古代的聖人超出一般的人很遠,還尚且從師;現在的衆人低於聖人很遠,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爲恥。

師:這是一組對比。“古聖人從師”與“今衆人恥師”對比。

誰還能找出一組對比?

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

師:“一般人相師”和“士大夫恥師”。

是否還有對比?

生:“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師:“愛其子擇師”和“於其身恥師”。一共是幾組對比?

生:3組。

師:下面我們再系統地總結一下。請大家自己歸納成板書的樣子。

(學生都組合成下面的樣子)

古聖人從師 今衆人恥師

愛其子擇師 與自身恥師

一般人相師 士大夫恥師

師:大家再看看3組對比,各是什麼類型?

生:第一組是縱比。第三組是橫比。

師:第二組呢?

生:自身矛盾,自身比。

師:我提一個問題,“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恥”,這裏的“君子”怎麼解釋?聯繫我們剛學過的《勸學》中的“君子曰:學不可以已”比較一下。

生:差不多。

生:都是有地位的尊貴的人。

師:注意,這兩篇文章出自不同朝代的作者,年代遙遙相隔,理解應當完全不一樣。我給大家解釋一下,西周、春秋時期,君子指的是“達官貴族”,春秋末年時的“君子”指的是“有道德、有學問的人”,而韓愈本篇中“君子”,仍然大體沿用了最早的意義,即“世祿之家”、“達官貴族”。

師:回頭把前面兩段放在一起,總起來看,分別是從怎樣的角度來論證核心觀點的?

生:第一段應該是理論闡述,第二段應當是結合現實進行闡述。

生:第一段主要着眼於古代,第二段着眼於作者所處的當代。

師:對,首段從古說起,重點是理論闡述,着眼於正面倡導從師風氣;次段着眼於作者所處的當今,結合現實,反面指責不從師的不良風氣。

拿出幾分鐘來,看看誰背誦得快。

(學生琅琅背書,之後齊聲背誦,之後又檢查個別學生單獨背誦。)

師:進入到第三段和第四段,文字並不難,請一位同學給大家口譯一遍。(一生譯)

師:第三段又出現了一個“師”字,應當怎麼講?剛纔這位同學已經翻譯得非常準確了。“師”是什麼用法呢?意動用法。

剛纔大家是否注意到了“於其身也,則恥師焉”,“不恥相師”當中的“恥”,怎麼翻譯的?“以拜師爲恥”、“不以相互學習爲恥”,本段中的“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中的“師”也是“孔子把後面的三人認做老師”。這個表意動的名詞,同賓語並不構成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而是主語把賓語看成這個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再舉例,譬如“稍稍賓客其父”、“登齊魯而小天下”,其中哪些詞屬於意動用法?

生:賓客其父,把他的父親看成賓客;小天下,覺得或者認爲天下變小了。

師:好的。本段又提出了一個論點。

生:“聖人無常師”。

師:論據呢?

生:兩個,一個是“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一個是“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師:一個行,一個言。最後得出結論,也就是最後一句。從全文看,本段的作用又是什麼?

生:讓人們學習孔子的榜樣。

生:從正面闡述哪些人可以爲師。

師:從正面舉出一個非常有說服力的從師的範例,讓大家思考,學習他。我們再用兩分鐘左右時間背誦本段。

(於是響起背誦聲音,然後是齊聲背誦。之後個別檢查。)

師:最後一段,與課文無關緊要,我覺得可以刪掉,大家同意嗎?剛纔講到孔子的範例之後,且又得出一個結論,正好迴應首段,非常圓滿。

生:不同意。最後是又交待一個現實的從師的範例。因爲剛纔上文已經批評了現在人們不從師的風氣,而現在卻還有逆風而行的人。

生:另外也是交待寫作緣由。

師:而且這個李蟠才17歲,就“能行古道”,讓讀者感嘆。

回看全文,論點是層層推論,論證過程是正反對比論證,有條有理,非常嚴整。

快速整理一下手中的板書設計,立即背誦最後兩段。

師:下節課,我們要重點檢查單個的同學背誦。

學生整理的板書:

從師的作用

理應從師 從師的必要 正面提論點

從師的原則

古聖人從師 今衆人恥師

今不從師 愛其子擇師 於自身恥師

反面論證(對比)

一般人相師 士大夫恥師

孔子從師

從師範例 古之楷模

孔子之言

正面論證(兩部分)

寫作緣由 李蟠行古道 今之榜樣

論點:層層推論;論證:正反論證

師說的教案 篇六

一、教學目標

(一)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二)

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聖、愚、羣、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溫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三)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四)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式。

(五)掌握有關“說”的文本知識。

二、重點、難點分析

(一)本文的層次結構是怎樣的?

(二)有關疑難詞句的解釋。

(三)“說”是一種文本;是議論文的一種。本文的文章主要思想論點是什麼?是怎樣圍繞文章主要思想論述的?

(四)試摘錄作者關於老師的職能、從師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闢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五)爲什麼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本文是怎樣進行對比論證的?

(七)怎樣認識本文的進步性和侷限性?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明確教學目的(參考教學目標)。

(二)導入新課。

從七年級學過的《論語》中孔子說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

(三)作者介紹(結合註釋①)。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爲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後人稱韓愈爲韓昌黎,後世又稱他爲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後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後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爲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讚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本從六朝以來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爲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後世尊他爲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論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爲師,世間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爲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四)解題。

板書課題。指出題目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本,可以先敘後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國中學過的《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本。“說”,古義爲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本.就可

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下面一篇課文《問說》就是解說關於學習中“問”的道理。剛纔說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爲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五)指導自讀課文。

要求學生藉助提示、註釋、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重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讀懂課文。學生自學、質疑,老師點撥指正。

1.讀準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讀音。

句讀dou或不焉fou經傳zhuan從師cong

讀書du不能bu傳道chuan從容cong

聃dan蟠pan萇弘chang近諛貽

冉ran潘pan無長無少zhang須臾怡

2.找出下列合成的雙音詞。

學者句讀百工六藝

3.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古之學者古:求學的人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之不知古:句子停頓的地方今:看字發出聲音

國小而大遺古:小的方面學習今:國小校

4.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

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詞,有兩種情況:

作“老師”講古之學者必有師

作專門技藝人”講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作“學習、效法”講

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係)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作“從師”講

或師焉,或不焉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係)

作“以……爲師”講意動用法(下面專講)

(2)之

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文章主要思想詞,表示統一關係,相當於“這類”、“這些”

郯子之徒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③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文章主要思想詞之間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後,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後置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餘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他們的)

③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聖人之所以爲聖……其皆出於此乎(大概)

表感嘆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麼)

5.分段。

寫出段意,指出本文文章主要思想論點和分論點。

(六)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

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十賓十爲十名、形(動),例如:

吾從而師之名詞以……爲師

漁人甚異之形容詞以……爲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動詞以……爲恥

(七)朗讀課文。

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

(八)研讀課文(結合理解重點文言實詞及疑難詞句)。

學生試譯、討論,教師重點點撥。

1.本文運用怎樣的方式論證文章主要思想

論點的?

(1)分析第1段:

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總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第一層:開門見山提出文章主要思想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指兩漢以前,“學者”指學習的人,不同於今天所說有專門學問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爲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師”,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爲從師的結果。這句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範圍,成爲本文的文章主要思想論點。

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兩個單音詞。“所”具有代詞性質,“以”是介詞,構成“以所”介賓短語,但習慣上這兩個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師”,譯爲“他”,“以”譯爲“靠”。全句譯爲:“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句中的“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內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就是下文的“六藝經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中的疑難問題。

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凡先聞道者,都可以爲師。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氣連用八個“吾”字,句中“亦”作假設關係的連詞“如果”講。後一分句,用反詰句,加強語氣。“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詰語氣,“知”是“管、追究”。這句譯爲“哪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

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無”作條件關係的連詞“無論”講,“所存”,名詞性所字結構,譯爲“……地方”句

中“道之所存”作主語,“師之所存”作謂語。全句譯爲:“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這裏作者表達了不恥下問、能者爲師的進步思想。

2.分析第

2段:

(1)說說這一段與第1段是怎樣聯繫的?

第1段正面闡明瞭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這一段以第1段爲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土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從反面論證第1段所提出的觀點,說明從師的必要。

(2)這段文字運用怎樣的論證方式?

這段文字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式: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的“道”指風尚;句中兩個“也”,表示停頓。

第二層:針對時弊,從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的癥結。

先以“今之衆人”與“古之聖人”作對比:

四個“聖”和四個“愚”的詞性有兩種:一種是形容詞,是“聖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種是名詞,是“聖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於此乎?”是反詰句,“此”指代“從師與否”。

作者在這組縱向比較中用反詰句點出不從師的原因。

再以“爲子擇師”與“其身則恥師”作對比:

“授之書”的“書”,指文字、書寫;“句讀”指斷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是主謂語“合說”的寫法,翻譯時要把它們搭配開:有的人不知道斷句,(倒去)問老師;有的人不能解決(修身、治國的)疑難問題,(卻)不向老師請教。

作者在這組自身矛盾的對比中,對不從師的表現加以評論,並給予直接的否定。

最後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作對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學問,“足”,是程度副詞,“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歟”,是帶諷刺語氣的感嘆句。

作者在這組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併發出帶有諷刺語氣的強烈感慨。

本段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式,教師指導學生總結,並請學生填寫課後思考與練習的表格。

3.分析第3段:

第3段與第1段關係怎樣?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1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聖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於郯子,訪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問禮幹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者,一個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闢性。最後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4.分析第4段:

作者爲什麼稱讚李蟠?

作者讚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鍼砭時弊,又通過讚揚李蟠倡導從師。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於時”的“於”相當於“被”。“作《師說》以貽之”,句中“貽”現在稱爲“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於“來”。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說》的緣由,樹立“不拘於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全文。同時“不拘於時”照應第2段,“能行古道”照應第3段。

2.本文語言上有什麼特點?

(I)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亦遠也,而恥學於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聖益聖,愚亦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聖益聖,愚亦愚”和“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2段一連用了二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後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3.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鑑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爲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後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師說》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認識從師的重要意義。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2、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4、掌握重要字詞及古今異義詞,背誦全文。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文中的多義詞,解釋它們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能解釋具體語境中意動詞的含義。

3、區分課文中的古今異義詞,理解它們的古今義。

教學方法:

講授、討論、多媒體展示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從七年級學過的《論語》中孔子說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

二解題

板書課題。指出題目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後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國中學過的《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爲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下面一篇課文《問說》就是解說關於學習中“問”的道理。剛纔說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爲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三、作者簡介及背景:

韓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後世尊他爲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寫作背景)在韓愈所處的中唐時代,雖然推行科舉制度,但上層“士大夫之族”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們不願從師學習,也反對別人從師學習,恥於從師的風氣很盛行。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由魏晉世以下,不益不事師。進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唯有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抗顏而爲師”,並著《師說》來抨擊恥於從師的風氣,大力宣揚從師的必要性和正確途徑,提倡能者爲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突破了過去的舊框框,具有積極的進步意義。《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論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爲師,世間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憎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爲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古文運動”是唐代文學史上的一次文學革新運動。它是針對六朝以來氾濫的浮靡文風而發起的。韓愈和柳宗元是這場運動的主將。他們主張文章要像先秦兩漢散文那樣言之有物,要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儷文章;主張語言要新穎。對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師其意而不師其詞”“言貴創新,詞必己出”。經過這次古文運動,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代實用散文的基礎。韓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

四朗讀正字音。

五、提問: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及分論點?

概括本文的段落大意。

六、分析文本。

請同學嘗試翻譯並加以指點,指出重點詞句。

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決疑難問題的人。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疑惑卻不跟從老師學習,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終不能解決。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拜他爲師;在我之後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從他學習,把他當作老師,我學習的是道理,哪裏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論地位顯貴還是地位低下,不論年長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唉!從師學習的風尚沒有流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人們沒有疑惑很難吶!古代的聖人,他們超過一般人很遠了,尚且跟從老師向老師請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跟聖人相比相差很遠了,卻以向老師學爲羞恥。所以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聖人之所以成爲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爲愚人,大概都是這個原因引起的吧!

衆人喜愛他們的孩子,選擇老師教育孩子;他們自己呢,卻以從師學習爲恥,這真是糊塗啊!那孩子的老師,教他們讀書,學習書中的文句,並不是我所說的`給人傳授道理,給人解釋疑惑的老師。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決,有的向老師學習,有的卻不向老師求教(意思是不知句讀的倒要從師,不能解惑的卻不從師),小的方面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了,我看不出他們有什麼明智的呢。醫生,樂師及各種工匠,不以互相學習爲恥。士大夫這類人中,如有人稱人家爲老師,稱自己爲學生,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問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們就說:"那個人與某人年齡相近,修養和學業也差不多,(怎麼能稱他爲老師呢?)以地位低的人爲師,足以感到羞愧,稱官位高的人爲師就近於諂媚。"啊!從師學習的風尚不能恢復,由此就可以知道了。醫生、樂師及各種工匠,士大夫之類的人是不屑與他們爲伍的,現在士大夫們的智慧反而不如他們。難道值得奇怪嗎?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經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爲師。郯子這一類人,他們的道德才能(當然)不如孔子。孔子說:"幾個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師。"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弟子強,聽聞道理有先有後,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像這樣罷了。

李蟠,十七歲,愛好古文,六經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學習了,不被世俗的限制,向我學習。我讚許他能遵行古人從師學習的風尚,特別寫了這篇《師說》來贈給他。

文言知識積累

通假字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受:通“授”,傳授,講授

2.或師焉,或【不】焉不:通“否”,表否定

3.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讀,通"逗”,閱讀中的斷句

一詞多義

【師】

①古之學者必有師:(名詞,老師)

②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名詞,作“專門技藝人”講)

③吾師道也:(名詞活用作動詞,學習)

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從師)

⑤吾從而師之:(意動用法,以……爲師)

⑥則恥師:(動詞拜師)

⑦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動詞傳授)

⑧十年春,齊師伐我:(名詞軍隊)

【之】

①擇師而教之:(代詞,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指示代詞,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係,相當於“這些”、“那些”)

③古之學者:(結構助詞,表示修飾或領屬關係,譯爲“的”)

④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結構助詞,用在定語和名詞性的中心語之間,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獨立性”。因爲“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謂之間的,即“之”後必是動詞;而兩個“所存”是“所詞短語”,“所詞短語”都是名詞性的。)

⑤句讀之不知:(結構助詞,表示賓語前置)

⑥六藝經傳,皆通習之:(助詞,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後,湊足音節,無意義)

【其】

①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人稱代詞,他)

②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指示代詞,那些)

③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人稱代詞,他們)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人稱代詞,他們的)

⑤聖人之所以爲聖……其皆出於此乎:(語氣副詞,表猜測,大概)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稱代詞,他們的)

⑦其可怪也歟:(語氣副詞,表感嘆,多麼)

【惑】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名詞,疑難問題)

②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形容詞,糊塗)

【道】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名詞,道理)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名詞,風尚)

③餘嘉其能行古道:(名詞,道路、途徑)

【乎】

①其皆出於此乎?(語氣助詞,表推測,吧)

②生乎吾前:(介詞,表時間,在)

③固先乎吾:(介詞,表比較,比)

【於】

①恥學於師:(介詞,表示處所、方向,從、向)

②其皆出於此乎?(介詞,表示處所、方向,從、在)

③於其身也:(介詞,表示對象,對,對於)

④師不必賢於弟子:(介詞,表示比較,比)

⑤不拘於時:(介詞,表示被動,受,被)

詞類活用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惑,形容詞作名詞:疑惑的問題、糊塗的問題

2.吾從而師之:師,意動用法:以……爲師

3.吾師道也:師,名詞活用作動詞:學習

4.其下聖人也亦遠矣:下,名詞活用作動詞:不如

5.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愚,形容詞作名詞,聖:聖人,愚,笨拙的人

6.則恥師焉:恥,意動用法:以……爲恥

7.國小而大遺:小、大,形容詞作名詞: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8.吾未見其明也:明,形容詞作名詞,高明。

9.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卑、盛,形容詞作名詞:卑:卑賤的人、低下的人盛:勢盛位高的人

古今異義

1.古之學者必有師---學者---古:求學的人今:在學術上有所成就的人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所以---古:用來……的今:表示因果關係的連詞

3.吾從而師之---從而----古:跟隨並且今:表目的或結果,是連詞

4.無貴無賤---無---古:不論;不分今:沒有

5.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道---古:風氣今:道理

6.句讀之不知---讀---古:句子中間需要停頓的地方,讀dòu今:看着文字發出聲音,讀dú

7.國小而大遺---國小----古:小的方面今:泛指低等教育場所

8.聖人無常師---常---古:永久的;固定的今:平常的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不必---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

10.年十七,好古文---古文---古:秦漢的散文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統稱

11.今之衆人---衆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大多數人

特殊句式

賓語前置

句讀之不知

惑之不解

介詞結構後置

學於餘

恥學於師

不必賢於弟子

判斷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其可怪也歟

其爲惑也,終不解矣

人非生而知之者

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①.則曰-省略句

②.不拘於時-被動

③.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所字結構

第1段

提出中心論題,並以教師的職能作用總論從師的重要性和擇師的標準。開篇第一句“古之學者必有師”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說明古人重視師道,又針對現實,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語氣極爲肯定。然後指出師的職能作用是“傳道受業解惑”,從正面申述中心論點。接着緊扣“解惑”二字,從不從師的危害說明從師的重要,從反面申述中心論點。最後緊扣“傳道”二字,闡明道之有無是擇師的唯一標準,一反時俗,將貴賤長少排出標準之外,爲下文鍼砭時弊張本。

第2段

批判不重師道的錯誤態度和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這一段用對比的方法分三層論述。第一層,把“古之聖人”從師而問和“今之衆人”恥學於師相對比,指出是否尊師重道,是聖愚分野的關鍵所在;第二層,以爲子擇師而自己不從師作對比,指出“國小而大遺”的謬誤;第三層,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作對比,批判當時社會上輕視師道的風氣。

第3段

以孔子爲例,指出古代聖人重視師道的事蹟,進一步闡明從師的必要性和以能者爲師的道理。這一段開頭先提出“聖人無常師”的論斷,與第1段“古之學者必有師”呼應,並且往前推進一步,由“學者”推進到“聖人”,由“必有師”推進到“無常師”。舉孔子爲例加以論述,因爲孔子在人們心目中是至聖先師,舉孔子爲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強說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結論,這個結論顯然是正確的。這種以能者爲師的觀點就是“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

第4段

讚揚李蟠“不拘於時”“能行古道”,說明寫作本文的緣由。“不拘於時”的“時”指“恥學於師”“惑而不從師”的社會風氣。“古道”指“從師而問”,以“聞道”在先者爲師的優良學風。從而總結全文主旨,點明主題。

七、本文語言特點。

(1)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旦從師而問焉”,與“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亦遠也,而恥學於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聖益聖,愚亦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聖益聖,愚亦愚”和“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2段一連用了二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與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後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3.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鑑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爲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後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九)與《捕蛇者說》比較,指出它們運用的對比手法有什麼不同?(討論)

從上文分析,本文是用三種人進行並列對比的,而《捕蛇者說》是用一種情況反覆對比:1.以劇毒之蛇與願以捕蛇抵賦的人之多相比;2.以蔣氏一家三代的遭遇與同村其他人家的遭遇相比;3.以蔣氏一歲犯死者兩次,其餘時間則熙熙而樂,與鄉人每天擔驚受怕相比。

八本課小結。

九佈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