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觀潮》教案

《觀潮》教案

《觀潮》教案

課題

1.觀潮

單元

學情把握

第一單元第一篇課文,要綜合運用以前學到的閱讀方法來學習,有意識地檢查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作爲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看過錢塘江大潮的孩子並不是很多,所以要讓他們感受它洶涌而來的壯觀氣勢也是有一定難度的,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引領學生進入課文情境,再通過初讀—研讀—熟讀的程序引導學生體會錢塘江大潮的景觀之奇。

學材分析

本課是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作者記敘了觀賞錢塘江大潮時所見所聞的景象,說明它確實是“天下奇觀”。課文按照“潮來之前”“潮來之時”“潮退之後”的時間順序記敘的,重點描寫了潮來之時潮水的壯觀景象;從聲音和樣子兩方面寫出了潮水的宏偉氣勢。

教學目標

1.能掌握本課生字詞,積累描寫大潮聲音及形態的四字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4自然段。

3.能夠邊讀課文邊想象畫面,能聯繫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學習課文的寫作順序。學習課文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去後的順序介紹錢塘江大潮。學習課文在描寫潮來時的場景時運用了由遠及近的寫作順序。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的表達順序,理解課文緊扣景物特點,有序表達。

教學難點

想象課文描繪的大潮景象,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怎樣既生動又有層次地描述錢塘江大潮雄奇景象的。

教學準備

希沃課件

課時安排

2

課時

1

備課時間

20220830

教學時間

第1周

課時目標

課堂架構

學程設計

前學

1.預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蒐集有關錢塘江大潮的資料。

導入

一、激趣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到過海邊,看過海水漲潮嗎?說說海潮什麼樣?(江海漲潮,氣勢宏偉,令人震撼。)

我國的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爲“天下奇觀”。這裏的潮比別處的潮更加宏偉壯觀,潮來時,激起的白浪達數米高,像一座城牆,你們見過這種奇觀嗎?爲什麼這裏的大潮如此的與衆不同?今天我們來學習《觀潮 》。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板書:觀潮)

4.讀後釋題

課題《觀潮》的“觀”是什麼意思?“潮”指什麼地方的潮水?(觀:觀看。潮:指錢塘江大潮。觀潮:觀賞錢塘江大潮。)

自理識字“潮” 氵表示海水,朝表示早晨,早潮漲落的海水。

教師範寫“潮”:它是左右結構,部件之間要寫緊湊,注意相互穿插才美觀。

5.同學們眼中的錢塘江大潮是壯美的、是震撼的、是奇觀……通過預習,你知道在作者的眼中,錢塘江大潮是什麼樣的?(出示第一自然段)

(1)這句話也是本文的中心句,統領全文。(板書:天下奇觀)“天下奇觀”中的“觀”和課題中“觀潮”的“觀”有什麼不同?(一個表示景觀,一個表示觀看)

(2)比一比兩句話,讀一讀,你有什麼感受?(體會逗號在此表示強調)

教師出示:

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爲天下奇觀。

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爲天下奇觀。

(3)齊讀第一自然段。

新授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這“天下奇觀”,請你打開書本,自由地把課文讀一遍,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喜歡讀的地方多讀幾次。

2.認讀新詞,檢查預習情況。

(1)讀準多音字:

悶(mèn)雷薄(bó)霧漲(zhǎng)起 風號(háo)浪吼(hǒu)

學習多音字“薄”: 單獨使用時,與“厚”相對,且多用於口語,讀báo;表示微、少、弱,常用於書面語,讀bó;表示植物,讀bò。

(2)出示詞語

昂首東望人聲鼎沸 人羣沸騰(寫觀衆)

悶雷滾動山崩地裂 風號浪吼(寫潮聲)

橫貫江面白浪翻滾 浩浩蕩蕩(寫形態)

它們分別圍繞觀潮的哪方面來寫的?“人聲鼎沸”是什麼意思?“鼎”:古代烹煮食物的器皿,國家和權力的象徵。“鼎沸”:鍋裏的水煮開了。“人聲鼎沸”:人羣發出的聲音像水在鍋裏沸騰一樣,形容人聲嘈雜喧鬧。

(3)補充詞語

這些描寫潮水的好詞,一起來積累吧!

風平浪靜橫貫江面浩浩蕩蕩

漫天卷地風號浪吼白浪翻滾

滔滔不絕驚濤拍岸洶涌澎湃

三、再讀課文,理清段落。

1、默讀課文,思考:圍繞觀潮,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寫的?

(課文按照時間順序,寫出了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的景象)

2.你能按照這個順序給課文劃分一下段落層次嗎?

第一段(第1自然段):總體介紹錢塘江大潮的特點和地位。

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來前在海塘大堤上的所見。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來時的變化過程。

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頭奔騰西去後的情景。

1. 你能按照提示概括全文嗎?

課文按照()順序,先寫(),再寫(),最後寫(),表現了錢塘江大潮奇特、壯觀的景色。

四、對比閱讀,體會潮來前後之奇

1.大潮來臨前後,錢塘江水是怎樣的景象呢?

默讀課文第2和5自然段,畫出描寫江水的有關句子。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在四人小組中交流。

2.依據學生彙報出示相關語句。

(1)寬闊的錢塘江橫臥在眼前。江面很平靜,越往東越寬,在雨後的陽光下,籠罩着一層濛濛 的薄霧。

①橫臥:橫躺着。原是表示人的動作的詞語,課文裏用來描述錢塘江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樣子,這裏把錢塘江比作人。

②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呢?

預設:從“雨後的陽光下,籠罩着一層濛濛的薄霧”句,看到了江面霧氣濛濛,猶如仙境。

(2)霎時,潮頭奔騰西去,可是餘波還在漫天卷地般涌來,江面上依舊風號浪吼。過了好久,錢塘江才恢復了平靜。看看堤下,江水已經漲了兩丈來高了。

①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 )地涌來( )的江面 ( )的江水

漫天卷地:本課指遠遠看去,潮水像連着天地卷滾過來。形容聲勢大,來勢猛。

風號浪吼:狂風在號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風浪大,叫聲響。

②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呢?

預設:從“霎時,潮頭奔騰西去,可是餘波還在漫天卷地般涌來,江面上依舊風號浪吼”一句,看到了潮頭奔騰速度飛快,江面上波浪滔滔,耳畔還有浪濤怒吼。

3.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兩處寫江水的句子中,都用了一個詞“平靜”。讀讀,兩處“平靜”有什麼不同呢?

(第一處“平靜”是在潮來之前,讓人感受到江水寬闊而平靜,給人心曠神怡之感。第二處“平靜”是在退潮之後,即便恢復平靜也是在“漫天卷地”“風號浪吼”“過了好久”之後,且江水已漲了“兩丈來高”,給人驚心動魄之感)

小結:是呀,潮來前的平靜似乎是在蓄勢待發,潮退後平靜之下餘勢仍存。作者以靜襯動,潮來前後的平靜,更能顯示出大潮來勢之兇猛,聲勢之浩大。

4.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相關語句。

五、關注大潮成因及觀潮人羣,側面感受大潮奇觀

1. 那麼第2自然段中,除了寫江水還寫了什麼呢?學生默讀交流。

(1)觀潮的時間、地點。

① 出示課後資料袋,瞭解大潮地形。

②蘇軾有詩云:“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農曆的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所以這一天也是一 年一度的觀潮日。這與地球與由於月球相互作用力有關,觀看視頻瞭解潮汐形成原因。

(2)還寫到了觀潮的人羣。”

①依據學生彙報出示相關語句。

江潮還沒有來.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東望,等着,盼着。

預設:

“人山人海”表現觀潮人之多。補充圖片,感受人多。

“早已、昂首東望、等着、盼着,踏着腳”,從中可以看出人們對大潮期盼的心情。朗讀體會觀潮人的心情。

②讀到這裏,同學們有沒有想過既然是寫大潮,爲何還要寫觀潮的人呢?

小結: 寫觀潮人羣,是從側面反映了大潮的“奇觀”,它吸引了無數遊客親臨觀賞。這是側面描寫。

② 除了第2自然段,課文中還有什麼地方寫了觀潮人?讀出熱鬧與沸騰。

頓時人聲鼎沸,有人告訴我們:潮來了!我們踮着腳往東望去,江面還是風平浪靜,看不出有什麼變化。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羣又沸騰起來。

六、觀察特點,學寫生字

震、霎:注意雨字頭。

小結

今天,我們觀賞了被稱爲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我們通過朗讀,理解並積累了好些詞句,你們學得真好。請大家回去查找資料,探索一下形成錢塘江大潮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作業設計

完成《習字冊》

板書

1. 觀潮

潮來前

天下奇觀潮來時 聲音 形態

潮過後

(時間順序)

課時

2

備課時間

20220830

教學時間

第1周

課時目標

課堂架構

學程設計

前學

熟讀3—4自然段,嘗試背誦。

導入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知。

1.出示詞語:

橫貫江面浩浩蕩蕩山崩地裂漫天卷地

霎時屹立昂首東望人聲鼎沸

2.出示“薄”的多音字練習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新授

二、緊扣“聲形”,感受奇觀人

1.同學們,說到到觀潮,那最激動人心的就是潮來時的場面了。讓我們跟着文字去親臨這天下奇觀的現場吧。

出示自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3—4自然段,用“——”畫出表現聲音奇特的句子,用“~~~~”畫出表現形態奇特的句子。並想象:你腦海中浮現出怎樣的畫面?

2.(1)預設一:感受大潮聲音變化之奇。

①依據學生彙報,相機出示描寫大潮聲音的句子,即作者聽到的。

②梳理大潮聲音變化的詞語,引導學生髮現變化特點:悶雷滾動→越來越大山崩地裂。(聲音越來越大)

③指導學生朗讀相關語句,感受大潮聲音變化之奇。

(2)預設二:感受大潮形態變化之奇。

①依據學生的彙報,相機出示描寫大潮形態的句子,即作者看到的。引導學生思考,大潮的形態在作者的眼中就好像什麼? (一條白線、堵水牆、白色戰馬)

③ 從這三個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大潮氣勢越來越大,場景越來越壯闊)

④ 指導學生朗讀相關句子,感受大潮形態變化之奇。

(3)仿寫練習:

出示: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①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比喻)哪裏看出的?(猶如)你能用另一個詞來替換它嗎?(好像;如同)。

②除了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這句話還有什麼特點?(形態+聲音的描寫,引導學生關注分號。)

③仿寫:浪潮越來越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播放錢塘江大潮視頻))同學們,一起來看看錢塘江大潮來臨時的壯觀場面吧。(觀後帶着肯感情朗讀第3~4自然段)

4.(教師出示聲音變化及形態變化的詞語)同學們,再讀讀這兩組詞,你發現它們有什麼關聯嗎?

聲音變化:悶雷滾動越來越大 山崩地裂

形態變化:一條白線一堵水牆 白色戰馬

教師小結:聲音越來越大,場面越來越壯闊,這有着共同的原因,就是大潮越來越近了。

5.再讀課文第3~4自然段,還有哪些詞語也在提示我們大潮越來越近了呢?

(1)表示距離:遠處、再近些、越來越近。

表示時間:午後一點左右、過了一會兒。

(2)結合這些詞語思考: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寫潮來時的景象的呢?

(時間順序 由遠及近)

6.讀了第3、4自然段,哪些句子讓你印象深刻?談一談你想象到的畫面吧!

讀了 ,我彷彿看到了。

7.嘗試結合關鍵詞語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

背誦提示:

第三自然段:隆隆的響聲 潮來了 踮起腳尖 風平浪靜 一條白線。

第四自然段:很快地 水牆 白色戰馬 山崩地裂

三、詩文對讀,積累感悟

1.錢塘江觀潮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古往今來不少文人爲它寫下歌詠詩文,今天我們就來讀讀劉禹錫的《浪淘沙》。

2.出示全詩。

2. 浪淘沙(其七)[唐]劉禹錫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捲起沙堆似雪堆。

(1)讀一讀這首詩,詩中寫出了錢塘江什麼時候的景象呢?(前兩句寫的是潮來時的景象,後兩句寫的是潮退時的景象)

(2) 試着到文中找出與詩的內容相關的句子,讀-讀,說說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預設:

前兩句,彷彿看到了高達數丈的錢塘江大潮,萬馬奔騰,吼地而來。浪頭中向岸邊的山石,又被撞擊而回,聲音震耳欲聾。

後兩句,不一會兒,潮水又退回到江海匯合之處,退回大海,它捲起的沙堆,在陽光的照射下,如同堆堆白雪堆積在岸邊。

四、讓我們再次有感情朗讀全文,體會大潮之奇。

五、佈置作業:背誦3—4自然段。。

小結

聽了你們的剛纔介紹,相信一定會有更多的人前往觀潮。希望同學們下課以後,繼續關注錢塘江大潮,同時也可以關注更多的天下奇觀。

作業設計

完成《補充習題》

板書

潮來前:風平浪靜人山人海

順序:遠近

觀潮潮來時 聲音:悶雷滾動——越來越大——山崩地裂 天下奇觀

形狀:一條白線——白色城牆——白色戰馬

潮來後:漫天卷地風號浪吼恢復平靜

標籤:觀潮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