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五年級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五年級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五年級數學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可以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來計算的道理

2、掌握除數是小數除法的計算法則,並能運用法則進行正確的計算。

3、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把除數轉化成整數後,利用除數是整數的除法來計算。

教學難點:小數點的移動。

教具學具:小黑板、卡片、幻燈。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口算:(卡片)

8.1÷34.84÷40.56÷43÷5

1÷80.75÷150.25÷50.045÷9

國小五年級數學教案 篇二

一、情況分析

本學期本班幼兒__名,其中男__名、女__名,在經過一年多的集體生活,幼兒已初步瞭解一定的常規要求,養成了較好的行爲習慣,衛生習慣和學習習慣。本學期在班務工作上,將仍以幼兒的養成教育和常規教育爲主,充分利用晨檢及全日觀察,做好幼兒的保育工作。

二、指導思想

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更新教育思想,確立現代育人觀念,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營造快樂、健康的環境,啓迪幼兒多元智能,培養多元才能,促進幼兒、全面的個性化的發展。

三、保育工作

(1)嚴格遵守園內規章制度與時間安排,結合全園性活動開展好班內各項活動,時時不忘安全教育,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2)切實爲幼兒提供潔淨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按照園內衛生保健要求,作好掃、拖、擦、洗、消毒等衛生工作,整理和保管好幼兒的玩具、圖書、衣物等學習生活用品。

(3)認真作好各類記載及登記造冊,公共財產維護等事物工作,配合保健室和婦幼保健站做好幼兒體檢的工作和疾病預防工作。

(4)本班老師與家長緊密聯繫配合、口徑一致、同一要求、辦好家園聯繫欄,開展好家訪及家園其它教育活動,真正做到家園同步教育。

我們一定要做到“踏實、紮實、三勤、四心”,有任務及早行動,有問題及時處理,三位老師密切協作,與家長密切聯繫,協調好各方面的關係,以保證做好班務工作。

四、教育教學工作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做到認真備課、精心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設計合理的活動教學方案,充分準備好活動所需的材料,紮實認真地對待每節活動,把對幼兒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安全衛生教育、知識積累和技能培養貫穿於各科教學中,滲透在一日活動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堅持教書育人相結合、寓教與玩、寓教於樂、把活動的趣味性、知識性、實踐性與幼兒的主動操作結合起來,力爭使教學活動豐富多彩,充分發揮教學活動的優勢。

語言教學中: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提供普通話的語言環境,幫助幼兒熟悉、聽懂並學說普通話。

社會活動中:引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等共同生活的樂趣,支持幼兒自主地選擇、計劃活動,鼓勵他們通過多方面的努力解決問題,不輕易放棄克服困難的嘗試。教育幼兒愛護玩具和其他物品、愛護公物和公共環境。

科學活動中: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的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 望,爲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通過參加小組討論、探索方式,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音樂活動中:要面向全體幼兒,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和需要,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薰陶和培養,對有音樂天賦的幼兒要注意發展他們的音樂潛能,在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音樂活動並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

五、環境教育

(1)創設良好的人文環境。利用晨間、課間活動等零碎時間,與孩子講悄悄話,加深師生感情,孩子有話敢說、願說。儘量給孩子創設在陌生環境中的說話機會,如:到平行班聯誼,講故事,交換小老師等。用情感手段,保持良好的師生關係,家長關係,使幼兒在溫暖的大集體中茁壯成長。文學作品、典型的生活事例介紹給他們,讓他們在聽聽想想說說做做中領悟到一些道理,同時提高文學表達能力。

(2)預設主題《特別的我》、《奇妙的球》、《信息知多少》、《生肖真有趣》、四個主題,拓寬幼兒的知識面,牆飾佈置將緊緊圍繞主題,與幼兒互動,充分利用空間進行佈置,讓環境說話,讓幼兒與環境互動,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中,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培養幼兒關注身邊的事物。自然角,牆飾佈置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孩子參與其中,做參與者,支持者,收穫者,在自己的探索實踐,成敗之中積累自身的經驗,讓牆飾真正成爲幼兒的領地,成爲教育學習的智慧之牆。

(3)努力創設大膽表現,思維活躍,全面發展的班級特色,通過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與內容,記錄孩子的點滴進步,形成鮮明的班級特色。在教學活動中,創設機會讓孩子表現自我,閱讀與講述作爲本學期的重點,通過這一紐帶爲幼兒的全面發展打下基礎。許多實踐發現:具有閱讀能力的幼兒求知慾旺盛,能用語言大膽與人交往,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對自己充滿信心。

(4)用評比欄、五角星、獎花、大蘋果等積極手段,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觀念和作風。學習正確評價別人,學會看別人的長處,學習別人的優點。如學習有的小朋友上課積極動腦,學習有的小朋友樂於助人,學習有的小朋友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亂髮脾氣,學習有的小朋友生活習慣好等等。引導幼兒發現別人的優點,學習與別人合作,培養幼兒初步的辨別是非的能力。

(5)教師運用多種教育手段,多讓幼兒接觸社會接觸自然,避免空洞的說教,教師做有心人,多觀察幼兒,從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入手,生成幼兒喜歡的,有價值的活動。

六、家長工作

以熱情主動、耐心的態度與每位家長交流,爭取每位家長的支持、理解與合作。

(1)每天堅持用微笑直接迎接每一位幼兒家長,用耐心、細心、愛心貫穿我們的家園工作。

(2)與內向的家長交流,讓他們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

(3)出好每一期家長園地,讓家園共育欄真正起到家園之間的橋樑作用,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家長與幼兒。每天有計劃地與個別家長交流,做到全面照顧。

七、自我提高

(1)多閱讀,開拓眼界,提高業務水平。

(2)多反思,多寫筆記。

(3)認真寫好備課教育反思,改革備課的形式,更要提升備課的質量。

國小五年級數學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懂得將較複雜圖形進行分割、填補、移動的方法。

2、能力目標:能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學習活動,會直接在方格圖上,數出相關圖形的面積,特別是利用化繁爲簡的方法、割補、移動等方法求出圖形的面積。具有處理圖形的思維方式和能力。

3、情感目標: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會解決問題的策略、方法的多樣性,激發學習興趣,培養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

利用分割的方法,把較複雜的圖形轉化爲簡單的圖形再計算。

教學難點:

會用較簡單的方法計算圖形的面積。

教法學法:

根據本節教材的內容和編排特點,爲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認識規律出發,本節課採用學生動手操作、以實驗發現爲主。在實施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組織學生觀察比較、動手操作、適時地演示;運用電教媒體化靜爲動,發動學生進行交流合作,激發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態度,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推導歸納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具爲有地毯圖樣的小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談話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利用方格圖求一些圖形的面積,看今天今天老師又給大家帶來了什麼?想看嗎?

2、課件出示:四副有美麗圖案的地毯,讓學生觀看後說說

美在哪裏?引出下面的學習內容:地毯上的圖案

3、課件出示有藍案的地毯圖片。

笑笑和淘氣看見一塊地毯,圖形如下圖,笑笑想,地板上的瓷磚鋪成的圖形多美啊!這裏面有什麼數學問題嗎?(一個小方格表示1平方米)

生:是對稱圖形,是由許多小正方形組成的。

師:對,大家觀察很認真,這個圖形是對稱的,很美。

師:給大家提了一個數學問題,看着這幅圖,大家猜一猜可能是什麼問題?

生:地毯上藍色部分的面積有多大?

師:猜得真準。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地毯上的面積”。(板書)

二、自主建構,合作探究

1、獨立探究,尋找解決策略

師:大家每人手中都有一張跟大屏幕上完全一樣的圖。先獨立思考,將想到的方法簡單地記錄到練習本上。

(學生獨立思考,教師巡視。)

2、合作交流,對比擇優

師:先在小組內說一說各自發現的方法,然後記錄到合作卡上。比一比哪個小組發現的方法最多,最簡便。

(學生小組內進行交流。)

師:大家都討論得很充分了,哪個小組願意把你們的方法與大家分享?

生1:直接一個一個地數,爲了不重複,在圖上編號。

生2:用總的14×14的正方形面積減去白色部分的面積。

生3:因爲這個圖形是對稱的,所以平均分成4份,先數出一份中藍色的面積,再乘4。

生4:轉移填補,將中間8個藍色小正方形轉移到四周藍色色重疊的地方,就變成4個3×6的長方形加上4個3×3的正方形。

師:對於各組發現的方法,你們認爲哪種更簡便,爲什麼?

生:方法1直接數太麻煩,方法3把這個圖形分割成4塊,算出或數出其中一塊的藍色面積再乘4比較簡便。

生:方法4想法很巧妙,也比較簡便。

……

師:(小結)大家對比很認真。對於這種在方格圖中計算圖形的面積,我們可以直接一個一個地數,也可以用大面積減小面積,還可以對整體進行分割,一部分一部分數或算。具體運用哪種方法,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對待。

三、全課小結,課後拓展。

師:對於計算方格圖中規則圖形的面積,我們可以分割,可以直接數,還可以“大減小”。如果沒有方格圖,我們該怎樣解決一些圖形的面積呢?明天的數學課上我們將繼續學習。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空白方格上設計一些你喜歡的圖案,讓你的同桌幫你算一算圖案的面積,還可以把他們寫進數學日記。

五年級數學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讓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兩個物體的形狀。

3.藉助動手操作,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同伴合作意識。

4.聯繫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

教學重點:

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讓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

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兩個物體的形狀。教具準備: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等。

德育滲透:

幫助學生樹立從小仔細觀察事物,認真思考的好習慣。

情感與態度目標:

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認真傾聽他人意見,樂於與人合作,從不同角度欣賞他人的良好心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感知

比賽:快速搶答。下列照片中分別是什麼?(師分別出示三組物體照片:電話、手機、手電筒。以下是一組圖形照片。)

師:同樣一個物體照片,爲什麼有的能一眼看出,有的卻看不出?(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創設學生喜歡的“猜一猜”引入,新穎有趣,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立刻進入了學習的狀態,讓學生初步感知新知。]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1

1.引入:神探“冒險小虎隊”的故事同學們知道嗎?他們就是靠敏銳的'觀察力,破了很多大案。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他們最近在忙些什麼?(板書:觀察)

[設計意圖:運用課件動態演示,講神探小故事,聲色並茂,立刻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出示例1:一位專家剛剛研製出一種新藥,他把新藥放在小藥箱裏,可是有一天,他發現藥不見了,是誰偷了藥?

3.請學生從不同方向觀察小藥箱,問:你觀察到什麼?(分小組操作、交流。)

4.“冒險小虎隊”找到四個犯罪嫌疑人,他們每個人看了一眼小藥箱後說了一句話:

A 我看到的那一面上畫了個紅十字。

B 我看到的那面上寫:小藥箱。

C 我看到的是白色的面,沒什麼標記。

D 藥箱相對的面顏色是一樣的。

你認爲誰說了謊話,爲什麼?(板書:推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進行推理,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5.如果前面爲正面,其它面分別是什麼面?如果右面爲正面,其它面分別是什麼面?

小結:物體的左、右、正面都是相對的。

6.填寫觀察實驗報告:

從不同角度觀察下面三個物體,把你從各個角度看到的形狀畫下來。

8.課間小歇:欣賞古詩《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峯,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優美的樂聲中欣賞古詩,進行美育教育,體現數學與其它學科之間的整合]

(二)教學例2

1.引入例2。

神探“冒險小虎隊”最近又在忙什麼呢?某博物館被盜了兩件古董,被盜當天門窗都是鎖好的。(形狀如下)

2.出示例2。

(1)思考:他們誰是小偷?爲什麼?他們分別是從哪個方向上看到的?

(2)動手操作。

(3)彙報,小結。

三、鞏固新知

4.畫一畫。

選擇兩個物體擺一擺,先確定一個面爲正面,然後分別從上面、正面、左(右)面等角度觀察所擺物體,在紙上畫出所見到的形狀。

5.猜一猜:展示作品,其它組同學猜猜這組物體是什麼。

三、小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還學會了推理。在生活中,我們處處都要留心觀察,做一個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們能做到嗎?

[設計意圖:這幾個實際動手操作的練習的設計,不僅讓學生鞏固了本節課所學的知識,也讓他們明白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了他們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國小五年級數學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理解的意義,掌握的計算法則.

2.初步培養學生類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書寫、認真計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的意義,掌握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一個數乘以小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

(一)說出下面各小數表示的意義是什麼.

0.3 0.72 0.418 0.6 0.94

(二)演示動畫:複習

今天我們就利用這個規律學習新知識.

二、指導探索

(一)理解意義

1.出示例2

花布每米13.5元,求買0.5米和0.82米各用多少元,該怎樣列式?

2.演示動畫:1

3.引導學生理解的意義.

教師提問:怎樣求出 米花多少錢?

13.50.5

你是根據哪個數量關係列式的?

單價數量=總價

這個算式和上節課學習的有什麼不同?

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

板書: 求13.5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練習:求0.82米布用多少元該怎樣列式?算式所表示的意義是什麼?

4.小結

的意義是求這個數的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

5.練習

(1)說出下面乘法算式的意義.

30.7 8.50.4 7.20.86 180.23

(2)列出乘法算式.

求21的十分之七是多少?

30的一半是多少?

副標題#e#

(二)學習法則

引導討論:理解了的意義,下面我們研究怎樣計算,同學們可以聯繫小

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及複習過的因、積變化規律進行嘗試、討論.

1.出示討論題:

(1)你能把兩個因數轉化成整數進行計算嗎?

(2)轉化成整數乘法後,兩個因數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積發生了什麼變化?

(3)要得到原來的積,應該怎麼辦?

2.演示動畫:2

3.學生獨立完成.

4.練習:670.3 2.146.2

5.歸納法則

以上幾題因數和積的小數位數有什麼關係?

計算法則:計算小數乘法,先按照整數乘法的計算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

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三、反饋練習

(一)根據 直接說出下面各題的積.

1.118= 1.11.8= 0.1118=

1.10.18= 0.110.18=

(二)說出下面各題的積有幾位小數.

0.40.6 15.860.7 380.6 0.540.23

850.327 1.570.28 1.80.23

四、質疑調節

(一)這一節課你都學會了什麼?

(由學生總結概括的意義和計算法則)

(二)提出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看法.(包括自己的問題、提醒別人要注意的地方、自身感

受等)組織學生答疑、解疑.

五、鞏固發展

(一)不要計算,說出下表各欄的積有幾位小數.

副標題#e#

(二)根據第一欄的積,很快地寫出後面每欄中兩個數的積.

(三)列豎式計算.

1.823 0.370.4 1.05625

(四)一個長方形長是1.35米,寬是0.48米,這個長方形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六、課後作業

(一)判斷下面各個積的小數位數有沒有錯誤.

56.738=2154.6 0.370.94=3.478

41.29.2=3790.4 0.786.1=47.58

(二)蒙古牛一般體重是0.326噸,身高是1.12米.新培育的草原紅牛體重約是蒙古牛的

1.3倍,身高約是蒙古牛的1.1倍.草原紅牛的體重、身高各多少?

七、板書設計

計算小數乘法,先按照整數乘法的計算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例2.花布每米13.5元,求買0.5米和0.82米各用多少元,該怎樣列式?

教案點評:

是小數乘整數知識的擴展和延伸,教學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複習中通過動畫演示,從觀察整數乘法算式得出積的變化規律

爲理解小數乘法中積的小數位數就是兩個因數的小數位數的和奠定了基礎。

教學中重視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思想和知識的遷移規律,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礎上,逐步總結出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國小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 篇六

設計說明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應注重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方法,發展空間觀念。”因此,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突出以下兩點:

1.充分利用直觀教學,幫助學生形成空間觀念。

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具有很強的直觀依賴性,而圖形的外顯性屬性特徵比較容易感知,所以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教具,調動學生的感官,通過觸摸、測量、類比等學習活動,幫助學生認識並建立1釐米3、1分米3、1米3的實際大小的體積觀念,從而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表象,積累經驗,有助於以後計算和估算物體的體積。另外,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將三個體積單位結合起來進行對比,並列舉生活中的實例,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在活動中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注重學習方法的遷移。

在認識三個常用的體積單位的新知教學中,採用分層推進的教學策略。首先引導學生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舉例子,認識並學習1釐米3。然後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利用認識1釐米3的方法在小組內自主活動,認識1分米3,最後認識1米3。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參與嘗試的興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1釐米3和1分米3的正方體模型、一塊小橡皮擦、一瓶墨水、一個粉筆盒、一個骰子、一粒花生、三根米尺、量杯、紙杯、酒瓶、飲料瓶

學生準備 若干個1釐米3和1分米3的正方體模型、收集的幾種瓶子、針筒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體積單位

⊙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1.複習舊知。

師:我們以前學過長度單位和麪積單位,常用的長度單位和麪積單位有哪些?

(生回答,師板書)

長度單位:釐米、分米、米

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將一塊小橡皮擦、一瓶墨水、一個粉筆盒放在講臺上。

師:請按體積的大小將它們排列起來。

(生彙報)

2.引入新課。

師:物體有大有小,如果要測量它們的體積,也需要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就像計量長度有長度單位,計量面積有面積單位,計量體積就需要有體積單位。(板書:課題體積單位)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複習已學過的長度單位和麪積單位,然後引出體積單位,從而讓學生初步感知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之間的區別,同時讓學生明確統一體積單位的重要性。

⊙操作感知,獲取新知

1.認識體積單位。

(1)認識1釐米3。

①出示棱長爲1釐米的正方體,讓學生動手量一量棱長,明確這個正方體的體積就是1釐米3。

②得出結論:棱長爲1釐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厘米,記作1釐米3(cm3)。

③摸一摸:讓學生直觀感受一下1釐米3的大小。

做一做:用橡皮泥切出一個1釐米3的正方體。

看一看:小組內拼一拼2釐米3、4釐米3,感受一下有多大。

④舉例:找找看,我們身邊哪些物體的體積接近1釐米3?

(反饋:一個骰子、一粒花生等物體的體積接近1釐米3)

(2)認識1分米3。

師:剛纔我們通過摸一摸、量一量、舉例子等方法認識了1釐米3,我們能不能用同樣的方法來認識1分米3呢?

①出示棱長爲1分米的正方體,明確這個正方體的體積就是1分米3。

②用硬紙板做一個1分米3的正方體盒子,摸一摸,感受一下1分米3的大小。

③舉例:我們身邊哪些物體的體積接近1分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