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小班兒歌教案新版多篇

小班兒歌教案新版多篇

小班兒歌教案 篇一

活動目標:

1、會邊念兒歌邊做手指動作。

2、能大聲的朗誦兒歌,感受手指遊戲的樂趣。

3、讓幼兒知道什麼是手影。

活動準備:

1、圖片,手影DV。

2、《手指兒歌》的磁帶。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一樣東西人人有,一隻左來一隻右,吃飯穿衣全靠它,它是我的好朋友。”

師:小朋友們來猜猜,這是什麼呀?

幼:手。

二、引導幼兒數一數自己的小手有幾個手指頭?左手有幾個?右手有幾個?一共有幾個?

三、引導幼兒說說手可以做什麼。

幼兒討論。

目的是讓幼兒說出手可以變魔術。

四、讓幼兒知道手指頭會變魔術,引起幼兒學兒歌的興趣——觀看手影DV,讓幼兒感知手指頭變魔術的樂趣。

五、教師朗誦兒歌,一邊朗誦,一邊出示圖片。

提問:

1個手指頭呀,1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了什麼?

2個手指頭呀,2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了什麼?

3個手指頭呀,3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了什麼?

4個手指頭呀,4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了什麼?

5個手指頭呀,5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了什麼?

引導幼兒用兒歌的內容回答,並用動作表示。

六、幼兒學念兒歌:鼓勵幼兒大聲的朗誦,並能較正確地做手指動作。

提問:

小動物是怎麼變出來的?幾個手指頭變的?

引導幼兒在朗誦最後一句時,做大老虎嚇人的動作,體驗兒歌的樂趣。

七、讓幼兒在屏幕上表演手指魔術,體驗手指在屏幕上留下各種影子的樂趣。

延伸:鼓勵幼兒討論手還可以變什麼。

附:兒歌1個手指頭呀,1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毛毛蟲呀。

2個手指頭呀,2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小白兔呀。

3個手指頭呀,3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小花貓呀。

4個手指頭呀,4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花蝴蝶呀。

5個手指頭呀,5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大老虎呀。

小班兒歌教案 篇二

活動目標:

1、知道兒歌的名稱,學念這首兒歌。

2、幼兒能向小青蛙學習,游泳不怕水。

3、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根據兒歌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過程:

出示青蛙,引起幼兒興趣。

――它是誰?它有什麼本領?

欣賞兒歌

――教師邊念兒歌邊放

――爲什麼說小青蛙的膽子大?

――它是怎麼跳下水的?

遊戲――跳水

――幼兒學做小青蛙(每個人站在自己椅子上往下跳)

討論:

我們怎麼像小青蛙學習?

附:跳水

小青蛙,膽子大,跳水游泳都不怕。

“撲通”一聲挑下水,心裏樂的笑哈哈。

活動反思:

正如《綱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的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活動始終以動靜結合融入的形式展開,符合幼兒身心發育特點,易於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和實踐中接受。所以孩子們整個活動很積極,效果很好。

小班兒歌教案 篇三

目標:

能用簡短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能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探索的樂趣。

材料準備:

橡皮泥、套杯、相框、杯子。

過程:

一、情景導入

製作小兔

1、邊念兒歌《小白兔》邊進場。

T:猜猜今天徐老師是誰呢?(兔媽媽)那你們來當兔寶寶好嗎?(好)兔寶寶,我們輕輕坐下來(打招呼)(客人)。

T:今天還有一羣兔寶寶要和我們做遊戲,歡迎嗎?(他們人呢)

T:(出示拖鞋)是它嗎?S:不是。

T:看看那我能不能把它變出來。

4、操作講解:

T:輕輕地撕下中間一塊(準備好方便孩子撕)像小兔耳朵嗎?再輕輕地把後跟捲起來,原來就是小兔呀!

兔寶寶們,你們想來變個小兔寶寶嗎?(輕輕地去做吧)

邊操作邊知道輔助(回到座位)。

小結:小朋友真能幹,做的小兔子真可愛(看2—3個作品)。

(和小兔子打個招呼)

二、探索如何讓小兔子站起來:

T:可是小兔子們好像有點不高興,爲什麼?我來問問。哦,原來我們做的小兔站不起來,他們很傷心,我們幫幫他們好嗎?

第一次探索:

T:我們可以用桌上的一些物品幫助他站起來。(說說有什麼)

小朋友探索,指導(操作過程中讓孩子說說是怎樣讓小兔站起來的。

2、交流分享:

T:你們是怎樣讓小兔寶寶站起來的?(先讓說靠什麼站起來了,站在什麼上站起來了)

(老師介紹幾種方法)

T:還有一些小兔還沒站起來我們再來幫幫忙讓他們都站起來。

小結:我們可以讓兔兔靠在什麼上,他就站起來或站在什麼傷也就站起來了。

第二次探索

邊操作,邊輔助(用簡單語言講一講)

T:這一次,小兔寶寶們全都站起來了,他們高興了。

(2—3個說說不同方式站立)

小結:如上,還有小朋友把橡皮泥放在裏面它夜能穩穩地站起來了,你們聽到兔寶寶說謝謝你們(不用謝)。

延伸:

兔寶寶遊戲

小班兒歌教案 篇四

活動目標

培養幼兒表演及語言表達能力。

學習兒歌,知道魚的生活環境。

知道團結的力量,養成友愛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美麗小魚的圖片。

有字寶寶及畫寶寶“魚”的黑板。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在黑板上面有許多魚的粉筆畫。

老師問:“大家好,歡迎小朋友到海底世界來玩!”

二、學習魚的生活環境

1、老師說:“小朋友知道小魚生活在什麼地方嗎?(生活在水裏)

如果小雨離開了水,它們就失去了生命。

2、小魚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珍惜寶貴的海底生物。

3、小魚在水中是靠尾巴游泳的。

三、學習兒歌

1、老師說:“如果把小朋友一個人放在家裏,害不害怕?(害怕)孤不孤單?(孤單)如果只有一條小魚在水裏是不是也很孤單呢?

2、老師說:“如果兩條小魚在水裏面遊的話,就不再孤單了。許多小魚一起遊的話它們就會做好朋友。”

3、學習兒歌《小魚遊》。

4、我們小朋友一起來到幼兒園,就像小魚一樣也不再孤單。大家要有團結合作的精神。幫助年紀小的弟弟妹妹,開開心心生活在幼兒園裏面。

四、遊戲

1、看看誰能做小表演家給大家朗誦兒歌《小魚遊》。

2、在朗誦兒歌的時候加上小魚遊的動作,看看哪位小朋友表演的最像。

活動延伸

通過兒歌,掌握小魚的生活環境,培養幼兒團結友愛的好習慣。

小班兒歌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體會兒歌歡快活潑的情緒

2、學習有節奏的朗誦兒歌

教學準備:

雨景的圖片,小雨珠的卡片,配樂兒歌磁帶

教學過程:

一、複習歌曲《大雨小雨》,引出課題

提問:下雨的時候,雨點都落在了什麼地方?

二、欣賞配樂兒歌,初步瞭解兒歌內容

1、出示小雨珠的卡片,向小朋友介紹客人的名字,並請小朋友們 說一說小雨 珠 長的什麼樣。練習說詞:胖乎乎

2、以小雨珠愛玩爲話題,請小朋友聽一聽兒歌中的小雨珠到什麼地方玩了?

3、幼兒欣賞配樂兒歌朗誦,說一說兒歌的名字,小雨珠到什麼地方玩了。

三、出示雨景的圖片,老師操作小雨珠的卡片,朗誦兒歌,並提問

1、小雨珠在屋頂上幹什麼了?幫助幼兒理解小雨珠落在屋頂上濺出了水花就像在跳舞。請小朋友們模仿小雨珠跳舞的動作。

2、小雨珠在窗戶上幹什麼了?幫助幼兒理解小雨珠打在窗戶玻璃上發出的聲音就像敲鼓,請幼兒模仿小雨珠敲鼓的聲音和動作。

3、小雨珠在花盆裏幹什麼了?幫助幼兒理解小雨珠落在花盆裏,滲入泥土 ,就像睡覺了一樣,請小朋友們模仿小雨珠睡覺打呼嚕的聲音和動 作。

四、幼兒練習朗誦兒歌

1、跟老師一起完整朗誦,鼓勵幼兒象小雨珠學習,認真學本領

2、邊表演邊朗誦

3、幼兒與老師分句朗誦

4、幼兒分兩組朗誦

小班兒歌教案 篇六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詩歌所展現的想象境界,感受詩歌中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基調。

2、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操作能力和創造精神。

3、讓偶爾初步感知詩歌中擬人手段的運用,引導幼兒學習,運用擬人手段進行創編活動。

活動準備:

1、根據作品教學要求,製作貼絨教具一套。

2、準備各種廢舊紙盒、積木、大插塑和彩紙、油泥等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引發興趣。

二、基本活動。

建造“我的快樂小屋”

1、創設幼兒接觸大自然和操作實踐的機會,幫助幼兒體會詩歌所表現的想象圖景。

2、在幼兒熟悉小詩,並理解的基礎上,教師可組織幼兒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看一看,聽一聽,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和勃勃生機。

3、幼兒自己動手建造“快樂的小屋”。給幼兒提供彩紙、油泥等材料,使幼兒能給“小屋”刷上顏色,裝飾門窗,並動手捏出自己想象中的動物朋友。

畫出“我的快樂小屋”

三、結束部分。

小班兒歌教案 篇七

活動目標

有感情的朗讀兒歌。

語言訓練:春天來了,小草也變綠了,小樹也發芽了。

粘 貼 大 樹

材料準備

教學掛圖一幅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小朋友,春天來了,春姑娘帶來一幅圖畫咱們來看看,(出示一幅圖畫,畫有紅花綠草小樹)小朋友們看一看圖片上都有什麼啊?他們都是什麼顏色的?

把圖畫上的話完整的說一遍:春天來了,小草也變綠了,小樹也發芽了。

師:有一位了不起的作家,他把這幅漂亮的圖畫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咱們一起來學習吧!

二、學習兒歌

1、教師讀,幼兒欣賞。

2、教師領讀,幼兒跟讀(鼓勵幼兒男孩女孩分開來讀)

3、變換各種形式朗讀(大小聲,模仿各種小動物的聲音讀等)

4、遊戲:小樹長高了變矮了朗讀兒歌<<春天到>>

5、教師帶領幼兒根據兒歌內容創編動作,幼兒邊做動作邊學習兒歌。

三、粘貼大樹

小朋友,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今天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一幅畫,你們看這畫沒有顏色,這裏有一些綠色的小米粒,我們給它粘上好嗎?(邊粘邊欣賞歌曲<<我和小樹來比賽>>

活動延伸

和爸爸媽媽去戶外尋找春天。

小班兒歌教案 篇八

活動內容:小班語言活動《吹泡泡》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理解兒歌的基本內容,並嘗試仿編兒歌。

2、幼兒能夠在兒歌中發準翹舌音“吹”、“串”、“飄”、“爆”。

3、遊戲中體驗吹泡泡的樂趣。

活動難點:理解兒歌內容,並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

1、動物圖片、小朋友圖片、大小泡泡圖片。

2、吹泡泡用具。

3、吹泡泡音樂。

活動過程:

一、觀看圖片,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談話,看圖片,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師:今天呂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好看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你們在圖片上看到了什麼?(引導幼兒說一串,一個挨着一個連起來的泡泡,看起來像一串糖葫蘆)

師:咦!你們認爲這些泡泡是怎麼來的呢?(理解動詞“吹”,併發準音)

師:請小朋友猜猜這些泡泡是誰吹出來的?(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2、熟悉兒歌的基本內容(邊出示圖片邊說兒歌)

師:讓我們看看到底是誰在吹?

師:他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嘟嘟熊》

師:嘟嘟熊吹泡泡,他吹出的泡泡是什麼樣子的?(說出泡泡的樣子,像什麼?還像什麼?)

師:嘟嘟熊吹了一串小泡泡,那我們來看看,他還會吹出什麼樣的泡泡。(出示一張有一個大泡泡的圖)

師:這次他吹出了什麼泡泡?(引導幼兒比較泡泡的大小)

師:大泡泡漂亮嗎?

師:嘟嘟熊吹了一串小泡泡,又吹出了一個大泡泡,我們來看看,嘟嘟熊還會不會吹出不一樣的泡泡。

師:哇,大泡泡怎麼啦。

師:泡泡是怎麼到嘟嘟熊的頭頂上的?(還有一個好聽的詞飄呀飄)

師:大泡泡飄呀飄,飄到嘟嘟熊的頭頂上。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還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

師:誰出現了?(出示小兔子圖片)

師:小白兔看見嘟嘟熊的頭頂上有一個大泡泡,她就急急忙忙跑過來,她會對嘟嘟熊說什麼?(不能動不能動)。

師:小白兔爲什麼要給嘟嘟熊說:不能動不能動。

師:那我們一起來學學小白兔說的話:不能動不能動,一動泡泡就會爆掉的。

二、觀看圖片,引導幼兒學習兒歌

師:今天,嘟嘟熊和小白兔玩得很開心,他們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教師邊出示圖片,邊說兒歌)

吹泡泡

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一串小泡泡。

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一個大泡泡。

大泡泡,飄呀飄,飄到嘟嘟熊的頭頂上。

小兔子說:不能動!不能動!一動泡泡就會爆掉。

師:這個兒歌真好聽,那我們一起來給嘟嘟熊說說兒歌吧。

師:小白兔也想聽,我們一起再給小白兔說說兒歌吧。

三、引導幼兒在遊戲中創編兒歌

1、遊戲:吹泡泡

師:嘟嘟熊和小白兔玩得很開心,我們也來玩玩吹泡泡吧。一會兒小朋友在音樂停止的時候,請你們把玩具送回家,好嗎?

師:我們在玩吹泡泡的時候,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你吹出來的泡泡是什麼樣子的,他都飄到哪兒了?(引導幼兒自由說)教師引導幼兒感受泡泡飄到身體的各個位置。

師:誰來給小朋友們分享一下你吹出的泡泡像什麼 樣的,你的泡泡飄到了哪裏。

師:小朋友剛纔玩得非常開心,說得也很棒,剛纔嘟嘟熊有一首好聽的兒歌,那我們給自己也編一首吹泡泡的兒歌吧。(集體創編)

吹泡泡

小朋友,吹泡泡,吹出一串小泡泡。

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一個大泡泡。

大泡泡,飄呀飄,飄到小朋友的鼻子上。

小朋友說:不能動!不能動!一動泡泡就會爆掉。

師:誰想要給自己也來編一首好聽的兒歌。(個別幼兒)

四、延伸活動

師:今天,我們說了這麼多泡泡的兒歌,我們再去玩玩泡泡的遊戲好嗎?

小班兒歌教案 篇九

活動目標:

1、閱讀圖夾文兒歌,初步感知理解兒歌的主要內容,正確發準象聲詞:咚(dong)、叮(ding)、梆(bang)、鈴(ling)。

2、瞭解文字與畫面的對應關係,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地從日常生活中尋找關係密切的一對物品,並進行簡單仿編。

3、體驗朋友相見相互接觸的親情與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展示儀一臺。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通過語言,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親過別人嗎?你被別人親過嗎?你被誰親過呀?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兒歌《親一親》。

二、學習兒歌

1、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親一親》,瞭解兒歌的內容。

教師出示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出來的兒歌畫面,引導幼兒看圖說說:圖上有什麼?它們在幹什麼?你知道誰親誰嗎?它們是怎樣親的?它們親一親的時候,會發出什麼聲音呢?

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象並講述畫面內容。

2、幼兒傾聽教師念兒歌,感知兒歌內容。

鼓勵幼兒說說:兒歌裏說了些什麼?誰親誰?會發出什麼聲音?

教師帶領幼兒練習發準象聲詞:咚、叮、當、梆、鈴的讀音。

3、教師引導幼兒看圖文邊年兒歌,邊做相應的模仿動作。

三、表演創作

1、師生輪流接說兒歌《親一親》。

採用輪流念兒歌的方式接說兒歌。

例如:教師先引導幼兒看圖念×親×,教師念發出的聲音“×—×—×××”,然後,交換接說。

2、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創編新的相關事物,擴展兒歌內容。

四、音樂遊戲:碰一碰。

教師:剛纔許多朋友都親過了,小朋友你想和朋友親一親嗎?怎樣親?帶領幼兒隨音樂表演仿編邀請舞《親一親》,使幼兒感知體驗找到好朋友親一親的快樂。

教學反思:

《親一親》是一首遊戲化的兒歌,在活動中,幼兒對活動內容較感興趣,在活動小腳親地板時,孩子們情緒較激動,咚咚的親個沒完,活動秩序稍顯混亂,於是我引導孩子繼續觀察圖片,當時有些幼兒注意力馬上集中過來,個別幼兒看到小朋友都認真聽講了,也自覺地專注下面的活動。活動效果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