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看雲識天氣教案(精品多篇)

看雲識天氣教案(精品多篇)

教學過程 篇一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找出課文中的生字生詞,查字典給它們注音、解釋,並學會運用。

(1)峯巒(luán):山峯和山巒。

(2)一霎間(shà):一會兒,形容時間極短。

(3)預兆(zhào):事前顯露出來的跡象

(4)輕盈:這裏形容捲雲像女子的動作、體態一樣輕巧優美。

(5)均勻:分佈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數量相同。

(6)朦朧不清:模糊不清。

(7)陰森;形容(地方、氣氛、臉色等)陰沉可怕。本課指天氣陰沉,氣氛可怕。

(8)絲絲縷縷(lǚ):一絲絲,一條條。縷,量詞,用於細的東西。

(9)綾紗;泛指稀而薄的織品。本課比喻雲彩稀薄。

(10)崩塌;崩裂而倒塌

(11)瀰漫:(煙塵、霧氣、水等)充滿,佈滿。

(12)徵兆:即將出現的跡象。

(13)千姿百態:形容有各種各樣的姿勢。

(14)變化無常:沒有規律地出現新的狀況

2、閱讀課文,思考課後研討與練習。

3、就課文不理解之處質疑。

二、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看雲識天氣》,大家可以從雲的千姿百態的'描繪中得到識別天氣陰晴雨雪的知識。這些知識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生產的實踐中觀察的結晶。文章語言生動形象而又準確,大家在學習時要注意把握

三、正課

1、快速閱讀課文,給文章分段並歸納段意討論並歸納:全文可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雲和天氣的密切關係,說明看雲可以識天氣。

第二部分(第2—6段):說明怎樣看雲識天氣。

第一層(第2—5段):根據天空中雲的形態、位置、薄厚來推測天氣的情況。

第二層(第6段):根據光彩現象推測天氣的情況。

第三部分(第7段):說明看雲識天氣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第二課時

2、探究質疑:討論雲和天氣情況簡表。

3、提問:文章介紹這八種雲,按照什麼順序

討論並歸納:從高層雲依次說到低層雲,從象徵晴朗天氣的雲,依次說到帶來暴風的雲。

4、討論光彩和天氣情況簡表。

光彩識天簡表

光名產生和分佈情況色彩天氣徵兆

暈產生在卷層雲上,分佈在日月周圍裏紅外紫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

華產生在高積雲邊緣部分裏紫外紅華環由小變大,轉晴,華環由大變小,轉陰雨

虹雨過天晴,在太陽對面的雲幕上彩色圓弧東虹轟隆西虹雨

霞早、晚,太陽照着對面的雲彩雲層變紅朝霞西陰雨襲,晚霞東幾天晴

5、探究質疑:文章把雲分爲八類,把光彩分爲四種來描述,這樣分類說明有什麼好處

討論並歸納:這樣根據事物的形狀、性質、成因、功用等方面的異同,將事物分成若干類,逐類說明,使讀者更具體、更詳盡、更全面地瞭解事物的特徵。

四、小結

本文運用分類說明的方法,對八種雲、四種光彩進行描述,說明它們與天氣的關係。

《看雲識天氣》優秀教案 篇二

一、學習目標:

1.學習常用的說明方法,特別是打比方和分類別的說明方法。

2.複習鞏固比喻的修辭,積累文中比喻句,體味語言準確生動的特點。

3.識記一些關於天氣方面的諺語,並學以致用,應用於實際生活中。

4、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概括課文內容要點。

二、重點與難點:

1.學習常用的說明方法,特別是打比方和分類別的說明方法。

2.鞏固比喻的修辭,積累文中比喻句,體味語言準確生動的特點。

三、課前準備:

1、課前蒐集一些資料(包括圖片、影像等)加深對看雲知識和天氣知識的瞭解。

2、運用多媒體手段,讓學生觀看雲的圖片,加強感性認識。

四、課時安排:二課時

五、教學內容:

第一課時

一、導語:“雲往西、披衰衣,雲往南、雨綿綿”生動的描繪了一種有趣的天氣現象。春夏秋冬,陰晴雨雪,風雲變幻,氣象萬千,天氣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而天氣的變化自有它的徵兆。現在,請同學們先來欣賞一組圖片,你能說出圖中那飄浮的雲彩與天氣有怎樣的關係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科學小品文——《看雲識天氣》。

二。 檢查預習:

1、聽寫下列字詞:( 共10個)

峯巒 預兆 輕盈 均勻 崩塌 瀰漫

徵兆 一霎間 千姿萬態 變化無常

2、結合課文解詞:(共8個)

① 峯巒

② 一霎間

③ 預兆

④ 輕盈

⑤ 瀰漫

⑥ 徵兆

⑦ 千姿萬態

⑧變化無常

三、聽錄音,整體感知課文:

1、看雲識天氣最基本的經驗是(用課文中的原話):

明確:“天空的薄雲,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徵,那些低而厚密的雲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2、理清文章思路:(學生回答後,教師明確)

文章共劃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說明雲是天氣的“招牌”,人們可以看雲識天氣。

第二部分(2-6)具體介紹雲的形態、變化,天上的雲彩現象和天氣的關係,從而說明怎樣看雲識天氣。

第1層:(2-5)寫雲的形態和天氣的關係。

第2層:(6)寫雲的光彩和天氣的關係。

第三部分(7)說明看雲識天氣的`意義和侷限性。

3.設計一種表格,列出雲及其光彩的種類、特徵和它們分別預示的天氣情況。(學生邊默讀邊填寫後,教師明確)

晴天雲簡表

雲名 雲的形態變化 高度 厚度 天氣徵兆

捲雲 像羽毛像綾紗,絲絲縷縷地漂浮着 最高 最薄 象徵晴朗

卷積雲 像水面的鱗波,是成羣成行的捲雲 很高 很薄 無雨雪

積雲 像棉花團,上午出現,傍晚消散 2 000米左右 較薄 陽光溫和

高積雲 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羣,扁球狀,排列整齊 2 000米左右 較薄 天晴

雨雪冰雹雲層變化簡表

雲名 變化過程 形狀 位置 天氣徵兆

卷層雲 捲雲聚集,向前推進 像白綢幕矇住天空 高 晴轉陰

高層雲 捲雲越變越厚 像毛玻璃遮着太陽 低 將下雨雪

雨層雲 高層雲變得更厚 暗灰色雲塊密佈天空 更低 雨雪連綿

積雨雲 積雲迅速形成高大雲山 烏雲密佈天空 更低 雷雨冰雹

雲的光彩簡表

光名 產生和分佈情況 色彩 天氣徵兆

暈 產生在卷層雲上,分佈在日月周圍 裏紅外紫 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

華 產生在高積雲邊緣部分 裏紫外紅 華環由小變大,轉晴;由大變小,轉陰雨

虹 雨過天晴,在太陽對面的雲幕上 彩色圓弧 東虹轟隆西虹雨

霞 早、晚,太陽照着對面的雲彩 雲層變紅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第二課時

一。探究表述之美:請大家選一種雲和彩,以第一人稱方式作自我介紹:

介紹要求:

1、充分利用描寫雲彩的語言材料,抓住特徵描述:

2、讓別人明白你將帶來怎樣的天氣,與天氣的關係。

示例:大家好,我叫捲雲……

二。探究語言之美:

1、請大家用“我認爲”-------”句美,美在----”的句式,就文章的語言說一句評論性的話。

例如:我認爲“它們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羣,來來去去;有的像一牀大棉被,嚴嚴實實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峯巒,像河流,像雄獅,像奔馬……”這句美,美在作者把雲的萬千姿態描繪得非常生動形象,能夠激發讀者的想像。等等。

2、齊讀第1自然段,並仿照下面的示例造句。

示例:天上的雲……像峯巒,像河流,像雄獅,像奔馬……

(作者運用比喻和排比學習這段語言,要讓學生熟讀,細細體味語言的美妙,盡情想像藍天白雲的奇妙變化,引導學生看出說明角度的變化,並且總結寫作經驗:善於從不同的角度來說明事物。再讓學生模仿寫作。)

三、探究寫法之美:學生分組發現寫法上的獨特之處。

1、美在:層次清晰。

2、美在:抓雲的主要特徵來說明。

3、美在:運用引用,作比較,分類別等多種說明方法來說明事物。

4、語言嚴密準確。例如“薄雲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徵;低而厚的雲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此句爲用“往往”“常常”作限制詞………

四、交流積累之美:(小組交流在課外蒐集的關於天氣的諺語)

例如:

天低有雨,天高旱

日落烏雲起,半夜聽雨聲

今晚日落烏雲洞,明朝曬得背皮痛

天上鯉魚斑,明天曬穀不用翻

有雨四方亮,無雨頂上光

雲往西、披衰衣,雲往南、雨綿綿

早風雨,夜風晴

春霧曝死鬼,夏霧做大水

春南夏北,磨墨無水

雨打五更日曬

一點雨一盞燈,落到明朝也不停

南風吹清明,田禾大有成

夏至風從西北起,瓜菜園裏少歡喜

東閃太陽紅,西閃雨重重,北閃當雨射,南閃閃三夜

大寒不寒,人馬不安

五、教師總結:這是一篇科普說明文,文章緊扣題目,層次清晰。首先從總體上指出雲和天氣的關係,說明可以看雲識天氣。再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從兩個方面說明怎樣看雲識天氣。文章中運用了分類說明、比喻說明等的方法,由現象到本質有序地展開說明,尤其一系列恰當的比喻,鮮明而具體,形象而生動,使整篇文章富有文采,能激發起人們閱讀的興趣,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只要我們善於觀察也能寫出這樣精彩的文章來的!

六、練習寫作:

課外觀察自然界的現象,用《看--識---》爲題,寫一則觀察日記。要求:用比喻,擬人句描寫;用分類別等方法說明。

《看雲識天氣》的教案 篇三

[教學設計A]

學生閱讀科普文的方法上,怎樣通過速讀抓中心、精讀抓重點,研讀質疑解難,提高學生閱讀科普文的能力和蒐集篩選信息的能力。

一、導入課題

多媒體大屏幕出示不同類型的雲的圖片,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它們與天氣有怎樣的關係?由此導入課題。

二、快速默讀課文,思考:

雲和天氣有怎樣的關係?

明確:抓住關鍵句來回答,即第一自然段最後一句。

三、精讀第二部分,設計一種表格,列出雲及其光彩的種類、特徵和它們分別預示的天氣情況。

包括:雲的種類,雲的形狀、位置,預示天氣等。

四、研讀第一部分

1、這段文字的語言有何特徵?試作具體分析。

明確:體會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作用,體會說明性語言生動形象的特點。

2、仿照“天上的雲……像峯巒,像河流,像雄獅,像奔馬……”句式造句。

3、讀背第一段。

五、合作探究

學完本課,我們知道了雲和天氣的密切關係,也知道了留心處處皆學問的道理。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我們就能有所發現,有所積累。現在,請同學們相互討論,將自己所積累的自然、社會、人生的經驗用“看……識……”的形式概括出來,越多越好。

六、佈置作業

1、在小字本上抄寫本課所積累的詞語。

2、留心自然界的各種現象,寫一則觀察日記。

[教學設計B]

學生學習現代科技文的興趣,充分挖掘學生的知識積累,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讓學生主動學習。

一、學生暢所欲言,將自己所收集到的有關雲和天氣的諺語、成語、俗語、詩詞及文章片段等在全班交流。

老師隨時激勵表現突出的同學,並將同學們的知識進行適當歸納。

二、學生快速看課文,收集本文信息。

三、師生共同篩選並歸納有效信息。

1、從文章內容角度歸納有關知識。

2、從寫作角度歸納有關知識。

四、質疑探究

五、佈置作業

1、利用所學知識,課外觀察天上的雲彩與天氣的關係。

2、課外蒐集一些自然現象與天氣的關係的知識資料。

[教學設計C]

學習的外延與生活是相等的。在學生掌握課堂知識的基礎上,將課堂轉移到戶外,學生利用課堂所學知識來看雲識天氣,將是一種有效的嘗試。

教學步驟:

一、佈置預習學生收集課文所提供的信息。

二、利用二十分鐘時間,師生共同篩選並歸納出有效信息。

三、戶外觀察當天天氣,通過觀察天上的雲來辨別天氣並預測第二天的天氣狀況。

四、佈置作業

結合所學知識,將觀察到的雲和天氣的狀況寫成一篇短文。

[資料整合平臺]

1.有關資料

如何預測天氣變化

2.擴讀材料

暈——大自然的天氣預告圖

碧藍的天空,鋪過來一層蠶絲般的雲幕,不一會兒,太陽周圍現出一道彩色光環。它宛若彩虹,但沒有彩虹鮮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內紫外紅,而光環剛好相反,是外紫內紅。這就是“暈”,俗稱“風圈”。

人們雖然很早就注意到了這種美麗的光象,但對它的成因作出科學的解釋則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頓做了一個很簡單但對後來科學發展影響很大的實驗。他讓一束陽光透過三棱鏡,結果出現紅、橙、黃、綠、藍、靛、紫的七色彩條。這使人類第一次認識到,陽光原來是由七種不同顏色的光組成的,當它們通過三棱鏡時,由於波長、折射角不同,才顯示了各自的本色。這一發現,給“暈”的科學解釋打下了基礎。

探空資料表明,那白如蠶絲的雲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體狀的小冰晶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體不相鄰的邊延長,實際上就是三棱柱體。所以,六方柱體狀的冰晶就像三棱鏡一樣,能把陽光分成七色彩條。當無數兆億小冰晶被陽光照射後,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來,便形成了絢麗多彩的暈環。

人們對“暈”的興趣,不單因爲它有斑斕的色彩,而且由於它是天氣變化的一種前兆。據我國新疆阿勒泰地區統計,在1980年中就曾出現了1052次“暈”,“暈”後兩天內出現風、雨等顯著天氣變化的佔80%。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暈”都是風雨之兆。氣象工作者經過長期觀察發現:當“暈”的持續時間在1小時以內(俗稱“短暈”)時,未來的12小時~36小時內會出現風或雨;當“暈”的持續時間在5小時以上(俗稱“長暈”)時,則不會有風雨天氣出現。

《看雲識天氣》教案 篇四

執教者:程璐

執教時間:2003年4月10日上午第三節

執教地點:鄭店中學八年級⑹班教室

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本文層次美、語言美

2、能力目標:培養觀察能力和對美的感受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科學精神。

重點:感受文章的語言之美

難點:雲層、光彩的種類繁多,變化複雜,難於區分

設想:運用“巧妙裁剪”法,難文淺教、長文短教。上成讓學生充分活動的“說讀課”——即讓學生充分朗讀課文,並利用所創設的情境,選點進行說的話動,引導學生進行趣味學習。

課時:一課時

操作:

一、第一個教學板塊:導入  ,檢查預習(3分鐘)

1、導入  :同學們,昨天我佈置了一個作業 ,要求大家瞭解今天的天氣情況。那麼,誰能告訴我今天的天氣情況呢?你是怎麼知道的?對,通過天氣預報我們能夠準確知道某天的天氣情況。但是大家想過沒有,現在正值鳥語花香、草長鶯飛的旅遊季節,假如你正在外地旅遊,身邊沒有天氣預報,爲了避免被雨水淋溼的尷尬,你該怎麼辦呢?今天,讓我教給大家一招識別天氣的方法:看雲識天氣(板書課題),我們將會受益無窮。

2、點出常用雅詞和諺語:

二字雅詞:  峯巒  招牌  點綴  預兆  輕盈  綾紗  鱗波  崩塌  瀰漫  徵兆

四字雅詞:姿態萬千  變化無常  白雲朵朵  陽光燦爛    烏雲密佈  大雨傾盆  絲絲縷縷  朦朧不清  密密層層  連綿不斷  羣峯爭奇  聳入天頂

諺語:“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東虹轟隆西虹雨”;“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二、第二個教學板塊:朗讀,整體感知(15分鐘)

1、導讀:將課文分成五塊,教師指導學生朗讀(採用不同的方式齊讀、雜讀)。

2、自讀:框出依次介紹了哪些雲和光彩?畫出對它們進行描寫的語言材料,並明確它們將帶給我們怎樣的天氣? (粗略板書)

三、第三個教學板塊:演讀,理清層次(10分鐘)

1、明確任務:請大家任選一種雲,以第一稱的方式作自我介紹。

介紹要求:①充分利用描寫雲彩的語言材料;②讓別人明白你將會帶來怎樣的天氣。

教師示例:“Hai !大家好,我叫捲雲,我常絲絲縷縷地飄浮着,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別看我身子很單薄,可我最輕盈,站得也最高,陽光可以透過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歡迎,因爲我會給大家帶來晴朗的天氣。”

2、對照課文,學生各人自說自講,在書上作記號

3、學生髮言,先各自預演,後課堂交流。(邊演邊完善板書)

4、小結:通過自我介紹,我們認識了各種雲彩,明白了它與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天氣,這樣我們對課文內容與層次是不是更熟悉了?

四、第四個教學板塊:說讀,品味語言(1 5分鐘)

1、讀第一段,(分兩種讀法導讀)用一個字來評價語言上的特點。(美)

2、語言之美,有的是使用了某種修辭,有的是使用某種句式,有的是使用了優美的詞語,有的是使用了某種表達方式,有的是使用了某些接句謀篇的形式。這篇文章有很多美點,小到一個詞語、句子,大到幾個段落,可謂俯拾皆是。下面請大家用“美在……,因爲……”的句式,就文章的語言說一句評論式的話。怎麼說呢?像這麼說:如:

本文的語言美在“它們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剛纔還是白雲朵朵,陽光燦爛;一霎間卻又是烏雲密佈,大雨傾盆。”因爲它運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突出地顯示了天氣的天化無常。

五、第五個教學板塊:尋讀,課外延升(2分鐘)

1、點示:課文講的是“看雲識天氣”,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僅僅是通過“看雲”才能識別“天氣”,我們可以看“動物”、“植物”、“某種現象”或“一些感覺”等都可以幫我們識別天氣,有的方法特別靈,有的已形成了諺語,被廣爲流傳。你能說出一兩條來嗎?

2、學生活動:學生自由講述。

3、學生收尋並積累識天氣的方法。

《看雲識天氣》教案 篇五

宋麗梅

教學目的:

一、 學習並啓發學生運用條分縷析的方法去觀察研究事物。

二、理解生動的比喻對說明事物特徵的作用,體會說明語言準確性。

教學重點:掌握總分結構順序及分類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 :生動的說明表現抽象、複雜天氣特徵。

教學時間: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

一、出示小黑板、檢查字詞預習情況。

二、板書課題、導入  新課: “雲”和“天氣”有着密切關係,看雲可以辨別,推測天氣的好壞,這篇說明文是怎樣把有關雲和天氣的氣象知識告訴我們的?

三、討論全文結構。

四、着重研究一、二部分層次及語言特色。

(一)講讀第一自然段

1、朗讀首句提問什麼叫“姿態萬千”、“變化無常”?

2、哪些語句分別說明“姿態萬千”“變化無常”?

3、朗讀指出修辭手法?

4、這一節按什麼順序寫的?

(二)分析第二自然段。

1、朗讀並背誦指出概括說明作用。

2、往往”、“常常”兩個副詞起什麼作用

(三)詳細研究各種雲同天氣的關係。

1、捲雲、卷積雲、積雲和高積雲形狀、位置、厚度怎樣,是什麼樣天氣?

2、雨天的“招牌”呢?三種雲的特點、高度、厚度、顏色在怎樣變化?

3、“改名換姓”、“躲藏”是什麼修辭手法?

4、從積雲到積雨雲,則是夏天出現的一種特殊情況,它的變化速度和以上有什麼不同呢?

5、歸納與第二節關係。

(四)討論如何根據雲的光彩,推測天氣的情況。

1、雲上有哪幾種光彩?(暈、華、虹、霞)

2、這些光彩特徵怎樣?預示着什麼天氣?

3、引用諺語有什麼作用?

五、討論最後一段作用。

1、觀察雲的形狀、光彩對我們有什麼意義?

2、如何才能掌握它的變化規律呢?

3、最後告訴我們侷限性作用?

六、總結課文。

七、佈置作業 :

1、說出收集的有關氣象諺語試辨識天氣。

2、完成練習二。

板書設計 :  看      雲       識       天     氣

(觀察)                (推測)            (天氣的變化)

總說:看雲可以識天氣。[總—分—總]              [現象]

條理清楚     高、輕、薄 層次分明     形態   分類)

分說:怎樣看雲識天氣。           低、密、厚 (先總後分)

(分類)   光彩:暈、華、虹、霞     [本質]

總說:意義與侷限。

用詞準確   往往、常常

科學嚴密   一般、可能、漸漸等

語言通俗    像。像。;剛纔-----一霎時------;“招牌”;改名換姓

生動有趣        比喻、排比、對比、擬人;諺語

幻燈片內容:

(一)、雲的形狀與天氣關係 (二)、雲的光彩同天氣關係     (略)

看雲識天氣教案 篇六

學習目標

1、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課文內容要點。

2、領會運用比喻的妙處。

3、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象的習慣。

要點點撥

看雲識天氣》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從兩個方面介紹了雲和天氣的關係:不同形態的雲和天氣的關係;不同光彩的雲和天氣的關係。

學習過程

一、預習檢測

1、給加點字注音

輕盈( ) 勻稱( )( ) 崩( )塌 一霎( )間

2、解釋下列詞語

預兆:

瀰漫:

姿態萬千:

變化無常:

二、整體感知

快速閱讀課文,思考

3、雲和天氣到底有怎樣的關係?

4、本文主要介紹了哪些雲及其光彩?它們各有怎樣的特徵?分別預示怎樣的天氣情況?

三、賞析語言

5、本文運用了多種修辭方法對雲進行了細緻形象的描摹,由這些方法有何好處?試從文中找出幾例加以分析。

6、齊讀課文第1自然段,體會說明語言的生動特點,並仿照課文造句。

示例:天上的雲……像峯巒,像河流,像雄獅,像奔馬……

[造句]

遠處的霓紅燈亮了,……

每當月光照在地上,像……

四、拓展延伸

7、小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雲的諺語、成語、俗語、詩詞及文章片斷等。

五、學習小結

8、本文介紹了這麼多的雲和雲的光彩,但我們讀來條理清晰,作者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

你能從課文中找出有關語句嗎?

達標測試

(一) 積累與運用。

1、給加點的字注音。

(1)魚鱗( ) (2)峯巒( ) (3)一霎間( )

(4)冰雹( ) (5)瀰漫( ) (6)圓弧 ( )

2、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1)那些低而厚密的雲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2)那最輕盈、站得最高的雲層,叫捲雲。

(3)高積雲是成羣的扁球狀的雲塊,排列很勻稱。

3、“天上的雲,真是姿態萬千,變化無常。”這句話在文中起什麼作用?作者又是如何來展示雲的“姿態萬千,變化無常”的?

(二)課內閱讀

我們還可以根據雲上的光彩現象,推測天氣的情況。在太陽和月亮的周圍,有時會出現一種美麗的七彩光圈,裏層是紅色的,外層是紫色的。這種光圈叫做暈。日暈和月暈常常產生在卷層雲上,卷層雲後面的大片高層雲和雨層雲,是大風雨的徵兆。所以有“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的說法。說明出現卷層雲,並且伴有暈,天氣就會變壞。另有一種比暈下的彩色光環,叫做“華”。顏色的排列是裏紫外紅,跟暈正好相反。日華和月華大多產生在高積雲的邊緣部分。華環由小變大,天氣趨向晴好。華環由大變小,天氣可能轉爲陰雨。夏天,雨過天晴,太陽對面的雲幕上,常常會掛上一條彩色的圓弧,這就是虹。人們常常說“東虹轟隆西虹雨。”意思是說,① 。還有一種雲彩常常出現在清晨或傍晚。太陽照到天空,使雲層變成紅色,這種雲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陰雨天氣在向我們進襲;晚霞在東,表示最近幾天裏天氣晴朗。所以就有“② ”的諺語。 [4]

1、把“東虹轟隆西虹雨”的意思填在①處: 。

根據語段的內容把相關的一句諺語填在②處: 。

2、聯繫全文從內容與結構上分析一下文中劃線句子的作用。

3、你認爲本語段在結構上有什麼特點?請簡要加以分析。

4、指出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作用。

(1)華環由大變小,天氣可能轉爲陰雨。

(2)還有一種雲彩常常出現在清晨或傍晚。

5、本語段比較突出的是引用了諺語來進行說明,請說明原因,並分析它的作用。

(三) 拓展閱讀。

綠葉淨化空氣

(1)假日裏,你到田野、公園或山林去走走,看到綠樹成陰,芳草遍地,作物繁茂,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頓時會感到空氣清新,心曠神怡,精神舒暢。綠色世界是多麼美啊!

(2)你知道,這一切好處,都是綠色植物帶來的。可是,綠色植物又是怎樣默默工作的呢?

(3)地球上的人類和一切動植物,都要進行呼吸: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隨着人口的增長和現代工業的發展,對氧氣的需要量越來越大,二氧化碳的排出量也越來越多。但是,氧氣和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含量卻變化不大,這是怎麼回事呢?

(4)原來,地球表面的陸地上覆蓋着大約37億公頃的森林和13億多公頃的草地。綠葉的細胞裏有大量的葉綠體,它含有一種綠色的色素——葉綠素。據科學家研究,綠葉是一個奇妙的“綠色工廠”,它的“車間”是葉綠體,“機器”是葉綠素,動力是太陽光。通過光合作用,把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加工製造成澱粉,並且放出氧氣。植物還通過呼吸作用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由於白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要比呼吸作用排出的二氧化碳多20倍,所以,總的收支,消耗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了空氣中的氧。

(5)據測定,每公頃森林每天可以吸收大約1噸二氧化碳,生產出0.73噸氧氣。1平方米草地每小時可以吸收1.52克二氧化碳,而一個人每小時呼出二氧化碳大約是38克。

(6)一個成年人每天需要消耗750克的氧氣,排出將近1000克的二氧化碳。因此,10平方米麪積的樹木或者50平方米麪積的草地,可滿足一個人一天所需要的氧氣,並吸收他呼出的二氧化碳。如果沒有這樣的循環,沒有綠色植物,人和動物就不能活在世界上了。

(7)隨着現代工業的迅速發展,工廠散發出的許多煙塵和毒氣污染着環境,主要有二氧化硫、氟化物、硫化氫、氯氣、氮氧化物以及放射性廢物等等。植物是大氣的天然“淨化器”。香椿樹、夾竹桃、柳杉、丁香、銀杏、洋槐等樹木的葉子,有吸收二氧化硫的作用,1公頃的柳杉每年可吸收720公斤二氧化硫;女貞、刺槐、檜柏的葉片,有比較強的吸氟能力;合歡、紫藤、木槿有較好的抗氯和吸氯本領;樟樹和懸鈴木的葉片,有良好的吸臭能力。不少常見的花卉,比如石竹花、雞冠花、水仙花和一串紅等等,有吸收二氧化硫或抵抗氯氣的作用。 [4]

(8)植物分泌的殺菌素有揮發油丁香酚、天竺葵油、肉桂油、檸檬油等等,都能殺菌。一畝松樹,一天一夜就能分泌出兩公斤殺菌素,它可以殺死白喉、肺結核和痢疾等病菌。柳杉、白皮松的分泌物,能在8分鐘之內把細菌殺死。地榆根的分泌物,在1分鐘之內就能把細菌殲滅。據法國環境保護工作者測定,每立方米空氣內的含菌量,百貨商店裏是400萬個,林陰道是58萬個,公園內是1000個,林區草地只有55個。因此,法國提出綠地覆蓋率應達50%。

(9)植物是天然的“吸塵器”。風沙彌漫的氣流吹過森林,由於枝葉的滯留、吸附,含塵量可以大大減少。大片草地厚密的葉子,會自動接收、吸附、過濾空氣中的塵埃。1公頃的山毛櫸樹,1年內吸附的粉塵多達68噸。

(10)自然的空氣中含有負氧離子。在每立方厘米的空氣中,①一般居室內約有25~450人,②公園有170~1000個,③城市街道有100~450個,④在海濱、瀑布、山林等旅遊、療養勝地多達一兩萬個負氧離子。如果你所在的場所缺少負氧離子,時間久了就會頭痛、噁心和精神不安,還容易患病。森林和田野負氧離子比較多,它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使呼吸變得均勻,血壓下降,精力旺盛,還可以提高免疫力。負氧離子由此而得到了一個美稱:“空氣維生素”。

(11)人們曾經這樣說,綠地草坪是“大地之肺”,還把森林譽爲“綠色的衛士”。可是,我國的森林覆蓋面積和城市綠地覆蓋率還不大,需要大力展開植樹造林和種植草坪的活動。

(12)人人動手,植樹造林,綠化祖國!讓荒山變成花果山,讓城市成爲“花城”。少年朋友們,你在祖國未來的綠化藍圖中將做些什麼?

(摘自《神奇的植物世界》)

1、第(1)自然段運用了什麼樣的表達方式?有什麼作用?

2、第(2)(3)(12)自然段的三個問句各有什麼作用?

3、“植物又是大氣的天然‘滅菌器’。”這句話可作爲哪一段的中心句?放在何處合適?爲什麼?

4、第(10)段中標有①——④的幾個句子的排列順序已打亂,正確的順序應是________,這樣排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綠葉淨化空氣的?

6、人們把綠地草坪比作“大地之肺”,理由是什麼?

7、請你設計一句“保護綠地”的公益廣告語。

答案 17、看雲識天氣

學習過程

1、yíng yúnchèn bēng shà

2、事前顯露出來的跡象;

.(煙塵,霧氣,水)充滿;佈滿;

指姿態多種多樣;

指事物經常變化,沒有規律性。

3、第一自然段最後一句。

4、略

5、找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的句子。(側重於比喻的修辭方法),效果:形象生動;舉例略

6、略

7、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天有城堡雲,地上雷雨臨。

天上掃帚雲,三天雨降淋。早晨棉絮雲,午後必雨淋。

早晨東雲長,有雨不過晌。早晨雲擋壩,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雲走,午後曬死狗。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達標檢測

(一)積累與運用。

1、(1)lín(2)luán(3)shà(4)báo(5)mí(6)hú 2、(1)事前顯露出來的跡象。

(2)本文形容捲雲像女子的動作、體態一樣輕巧優美。(3)本文顯然成羣的高積雲排列的很有規律,相互之間很和諧。3、是本段的總起句(中心句),有提綱挈領的作用;在第一段作者主要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辭來展示雲的“姿態萬千”,主要用了對比的修辭和描寫的表達方式寫出了雲的`“變化無常”。(寫出具體的語句也可以)

(二)課內閱讀

1、①虹在東方,就有雷無雨;虹在西方,將有大雨。②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2、是過渡句,同時也是本段的中心句。3、結構上是總分:第一句總說可以從雲的光彩來識別天氣,下文就雲上的光彩現象,即暈、華、虹、霞與天氣的關係分別作了簡要說明。4、(1)“可能”表示對後面的情況的推測,不是很肯定,體現說明語言的準確性。(2)“常常”是指出現這種情形的機會很多,但特殊情況除外,同樣體現說明語言的準確。5、因爲諺語是羣衆通過觀察和實踐總結經驗的結晶,它簡短通俗,鮮明生動,讀起來琅琅上口;用諺語來說明知識顯得準確、生動、簡潔。

(三)拓展閱讀。

1、描寫;激發讀者興趣,引出下文說明的對象。2、第(2)(3)段的問句起過渡作用;第(12)段的問句提出問題,總結全文,引人深思。3、第⑧段的開頭。因爲第⑧段中內容支撐該句內容,說明植物在滅菌方面的作用。4、①③②④;這個順序排列能更加突出綠色植物對人類生存的重要作用5、主要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寫:①綠葉能吸收工業廢氣;②綠葉能殺滅病菌;③綠葉能接收、吸附、過濾空氣中的塵埃。6、因爲“肺”的作用要進行呼吸,而綠色植物每天能吸進大量的對人體有害的二氧化碳,呼出人體必需的氧氣,所以把綠地草坪比作“大地之肺”。7、示例:“綠色是生命之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