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人生寓言教案(精品多篇)

人生寓言教案(精品多篇)

人生寓言教學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積累使用字詞,有表情朗讀;培養大膽創新的表演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在表演中理解文章,激發學生興趣,發揮其主動性,綜合參與學習;在合作中探索並解決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了解並領悟如何正確面對財富和厄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重點】

使學生了解並領悟如何正確面對財富和厄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難點】

使學生了解並領悟如何正確面對財富和厄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設計】

一、由作者介紹導入(推薦《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一書)

二、引出寓言,簡略介紹寓言的定義

──寓言通常是一種有寓意的小故事。清人宣穎稱之寄寓之言,王先謙解作言在此而意在彼,都揭示了寓言的特點。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它的使命在於揭示真理,總結教訓,諷刺醜惡;特別需要揭露人們接觸到卻未曾意識到的荒謬。寓言雖是小道,作者卻也須有干預現實的膽略和洞燭人生的識見。許多大家都是寫寓言的高手。如伊索、克雷洛夫、達芬奇、列夫?托爾斯泰、馬克·吐溫等。

三、學生自讀《白兔和月亮》,提示學生注意作者運用文字的功力

文中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如獨具慧心行家慧心未泯舉世無雙無憂無慮各具風韻閒適牢牢盯着緊張不安心痛如割險象迭生得失之患等,

文中的各種微妙關係:

兩個慷慨,兩個慧心,兩次出現的意思有什麼細微差別?

兩種心境──同是賞月,白兔得到月亮前後心境爲什麼完全不同?

兩處轉折──文中有兩處轉折,各起什麼作用?

兩種關係──主人與奴隸是否是絕對的?

兩個人物──白兔和諸神之王與我們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處?

兩種生活態度──白兔對待非分之財的態度和人類有什麼不同?

白兔爲什麼請求諸神之王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

白兔得到月亮後必然會產生得失之患嗎?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在哪裏?

四、學生自讀,深入體會本文的寓意,說說領悟到的道理

參考:有時擁有是一種痛苦,放棄反而帶來樂趣;不配擁有而擁有,就會生出無窮的得失之患等類似的看法(可多角度去讀一則寓言)

五、朗讀表演《白兔和月亮》,提示朗讀者必須注意的表情

這隻獨具審美的慧心的白兔來到林中草地無憂無慮地嬉戲,心曠神怡地賞月時的表情應該是怎樣的?白兔在得到諸神之王的慷慨決定時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活動?當她看着屬於自己的月亮時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目光與表情?等等。

六、以同樣的步驟學習《落難的王子》,提倡同學間的合作

文章中只寫了一個場景來表現王子的多愁善感,你是否能設計出吻合其性格的其他場景?當時的王子的表情和動作、眼神應該如何表現?厄運落到他的頭上的時候,王子又會是什麼樣的表現,你將從哪些方面去注意?等等。

領悟到作者構思的奇妙:作者把極端脆弱之人擬定爲王子,又極寫他的脆弱,所遭厄運突如其來不說,又極寫其兇險,作者還借王子之口傳達出寓意,借我與王子類似的經歷告訴人們故事的普遍性,對人很有啓發。

疑難問題:爲什麼主人公定爲王子?爲什麼極寫他的脆弱?爲什麼把厄運編造得如此兇險?爲什麼寫我親眼見過王子,還跟他交談過?爲什麼最後寫我也遭了厄運?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後來爲什麼能夠頑強地面對厄運?落難之後才能戰勝脆弱,這是一條規律嗎?沒有遭遇過厄運的人應該怎樣培養堅韌的意志?等。

蘊含的道理:厄運能使性格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七、請學生自告奮勇地有表情地朗讀兩則寓言

八、佈置作業

1、課外閱讀周國平著的其他寓言,並體會寓言的寓意。

2、課外閱讀《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20xx年版)

《人生寓言》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瞭解寓言這種體裁的基本特點;正確領悟文章的寓意;感受優美的語言;學習巧妙的構思。

2.口頭複述課文,感受優美的語言,理清作者的寫作脈絡,提高閱讀分析的能力。多角度分析,領悟寓意。

3.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學會用平常心態對待生活中的得與失。

【教學重難點】

1.重點:領悟寓意。

2.難點:聯繫實際,感悟人生。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白兔和月亮》

一、溫故知新

1.你喜歡哪則寓言?(喚起記憶)

2.爲什麼喜歡寓言?(探討寓言的特點)

特點:

(1)講述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

(2)篇幅短小,主人公多爲動物或人或非生物。

(3)主題多懲惡揚善,多充滿智慧哲理。

用嚴文井的話總結:“寓言是一個怪物,當它朝你走過來的時候,分明是一個故事,生動活潑,而當它轉身要走開的時候,卻突然變成了一個哲理,嚴肅認真。”

二、名言激趣

英國科學家培根有句名言:“幸運並非沒有恐懼和煩惱;厄運也決非沒有安慰和希望。”不知大家是否贊同?(學生討論)請大家隨着著名哲學家周國平先生一起來探討人生的兩大難題:如何對待幸與不幸。(板書《人生寓言》之《白兔與月亮》)

三、自由朗讀

由學生自由朗讀《白兔與月亮》,初步感受課文,準備複述課文。

四、故事重現

1.複述故事。

2.用一句話概括這則寓言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五、探討研究

1.白兔賞月的心態前後有什麼變化?爲什麼會有這種變化?

白兔在擁有月亮以前,對月亮抱着發現美、欣賞美的審美態度,是心曠神怡地賞月,所以她的心情是閒適的;在擁有月亮之後,在她的眼裏,月亮是她的私有財產,她必須佔有它,不讓它遭到侵犯和損害,否則就緊張不安心痛如割。之所以這樣是因爲她對月亮抱着功利的態度,勾起了無窮的得失之感。

2.白兔爲什麼請求諸神之王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

擁有月亮不僅她失去了原有的賞月的閒適心情,同時帶來的更多的是不安與痛苦。

3. 試想一下,假如白兔擁有的是蘿蔔、白菜、它還會患得患失嗎?(這個問題可以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寓意)

4.從白兔前後不同的情感體驗中你能悟出一個什麼道理?

擁有巨大的財富並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無窮的得失之患,令她緊張不安,失去了生活的樂趣。作者是想告訴我們,擁有巨大財富,或其不配擁有的財富就會患得患失。

六、一顯身手

作家嚴文井是這樣描述寓言的:“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裏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東西。”同學們一起歸納了這篇寓言的深刻寓意,那麼你還能從《白兔與月亮》這則人生寓言中取出什麼東西呢?請用精闢的語言概括出來。

比如:

(1)遇事總是計算利益,貪圖佔有,生活在焦慮之中。

(2)比較超脫,心胸寬闊,能夠享受生命的樂趣。

(3)要能夠發現和欣賞美,不可抱有佔有的態度。

(4)美好的事物應該大家共分享。

(5)擁有非分之財就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

……

七、奇思妙想

本文的結尾是這樣寫的:“我們的主人公畢竟慧心未泯,她終於去拜見諸神之王,請求他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其中“終於”一詞可見白兔是進行了一番心理鬥爭,才下定決心的,請發揮你的想象,描摹一下白兔複雜的心理活動,完成一篇練筆。

八、佈置作業

這則寓言的語言很精美,請將你喜歡的優美詞句積累下來。

第二課時 《落難的王子》

一、溫習舊知導入

《白兔和月亮》一文恰恰印證了培根的那句話“幸運並非沒有恐懼和煩惱”,它告訴我們如何面對人生中的幸運,而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更恐懼的則是厄運的到來,那麼當厄運真的降臨的時候我們該怎麼做呢?一起來閱讀周國平先生的《落難的王子》,看看它會給你怎樣的啓示?

二、探究靈感源泉

本文是作者因親身遭受一次厄運而作。作者的女兒妞妞剛出生不久便被診斷患有絕症,註定夭折。他們聽到別人的嘆息,說如果這樣的厄運落到他們身上,他們可受不了。而作者回想以前看到別人遭受厄運時,也有同感。於是便虛構了這個寓言故事。

三、朗讀哲人寓言

1.教師範讀。

2.學生帶着如下問題朗讀:

(1)王子是怎樣落難的?

(2)王子落難前後性格有什麼不同?爲什麼會發生這種變化?

落難前的王子很脆弱,落難後變得堅強起來。變化的原因是:一是他遭受了厄運,二是他沒有被遭受的厄運嚇倒,堅強地挺了過來。

(3)用簡潔的語言複述課文。

3.交流初讀收穫。

四、領會巧妙構思

1.“天哪,太可怕了,這件事落在我頭上,我可受不了!”這句話在課文反覆出現過幾次,都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作者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

這句話在課文中反覆出現過三次。

都是一個旁觀者在傾聽別人的不幸時發出的嘆息。第一次是王子對天災人禍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對王子落難而言;第三次是後人對“我”遭受厄運而言。

作者通過這樣的情節設計是想告訴讀者這樣一個道理:當災難降臨到別人頭上時,旁觀者都會虛妄地假設自己不能承受,揭示了這種現象的普遍性。

2.“我”在情節的發展中起什麼作用?

“我”既是線索人物,旁觀了王子的厄運,同時又是一個遭遇厄運的主人公,這個人物也暗示了誰都有可能遭遇厄運。

五、探究文章寓意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一下,這篇寓言給你的啓示。

比如:

(1)人生在世,不幸可能不期而至,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

(2)當遭遇厄運的時候,與其擔驚受怕,不如勇敢面對。

(3)厄運能使人的性格變得堅強起來。

……

2.當厄運到來的時候誰都能夠承受,並且厄運能使人的性格變得堅強起來,你能舉出這樣的事例嗎?(貝多芬、奧斯特洛夫斯基、張海迪、霍金等等)

六、辯證思維訓練

落難之後才能戰勝脆弱,這是一條規律嗎?要戰勝脆弱,關鍵是什麼?(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問題,深入體悟寓意)

七、拓展延伸訓練

1.總結二文寓意的相關之處。

兩則寓言,一則寫好事變成了壞事;一則寫壞事變成了好事。人生道路上,每個人都可能遇到幸運或不幸的事情,那麼應該如何面對,這兩則寓言給了我們很大的啓發。也正像培根所說的那樣“幸運並非沒有恐懼和煩惱;厄運也決非沒有安慰和希望。”

2.拓展閱讀《塞翁失馬》(本冊教材的第30課)。

(1)這篇短文給你怎樣的啓示?

(2)積累: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老子)。

八、放飛思緒創作

有一天,厄運也落到了我的頭上,而我的耳邊也響起了那熟悉的嘆息:“天哪,太可怕了……”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請你發揮想象力,想象“我”會遭遇怎樣的厄運,又將如何面對。爲文章補寫一個結尾。

九、結識睿智哲人

周國平,1945年7月生於上海。196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78年入學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系,先後獲哲學碩士、博士學位;1981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著作有《蘇聯當代哲學》(合著)、《尼采:在世界的轉折點上》、《人與永恆》、《尼采與形而上學》、《憂傷的情慾》、《只有一個人生》、《今天我活着》、《愛與孤獨》等。譯著有《論辯證法的敘述方法》(合譯)、《偶像的黃昏》、《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等。1996年以懷念夭折女兒爲主題的《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一書而聞名,但其大量的作品還是以哲理性思辨性爲主,諸如生命的意義、死亡、性與愛、自我、靈魂與超越等,寓哲理於常情中,深入淺出,平易之中多見理趣,是一個很優秀的學者。

十、課後積累作業

積累一下有關如何面對人生中的幸運與不幸的名言警句。

國中七年級語文《人生寓言》優質教案 篇三

教材分析:

周國平先生的人生寓言中所選的兩則寓言故事都是以人生爲主題,只是更側重於理想和信念,理性的成分更多,通過學習讓學生初步瞭解寓言,進一步感悟人生。白兔和月亮敘述的是一隻可愛的小白兔很喜歡賞月,但她擁有月亮以後反而勾起了無窮的得失之患;落難的王子中寫一個極端脆弱的王子,卻經歷了極端的厄運,但在厄運面前,脆弱的王子卻變的很堅強。故事短小生動,很適合七年級學生學習。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孩子好奇心很強,對寓言故事很渴望,因此,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豐富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寓言,在輕鬆氛圍中走進寓言,並主動創作寓言。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瞭解寓言的特點。

2.瞭解課文寓意。

3.理解兩則寓言給我們的啓示。

過程與方法:

運用討論辯論的方法;點撥法,啓法感悟;賞讀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正確把握人生態度,體會無私的快樂,提倡美感的性質,培養正確的審價美值觀。

教學重難點:

1.對寓言的恰當理解。

2.理解兩篇文章的深刻,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語言。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和朗讀磁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英國哲人培根說過“幸運並非沒有恐懼和煩惱;厄運也決非沒有安慰和希望”。一隻先前心曠神怡地賞月的白兔,一旦擁有了月亮卻緊張不安心痛如割,一位先前極爲脆弱的王子,遭遇兇險的厄運卻能勇敢地承受不被*。周國平的《人生寓言》將爲我們闡解如何去應對幸運和厄運。下面我們先學習第一篇白兔

和月亮。

二、資料助讀

寓言:文學體裁的一種。以散文或韻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結構大多短小,主人公多爲動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題多是懲惡揚善,多充滿智慧哲理。素材起源於民間傳說。西方文學中最的寓言有古希臘的《伊索寓言》等。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莊子》《韓非子》等著作中。

三、解讀白兔和月亮

1、生朗讀《白兔與月亮》,要求:捕捉重要信息,能複述故事情節。本則寓言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有一隻白兔是賞月的行家,每天夜晚都要來到林中草地心曠神怡地賞月,於是諸神就宣佈月亮歸屬於她。可從此以後,她從前的閒適心情一掃而光,整日患得患失,最後她請求諸神撤消了那個慷慨的決定。)請學生來點評。

2、文章情節上出現哪兩次轉折?

諸神向白兔宣佈了一個慷慨的決定,月亮歸屬於兔子;兔子去拜見諸神,請求他撤銷這個慷慨的決定。用圖表來簡化一下這個情節(展示課件)。首先是賞月,仿照我的格式,情節怎樣發展呢?

賞月--得月--棄月

3、在得月前後白兔的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請找出關鍵句子和關鍵詞語。請學生朗讀。

賞月--心曠神怡得月--患得患失

4.白兔得到月亮後必然會產生得失之患嗎?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在哪裏?說“必然”顯絕對化,當然是不對的,但是,從歷看,從實際情況看,應該說是很容易,乃至極容易產生得失之患。說的是白兔,而不是別人,得到的是月亮,而不是一把青草之類的,得失之患更容易產生。有無得失之患,關鍵是有沒有能力保衛財富,不怕別人搶去偷去,就沒有得失之患。

5、白兔悟到了什麼,最終要求諸神撤銷這個慷慨的決定?

擁有巨大的財富並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無窮的得失之患,令她緊張不安,失去了生活的樂趣,所以她請求諸神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放棄對月亮的所有權。

6、“和人類不同的是,我們的主人公畢竟慧心未泯,她終於去拜見諸神,請示他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寓言中這樣提到人類,含有什麼意味?

句子的意思說人類的慧心已泯。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擁有月亮並非好事,所以放棄了所有權。人類慧心已泯,總以爲擁有就是幸福,是無論如何也不肯放棄既得利益的。可見,這話對人類有諷刺意味。

7.這則寓言的語言很精美,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品味、賞析。

例如,“慧心”“風韻”“閒適”“繃”等用詞很精當。對稱的句子也很精美:

月色皎潔時,白兔--無憂無慮的嬉戲,心曠神怡的賞月。

烏雲蔽月時,白兔--緊張不安,唯恐寶藏丟失。

滿月缺損時,白兔--心痛如割,彷彿遭了搶劫。

除讓學生分析上述詞語的妙用之外,還可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其他有關的詞句再作分析,並讓學生試着仿寫。

8.自我反思:

①我們應從白兔身上學到什麼?

②你是否有過患得患失的現象?原因是什麼?

③我們應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態度

三。學生自己研讀《落難的王子》

同學們,在白兔和月亮這篇寓言中我們瞭解到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坦然面對人生的得與失,正確把握好人生的得與失。不僅如此,我國有句俗語“天有不測風雨,人有旦夕禍福”。人生在世,註定要與困難同行的,甚至要與挫折和災難打交道。因此,我們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下面,就讓我們來共同學習另一則寓言故事《落難的王子》,我相信同學們會有一種別樣的收穫。

下面請同學們小組交流討論落難的王子這則寓言中又蘊涵着怎樣的人生哲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討論:

①這篇寓言說了個什麼故事?

要求學生熟練地複述課文。

②這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③“我”在情節的發展中起什麼作用?,

提示:線索人物。王子落難全過程的見證人。

④“天哪,太可怕了,這件事落在我頭上,我可受不了!”這句話在課文反覆出現過三次,都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有什麼意義?

[提示]這句話表現了一個旁觀者對不幸者的嘆息。第一次是王子對天災人禍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對王子落難而言;第三次是後人對“我”遭受厄運而言。這是嘆息者未經磨難的一種虛妄的假設。(其實未必如此,假如災難真的落到了人們的頭上,誰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課文中反覆出現三次,揭示了它在現實中的普遍性。

學生討論,教師備案引導:

①王子落難前後性格有什麼不同?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揭示中心。

[提示]開始很脆弱,後來堅強起來。原因:一是他經歷了厄運,二是他沒有被厄運所嚇倒,挺了過來。

④文章結尾給人怎樣的啓示?

[提示]王子落難的故事還會不斷髮生,而旁觀者的嘆息也將無限循環地延續下去。只有經歷厄運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的頭上,誰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運能使人的性格變得堅強起來。

小組討論後教師明確;上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的頭,誰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運能使人的性格變得堅強起來

四。《白兔和月亮》和《落難的王子》比較閱讀

學生可自由評說,教師不必加任何框框,可適當點撥。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兩篇寓言都是寫人生態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寫人在獲利之後的心境;《落難的王子》寫人在受難後的狀態。組織學生將問題歸結到以下幾點:

-+①在題主上,兩篇寓言都是寫人生態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寫人在獲利之後的心境;《落難的王子》寫人在受難後的狀態。組織學生將問題歸結到以下幾點。

②在情節上,都表現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寫“好事”可以變爲壞事;《落難的王子》寫“壞事”可以變好事。(“好”與“壞”都是相對的,決定於當事者的思想觀念。)

③在表現手法上,都採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徵就是用比喻,以小見大地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濃些,而《落難的王子》寫得更像是事實。

④在表達方式上,兩篇寓言都以敘事爲主(這是敘事作品的主要特徵)。而《白兔和月亮》在敘事的基礎上,多有對人物的心理描寫,且多議論;《落難的王子》則重在敘事。

五作業體驗與反思:

①人生在世,或福或禍,可能不期而至,對此我們應怎樣面對?

②從自己的經歷中舉出實例,說說你是怎樣面對困難,使自己堅強起來的。

③實際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喜大悲的事畢竟不多。我們應當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的意志品質?

六小結:

我們學習了兩篇寓言故事,它們從不同的側面告訴我們,應當怎樣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在這裏我要告訴你們:不計較得失,是的“得”;不計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還要告訴你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願同學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遠離欲壑,健全人格;藐視困難,直麪人生。

①成“研討與練習”剩餘部分。

國中七年級語文《人生寓言》優質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①理解寓言的含義。

②正確地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

③感受優美的語言,學習精美的表達。

○教學重點

①理解寓言含義。

②學習精美的表達。

○課前準備

①查字典、詞典,掃除字詞障礙。

②預習課文內容。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教學《白兔和月亮》:

①介紹寓言。 ②解讀寓意。

③引導學生自相對照,把握人生態度。

○教學設計

人們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與失將會伴隨我們今生今世。有俗語說:“有得必有失。”其實,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隨遇而安,得失不驚,心寬體胖,處世瀟灑;癡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亂心迷,生身受累。我們應當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態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鏡子。

.

出示課題。

介紹寓言

朗讀

疏通文意,感受語言。

整體感知

①感知內容

a.這則寓言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設計目的:掌握課文內容。要求學生完整地複述課文。

b.白兔賞月的心態前後有什麼不同?爲什麼會有這種變化?

設計目的:瞭解身份的改變對於心態的影響。第一問,要求學生用課文中的相關詞語回答。

c.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後爲什麼會患得患失?

設計目的:理解佔有慾在作祟。

d.這則寓言給了我們一個什麼啓示?

設計目的:理解寓意。

以上問題難度不大,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教師略加點撥,學生可以自己完成。

②感知語言

這則寓言的語言很精美,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品味、賞析。

例如,“慧心”“風韻”“閒適”“繃”等用詞很精當。對稱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無憂無慮地嬉戲,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烏雲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心痛如割,彷彿遭了搶劫。”

除讓學生分析上述詞語的妙用之外,還可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其他有關的詞句再作分析,並讓學生試着仿寫。

問題研究

①找出故事情節中的兩次轉折。

把握結構。

②白兔最終要求諸王之神撤銷決定說明了什麼?

讓學生理解白兔慧心未泯。

③這則寓言提到了人類有什麼含義?

寓言的諷刺意義。

辯證思維

擁有財產就一定患得患失嗎?而一無所有才心安理得嗎?

自我反思

①我們應從白兔身上學到什麼?

②你是否有過患得患失的現象?原因是什麼?

③我們應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態度?

作業

①完成“研討與練習”相關作業 。

②預習《落難的王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教學《落難的王子》:

①理解寓言的深刻含義。

②與《白兔與月亮》L匕較閱讀。

○教學設計

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給大家講過,大凡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把握好生活中的得與失。不僅如此,我還要告訴大家,“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生在世,註定要同困難、挫折甚至災難打交道。對此,我們要做好充分心理準備。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另一篇寓言故事《落難的王子》,它可能給我們帶來足夠的警示。

朗讀、默讀課文

仔細推敲課文所表現的中心思想,認真揣摩故事情節與中心的關係。

整體感知

這則寓言故事寫得很深沉,不僅在主題的表現上發人深省,而且在情節的編排上也很具典型性,有普遍的現實意義。教師應組織學生就以下問題展開討論。由於學生閱歷有限,有些問題沒有直接體驗,教師要很好地引導,還是應從現實生活中找到實例,加以印證爲好。

討論題:

①這篇寓言說了個什麼故事?

要求學生熟練地複述課文。

②這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可指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到相關句子。

③“我”在情節的發展中起什麼作用? ,

提示:線索人物。王子落難全過程的見證人。

④“天哪,太可怕了,這件事落在我頭上,我可受不了!”這句話在課文反覆出現過三次,都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有什麼意義?

[提示]這句話表現了一個旁觀者對不幸者的嘆息。第一次是王子對天災人禍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對王子落難而言;第三次是後人對“我”遭受厄運而言。這是嘆息者未經磨難的一種虛妄的假設。(其實未必如此,假如災難真的落到了人們的頭上,誰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課文中反覆出現三次,揭示了它在現實中的普遍性。

問題研究

對課文的內容整體把握之後,學生的認識可能還是粗淺的。教師應再引導學生對重要情節和關鍵詞句進行深入研討,體會其表情達意的作用。

學生討論,教師備案引導:

①王子落難前後性格有什麼不同?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揭示中心。

[提示]開始很脆弱,後來堅強起來。原因:一是他經歷了厄運,二是他沒有被厄運所嚇倒,挺了過來。

②王子是怎樣落難的?作者這樣編排情節有何用意?

讓學生理解作者設置這樣的極端情節的典型意義。

③“我”是王子落難全過程的見證人,然而,厄運也落到的“我”的頭上,這一情節說明了什麼?

[提示]作者的目的在於告訴讀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災難可能不期而至,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與其擔驚受怕,不如勇敢面對。

④文章結尾給人怎樣的啓示?

[提示]王子落難的故事還會不斷髮生,而旁觀者的嘆息也將無限循環地延續下去。只有經歷厄運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的頭上,誰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運能使人的性格變得堅強起來。

⑤只有落難後才能戰勝脆弱,這是一條定律嗎?

這個問題要啓發學生辯證地來談,談透徹,讓學生接受挫折教育和人生觀的教育。

比較閱讀

與《白兔和月亮》比較閱讀。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辨析:兩篇課文在表現主題、安排情節、表現手法、語言運用等方面,有什麼異同。訓練學生的賞析能力。

學生可自由評說,教師不必加任何框框,可適當點撥。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將問題歸結到以下幾點。

①在主題上,兩篇寓言都是寫人生態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寫人在獲利之後的心境;《落難的王子》寫人在受難後的狀態。

②在情節上,都表現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寫“好事”可以變爲壞事;《落難的王子》寫“壞事”可以變好事。(“好”與“壞”都是相對的,決定於當事者的思想觀念。)

③在表現手法上,都採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徵就是用比喻,以小見大地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濃些,而《落難的王子》寫得更像是事實。

④在表達方式上,兩篇寓言都以敘事爲主(這是敘事作品的主要特徵)。而《白兔和月亮》在敘事的基礎上,多有對人物的心理描寫,且多議論;《落難的王子》則重在敘事。

以上內容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如果教師引導得當,還是可以完成的,可根據情況處理。

體驗與反思

①人生在世,或福或禍,可能不期而至,對此我們應怎樣面對?

②從自己的經歷中舉出實例,說說你是怎樣面對困難,使自己堅強起來的。

③實際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喜大悲的事畢竟不多。我們應當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的意志品質?

小結

我們學習了兩篇寓言故事,它們從不同的側面告訴我們,應當怎樣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在這裏我要告訴你們:不計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計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還要告訴你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願同學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遠離欲壑,健全人格;藐視困難,直麪人生。

作業

①完成“研討與練習”剩餘部分。

②作文訓練:《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長》

點 評

本教學案,突出了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具體表現爲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這是當前貫徹語文課程標準,落實最新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教學設計上,本教學案依據教材特點,採用對比閱讀教學的方法,形式新穎別緻,有利於教學目標 的完成,突出了教學重點。既培養了學生的思辨能力,也爲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提供了新的啓示,促使教師的教學行爲與學生的學習行爲發生根本性的變革。思考題的設置,具有啓發性與可操作性,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發現問題的探究精神,培養了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潛能。從教學流程上看,學生互動性強,參與面大,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表達能力等都能得到有效訓練。在思維訓練方面,涉及到辯證思維、逆向思維和多角度思維,加深了學生對教材的獨特體驗與獨特感受。另外,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文體知識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從中獲取知識,提高文學素養。

教學過程 篇五

一、導入

學習課前演講寓言故事。

明確什麼是寓言?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寓”是寄託的意思,把深刻的道理寄託在簡單的故事了,帶有勸寓或諷刺意味,讓人們從中領悟。寓言篇幅大多簡短,文字有趣。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生物或非生物;主題都是藉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它常用比喻,擬人誇張手法,含義深刻,引人思索。

二、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寓言。

2、口頭複述寓言故事。

3、問題設計:

⑴ 白兔賞月的心態前後有什麼不同?爲什麼會有這種變化?

(設計目的:瞭解身份的改變對於心態的影響,要求學生緊扣課文內容。)

⑵ 這寓言給了我們一個什麼啓示?

(設計目的:理解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

三、合作探究

白兔最終要求諸神之王撤消決定說明了什麼?

(結合現實生活中人民在獲得利益之後的`想法和做法。)

(設計目的:讓學生理解白兔慧心未泯。)

四、辯證思維

是否擁有財產和幸福生活就一定會患得患失?而一無所有才心安理得嗎?

(設計目的:培養學生辯證思維。)

五、反思體驗

小組合作討論並交流:

你在學習和日常生活怎樣對待成功與失敗,榮譽和挫折?我們應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態度?

六、實踐鞏固

1、仿寫:(感悟語言的優美,摘抄,劃出優美語句。)

例句:

⑴ 每天夜晚,她都來到林中草地,或是無憂無慮地喜戲,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

⑵ 烏雲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心痛如割,彷彿遭了搶劫。

2、續寫:

有一天帶面具的美和醜在海邊邂逅,她們互相說:“咱們到海里去游泳吧。”於是她們脫下了面具,在海里游泳。

過了一會兒,醜會到了岸上,帶上了本來屬於美的面具,徑直走她的路。

接着美也上岸了,找不到自己的面具,只好戴上了醜的面具,徑直走她的路。

所以,直到今天, 。

七、總結

學習寓言,我們要理解寓言的寓意,感悟人生道理。感悟寓言精美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