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杜甫《兵車行》兩課時精品教案

杜甫《兵車行》兩課時精品教案

《兵車行》優秀教案(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複習導入

提問:今天我們學習杜甫的《兵車行》。哪位同學能說說我們已經學過的杜甫詩歌中的名句?明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

2、明確律詩和古體詩的不同

提問:這兩首詩在形式上有什麼不同?

明確:《春望》是五言律詩,《茅屋爲秋風所破歌》是古體詩。律詩也叫近體詩,興起於隋唐時期,分爲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就是一首七言律詩。律詩的一半叫“絕句”,“絕”就是斷的意思。律詩八句,絕句四句,都講求嚴格的格律,而不僅僅是壓韻。而古體詩則沒有句數的限制,一般較長,只求壓韻就行了。

二、作者生平和本詩的創作背景

1、關於作者簡介:杜甫,字子美,曾居長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出生於鞏縣,唐代現實主義詩人。曾漫遊各地,寓居長安十年,“安史之亂”被俘,逃出後任左拾遺,後棄官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畔,世稱浣花草堂。其作品顯示了唐由盛轉的歷史過程,風格沉鬱頓挫,被稱爲“詩史”,有《杜工部詩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縣詠五百字》、組詩“三吏”、“三別”。

2、作者生平

(1)讀書遊歷時期(712-746)35歲以前,讀書和壯遊時期,代表作《望嶽》

(2)困守長安時期(746-755)35-44歲,代表作《兵車行》、《麗人行》等,十年困守

的結果,使他變成了憂國憂民的詩人,文風走向現實主義。

杜甫稱做官爲他們家族的“素業”——世代相襲的職業,他的各種文化教養都是與這一點相聯繫的。三十五歲左右,杜甫來到長安求取官職。開始,他滿懷信心,“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並相信自己能“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但滯留十年卻一再碰壁。

杜甫到長安的第二年,恰值唐玄宗下詔,命有一藝之長的人到京參加考試,而實際主持這次考試的李林甫卻玩弄手段,下令不錄一人,而後上表祝賀皇帝,說是“野無遺賢”。杜甫參加了這次欺騙性的考試,結果大失所望。天寶十載(751)正月,唐玄宗接連舉行三個盛典,杜甫藉機寫了三篇《大禮賦》獻給玄宗,玄宗十分讚賞,讓他待制集賢院,命宰相考試他的文章,但由於李林甫從中作梗,考後卻永無下文。此後他又以詩干謁一些權要,然而並不見效。大約在杜甫到長安不久,父親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因此變得艱困起來,爲了生存,爲了求官做,杜甫不得不奔走於權貴門下,作詩投贈,希望得到他們的引薦。種種努力,是到天寶十四載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這樣一個卑微的官職,而這已是安史之亂的前夕。

(3)陷賊與爲官時期(756-759)45-48歲,代表作《春望》、《月夜》、《悲陳陶》、《北征》《羌村》、和“三吏”、“三別”等,創作達到了現實主義高峯。

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一度被困於叛軍佔據下的長安。後來隻身逃出,投奔駐在鳳翔的唐肅宗,被任爲左拾遺。這是一個從八品的諫官,地位雖不高,卻是杜甫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職的經歷。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罷相而觸怒肅宗,後於乾元初被貶斥爲華州司功參軍。由於戰亂和饑荒,杜甫無法養活他的家庭,加之對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759)丟棄了官職,進入在當時尚爲安定富足的蜀中。從安史之亂爆發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個國家處在劇烈的震盪中,王朝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滿危險和艱難。而他的詩歌創作,因了血與淚的滋養,達到了顛峯狀態。

(4)漂泊西南時期(759-770)49歲以後,漂泊十一年間,竟寫詩一千多首,代表作《茅屋爲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770年冬,死在由長沙至岳陽的一條破船上。

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幫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後來,杜甫的故交嚴武出任劍南東西川節度使,對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顧。當嚴武第二次鎮蜀時,並表薦杜甫擔任了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世因此稱他爲“杜工部”)。杜甫是爲了避亂謀食來到蜀中的,最八年級年多時間,他閒居草堂,生活確實比較安逸,當時所寫吟詠草堂周圍自然景物的詩篇,也顯出一種清新閒淡的韻致。但這種情形並沒有維持很久。從全國來說,安史之亂雖於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結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勢並未因此而停止。外患方面,有吐蕃的嚴重侵擾,甚至攻入長安,迫使代宗倉皇出逃;內亂方面,則出現普遍的軍閥割據或半割據狀態,而政治的腐敗、官吏的橫暴,也是有增無減。從蜀中地區來說,它既是吐蕃進攻的一個重點,也是容易發生軍閥割據的地方。就在嚴武二次鎮蜀的間隔時期,就曾發生一場嚴重的軍事叛亂,杜甫因此一度逃離成都,攜家流浪。一場暴烈的動盪轉化爲持續的衰亂,這使得杜甫對國家的前途更覺失望,他後期的詩歌,情緒甚至比安史之亂中更顯得沉重。

永泰元年(765),嚴武去世,蜀中重又發生大亂,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憑依,他又帶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條小船,過起流浪逃難的生活。先是在雲安居住了一段時間,後又在夔州居住了近兩年。到五十七歲那年,終於乘舟出三峽,卻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帶的水路上漂泊,最後於大曆五年、五十九歲上,在耒陽附近客死旅舟。杜甫艱難漂泊的一生,在這裏得到一個淒涼的結束。

4、創作背景

1、請學生自由朗讀,並結合註釋,理解詩歌的大意。

2、提問:詩歌展現出哪些觸目驚心的畫面?我們猶如聽到哪些扣人心絃的訴說?這樣寫有怎樣的效果?

明確:看到的畫面有咸陽橋頭悲慘送別圖、田畝荒蕪健婦犁耕圖、青海頭上蒼蒼的白骨。似乎可以聽到“行人”的怨言、冤鬼的哭訴。悲慘的場面,是詩人親眼所見;悲切的言辭,又是詩人親耳所聞,增強了詩歌的真實感。

3、提問:造成這一切苦難的根源又是什麼?

明確:“點行頻”(詩眼)是頻繁徵兵的意思。

4、提問:這是一首古體詩,它是側重於敘事的。它敘了一件什麼事?要求:要抓住這件事的幾大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前因,後果。並說明全文的基調是怎樣的?

明確:唐玄宗天寶年間,唐王朝窮兵黷武。爲了和吐蕃繼續作戰,在長安一帶大肆徵兵,造成老百姓生離死別的慘痛後果。本詩旨在揭露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連年發動“開邊”戰爭, 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詩人的情緒是怨憤的,這是全詩的基調。

5、請概括各段的內容。

板書設計:1、送別場面

2、征夫控訴 天怒人怨

3、悲慘生活 “行人但云點行頻”、“武皇開邊意未已”

三、誦讀指導

1、講授:唐王朝和吐蕃作戰是處於劣勢的,勝少敗多,損失慘重。這些出征的士兵,能活着回來的希望很渺茫,因此就有了咸陽橋邊生離死別,哭聲震天的悽慘景象。

第一段寫親人送別出征的戰士,朗讀應沉重些。段尾,詩人的怨憤之情初現,應用升調讀。第二段,“點行頻”三字爲下文敘事的總綱,須重讀。以下皆用“ 行人”的口氣讀,要注意區分敘事句和抒情句的語氣。第三段先寫秦兵家庭的困難,朗讀時速度不宜快。“長者”句用較柔和的聲調,“且如”句要作低迴之勢,至“租稅”句稍稍振起。後半段令人悲痛欲絕,聲調悽楚。結尾四句是全詩的高潮。“君不見”應重讀,“古來”句道盡戰場慘景,集中表達“行人”和“詩人”的怨憤,要緩緩讀出,“無人收”三字乃血淚鑄成,尤應重讀。

2、教師示範朗讀。3、學生試讀、齊讀。4、理清思路,背誦詩歌

四、佈置作業

《兵車行》優秀教案(第二課時)

一、分析詩歌的第一段

講授:這首詩的結構方式古稱“一頭兩腳體”。全詩共三段:第一段(即“頭”)共6句(按樂句計算,下同),一韻到底;第二、三段(即“兩腳”)各14句,並四次換韻。從整體看,節奏整齊而又略有變化。

1、朗讀詩歌的第一段,思考:詩歌開篇就呈現出悲慘的送別場面,它是如何描寫出來的?

明確:一個普通“走”字寫出衆多“行人”被抓,急促出征,更寫出了家人不忍親人離去,惟恐一去成永別的心情。

2、說說“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這兩句話表達了怎樣的內容?在整首詩中有什麼作用?

明確:表面上寫的是生離死別之情,實際上是寫人民的怨憤,也表達了反對“開邊”政策的情緒。兼有提挈全詩和設置懸念的作用,因爲第二三段內容都極深刻地說明了這震天哭聲的由來。

3、試對“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進行一定的評析。

明確:連續的四個動作,把送行者那種眷戀、悲愴、憤恨、絕望的動作神態表現的細膩入微,詩人筆下,灰塵瀰漫,車馬人流,令人目眩;哭聲遍野,直衝雲天,震耳欲聾!集中展現了上萬家庭妻離子散的悲劇,也表現了對人民悲慘遭遇的同情,對人民命運的關切。

二、分析詩歌的第二三段

1、朗讀詩歌的第二段,回答下列問題

(1)詩人在第二段中怎樣具體陳述“點行頻”這一詩眼?詩中從“邊庭流血成海水”寫到“漢家山東二百州”。這裏的寫法與上面敘寫的一個十五歲出徵、四十歲還在戍邊的“行人”方法有什麼不同?對錶現主題有什麼好處?

明確:以一個十五歲出徵,四十歲仍守邊的“行人”爲例以及描寫華山以東田園荒蕪的景象證明這一事實。

由點到面。從更爲廣闊的社會背景來揭露“開邊未已”給勞動人民所造成的苦難。

(2)“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對最高統治者的強烈抗議,表達自己的悲憤之情。

2、朗讀詩歌的第三段,回答下列問題

(1)“未休關西卒”的原因是什麼?請用原詩回答。“租稅從何出?”與哪一詩句照應?詩中這樣前後照應,層層推進,其作用是什麼?

點擊下一頁分享更多 杜甫《兵車行》兩課時優秀教案

明確:“未休關西卒”的原因是“武皇開邊意未已”。 “租稅從何出?” 與前面的“千村萬落生荊杞”相照應。這樣前後照應可以深刻批判封建統治者長期以來的窮兵黷武,連年征戰,給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

(2)詩人在詩中說: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重男輕女,是封建社會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這裏反映出來的是一種不正常的社會心態。詩人描寫這種不正常的社會心態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這種反常觀念是戰禍未已、徵兵不斷的後果,而不是封建意識的真正改過。

(3)文章結尾寫到蒼蒼的白骨、冤鬼的哭訴對全文有何作用?這裏採用什麼表現手法? 明確:哀怨的鬼哭與悲慘的人哭形成鮮明強烈的對照,也呼應開篇,詩人飽滿的激情得到充分發揮,唐王朝的罪惡被揭露得淋漓盡致。

3、第二三段是課文的主體部分,請劃分主體部分的層次,歸納各層大意,並指出其中的過渡句和前後照應。

明確:開頭兩句有承上啓下的作用,其中“點行頻”爲下面敘事的總綱。以下分成五層:

(1)第二段的前六句爲第一層,敘的是服役時間過長,佔去人的大半生,死於邊庭者極多。

(2)第二段的中間四句爲第二層,極言戰爭造成農村缺乏勞動力,生產凋敝,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危害。(3)第二段的最後兩句用“況復”轉而單敘“關西卒”之苦。(4)第三段的前半段寫秦兵家庭的困難,和“不重生男重生女”這種社會心理的變化。(5)最後四句道盡戰場的慘景,也集中地表達了“行人”和詩人的怨憤。

明確:前後呼應的地方(1)第一段以“牽衣頓足攔道哭”寫戰士家屬,頗有生離死別之意,下面就用“邊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沒隨百草”來證明“行人”此去決難生還;(2)

第二段以“千村萬落生荊杞”“禾生隴畝無東西”寫農村生產凋敝,第三段再說“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4、提問:這首詩的基本結構是,以送別出征戰士的場面描寫開頭,以行人答問爲主體。回答下面的問題,體會詩的結構藝術。詩人用怎樣的方式將行人答問的內容從個人痛苦經歷擴展到全社會?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提示:“君不聞”以下四句的基本內容是什麼,跟上文有什麼聯繫,把“君不聞”和“君不見”這兩幅畫面合在一起說明了什麼問題?

明確:第一問:用“君不聞”“君不見”開頭翻出一層新意。第二問:直接訴諸聽者(讀者)的良知,既表示了說話人(詩人)感情的急遽上升,又有驚醒聽者(讀者)的作用。

講授:前人曾認爲這首詩是詩人“託爲征夫自(同‘訴’)之詞”,用以譏切時政。此說有理。既是“託爲”,則所訴也就不限於征夫的個人痛苦經歷。“君不聞”和“君不見”先後所領起的數句可以視爲詩人的心聲——他要以此來訴諸人們的良知,使人們充分認識“開邊”

政策給全國人民帶來了何等嚴重的災難。

5、前人說:“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依你看,這首詩中的警策應是哪兩句?並說說理由。

明確:“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兩句,既揭露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苦難,又指出了苦難的根源,可以概括本詩主旨;且鋒芒直指最高統治者,顯示了詩人的勇氣,應視爲詩中警策。再補充一點:這首詩以描繪出徵場面開篇,以勾畫古戰場慘景作結,二者遙相呼應,是一種特殊的藝術概括方式,如將警策放在其中任何一處,皆非所宜;而這兩句上應“點行頻”三字,下啓關於戰爭危害一段敘述,亦可謂之“居要”。

提示:讀古代長詩應注意的問題。例如開頭往往要用一兩個詩句提挈全文或設置懸念;中間按一定的層次敘述;又往往出現可以概括全詩主旨的警句(又稱“警策”)等等。

本文層層遞進,這在“行人”答話裏表現極爲鮮明。這篇答話由“點行頻”三字領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營田”爲例加以證明,又以“武皇開邊意未已”說明頻繁徵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質,使意境加深一層。循此繼進,先以“君不聞”翻出一層新意,揭露“開邊”戰爭給農業生產造成極大危害,土地無人耕種,荊杞遍野;後說本地區人民無以爲生而朝廷依舊催索租稅,意境又深。再順勢說到戰爭怎樣改變了傳統的社會心理,以半寬慰半哀嘆的方式將怨憤之情暫時隱藏起來。經過如此層層蓄勢,最後更以“君不見”翻出又一層新意,描繪了古戰場的陰森景象,將滿腔的怨憤一齊宣泄出來,也表達了人民強烈的反戰願望。

三、藝術特點分析

提問:文章還有哪些特點?

明確:①生動的場景描寫。詩的開頭寫士兵家屬前來送別的場面。前兩句爲“賓”,寫出徵士兵。“轔轔”“蕭蕭”是聽覺形象,令人有人馬雜沓之感,可以想見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視覺形象,表明一切準備就緒,只待一聲令下就要出發。後四句爲“主”,寫士兵家屬,突出地描寫了他們的動作細節。“走”,表明這些人聞訊後立即跑了來,心情萬分急切。他們料定,很可能這是生離死別,所以一見面就“牽衣”而泣,“頓足”而呼;待到隊伍出發了,他們攔在道上,不讓自己的子弟離去,而且哭得更厲害了,千萬人的哭聲匯成了震天巨響,彷彿吞沒了一切?詩人用這些細節給這個場面渲染了極其悽慘的氣氛,藉此表達了人民對無休止的“開邊”戰爭的怨憤,使這首詩具有明顯的傾向性。

結尾寫青海戰場的景象,好像是用攝影機拍下的一個全景鏡頭:漫山遍野,白骨縱橫,在陰沉的天色和濛濛細雨中,不時地閃出磷火,傳來淒厲的鬼哭聲。如此陰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慄!詩人這樣來描繪古戰場,其意仍在諷今——揭露“開邊”政策的罪惡,頗能發人深思。?

②巧妙構思。詩人通過設問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滿腔悲切和哀怨的傾訴。前文的悽慘場面是詩人親眼所見,下面的悲切自訴是詩人親耳所聞,增強了詩的真實感。“點行頻”是全詩的“詩眼”,點出了造成百姓妻離子散、征夫犧牲、土地荒蕪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口,從三個方面控訴了戰爭造成的巨大災難。最後,又以哀怨的語調,描述了古戰場上的悲慘現實。其情其景與開頭悲愴場面相呼應,詩人那飽滿酣暢的激情得到盡情抒發,唐王朝窮兵黷 武的罪惡得以淋漓盡致的揭露。

③善用口語。這首詩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選用了樂府體裁,運用了俗語口語,加上民歌中常見的頂針修辭格,讀來清新自然,明白如話,造成迴腸蕩氣的藝術效果。

2、李白杜甫詩歌風格的差異

《兵車行》的創作標誌着杜甫詩歌的轉變。由此形成並基本上貫穿了杜甫此後一生詩歌創作在思想內容方面的主要特徵有四點:嚴肅的寫實精神;在忠誠於唐王朝和君主的前提下,對統治集團中的腐朽現象給予嚴厲的批判;對民生疾苦的深厚同情;對國家與民族命運的深沉憂念。

(1)詩歌題材——杜甫的詩歌由於深受儒家忠義用世思想的影響,現實感很強。(2)抒情手法——作爲“詩史”,杜詩的長於敘事描寫是顯而易見的。杜甫善於將深刻的歷史事件、人生經歷用遒健形象的筆墨描寫記錄下來,主體的情感就滲透在其敘事的字裏行間,顯得比較深沉含蓄。李詩不同於杜甫的深婉含蓄,李白特別喜歡直抒胸臆。他的情感往往象火山爆發一樣,直接從筆底傾瀉出來。如《蜀道難》一開首就是一聲驚歎:“噫噓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猶如平地驚雷,令人頓時爲之精神一振。他的《將進酒》《行路難》更是直抒胸臆的典範。

(3)藝術手法——從詩歌的意象選擇與運用來看,李詩的意象特別的富於變幻和具有多色調,這主要地得益於他的恣意的誇張和奇特卓異的想象。杜詩在思想上以精深取勝,而在語言運用和表現技巧上則以功力見長。

四、名句賞析

(1)“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這是對前兩句“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所作的形象說明,讀罷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長髮,15歲開始用頭巾束髮。如今,一個剛到束髮年齡還不怎麼會束髮的孩子就被徵入伍,而且要到遠離父母的北方去“防河”,這是何等可憐啊!所以,連里正也動了心,替他束髮。人過40,頭髮漸白,又剛從前線回來,理當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線去。從這兩件事可以看出統治者的殘酷簡直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2)“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這兩句寫社會心理的變化。在封建社會裏,人們重男輕女,生男則喜,生女則悲;可是現在不同了,反以生男爲“惡”,生女爲“好”。這種變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負擔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實造成的,反映了人們心靈受傷害之深。這兩句主賓分明:上句是自我寬慰之辭,爲“賓”;下句是哀嘆之辭,爲“主”。以自我寬慰烘托哀嘆,更顯出哀嘆之深。這樣的心理變化也是對統治者窮兵黷武政策的有力控訴。

五、課外拓展(課件展示)

1、相關詩文拓展閱讀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隴西行(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

譯文:戰車叮鈴響不停,戰馬聲聲嘶嘯;遠征的壯丁,個個把弓箭背在腰。爹孃呵妻兒呵,都匆匆跑來相送,車馬揚起的塵埃,遮蔽了咸陽橋。拖的拖抱的抱,攔路頓腳放聲哭,悲慘的哭聲,一陣陣衝上九重霄。

有一個行人,同情地問一個壯丁,壯丁只輕輕說:頻繁地點名徵兵。有的人十五歲,就徵去駐守黃河,到了四十歲,還編入屯田的軍營。當年出發,還是村長替他扎頭巾,歸來頭白了,還要再去衛戍邊境。邊境上的戰士,鮮血已流成海水,皇上拓邊的雄心,仍然沒有休止。你沒聽說嗎?漢朝的華山以東,有二百多個州,千村萬落,處處長滿野草和荊棘。雖有健壯的婦女,把握鋤犁種地,但是莊稼雜蕪,阡陌也難辨東西。再說關東士兵,素以苦戰稱第一,如今被人驅趕,與狗雞並無差異。

要不是你這個老人家來問究竟,我怎麼敢把心中怨恨向你提起?且說象今年已經是冬天了,關西守卒沒一個回家休息。縣官衙役急匆匆追逼租稅,無人種地租稅從哪去籌集?早知生男孩招來許多麻煩,倒不如生女孩還來得適宜。生女孩可以嫁給隔壁鄰居,生男孩屍骨埋在戰場草地。你沒看見嗎?就在青海頭的那邊,自古來白骨堆成山,沒人去料理。新鬼含冤煩惱,舊鬼不停地哭泣,倘若是陰天雨天,更是啾啾咿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