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案(精品多篇)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案(精品多篇)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0個生字。理解聽寫部分的詞義。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3.通過學習知道“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道理。

教學重點:理解“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教學難點:如此多的生詞,學生不能當堂課上馬上真正理解它的意思,需要老師把書面語言轉變爲口頭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出示:花

你喜歡花嗎?愛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德國人家家戶戶喜歡把花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裏只能看到花的脊樑。你們知道他們這是做幹什麼?原來……

出示課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1.齊讀課題

2.他們這樣做是爲什麼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讀一讀課文,用波浪線劃出有關的句子。

2.板書:人人爲我,我爲人人。

出示:人人爲我,我爲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學習:“頗”、“耐”

查字典理解“頗”。“很”的意思。

這裏的“境界”的意思是“好思想、好品質”的意思。

師:作者認爲“人人爲我,我爲人人。”這種好思想、好品質是值得人們深思的。那麼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人人爲我,我爲人人?

三、再讀課文,理解重點詞句。

1.朗讀課文第二、三小節,找到有關的句子用直線劃下來讀一讀。

出示:他們的花不像在中國那樣,養在屋子裏,他們把花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裏只能看到花的脊樑。

學習生字:“栽”、“脊”。指導書空“脊”。

再出示:走過任何一條街……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學習生字:“簇、匯、暇”

“暇”的意思是“空”的意思,怎樣記住它?(與姐妹字“瑕”進行比較。)

聯繫上下文,你能說說“應接不暇”的意思嗎?(注意此處的應爲多音字,應付的意思)

老師先說一句話:節日的百潤髮超市裏人山人海,收銀員們忙得應接不暇。誰能用它也說一句話。

2.朗讀課文第2.3小節。

3.教師小結:

試想:如果你走在大街上眼見五顏六色、奼紫嫣紅的鮮花,鼻聞沁人心肺的清香,是否有一種仿若人間仙境的感覺?

所以說人人爲我,我爲人人是一種美好的的境界,更是人們之間互愛的表現。

讓我們再一次去體會一下,作者數年後再次來到德國的感受吧?

4.讀第4節。

5.作者認爲除了花以外,美麗的東西還有很多,你知道還有哪些美麗的東西嗎?

6.小結:正是有這奇特的民族,纔有這綺麗的景色。

四、朗讀全文,學習其餘未學的生字、詞。

1.學習生字:概、栽、確、含

2.朗讀全文,要求不漏字,不加字。

3.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

(複習生字、詞)

4.你能說說生活中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事例嗎?(說一件貼一朵花)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公開課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認知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正確讀寫“天性、宇宙、真切、脊樑、家家戶戶、莞爾一笑、花團錦簇、萬紫千紅、應接不暇、耐人尋味”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

3、解作者所介紹的德國風景與風俗特點,結合上下文與生活實際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從中受到啓示與教育。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結合上下文與生活實際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從中受到啓示與教育。

【教學準備】

同學蒐集有關德國的民情風俗。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上學期,俺們學習了一篇訪談錄《小苗與大樹的對話》,其中那棵大樹還記得是誰嗎?對,是俺國著名的語言學家、教育家季羨林爺爺。今天,俺們要同季爺爺一起去德國,去看看德國的花。

(同學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自讀課文,要求:

讀準字音,讀通順、流利。

2、出示生字,生齊讀,指名讀,師注意糾正字音:

注意“莞”是個多音字,本課中讀“wǎn”,表示地名時讀“guǎn”,如,廣東省的“東莞”;“奼”(chà)的聲母是翹舌音,不要讀成平舌音。

3、生指出書寫上的疑難字,指導書寫生字:

暇:與“瑕”區分記憶,偏旁表義

錦:與“綿”區分記憶。

嫣:右部的上下結構分配要合理。

(師可範寫。)

4、生寫生字,師巡視。

5、投影儀展示書寫,師生評議。

6、結合預習情況,理解文中疑難詞語:

房東:出租或出借房屋的人(相對“房客”而言)。

莞爾一笑:形容微笑的樣子(多指女性)。

花團錦簇:形容五彩繽紛、十分華麗的景象。

萬紫千紅:嫣:嬌豔。形容各種好看的花嬌豔絢麗。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在初讀課題的時候,同學們會發生怎樣的疑問?

(誰把自身的花給他人看?爲什麼要給他人看?)

2、默讀課文,自身在文中找答案。

3、在小組內交流自身的體會。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這節課,俺們繼續學習25課。

同學齊讀課題。

二、學文

1、在初讀了課文後,說說你對課題的理解。

(根據同學的體會,以學定教確定教學的順序。)

2、生:俺明白了德國人把自身養的花給他人看。

引導同學找到相應的語句“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裏只能看到花的脊樑”談談自身的理解。

(“花的脊樑”只是一些枝幹和葉子,並不美觀,而花最美麗的局部──花朵自身卻不能完全欣賞到,那自身豈不是得不償失嗎?可引導同學對這個問題討論一下,明白把自身的花給他人看,自身也能看到更多更美的花。)

3、讓俺們走出房屋,來到街道欣賞美麗的花朵吧!請閉上眼睛,聽老師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大家邊聽邊展開想象,然後說說彷彿看到了什麼。

(教師在輕柔的音樂聲中朗讀。)

生:俺彷彿看到家家戶戶的窗子上鮮花怒放,紅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五顏六色,千姿百態,美麗極了。

生:俺彷彿看到在這些奇特房子的窗臺上的花連成一串,匯成了一條條花的綵帶。俺感到逛街成了一種美的享受,真香真美。

師:談得真好,想象豐富,談出了自身的感受。請接着說……

生:俺彷彿看到主人們正在把一盆盆快枯萎的花搬下陽臺,換上一盆盆正在開放的鮮花。

生:俺彷彿看到各種鮮花爭奇鬥豔,吸引來了大批的蝴蝶,圍繞着各家各戶的窗臺翩翩起舞。主人聞着花香,欣賞着蝴蝶翩翩起舞;行人不時駐足觀賞,真是“人在街頭逛,似在花海中。”

生:……

師:是的,通過想象,大家已經充沛感受到了這奇麗的景色。讓俺們看看課文中的插圖,再通過俺們有感情的朗讀把這奇麗的景色表示出來吧。

(有條件可觀看德國街道的圖片,感受這奇麗的景色。)

隨機理解“花團錦簇、萬紫千紅”的意思。

(配樂指名讀、分男女生讀、全班齊讀;然後讓全班看插圖,能背則背,不能背則讀;接着謄寫本段中自身喜歡的語句。)

4、現在,你還會不會爲你剛纔在屋內沒有看到自身種的美麗的花兒而後悔呢?

(同學談自身的體會,明白人人都把自身美麗的花奉獻給大家,才幹欣賞到如此美麗、奇特的風景。)

5、隨機出示:

人人爲俺,俺爲人人。俺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⑴ 聯繫課文內容談談你的體會。

(每個人都把自身種的花兒展示在窗外,自身也能看到多於自身的更多、更美麗的花。)

⑵ 同學聯繫實際舉例說明。

(如:同學輪流值日打掃教室衛生,每人帶課外書到班上建立圖書角等等,都是人人爲俺,俺爲人人。)

⑶ 再讀讀這句話,談談你明白了什麼。

(“俺爲人人”是說每個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會責任感,要用實際行動爲大衆着想,爲社會盡到自身的義務。假如大家都這麼想這麼做就必定會換來“人人爲俺”的`結果。雖然“人人爲俺”放在前面,但實際上“俺爲人人”是前提,只有“俺爲人人”盡到責任和義務,纔會實現“人人爲俺”的美好願望。)

6、學到這裏,你覺得德國或德國人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街道景色奇麗;德國人懂得爲他人無私付出。)

7、季羨林再次來到德國,說:“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並沒有改變。”談談你的理解。

(德國沿街的奇麗風景沒有改變,依然是“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萬紫千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同時,也許作者言下之意還在讚揚德國人民那“人人爲俺,俺爲人人”的美好境界。這種境界是更令作者欣賞的,也是更“美麗”的。)

三、教師總結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設計 篇三

教材分析:

本文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寫的一篇精美雋永的短文。作者先點明瞭德國是一個愛花的國度;然後回憶了自己早年在德國留學時親身感受到德國人非常愛花;接着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述了德國家家戶戶窗口都開滿鮮花的情景,並抒發了自己的感慨:“人人爲我,我爲人人”這種境界“頗耐人尋味”;最後講述作者再次來到德國,又看到這番情景,表達了自己舊地重遊的感受,即對德國奇麗風景和與衆不同風俗習慣的讚美之情。

本文不同於一般寫景物風情類的文章,不是純粹描寫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樣娓娓道來,在講述德國風景民俗的同時,用最精練概括的語言點明瞭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長的哲理,讀起來讓人既開眼界,又回味無窮,頗受教育。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2、認識3個生字,會寫7個。理解“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奼紫嫣紅、應接不暇、耐人尋味”等詞語的意思。

3、感受異域風情,理解“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人生境界。

教學重點:

1、理解詞語的意思,讀懂課文,有感情朗讀。

2、體會“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境界,並從中受到教育。

課時安排:

2課時

所授課時: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1、德國風光片

2、“花團錦簇”“奼紫嫣紅”的畫面。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播放德國風光片

2、介紹德國哥廷根,並介紹季羨林的有關資料

3、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自讀課文

2、學習生字

“菀”是多音字 “奼”是翹舌音

3、強調易錯字音

4、詞語解釋

房東莞爾一笑 花團錦簇 奼紫嫣紅等

三、初讀課文,感受“美麗”

1、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重點理解德國人在愛花民族中佔重要的地位。

2、瀏覽課文,初步感受“美麗”

四、佈置作業,課外拓展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1、讀課題

2、師:多有意思啊,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本文的作者季羨林先生青年時代曾在德國留學了十年,在他留學的十年裏,哥廷根奇麗的景象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五十年後,當他再一次踏上這片土地時,他發出了由衷的感嘆:

(學生讀)多麼奇麗的景色!多麼奇特的民族!

師:是什麼樣的景象,讓作者有這樣的感嘆呢?讓我們繼續跟隨語言大師季羨林走進異國的風情畫卷,在欣賞他語言藝術的同時去體會做人哲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從課文的哪些句段中體會到景色的奇麗,又是從哪些句段體現民族的奇特?你們可以圈點、標畫、批註,有了感受之後再和同桌交流交流,然後把你的感受說出來。(學生默讀課文)

教師巡視。

二、領悟“美麗”

1、奇麗

預設1:“走過任何一條街,擡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奼紫嫣紅。”

① 談感受,是怎麼體會到景色的奇麗的?

② 體會詞語“家家戶戶 任何 花團錦簇 奼紫嫣紅”

③ 想象“花團錦簇 奼紫嫣紅”是怎樣的景象

④ 生有感情朗讀

預設

2、“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① 從詞語中感受花的多

② 學生練讀

③ 一生讀,其他學生想象,彷彿聽到什麼,看到什麼,聞到什麼?

④ 看到這樣的景象,你的心情如何?

奇特

預設

1、家家戶戶都在養花??他們把花都栽種在外面,不像我們中國人把花養在屋子裏。

① 對比中國人和德國人養花的不同之處,體會作者的吃驚。

② 生讀

預設2、“每一家都是這樣,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到別人的花。人人爲我,我爲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①“耐人尋味”的理解

②爲什麼說這種境界是耐人尋味的呢?

③ 聯繫上下文理解“人人爲我,我爲人人”

④ 學生聯繫實際舉例說明

⑤ 再讀,理解“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⑥有感情朗讀第三自然段,試着背誦。

三、再感美麗

1、這樣“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境界,這樣奇麗的景色,會長久嗎?

2、出示“變化是有的,但美麗並沒有改變。”

①理解“美麗”

②朗讀

3、指導朗讀句子:多麼奇麗的景色!多麼奇特的民族!我彷彿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的夢。

4、簡單瞭解這是怎樣一個夢?

四、拓展練習,推薦書目。

2022暑假教師培訓總結 篇四

在校爲期三天的培訓結束了,但帶給我的思考卻是深切的。現將這次的培訓總結一下。對我來說收穫頗多,同時也爲我今後的教學工作指明瞭方向。

這是我參加工作一年以來首次參與這種大規模的集中培訓,本次培訓主要講到低年段語文教學,教學風格,特級教師王____的語文課,如何打造高效課堂,新課改教學模式等美容,讓我受益匪淺。

第一天的培訓環境雖然比較吵鬧,但還是帶給了大家很深的體會,上午是兩節低年級語文課程對比——-《老樹的故事》,兩位語文教師各具特色的教學課方式都讓我這個即將踏上一年級教學崗位的新教師受益良多。明白了環節簡單,目標明確,以識字寫字內容爲主,課堂環節大致以導入——-識圖——-識字——-寫字進行開展,同時穿插朗讀教學。

下午聽了有關教學風格的講座,讓我明白了教師的教學風格是多麼的重要,形成獨具特色的教學風格是一位教師不斷學習與批判的過程。不斷實踐與反思的過程,不斷建構與解構的過程。在這破與立的交替上升的過程中。“課堂性格”得以形成,得以鞏固,一個年輕教師成長爲一個成熟的教師由模仿到有風格的教學階段是一個不斷摸索的艱辛過程。

培訓第二天上午聽了王____老師的語文課《威尼斯的小艇》,很有特色,在王老師層層啓發與斷誘導下,學生解讀課題,朗讀感悟品詞品句,嘗試背誦,小組討論,角色扮演,體悟全文,順利而成功地完成了本課教學。王____老師的教學理念是---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追求不同的觀念,價值體會。因爲學習語文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而不是被迫與複製這點讓我深受感動。

後來的培訓內容都是如何打造高效課堂。打造高效課堂,主動教育是指學生有積極的發展需求意識和內在意識,讓學生能動的發展,教學中應以主體性教學原則,能動性原則,學習研究。教師認真主動教育是符合時代變革與生命發展的教育,這種獨特的教學風格完全值得我們年輕教師認真的學習研究。

新課改是近些年來一直沒有停歇的口號,雖然近些年來一直在倡導,但是好像收效甚微,聽了培訓講座和馮姬冬老師與馬海昌老師的報告,我深深地體會到有些地方,有些學校在課改方面取得的具大成效,新課改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而且國小階段是關鍵,所以,雖然新課改的內容與要求我們都已經學習瞭解,但一定要立馬付諸實踐,不可拖延遲緩。

新課程改革可不容緩,這次培訓給我們這些年輕教師帶來的意義十分重大,我們今後的不斷學習與探討。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理解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人生境界。

2、理解課文中的重點句,聯繫作者生平,感受作者故地重遊時別樣的心情。

3、認識本課3個生字,抄寫課文中描寫花買美的句子。

課前準備:

課外瞭解季羨林生平軼事,閱讀季羨林作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外引入,揭題質疑

1、出示一張德國哥廷根的照片:

這是德國的城市哥廷根。這個城市因一座大學而成名,那就是著名的哥廷根大學。這個大學已經孕育了三十位諾貝爾獎的得主。早在職1935年,我們中國也有兩位有志青年帶着祖國的期望和自己的宏志求學於歌廷根大學。其中一位就是我們今天所學課文的作者--季羨林--當時他才二十五歲,滿懷雄心壯志在哥廷根大學留學十載,至1945年纔回歸祖國。1980年,三十五年後,當他再次踏上古地-第二故鄉,感慨萬千。後來,季老先生寫下了今天我們所學的這篇課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2、讀課題,質疑問難: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是什麼意思?季先生爲什麼要寫這樣一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讀通課文。

2、指名讀通課文,對學生讀得不準,或沒有讀通的地方進行指導。

3、想一想:作者在德國看到了一種怎樣的景色?

4、自由交流,讓學生通過第二、三兩段句子進行自悟,不求完備。

三、細讀課文,感悟美麗:

1、1980年,當季老先生在闊別哥廷根三十五年後,迎接我們的主人問他:你離開德國這樣久,有什麼變化沒有?季老先生是怎麼回答的?

2、出示季老先生說的話: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並沒有改變。

3、自由讀,季老先生說的美麗並沒有改變指什麼?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花之美?

4、讀第二自然段。哪裏看出德國人愛花?他們愛花的獨特之處是什麼?請讀這一段,好好體味體味。

5、交流指導:真切、脊樑是什麼意思?哪些行爲說明人愛花之真切?德國人愛花僅在於此嗎?

當你和季老先生一樣看到這奇異的異國情調時,會怎麼說?會怎麼想?

引出描寫女房東的話:莞爾一笑是怎麼樣一種笑?

6、補充材料:當時,季老先生在哥廷根租住的房子,房東姓歐樸爾。女主人歐樸爾太太大約五十多歲,是一個典型的德國家庭主婦,善良得像慈母一樣。他們只有一個兒子,在外地上大學。季先生就住在他們兒子的房間,就像一位家庭成員一樣,一住就是十年。

聽了這個介紹,你覺得女房東是怎麼一個人?簡簡單單的正是這樣說明了什麼?

德國人愛花,愛花就把花的美麗全部展示給大家一起享用,他們內斂而不張揚,淳樸簡單的人生境界,就像花兒一樣美麗。

7、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8、讀了這一段,你覺得哥廷根之美,還美在什麼?

第二課時

一、複習課文: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說說哥廷根的美麗指什麼?

二、品讀課文,再感美麗:

1、引出第三自然段:

出示:正是這樣,也確實不錯。

這句話前後半句都指什麼?這樣反覆寫的目的是爲什麼?請用肯定的語氣讀一讀。

2、讓我們真真切切地到哥廷根去感受德國人愛花之真切吧!再讀第三自然段:

理解:花團錦簇、奼紫嫣紅、應接不暇,體會花之多,花之美。

3、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裏,聞着花香,看着花語。身處異國他鄉的青年季先生,會有怎樣的感受?

(懷念祖國和故鄉,思念親人)

4、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讀出花之美。

5、僅僅是花美嗎?出示句子:人人爲我,我爲人人。我覺得這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理解:耐人尋味。這種境界指什麼?你怎麼理解這句話?

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當我爲別人付出的時候,別人也在爲我付出;互幫互利,互相贈予,共同享受生活的美麗。這就是一種人生境界。

花,使季羨林想到如何做人,這本身也是一種境界。花很美,人也美。

6、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背誦這一段。

三、前後呼應,三感美麗:

1、再出示第四自然段中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並沒有改變一句。讀了第二、三自然段後,你對這句話又有怎樣的理解?

2、當作者再一次踏上他生活了十年的哥廷根,踏上他曾經留下生活的痕跡和情感的哥廷根,他會想起什麼呢?

3、補充閱讀《季羨林先生》一書中《再返哥廷根》一文。(附後)

4、你從文中瞭解了什麼?正是這樣的情緒,使得季羨林在文中這樣寫道:多麼奇異的景色!多麼奇特的民族!我彷彿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的夢。

5、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句話。

四、總結全文,激發閱讀興趣:

1、配樂朗讀全文,說說讀了文章的感受。

2、推薦讀書:《季羨林散文》、《季羨林先生》等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正確讀寫“天性、宇宙、真切、脊樑、家家戶戶、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奼紫嫣紅、應接不暇、耐人尋味”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

3、解作者所介紹的德國風景與風俗特點,結合上下文與生活實際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從中受到啓示與教育。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結合上下文與生活實際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從中受到啓示與教育。

教學準備

學生蒐集有關德國的民情風俗。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上學期,我們學習了一篇訪談錄《小苗與大樹的對話》,其中那棵大樹還記得是誰嗎?對,是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教育家季羨林爺爺。今天,我們要同季爺爺一起去德國,去看看德國的花。

(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自讀課文,要求:

讀準字音,讀通順、流利。

2、出示生字,生齊讀,指名讀,師注意糾正字音:

注意“莞”是個多音字,本課中讀“wǎn”,表示地名時讀“guǎn”,如,廣東省的“東莞”;“奼”(chà)的聲母是翹舌音,不要讀成平舌音。

3、生指出書寫上的疑難字,指導書寫生字:

暇:與“瑕”區分記憶,偏旁表義

錦:與“綿”區分記憶。

嫣:右部的上下結構分配要合理。

(師可範寫。)

4、生寫生字,師巡視。

5、投影儀展示書寫,師生評議。

6、結合預習情況,理解文中疑難詞語:

房東:出租或出借房屋的人(相對“房客”而言)。

莞爾一笑:形容微笑的樣子(多指女性)。

花團錦簇:形容五彩繽紛、十分華麗的景象。

奼紫嫣紅:嫣:嬌豔。形容各種好看的花嬌豔絢麗。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在初讀課題的時候,同學們會產生怎樣的疑問?

(誰把自己的花給別人看?爲什麼要給別人看?)

2、默讀課文,自己在文中找答案。

3、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體會。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5課。

學生齊讀課題。

二、學文

1、在初讀了課文後,說說你對課題的理解。

(根據學生的體會,以學定教確定教學的順序。)

2、生:我明白了德國人把自己養的花給別人看。

引導學生找到相應的語句“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裏只能看到花的脊樑”談談自己的理解。

(“花的脊樑”只是一些枝幹和葉子,並不美觀,而花最美麗的部分──花朵自己卻不能完全欣賞到,那自己豈不是得不償失嗎?可引導學生對這個問題討論一下,明白把自己的花給別人看,自己也能看到更多更美的花。)

3、讓我們走出房屋,來到街道欣賞美麗的花朵吧!請閉上眼睛,聽老師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大家邊聽邊展開想象,然後說說彷彿看到了什麼。

(教師在輕柔的音樂聲中朗讀。)

生:我彷彿看到家家戶戶的窗子上鮮花怒放,紅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五顏六色,千姿百態,美麗極了。

生:我彷彿看到在這些奇特房子的窗臺上的花連成一串,匯成了一條條花的綵帶。我感到逛街成了一種美的享受,真香真美。

師:談得真好,想象豐富,談出了自己的感受。請接着說……

生:我彷彿看到主人們正在把一盆盆快枯萎的花搬下陽臺,換上一盆盆正在開放的鮮花。

生:我彷彿看到各種鮮花爭奇鬥豔,吸引來了大批的蝴蝶,圍繞着各家各戶的窗臺翩翩起舞。主人聞着花香,欣賞着蝴蝶翩翩起舞;行人不時駐足觀賞,真是“人在街頭逛,似在花海中。”

生:……

師:是的,通過想象,大家已經充分感受到了這奇麗的景色。讓我們看看課文中的插圖,再通過我們有感情的朗讀把這奇麗的景色表現出來吧。

(有條件可觀看德國街道的圖片,感受這奇麗的景色。)

隨機理解“花團錦簇、奼紫嫣紅”的意思。

(配樂指名讀、分男女生讀、全班齊讀;然後讓全班看插圖,能背則背,不能背則讀;接着抄寫本段中自己喜歡的語句。)

4、現在,你還會不會爲你剛纔在屋內沒有看到自己種的美麗的花兒而後悔呢?

(學生談自己的體會,明白人人都把自己美麗的花奉獻給大家,才能欣賞到如此美麗、奇特的風景。)

5、隨機出示:

人人爲我,我爲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⑴聯繫課文內容談談你的體會。

(每個人都把自己種的花兒展示在窗外,自己也能看到多於自己的更多、更美麗的花。)

⑵學生聯繫實際舉例說明。

(如:學生輪流值日打掃教室衛生,每人帶課外書到班上建立圖書角等等,都是人人爲我,我爲人人。)

⑶再讀讀這句話,談談你明白了什麼。

(“我爲人人”是說每個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會責任感,要用實際行動爲大衆着想,爲社會盡到自己的義務。如果大家都這麼想這麼做就必然會換來“人人爲我”的結果。雖然“人人爲我”放在前面,但實際上“我爲人人”是前提,只有“我爲人人”盡到責任和義務,纔會實現“人人爲我”的美好願望。)

6、學到這裏,你覺得德國或德國人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街道景色奇麗;德國人懂得爲他人無私付出。)

7、季羨林再次來到德國,說:“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並沒有改變。”談談你的理解。

(德國沿街的奇麗風景沒有改變,依然是“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奼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同時,也許作者言下之意還在讚揚德國人民那“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美好境界。這種境界是更令作者欣賞的,也是更“美麗”的。)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設計 篇七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積累】: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正確讀寫“脊樑、家家戶戶、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奼紫嫣紅、應接不暇、耐人尋味”等詞語。

【方法與能力】:瞭解作者所介紹的德國風景與風俗特點,結下上下文與生活實際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從中受到啓示和教育。

【情感與思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課文中優美語言;從課文中受到“人人爲我,我爲人人”思想的教育。

【拓展與延伸】:背誦課文,摘抄文中描寫花美的句子。

【重、難點突破】: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從中受到“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啓示和教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現在,我們很多的人家家裏都養着或多或少的花草,供自己觀賞。可“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相機板書: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二、學習課文

1、初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說說題目的含義。

提示:抓住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是作者在德國看到的奇麗景象,一方面是文章的中心句“人人爲我,我爲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附相關例句:

“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裏只能看到花的脊樑。”這句話承接上一句,進一步點明瞭德國人養花的與衆不同之處。因爲花朵都朝外開,那麼在屋裏看到的“花的脊樑”就是花朵的背面(包括枝幹和葉子)。顯然,德國人養花是給別人看的。

“人人爲我,我爲人人。我覺得這一處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頗”是“很、非常”的意思。“耐人尋味”指意味深長,值得仔細體會琢磨。“我爲人人”是說每個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會責任感,要用實際行動爲大衆着想,爲社會盡到自己的義務。“我爲人人”是“人人爲我”的前提。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一談。

2、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與大家一起交流。

提示:

(1)“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並沒有改變。”作者是說德國沿街的奇麗風景沒有改變,德國人那“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美德沒有改變,這種境界是更美麗的。

(2)“我彷彿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的夢。”作者時隔四五十年又來到德國,見到那家家戶戶窗口上的鮮花,不由得觸景生情,彷彿進入了夢鄉,回到了四五十年前的留學生活時代,他陶醉在鮮花豔麗之中,沉浸於思鄉情緒之中。

3、學習了這一課,你從中愛到了怎樣的啓示與教育?

學生自由交流。

三、作業

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朝外:我爲人人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奇麗的景色,

奇特的民族

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人人爲我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這是一篇敘事散文,要讓學生積累寫景的好詞好句,發揮想象,彷彿置身於德國街道的花海里。使學生領略到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高尚品德。本課的設計我在拓展和深化方面做得不夠到位。

五年級《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設計 篇八

教學目標:

1、品味“脊樑、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奼紫嫣紅、耐人尋味”等重點詞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知異域風情,感悟“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境界。

3、初步感受德國人優雅、含蓄的處事風格。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今天是老師和大家第二次合作上課,讓我們一起努力,一起合作,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給大家看,好嗎?

一、以“獨特的養花方式”引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北大教授季羨林文章,齊讀課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德國是個愛花的民族,他們愛花的方式非常的獨特,誰能說說它的獨特之處?

3、課文也是這樣寫的,出示句子,指名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這句話講了幾層意思?(2層: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自己又看別人的花。板書)

出示句子: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裏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句子寫了兩層意思,所以中間用的標點是——;齊讀句子。

二、感受“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的行爲美

1、課文哪些地方講了“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這一層意思,找出來,劃一劃。指名讀。

出示句子:“家家戶戶都在養花。他們的花不像在中國那樣,養在屋子,他們是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裏只能看到花的脊樑。”

2、你從句子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德國人獨特的愛花方式?(引出3個“都”)。

小結:是啊,家家戶戶都在養花,家家戶戶都把花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家家戶戶的花朵都朝外開。多麼不約而同的行爲,多麼自覺的行爲,這在德國已形成了一種風俗,已形成了一種習慣,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種獨特吧!一起讀。

3、“脊樑”本來是什麼意思?(脊背,背上中間的骨頭),動作演示。只能看到花的“脊樑”,就是看到什麼?(枝幹)

小結:德國人把花的背面留給自己,把最美麗的一面留給別人看,讓我們再齊讀感悟。

三、感受“自己又看別人的花”的景色美

1、在屋子裏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走在街上自己又看別人的花,看到的是一番怎樣美麗的景色呢?小聲讀第3自然段,劃出景色美麗的句子。請生讀。

出示句子:“走過任何一條街,擡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奼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2、你特別是從哪個詞語感受到美麗的呢?重點理解“花團錦簇、奼紫嫣紅”。獎勵理解好的同學板書詞語。

“花團錦簇”:形容花兒很多,緊緊聚攏在一起,五彩豔麗的花兒一朵擠着一朵,一朵挨着一朵,花兒多而茂盛,強調形態。(你從形態上感受到了花的多而茂盛。)

“奼紫嫣紅”:形容花兒顏色豐富,豔而嬌,強調色彩。(你從顏色上感受到了花兒的美麗。)

應接不暇:看花的人看得來不及,看出花的多而美。(你從看花人的反應中感受到美麗。)

花的海洋:花很多,像海洋一樣。(你從面積廣看出了花的多。)

山陰道:讓看花的人如進入了鬱鬱蔥蔥的的大森林,感受到花的多而美麗。

任何、家家戶戶;從街道、窗戶的多感受到花的多。

小結:你們真會讀書啊!作者用那麼多詞語,從那麼多角度寫出了景色的美麗。

3、指導朗讀:那你能把這美麗讀出來嗎?指導讀出花的多、美;

多麼美麗的景色啊!值得人慢慢去品味,讓我們讀慢些,讀柔些。

指名讀,誰能把花讀得更多些,更美些!

真美的景色啊!讓我們一起把花讀得更多更美。

4、欣賞景色,展開想象:想不想看看着美麗的景色?一邊看一邊展開想象,此時你正漫步在德國的街頭,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5、把你感受到的美麗,展開的想象,用具體的語言描述下來。(音樂不斷)

學生交流自己的小練筆。

6、小結:是啊,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裏,聞着花香,聽着鳥語,望着窗外一朵朵,一簇簇,競相開放,奼紫嫣紅的鮮花,真是一種美的享受。

走在這樣的街道上,你的心情會怎樣?(高興、愉悅、神清氣爽、舒暢)

讓我們帶上這份心情再一起配音樂齊讀。

四、感悟“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意境美

1、因爲有那樣獨特的養花方式,纔有如此美麗的景色,所以季先生這樣認爲——,出示句子,齊讀。

“人人爲我,我爲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對這句話,你怎麼理解?(板書:人人爲我,我爲人人)

提示:

(1)“人人爲我,我爲人人”文中具體是指什麼?

補充句子: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裏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一起讀。

(2)“耐人尋味”是什麼意思?“頗耐人尋味”是什麼意思?爲什麼說“人人爲我,我爲人人”這種境界是很耐人尋味的呢?

2、小結:對啊,在屋子裏自己的花給別人看,在街上自己又看別人的花,看到的景色比看自家的花更加美麗,更加絢麗多彩,得到的收穫更大、更多,這確實“耐人尋味”,確實值得人細細去琢磨、品味啊!。沒有發過言的同學起立,讓我們一起來讀。

五、感悟“莞爾一笑”的含蓄美

1、是啊,“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自己又看別人的話”這種獨特的愛花方式是耐人尋味的,“人人爲我,我爲人人”這種境界是耐人尋味的。當季先生爲有如此的養花方式感到吃驚,去女房東時,女房東的反應同樣也是耐人尋味的。

出示句子,引讀:我曾問過我的女房東:你這樣養花是給別人看的吧!她莞爾一笑,說:“正是這樣!”

2、師生分角色朗讀,請生評價。(語氣,表情等)

3、“莞爾一笑”是怎麼樣的一笑?(微微一笑)季先生很吃驚,但是女房東卻是微微一笑,你覺得女房東當時心裏是怎麼想的?

提示:

(1)很平常,再普通不過了,每戶人家都是這麼做的。(作爲德國民族中普普通通的一員,家家戶戶都是這樣做的,當然覺得很平常,很普通了!)

(2)很自豪,整個民族都有這樣的境界。家家戶戶都這樣養花,對於外國留學生的季先生才感到吃驚。(相對與其他民族、其他國家而言,德國民族家家戶戶都這樣養花,都有“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境界,多麼值得自豪啊!)

(3)很高興,季先生能領會德國人這樣養花的用意。(一名外國留學生,能猜測、領悟到德國民族這樣養花的用意、目的,這是多麼值得高興的事情啊!)

4、小結:從“莞爾一笑”中,我們能解讀出女房東那麼豐富的想法,但不管想法如何豐富,女房東都只是“莞爾一笑”,這多麼“耐人尋味”啊!讓我們一起讀這幾句話。

3、既然“莞爾一笑”是微微一笑的意思,爲什麼不直接用微微一笑呢?

小結:是的,從“莞爾一笑”讓我們感受到了德國人的含蓄、內斂;美麗、優雅,就如他們愛花,就默默地、自覺地把花的美麗全部展示給大家一樣,德國人的這種言語神態與養花方式是多麼相似,真是異曲同工、耐人尋味啊!再齊讀。

六、抓住“美麗”總結課文

1、四五十年後,季先生又回到了德國,看到了街上家家戶戶的窗口上依然開滿了鮮花。於是,他說——出示句子,齊讀。

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並沒有改變。

你認爲季先生說的“美麗”包含什麼?(板書:美麗)

2、小結:是的,“美麗”不光包含着美麗的景色,更包含着“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美麗境界。如果沒有“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自己又看別人的花”這種獨特的養花方式,就沒有這美麗的景色;正是因爲有了這家家戶戶、整個民族、世世代代都擁有的“人人爲有,我爲人人”的精神境界,所以纔有了這奇麗無比的景色。

3、所以季先生髮生了這樣的感嘆:

出示句子,齊讀:多麼奇麗的景色!多麼奇特的民族!

讓我們再大聲地朗讀這兩句話,來結束這美麗的課文。

七、延伸作業

1、如果想對作者與德國有更多的瞭解,課外可看看季羨林先生的作品,我們的課文就出自這部作品。

出示:“課外閱讀:《再返哥廷根》

2、課文的第3自然段描寫的景色很優美,表達方式也很獨特,背誦並抄寫,把它積累起來。

出示:背誦並抄寫課文第3自然段。

板書: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人人爲我 我爲人人)

任何 花團錦簇 奼紫嫣紅 家家戶戶

花的海洋 山陰道 應接不暇

五年級《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設計 篇九

一、談話導入,讀題激趣:

同學們,看老師在黑板上寫一個字。(板書:花)看到這個字,你會想起哪些帶“花”的成語?(預設:百花爭豔、花紅柳綠、春暖花開、花好月圓、繁花似錦……)

一提起“花”,我們總是把它和美麗芬芳聯繫在一起,而在季羨林先生的眼中,它更代表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崇高的精神境界。讓我們跟隨季老,一起走進這愛花的國度,這奇特的民族。

板書課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有詩意、有哲理地讀題目)

(一)、師:課前大家都預習了課文,那通過過預習,你都掌握了這些詞語了嗎?(找學生齊讀,開火車讀)

檢查字詞:(漸漸小下去的聲音說明同學們已經讀完,能把自己沒讀完的地方堅持讀完,這是一個幾號的品質)下面我檢查一下詞語:

出示整組詞語:誰來帯讀一下?(讀的又對又響,真不錯!)

A正音:脊樑,念輕聲,是什麼意思?人的脊樑在哪裏?

課文中指什麼“脊樑”?

花的脊樑是什麼意思?花朵的反面。

結合圖片理解。生:花的枝幹、花的葉子、花瓣的背面。

B、莞爾一笑:念wan,它還有另一個讀音,念guan,東莞是廣東的一個地名。

C、在書寫上你們有什麼要提醒大家的嗎?

“應接不暇”是“日”旁,你教教大家怎麼記住它?(中國漢字是形音義結合體,記住了它的義能更好的幫助我們記住它的形)

他還有兩個形近字呢!誰會組詞,並說說你是怎麼記住它的。

4、請同學們拿起筆把比較難寫的生字在生字表旁邊寫2遍。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看溫馨提示:(1)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2)、邊讀邊思考:再次來到德國,作者發出怎樣的讚歎?用“﹏﹏”劃出來。(課件出示)

2、學生自由讀課文

師:德國一個愛花的國度給季羨林老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五十年過去了,當作者再次踏上這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國土時,他發出了怎樣的感嘆?

生:多麼奇麗的景色!多麼奇特的民族!(課件出示)

師:你從文中哪些地方讀出了景色的綺麗?又從哪些地方看出了民族的奇特?畫出文中相關句子和段落,你們可以圈點、標畫、批註,要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有了感受之後再和同桌交流交流,然後把你的感受說出來。(學生默讀課文)教師巡視。

(一)體會景色的綺麗

預設1:花美

生:走過任何一條街,擡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奼(chà)紫嫣(yān)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出示幻燈:走過任何一條街,擡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奼(chà)紫嫣(yān)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師:讀完這一段,你有什麼感受?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美麗?請你說,其他同學認真聽,可以發表不同的看法、見解,也可以補充。

生:我從“花團錦簇”和“奼紫嫣紅”這兩個詞語中感受到了景色的奇麗。師:你很會讀書,很會抓詞語。

(3)多美的景象!(出示鮮花的圖片)看,這樣鮮花彙集成團就可以稱之爲___,各種花兒豔麗奪目的美好景象就可以稱之爲_____

(4)A像這樣描寫花美的詞語還有很多,你能說出一兩個嗎?(同學們積累的詞語真多,看來你們平時讀書的時候很注意積累一些優美的詞語。)

B老師也找了一些,讓我們來美美地讀一讀,出示:五彩繽紛、五彩斑斕、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繁花似錦、嬌豔欲滴),

(5)讀的真美,讓我們這種感覺再美美地讀讀課文?

(6)引讀:多美的景色啊!

出示幻燈片:

早上,孩子們背上書包,穿過街頭,他們擡頭向上看,只見__________

傍晚,人們下班回家,走過街上,他們擡頭向上看,只見______

年輕的留學生季羨林初到德國,走在街上,他擡頭向上看,只見_________

(7)、師:正因爲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奼紫嫣紅。所以齊讀句子

(課件出示句子: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預設2:花多

師:請同學們再靜靜地看着這段文字,想想這段文字除了寫花的美之外,還寫了花的--(多)你從哪兒感受到的?(花多【本站】)

(1)“花的海洋”花像海洋,能不多嗎?

(2)“家家戶戶”(不是一家一戶而是家家戶戶,真是多呀!)

(3)“任何一條街”(是啊,不是一條街而是任何一條街每一條街都有這樣美的花,真多呀!)

(4)誰能把花的多讀出來?

(5)大家都讀得很好。

師:你們想不想親眼目睹一下這奇麗的景色?

生:想

師:好,下面我帶大家一起去看看,我請一名同學讀,大家一邊聽一邊看文字,一邊展開想象,透過這些語言文字,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一會請你描述一下。

師:配樂朗讀

師:你看到了什麼?你聽到了什麼?

生:我看到街道兩旁花團錦簇、奼紫嫣紅的花朵競相開放,把整個窗戶,整條街裝扮得非常美麗。

生:我看到一片片花海競相開放,蜜蜂圍繞着花朵嗡嗡的歌唱着。

生:我看到我和我的同學走在大街上,聽着鳥兒的歌唱,聞着花香,在散步。

生:我看到兩個人站在開滿鮮花的大街上在聊天說:你看這景色多美呀。

生:我看到兩隻蜜蜂嗡嗡的湊在一起聊天:多麼美麗的花兒……

師:是呀,欣賞着競相開放,奼紫嫣紅的鮮花,真是一種美的享受。人們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裏,聞着花香,聽着鳥語,望着窗外一朵朵,一簇簇,競相老師帶到這美麗的異國風光。讓我們再次美美地讀讀這一段文字。

生:想

生:齊讀句子

(二)、體會風情的奇特

1、師:好一派奇麗的景色啊!那又是一個怎樣奇特的`民族才能創造出如此奇麗的景色呢?瀏覽課文,哪些地方寫出了德國民族的奇特,用波浪線劃出來。

2、生自由讀課文。

師:文章當中哪裏看出了民族的奇特?

生:家家戶戶都在養花。他們的花不像中國那樣,養在屋子裏,他們是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裏只能看到花的脊樑。師:你從哪裏體會到民族的奇特?

生:他們把花都養在窗臺上。

師:你家花養在哪裏?

生:我家養在陽臺上;我家養在客廳裏

師:可是他們卻把花養在窗臺上,大家說奇特吧?

生:奇特

師:大家還從哪個地方看出民族的奇特?

生: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裏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人人爲我,我爲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我從這裏看出了民族的奇特。

師:是啊,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那自己在屋子裏看到了什麼?

生:看到了花的脊樑。

師:你家養花是做什麼的?

生:美化環境;綠化空氣;釋放氧氣……

師:可是他們卻不這樣做,只看到花的脊樑?他們不喜歡花麼?那爲什麼還這樣做呢?

2、他們這樣做季老先生很不理解,我們也很不理解,他們爲什麼要這樣做呢?

(創設情境)現在你們就是德國的養花人,老師當記者,採訪採訪你們--

你好,你家裏養的花,自己只看到枝枝葉葉,不覺得委屈嗎?--生答

你好,你們這樣辛苦養花不是白費了嗎?--生答

房東太太,你養花是給別人看的,心裏怎麼想的?--生答;你“莞爾一笑”,這“莞爾”中的深意在哪裏呢?--生答。

3、正是這樣。房東太太眼中再普通不過的現象,季羨林爺爺又有怎樣的感慨?就是--(齊聲)“人人爲我,我爲人人”這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生:他們一心爲了別人,有一種奉獻精神。用文中的話說就是:人人爲我,我爲人人。

師:人人爲我,我爲人人。文中說這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爲什麼說耐人尋味?耐人尋味是什麼意思?

生:頗是很,非常的意思。耐人尋味,就是值得細細品味。

生: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裏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師:當我們再次讀這段話的時候,你會帶着怎樣的心情來讀?

生:敬佩,感動……朗讀

你們之所以感受這樣深刻,是因爲衆多的德國人無私的境界,深深地打動了我們,他們的這種境界就是齊讀:“人人爲我,我爲人人”

師:在德國我們能看到漂亮的花海,能聞到花綻放的清香,所以讓我們感受到他們“人人爲我”的境界。奇麗的花,奇特的民族,深深的打動了季先生,所以他說:大家齊讀這句話:人人爲我,我爲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師:現在大家明白爲什麼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了吧?

三、聯繫生活實際,談我爲人人,人人爲我。

正是有了這樣的一種境界,使我們見視到了這樣奇特的民族,請大家讀。

出示課件:家家戶戶都在養花。他們的花不像中國那樣,養在屋子裏,他們是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裏只能看到花的脊樑。

5、小結:是的,正像你們所說的德國民族是奇特的,他們的奇特表現在他們家家戶戶都______,並且是把花都栽種在__________,在屋裏只能看到_______,而把最美的花給_街上的行人_看。同學們,這就是季羨林先生所說的“我爲人人”的精神!正是有了這樣的一種境界,也纔有了這樣奇麗的景色。

我爲人人,德國才堪稱一個奇特的民族,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種奉獻精神,相信我們的國家也會達到這種“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境界。

四、重尋鄉夢,品味“美麗”:

1、出示:德國四五十年前後街頭的圖片,對比觀察。

2、師:來,讀讀季爺爺說的這句話--“變化是有的,而美麗卻沒有改變。”這裏面藏着他第二次到德國的所見所想。

(1)師:四五十年後,作者已由青年變成老年,什麼變了?什麼沒有變?指名答。

(2)師:這美麗指是什麼?對,德國街頭還是那樣的美麗--花團錦簇、奼紫嫣紅、花的海洋、山陰道上,應接不暇;美麗僅僅指花嗎?幾十年過去了,德國人這種美好的心靈卻從來沒有改變!再讀這句話。

(3)此刻,作者對德國這個民族產生了一份怎樣的情感?敬佩(板書)

五、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1、今天,我們不但感受到了德國奇麗的風景和與衆不同的民族風情,也感受到季老先生情感的變化,(指板書)由吃驚到讚歎,再到敬佩。讓我們帶着由衷的敬佩,再讀這句話:多麼奇麗的景色!多麼奇特的民族!

2、學到這裏,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發現,這篇課文在表達上還有一個特點,它不同於一般寫風景風情類的文章,不是把作者遊覽過的各種新奇的景物羅列出來,而是像拉家常一樣娓娓道來,單單寫出這多年不變的景色,這究竟是爲什麼呢?(在講述德國風景民俗的同時,用最精練概括的語言點明瞭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長的哲理,讀起來讓人既開眼界,又回味無窮,頗受教育。)

六、抒情總結

最後讓我們再次走進德國,隨着季先生一起來讀。

(配樂情境朗讀,理查德克萊德曼的鋼琴曲《思鄉曲》)

漫步在花團錦簇的大街之上溫馨愜意

遨遊於奼紫嫣紅的樓宇之間流連忘返

沐浴着芬芳的花海之香遐想聯篇

編織了四五十年的童話傾刻間夢想成真

七、板書設計

25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奇麗的景色奇特的民族

花團錦簇人人爲我

奼紫嫣紅我爲人人

目不暇接

師:課下自己閱讀《再返哥廷根》。瞭解作者對德國的獨特情懷。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