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九年級語文《隆中對》教案新版多篇

九年級語文《隆中對》教案新版多篇

九年級語文《隆中對》教案 篇一

教學設想

本文從客觀實際出發,擺事實,講道理,提出充足理由,得出明確結論的說理方法,對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說理能力大有好處,應該引導學生學習。通過對隆中對策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諸葛亮怎樣從客觀實際出發,正確分析當時形勢,推斷未來發展,爲劉備確定了建立帝業的政策和策略,從而認識諸葛亮非凡的政治軍事才能和卓越的遠見。教學過程 中注意遵循“讀寫結合”的原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簡介當時的政治形勢,導入 新課

1、出示預先準備的《三國形勢圖》。

2、東漢末年,廣大農民在殘酷的剝削壓迫下,紛紛舉行起義。其中聲勢最大的是公元184年的黃巾起義。

3、東漢統治者利用地方豪強鎮壓農民起義軍,因此各地豪強武裝擴大了勢力,各據一方,互相混戰。當時袁紹佔有現在的遼寧省、河北省、山東省、山西省和河南省北部一帶,勢力最大。曹操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之戰以幾萬兵力打敗袁紹幾十萬大軍之後,到公元206年完全佔有袁紹的地盤,成爲勢力最強大的軍閥,整個黃河流域,幾乎都在他的控制範圍。

孫權佔有長江下游一帶,包括現在的江蘇省長江以南部分和浙省北部,以及安徽省的宣城、江西省的吉安等地。劉表據有現在的湖北省荊州二帶。劉璋佔有現在的四川省。張魯佔據了現在四川省北面的漢中一帶。

劉備在公元186年靠鎮壓黃巾軍起家,只有幾千人馬,沒有地盤,先後曾依附曹操、袁紹等人。曹操袁紹作戰時,劉備被袁紹派到汝南活動,擾亂曹操的後方。公元201年被曹操趕到荊州投奔劉表,屯駐在新野(今河南新野),看守荊州的北門,以防曹操。

公元207年,在徐庶的推薦下,劉備三次親自到現在湖北省襄陽縣城西20裏的隆中訪問諸葛亮,向諸葛亮請教統一天下的大計,並請他出山輔佐自己。當時諸葛亮只有26歲。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諸葛亮當了劉備的軍師,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政權。

二、板書課題,解題

對,對策。古代臣民回答統治者所問的'政治、軍事方面的策略叫“對策”。《隆中對》是劉備在公元207年(漢獻帝建安十二年)10月第三次訪問諸葛亮時,諸葛亮就劉備提出的問題所陳的對策。

三、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準確

1、學生默讀。要求學生在一定時間內,藉助工具書、註釋,掃除文字障礙。

隴畝(lǒng) 傾頹(tuí) 猖獗(chāngjué)

存恤(xù) 夷越(yí) 欲信大義於天下(通“伸”)

2、教師範讀,學生整體感知全文。

3、學生個別朗讀,其餘學生認真聽。要求讀準音,斷準句,明確句讀,不讀破句。

4、學生齊讀全文。

四、誦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第1段):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

第二部分(第2段):徐庶推薦諸葛亮。

第三部分(第3、4、5段):劉備往見,諸葛亮詳陳對策。

第四部分(第6段):劉備對諸葛亮的器重。

五、師生共同分析第一、二部分的內容

1、第一部分在全文中有什麼作用?

明確:介紹人物和身份。

2、徐庶說諸葛亮是“臥龍”有什麼含義?他爲什麼要劉備親自去拜訪諸葛亮?

明確:“臥龍”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諸葛亮的超人才智,再一次表明他是一個隱居山野的非凡人物。在徐庶看來,“枉駕”纔是得“宜”,“俱來”便爲“屈致”,這就更突出了諸葛亮的才能。爲下文“凡三往,乃見”埋下伏筆。

六、佈置作業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學生朗讀課文第三部分

二、引導學生分析第三部分

這一部分是全文的主體。在這一部分裏,諸葛亮十分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天下形勢,推斷了未來的發展,爲劉備確定了建立霸業,復興漢王朝的政策和策略。

1、劉備第三次拜訪諸葛亮時態度和心情怎樣?從哪些行動和語言裏能看出來?

明確:“凡三往,乃見”,既表現了諸葛亮的謹慎性格,也說明了劉備的熱心求賢。針對時局特點,表明平生抱負,詢問除奸興漢的大計。談話簡明得體,語氣委婉有致,態度謙虛誠懇,流露了對漢室江山的焦慮心情。

2、諸葛亮的回答直接從曹操談起行不行?爲什麼?

明確:不行。因爲先分析形勢,是針對劉備談話時對形勢的說明而發,同時分析形勢是爲下文確定策略提供根據。

3、爲什麼要先分析曹操?擺了哪些事實?得出了什麼結論?

明確:因爲曹操使“主上蒙塵”,“漢室傾頹”,是劉備“欲信大義於天下”的頭號敵人。曹袁並論,用事實有力地肯定了曹操謀略出衆,兵力雄厚,政治地位優越。得出強弱懸殊,難與爲敵的結論。

4、接着從哪幾個方面分析了孫權?結論是什麼?

明確:從政權、地利、人和等方面進行了分析。結論是孫、曹矛盾,可結爲外援。

5、對劉備來說,荊州有哪些有利條件?諸葛亮是怎樣暗示劉備的?

明確:荊州的有利條件是物產豐富、軍事要塞、劉表無能。所以諸葛亮用反問句的方式來暗示劉備,含蓄而有分寸,巧妙地將荊州可取、勿失良機的信息傳達給了劉備。

6、爲什麼要分析益州?諸葛亮認爲益州有哪些優越條件?

明確:由於荊州四通八達,爲兵家必爭之地,所以只能做外圍,不能做主要的根據地,因此最後分析了益州。益州的有利條件是: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天然糧倉,條件優越;政權動搖,民心已失。因此有機可乘,並且益州可以作爲可靠的根據地。

7、建立根據地以後,諸葛亮告訴劉備進一步應該怎麼辦?

明確:根據地解決後,就形成了三國鼎立之勢。但如何“信大義於天下”“成霸業”“興漢室”呢?因此諸葛亮進一步爲劉備謀劃了北伐曹操的戰略藍圖,指明瞭建立根據地以後應該如何行動。

談如何北伐曹操可從三個方面分析:

(1)條件如何?

①有政治資本;②深得人心;③人才薈集。

(2)怎樣準備?

①軍事上,先保住荊、益二州,積蓄力量;

②民族關係上,“和”“撫”各部族,解除後顧之憂;

③外交上聯合孫權,共擊曹操;

④內政上革新政治。

(3)如何行動?

①等待時機,兵分兩路;②鉗形攻勢,直取中原。

這樣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先主曰:‘善’!”則含蓄地流露了劉備內心的無限喜悅,表明兩人的政治見解完全一致。

在這段對策裏,諸葛亮針對劉備提出的問題,根據當時的客觀形勢,具體分析了敵我情況和相互間的利害關係,爲劉備確定的“成霸興漢”的建國策略具體周詳。從後來形成的三國鼎立的歷史事實來看,其預見性是完全正確的。這就充分顯示了諸葛亮驚人的政治軍事才能和卓越的見識。

這一段不僅內容精闢,而且論證嚴密,層層深人,擺事實,講道理,有根有據,結論明確。這種說理方法和嚴密的邏輯思維,很值得學習和借鑑。

三、教師評點第四段。

最後寫“關羽、張飛等不悅”,實際上是從側面表現劉備對諸葛亮的依賴。“猶魚之有水也”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劉備得到諸葛亮後的滿足心情,證明了諸葛亮的驚人才能的確是名副其實,從而很自然地照應了開頭的“自比管仲、樂毅”和人稱“臥龍”。

四、佈置作業

1、熟讀背誦第4段。

2、把下面的一段文字譯成現代漢語:

諸葛亮,字孔明,琅琊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硅,字君貢,漢末爲泰山郡丞。亮少孤;從父玄爲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

九年級語文《隆中對》教案 篇二

(一)教學背景分析

這節課是在新課程理念下設計的,圍繞新課標,教師轉變傳統的文言文教學觀念,衝破文言文的考試評價體系的規囿,構建新的教學模式(問題——活動教學模式),按照“見仁見智”的閱讀原理,實行“師與生、生與生”的多向交流,先讓學生各抒已見,再由教師相機點撥,從而讓學生在“讀讀議議”中撞擊閱讀心得的火花。這也體現“以人爲本”的設計精神,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允許學生有自己的見解。尊重學生併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積極的進行學習。

(二)教材分析

《隆中對》出自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23課,這篇課文是人物傳記節選,但它的核心部分卻是一篇才華橫溢的對策——諸葛亮對劉備“信大義於天下”而問“計”所作的回答。因爲對策的地點在諸葛亮的隱居地隆中,所以後人稱之爲“隆中對”。這是諸葛亮在精闢分析當時形勢的基礎上得出的結論,是對戰略形勢所作的天才預見。人們常說“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就是指這篇對策而言。

因此,學習這篇文章,既可以感受到諸葛亮作爲“智慧之化身”的聰明才智,也可以體會到劉備做爲一代梟雄的非同尋常的氣質,更可以藉此感受整個的三國文化,還可以爲下一課《出師表》的學習墊定基礎。

(三)學情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應該學什麼?他們與七、八年級學生最大的區別是什麼?我想一是知識容量的拓寬,二是學習深度的增加。對於九年級的文言文教學,僅僅圍繞一篇課文對字詞意義和句子翻譯,是無法滿足他們的學習要求的。文言文教學應該有更廣闊的視野和更深入的思考。同時,九年級課文文言文課文較長,“句句串講,字字落實”的模式高耗低效,效果不明顯。學生“只是用耳,用手,耳聽手記,惟獨不用口與心,思維禁錮了,積極性壓抑了,學習能力泯滅了”只有找到一個教學新的教學模式才能適應九年級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需要。

(四)教學重點及確定

文章通過隆中對策,給讀者塑造了這一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的形象,他善於審時度勢,觀察分析形勢,並能高瞻遠矚,推知未來,這個形象的塑造是逐步深入完成的,所以教學重點是:對諸葛亮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五)教學難點及確立

作者始終圍繞着諸葛亮對策這個中心思想,圍繞着諸葛亮這個人物形象進行敘寫議論。結構佈局爲清晰十分嚴謹,這是學生學習全文的一個關鍵,更是一個難點。

(六)說學法

九年級學生已完全具備蒐集信息的能力,有一定的語文綜合能力,但如何更好地解決調動他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動腦、動手,就成爲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制定如下學法指導: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我先通過《三國演義》主題歌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再出示三國掛圖分析形勢,導入新課。

2、通讀課文,讀通課文。通過多種多樣的朗讀,或齊讀,或默讀,將生字詞意義,疑難語句的學習權交給學生,小組討論交流解決,個別示範等多種形式並舉,教師僅僅是一個引導者。學生的參與度高。教師培養了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生的主體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使他們不僅能真正學懂大綱要求的文言知識,還能遷移所學知識,閱讀課外文言文文段。

3、初步感知,互動感悟。

我依據學生自己的習慣、情趣和對課文的熟悉程度,讓學生邊讀邊想邊記,獲取閱讀本文的初步印象——題材、內容、思想情感、藝術手法。然後把閱讀所得在全班進行交流,生生、師生之間相互補充,相互提高,形成對文章內容、結構等全面深刻的認識,同時通過復讀印證別人的見解,完善自己的認識,或提{}出更新更深的感悟。尤其是對諸葛這一人物的分析就是師生互動的結晶。

4、研讀“對策”,角色演讀。

我針對學習重難點,找到局部突破口——“隆中對策”進行引導分析,採用角色演讀的方法。這既是閱讀技巧的指導,又是文言字詞句含義理解的檢查。

在這環節中使用大屏幕展示重點問題,使教學生動形象,也可加深印象,更好地進行賞析。

5、我評“對策”,拓展思維。

爲使學生能主動探究的學習,我設計遷移訓練,以此來培養學生多角度思維的能力,以便能正確看待歷史,形成正確的歷史觀。

教學反思

一直以來,國中文言文教學,都是採取“教師講、學生背”的注入式教學。這種把原本鮮美的食物嚼得稀粑爛,然後再灌給學生的教學方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處於被動學習的狀態,造成了學生對文言文的厭學心理。

爲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嘗試進行了“問題——活動”文言文教學模式。

我首先抓住了一些興奮點來設計教案,並在授課的適當時機恰如其分地製造興奮點。如“激趣導入”部分“三國地圖”,都極大地激活了學生的興奮點,使學生跨越了時空的阻隔,彷彿置身於古三國時期,目睹諸葛亮笑談“天下三分”的策略。在“角色演讀”的環節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須認真研讀課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當然,這少不了他人的幫助。這一環節使學生感受到了“團隊精神”的重要,這和諸葛亮“隆中對策”中所提倡的“用賢”有很多相似之處。“我評‘對策’”環節再次調動了學生的熱情,使學生更好地發揮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補缺者,學生思維的活躍遠遠超出了老師預先的估計,這其中也少不了課前廣泛閱讀所起的作用。

這種方式的學習,降低了文言文學習的難度,增加了文言文學習的樂趣。其要義是進入文本所描述的具體情境,因知世、論世而評人,又因評人而反觀課文的用語,咀嚼語句中的真實內涵——最終實現對文言文的有效學習。文言文的理解應該是和閱讀始終結合在一起的。通過朗讀來增進理解,在理解中推動朗讀,二者就會形成解讀的合力。

“問題——活動”是新課程標準倡導的一種新型學習文言文的方式。作爲教師,我們應該正視當前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積極尋求解決的方法。近年來,筆者在國中文言文教學中,運用討論閱讀法進行教學,收到了一點收穫,在此拋磚引玉,與同行們共同商榷。

《隆中對》的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積累文言實詞,掌握常見文言句式,培養文言語感。

2、過程和方法:反覆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脈絡。結合《三國演義》第37和第38回,引導學生了解史家筆法和小說家筆法的異同。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發現文中人物的閃光點,教育學生做熱愛祖國、志向遠大、有理想有抱負有智慧有膽識的人;做尊重知識,重視人才,虛懷若谷,不恥下問的人。

【教學重點】讓學生分析理清諸葛亮一番話的核心、方針依據。

【教學難點】教材中涉及的歷史事件及背景。

【教學過程】

《隆中對》第一課時

一、預習導學

1、導入新課

用課件播放《三國演義》片尾曲《歷史的天空》,教師提問:"眼前飛揚着一個個鮮活的面容",請問,你的腦海裏都裝着三國中的哪些英雄?你最喜歡誰?爲什麼?通過提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的思維迅速活躍起來。

然後出示課件:杜甫《蜀相》中的詩句: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提問,詩中寫的人是誰?――諸葛亮。

2、爲下列加點字注音

好《梁父吟》()因屏人()猖蹶()()屯新野先()

主遂詣亮()傾頹()隴畝()不可勝數()

樂毅()欲信大義()存恤()帝室之胄()

潁川()殆()劉璋()北據漢沔()

二、整體感知

1、板書課題,解題。

引導學生看課文註釋①,補充以下要點:

1)、陳壽,曾在蜀任觀閣令史,蜀亡後,仁晉任着作郎,平陽侯相,累官至治書侍御史。他博採舊聞,綜合當時各國史料,進行考覈取捨,着《三國志》,與《史記》《前漢書》《後漢書》合稱《四史》,南北朝時宋裴松之爲它作注,亦頗有名。

2)、"對",對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問的政治、軍事、經濟方面的策略叫"對策"。《隆中對》是漢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劉備第三次訪問諸葛亮時,諸葛亮針對劉備所提的問題陳述其對策,當時諸葛亮只有26歲。此後,諸葛亮即出山輔佐劉備,做劉備的軍師(後爲丞相),幫助劉備建立蜀漢政權。

2、結合《三國形勢圖》,簡介當時的政治形勢

東漢末年政治腐敗,廣大農民不堪忍受統治者的殘酷壓迫和剝削,紛紛舉行起義,規模最大的爲公元184年的黃巾起義。各地豪強武裝在鎮壓農民起義軍過程中,佔據地盤,互相混戰,形成割據局面。當時勢力較大的軍閥有袁紹、袁術、公孫瓚、劉表、孫堅和他的兒子孫策、孫權、呂布、張魯、劉璋、馬騰、曹操等。以袁紹勢力爲最大,佔有現在中國北方的大部分土地,劉表佔有現在湖北省荊州一帶,孫堅佔有長江下游的南部,張魯佔有現在陝南川北的漢中一帶,劉璋佔有現在的四川。曹操有雄才大略,又利用他的特殊地位(漢獻帝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公元200年官渡之戰中,以幾萬兵力擊敗袁紹的幾十萬大軍,到了公元206年,完全佔有袁紹的地盤,幾乎控制了整個黃河流域,成爲勢力最強的軍閥。劉備靠鎮壓黃巾起家,糾集了幾千人馬,但沒有地盤,先後依附曹操、袁紹等人,公元201年,到荊州依附劉表。公元207年,經徐庶推薦,三次到隆中(襄陽縣城西二十里)訪問諸葛亮("三顧茅廬"),向諸葛亮請教復興漢室的大計,並請他出山輔佐自己。課文即記載了第三次會見時談話的內容。

3、用一句話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三、合作探究

1、學生結合註釋及工具書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義。

⑴隴:lǒng,通"壟"。田地分界的稍稍高起的小路(《陳涉世家》"輟耕之隴上"),在耕地上培成一行一行的土埂,在上面種植農作物。本文中"隴"和"畝"結合在一起,泛指田地。

⑵好:hǎo,喜歡。⑶潁:yǐng,不要寫成"穎"

⑷就:接近,趨往,動詞,與現代漢語作副詞"就"的解釋不同。

⑸詣:yì去到,一般用於到上級或所尊敬的人的地方去。

⑹屏:bǐng,屏棄,這裏是命人退避的意思。⑺頹:tuí,崩壞,倒塌。

⑻度:duó,估計、衡量。⑼信:通"伸",伸張。⑽用:因(此)。

⑾猖獗:顛簸受挫。和現在的通用義不同,要特別注意。⑿勝:shēng,盡。

⒀數:shǔ,計算。⒁挾:xié,挾持,控制。⒂沔:miǎn,水名。

⒃會:guì,指會稽郡,今浙江北部。⒄殆:dài,大概(另一義爲危險)。

⒅資:資助,給予,動詞,現在通常和別的詞結合作名詞用。⒆暗:àn,昏暗,愚昧。

⒇殷:yīn,富裕。

2、學生熟讀並翻譯課文。

四、達標提升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

①每自此於管仲、樂毅()②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

③此殆天所以資將軍()④將軍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

⑤謂爲信然()⑥此人可就見()

2、下列句中沒有通假字的是()

A自董卓已來B欲信大義於天下

C故患有所不闢也D西和諸戎,南撫吳越

3、下面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着於四海

B時人莫之許也高可二黍許

C惟博陵崔川平、穎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爲信然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

D此可以爲援而不可圖也全石以爲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4、下列"以"字意義和用法不同於其它項的是()

A、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爲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B、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C、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D、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5、(1)《隆中對》節選自《》,作者,字,朝史學家。所着《》記載了三國的歷史。

(2)曹操比於袁紹,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爲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