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精品多篇】

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精品多篇】

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一

一、學情分析

這一學期我擔任二年級5班的數學課。經過一學年的學習,我們班的學生對數學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全班同學的數學成績相差也不是很大。但還是有7、8個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中比較吃力。絕大部分同學上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並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下課能夠按要求完成作業,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有的上課精力不集中,思想經常開小差,紀律性不強。老師佈置的作業經常完不成,以致學習成績較差,爲了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科學世界觀,針對本班的實際情況,因此,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我會更多關注後進生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上,重在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努力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

100以內的加、減法的筆算,表內乘法(一),表內乘法(二),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和米,初步認識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和簡單的對稱現象,簡單的數據整理方法和以一當二的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具體分析:

在數的計算方面。計算教學是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和表內乘法。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特別是表內乘法是學習多位數乘法的基礎。因爲任何一個多位數乘法,在計算時都要分成若干個一位數和一位數相乘。因此,表內乘法同20以內的加、減法一樣,是國小數學的重要基礎知識,是國小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須達到計算正確、迅速。同時,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和表內乘法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時經常用到的數學知識與技能。因此,教材安排了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的教學,使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不僅有助於學生了解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繫,也有助於培養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量的計量方面,教材出現釐米和米的認識,讓學生通過各種自主探索的學習活動,理解使用統一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的必要性,建立1釐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學會用尺量物體的長度。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認識線段與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和簡單的對稱現象等教學內容,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線段,角和直角,軸對稱和鏡面對稱現象,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在統計知識方面,教材安排的是簡單的數據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認識以一當二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

“數學廣角”是新的教學內容,介紹了簡單的組合思想和邏輯推理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教材還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北師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二

一、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教材二年級下冊第8-9頁分草莓第一課時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探索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方法,讓學生再探索、練習中激烈有餘數除法的試商經驗。

2.引導學生運用有餘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聯繫生活實際解決簡單的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

3.通過引導學生估商,培養學生估算,猜測的。意識和能力。

三、重點難點

1.經歷試商的過程,積累試商的經驗,逐步達到熟練程度。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方法。體會餘數要比除數小。

四、教學過程:

一、闖關遊戲。

1.教師帶領學生做“用掌聲表示計算結果”的拍手遊戲。

(1)用掌聲表示商

9÷312÷418÷6

(2)用掌聲表示餘數

10÷315÷624÷5

2.下面幾道題,你能很快想出商和餘數分別是幾嗎?爲什麼?

59÷878÷967÷7

大部分學生體會到:由於被除數比較大,難以很快算出結果。同時,學生產生了進一步學習的慾望。

教師藉機引入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一起探討剛纔的“難題”。

二、探索新知

1.呈現情境,提出問題。

(1)課件出示教材情境圖“55個草莓與8個盤子”

(2)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學生交流。

信息:55個草莓,8個盤子。

問題:平均每盤放幾個草莓,還剩幾個?

2列出算式。

把55個草莓平均放在8個盤子裏,每個盤子裏可以放幾個?還剩幾個?

3.合理估商

請你先估計一下,平均每盤大約放幾個?

學生可能會估計出“6個、7個、8個”等。

4.靈活試商

(1)獨立探索

(2)小組活動

(3)集體交流:商6時,6×8=48,比55小;商7時,7×8=56,比55大了;其他的商都不合適,最後結果商6餘7。

(4)檢驗:

①餘數比除數小。

②商×除數+餘數=被除數

(5)小結:試商:除數和幾相乘最接近被除數,又比被除數小,商就是幾。

5.拓展應用

同學們,剛纔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解決了“把55個草莓放在8個盤子裏”的問題,你們的表現非常好,我們的老朋友小猴子還有一個問題,你們願意幫他解決嗎?

課件出示:把55個草莓,每7個草莓放1盤,可以放幾盤,還剩幾個?

(1)學生獨立探索,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2)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

(3)集體訂正,全班交流:

商6時,6×7=42,得到餘數13,比除數大;商8時,7×8=56,商比被除數55大,所以應該商7餘6.

(4)怎樣檢驗你的做法對不對呢?

生1:餘數6比除數7小。

生2:7×7+6=55,說明算對了。

6.嘗試練習。

師:淘氣和笑笑在課堂上每人也做了一道題,你能判斷出他們的計算是否正確嗎?

下面算的對嗎想一想,說一說。

(1)學生獨立想一想。

(2)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

(3)集體訂正,全班交流。

三、基本練習

教材第9頁“練一練”的第1~5題。

四、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認爲在試商時要注意什麼?下課後與同桌分享一下你的收穫。

師小結:

試商要有有目的。

①餘數比除數小。

②商×除數+餘數=被除數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北師大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1、能用所學額統計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體會統計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3、體會統計的必要性,經歷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

4、培養學生初步的描述、分析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進行簡單的統計

難點:根據統計數據解決簡單問題

二、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嗎?你知道還有誰和你一天過生日嗎?你想知道那個月份過生日的人最多嗎?這節課我們就來統計我們班同學的生日情況。

2、實踐操作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統計的知識,不僅知道了怎樣收集數據,還學習了很多統計的方法,下面請你在的小組討論交流,怎樣統計同學們的生日情況。

(1)小組交流

先收集同學們的生日數據,(同學們可以用寫字條的方式,由小組長收集交給老師,也可以組長舉手統計……)

再整理數據(舉手統計,畫正字統計,畫其他符號統計等等)‘

最後全班交流,彙報自己的想法

師:同學們都有自己的想法,爲了方便大家共同整理,老是把12個月的表格貼到黑板上。

全班同學生日情況統計表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貼一貼

說出自己的生日月份,到組長處取彩色小圓片,並貼到表格中對應的位置

(3) 整理數據

先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整理數據,在小組內交流,最後彙報結果

(4)說一說

根據數據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三)鞏固練習

1、小熊文具店(書96頁1題)

2、汽車的快慢(書96頁第2題),根據統計表回答問題

3、喜歡的動物。(書96頁第3題)能夠準確寫出自己的思考過程。

4、下面是丁丁小組14名同學喜歡看的漫畫書統計情況

西遊記 熊出沒 喜洋洋和灰太狼

3人 5人 ( )人

(1)補充完表格

(2)看了上面的表格,你知道喜歡看( )的人最多,喜歡看( )的人最少

(3)買一本《熊出沒》9:00元,買6本需要( )元。

(4)買一本《西遊記》要18元,買一本《喜洋洋和灰太狼》要9元,買一本《熊出沒》9:00元,丁丁帶了40元去買這三本漫畫書各一本,他的錢夠嗎?

北師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鐘面,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知道1時=60分。

2、讓學生經歷1時、1分的時間,初步建立時分的概念,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知道1時=60分。

教學難點:

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知道1時=60分。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1、小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滴答滴答響,,催人早早起(打一物)是什麼?2、鐘有什麼用處?

3、出示圖,小朋友什麼時候上學?你們每週一什麼時候到校?小結:我們生活裏經常需要知道時間,每天按一定的時間進行學習生活。要知道時間就要學會看鐘。用猜謎語的形式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認識鐘面

1、出示鍾:觀察鐘面上有什麼?同桌說一說,然後交流。

2、鐘面上有幾個大格?集體從1數到12

3、每個大格有幾個小格?一共有幾個小格?你是怎樣數出來的?(涉及幾個5)

三、認識時分

1、長針叫什麼?短針叫什麼?

2、分針走路看小格,一小格是什麼?2小格呢?分針走過一大格是幾分?從12走到3是多長時間?,到5呢?到9呢?到12?

3、體驗一分鐘:1分鐘做些什麼?

(1)從1開始數數,看能書到幾?

(2)看人的脈搏1分鐘能跳幾下?

(3)1分鐘能做幾節眼保健操

(4)1分鐘能做幾道補評:

(5)1分鐘能寫幾個字?

(6)1分鐘能跳幾下繩?

4、時針走路看大格,一大格是1小時,走2大格呢?從12走到4是多少時間?走到7?

5、時與分進行走路比賽:老師示範,分針和時針在同一起跑線12上,學生也動手撥一撥,你們發現了什麼?時針走了多長時間?分針走了多少時間?你可以得出什麼結論?(1小時=60分)

6、體驗一小時:

(1)一節課是()分鐘,課間休息()分鐘,再加上()分鐘是1小時。

(2)晚飯同學們從在5時進食堂吃飯,然後洗澡結束時針指向6時,請問用了多少時間?做了哪件事情?

四、聯繫實際

媽媽早上8時上班,到中午12時下班,爸爸上午工作了幾小時?

五、全課總結

今天你們認識了什麼?有關時間的名句有很多:時間是生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你們還能說出有關的嗎?

板書設計:

鐘面上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

時針走1大格是1時

分針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1圈

1時=60分

北師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五

一、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第二課時

二、教學目標:

1、結合“分蘋果”的具體情境與操作過程,認識平均分的兩種現實原型,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意義

2、能通過具體操作或畫圖的方法解決一些平均分的簡單問題

3、經歷與同學討論、交流的過程,感受合作與分享的愉快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進一步體會等分的含義

難點:進一步體驗平均分

四、教學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淘氣家裏來客人啦,媽媽準備了一些蘋果招待客人,要淘氣把蘋果分一分。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幫淘氣分一分蘋果好嗎?

(二)自主探究

出示“分蘋果”情境圖

1、觀察情境圖

從這幅圖當中,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2、按份數分,每份有幾個

(1)佈置任務活動

任務要求:用五角星代替客人,圓圈代替蘋果,將蘋果公平的分給客人。

(2)學生活動,畫一畫

學生在算術本上畫,教師巡視瞭解情況

(3)反饋交流

方法一:1個1個分,分了4次,最後每人分4個蘋果。

方法二:2個2個分,分了2次,最後每人分4個蘋果。

方法三:根據乘法口訣“三四十二”分,分了1次,最後每人分4個蘋果。

3、按每份4個分,求份數

(1)問題情境

可是這些客人都吃飽了纔過來,大家又不想浪費,打算把這些蘋果帶到福利院中去送給老爺爺老奶奶。

(2)分析數學關係

蘋果總共有12個,每4個裝一袋,需要幾個袋子?

(3)學生活動,分一分

學生動手分一分,教師巡視瞭解情況

(4)交流反饋

每4個放一堆,一共分了三堆,說明要3個袋子。

3、比較,發現異同點

(1)相同點:都是把12個蘋果平均分,每份4個。

(2)不同點:

①把12個蘋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4個。

②總共12個蘋果,每份4個,可以分3份。

(三)鞏固與練習

1、小兔子搬蘿蔔

2、圈一圈,填一填

(四)總結提升

今天,你學到了什麼

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的數學教學計劃 篇六

長度單位

1、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和長度單位的作用。

2、認識釐米:認識釐米的長度,1釐米大於有多長,用字母cm表示;量比較短的物體,用釐米作單位;用尺子上以釐米爲單位量物體的長度。

3、認識米:認識米的長度,1米大於有多長,用字母m表示,量比較長的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用尺子以米爲單位量物體的長度;釐米和米的關係:1米=100釐米。

4、認識線段:線段的特徵:是直的,可以量出長度;會用尺子量線段的長度(限整釐米和米);根據圖形數線段的數量;畫線段:按給定長度畫線段(限整釐米)。

5、解決問題:估測物體的長度,選擇合適長度單位(限釐米和米)。

二年級數學學習方法技巧

1、計算要過關:

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最先碰到的問題就是計算問題,計算問題是重點也是難點。根據學校數學的學習情況,孩子還沒有學習乘除法的列豎式,尤其是乘法的列豎式在二年級數學的學習中要求的比較多,比如數學課本下冊第三講速算與巧算中就多次用到了乘法,另外一些應用題中也會有所應用。

2、枚舉是難點:

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有序思維和抽象思維是比較困難的,對於問題,二年級的學生更多的願意以湊數來嘗試解答問題。而枚舉法的問題需要的就是孩子的有序思維,比如數學課本上冊幾枚硬幣湊錢的方法,下冊的整數拆分都屬於枚舉法的問題。這類問題不僅要求孩子要有序,同時直觀性不強,對於孩子理解有一定困難。建議家長可以比較抽象的問題形象化。

3、應用題要接觸:

很多二年級的學生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在仁華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疑問,三年級的內容要不要學,尤其是應用題要不要學?首先,二年級數學課本下冊中的後幾講已經接觸到了應用題部分,對於倍數等概念也有學習,我們建議學有餘力的孩子可以適當接觸三年級中的部分問題,但是難度不要像三年級數學課本中那樣大。

最新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七

【學習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釐米。

2、會用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3、在建立1米長度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觀察能力以及估算物體長度的意識。

4、通過測量、觀察、比較等學習活動,感知1米的實際長度,形成1米的長度觀念,體驗觀察、比較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5、培養學生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感受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測量長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實際觀念。`

教學難點:建立1米的實際觀念和知道1米=100釐米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師:昨天老師讓大家回去測量自己的身高,都量了嗎?誰來說一說,你的身高是多少?(學生交流自己的身高)

大家在交流的時候都用到了一個字“米”。今天我們就來認識米(板書課題)量比較長的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親自測量初步感知“米”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來自於生活。

二、探究體驗。

1、估計1米的實際長度。

師:老師的身高是1米58釐米,你能估計一下,從地面到老師身上的哪兒大約是1米高呢?(學生根據已有經驗進行估計)。

再估計一下,從地面到你身體的哪個部位大約是1米呢,(並貼上標籤),再說說你的身高比1米高呢,還是不到1米?

師:大家都想估計,那我們來做個遊戲好嗎?請兩個同學把這卷綢帶慢慢的拉開,其他同學認真觀察拉開的'綢帶,如果你覺得拉開的綢帶的長夠1米了,就立即喊“停”(學生活動)。

啓發:指着拉開的綢帶,這正好是1米嗎?怎樣才知道它到底有多長呢?(可以用尺量)那請小朋友用你們的尺量一下。(得出用釐米尺量很不方便,而且也不容易得出正確的結果。

這樣測量你感覺怎麼樣?(很麻煩)

師:看來同學們如果用自己的尺子來量很麻煩。那誰有更好的辦法呢?(做一把更長的尺子)大家真聰明,能想出這麼多的好辦法。老師這裏有一個好寶貝,用它很快就能量出綢帶的長,想不想知道是什麼?

[設計意圖]從估測老師的身高入手,學生肯定興趣很高,在此過程中,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估一估1米到底有多長,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估測意識,也爲建立1米的長度單位打下了基礎。

2、認識米尺。

出示米尺。

(1)談話:這是一把米尺,它的長度正好是1米。用它來量比較長的物體就容易多了。

(出示米尺圖)這就是米尺的縮小圖,請大家拿出你們的尺子,跟米尺比一比,找找看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數字不同,刻度線不同)

(2)請一位學生拿自己的尺子來量一量老師的米尺上從0刻度到10刻度有多長?(10釐米)

那米尺上一共有多少刻度?100刻度就是100釐米就是1米。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1米=100釐米。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對比、思考學生自主發現米和釐米之間的關係。

3、用米尺量。

(1)談話:怎樣用米尺量出剛纔綢帶的長度是不是1米呢?誰來試一試?指名量出1米的綢帶。你是怎麼量的。

小結:量物體的時候,一定要從物體的一頭開始,用捲尺或米尺的0刻度對齊物體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放直。(課件演示)

(2)提問:王老師想知道到底身上的哪兒離地面是1米高,誰來幫老師量一量。(學生測量後,在1米的位置貼上標籤。)

(3)同學們想不想知道你們剛纔在自己身上估計的1米

對不對?同桌合作量一量,並把標籤帖正確了。並感受一下1米到底有多長?再說說你的身高比1米多還是少?多幾釐米?

(4)談話:同學們現在知道1米有多長了嗎?請小朋友張開雙手,先估計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長還是短。再量一量。

交流。問:你能用雙手比劃出1米大約有多長嗎?

(學生用手比劃1米的實際長度)

(5)談話:請小朋友在教室裏找一找,你的身邊

哪些物體長約是1米。(量一量)

(6)量哪些物體的長要用米做單位?

[設計意圖]通過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等實踐活動,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充分感知1米有多長,建立1米的實際觀念,並學會測量長度的方法。

三、方法應用。

1、提問:你能估計出1米長的隊伍大約能有幾人嗎?(學生可能想到,豎着排大約有5人,橫着牌大約有3人。

提問:想一想,同樣是1米長的隊伍,爲什麼有的大約有5人,有的大約有3人呢?

2、小組活動。

要求:估計一下,用我們平時的步子走1米長的路大約要走幾步?(請幾個同學上來走一走)

提問:同樣走1米,爲什麼走的步數不一樣?

談話:同學們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約要幾步嗎?

小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離。每個同學都來走一走。

小組活動。組織交流。

3、小朋友現在已經知道1米的大概長度,老師站在這裏,誰能上來找個位置,使你和老師之間的距離正好是1米?能再找個離老師1米的位置嗎?還能找到這樣的位置嗎?

學生紛紛站在老師的身邊,最後成一個半徑是米的圓。

[設計意圖]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體驗觀察、比較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並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四、梳理知識,總結昇華

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你們有哪些收穫?

[設計意圖]對本節課的學習做一個簡單的回顧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識網絡,整理學習思路,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釐米。